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需氧量的变化曲线及BOD5的确定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BOD5
2、水样的稀释
根据确定的稀释倍数,用虹吸法把一定量的污水引入 1000mL量筒中,再沿壁慢慢加入所需稀释水(接种 稀释水),用特制搅拌棒在水面以下慢慢搅匀(不应 产生气泡),然后沿瓶壁慢慢倾入两个预先编号、体 积相同的(250mL)的碘量瓶中,直到充满后溢出少许 为止。盖严并水封,注意瓶内不有气泡。
本实验操作最好在20℃左右室温下进行,实验用稀释 水和水样应保持在20℃左右。
所用试剂和稀释水如发现浑浊有细菌生长时,应弃去 重新配制,或用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校核。当测 定2%稀释度的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时,若BOD5 超过(200±37)mg/L范围,则说明试剂或稀释水有 问题或操作技术有问题。
用同样方法测定经培养5d后,各份稀释水样和溶解 水样中的剩余溶解氧。
五、数据处理
根据公式计算BOD5,并以表格形式表示测定数据和结果。
BOD5(以O2计)(mg/L)=
[(D1-D2)-(B1-B2)]×
f f
1 2
式中:
D1—稀释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量,mg/L;
D2—稀释水样培养5d后剩余溶解氧量,mg/L;
测定一般水样的BOD5时,硝化作用很不明显或根本不 发生,但对于生物处理池出水,则含有大量的硝化细 菌。因此,在测定BOD5时也包括了部分含氮化合物的 需氧量。对于这种水样,如果只需测定有机物的需氧 量,应加入硝化抑制剂,如丙稀基硫脲(ATU, C4H8N2S)等。
用同样方法配置另两份稀释比水样。
3、对照样的配置 另取两个有编号的碘量瓶加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
水作为空白。
4、培养 将各稀释比的水样,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空
白各取一瓶放入20+1℃的培养箱内培养5d,培养 过程中需每天添加封口水。
(完整版)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BOD5
封用的钟形口。 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氯化钙溶液。称取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中,稀 释至1000mL。
三氯化铁溶液。称取0.25g三氯化铁(FeCl3·6H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实验六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BOD5
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BOD5测定的意义及稀释与接种法测BOD5的 基本原理。
掌握本方法操作技能,如稀释水的制备、稀释倍 数选择、稀释水的校核和溶解氧的测定等。
二、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有 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
水体发生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具备:
水体中存在能降解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对易降解的有 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油脂等,一般微生物均 能将其降解,如硝基或硫酸取代芳烃等,则必须进行生 物菌种驯化。
有足够的溶解氧。为此,实验用的稀释水要充分曝气以 达到氧的饱和或接近饱和。稀释还可以降低水中有机污 染物的浓度,使整个分解过程在有足够的溶解氧的条件 下进行。
用同样方法配置另两份稀释比水样。
3、对照样的配置 另取两个有编号的碘量瓶加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
水作为空白。
4、培养 将各稀释比的水样,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空
白各取一瓶放入20+1℃的培养箱内培养5d,培养 过程中需每天添加封口水。
5、溶解氧的测定 参见实验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用碘量法测定未经培养的各份稀释比的水样和空白 水样中的剩余溶解氧。
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本实验加入了一定量的 无机营养物物质,如磷盐酸、钙盐、镁盐和铁盐等。
稀释法测定BOD5是将水样经过适当稀释后,使其中含 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微生物5d生化需氧的要求,将此水样 分成两份。一份测定培养前的溶解氧;另一份放入20℃ 恒温箱内培养5d后测定溶解氧,两者的差值即为BOD5。
污水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一、原理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
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含量和20±1℃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为五日生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
对于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保证降解过称在有足够溶解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其具体水样稀释倍数可借助于高锰酸钾指数或化学需氧量(COD cr)推算。
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当废水中存在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接种经过驯化的微生物。
二、仪器1、恒温培养箱2、5-20L 细口玻璃瓶3、1000—2000mL 量筒4、玻璃搅棒:棒长应比所用量筒高长20㎝。
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直径略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6、宏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三、试剂1、磷酸盐缓冲溶液:将8.5g 磷酸二氢钾(KH2PO4),21.75g 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 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和1.7g 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的PH 值应为7.2。
2、硫酸镁溶液:将22.5g 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3、氯化钙溶液:将27.5g 无水氯化钙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氯化铁溶液:将0.25g 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5、盐酸溶液(0.5mol/L):将40 mL(ρ=1.18g/ m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原理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原理五日生化需氧量(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5)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指标,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本文将从原理的角度探讨BOD5的含义、测定方法以及其在环境监测和水处理中的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BOD5的定义。
