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归园田居·其一》解析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a39624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6.png)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
第一首写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这首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诗文鉴赏这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c96d40ccbff121dd3683d1.png)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这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所写的大量歌颂田园生活的抒,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的总结是写重返自然的感受。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古诗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5899eca417866fb94a8e0a.png)
古诗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
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
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orG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7a45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5.png)
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赏析陶渊明的诗以描写归耕退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特点,风格质朴自然,在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心情以及厌恶黑暗社会世俗的情操方面有重大成就和影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作】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归园田居:此诗共五首,自成一组。
本首为其一。
适俗韵:合适于世俗的性*情。
韵,性*情、情调、风度。
尘网:尘世的网罗,这里指仕途。
意思是说仕途像网罗一样束缚人。
三十年:有人说当作“十三年”,因为陶渊明由出任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田,前后正好是十三个年头。
在这里的“三十”不是确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束缚于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过去的树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总是想着原来生长的潭水。
羁鸟,束缚于笼子中的鸟。
池鱼,被人养在池子中的鱼。
渊,潭。
本句以“羁鸟”、“池鱼”比喻不自一由的仕途生活,以“旧林”、“故渊”比喻渴望的田园。
南野:一作“南亩”。
际:间。
守拙:安于没有能力做官。
拙,指不善于做官,也就是不善于逢迎取巧之意。
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昏昧的样子,指隐约不清。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烟:村落里的炊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之内没有尘俗杂事,虚空安静的居室显得很闲暇。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虚空的屋子。
余闲,闲暇。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比喻仕途。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一由。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古诗今译】我这个人天生就缺少迎一合世俗的本性*,自幼就钟情于悠闲自在的山川田园生活。
然而却不慎陷落了仕途的网罗中,这一去就是很多年。
归园田居其一每一句的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每一句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8f6a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d.png)
归园田居其一每一句的赏析1. 诗的背景和主题1.1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可是个追求自由和淡泊的人,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简直是个活生生的“田园诗人”。
想想看,那个时候的他,面对着繁忙的官场生活,心里肯定是个“自由飞翔的小鸟”,想要回到那种宁静的乡村生活。
这种情感,放到今天,谁不想逃离一成不变的生活,找个地方种田、养花呢?1.2 诗中每一句都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简直就是“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陶渊明用他的笔,描绘了那种宁静、悠然的生活,让人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芬芳,听到了溪水的潺潺。
这种感觉,咱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可真是稀缺啊!2. 逐句解析2.1 首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哎呀,这一句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瞬间让人感受到清新的空气。
采菊,听着就像是在秋天的阳光下,慢慢走到篱笆边,享受那种随性的乐趣。
而南山的意象,则让人心中生出一种宁静和开阔,真是“心旷神怡”。
咱们每天忙忙碌碌,什么时候能像他一样,悠然自得,真是羡慕得很。
2.2 接下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描绘的是一天的结束,太阳渐渐西下,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迷人。
飞鸟在空中自由飞翔,仿佛在和陶渊明打招呼,真是有种“鸟语花香”的美好感受。
这种自然的美丽,常常让人心神向往,就像咱们看见美丽的风景时,会忍不住说:“哇,这地方真好!”3. 生活的哲学3.1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在传递一种生活的哲学:与自然为友,过简单而快乐的日子。
陶渊明用他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其实“快乐”不是在于物质的丰富,而是在于内心的满足。
回归田园,过着简简单单的日子,这种生活态度,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毕竟“知足常乐”嘛。
3.2 而且,他的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在现在的社会中,依旧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很多人每天为了生活而忙碌,却忘了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不就是像“马不停蹄”一样,结果却是疲惫不堪,完全没有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吗?4. 结尾的感悟4.1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写自然的美,更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7eb0ad76a20029bc642d7b.png)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析《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这是第一首。
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归园田居其一诗词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d8821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7.png)
归园田居其一诗词鉴赏
【原创版】
目录
一、诗篇背景介绍
二、诗篇主题分析
三、诗篇艺术特点赏析
四、结语
正文
一、诗篇背景介绍
《归园田居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田园诗。
陶渊明因不堪官场黑暗,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一组五首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的美好情操。
此篇为其中第一首,描述了诗人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归隐田园的决心。
二、诗篇主题分析
诗篇主题为“归隐田园”,通过描述诗人辞官归隐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许多对比手法,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揭示了诗人在官场生活中的矛盾与无奈;“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决心。
三、诗篇艺术特点赏析
1.结构安排:诗篇结构紧凑,主题鲜明。
前四句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认识,中间四句写诗人的归隐决心,最后四句写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2.对比手法: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羁鸟”与“旧林”、“池鱼”与“故渊”、“南野际”与“园田”等,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
3.语言特点:诗篇语言简练、质朴,贴近生活,给人一种亲切感。
如“守拙归园田”,用“拙”字形容自己的田园生活,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又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四、结语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一组田园诗中的佳作,通过对比手法和简练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的美好情操。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最新8篇】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d930b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3.png)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最新8篇】这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陶渊明所写的大量歌颂田园生活的抒情诗,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酷爱。
诗的总结是写重返自然的感受。
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最新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挚友。
篇一:注释篇一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如同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擅长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四周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排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温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方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篇二:原作篇二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篇三:《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篇三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起先,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苦痛,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满意与欢欣,真实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怡然沉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事,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归园田居》(解析版)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归园田居》(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bbd1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a.png)
《归园田居》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原文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译文: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课下注释: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
