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培训文档.答案培训讲学
成本核算培训
![成本核算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e2465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c.png)
• A产品生产成本=84000+7500+6000=97500元 • B产品生产成本=420000+28000+22400=470400元
• A产品单位成本=97500/15000=6.5元/Kg • B产品单位成本=470400/35000=13.44元/kg
•以上为基本的品种法应用,但是实际情况比上例复杂。 •我们现在再加上在产品数据来看看如何核算。
某某公司成本核算培训
财务部编制
章节目录
• 1、前言 • 2、成本核算方法及案例分析
• 3、结语
前言
•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三种: • 1、利润最大化
• 2、股东权益最大化 •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获取回报的能力最大化
• 3、企业价值最大化 •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为方便计算,此处三个车间在产品为同一品种,在产品原 材料消耗定额为5,人工消耗定额为3
期末在产 600kg
700kg
1000kg 2300kg
品
完工20% 完工50% 完工70%
• 原材料分配时的在产品约当产量按投料程
度计算,人工及制造费用分配时的在产品 约当产量按完工程度计算
• 如果原材料期初一次性投料,则期末在产
用公式表示为: 月初在 本月生 本月完工 月末在 产品成本+产费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的全部费用
分配
• 我们重点看看约当产量法
• 其基本做法是: • 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
(完工程度)
• 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
品应分配的费用)
•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6)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6)](https://img.taocdn.com/s3/m/851019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4.png)
06
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制造业成本核算案例
总结词
制造业成本核算涉及原材料、人工、制 造费用等,需准确归集和分配。
VS
详细描述
某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案例,包括原材料采 购、生产过程成本归集、人工费用和制造 费用的分摊等,以及如何采用作业成本法 进行更精确的成本核算。
服务业成本核算案例
总结词
服务业成本核算侧重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人工、物料消耗和间接费用。
归集直接成本
将与特定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归 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
分配间接成本
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相 应的成本对象上,确保成本的合理分 摊。
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要点一
计算总成本
汇总所有与特定成本对象相关的成本,计算出总成本。
要点二
计算单位成本
根据总成本和相应的数量,计算出单位成本,以便进行成 本分析和控制。
成本核算提供的数据可以为企业决策 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 的经营决策。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
成本核算必须符合国家 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的 规定,不得违反相关法
规。
可靠性原则
成本核算提供的数据必 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
作假。
一致性原则
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标准 必须保持一致,不得随
意更改。
及时性原则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成本核算基础知识 • 成本核算方法 • 成本核算流程 • 成本核算实务操作 • 成本核算的优化与改进 • 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01
成本核算基础知识
成本核算的定义
成本核算: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要求,对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 规定进行归集、分配、汇总,并采用适合的方法计算出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 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成本核算培训
![成本核算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b7963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9.png)
成本核算培训一、成本核算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对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需要通过分配方法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如间接人工、生产设备折旧等。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单位成本,为企业的定价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的原则是指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完整性、权责一致性、主次分明和实际发生性等。
完整性原则是指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将所有与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都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权责一致性原则是指将费用核算的责任和权利相对应,以保证费用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主次分明原则是指对于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费用应进行分开核算,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实际发生性原则是指费用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和金额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环境而设计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产品成本分配到每一次生产作业中;过程成本法是适用于大批量、单品种的生产环境,它将产品成本按照生产过程进行分配;标准成本法是基于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经营需要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主要包括费用核算、费用分配、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
费用核算是指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明细记录和分类;费用分配是指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成本计算是根据费用核算和费用分配结果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成本分析是对产品单位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企业的定价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成本核算培训讲义
![成本核算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244f1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7.png)
成本核算培训讲义一、成本核算的概念和作用1. 成本核算的概念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构成和变化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2. 成本核算的作用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可以及时了解各项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企业经营中,各项费用的核算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包括生产定价、产品定位、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决策。
(3)为评价经营绩效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差异,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1.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进行核算,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2. 积累成本法积累成本法是将各项费用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和汇总,形成总成本,从而了解企业的整体成本情况。
3.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各项费用直接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联系起来进行核算,从而确定产品的成本和定价。
4.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将各项费用间接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联系起来进行核算,通过分配和分摊的方式确定产品的成本和定价。
5. 差别成本法差别成本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生产活动或决策对成本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优方案。
三、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1. 成本核算的步骤(1)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对象。
成本核算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体成本、部门成本、产品成本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收集成本数据。
收集各项费用的实际数据,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3)分析成本数据。
将收集到的各项费用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形成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
(4)成本控制和调整。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差异,及时进行成本控制和调整,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成本核算培训文档(DOC)