BOD5是指在5天的时间内,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的降解需要氧气的参与,而BOD5就是衡量有机物降解所需的氧气量。
通常情况下,BOD5是以毫克/升(mg/L)为单位表示。
那么,如何测定水样中的BOD5呢?常见的方法是通过BOD5瓶法。
首先,从待测水样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然后将其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BOD5瓶中,并测定初始溶解氧浓度。
接下来,将BOD5瓶密封并放置于恒温槽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5天。
培养结束后,再次测定溶解氧浓度。
通过计算初始溶解氧浓度与培养结束后的溶解氧浓度之差,即可得到BOD5值。
BOD5的测定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测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尤其是温度。
温度的变化会对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BOD5的测定结果。
因此,在进行BOD5测定时,需要将样品和试剂预先恢复到一定的温度,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BOD5在环境监测和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BOD5是评估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BOD5值,可以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浓度,进而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其次,BOD5也是评估废水处理效果的指标之一。
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时会消耗氧气,而BOD5可以用来评估废水处理系统的降解效果,从而指导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BOD5还可以用来评估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由于有机物的降解过程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体中富含有机物时,会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下降,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因此,通过监测水体中的BOD5值,可以及时发现富营养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50
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或原生活污水
100
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或原生活污水
200
重度污染的工业废水或原生活污水
500~1000 重度污染的工业废水
实验步骤
1 在碘量瓶中装稀释水2瓶(空白)。 2 稀释5两个倍数的水样(50倍、100倍),每个稀释倍数的水样装碘量瓶两瓶。不要
有气泡, 在量筒中稀释 3 测培养前的DO(空白+2个样品)。 4 1个空白和2个样品进行标记,置于托盘中,放入培养箱中20 ℃培养。 5 5天后,硫代硫酸钠标定及水样DO测定。 7 数据处理
pH=7.2, BOD5小于0.2 mg/L.
稀释倍数的确定
1. 不稀释水样的测定 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
将约20℃的混匀水样转移入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产生气泡。以 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瓶内不应留有气泡。
其中一瓶随即测定溶解氧,另一瓶的瓶口进行水封后,放入培养箱中,在 20±1℃培养5d。
稀释倍数的确定
水样的稀释倍数
BOD5期望值 (mg/L)
6~20 10~30 20~30 40~120 100~300 200~600 400~1200 1000~6000
稀释倍数
水样类型
2
河水、生物净化的生活污水
5
河水、生物净化的生活污水
10
生物净化的生活污水
20
澄清的生活污水或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
I2 2Na2S2O3 Na2S4O6 2NaI
O2 4Na2S2O3
溶解氧测定实验步骤
虹吸法将稀释好的 水样转移到溶解氧 瓶
将移液管插入液面下 加入1mL硫酸锰
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实验五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1 目的1.1 理解BOD的含义及测定条件;1.2 了解水样预处理的道理与预处理方法。
2 方法原理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该过程进行的时间很长,如在20℃培养条件下,全过程需100天,根据目前国际统一规定,在20±1℃的温度下,培养五天后测出的结果,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为BOD5,其单位用质量浓度mg/L表示。
对于一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虽然含较多有机物,如果样品含有足够的微生物和具有足够氧气,就可以将样品直接进行测定,但为了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需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磷酸盐、钙、镁和铁盐)。
某些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酸碱度高的废水、高温或氯化杀菌处理的废水等,测定前应接入可以分解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这种方法称为接种。
对于一些废水中存在着难被一般生活污水中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可以将水样适当稀释,并用驯化后含有适应性微生物的接种水进行接种。
一般检测水质的BOD5只包括含碳有机物质氧化的耗氧量和少量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
由于许多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时间较长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产生硝化作用的生化过程。
为了抑制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应加入适量的硝化抑制剂。
3 适用范围BOD5为2—1000mg/L水样,超过1000mg/L的水样,应适当稀释。
4 主要仪器及设备使用的玻璃仪器皿在实验前应认真清洗,防止油污、沾尘。