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
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
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归园田居古诗其一解析
![归园田居古诗其一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c626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2.png)
归园田居古诗其一解析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衍生注释:
“适俗韵”:指适应世俗的气质和情趣。
“尘网”:指尘世的罗网,比喻仕途。
“守拙”:指保持愚拙,不随波逐流。
二、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的
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开头几句自述天性爱自然,却误入官场多年。
中间描写田园风光,宁静而美好,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用
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乡村的温馨。
最后感慨久困樊笼,终于回归自然的
畅快。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三、作者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
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的作品多以田园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运用片段:
有一天,我像陶渊明一样,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宁静的乡村。
眼前那片开阔的田野,不正如他笔下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吗?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也从樊笼中挣脱,回归到了最
真实的自我。
难道这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的那份宁静与自由吗?。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527cc7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1.png)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诗文鉴赏《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
第一首写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这首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诗文鉴赏这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9bdd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6.png)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篇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
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
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首先来看一下本诗的大意。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喜欢而且没有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我向往那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和宁静纯朴的田园生活。
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幸地“误落”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啊,我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懊悔与感慨。
我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重获自由。
如今,我回到田野之间,在南野过着农耕生活,坚守着自己的节操刚直不阿。
住宅周围有土地,有茅屋,有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安宁静谧,娴静优美,清新喜人,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由与美好,谁又能体味我那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呢!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我的门庭里没有尘世间的琐事,娴静的屋子里,我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的时光。
这次我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心中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806e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0.png)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共含10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原文】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c50f15ba0d4a7303763a09.png)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原文】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解题】《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彭泽令归隐,其时四十一岁。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02f75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2.png)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欢迎大家学习。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人生常不得已。
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
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
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
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cf52eb0b4e767f5bcfce85.png)
《五首》是东晋诗人创作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dee22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8.png)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这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
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
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
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句子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0c4af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6.png)
归园田居其一句子赏析《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归园田居其一句子赏析。
欢迎参考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如下:归园田居其一句子赏析:(其一)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
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
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
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
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
“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
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
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
这里显示的人格,即非别墅隐士,又非田野农夫。
罢官归隐的士大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锄禾田间的农夫缺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所以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
它是诗人的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简析陶渊明,诗作多描写农村日常生活,表现农村的美好风光,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心情,和他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归园田居·其一》解析《归园田居·其一》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
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这是第一首。
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
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尘世的罗网。
“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
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
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
“适俗韵”无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
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被束缚的鸟。
池鱼:水池里养的鱼。
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
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际:间。
拙:笨拙。
自谦之词,与世俗的机巧相对而言。
这两句是说,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这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
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的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
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
慢地向上飘升。
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
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
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
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
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
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
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这八句是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好像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一一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
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
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
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
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
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
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
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
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
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