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校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病媒生物防治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病媒生物危害和防制知识宣传资料

病媒生物危害和防制知识宣传资料

病媒生物危害和防制知识宣传资料一、什么叫四害?四害具体是指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这四种生物对人类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我国被称为“四害”。

二、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四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1)老鼠可通过寄生蚤、尿、血液等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2)苍蝇通过体毛、爪垫、边吃物边吐等形式,传播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菌痢、霍乱、伤寒、蛔虫病、沙眼等疾病;(3)蚊子通过吸叮人血可以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疾病;(4)蟑螂体内外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种胃肠炎及寄生虫病。

此外,老鼠尚消耗人类大量粮食,啮咬衣服物品,损害造林、堤围,咬坏电线等,造成各种灾害。

三、如何杀灭老鼠?要杀灭老鼠,先要掌握老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一般来说,灭鼠有两种方法:1、物理捕杀:可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

2、药物诱杀:(1)、敌鼠钠盐:属慢性毒鼠药,用0.05%~0.3%的浓度制成浸泡毒饵、粘附毒饵或混合毒饵使用;(2)、磷化锌:属急性毒鼠药,用2%~3%(对家鼠)及5%~10%(对野鼠)的浓度制成粘附或混合毒饵使用。

四、如何防制苍蝇?要采取综合防蝇措施,才能收到满意效果:要切实做好粪便处理,采用密封或三格化粪池,防止苍蝇繁殖;要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清除各种孳生地;对特殊行业如屠场、酿造厂等要落实防蝇设施和措施;饮食服务行业可采用药物喷杀、粘捕、诱捕、拍打等方法灭蝇。

五、如何防制蚊子?主要包括直接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和间接改变孳生环境,使之不适宜蚊虫的孳生,从根本上清除蚊虫孳生条件,从而达到蚊虫不能生长繁殖的目的。

具体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填平塘、洼、坑、沟;翻缸倒罐防积水,防制幼虫孳生;改造排水系统和市政设施,使用渠变成密封暗渠,完善防蚊设施等。

六、如何防制蟑螂?环境防制是提高和巩固化学防制效果、防止蟑螂侵入和孳生的根本措施。

病媒防治知识宣传内容

病媒防治知识宣传内容

病媒防治知识宣传内容病媒防治是指通过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病媒生物(如蚊子、苍蝇、跳蚤等)的传播,从而减少或避免人类、动物和植物受到疾病的侵害。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病媒防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病媒生物1. 蚊子蚊子是常见的病媒生物之一,它们可以通过叮咬人类和动物而将各种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传播给宿主。

在进行蚊子防治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杀灭成虫和幼虫,如使用杀虫剂喷雾、放置诱捕器等。

2. 苍蝇苍蝇也是常见的病媒生物之一,它们可以将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带到食物中,并通过食物污染而引起人类感染疾病。

在进行苍蝇防治时,应该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和腐烂食物等。

3. 跳蚤跳蚤是常见的宠物寄生虫之一,它们可以通过叮咬宠物而将各种传染病(如鼠疫、布鲁氏菌病等)传播给人类。

在进行跳蚤防治时,应该使用有效的杀虫剂和清洁剂清理宠物和家居环境。

二、病媒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病媒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该定期清理垃圾、消毒污染区域、清理积水等,以减少病媒生物滋生的场所。

2. 杀虫剂喷雾使用杀虫剂喷雾是常见的杀灭成虫的方法之一。

在使用时应该注意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选择符合标准的杀虫剂。

3. 放置诱捕器放置诱捕器可以吸引并捕捉病媒生物,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在选择诱捕器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媒生物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三、病媒防治意义1. 保障人类健康病媒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保障人类健康。

2. 维护生态平衡病媒防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3. 促进经济发展病媒防治可以提高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四、病媒防治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病媒防治时应该注意安全第一,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符合标准的杀虫剂。

2. 综合施策在进行病媒防治时应该采取综合施策,结合环境卫生、化学杀虫剂、诱捕器等多种控制手段,以达到最佳效果。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知识病媒生物防治宣传知识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主要包括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即通常所说的“四害”。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

防治蚊虫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各种闲置中的积水,疏通排水沟渠,实行沟渠硬底化、暗渠化,排水沉污井盖要密封。