玻璃器皿干燥后方能使用。
常用实验室设备如下:4.1 生化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0±l℃,可连续无故障运行。
4.2 充氧设备充氧动力常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或隔膜泵、或氧气瓶、或真空泵)。
充氧流程可分为正压、负压充氧两种流程。
4.3 BOD培养瓶:容积550±1mL。
生化需氧量的变化曲线及BOD5的确定及应用
生化需氧量的变化曲线及BOD5的确定实验第四小组林廷坤(12324064)实验时间:8月27号—9月2号本次实验通过一周测得的数据绘制DO、BOD的变化曲线,运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最小二乘法)拟合BOD的变化趋势,并预测UBOD(完全生化需氧量)的数值,以及对实验误差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最后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
目录一、概述 (2)二、原理 (2)三、试剂 (3)四、实验步骤 (3)五、计算和分析 (4)(一)、每天的DO(溶解氧)的计算和分析 (4)(二)、每天的BOD(生化需氧量)的计算和分析 (5)(三)理论推导 (6)(四)BOD的变化曲线的不同方程拟合 (7)1、BOD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线性拟合) (8)2、BOD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多项式拟合) (8)3、BOD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指数拟合) (9)(五)理论推导UBOD和指数拟合推导UBOD (10)1、理论公式和指数拟合公式的一致性 (10)2、理论公式推导UBOD (11)3、指数拟合出的UBOD (11)六误差分析 (11)七实验方法改进 (12)第一步优化实验方案: (12)第二步优化实验方案: (14)八实验总结 (14)九参考文献 (15)一、概述在水环境的各类污染物中耗氧污染物仍是当前影响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
在我国,各主要河流、湖泊中有机污染物(主要的耗氧污染物)超标的情况仍相当严重。
由于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十分复杂,在现有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条件下,很难定量分析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因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综合反映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仍将是水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方法。
二、原理BOD的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氧的毫克P升(O2,mg/L)表示。
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占比例很小。
生化需氧量的变化曲线及BOD5的确定
目录一、概述 2二、原理 2三、试剂 3四、实验步骤 3五、计算和分析 4(一)、每天的DO(溶解氧)的计算和分析 4 (二)、每天的BOD(生化需氧量)的计算和分析 5 (三)理论推导 6(四)BOD的变化曲线的不同方程拟合 71、BOD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线性拟合) 82、BOD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多项式拟合) 83、BOD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指数拟合) 9(五)理论推导UBOD和指数拟合推导UBOD 101、理论公式和指数拟合公式的一致性 102、理论公式推导UBOD 113、指数拟合出的UBOD 11六误差分析 11七实验方法改进 12第一步优化实验方案: 12第二步优化实验方案: 14八实验总结 14九参考文献 15一、概述在水环境的各类污染物中耗氧污染物仍是当前影响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
在我国,各主要河流、湖泊中有机污染物(主要的耗氧污染物)超标的情况仍相当严重。
由于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十分复杂,在现有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条件下,很难定量分析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因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 (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综合反映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仍将是水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方法。
二、原理BOD的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氧的毫克P升(O2,mg/L)表示。
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占比例很小。
在水质环境监测中,BOD是重要的监测项目,是保证水体自净的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废水可生化降解和生化处理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生物氧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有机物中碳和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此阶段称为碳化阶段,在20 ℃时完成碳化阶段大约需要20 d(占碳化过程的99%);第二阶段为含氮有机物和氨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称为硝化阶段,在20 ℃时完成硝化阶段大约需要 100 d。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实验目的:1.研究测定BOD5的方法;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要求:1.了解实验目的;2.研究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3.实验后,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原理: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此生物氧化全过程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20±1℃培养5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需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
水体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他水声生物的死亡。
水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采集化学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样时应充满并密封于瓶中,在0~4℃下进行保存,一般应在6小时内进行分析。
