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8d92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d.png)
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内部用于管理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职业发展等方面,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2.实施招聘和录用系统:建立一个高效的招聘和录用系统,通过优化招聘流程和提高招聘效率,确保招聘到高素质的员工。
3.开展员工培训和发展: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入职培训、职业发展培训和持续学习等,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实施员工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制定明确的指标和目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激励措施。
5.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综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整合员工的个人信息、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结果等,提供全面、准确的员工信息。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培养和发展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建立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二、财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财务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内部用于管理和优化财务资源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政策和制度,包括财务报表编制、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实施财务账务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集中管理、主平台为财务核算的账务管理系统,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开展成本管理和控制: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高成本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实施预算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控制等,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
5.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等,提高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和风险抵御能力。
矿山六大系统设计
![矿山六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7054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9.png)
矿山六大系统设计说明:该“六大系统”内容是针对小型矿山写的,要用到坑探工程项目,需根据项目实际对该设计内容进行调整。
希望对您有帮助~第五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5.1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由于本矿规模较小,服务年限短,采用上部平硐下部斜井开拓,单中段长度均不超过2000m。
监测主要为工作面CO和主要工作地点的风速的动态监测,因此本设计建议采用手持或壁挂式传感器进行监测、监控。
即在每个采场的入口,掘进工作面以及主要的人员进出通道内的巷道一侧安装CO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传感器设置报警功能,当超过限值时自动报警,当人员进入需在正常限值内进入,传感器一旦报警需立即撤出。
传感器的布置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断的更换位置。
本监测监控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便携,成本低,需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的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
只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切实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本矿监测、监控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5.2人员定位系统可靠性分析本矿规模为6万吨/年,属于小型矿山。
本矿全员定额为45人,最大班井下作业人员27人。
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根据相关要求,只需在平硐口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在平硐口设立登记室,设值班人员,对当班下井人员具体情况进行登记管理,包括人员姓名等个人信息,工作地点、下井时间,出井时间等具体内容,并对登记信息挂牌显示在井口显著位置,每个硐口信息及时汇报矿调度室,由矿调度室统一管理井下人员的出入井信息。
由于矿山生产规模属于小型,当班下井人员少于30人,采用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成本低,管理方便,简单易行,因此该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5.3紧急避险系统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应遵守以下要求:(1)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复杂或有透水风险的地下矿山,应至少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2)生产中段在地面最低安全出口以下垂直距离超过300m的矿山,应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3)距中段安全出口实际距离超过2000m的生产中段,应设置紧急避险设施;本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深度距离地面高度也低于300m,中段走向长也未超过2000m,因此根据规范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本矿不设避险硐室。
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
![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c4dc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6.png)
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一、总体概述矿组“六大系统”是指XXX矿公司在矿区施工过程中的六个重要系统,包括XXX系统、YYY系统、ZZZ系统等等。
这六大系统的协作配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矿区的建设进度和效率。
二、施工流程1. XXX系统施工在XXX系统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XXX准备工作,然后XXX、XXX、XXX等。
需要注意的是XXX,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YYY系统施工对于YYY系统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YYY计划进行,XXX,以避免YYY产生问题,保证施工进度。
3. ZZZ系统施工ZZZ系统的施工需要XXX,XXX,以保证ZZZ系统的稳定运行。
4. AAA系统施工在AAA系统的施工中,要着重XXX,并XXX,以确保AAA系统的质量。
5. BBB系统施工BBB系统的施工过程中,XXX,应注意XXX,以完成BBB系统的建设任务。
6. CCC系统施工CCC系统的施工需要XXX,XXX,并XXX,以最终完成CCC系统的建设和调试工作。
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XXX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2.施工人员要具备XXX,XXX的技术能力,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施工质量;3.施工设备的选择要XXX,XXX,确保施工进度;4.施工过程中XXX,XXX地记录XXX,及时总结XXX,做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5.施工过程中要XXX,XXXXXX,以确保整个矿组“六大系统”的施工计划顺利进行。
四、施工成果展望通过矿组“六大系统”的施工,我们有信心XXX,XXX,XXX,为矿区的正常运营提供有力支撑,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以上是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准确执行,并在工程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
![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2a2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8.png)