同时,可以放养食蚊鱼或观赏鱼来防治蚊虫,每周换一次备用蓄水池和种养水生植物的水体,清洗干净水生植物的根部及内壁。

此外,根据蚊虫消长的不同季节,每月烟熏下水道,单位室内外喷洒化学杀虫剂1~2次,杀灭成蚊。

办公室及居住场所应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

苍蝇可以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

防治苍蝇的主要方法是清除垃圾、粪便,每天将垃圾袋装后放入统一设置的垃圾中,做到日产日清。

及时清除粪便,厕所是旱厕的要进行无害化改造。

蟑螂主要传播病毒性肝炎、伤寒、寄生虫病。

蟑螂的环境防治与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封六缝,堵三眼,以及“八查”:一查桌、二查柜、三查椅、四查口(下水道口)、五查池(洗涤池)、六查案(厨房案板)、七查缝、八查堆(杂物堆)。

鼠类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鼠类防治的方法包括清除垃圾、杂物,保持环境整洁,使老鼠无处躲藏,无处做窝。

彻底断绝老鼠的食源,要贮藏好粮食、食品、饲料,特别是剩饭剩菜要加盖保存。

完善防鼠设施是预防老鼠入侵的重要措施。

首先,室内下水道和排水沟应该完整无缺,其间距不应大于1.5厘米。

通向外环境的管道必须安装挡鼠网,以防止老鼠进入。

其次,门窗必须严实,间隙应小于0.6厘米。

食品库房的门和厨房操作间朝外开的门应在下部镶铁皮踢板,高度为30~60厘米。

此外,室内所有孔洞、缝隙以及各类管道和电缆进出室内的孔洞都应该用水泥等材料封堵。

最后,位于地下室或第一层楼的厨房操作间窗户及通气或排气孔要加装铁丝网,网眼为13×13毫米。

药物灭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必须谨慎使用。

灭鼠药必须选用具备农业部农药登记证和XXX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学校是学生研究和成长的地方,为了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无法律纠纷的策略,帮助学校有效管理和防治病媒生物。

1. 病媒生物的认识和监测了解常见的病媒生物,如蚊子、跳蚤和苍蝇等,对于有效管理和防治至关重要。

学校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的监测,包括巡视学校周边环境和学生宿舍等地方。

同时,建立一个简单的记录系统,记录病媒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便进行后续的防治措施。

2. 环境卫生的重视保持学校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病媒生物滋生和传播的关键。

学校应定期清理和消毒教室、厕所和食堂等公共区域。

同时,要确保学校周边的垃圾桶和下水道等设施的清洁和维护,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场所。

3. 消除水源和孳生地病媒生物常常以水为孳生地,因此学校应特别关注消除水源和孳生地。

定期清理和维护学校内外的水池、花坛和水沟,以确保没有积水。

此外,学校应教育学生和员工保持良好的水源管理惯,如避免随意倒掉水杯中的水。

4. 教育宣传和个人防护学校应加强病媒生物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和员工的防护意识。

通过学校广播、宣传栏和课堂教育等方式,向学生普及病媒生物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蚊香、蚊帐和防蚊液等,以帮助学生和员工预防叮咬和传染病。

5. 专业防治合作如果学校存在严重的病媒生物问题,建议寻求专业防治合作。

与专业的病媒生物防治公司合作,可以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并确保合法合规的操作。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学校应注意选择拥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公司。

通过以上简单的策略,学校可以有效管理和防治病媒生物,保障学生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学校还应定期评估和改进防治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昆虫、螨虫、啮齿动物等生物。

学校管理和防治病媒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可帮助学校有效管理和防治病媒生物。

1. 整洁环境:保持学校内外的环境整洁是防治病媒生物的基础。

定期清扫校园,清除杂草和垃圾,并确保垃圾桶密封良好。

清洁学校建筑物、教室和卫生间,减少昆虫和啮齿动物的滋生地。

2. 水源管理:水源是许多病媒生物滋生和繁殖的地方。

学校应确保水源的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水龙头、水槽和水箱。

避免积水,及时修理漏水问题,以减少蚊子和其他昆虫的滋生。

3. 废物管理:学校应建立妥善的废物管理系统,包括分类回收和垃圾处理。

垃圾桶应放置在室外,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食堂和实验室等产生的有机废物应妥善处理,以防止吸引昆虫和啮齿动物。

4. 建筑物维护:学校建筑物的维护对于防治病媒生物至关重要。

修复损坏的窗户和门,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封闭。

检查墙壁和屋顶,修补任何可能被昆虫或啮齿动物侵入的漏洞。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和办公室,特别是潮湿和潜在滋生病媒生物的区域。

5. 教育和宣传:学校应该开展关于病媒生物防治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教师和学生应该了解病媒生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如何识别和报告病媒生物的存在。

提供宣传资料和培训课程,以增加学校成员对病媒生物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6. 合作与监测:学校可以与专业的病媒生物管理公司合作,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和防治工作。

这些专业公司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确保学校的防治工作得以持续和有效地进行。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可帮助学校管理和防治病媒生物。