![成本核算培训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564d94c6ce2f0066f5332268.png)
一、什么是成本1、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广义成本包含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贯穿于产品从原料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
2、什么是生产成本。
通俗的讲就是公司为生产一种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包括料(材料,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工(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等各项支出)费(制造费用,包含折旧费维修费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各项费用支出)及动力等。
2.1原材料。
原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
2.2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项劳动报酬,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高温费等各项支出。
我们公司严格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
缴纳比例约为个人工资总额的38%。
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企业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16%缴纳。
(原比例为18%,自09年7月1日起下调为16%)。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部分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缴纳,其中2%列入社会统筹,6%列入个人账户。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公司部分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2%缴纳。
失业保险个人部分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1%缴纳。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包含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公司部分按照上年省平均工资的8%缴纳,其中2%列入职工个人门诊统筹账户。
(08年省平均工资25918元,月缴纳173元/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按照个人上年平均工资2%缴纳,列入个人账户。
大病医疗保险09年为5元/月/人。
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b91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9.png)
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一、实训目的成本会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资料本次实训提供了一家制造企业的相关生产经营资料,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数据。
三、实训内容1、材料费用的核算根据给定的原材料采购清单和领用记录,计算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发出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进行核算,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
2、人工费用的核算根据生产工人的工资表和工时记录,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人工费用。
将直接人工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间接人工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
3、制造费用的核算收集制造费用的各项明细数据,如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等。
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
4、产品成本的计算综合考虑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5、成本报表的编制编制成本计算单、成本汇总表等成本报表,反映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
四、实训步骤1、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本核算制度仔细阅读实训资料,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架构、成本核算方法等。
2、收集和整理成本核算数据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收集和整理各项成本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进行成本核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所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计算,编制会计凭证和成本计算表。
4、检查和核对成本核算结果对计算得出的成本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如有错误,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更正。
5、编制成本报表根据成本核算结果,编制成本报表,并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
五、实训结果1、材料费用核算结果通过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为_____元;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为_____元。
2、人工费用核算结果直接人工费用为_____元,间接人工费用为_____元。
成本核算含答案解析教学提纲
![成本核算含答案解析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2d480fb90d6c85ec3ac67f.png)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工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单选题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D、产成品交库凭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
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某企业有供电和维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提供电力85000度,其中被维修车间耗用5000度,共发生费用60000元;维修车间提供维修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60小时,共发生费用11000元。
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A、0.67元/度B、0.61元/度C、0.75元/度D、0.97元/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
所以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60000/(85000-5000)=0.75(元/度)。
单选题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
成本会计习题总结(含答案)培训讲学
![成本会计习题总结(含答案)培训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efd3aa04f242336c1fb95e76.png)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判断题1.产品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耗费。
╳2.成本计算要求正确及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随意确定。
╳3.成本核算的分期核算原则强调企业必须按成本计算期计算产品成本。
╳4.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首先必须制定成本开支范围,并按成本开支范围列支成本。
√5.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若干的成本项目。
√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耗费称为(生产费用)2.(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和核心工作。
3.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许须持一致,以使各期成本核算资料互相可比是指成本核算的(一致性原则)4.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的费用称为(期间费用)5.企业的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是(制造费用)第二章判断题1.“材料采购”账户月末如果没有余额,表示月末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会使计入产品成中的材料费用接近实际。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应登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
√4.月末车间已领用的材料,如果下月上产还需要,应办理“假退料”手续,不能将此材料费用计入本月份的生产费用,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
√5.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符合谨慎性原则。
╳单项选择题1.“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
2.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3.工业企业在燃料费用比重较大时,可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动力”成本项目,并增设“燃料”一级账户,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对已领用的燃料费用总额贷记(燃料)账户。
4.先进先出法会使(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实际)。
5.使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的存货计价方法是(先进先出法)第三章判断题1.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实际金额总数。
╳2.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是根据工资结算单及其他相关材料直接编制的。
成本核算培训资料
![成本核算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ae68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3.png)