矿组“六大系统”施工方案六大系统指的是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空调系统、通风系统、消防系统和安防系统。
以下是对这六大系统的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1.电力系统施工方案:电力系统包括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和弱电系统。
首先,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确定电力系统的布置和容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线电缆的敷设、开关箱的安装、配电箱的设置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遵守施工安全规范,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给排水系统施工方案:给排水系统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首先,要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确定给排水系统的布置和容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布置和铺设。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遵守相关的防水、隔音和防腐要求。
3.暖通空调系统施工方案:暖通空调系统包括供暖系统和空调系统。
首先,要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确定暖通空调系统的布置和容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暖通管道、风管、吊顶和空调设备的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布局,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能效性。
4.通风系统施工方案:通风系统包括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
首先,要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确定通风系统的布置和容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通风管道和风口的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5.消防系统施工方案:消防系统包括消防设备和消防管道。
首先,要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确定消防系统的布置和容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消防设备和消防管道的安装和设置。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同时遵守相关的消防安全规范。
6.安防系统施工方案:安防系统包括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首先,要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确定安防系统的布置和容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控设备和报警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安防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遵守相关的安全防范规定。
在以上六大系统的施工方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要求确定系统的布置和容量,确保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煤矿六大系统建设方案
![煤矿六大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7b5b15a8102d276a22fc6.png)
关于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实行)》、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快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及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建设完善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和单独保留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总体规划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为确保我公司“六大系统”建设目标如期按标准建设到位,特对我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做出总体规划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科,任办公室主任,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每周向“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办公室主任及时把反映的问题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协调解决,确保如期完成。
二、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方案1、监测监控系统主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建设完善标准及时间要求:严格对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进行排查,针对不符合标准的必须在2010年6月15日前整改到位。
(1)目前状况:各类传感器的安装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到位。
甲烷传感器的安装地点符合要求,采煤工作面安装位置: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距采煤工作面5至10米范围内)、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回风流(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外此距回风上下山10至15米处)、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回风巷中部增加一个甲烷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安装位置:掘进工作面窝头5米范围内、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掘进工作面外侧距采区回风巷10至15米处),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掘进巷道中部增加一个甲烷传感器;采煤机、掘进机;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内;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专用排瓦斯巷。
XX化工厂六大系统设计方案
![XX化工厂六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b3a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2.png)
XX化工厂六大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提高 XX 化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设计了以下六大
系统:
1. 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监控和管理厂内能源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能源开销的统计和分析,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
2. 环保治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 XX 化工厂的生
产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并对排放数据进行统计
和分析,以确保企业环保合规。
3.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化工企业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用电用水的安
全使用、化学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措施等,以确保化工生产过程的
安全稳定。
4. 物资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 XX 化工厂的生
产物资,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配送、生产设备的采购和维修、成品
的储存和销售等,以确保生产物资的充足供应。
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 XX 化工厂的人力资源,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考勤和时间管理、薪酬和福利管理、培训和发展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
6. 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XX 化工厂的产品质量,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优化、产品的检验和质量评估等,以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这六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 XX 化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某某煤矿六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某某煤矿六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d2f2b7e87101f69f319542.png)