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应密切合作,定期评估和改进防治措施,以确保学校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病媒生物管理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管理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管理宣传知识
简介
病媒生物是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蜱虫等。

病媒生物管理宣传知识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的认识,教育人们如何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相关的疾病。

了解病媒生物
- 病媒生物的种类:包括蚊子、苍蝇、蜱虫等。

- 病媒生物的传播方式:通过叮咬、刺咬或粪便污染等方式传播疾病。

- 常见疾病:病媒生物可传播诸如疟疾、登革热、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疾病。

病媒生物管理方法
1. 环境管理:
- 消灭病媒生物的栖息地:清除积水、修补门窗,减少蚊子和苍蝇的滋生地。

- 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安装纱窗、纱门,使用灭蚊器等工具。

2. 个人防护:
- 使用防蚊液:选择有效成分为DEET的防蚊液,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

- 穿长袖长裤:减少暴露皮肤面积,预防病媒生物叮咬。

- 注意用水卫生:保持家庭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积水成为蚊子滋生地。

3. 宣传教育:
- 传播知识:通过宣传海报、广播、电视等媒体渠道,普及病媒生物的知识。

- 教育民众:提供防护方法和控制病媒生物相关疾病的信息,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

总结
病媒生物管理宣传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相关的疾病至关重要。

了解病媒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常见疾病,采取环境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能够有效减少病媒生物带来的危害。

学校病媒生物的防制与管理

学校病媒生物的防制与管理

学校病媒生物的防制与管理简介学校病媒生物的防制与管理是确保学校环境安全和保护师生健康的重要工作。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蜱虫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以帮助学校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的防制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1. 消除繁殖地点:定期巡查学校校园,清除积水、堆放杂物等可能成为病媒生物繁殖地点的区域。

2. 定期清洁校园:保持学校环境整洁,清理垃圾、修剪草坪、修复损坏的建筑等,减少病媒生物的藏身之处。

3. 安装防护设施:在窗户、门口等容易进入的地方安装纱窗、密封门窗等防护设施,阻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

4. 教育宣传:开展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病媒生物防护意识,教授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措施。

病媒生物的管理措施除了防制病媒生物,学校还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控制病媒生物的传播:1. 监测与报告:建立病媒生物监测制度,定期检测学校内是否存在病媒生物,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病媒生物灭除:在发现病媒生物存在时,采取相应的灭除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清理病媒生物藏身之处等。

3. 合作与协调:与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病媒生物防制与管理方案,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结论学校病媒生物的防制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消除繁殖地点、定期清洁校园、安装防护设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制病媒生物的传播。

同时,建立监测制度、采取灭除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可以有效地管理病媒生物。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加强师生的防护意识和知识,以维护学校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病媒生物控制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控制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控制宣传知识
什么是病媒生物控制?
病媒生物控制是一种通过控制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的方法,以
减少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常见的病媒生物包
括蚊子、跳蚤、苍蝇等。

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可以传播很多严重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鼠疫等。

控制病媒生物的数量和传播范围可以极大地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和
传播。

病媒生物控制的方法
环境管理
保持清洁的居住环境是防止病媒生物滋生和传播的关键。

需要定期清理房间、院子和水源,清除垃圾和积水,减少病媒生物的繁殖地。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利用天敌、天然杀虫剂等生物学方法来控制病媒生物的数量。

例如,培养蓝鳍鲈鱼可以控制蚊子的滋生,使用昆虫蜘蛛刺激器可以控制苍蝇的繁殖。

化学控制
化学控制是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化学物质来控制病媒生物的数量。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品,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个人预防措施
除了病媒生物控制方法外,个人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虫媒生物防护措施,如蚊帐、长袖衣、长裤等,保护自己免受叮咬。

- 定期使用防蚊喷雾剂等个人防护用品。

- 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结论
病媒生物控制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环境管理、生物控制、化学控制和个人预防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并保障人民的健康。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病媒生物防制是指防控那些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主要包括蚊虫、啮齿动物、蜱等。

这些生物能够携带病原体,并通过叮咬、引起伤口、污染饮食等方式将疾病传播给人类。

如蚊虫可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啮齿动物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蜱可传播脑膜炎等。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宣传病媒生物的防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从预防措施、相关政策以及个人预防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病媒生物防制的预防措施1.消灭或避免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