若需要远距离转运,贮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对于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
稀释的程度应使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为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1mg/L以上。
为了保证水样稀释后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通常要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或通入氧气)使稀释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
稀释水中还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和缓冲物质(磷酸盐、钙、镁和铁盐)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大于或等于2mg/L,最大不超过6000mg/L的水样。
当水样BOD5大于6000mg/L时,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仪器:1.恒温培养箱;2.细口玻璃瓶;3.大量筒;4.玻璃搅拌棒,棒的长度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
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5.溶解氧瓶为250~350mL之间,带有磨口玻璃塞并且有供水封用的钟形(每组8个);6.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乳胶管即可);7.酸式滴定管(50.00mL一个);8.三角烧瓶(500mL一个)。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配制方法及浓度
称取480gMnSO4·4H2O溶于水中,过滤 后稀释至1L。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 加入碘化钾后遇到淀粉,不得变色。
盐酸 将40mL(ρ=1.18g/mL)盐酸溶于水,稀 溶液 释至1000 mL,浓度为0.5mol/L。
碘化钾 称取10g固体碘化钾,用水溶解后稀释 溶液 至100mL,配制成10%碘化钾溶液。
稀释倍数的确定
①地面水: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与一定的 系数的乘积,即求得稀释倍数。
高锰酸盐指数
<5 5-10 10-20 >20
系数
一 0.2, 0.3 0.4, 0.6 0.5, 0.7, 1.0
②工业废水: 由CODCr值分别乘以系数0.075, 0.15, 0.25即获 得三个稀释倍数。
②直接稀释法:(本实验采用 )
将移液管插 入液面下加 1.5~2.0ml 浓硫酸
待棕色絮状 沉淀降到瓶 的一半时, 再颠倒几次
盖好瓶塞,勿 使瓶内有气泡, 颠倒混合15次, 静置
稀释倍数的确定 水样稀释方法
水样预处理
1.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 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近于7,但用量不要超 过水样体积的0.5%。若水样酸度或碱度很高, 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和。
2.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 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 稀释水进行稀释,或提高稀释倍数以减少毒物 的浓度。
试剂
名称 碱性碘化 钾溶液
0.5%淀粉 溶液
配制方法及浓度
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溶 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 却后,将两种溶液合并后混合,用 水稀释至1L。若有沉淀则放置过夜 取上清液,贮于塑料瓶中,存放时 避光。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BOD5)是指在水体中一定温度下,在一定的时间内,细菌消耗可溶态有机物质的氧气需求量。
其测定可以用来判断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和水质的优劣,也是水处理工程中设计和运营的重要参数之一。
BOD5测定的原理是将水样放置在一定的温度下,让水样中的生物在水中消耗容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质,同时减少氧气的含量。
通过测量水样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氧气需求量,可以推算出水样中的生物需氧量。
通常选择5天为测定时间。
因为5天对于水中细菌的生长和分解有机物质而言,是一个相对恰当的时间。
BOD5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种:灭菌法和不灭菌法。
灭菌法是指将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灭菌,然后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物质,测定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氧气需求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利用有机物质的速度变慢,直到完全消耗,样品中的氧气浓度将重新升高,最终通过测定样品中氧气需求量的变化来计算BOD5值。
不灭菌法仅仅是不进行灭菌处理的BOD5测定方法。
下面是BOD5的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水样应选取代表性的、代表整个水体的样品。
样品应该在整个水体的深度和位置中等抽样,以减小结果偏差。
测定之前样品应该在室温下保存。
2. 制备样品:将收集到的样品过滤、纳滤或沉淀,得到干净的无悬浮颗粒的液体。
样品调整pH值可以提高细菌活性,pH值应控制在6.5-7.5之间。
3. 分装样品:将待测样品分装到250ml比色皿中,并严密封闭。
4. 测定初始DO值:将分装好的比色皿洗净后,分别注入DO电极和温度计。
测定样品的溶解氧(DO)值,得到的数值为初始DO值。
5. 培养细菌:选取合适的细菌培养液,按标准稀释后加入样品中,并将样品放置在恒定的温度下(一般为20℃)。
并在样品中搅动以促进氧气的溶解。
6. 5天后测定终点DO值:在培养5天之后,再次测定样品中的DO值,得到的值为终点DO值。
7. 计算BOD5值:通过初始DO值和终点DO值的差值计算出需要细胞呼吸的氧气量,即5天内的BOD5值。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05—2009代替GB/T 7488-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警告:丙烯基硫脲属于有毒化合物,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标准溶液的配制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检测后的残渣残液应做妥善的安全处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稀释与接种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方法的测定下限为2mg/L,非稀释法和非稀释接种法的测定上限为6mg/L,稀释与稀释接种法的测定上限为6000m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748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GB/T 11913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3 方法原理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
