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从小学开始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通过数学问题的锻炼来培养,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小学生通常对数学的敏感度较低,他们需要慢慢培养对数学问题的兴趣,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购物时通过比较价格,计算打折之后的价格;做饭时精准计算调料的量;测量家具大小或房间面积等等。

当孩子开始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兴趣,就可以慢慢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更为深入的数学问题,如通过玩具积木拼出不同的形状,让孩子思考这些形状的面积、周长、体积等等。

还可以寻找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如道德经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小学生们思考一下这句话到底代表着什么思想。

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但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将物理器材、玩具积木或图形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当孩子在做认识数字时,可以用手指、棋子等具体说明,当他们理解了 1 到10 的数字,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当培养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后,就可以逐渐引导他们解决更为抽象的数学问题,例如小学代数、几何等学科问题。

三、培养数学思维意识数学问题虽然比较难,但问题本身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解题步骤。

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孩子们敏捷的数学思维意识。

在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合理地利用基本数学技巧,通过利用公式、变形等手段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运用想象力、创造力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

四、加强练习,重视巩固可以通过上数学课、参加数学竞赛、参加小赛事等方式帮助孩子们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同时需要呵护孩子们抱有兴趣的态度,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探究精神。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我们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学习环境应该是积极、合作和鼓励的,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教室里应该布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装饰物,如数学图表、数学游戏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提供具体的数学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闭口的问题,即只有一个答案;另一种是开口的问题,即可以有多个答案。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三、注重数学问题的引导在提供数学问题的教师也需要进行适当的问题引导。

对于那些不了解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或通过操纵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意义。

对于一些进阶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分析和归纳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开展数学问题解决的活动除了提供数学问题和问题引导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数学问题解决的活动,如数学探究课、数学思维训练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数学问题的应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还需要加强数学问题的应用。

数学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锻炼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问题引导、开展数学问题解决的活动以及加强数学问题的应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将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1. 引言1.1 引言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

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和难以理解的感觉,这与他们缺乏数学问题意识有关。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还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正文2.1 引言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引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于数学问题的敏感性。

只有在不断实践与锻炼中,他们才能培养出自己的数学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难题。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文,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2.2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解决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在挑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动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1. 引言1.1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还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在现代社会,具备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素养。

只有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并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1.2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指小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是指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尝试的意识和态度。

只有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有效的方法,才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 正文2.1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学生应该学会分清问题的要求,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确定解题的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1. 引言1.1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主动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具有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而缺乏数学问题意识的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地运用公式和算法,缺乏思维深度和创新性。

小学生正处在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培养其数学问题意识对其未来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挑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和关注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从小就养成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只有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实践,才能让小学生在数学领域不断提升和发展。

2. 正文2.1 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后进行讨论和解答。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学生的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探究和解决。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下面我们就从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和具体实践来进行探讨。

一、培养方法1、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问题意识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现象、展示有趣的数学应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穿插数学趣味小实验、数学趣味小游戏等,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问题意识。

2、鼓励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怕提出问题,即使是看似很简单、很愚蠢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尊重和认真对待,不能嘲笑或者一笑了之,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并一一解答。

只有学生敢于提问,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引导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答案。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问题意识。

4、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思路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培养起问题意识。

二、具体实践1、注重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产生问题意识。

2、教师主动引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引导、课后复习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一、问题意识的概念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感受和态度,是指个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对问题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可以理解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感知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的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敏捷地把握问题的脉络,展现出主动思考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1. 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利用故事、游戏、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和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提问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明白,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辨别和比较不同解决方法的能力,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 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并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5. 注重实践和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就会更加注重思维的创新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他们会更愿意去探究和发现未知的领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有了问题意识,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再畏惧困难和问题,而是愿意去尝试和探索。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则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是学生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体现,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这种问题意识。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

数学课标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更加投入地学。

和其把“马拉来让它饮水,不如让它口渴而自己去找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

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

在学习“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我改变了以往例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景:小熊猫的“小小百货商店”开始营业了,陈列着一些商品及价格:(有实物的用实物,没有实物的用图片,花花绿绿得很漂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圆珠笔每支2元,小鹿玩具每个10元,一双运动鞋200元,《十万个为什么》每套40元,滑板车213元,笔记本4元,足球每个12元,学生背包106元,《英语磁带》每盒14元。

请每位同学到商店里买奖品,要求是购买4件相同的商品,(每小组有四位同学)。

每位同学算一算自己需要用多少钱?学生的热情极高,开始学生购买的都是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例如:圆珠笔每支2元,买4只是8元……紧接着就有学生提出问题了:小鹿玩具每个10元,买4个是多少元,列式是10×4该怎样计算呢?滑板车213元,买4辆是多少元,列式是213×4该怎样计算呢?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不了现在遇到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小学生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人才,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应用等多个方面。