某某煤矿“六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编制单位:*****公司某某煤矿二0一一年八月目录前言................................................. - 3 -第一章紧急避险方案设计...................................... - 8 -第一节矿井采掘部署情况.................................................. - 8 -第二节紧急避险系统类型................................................... - 9 -第三节紧急避险设施分布地点依据........................................... - 9 -第四节紧急避险设施数量及分布地点........................................ - 12 -第五节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 - 15 -第六节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及整体性设计................................. - 18 -第七节维护与管理........................................................ - 26 -第八节紧急避险设施施工进度指标.......................................... - 29 -第九节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 30 -第二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 42 -第三章供水施救系统设计方案 ................................ - 44 -第一节水源选择.......................................................... - 44 -第二节管网铺设设计...................................................... - 44 -第三节井下避险硐室供水施救系统.......................................... - 45 -第四章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 - 47 -第一节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 47 -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布置.................................................. - 50 -第三节人员定位系统装备情况.............................................. - 55 -第四节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 56 -第五节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办法.............................................. - 56 -第五章压风施救系统设计方案 ................................ - 59 -第一节压风施救系统基本要求、需风量计算及安装要求 ....................... - 59 -第二节压风施救系统安装情况.............................................. - 63 -第三节压风施救管理机构及职责........................................... - 65 -第四节压风施救管理制度................................................. - 66 -第六章通讯系统设计方案.................................. - 70 -第一节通讯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 70 -第二节通讯系统布置情况.................................................. - 70 -第三节通讯系统装备情况.................................................. - 71 -第四节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 71 -第五节通讯系统管理办法.................................................. - 72 -前言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规和促进某某煤矿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古叙煤田开发股份关于《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实施规划》和《压风施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系统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宏达煤业公司某某煤矿实际情况,特编本方案设计。
XX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和方案
![XX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7ba2e0066f5335a812195.png)
XX公司XX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二0一0年十月十八日XX公司XX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前言根据山西省晋煤救发[2010]955号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临煤工发[2010]282号转发省厅《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乡煤技字[2010]159号《关于转发临煤工发[2010]282号文件的通知》的精神。
为全面提升我公司安全健康能力,经矿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
特制定该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简介XXXX公司乡宁县管头镇上善村,井田面积11.9837km2,被批准开采2-10#煤层。
确定原冷坡煤业公司为过渡矿井,现开采10#煤层,机采30万吨/年生产能力核定报省进行批复。
根据掌握的资料,井田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燃倾向性属自燃煤层。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爆炸指数22%。
六大系统现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江苏三恒型号KJ-70N;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煤科院重庆分院型号KJ-251;消防防尘主管路为DG40钢管;地面购置有QTD-110H型螺杆空气压缩机2台。
通信系统为上海丽波电子设备公司型号HY-128通讯交换机1台;安全避险配备有AZ-60自救器。
二、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组长: 张元甲副组长: 常智慧李彬常克俭张世民田应平成员: 张金平师向鹏王郑红石国栋祁伟玮李烈火王宇翔具体分工:(一)检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
通防科负责(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安全科负责(三)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机电科负责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一)、建设完善矿井检测监控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六大系统”方案》
![《“六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0b6cf6bd97f192379e9bb.png)
《“六大系统”方案》“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方案、目标、措施和进度情况编制单位:鑫源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人:孙钰忠总工程师:黄德贵矿长:许长海编制日期:xx年11月1日鑫源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方案xx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鑫源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方案为了全面落实“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确保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顺利开展工作,逐步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工程,根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xx】33号文件和(新煤安技发【xx】87号文件)]等文件通知的要求,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2、全面加强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基础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全面实施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行业规范化管理,落实煤矿主体责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尽快建设完善矿井“六大系统”。