病媒生物最喜欢在潮湿、污浊和隐蔽的环境中繁殖,因此,杀灭或清除这些环境能有效地减少它们的数量。

比如,及时排除积水,清理垃圾,保持家庭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等。

2.使用防蚊、防虱等虫害物品。

使用蚊帐、电蚊拍、驱虫药剂等工具,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媒生物的咬伤。

此外,对于外出活动的人群,应采取穿长袖长裤,并使用有效的防蚊用品。

3.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尤其是有关病媒生物的活动区域。

同时,了解并遵守防疫法规,如不随地吐痰,控制传染病患者等。

二、病媒生物防制的相关政策1.政府及卫生部门应加强监测、预警及公众宣传。

加强针对病媒生物的监测和预测,以及对疾病的传播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建立相关的疫情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2.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如完善病媒生物防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相关科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大防制工作的投入力度。

3.加强国际合作。

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的能力。

三、个人预防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穿戴整洁干净的衣物和鞋袜,避免与被传染者或患病动物接触。

2.减少接触病媒生物的机会。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知识要点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知识要点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知识要点一、什么是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包括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蜱、螨、臭虫等。

其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常见病媒生物为: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

二、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病媒生物最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其可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丝虫病、鼠疫、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过敏等。

除传播疾病外,病媒生物还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工农业生产,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病媒生物应如何防制?病媒生物防制应遵循综合防制的原则,以孳生地处理为主,辅以物理、化学等防制措施,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以孳生地处理为主的环境治理是病媒生物防制的治本措施,在此基础上搞好防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因时因地选用器械捕杀等物理防制措施、杀虫剂/杀鼠剂杀灭等化学防制措施或生物杀虫杀鼠剂杀灭等生物防制措施中的一种或几种,这样将能迅速降低病媒生物密度并能较长时间将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何防制病媒生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首先完善挡鼠板、防鼠栅栏/网、纱门纱窗、出入口的风幕机/胶帘等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清除食品残渣和垃圾等孳生地以及墙洞、缝隙等孳生场所,设置粘捕式捕杀器械并及时维护更新,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杀灭。

五、农贸市场如何防制病媒生物?农贸市场重点应完善下水道防鼠栅栏/网、出入口风幕机/胶帘等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清除墙洞、缝隙等孳生场所,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合理划行就市,各摊位清除废旧纸箱等容易孳生病媒生物的物品,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在广泛宣传告知的前提下,可使用固体毒饵等进行病媒生物杀灭,杀鼠剂应放置于毒饵站内,防止人和宠物等能接触,毒饵站应布放于重点区域。

六、居民区如何防制病媒生物?居民区一般应1-2个单元设置一个垃圾箱,垃圾箱要有盖,内衬垃圾袋,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卫生防疫知识及病媒生物防治

卫生防疫知识及病媒生物防治

卫生防疫知识及病媒生物防治
一、卫生防疫基本知识
卫生防疫工作是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保障。

其核心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

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要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预防措施,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三、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
食品和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和饮水卫生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要了解食品和饮水的基本卫生要求,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和饮水源,避免食品和饮水污染导致的疾病。

五、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如戴口罩
等。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六、消化道传染病预防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和接触传播。

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等;同时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和水。

在消化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公共餐饮场所就餐。

七、虫媒传染病预防
虫媒传染病是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如蚊子、苍蝇等。

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关键是控制昆虫的繁殖和活动,如保持家庭卫生、使用防蚊用品等。

在虫媒传染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户外活动。

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病媒生物防治

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病媒生物防治

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病媒生物防治病媒生物是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蜱虫等。

它们能够携带病原体,传播各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人们需要了解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基本公共卫生知识1. 了解疾病传播途径:病媒生物可以通过叮咬、污染食品和水源、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

了解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 掌握常见病媒生物:了解各地常见的病媒生物种类和习性,例如蚊子、苍蝇等,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它们造成的危害。

3. 关注流行病动态:及时了解当地的流行病动态,掌握疫情信息,并密切关注卫生部门的公告和指导,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病媒生物防治措施1. 环境整治:清除周围环境中的积水、垃圾等,以避免病媒生物的滋生。

及时修复漏水、堵塞下水管道等问题,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条件。

2. 个人防护:穿着长袖长裤,使用驱蚊剂等能够减少叮咬的防护措施对于预防蚊虫叮咬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洗澡等,也能避免病媒生物的传播。

3. 家居防治:保持室内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控制害虫,如使用蚊帐、纱窗等,有效隔离病媒生物。

定期检查和清洁室内水源,消除滋生源。

4. 防治工作: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开展灭蚊、灭鼠等防治行动,提供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防治意识。

三、疾病防控策略1. 疫苗接种:对于某些可预防疫苗的疾病,接种相应的疫苗是有效防控措施。

例如,针对蚊媒疾病的乙脑疫苗、登革热疫苗等。

2. 病例报告和隔离: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以避免疾病扩散。

3. 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相关疾病的宣传和教育,向公众普及防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结语:基于基本公共卫生知识,采取必要的病媒生物防治措施和疾病防控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宣传知识01.什么是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02.病媒生物有什么危害?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03.病媒生物防制小妙招一、蚊虫防制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各种杂物,清扫蚊虫孳生地并进行消毒。