成本核算培训资料第一点:成本核算概述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系统的归集、分配和计算,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成本信息。
成本核算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成本核算的过程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准备、成本核算执行和成本核算分析三个阶段。
在成本核算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制定成本核算计划,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范围和内容;在成本核算执行阶段,企业需要按照成本核算计划,进行成本的归集、分配和计算;在成本核算分析阶段,企业需要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点: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技巧: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预先设定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分析成本差异的方法。
通过标准成本法,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企业的间接成本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配的方法。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将成本与作业活动直接关联,从而更加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3.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将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类型的方法。
通过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成本的构成,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4.成本核算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核算软件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工具。
通过成本核算软件,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成本核算方法培训材料
![成本核算方法培训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d999d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2.png)
根据成本性态和成本管理要求, 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和混合成本。
成本核算目的与意义
成本核算目的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 本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分析、产 品定价、业绩评价等。
成本核算意义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真 实成本,合理制定销售价格,评估产 品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也是选择成本核算方法的重要因素。对于生产工艺过程简单、产品单一的企业, 可采用品种法或分步法;而对于生产工艺过程复杂、产品多样的企业,则应考虑采用分批法或作业成本 法。
产品特点及工艺流程考虑
要点一
产品多样性
产品多样性程度高的企业,需要采用 能够准确反映各种产品成本的核算方 法,如分批法或作业成本法。对于产 品相对单一的企业,则可采用品种法 或分步法。
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步法
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 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特点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 品的生产步骤,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 算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成 本。
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 且管理上要求提供各步骤成本信息的 企业。
分批法
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 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特点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 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订单法。成本核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订货或企业规定的产品批 别。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2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56218a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c.png)
对单位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找 出差异和问题。
编制成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
编制成本报表,反映各成本对象的成本情况。 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升降的原因。
为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04 成本核算的实践应用
产品定价决策
总结词
产品定价决策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准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确保盈利和市场份额。
意义
成本核算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耗 费为基础进行计算,不得随意
估计或调整。
可靠性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准确、可靠地反 映企业的耗费情况,不得虚构
或歪曲数据。
合法性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 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不得违
标准成本
指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通常基于历史数据和行业标准,用于成本控制和预算 制定。
作业成本法
01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 本核算方法,通过识别和计量作 业成本来分配间接费用。
02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 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提高成本 信息的准确性和决策相关性。
传统成本法和分批认定法
传统成本法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完整性和及时性。
归集和分配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集,按照成本 对象进行分类。
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处理费用 的归属期。
对归集的数据进行分配,将各项费用 合理地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
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计算总成本,将各成本对象的费 用进行汇总。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4593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1.png)
项目一成本核算准备模块一成本核算认知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C5.A6.D7.D8.C9.A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D2.BD3.AC4.AC5.AC模块二选择成本计算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D2.A3.D4.A5.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3.BC项目二品种法模块一品种法核算流程一、单项选择题1.A2.A3.D4.A5.B二、多项选择题1.AC2.AC3.BCD模块二开设成本核算账户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D4.BD三、业务题开放式,无标准答案。
模块三核算材料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A5.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3.ABCD4.BC5.ABCD三、业务题1.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2019年 11月30日单位:元计算过程如下: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4.3740×1 829≈8 000(千克)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1.3513×1 480≈2 000(千克)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 0008 000 2 000+=1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8 000×1=8 000(千克)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10 000-8 000=2 000(千克)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 000×10=80 0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00 000-80 000=20 000(元)假如光明工厂不需要计算A、B产品应承担的材料数量,则计算过程如下: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4.3740×1 829≈8 000(千克)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1.3513×1 480≈2 000(千克)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00 000÷(8 000+2 000)=10A产品分配的费用=10×8 000=80 000(元)B产品分配的费用=100 000-80 000=20 000(元)2.分配率=29000÷(500×20+300×15)=2A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00×20×2=20000(元)B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300×15×2=90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0000—B产品 9000贷:原材料 290003.