5、着力构建“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六大系统”完善工作,xx年12月底前完善“五大”建设的投入使用和通过上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验收,xx年5月底前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工作和通过上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验收。
鑫源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方案二、工作组织(一)、为了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确保本方案各项工作的全面实施,明确责任,任务到人,成立以矿长为首的工作领导小组。
1、组长:许长海(矿长)2、副组长:白国瑞(机电副矿长)黄德贵(总工程师)代松虎(安全副矿长)秦小川(生产副矿长)3、成员:唐敬忠(机电副总工程师)喻刚福(采掘副总工程师兼生产技术科长)任军(调度监控中心主任)马世祥(机电科长)(二)、办公室设置“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组织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科,办公室主任由白国瑞兼任,具体负责“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六大系统工作方案
![建立完善六大系统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dd175a26925c52cc5bf0f.png)
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煤参煤矿安全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六大系统”,防范事故发生、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促进安全生产,我项目部现将六大系统基本现状和实施计划步骤汇报如下:一、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状我项目部现在使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为2011年3月份新配,投入运行时厂家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各个数据操作等进行优化。
根据AQ1029-2007安全行业标准完善了井下采掘头面和其它主要地点的传感器设置:甲烷传感器、风速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开关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开停传感器等井下均已投入使用,做到了实时监控。
在工地调度室内安装了主机和显示终端,实现了安全监控系统和生产调度系统联合值守,统一指挥且中心站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实现了双机备份。
在外网停电的情况下备用电源能正常投入使用,系统能在五分钟内完成自动切换。
严格执行瓦斯传感器的调校制度,确保传输到主机的数据准确可靠,严格执行瓦斯超限断电撤人制度。
每班要求瓦斯员用光学瓦检仪与瓦斯传感进行比较,二者数值不一致时,以高值为瓦斯管理、控制的数据。
当数据误差超过±0.2%时,需在8小时内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在此期间不允许任何人停用瓦斯断点设备。
每隔10天对瓦斯超限断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保证在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被控工作场所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所有装设的传感器都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设置其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并实行了挂牌管理。
矿安全监控中心能够及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及其他环境参数的真实相对物理量,并及时填写各类内业资料,上报及审阅瓦斯日报表,数据做到真实准确;并能按规定保存各类监测数据至两年以上。
矿井建立了与公司瓦斯监控系统网络的连接,实现了瓦斯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安全监控系统稳定、可靠。
2、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实施步骤按照《山西煤矿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方案》的要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需要增补的分站、各种传感器、报警器等见“六大系统”计划表,具体增设的位置见监控设备增添计划图,计划于2011年12月底完成。
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六大系统设计方案
![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六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9614320b1c59eef9c7b408.png)
某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二○一九年十二月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初步设计工程编号:项目负责人:副经理兼总工:经理:二○一九年十二月参加编、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2)第一章矿井概况 (2)第二章设计的编制依据 (3)第一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第一章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及监测监控系统现状 (5)第二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设备的选择 (5)第三章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6)第四章各类传感器的装备量及管理水平及操作要求 (13)第二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8)第一章人员定位系统及设备的选择 (18)第二章系统架构与设计 (20)第三篇压风自救系统 (24)第一章压风系统概况 (24)第二章压风自救风量计算 (24)第三章压风机台数计算 (25)第四章管路压力计算 (26)第一节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6)第二节管路压力计算 (27)第五章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布置 (28)第六章电气 (28)第七章概算投资 (29)第四篇供水施救系统 (30)第一章防尘系统概况 (30)第二章供水施救系统水量计算 (31)第三章水源 (32)第四章管路压力计算 (32)第五章供水施救系统管路布置 (35)第六章概算投资 (35)第五篇通信联络系统 (36)第一章建立完善通信联络系统的必要性 (36)第二章矿井通信联络系统选择 (36)第三章矿井通信联络系统设计 (37)第四章其它 (39)第五章概算投资 (39)第六篇紧急避险系统 (40)第一章前言 (40)第一节项目由来 (40)第二节编制设计依据 (40)第三节设计的指导思想 (40)第二章矿井基本概况 (41)第一节井田概况 (41)第二节矿井安全条件 (44)第三节矿井安全设施现状 (48)第三章井下紧急避险硐室 (49)第一节井下灾害类型 (49)第二节井下避灾硐室 (50)第三节操作规程 (56)第四节永久避难硐室应急响应流程 (58)第五节永久避难硐室日常维护管理规定 (59)第六节氧气供给 (62)第七节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 (68)第八节供电、照明 (73)第九节空气净化及环境 (74)第十节供水 (84)第四章概算投资 (85)附图目录附件1.某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委托书;2.某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3.某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初步设计避难硐室机电设备目录清册。
“六大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案
![“六大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76a8d549649b6648d747fd.png)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案根据晋文件精神的要求,为确保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完善任务全面完成,从而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现制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如下:一、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调度室安全监管科一通三防科机电设备科地测科监控中心第一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二、职责分工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由监控中心负责落实;通信联络系统由机电设备科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由调度室负责落实;压风自救系统由一通三防科负责落实;供水施救系统由地测科负责落实。