2.安装沙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可使用电蚊拍等工具进行灭蚊。

3.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烟熏或喷洒灭蚊,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二、老鼠防制1.家庭、办公室、写字楼的小家鼠比较多,用粘鼠板的效果安全可靠。

粘鼠板要沿“鼠道”布放,放在门的后侧和橱柜的底部,保留3-5天可以奏效。

2.传统的鼠夹、鼠笼,选用油条、花生仁作诱饵,以增强诱捕作用。

3.下水道进出口采用网孔小于1*1cm的铁丝网罩,防止老鼠窜入。

4.厨房、餐厅、仓库、熟食间、点心房的门要钉上高60cm的挡鼠板。

5.不乱扔垃圾,减少老鼠的食物来源。

三、苍蝇防制1.注意保管好食物,防止苍蝇叮咬。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减少苍蝇产卵繁殖。

3.公共场所要有专人保洁,农贸市场、食品加工的垃圾要袋装清运。

4.保持下水道、化粪池的通畅,防止堵塞、溢满,减少苍蝇的孳生。

5.安装纱门、纱窗和风幕机,有效阻挡苍蝇的飞入。

6.在苍蝇活动高峰期,对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等场所可适当使用化学药物进行喷杀。

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

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

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蚊类孳生地主要包括:⑴水体类⑵废弃物类⑶人工水体类⑷植物类⑸建筑物类。

2、蚊类孳生地的治理1)清除水体:清除池塘、水沟、水坑、水库等,保持水体清洁。

2)清除废弃物:清除废旧轮胎、空罐子、瓶子等废弃物。

3)清除人工水体:清除水箱、水槽、水管等人工水体。

4)清除植物:清除水生植物,保持水体畅通。

5)清除建筑物:清除建筑物缝隙、排水口等。

6)使用防蚊药物:使用驱蚊药物,如灭蚊灯、电蚊香等。

7)培养观念:加强公众培养,提高防蚊意识。

四、结语病媒生物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孳生地治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清除孳生地、使用防蚊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的传播,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1.缺乏合理的下水道系统或管理不善导致了地面积水的问题。

2.阴沟、下水井等居民区设施也是蚊虫滋生的地方。

3.居民户内外、公园花圃等积水,特别是在一些小区,因为居民喜欢盆景和养花,这类积水尤其普遍。

4.住户、工厂、商店等抛弃的各种器皿,如破缸、碎瓶、罐头盒等的积水。

5.建筑工地随意挖土造成的洼地、土坑、临时使用的水泥池等积水。

6.特殊行业或场所,如轮胎厂或翻造厂、废品收集站、缸罐等陶器堆放处以及酿造作坊等的废旧轮胎、塑料盒、铁桶等等积水。

7.庙宇、祠堂、纪念馆等内的防水缸、荷花缸、喷水池以及石碑座等积水。

8.公园、庙宇、学校等种植的竹子,因砍竹留下的竹筒积水以及树洞积水。

蚊虫滋生地的治理方法:1.建设合理的下水道系统设施并加强管理。

2.改造阴沟等居民区设施。

3.避免各种积水,及时清除废弃器皿。

4.处理室内特殊积水。

5.加强轮胎管理,防止积水。

6.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

7.平洼填坑,堵洞刨根,整治河沟。

蟑螂滋生地的治理方法:1.堵洞抹缝,封盖水缸、水池,覆盖污水沟,水封下水道入水口或安装防蚊防鼠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2.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3.疏通沟渠、疏理岸边淤泥和杂草。

病媒生物防治知识要点

病媒生物防治知识要点

病媒生物防治知识要点一、什么是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二、病媒生物主要有哪些?病媒生物主要有老鼠、蚊子、苍蝇、蟑螂。

三、病媒生物的主要防制方法主要有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

四、蚊子防治知识(一)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

(二)蚊子主要孳生(栖息)场所。

积水场所都有可能孳生蚊虫。

如种养水生植物容器、水缸、盆景及垫盘、腌菜缸、电冰箱和空调的接水盘、废弃缸罐,绿化带丢弃的饮料罐(杯)、食品盒、无盖空瓶,竹头树洞、建筑反梁、天台蓄水池、堵塞的沟渠、沙井、地下室集水井、房前屋后的盆缸等。