分配率=8000×5÷(500×6+400×5)=8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计划成本=8×500×6=24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计划成本=8×400×5=16000(元)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4000×1%=24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6000×1%=16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4000—乙产品 16000贷:原材料 4000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40—乙产品 160贷:材料成本差异 400模块四核算外购动力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B2.D3.D4.B5.A二、多项选择题1.BC2.ABD3.CD4.AB5.AB三、业务题1.(1)甲乙产品共同承担电费=500000×0.8=400000(元)甲乙产品电费分配率=400000/(1000×50+2000×200)≈0.89甲产品电费=1000×50×0.89=44500(元)乙产品电费=400000-44500=355500(元)基本车间照明用电=2000×0.8=1600(元)辅助车间用电=10000×0.8=8000(元)销售部门用电=1000×0.8=800(元)行政管理部门用电=3000×0.8=24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4500-乙产品 355500制造费用 1600辅助生产成本 8000销售费用 800管理费用 2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3664贷:应付账款 466464模块五核算职工薪酬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B5.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4.AB5.ABCD三、业务题1.分配率=520000÷(20000+32000)=10(元/小时)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用=20000×10=200000(元)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用=32000×10=3200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0000—乙产品 320000制造费用 45000管理费用 12350销售费用 8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6593502.分配率=112500÷(1000×3+2000×2+500×1)=15(元/小时)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用=1000×3×15=45000(元)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用=2000×2×15=60000(元)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用=500×1×15=7500(元)3.甲产品计件单价:24÷60×12=4.80(元)乙产品计件单价:30÷60×12=6(元)张亮计件工资:500×4.80+200×6=3600(元)模块六核算折旧及其他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D5.B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CD4.ABC三、业务题(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160000-5000)÷5=31000元月折旧额=31000÷12=2583.33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5×100%=40%第1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60000×40%=64000(元)第2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60000-64000)×40%=38400(元)第3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60000-64000-38400)×40%=23040(元)最后2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 ((160000-64000-38400-23040)-5000)/2 =14780(元)(3)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之和=1+2+3+4+5=15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残值=160000-5000=155000(元)第1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55000×5/15×100%=51666.67(元)第2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55000×4/15×100%=41333.33(元)第3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55000×3/15×100%=31000(元)第4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55000×2/15×100%=20666.67(元)第5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55000×1/15×100%=10333.33(元)模块七核算辅助生产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C5.C6.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D3.ABCD4.BD5.ABC三、业务题1.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2019年5月金额单位:元制表人:供水车间分配率=45000÷(26000-1000)=1.8(元/吨)供电车间分配率=80000÷(55000-3000)=1.54(元/度)2.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2019年5月金额单位:元合计 26000 47620 77380 125000制表人: 3.代数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2019年5月 金额单位:元项目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数量(吨)金额(元)数量(度)金额(元)劳务量与成本2600045000 5500080000 125000分配率 1.901.49 供水车间30004470.00供电车间 1000 1900基本生产车间 24500 46550 51200 76288 122838 行政管理部门500 1020.00 800 1142.00 2162 合计2600049470.005500081900.00131370 制表人:设每吨水为X 元,每度电为Y 元,则有:4.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2019年5月 金额单位:元项目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数量(吨)金额(元)数量(度)金额(元)劳务量与成本2600045000 5500080000 125000分配率 1.831.55 供水车间30004650.00供电车间 1000 1830基本生产车间 24500 44835 51200 79360 124195 行政管理部门 500 915 800 1240.00 2155 计划成本合计 2600047580 5500085250.00132830 实际成本 49650 81830 差额2070-3420-1350模块八 核算制造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C2.D3.A4.B5.B45000+3000Y =26000X 80000+1000X =55000Y二、多项选择题1.CD2.ABCD3.AD4.AD三、业务题1.(1)借:制造费用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2)借:制造费用 4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5000(3)借:制造费用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4)借:制造费用 8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800(5)借:制造费用 19000贷:累计折旧 19000(6)借:制造费用 18000贷:辅助生产成本 18000本月制造费用合计:10000+45000+4000+800+19000+18000=968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96800÷(5000+12000+8000)=3.872(元/小时)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3.872=1936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2000×3.872=46464(元)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3.872=30976(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9360—乙产品 46464—丙产品 30976贷:制造费用 968002.(1)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6×2=120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00×20×2=80000(元)12月制造费用差额=(93000-12000-80000)-2840=-1840(元)制造费用差额分配率=-1840÷(12000+80000)=-0.02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差额=12000×(-0.02)=-24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差额=80000×(-0.02)=-16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乙产品 80000贷:制造费用 9200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40—乙产品 -1600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840模块九核算损失性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C二、多项选择题1.AB2.BC3.AC4.ABD5.ABCD三、业务题1.借:废品损失-A产品 2800贷:原材料 2000应付职工薪酬 500制造费用 300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900贷:废品损失-A产品 29002.(1)B产品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10×50=500(元)燃料和动力:10×10×1.5=150(元)直接人工:10×10×1.8=180(元)制造费用:10×10×1.2=120(元)不可修复废品总成本=500+150+180+120=950(元)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950-100-80=770(元)(2)转出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借:废品损失-B产品 950贷: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950残料入库:借:原材料 100贷:废品损失-B产品 100应收赔款:借:其他应收款 80贷:废品损失-B产品 20结转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770贷:废品损失—B产品 770模块十核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C5.C6.B7.B8.A9.B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C4.ABD三、业务题1.