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https://img.taocdn.com/s3/m/bf5f0dc4941ea76e58fa04e7.png)
2、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打通。 教材给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主题、资料、活动线索和 方法指导;探究问题是真实的,结论是开放的。
3、努力将学校内的德育课程和历史、地理、美术、音 乐等相关课程打通;将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 打通。
4、努力将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打通,省教研室建立了 与教材相配套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网站,为教学 提供帮助。
2、中华民族人口、疆域变迁的特点及其影响人口增 长的主要因素。
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汉 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认识这一特点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二、和合天下 民族兴旺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二专题:和合天下,民族兴旺 1、中国各民族间的政治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这对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 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
)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宗)委(厅、局), 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民(宗)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 局、民宗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和加强 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整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pdf
![2020年整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pdf](https://img.taocdn.com/s3/m/1cb9c2534028915f814dc210.png)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录*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5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6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7页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民族团结示范点方案
![民族团结示范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6b715ed630b1c59eeb543.png)
马聚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3年9月各学校:为认真落实民教工委〔2013〕第13号《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先进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案》精神,现结合我中心学校实际,特制定《马场垣乡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努力实现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创建范围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对今后发展情况的预估,下列科室暂列为此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范围,具体为:文科组、理科组。
三、工作目标按照“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的总体部署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每年创建1至2个民族团结示范点,争取在8年内把我校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
四、组织实施。
1、为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马场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陈元才副组长:李元青成员:陈毅勇刘维来包元祥杨志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支部办公室公室,陈毅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2、开展“民族团结进学校”活动。
在学校设立宣传栏,经常性的在教职员工及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以及民族知识常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四个关系”不断深入人心。
在全校师生中认真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民族常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经常性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
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标准(1)工作机制健全完善。
对民族团结教育高度重视,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和学校各项活动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学校成为在青少年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c8eced6a58da0116c1749a8.png)
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学校中向学生渗透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提高各族学生拥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各种民族分裂活动,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为此教育部在2008年12月15日发布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要求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时间,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一、民族团结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绘画的技能、技巧,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而且还要根据教材中的不同内容渗透思想教育,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感,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晶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所在的格尔木市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格尔木市所辖广阔地区是中国历史上西部少数民族游牧的地区之。
数干年来,这一带屡经民族递嬗演变,留下了各个民族别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格尔木市的民族文化主要以蒙古族和藏族文化为主。
随着柴达木资源开发,驻地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高度移民城市的特征,城市文化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我在课堂中给学生重点介绍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少数民族现象”。
二、民族团结教育在欣赏教学中的渗透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与绘画、工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美术欣赏课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通过作品的具体形象来理解、掌握作品的内容及形式,领会作品的主要思想艺术,辨别美丑,评价优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评选标准
![4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评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8145c984254b35eefd34a2.png)
木吉镇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评选标准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1.认真贯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
创建活动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落实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
2.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做到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并由主要领导担任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
3.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好民族理论政策基本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做到有教材和专(兼)职教师,并纳入检验学习成绩的考试科目。
4.在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学校,合理配置师资,加强保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组建设,树立先进典型,定期评选表彰模范集体和个人。
二、促进交流交往1.组织各类民族特色的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活动,推动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营造团结友爱氛围。
2.有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的民族团结教育窗口、走廊、园地、展板、黑板报和实践课程等,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3.有效配置民族团结教育的文本资源(含国家级民族宗教类报刊)和音像资源。
4.在中等职业学校,因地制宜设置民族文化类专业或课程,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5.在招生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适当倾斜,积极接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就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各民族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交往。
6.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认真落实《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清真食堂、清真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
三、发挥教育资源优势1.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墙报、板报等方式,并注重利用教育基地、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课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2.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自豪感和“五个认同”意识。
3.定期排查影响民族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有健全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长效机制。
民族团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民族团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54dbd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e.png)