(三)蚊虫的防制方法。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各种杂物,清除蚊虫孳生地。

2.水生植物每3至5天至少换水一次,并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或改用沙子养植。

3.保持庭院排水沟渠和沙井畅通,房前屋后的盆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积水。

4.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烟熏或喷洒灭蚊,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5.安装沙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可使用电蚊拍等工具进行灭蚊。

要诀:清理积水,防止自己养蚊子叮咬自己。

五、老鼠防治知识(一)老鼠的危害。

不仅偷吃粮食、破坏建筑与农田,而且能传播鼠疫、出血热、钩体、恙虫病等疾病。

(二)老鼠的主要孳生(栖息)场所。

屋顶、灌丛、竹丛、货堆、木堆、杂物堆、垃圾堆、屋基周围、地下室、下水道等。

(三)老鼠的防制方法。

1.食物要存放在防鼠的容器内,剩余饭菜要放入冰箱内,及时清除垃圾不留过夜。

2.大门和门框要密合,缝隙要小于0.5厘米。

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扎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5厘米;楼下或地下室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罩,网眼不得超过0.5厘米;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无破损。

3.窗户、通气孔、空调内外机连接管、下水管、外水落管等要符合防鼠要求。

4.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房屋周围10米以内不要堆放柴草、垃圾、废物、乱石等物。

学校环境中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

学校环境中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

学校环境中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简介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老鼠等。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校环境中的病媒生物防控措施。

1. 环境清洁保持学校环境的清洁是预防病媒生物滋生的基本措施。

学校应定期清理垃圾,及时清除落叶和杂草,保持教室、食堂、厕所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定期进行室内外环境清洁,清除积水和堆放杂物,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栖息地。

2. 防蚊措施蚊子是常见的病媒生物之一,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学校应设置蚊帐,尤其是在寝室和教室内,以减少蚊子的进入。

使用蚊香和蚊液等驱蚊用品也是有效的防蚊措施。

3. 防虫措施除了蚊子,苍蝇和跳蚤等昆虫也是常见的病媒生物。

学校应定期清除食堂垃圾,保持食品卫生,减少苍蝇的滋生。

同时,定期消杀教室和寝室,防止跳蚤等寄生虫滋生。

4. 防鼠措施老鼠是常见的病媒生物之一,传播鼠疫等疾病。

学校应保持食堂、储藏室等场所的清洁,并采取防鼠措施,如设置鼠夹、鼠笼等。

定期巡查学校周边的垃圾处理设施,以减少老鼠的滋生和传播。

5. 教育宣传加强学生和教职员工对病媒生物的认识和防控意识,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大家的卫生惯和环境卫生意识。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宣传预防病媒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方法,如正确使用驱蚊用品、垃圾分类处理等。

总结学校环境中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防蚊措施、防虫措施、防鼠措施和教育宣传。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防控计划,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只有保障学校环境的卫生和清洁,才能有效预防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

病媒防治知识宣传重点内容

病媒防治知识宣传重点内容

病媒防治知识宣传重点内容【病媒防治知识宣传重点内容】引言:病媒是指可以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跳蚤、苍蝇等。

病媒所传播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病媒防治知识的宣传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病媒防治的知识宣传重点内容,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病媒防治的方法和技巧。

一、病媒的认识与种类:1. 什么是病媒:病媒是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能够带毒或带菌体,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动物以及植物。

2. 病媒的种类:常见的病媒包括蚊子、跳蚤、苍蝇、虱子、蜱虫等。

二、病媒传播的疾病:1. 蚊子为主要病媒: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媒介。

掌握蚊子繁殖和传播的规律对防治疾病至关重要。

2. 其他常见疾病:除蚊子传播的疾病外,跳蚤、苍蝇、虱子等也能传播钩虫病、鼠疫、痢疾等疾病。

三、病媒防治的重要性:1. 减少疾病传播:通过病媒防治,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人群感染的风险。

2. 维护生态平衡:合理的病媒防治方法能够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四、病媒防治的方法与技巧:1. 居民个人防护:个人要注意佩戴防蚊用品、排水、杀灭害虫等,保持个人卫生。

2. 环境管理:消除潜在的蚊蝇繁殖场所,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3. 社区合作:建立健全的社区病媒防治机制,通过社区合作来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4. 政府政策与措施:政府应加大对病媒防治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五、病媒防治知识宣传的重点内容:1. 病媒生物的认识:对不同的病媒进行科普,介绍其特征、习性和传播疾病的方式。

2. 防治方法与技巧:向公众传授防治病媒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居民个人防护、环境管理、社区合作等。

3. 案例分析与宣传: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宣传成功的病媒防治案例,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病媒防治工作。