(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50%÷20=10%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6×50%)÷20=35%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6+10×50%)÷20=75%(2)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50×10%=5(件)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35%=14(件)第三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60×75%=45(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5+14+45=64(件)(3)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230000÷(1000+150)=200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000×200=200000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50×200=30000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90440÷(1000+64)=85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000×85=85000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64×85=5440制造费用分配率=47880÷(1000+64)=45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000×45=45000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4×45=2880完工产品总成本=200000+85000+45000=3300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30000+5440+2880=38320(元)2.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0+849900)÷(2200+300)=359.96月末在产品成本:300×359.96=107988(元)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2200×359.96=791912(元)直接人工费用=50000(元)制造费用=2440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791912+50000+24400=866312(元)3.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200×100=20000(元)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69600-20000=496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200×10.55=23210(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57400-23210=3419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200×8.67=19074(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46000-19074=26926(元)完工产品总成本=49600+34190+26926=110716(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0000+23210+19074=62284(元)4.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723456÷(500000+220000)=1.0048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345670÷(10000+3000)=26.59制造费用分配率=456723÷(10000+3000)=35.1325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220000×1.0048=221056(元)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723456-221056=5024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3000×26.59=79770(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345670-79770=2659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000×35.1325=105397.50(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456723-105397.50=351325.5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502400+265900+351325.50=1119625.5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21056+79770+105397.50=406223.50(元)项目三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模块一分批法应用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B5.B二、多项选择题1.ABD2.AC3.ABD4.ABD5.BCD模块二一般分批法核算成本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A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3.AB4.BCD模块三简化分批法核算成本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B5.D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BC4.ABCD5.BC三、业务题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产品成本明细帐批号:101 投产日期:2月产品名称:甲完工日期:4月产量:10件产品成本明细帐批号:102 投产日期:3月产品名称:乙完工日期:4月产量:5件产品成本明细帐批号:103 投产日期:3月产品名称:丙完工日期:6月产量:4件项目四分步法模块一分步法应用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B5.A二、多项选择题1.ABD2.CD3.BCD4.BCD5.AC模块二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成本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B5.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C4.BCD5.ACD三、业务题1.编制A半成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表。
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及答案知识讲解
![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及答案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b1c0c7eefdc8d377ee3283.png)
《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及答案《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第一章总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C )是基础。
A. 成本预测B. 成本控制C. 成本核算D. 成本考核2.由于成本与(B )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 生产B. 管理C. 核算D. 经济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D )。
A. 事中控制B. 事后计算C. 事后分析D. 事前规划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A )计算成本。
A. 制造成本计算法B. 标准成本计算法C. 变动成本计算法D. 实际成本计算法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B )。
A. 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B. 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C. 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D. 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二)判断题1.费用是会计期间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
(V )2.成本是为了取得某些财产或劳务而牺牲的某些经济资源,因此,成本都是有形的。
(X )3.会计系统的特征是记录支出成本而不是记录机会成本。
但是,在决策时应考虑机会成本。
(V )4.成本会计是为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提供成本信息。
(X )5.现代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成本管理。
(V )6.即使企业所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其成本的含义是一致的。
(X )7.随着产品的售出,其成本就转化为出售当期的费用,并与当期发生的其他费用一起,由当期营业收入予以补偿。
(V )8.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是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
((三)简答题1、成本的经济内涵(理论成本)是什么?2、成本如何分类?3、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4、成本会计的职能有哪些?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应掌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熟悉费用的分类。
本章内容:一、费用的分类二、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要素费用的核算(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核算(五)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难点提示: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练习题:简答题1、费用的简单分类。
公司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培训学习
![公司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培训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3c3a617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5.png)
LOGO
成本核算的概念
成本核算是为一定的目的提供管理上 所需的成本信息,并把成本信息传递 给有关的使用者。
成本
销售部门
核算
成本控制部门
本部门 债权人等使用者
费用1
费用2
费用3
......
费用4
归集与分配
产品A
产品B ......