追求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解题、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好奇好学的品质,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答。

下面就谈一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建立好奇心小学生正处于最爱探究、好奇心最强的阶段,这时候,家长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产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可以教育孩子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超市中的折扣、体积重量等问题。

在教育孩子时,融入数学知识点,让孩子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强调实际应用,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小学生多动手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立思维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熟练的解题能力和灵活的思维模式是进行数学探究的关键。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让孩子在画画或游戏时多拓展想象,将事物抽象成图形或符号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到一些智力题、数学题,让孩子在解题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引导合作学习引导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

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孩子对于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

(四)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数学问题意识中也的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领域中,创新性尝试总是比陈旧的套路更能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可以从让孩子们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如创新数学游戏、故事情境阅读、数学应用项目制作等方式,让小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寻找新问题,并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情境性丰富的数学问题,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师也可以与小学生分享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锻炼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可以让小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教授小学生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策略,如分析问题、归纳法、类比法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只有不断地培养和提升,才能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1. 引言1.1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加强他们与数学的亲和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而数学问题意识正是培养这些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还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2. 正文2.1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并且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关键点,理清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性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们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2 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一环。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特点是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提供“生活”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

数学课标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更加投入地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

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改变范例的呈现形式,创设情境,增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

2.改变对话方式,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学生与教材之间开放、互动的交流与对话,拓宽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与同龄人对话与互动的机会,问题情境,现实生活中,甚至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有问题意识。

二、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事物的好奇心强,是问题意识的种子。

然而,这种种子能否发芽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环境和气氛。

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仍然有问题要问,即使他们有疑问,他们不敢问,或者他们没有机会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外表和清晰热情的话语外,我们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没有禁区”。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环境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多给孩子们创造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师和家长可以合作,引导孩子们在日常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比如简单的家庭日常问题、小游戏中的数学问题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们,让他们了解问题的本质、方法和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意愿。

二、设立实际问题
三、引导探究
四、注重实践应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更需要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在购物时计算价格、在做家务时测量距离、在游戏中设计规则等。

通过实践应用,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五、注重培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对数学问题感兴趣,才能更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数学的应用和发展,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课堂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问题的本质、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要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

数学问题是指那些需要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的难题,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进行问题分析、归纳总结、推理演绎等一系列思维操作。

数学问题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精选一些有趣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向学生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关注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热爱。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也需要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解决策略来克服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题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规律、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携手合作。

只有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关注和培养,才能让他们在数学问题中找到乐趣,发现数学的美妙,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第一,培养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数学中有很多问题,但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发现问题的本质。

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有的小学生只是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却不了解方程式的本质,无法理解解题过程。

因此,要培养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个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

第二,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来说,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最重要的。

小学生需要清楚每一步骤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思想跳跃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数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小学生发挥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尝试各种解题方法,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解题路径。

通过锻炼创新思维,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四,培养小学生探究精神的意识。

探究精神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的重要因素。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够培养小学生探究精神,让他们认识到数学背后的奥秘和美妙,就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引导和培养,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作为学科之一,数学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意识的培养角度探讨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问题意识是从好奇心和敏感度培养出来的。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一些难题,让小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答案,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来提高小学生的求解、分析、推断和判断能力,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下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问题意识。

二、注重奖励和鼓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奖励和鼓励小学生的成功。

当小学生解决了数学问题或达成目标时,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发他们继续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小学生在学习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常总结经验,分析自己成功的原因并与他人分享,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三、多元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充分发挥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潜力。

例如,可以通过讨论、实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帮助有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的小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问题意识。

四、实践探究为主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探究为主。

观察实验、探究实际问题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问题,让小学生深入探究,引导他们通过尝试、实验、分析、总结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此外,让小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或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探究方法,可以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指导。

通过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注重奖励和鼓励、多元化教学和实践探究为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探究问题的主动者和解决问题的能手。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天生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并且乐于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比如在解决一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这道题的解决方法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主动去寻找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问题的解决经常需要多种方法和角度来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只依赖于传统的解题方法。

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的解决方法,让他们去比较和选择。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形成多角度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疑问和质疑,但由于害怕被批评或者认为问题很“傻”,他们往往会选择保持沉默。

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题,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疑虑。

教师要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提出问题,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求解问题。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逻辑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能力之一,而创新意识则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重要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体验式教学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问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图形,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形,从而引发他们对图形性质的思考和质疑。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1.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更加专注、自主、创造性地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研究数学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更加有效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和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可以促进他们的科学、文化和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宽容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思考时,有些人偏向于从细节入手,有些人则喜欢从整体入手。