4. 政策宣导与倡导:宣传相关政策和法规,倡导公众积极响应政府的病媒防治政策。

六、对病媒防治的思考与观点:病媒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也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宣传。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

如何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1. 引言病媒生物是指那些可以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老鼠等。

在学校环境中,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可能会对师生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有效地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对于维护校园环境和师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2. 管理和防治原则2.1 预防为主预防是管理和防治病媒生物的关键。

学校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2.2 综合治理学校的病媒生物管理和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清洁、消毒、杀虫、捕鼠等。

2.3 定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校园进行巡查,发现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应及时处理。

2.4 宣传和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家的病媒生物防治意识。

3. 具体措施3.1 清洁和消毒学校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容易滋生病媒生物的地方。

3.2 杀虫和捕鼠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杀虫和捕鼠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捕鼠夹等。

3.3 食物管理学校应加强对食物的管理,避免食物残渣成为病媒生物的滋生源。

3.4 垃圾处理学校应正确处理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避免其成为病媒生物的滋生地。

3.5 环境改造学校应进行环境改造,如修补漏洞、清除积水等,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4. 监测和评估学校应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调整和优化防治措施。

5. 结论有效地管理和防治学校的病媒生物是维护校园环境和师生健康的重要措施。

学校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加强清洁、消毒、杀虫、捕鼠等工作,同时进行食物管理和环境改造,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通过监测和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防治措施,以实现校园病媒生物的有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学校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病媒生物防治知识要点你知道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吗?今年9月21日至9月
27日是省第十一个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

活动主题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关于病媒生物防制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现在大家一起学习!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蜱、螨、臭虫等。

其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常见病媒生物为: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

二、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
病媒生物可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丝虫病、鼠疫、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过敏等。

除传播疾病外,病媒生物还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工农业生产,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病媒生物防制知识要点
(一)什么叫四害?
四害具体是指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这四种生物对人类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我国被称为“四害”。

四害对
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二)四害的危害与防治
老鼠的危害及防治
1.老鼠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危害?
工业、交通、通讯方面,由于老鼠咬坏电缆防线,造成精密仪器损坏、交通瘫痪、通讯中断、引发火灾。

农业方面,每年生产的粮食约有5%被老鼠夺去,全世界每年损耗的粮食有5000万吨,损失上亿美元。

老鼠携带多种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有史以来死于鼠传染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2.老鼠传播哪些疾病?
老鼠能携带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对人类危害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森林脑炎、蜱回归热、地方性斑疹伤寒、野兔热等。

3.防鼠的方法有哪些?
搞好防鼠设施,封堵一切老鼠有可能进出的的通道、孔洞。

控制好食物的存放,断绝老鼠的食源和水源,让老鼠无食物可吃。

收藏好各类食物存放,尤其是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

4.常用的灭鼠方法有哪些?
除搞好环境治理和设置防鼠设施外,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灭鼠:
物理灭鼠法:包括使用属夹、鼠笼、粘鼠板、电鼠器等。

药物灭鼠法:使用抗凝血剂类慢性鼠药,如溴敌隆、大隆等。

严禁使用急性鼠药。

蟑螂的危害及防治
蟑螂,俗称偷油婆、灶蚂子。

目前全世界已定名的蟑螂种类约5000种。

最常见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褐斑大蠊等种类。

1.蟑螂的习性有哪些特点?
蟑螂是夜行性和喜温性的爬行昆虫,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阴暗、不受惊扰、接近水源和食源的地方。

其主要特点:见缝就钻、昼伏夜出、耐饥不耐渴、边吃边拉边吐、繁殖速度快。

蟑螂无所不吃,能吃各类荤素食品、人和动物的粪便、痰液、血迹等。

2.室内蟑螂为何越来越多?
由于城市人群的密集,食物的丰富,建筑物不断增多,交通的便利和物流的繁荣,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给蟑螂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环境和食源。

加之室内的环境又在不断改善,冷暖空调器的广泛使用,这些都给室内的蟑螂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环境,使得大量室外蟑螂不断乔迁新居,所以室内蟑螂越来越多。

3.蟑螂对人们的危害有哪些?
蟑螂对人类的危害并不亚于老鼠和苍蝇。

它们不仅啃咬衣物、书画、还能钻进各种电器咬坏线路,造成意外的故障。

边吃边拉边吐,污染食物。

可传播霍乱、痢疾、乙肝、脊灰、蛔虫、绦虫、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蟑螂的分泌物、排泄物还可使敏感体质者发生各种过敏反应。