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1)℃的暗处培养5d±4h 或(2+5)d±4h(先在0~4℃的暗处培养2d,接着在(20±1)℃的暗处培养5d,即培养(2+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 形式表示。
若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BOD5 的质量浓度大于6mg/L,样品需适当稀释后测定;对不含或含微生物少的工业废水,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废水、冷冻保存的废水或经过氯化处理等的废水,在测定BOD5 时应进行接种,以引进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指标,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BOD5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水体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氧气量。
本文将介绍BOD5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BOD5的测定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即标准方法和快速测定法。
标准方法是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等机构制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测定。
而快速测定法是指利用生化仪器和生化传感器等现代技术,通过测量氧气的溶解量来快速测定BOD5。
标准方法的测定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300毫升到1000毫升,然后用滤纸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2. 将过滤后的水样分装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培养液,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铵、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
3. 在恒温条件下(通常为20℃),培养一定时间,一般为5天。
4. 在培养结束后,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量。
可以使用溶解氧仪或电极进行测定。
5. 计算BOD5的值,通常使用以下公式:BOD5 = (溶解氧初始浓度 - 溶解氧终浓度) × 8快速测定法是利用现代仪器设备测量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来快速测定BOD5。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常用的测定仪器,即生化仪器和生化传感器。
1. 生化仪器是通过测量水样中氧气的溶解量来计算BOD5的值。
它通常由氧气电极、温度控制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在测定过程中,仪器会不断记录溶解氧的变化,并根据溶解氧的消耗速率计算BOD5的值。
2. 生化传感器是一种小型化的传感器,可以直接浸入水样中进行测量。
它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电流来快速测定BOD5的值。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的特点,但需要事先进行校准和标定。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BOD5的测定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水样的原样性,避免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引入新的有机污染物。
2. 控制测定条件,如温度、pH值和光照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生化需氧量BOD5详解
生化需氧量BOD5详解BOD:生化需氧量,即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
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
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只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
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
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
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生化需氧量,简称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以02mg/L表示。
这一指标自1913年由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正式确定以来,得到广泛应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水中有机物含量多,消耗的溶解氧就多,生化需氧量也就高。
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氧化反应,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碳氢化合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称为碳化阶段,在20℃以下需20天,但在20℃时5天可达68%;第二阶段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称为硝化阶段,欲达到完全稳定状态,在20℃时需100天左右。
因时间比较长,除长期研究工作外,无实际应用价值。
GB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实验(一)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反应式如下:MnSO4+2NaOH=Na2SO4+Mn(OH)2↓2Mn(OH)2 +O2=2 MnO(OH)2↓(棕色沉淀)MnO(OH)2+2H2SO4=Mn(SO4)2+3H2OMn(SO4)2+2KI= MnSO4+K2SO4+I22Na2S2O3+I2=Na2S4O6+2NaI二.实验仪器、设备1.250mL溶解氧瓶。
2.250mL锥形瓶。
3.25mL酸式滴定管。
4.1mL、2mL吸管。
5.50mL移液管。
三.实验试剂1.硫酸锰溶液:称取36.4g硫酸锰(MnSO4·H2O )或48g(MnSO4·4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40mL水中,另称取15g 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胶塞塞紧,避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3.(1+5)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用)。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