三、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时间要求由于我矿初步设计正在办理之中,对于“六大系统”的规划还不能够进行,等初设审定以后方可制定“六大系统”的时间进度要求。
四、有关要求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煤矿是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其建设,按分工不同,明确各自职责,组织做好安全避险系统“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明确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
其次,要加大安全投入,从人、财、物等方面保证进度,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建设质量。
2、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领导组根据“六大系统”进展情况,针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扎实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确保按期完成建设完善任务。
3、加强管理,确保可靠建立健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并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对各系统要定期维护,保证系统灵敏可靠。
采矿井下六大系统初步设计
![采矿井下六大系统初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254f41482fb4daa58d4be7.png)
采矿井下六大系统初步设计第一章设计依据1.1 概述1.1.1 矿区位置、交通地理、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1.1.1.1 企业地理交通位置、区域经济特点白石崖铁矿东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察汉乌苏镇西23km处,隶属青海省都兰县夏日哈乡管辖。
该矿为股份制企业。
隶属都兰县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
矿区到都兰县城23km,为矿山简易公路,由县城至西宁430km 为109国道,交通方便。
矿区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鄂拉山(脱土山)北端丘陵低山荒漠山区,海拔3200~3600m。
区内山势相对低缓,山坡坡度一般小于30°,相对高差100—200m。
沟谷呈“U”型,宽度一般在100—150m,纵坡坡度3°左右。
该矿区属高寒、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寒冷、干旱、日照长、多风的特点。
据都兰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31.9℃,极端最低气温-29.8℃,相对湿度39%,多年平均降雨量178.8mm,年蒸发量1800-2500mm.雨季集中在6—8月份。
该地区每年5—9月份为暖季,6—8月天气较热,11月至翌年3月中旬为地面冻结期,最大冻土深度1.7m。
该区全年多风,最大风速21m/s,平均风速3m/s,风向多为东南风,频率为33%,西风频率为12%,多年平均大风日为31.6天。
矿区附近无地表水体分布,生产及生活用水取自矿区东北侧的察汗乌苏河水,河流距矿区直线距离10km。
矿区用水通过汽车拉运。
矿区内无农田村落,矿区较远处有农、牧村庄,矿区所需粮食、蔬莱可就近供给。
矿区西为西旺矿业的矿矿区已接入工业电网,生产生活用电取自电网。
1.1.1.2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白石崖铁矿东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多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1.2 设计依据及规范1.2.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3]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一字[2005]第29号《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8号令《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13、《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财企[2006] 478号文;14、《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6}466号)1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第36号);16、《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23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1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2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4号);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24、《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青政〔2010〕97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2)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的基本情况 (4)第二节矿井电源及供电、水源、通讯及监控情况 (6)第二章矿井六大系统设计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8)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8)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 (9)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 (10)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 (10)第六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10)第七节现有系统情况 (14)一、企业概况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以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相关技术规范,特编制本矿井“六大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山西长治县雄山沟里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09】83号)批准的资源重组整合煤矿,是由山西长治沟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南山煤业有限公司、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新鑫煤业有限公司和部分新增井田重组整合而成。
当时批复的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31日发放,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8753,采矿权人为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煤层为9号至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6.1516km2,新增井田面积3.6439 km2,批准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新增能力30万吨/年。
2009年11月,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8387号文核准,该矿名称核准为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
2010年7月,该矿的地质报告已由长治市煤炭工业局以长煤局行发[2010]252号文件“关于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批复通过。
2010年9月份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10】68号文,“关于长治市山西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调整变更方案的批复”,同意本矿井主体由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调整变更为长治县雄山业炭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份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本矿延长了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限,采矿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11月26日。
采矿权人名称变更为山西长治县雄山沟里煤业有限公司。
二、编制设计依据1、《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意见》(试行)。
2、《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