产品C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LOGO
成本核算的目的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销售三大环节,其 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 造成本。
限
用
品成本
03
LOGO
成本核算的要求
04 划清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
费
期间费用
用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A产品 B产品 A产品 B产品 A产品 B产品
LOGO
成本核算的要求
05 划清完工产品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界限
计算期末完工成本
本期部分完工
A
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
产
本期全部完工
品 本期全部未完工
LOGO
成本核算的要求
01 划清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收益性支出
各 项 支 资本性支出 出
营业外支出
工资支出 水电支出 其他支出
固定资产支出 无形资产支出 与生产经营无关支出
LOGO 成本核算的要求
02 划清产品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
当期损益
费
财务费用
用
LOGO
03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含答案解析.docx
![成本核算含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99fb98a6137ee06eff918d9.png)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工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单选题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D、产成品交库凭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
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某企业有供电和维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提供电力85000度,其中被维修车间耗用5000度,共发生费用60000元;维修车间提供维修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60小时,共发生费用11000元。
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A、0.67元/度B、0.61元/度C、0.75元/度D、0.97元/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
所以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60000/(85000-5000)=0.75(元/度)。
单选题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课件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9c3b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9.png)
02
CATALOGUE
成本核算方法
直接成本法
总结词
直接成本法是最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 ,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生产过程简 单的情况。
详细描述
直接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 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间接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这种 方法计算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03
CATALOGUE
成本报表与分析
成本报表的编制
成本报表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成本报表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编制时间可分为定期成本报表 和实时成本报表,按编制单位可分为基层单位成本报表和公司成本报表等。
成本报表的编制程序
成本报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确定编制目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填制 报表、审核报表等步骤。
详细描述
作业成本法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作业,并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各作业中,再根据作业 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中。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为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成本核算流程
总结词
成本核算流程包括从生产费用发生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全过程。
详细描述
成本核算流程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产品成本报表等步骤。在流程 中需要注意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等会计原则,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成本会计概述 • 成本核算方法 • 成本报表与分析 • 成本控制与管理 • 习题答案解析
01
CATALOGUE
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会计的定义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母题集训(含答案)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母题集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19ae28762caaedd33d4a8.png)
习题3:职工薪酬费用的 分配核算 鸿达公司1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生产工时36000小时和24000小时。根据人力资源提供的工 资汇总表的工资费用情况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0万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8500 元,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13500元,管理部门人员 工资39000元。 要求如下: 按照生产工时分配甲乙产 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并 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 分录
用加权平均或先进先出算出领用材料的平均单价,由此算出领用材料金额 ,按定额分配是算出当月产量各自应耗材 料,再用领用的材料金额匹配,算出各自应分配的领用材料
习题2:外购动力费用的 分配核算 鸿达公司1月份用电量为56000千瓦时,电费单价为0.5元/千瓦时,应付电费为28000元。格局独立 电表计量,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用电33000千瓦,
综合题:训练成本费用归 集和分配的基本程序 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运输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产品,后者提供运输劳务。3月份发 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生产耗用原材料1364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45500元,用于乙产品生产32000元,用于 车间一般性消耗12100元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27000 元,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一 般性消耗9300元,用于企 业管理部门10500元。 2)发生职工薪酬费用 88920元,其中基本生产 车间工人薪酬38760元, 管理人员薪酬14820元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 酬12540元,管理人员薪 酬5700元,企业行政管理 人员薪酬17100元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643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7400元,辅助生产车间15300元,行政管理 部门21600元
15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成本1、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广义成本包含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贯穿于产品从原料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
2、什么是生产成本。
通俗的讲就是公司为生产一种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包括料(材料,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工(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等各项支出)费(制造费用,包含折旧费维修费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各项费用支出)及动力等。
2.1原材料。
原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
2.2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项劳动报酬,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高温费等各项支出。
我们公司严格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
缴纳比例约为个人工资总额的38%。
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企业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16%缴纳。
(原比例为18%,自09年7月1日起下调为16%)。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部分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缴纳,其中2%列入社会统筹,6%列入个人账户。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公司部分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2%缴纳。
失业保险个人部分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1%缴纳。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包含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公司部分按照上年省平均工资的8%缴纳,其中2%列入职工个人门诊统筹账户。
(08年省平均工资25918元,月缴纳173元/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按照个人上年平均工资2%缴纳,列入个人账户。
大病医疗保险09年为5元/月/人。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公司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0.7%缴纳,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公司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0.3%缴纳,个人不缴纳。
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个人部分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11%缴纳,公司按照个人缴纳金额1:1上缴。
2.3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薪酬;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