但这并不意味着某种方式就比另一种方式更好。

教师应该宽容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好奇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数学问题的疑问,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发现,以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发掘问题中潜藏的信息有时候,一个问题的有效解答需要挖掘一些隐藏在问题中、不易察觉的信息。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有用的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问题中潜藏的信息,让他们意识到探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引导学生多元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形式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多元思维的重要性。

多元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发现新的解题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这种习惯不仅包括“看、想、做、验”的问题解决流程,更包括分析问题、梳理思路、合理选择解题方法等方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总之,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全面、系统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1.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是数学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小学生应该学会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同时,要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不要固定思维模式,尤其是针对多种解法的问题,必须要灵活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2. 注重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重视基础算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们应该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对数字的理解。

对于基本数学概念和思想,也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

在基础算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3. 提高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应该多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靠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各种方法,如递推法、归纳法等,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多维度拓展数学问题是具有多维度的特性的,这需要小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除了学习基础数学概念和算法之外,小学生还应该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逐渐适应并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

学生可尝试进行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推理等,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还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生日常数学问题的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不断地学习,阅读,思考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只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既需要逻辑思维,又需要创造性思维。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懂得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一、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第一步。

好奇心可以促使小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提出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用一些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今天是星期几?”“我们班上男生比女生多还是少?”等,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引导提出问题并解答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并逐一解答。

当学生提出“我们班上男生比女生多还是少?”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么我们班上到底有多少男生和女生呢?” “如果班上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那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呢?”等。

并通过引导学生一步步解答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探索解题方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索解题方法,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图形、数据、自然物件等多种物质进行观察和实验,总结规律,并自行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实践是检验问题意识的最佳方式通过实际的问题解决实践,检验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

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安排小组活动,通过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集体探究与解答,检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们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到运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于坚李辉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6年第10期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苹果落地现象很平常,而牛顿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从而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大发现;水开时壶盖跳动的情景人们习以为常,而瓦特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壶盖为什么会跳动,从而有了蒸汽机的发明。

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有问题教学意识。

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感受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可能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的作用不应仅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上,而是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尾模式:“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当学生说听懂了,没问题了,下课铃也响了,教师也“满意”地走了。

这样的结尾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

学了一部分内容下来,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懂,不可能个个都没问题要问了。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结束时应留几分钟给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下适当的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让学生互相提问,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在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审视和质疑的态度。

二、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一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只有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教师提供的心理安全环境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

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问,努力营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灵感。

开放、自由的教育氛围的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与土壤”。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提问时,有些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

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

对提错问题的学生,也绝不能批评,而应鼓励、启发其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时,也应对其做出鼓励并讲明原因。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老师,硬币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四方的?”这问题本身与所学内容无关,但教师马上就表扬了他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并鼓励其他同学要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这样也就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为了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或不敢在大庭广众下提问的学生,可叫他们在课后再向老师提。

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三、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要问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概念上的冲突,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皮亚杰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便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从而促进他们提出问题。

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自然会水到渠成了。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情形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提问。

(一)认知矛盾。

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有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

如学生已掌握了如何判定一个数能被2、5整除的方法,知道都可以从这个数的尾数进行判断,但判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

这就会使得学生主动提出:那又该用什么方法判定呢?从而就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效果了。

(二)认知疑惑。

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的知识难以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比如刚开始学习乘法概念时,可以从一长串较大的相同数相加而感到麻烦的情境中提出能不能找到另一种简便算法的问题。

(三)认知空缺。

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但通常用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在课前先出示几个整除的式子,再出示不能整除的式子,此时学生就会想:这又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头脑中也就有了问题,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目的。

四、创设贴近生活情境,让学生善问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教师只有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才能提出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观察、解释和探究。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对生活中的问题较感兴趣。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先问学生:“你们今年几岁了?过了几年生日了?……小王今年8岁了,可他却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有关生日问题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现实而且感兴趣的,学生听了定会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

对于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肯定迫切地想解决,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趣味激励情境,让学生会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兴趣能使人对问题专心致志,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它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力之一。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问题设置,给学生创设悬念,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掌握新知。

如在讲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前,教师让学生出数考老师,无论学生出多大的数,老师都能一口说出此数能被几整除,就这样,学生的兴趣高涨,一个比一个说的数大,老师都有一一说对,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你们用心学,你们这节课就能掌握这个本领,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学习新知识。

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

教师要牢牢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互化”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份特殊的礼物——“?”号,请大家带着它去自学例题,在感到困难的关键地方打上一个问号,再提出来。

结果有学生提出:在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中,为什么要用“通常”二字,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为什么要保留三位小数?如果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可以吗?这样通过有趣的情境的创设,学生经过自学思考提出的问题都是自己最需要的。

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