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1/6 K2Cr2O7=0.025mol/L):称取在105~110℃烘干2h,并冷却的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c Na2S2O3·5H2O≈0.0125 mol/L]:称取3.1g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HJ505-2009法测定生化需氧量[BOD_5]不确定度评定
一
直是 困扰检 测 实验 室的一 个难 题 。依据 H 55 2f 标 准的 方法 ,测 定 了水样 的 生化 需氧 量 B 5 l0— (9 ) ) OD ,估 算 了测 试过 程 中的
c一 水样 经 5天培 养后 ,溶解 氧浓 度 ( g m/ L);
B一 接种 稀释 水培 养前溶 解 氧浓度 ( g ); m/ L B一 接种 稀释 水培 养后 溶解 氧浓度 ( g ); : m/ L
、, 、,
可 疑程 度 。事 实 上 ,测 量结 果 只是 被 测量 值 的 近 似值 或估 计 值 , 测 量不 确 定度 才 是测 量 结 果 的质 量指 标 。所 以 ,在 测 量结 果 的 完 整 表述 中 ,应 包 括测 量 不确 定 度 ,没 有测 量 不 确定 度 的检 测 结果 不 能判 定 检测 技 术水 平 和结 果 的质量 ,从 而 失 去 或减 弱检 测 结果 的 可 比性 ,将 失 去其 社 会 实用 价 值 。如何 对 测 量结 果 的不 确 定 度 进 行 合 理 评 定 ,一 直 是 困扰 检 测 实验 室 的一个 难 题 。依 据 H 5 5 J0 2 o 标 准 的 方 法 ,测定 了水 样 的 生化 需 氧 量 B D ,估 算 了测 09 O5 试 过 程 中的 随机效 应和 系统效 应所 产生 的不 确定 度分 。
Ev l aino c ranyi tr n t no BOD5b 5 5 2 0 au to f Un et it Deemiai f【 n o 】 yHJ 0 - 0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D(生化需氧量,mg/L) 0
10.434 4.794 26.79 26.5644 28.1436 37.8444 38.5212
数据分析:稀释后的 BOD5=2.81mg/L,大于 2mg/L,小于 6mg/L,符合《水和废
5
水监测分析方法》要求。
BOD 的变化曲线如下:
The Mutative Curve of BOD
生化需氧量的变化曲线及 BOD5 的 确定
实验第四小组
林廷坤(12324064) 实验时间:8 月 27 号—9 月 2 号
本次实验通过一周测得的数据绘制 DO、BOD 的变化曲线,运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最小二 乘法)拟合 BOD 的变化趋势,并预测 UBOD(完全生化需氧量)的数值,以及对实验误 差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最后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
(三)将其余溶解氧样品做好标签与标记,统一放入(20±1)℃的培养箱 中保存。
(四)每天取出其中的一个溶解氧瓶,按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的方法,测
3
定它的溶解氧。记录测定时间。直至将各瓶测定完毕。 (五)溶解氧(DO)的计算: (O2,mg/L)=M*Vx*8*1000/100 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1 O2—4 Na2S2O3) Vx——滴定样品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1)。
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将驯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样中进行接种。 本实验拟采取河涌水样,测定其生化需氧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生化需
氧量的时间变化曲线,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推导理解水质指标 BOD5 的物理意义, 并分析试验误差以及改进实验。
三、试剂
(一)硫酸锰溶液(由实验室准备) (二)碱性碘化钾溶液(由实验室准备) (三)浓硫酸(由实验室准备)。 (四)1%淀粉溶液(由实验室准备) (五)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C (1/6 K2Cr2O7)=0.0250 mol/L(由实验室准备) (六)硫代硫酸钠溶液(学生完成):通过滴定测得 Na2S2O3 的体积 V0=17.7ml。 根据公式 M=10.00*0.0250/V0 可以得出: M(Na2S2O3)=10.00*0.0250/17.7=0.0141mol/L
目录
一、概述 ........................................................................................................................... 2 二、原理 ........................................................................................................................... 2 三、试剂 ........................................................................................................................... 3 四、实验步骤 ................................................................................................................... 3 五、计算和分析 ............................................................................................................... 4
4
DO(mg/L)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1
The Mutative Curve of DO
0
1
2
3
4
5
6
Day
DO(mg/L)
7
8
分析:从 DO 的变化曲线发现溶解氧并不是一直向下的趋势,在第二天的数据有 向上的趋势(此数据严重偏离曲线,不可信),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数据大小变化不 大,但是总体依然是向下递减的趋势。
若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BOD5 的质量浓度大于 6mg/L,样品需适当稀 释后测定。
对不含或含微生物少的工业废水,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废水、冷冻 保存的废水或经过氯化处理等的废水,在测定 BOD5 时应进行接种,以引进能分
2
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当废水中存在难以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的速度降解的有机物
据的 DO 平均值)
1
7.15
8.0652
2
7.65
8.6292
3
5.70
6.4296
4
5.72
6.45216
5
5.58
6.29424
6
4.72
5.32416
7
4.66
5.25648
数据分析:最后剩余的溶解氧 DO=5.26mg/L 大于 1mg/L,符合《水和废水监 测分析方法》要求,数据可信。