2.4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
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包括后勤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折旧、职工教育经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等。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1)利息支出,(2)汇兑损益,(3)银行及金融机构手续费。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1)应由企业负担的因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险费、销售佣金等。
(2)销售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
销售税金及附加。
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水利建设资金、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税金及附加里不包括增值税,增值税是一个价外税,理论上来讲不影响收入和利润。
3、公司成本分配图4、生产成本核算方式4.1人员工资福利的分配。
按照各分厂生产装置、部门人员实际工资分配,各装置下各产品按照产品产量分摊。
4.2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按照计量部门提供数据在分厂间(生产装置)按实分配,各产品按照产量分摊。
4.3制造费用的分摊。
制造费用按照各分厂实际发生情况分配,各产品按照产量分摊。
4.4造气分厂水煤气成本计算。
4.5合成分厂氢气成本计算,并按照计量部门数据在各生产装置间分摊。
4.6各产品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按照分厂及物管部门数据分配到各产品中。
二、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
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将间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序或产品中。
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确定成本对象。
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产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
成本对象常常是企业中的分部。
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决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么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业绩评价。
(2)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
(3)选择成本分配基础。
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共同成本有关的作业指标。
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
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2、加强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是企业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唯一要素,所以要控制成本,降低成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才能谋生存求发展,关键还是拼成本,谁成本低谁就能占市场,出效益。
3、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作用。
(1)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2)成本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3)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4、成本管理的原则。
(1)全面介入的原则。
全面介入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
全部是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要加以控制,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对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
成本控制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情,成本的节约与控制需要自上而下,要树立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
要发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树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的控制,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才能付诸行动。
全过程控制,对产品的原料采购、制造、销售过程进行控制,并将控制的成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借以发现缺点和问题。
(2)例外管理的原则。
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
因为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上下,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也就不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而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要求分厂核算员对分厂产品的原料物耗比例必须了解熟悉,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及时上报。
(3)经济效益的原则。
提高经济效益,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
考虑投入产出比,对于可以替代的原料工艺一定要计算投入产出比,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是用松节油还是用α蒎烯生产香料产品)(4)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由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共同完成的,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相互协调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协调各部门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本着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统一”是指成本管理工作应在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和统一核算:“分散管理”是指由各个厂、分子公司、各生产部门及职能部门根据其自身的分工,对应负责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5)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技术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配方、工艺、自动化程度等)。
要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其实,成本管理工作不能仅仅看成是一项会计工作,它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
因此,成本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的事,与公司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们必须要克服搞技术的不问成本、搞成本管理的不参与技术决策的倾向。
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涉及产品设计、工艺改革、设备改良、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设备人员、采购人员都应懂成本、关心成本;成本管理人员则应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细化核算、准确核算、及时核算。
(6)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管理虽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其所依赖的基础却是我们基础管理的水平,比如管理流程的顺畅与否,交接班记录的准确与否,计量管理的好与差,基础统计的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成本管理;当然,如果基础管理都搞好了,但没有专业成本管理的归集、汇总和类比分析,那么基础管理的功效也就半途而废了。
因此,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走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相结合的路。
(7)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析影响各种降低成本的因素,制订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目标,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实际执行结果达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
在实行最低化成本原则时,首先应注意全面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要研究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变为现实。
5、成本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要点。
5.1成本预测(1)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
通过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助于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使经营管理者易于选择最优方案,作出正确决策。
成本预测属于经济预测的一种,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内部和外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成本特性和大量的经济信息资料,分析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及其重要性程度,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从而确定未来一定时期的可能成本水平和目标成本。
成本预测的目的在于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并为作出成本决策、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成本预算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降低成本的要求及有关资料,通过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计量形式表现计划期产品的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成本水平,并作为控制与考核成本的重要依据。
为降低产品成本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降低成本的自觉性,严格控制生产费用,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保证企业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预测的意义。
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预测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成本预测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3)成本预测的程序。
1)根据供应部对原材料价格的判断预测原材料单价;2)根据该产品的历史情况预测各种原材料的单耗;3)根据产品生产实际员工人数及工资水平预测工资及福利;4)根据历史情况预测产品制造费用;5)根据销售部门预测产品售价预测销售税金及附加;(4)成本预测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