3、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4、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2010年5月编制的《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5、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行发[2010]252号文件“关于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6、长治市煤炭工业局文件长煤局规发【2010】336号“关于山西长治三元沟里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的批复”。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制定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9、国务院1982年颁发的《矿山安全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矿山安全法》;13、《矿井防灭火规范》;14、《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15、《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16、《煤矿救护规程》;17、《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及反风规定》;18、《煤矿防治水规定》;19、《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矿山电力设计规程》;21、《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试行);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3、AQ1021-2006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技术规范、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0-2006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51-2008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55-200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等。
24、设计委托书;25、矿方提供的其它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国家颁布的有关煤矿安全方面的规程、规范、AQ标准及条例、法令为依据,建立健全和完善煤矿各系统、各环节的安全装备、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确保矿井在兼并重组整合后能够安全生产,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成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矿井。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的基本情况1、交通位置山西长治县雄山沟里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长治县八义镇沟里村,行政区划属八义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0′58″~113°02′30″;北纬:35°56′12″~35°58′28″。
北距长治县县城10km,长(治)—晋(城)高速公路及207国道自井田西北部通过,现煤炭铁路专用线已通至内王站(距井田2.5km,)交通十分便利。
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西侧山前地带长治盆地的南部,太行山中段西翼的中山丘陵区,区内第四系较发育,形成众多的黄土陡坡,冲沟比较发育,但无大的沟谷。
井田内总体地势南部高,北部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标高1260.8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角,标高992.7m,最大相对高差约268.1m。
3、河流本井田地表水系属海河流域浊漳河水系。
井田内发育的主要沟谷多为“V”字型冲沟,无长年性地表水体,平时干枯无水,仅在雨季有短暫的河流,雨季过后无水流。
地下水辛安泉域补给区,总体流向由南往北。
4、气象及地震情况(1)气象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而炎热,秋季凉爽多雨的北方气候特点。
本区年平均气温9℃,1月份气温最低,最低气温-21℃,7月份气温最高,历年最高气温37℃。
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降水量558.8mm, 年平均蒸发量1462mm,年平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5倍左右,年无霜期一般160天左右,霜冻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最大冻土深度60cm。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和东南风(夏季),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16m/s,风力一般为3~4级,最大可达8级。
(2)地震情况区域内有史载的最早一次地震为公元167年6月18日的高平地震,至1956年的1700多年间共发生地震42次,其中有破坏性的8次,强度4~5级,据国家地震局对该区地震鉴定,本区处于临汾和邢台两大地震带之间,为相对稳定区,属太行山亚弱地震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5、自然灾害本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大风天气、地震、山体滑坡等,矿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
6、社会经济状况当地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区,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为主,并种植有少量的其他经济作物。
近三十年来,随着政策的放开,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井田周边各种中小规模的乡镇煤矿等得以蓬勃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洗煤厂、焦化厂等民营企业大量涌现,煤炭开采和焦化行业已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
第二节矿井电源及供电、水源、通讯及监控情况1、矿井电源及供电设计选用10kV双回路供电,一回10kV电源引自拟建的八义35kV变电站10kV母线,距离3km,另一回10kV电源引自八义110kV变电站10kV母线,距离3.5km,(改造原有线路)。
两回供电电源线路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引自荫城110kV变电站10kV母线的原有电源可作为施工电源使用。
两回供电电源线路分列运行,互为备用,当一回电源线路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电源线路仍能保证全矿井负荷用电。
2回电源线路上不得分接其他负荷。
全矿总装机功率为5249.09kW,工作功率为4528.59kW,10kV侧计算负荷2926.77kV A,功率因数为0.93。
该矿生产系统及风井位于不同场地内,设计在2个场地分别建设变电所。
设计在主工业场地建设矿井10kV变电所担负全矿负荷,在风井场地建设风井10kV变电所,担负主通风机及其附属设备供电。
地面~380/220V采用中心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井下10kV、1140V、660V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矿井10kV变电所高低压母线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分别以2回10kV向风井10kV变电所、地面变压器及井下主变电所供电,以2回380V向主斜井皮带机、副斜井提升机、空气压缩机等一、二级负荷供电;风井10kV变电所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以2回380V电源向主通风机供电;井下10kV电源深入采掘工作面负荷中心,降低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质量。
该矿供电系统较为简单,供电可靠性。
矿井一、二级负荷均采用双回供电,负荷保证率100%。
2、矿井水源根据现有资料和矿井生产能力以及矿井用水特点,本设计水源采用分质供水系统。
工业场地用水水源由深水井泵房提升至工业场地生活消防水池,深水井日供水能力为1000m3/d,水质、水量满足生活用水要求。
工业场地生产及井下生产、消防洒水水源取自井下水处理站。
井下排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
矿井正常涌水量5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100m3/h,井下水处理站最大处理能力为2400m3/d。
3、矿井通讯及监控⑴监控系统本矿井现有一套KJ-78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较成熟、稳定,可对瓦斯、风速、负压等井下环境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并可对采掘工作面实现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本设计将该矿现有KJ-78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进行扩展改造,并增加相应的传感器及分站数量,可满足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的要求。
本矿地面监控室安装一套煤矿产量远程监测系统BH-WTA,该系统应具有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功能,可以对煤矿产品产量进行实时计量、核准、监测,为煤矿监管部门提供了准确的管理依据。
该系统可与各级煤矿安全监督部门的监控中心联网,实现对该矿原煤产量的实时远程监控。
本次设计该矿地面监控室安装一套矿用人员管理及定位系统KJ251。
该系统主要由具有组网通讯功能的井下工作人员考勤管理与跟踪定位系统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