民族团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那么你对民族团结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民族团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反对压迫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共同发展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维护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8e2830aa6c30c2258019e0d.png)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录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2.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3.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
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天津市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工作综述
![天津市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工作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5daf71559eef8c75fbfb3c6.png)
1 成 立 天 津 市 学 校 民族 团结 教 育 . 工 作 领 导 / 组 ,市 教 委 主 任 靳 润 成 和 J 、 市 民委 主 任 刘 民 选 任 组 长 。市 教 科 院 、 市 教 育 招 生 考 试 院 等 为 成 员 单 位 。 领 导 小 组 负 责 研 究 制 订 我 市 学 校 民 族 团 结教 育工 作 的 实施 方案 和 保 障措 施 , 全 面 部 署 、 整 体 推 进 学 校 民 族 团 结 教 育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下 设 办 公 室 , 公 室 办 成 员 有 市 教 委 语 民 处 、 中 学 处 、 小 学 处 、 教 处 、 育 处 处 长 和 市 教 研 室 主 职 德 任 , 公 室 主 任 由语 民 处 处 长 担 任 。办 办 公 室 的 主 要 职 责 是 对 民 族 团 结 教 育 工 作 进 行 科 学 管 理 ,研 究 制 定 课 程 设 置
天 津 市 贯 彻 落 实
《 学校 民族 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工作综述 》
一 天津 市 教 育委 员 会
为 贯 彻 落 实 国 家 关 于 学 校 民 族 团
方案 》 指 导 学 校 逐 步 建 立 起 与 民族 团 , 结 教 育 工 作 相 适 应 的 管 理 制 度 ,研 究 解 决 工 作 中 的 问题 和 困 难 ,及 时 总 结
加 强 民族 团结 教 育 基 地 建 设 。 市 教 研 室 :对 学校 民 族 团 结 教 育 的课程设 置 、规定教科 书列入 征订 书
目的 安 排 意 见 等 提 出 方 案 ,经 批 准 后
结 教 育 工 作 的 要 求 ,根 据 教 育 部 办 公 斤 、 家 民族 事 务 委 员 会 办 公 厅 《 于 国 关
民族团结花盛开——调研课题
![民族团结花盛开——调研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e272c32cc58bd63186bd97.png)
民族团结花盛开——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课题报告喀什市十小喀什市十小孙欢一、课题背景2008年11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9年5月11日,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
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各地要胸怀大局、放眼长远,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历史的高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扎实地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会议强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
2009年7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指导纲要》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全国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上述一系列的举措,充分反映国家已经把对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上升到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
这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根本要求。
毫无疑问,民族团结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但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这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在新学期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中小学)测评指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中小学)测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b8da87fa98271fe910ef99a.png)
材料审核
培养
典型
1.重视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评比工作,成立机构,确定专人和部门负责评比工作。(2分)
2.有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评选标准、奖惩办法,每年对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好少年广泛进行宣传、表彰。(2分)
3.培养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选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教学团体和个人,营造民族团结氛围。(1分)
2.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新疆三史和吐鲁番史以及“一家人”思想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揭批挖讲,坚决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向师生蔓延。积极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等活动,积极开展唱红歌活动,人人至少会唱《国歌》、团(队)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五首红色歌曲。(1分)
2.强化双语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工作,加强双语教学常规管理,发挥教育信息化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班班通”覆盖率和双语教学水平。(2分)
3.根据不同区县、不同类型的学校,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有重点、分层次,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教育活动。(2分)
4.大力开展民汉学校结对共建活动,成立双语教学“一帮一”互助小组,民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结为友好互助对子,探索采用民汉混合编班的形式进行教学。(2分)
5.学校师德师风良好,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没有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1分)
4
听取汇报
材料审核
高度重视民族知识启蒙、民族知识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
教育
1.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强化民族知识启蒙教育、民族知识常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努力开发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认真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有民族团结教育辅导员。(1分)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2篇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87219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9.png)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2篇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本方案旨在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积极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营造和谐、和睦、和顺的民族团结氛围。
活动主题:守望相助、共创未来。
活动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民族知识和风俗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各方面,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活动内容:1.周密筹划,积极营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的浓厚氛围。
学校成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包括各年级组长。
各年级组要围绕主题,周密组织,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合理确定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大力营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的浓厚氛围,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要深入贯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强化“三个离不开”和法制观念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团队会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宣传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
本学校将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弘扬民族精神为载体,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5a61366eff9aef8941e06f7.png)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优质高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一、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仅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要顺利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
(一)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在校园里制作一幅大地图,永久张贴在宣传橱窗内。
图上标示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区域分布、地形地貌、人口数量、气候情况、资源状况等。
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
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于何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2、学校、班级都要设立固定的宣传栏,精心设计标语、图片等宣传内容。
3、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编成儿歌童谣,让学生广为传诵。
(二)认真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生动感人的讲述、联系实际的讨论、富有情趣的表演等方式,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还要精心整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资源。
(三)宣讲有关民族团结方面的内容。