由专业作图软件 Origin 得到 DO 的变化曲线如下:
(二)、每天的 BOD(生化需氧量)的计算和分析
由生化需氧量计算公式(稀释了 10 倍):
(BOD,mg/L)=(DO0-DOX)*10
式中:DO0——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DOx——水样在培养X时间点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得到每天的 BOD 变化表格如下:
Day 0 1 2 3 4 5 6 7
生物氧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有机物中碳和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此阶段称为碳化阶段,在 20 ℃时完成碳化阶段大约需要 20 d(占碳化过程的 99%);第二阶段为含氮有机物和氨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被氧 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称为硝化阶段,在 20 ℃时完成硝化阶段大约需要 100 d。这两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各有主次,当硝化细菌比较多的时候,BOD5 不仅与碳化需氧量有关,还与硝化需氧量有关,硝化需氧量的变化往往很大,造 成了实际分析上的问题,不便于比较使用,这是需要用到硝化抑制剂,抑制硝化 作用。污水的 BOD5 一般只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即主要是 指含碳有机物的无机化阶段, BOD5 约为 BOD20 的 70%左右(可由理论推导出来)。
四、实验步骤
(一)采取样内河涌水样,过滤(我们实验没有过滤)。取过滤水样 2.5L 混 合均匀。如果水样中的 BOD5 大于 6mg/L,根据水体污染程度,取过滤水样用稀 释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到 2.5L(稀释了十倍)。取溶解氧瓶 8 个,平行采集 8 个溶 解氧样品。记录时间。
(二)取 8 个溶解氧样品中的一个,按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的方法,测定 它的溶解氧。记录采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 耗的溶解氧的量,以氧的毫克 P 升(O2,mg/L)表示。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 还原性无机物质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占比例很小。在水质环境监测 中,BOD 是重要的监测项目,是保证水体自净的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废水可生化降 解和生化处理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1
一、概述
在水环境的各类污染物中耗氧污染物仍是当前影响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其 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在我国,各主要河流、湖泊中有机污 染物(主要的耗氧污染物)超标的情况仍相当严重。由于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十分复 杂,在现有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条件下,很难定量分析各种有机物的含量。因而,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 (COD)、总有机碳(TOC)、 总需氧量(TOD)等指标综合反映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仍将是水环境监测中的重 要方法。
五、计算和分析
(一)、每天的 DO(溶解氧)的计算和分析
由 DO 的计算公式 DO= M*Vx*8*1000/100=0.0141* Vx*10 可得每天的 DO 变化表格:
Day
VX 消耗的 Na2SO3(mL)
DO(溶解氧,mg/L)
0-A1
8.15
9.1086(这是两组初始样品数
0-A2
8.00
(一)、每天的 DO(溶解氧)的计算和分析........................................................ 4 (二)、每天的 BOD(生化需氧量)的计算和分析.............................................. 5 (三)理论推导........................................................................................................ 6 (四)BOD 的变化曲线的不同方程拟合................................................................ 7 1、 BOD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线性拟合) ........................................................ 8 2、 BOD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多项式拟合) .................................................... 8 3、 BOD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指数拟合) ........................................................ 9 (五)理论推导 UBOD 和指数拟合推导 UBOD ................................................... 10 1、 理论公式和指数拟合公式的一致性 .......................................................... 10 2、 理论公式推导 UBOD.................................................................................... 11 3、 指数拟合出的 UBOD.................................................................................... 11 六误差分析 ..................................................................................................................... 11 七实验方法改进 ............................................................................................................. 12 第一步优化实验方案:.......................................................................................... 12 第二步优化实验方案:.......................................................................................... 14 八实验总结 ..................................................................................................................... 14 九参考文献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