4.如何有效防制蟑螂?
(1)保持环境整洁,清除垃圾、杂物、清扫卫生死角、清除蟑迹。

(2)堵洞抹缝,用水泥将蟑螂孳生藏匿处的孔洞、缝隙堵嵌填平,及时修缮家具缝隙,修缮漏水的水龙头,堵塞各类废弃的开口管道,消除或尽量减少蟑螂的孳生场所。

(3)收藏好食物、饲料,消除散落残存的食物,及时处理潲水泔脚,减少蟑螂可取食的食源和水源。

(4)检查进入室内的货物,发现携带的蟑螂或虫卵应及时清除杀死,防止蟑螂带入。

5.常用杀灭蟑螂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方法有:投放灭蟑螂毒饵或胶饵、膏剂;杀虫药剂滞留喷洒;涂抹杀蟑螂粉笔、撒布药粉;施放灭蟑烟雾剂熏杀等。

还可采用粘捕盒、诱捕瓶等物理方法进行诱杀。

注意:灭蟑后应将蟑尸和卵鞘收集集中烧毁。

苍蝇的危害及防治
1.苍蝇可传播哪些疾病?
苍蝇能携带60多种细菌,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肉中毒、沙门氏菌痢等;病毒性疾病;脊髓灰质炎、肝炎、沙眼、天花等。

创伤性疾病:炭疽、破伤风、坏疽、化脓性球菌感染等,还可以传播原虫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另外,成蝇还可以叮刺吸血传播锥虫、马来丝虫等疾病;蝇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

2.苍蝇是怎么传播疾病的
苍蝇可取食各种食物,包括人的食物,人、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垃圾等。

苍蝇取食时先将唾液吐在事物上,将食物分解后再食入。

苍蝇饱食后即可排粪,由于它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它频繁取食,因而它在人们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拉,给食物造成严重污染,人吃了苍蝇污染的食物就可能被染上多种疾病。

3.苍蝇有哪些生活习性:
苍蝇是白天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

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

它在9~10℃时仅能爬行,12℃时可以飞翔,15℃以上才能设施、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

4.灭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消灭苍蝇最根本的方法是有效控制苍蝇孳生的孳生场
所和孳生物。

(1)环境治理
包括及时清运垃圾粪便,清楚卫生死角,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等,从而使蝇类不能孳生繁殖。

(2)器械防治
可采用纱窗纱门、风幕、风道、水帘和水道等防蝇设施阻挡苍蝇进入;也可使用捕蝇瓶、捕蝇笼和灭蝇灯、粘蝇条等捕捉消灭苍蝇。

(3)药物灭蝇
常用的杀虫剂有菊酯类、拟菊脂类、有机磷类等,可采用喷洒、涂抹粉刷、自制毒饵、毒蝇绳等方式使苍蝇接触杀虫剂中毒死亡。

家庭中也可配备杀虫气雾剂进行喷雾灭蝇。

蚊子的危害及防治
1.蚊子的孳生习性及危害
蚊子全球已发现约有3000种。

雌性蚊虫以人畜血液作为食物,而雄蚊子不吸血,吸食植物的汁液。

蚊虫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乙型脑炎、丝虫病等疾病的中间传播媒介。

其中,仅乙型脑炎有疫苗预防,而登革热、疟疾、黄热病是热带地区很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蚊子可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库蚊(俗称家蚊)也是数量最多、本地最常见的。

一类是
按蚊,另一类是伊蚊(俗称花蚊子)。

蚊子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一般发育存活期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羽化至成虫吸血产卵约3-7天,整个周期1-2周左右。

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喜孳生在污水坑塘、雨季洼地积水等处;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喜孳生在面积大的较清洁缓慢流动的水体:如稻田、荷塘、沼泽、灌溉沟渠等处。

海滨地区的小型水体易孳生海滨伊蚊和刺扰伊蚊。

伊蚊还可以蚊卵越冬。

2.防制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雨后要组织居民和所辖区域及时清理小型积水(翻盆倒灌),尤其是城市社区放置的废旧物资雨后要及时倾倒积水,对于消除伊蚊的孳生环境极为重要。

伊蚊控制住了,起码白天不会有蚊子咬人了。

(2)平时大型公共场所如医院、宾馆可用二氧化碳灭蚊灯诱杀灭蚊,对人无害对环境无污染,效果不错。

也可用药物滞留喷杀灭蚊,但存在污染与危害的问题。

养殖场也提倡用灭蚊灯灭蚊。

(3)对较大的污水坑塘在蚊虫孳生季节可用废弃植物油进行水面封闭覆盖,使蚊幼虫无法呼吸而死亡;也可每10天用速效低残留药物进行灭杀,但此种方式对环境有危害。

(4)冬季对蚊虫的藏匿之所进行药物喷杀或驱赶至外
环境自然杀灭。

(5)纱窗和蚊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驱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