可把从古到今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著名人物或历史事件编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专题讲座、校会、班会、宣传栏等阵地,向学生进行系统宣讲。
应主要宣讲六方面的内容。
(四)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看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刘三姐》、《五朵金花》、《红河谷》、《马本斋》、《傲蕾•一兰》、《阿凡提》、“乡土”、“走遍中国”等影视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民族性格。
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纲要的反思
![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纲要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85c77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2.png)
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纲要的反思通过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小组学习和自学,结合对达来集团近期反分裂活动的了解,我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有了新的认识。
1、我国民族分裂活动由来已久。
解放以来,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西藏解放初期,达赖集团不甘心在政治。
上的失败,发动武装叛乱,妄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当叛乱失败时,他逃到了国外,勾结外国势力以"和平解放西藏”为幌子,继续煽动国内的一部分人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而当这--切不奏效时,他便露出本来的面目,“事件”便是他丑恶嘴脸的真实写照。
严峻复杂的对敌斗争形势决定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也促使我们迅速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稳定压倒-切”的思想不动摇,旗帜鲜明地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坚决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民族分裂将会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纵观历史,民族团结,国家兴旺;民族分裂,人民遭殃。
汉王朝平等对待各民族,强大的西汉帝国统治中国达数百年,元朝推行大蒙古族政策,短短九十九年就葬送了江山社稷南北朝的分裂,多少人妻离子散,抛尸荒野,唐王朝的统--,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开元盛世"的局面。
近代中国,军阀割居,互相混战,造成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任人欺辱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大团结,社会主义新中国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然而,达赖集团无视人民要求团结,继续进行非裂祖国的活动,已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实在是我们的敌人。
3.看清了敌人,增强了斗志。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反人民、反社会、反民族、反祖国的反动本性和破坏各族人民群众幸福的罪恶目的,必然要求我们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最大限度的团结和依靠最广大的干部群众,最大限度的孤立和打击-小摄民族分裂分子,用铁的手腕、狠狠打击达赖集团的嚣张气焰,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都有义务同达赖集团作坚决斗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民族大义为重,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坚决果断的严厉打击,形成"维护稳定光荣,破坏稳定可耻”的强大氛围,使达赖集团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人人遇而诛之。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524b26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4.png)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11.26•【文号】•【施行日期】2008.1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宗)委(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民(宗)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民宗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和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附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录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民族团结教育计划清单
![民族团结教育计划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27c7f0ade53a580217fcfe02.png)
2018-2019学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要使全体师生“汉族离不开民族、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离不开”的观念,牢固团结祖国、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
特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关于民族教育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义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爱党、爱袓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
二、目标任务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教师与教师和师生的族团结发展,使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继续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好好努力。
三、具体措施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宣传、讲座和墙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观看关于民族团结的视频、电影,学红歌、唱红歌等展示民族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向学生进行团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发动学生都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中来。
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4、普及教育。
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民族团结资料,比如:图片、民族团结故事、民族音乐、影视作品、民族团结书籍、民族用品文化习俗等。
5、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认真听、学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5ba03e15ef7ba0d4a733b3d.png)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2.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3.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
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4.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5.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77b9d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f.png)
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一、引言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团结一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国家的统一与进步,中国政府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
本文将论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纲要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的挑战与前景。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1. 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各个民族之间存在偏见、误解以及歧视时,社会的脆弱性和分裂性会显著增加。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可以得到加强,进而减少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2. 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这是国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尊重并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3. 经济繁荣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国家的经济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技术和产业,还取决于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合作。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三、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1. 优化课程设置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个学科的课程中,以确保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接受相关教育。
同时,还要加强师范院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加强师生交流指导纲要要求学校组织各个民族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创造一个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氛围。
此外,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人文关怀、情感联结等方式,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道德观念。
3. 弘扬民族精神指导纲要鼓励学校开展各类活动,以弘扬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
这包括庆祝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开展相关研究与教学。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内容
![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d1a18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9.png)
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内容
【原创版】
目录
一、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二、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
三、如何落实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正文
一、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
1.明确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加强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2.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完善民族团结教育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制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队伍建设等。
