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于坚李辉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6年第10期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苹果落地现象很平常,而牛顿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从而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大发现;水开时壶盖跳动的情景人们习以为常,而瓦特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壶盖为什么会跳动,从而有了蒸汽机的发明。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有问题教学意识。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感受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可能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的作用不应仅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上,而是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尾模式:“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当学生说听懂了,没问题了,下课铃也响了,教师也“满意”地走了。这样的结尾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学了一部分内容下来,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懂,不可能个个都没问题要问了。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结束时应留几分钟给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应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下适当的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让学生互相提问,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在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审视和质疑的态度。
二、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一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师提供的心理安全环境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问,努力营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灵感。开放、自由的教育氛围的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与土壤”。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提问时,有些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对提错问题的学生,也绝不能批评,而应鼓励、启发其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时,也应对其做出鼓励并讲明原因。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老师,硬币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四方的?”这问题本身与所学内容无关,但教师马上就表扬了他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并鼓励其他同学要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也就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为了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或不敢在大庭广众下提问的学生,可叫他们在课后再向老师提。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三、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要问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概念上的冲突,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皮亚杰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便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从而促进他们提出问题。
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自然会水到渠成了。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情形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提问。
(一)认知矛盾。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有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如学生已掌握了如何判定一个数能被2、5整除的方法,知道都可以从这个数的尾数进行判断,但判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这就会使得学生主动提出:那又该用什么方法判定呢?从而就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效果了。
(二)认知疑惑。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的知识难以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比如刚开始学习乘法概念时,可以从一长串较大的相同数相加而感到麻烦的情境中提出能不能找到另一种简便算法的问题。
(三)认知空缺。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但通常用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在课前先出示几个整除的式子,再出示不能整除的式子,此时学生就会想:这又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头脑中也就有了问题,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目的。
四、创设贴近生活情境,让学生善问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只有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才能提出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观察、解释和探究。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对生活中的问题较感兴趣。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先问学生:“你们今年几岁了?过了几年生日了?……小王今年8岁了,可他却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有关生日问题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现实而且感兴趣的,学生听了定会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对于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肯定迫切地想解决,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