3.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强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4.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多样化、实践性、接地气的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5.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保障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三、如何落实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3.深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评估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中华民族大团结教学计划
![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中华民族大团结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8cec7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c.png)
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中华民族大团结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中华民族大团结教学计划篇1根据国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使全体师生进一步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
今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教体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争创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二、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成立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红梅(党支部书记)副组长:艾合太泥沙(校长)组员:阿迪拉(政教主任)阿依吐尔孙(少先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3、设置课程,强化教学。
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至少5节,确立和确保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4、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以继承民族体育精神。
(1)举办一次“民族团结”专题讲座。
(3月)(2)让学生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的电影,并写下观后感。
贯彻实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贯彻实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eb82c4e2e009581b6bd9ebcb.png)
学校 是 对各 民族 学 生进 行 民族 团结教 育
饮 食 、居 住 、婚姻 、 节庆 、礼仪 、丧 葬 的 重要 场 所 ,要 发 挥 好 课 堂 主渠 道 作 用 ,确 保
俗 习 惯 和 语 言 、 音 乐 、 舞 蹈 、 绘 画 、雕 教 学 时 间和 教 学 质 量 。 通 过 课 堂教 学 、专 题 教
发 的主旋律 之 中,为推 动 中华 民族 团结 作 出 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 阶段 民族工作 的主题 ,
2 0
擎
。 期
政策解读 CE E T
促进 民族 团结 、实现共 同进 步是民族 工作 化 奠 定 坚 实 的基 础 。 以 爱国主 义为 核心 内容 的 民族 团结教 育 本 任务 。 《 学校 民族 团结教
民族 团结教 育 从青 少年 抓起
■谢宝军
我 国是 各 族 人 民共 同缔 造 的统 一 的 多 民族 国 家 ,搞 好 民族 关 系 ,加 强 民族 团结 ,事 关 实
近 年 来 ,境 内外 “ 股 势 力 ” 逆 民族 团结 三
现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会 的 奋 斗 目标 , 事 关建 设 中 潮流 而动,进行分裂 民族 的渗透和活动 ,也在
互 助 的社 会 主 义 民族 关 系 , 巩 固 国家 的统 上最具团结的爱 国主义 的民族。学校更有责任 促 进 民族 自治地 方和 全 国社 会 主义 建 设 事 将 这 优 秀 民族 精 神薪 火 相 传 ,让 它 永 放 光 明 ,
发展 ,都起 了巨大 的作 用 。
民族 知识 教 育
教育青少年 ,培养各族学生 的民族 团结意识 ,
充分 认 识学 校开 展 民族 团结教 育的 重 提高各族 学生维护祖 国统一 、民族 团结 、反对 分 裂 的 自觉 性 。 要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录*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5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6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7页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2.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3.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
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4.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5.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6.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7.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各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
要把不同学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内容标准①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②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③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④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⑤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内容标准①了解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②了解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③了解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④知道各民族著名人物;⑤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⑥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⑦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⑧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初中阶段(七、八年级)民族政策常识教育内容标准①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教文卫事业、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②知道党和国家制定上述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③正确认识与对待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高中阶段(普通高级中学十、十一年级)民族理论常识教育内容标准①学习和掌握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②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特点,了解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其原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③初步了解世界各国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和现状,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二年级)民族理论常识实教育内容标准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理论,提高理论素养;②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特点,了解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及其原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③初步了解世界各国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和现状,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上标准在整体篇幅中可适当压缩)④对在职业生涯中注意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有较全面的认识;⑤在职业生涯和交往中具备较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
四、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8.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学校是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规范有序安排,保证活动质量。
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
要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要符合各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
9.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注意发挥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校、班集体和个人;相关学科渗透,与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
10.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同时,通过对各地区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1.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
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有效配置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
聘请各民族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
五、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12.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
要致力培养一支爱党爱国,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13.应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组织专门培训。
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工作者和思想品德课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都可以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工作。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民族团结教育的骨干教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的专业培训,并把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
14.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教育教学实际,制订本地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计划。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在主管校长领导下,以政教主任、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