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十年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新动向
湘方言复句研究的新成果
湘方言复句研究的新成果【摘要】彭小球所著《益阳方言有标复句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另辟蹊径,寻找复句研究的新领域;二是注重调查,获得丰富生动的新用例;三是借助表格,统计分析发现新规律。
【关键词】益阳方言;有标;复句;书评刘祥友,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研究生,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汉语方言,语法;邮寄地址:湖南城市学院老校区十八栋501室,413000,彭小球博士的《益阳方言有标复句研究》(2013)(下文简称《复句》),是在邢福义先生影响下首次对单点方言复句进行系统研究的新成果。
该书以益阳方言有标复句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描写方法,运用“联系项居中原则”等理论,对益阳方言各类有标复句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察。
作者着重讨论了益阳方言有标复句关联标记的类别与作用、关联标记所处的位置与居中程度差别、跨类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以及关联标记模式等内容,并与普通话有标复句关联标记进行了比较,得出益阳方言有标复句不同于普通话有标复句的个性特征。
著作进一步完善了关联标记的判定标准,验证了部分语气词在益阳方言中也可以充当复句关联标记的特殊规律。
著作涵盖了益阳方言有标复句的方方面面,体例比较完整,内容非常丰富。
既有益阳方言有标复句的整体架构,又有特殊关联词语形成复句的个案分析。
理论与事实并重,描写与解释结合,不失为一部反映汉语方言复句研究的新力作。
一、蹊径独辟,寻找复句研究的新领域汉语共同语复句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专书的研究,也有许多单篇论文的讨论,要想在汉语共同语复句研究中再创出新意,产生新的闪光点,是非常难的。
而学界对方言复句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之前还未见过系统研究方言复句的专著。
方言复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散见于方言研究专著中,如陈泽平在《福州方言研究》中介绍了福州方言的连词系统,并对部分连词在复句中的使用情况做了初略地介绍。
二是存在于以方言语法、方言复句为题材的学位论文中,如赵秀莉在《曲阳话与普通话语法差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拿曲阳方言的条件、假设与转折复句与普通话复句进行了对比,介绍了曲阳方言中常见的表示复句关系的特殊说法。
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
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湘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
湘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方言,具有与官方普通话相异的音韵特点,因此对湘方言音韵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湘方言的音位系统比较湘方言与官方普通话相比,在音位系统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湘方言韵母较为丰富,包括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等。
例如,官方普通话的韵母“ian”,在湘方言中可以分化为“in”和“ien”两个韵母。
其次,湘方言对官方普通话中的一些韵母进行了变异,如“iu”变为“you”、“ü”变为“üe”等。
此外,湘方言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声母,如“tsh”、“sw”等,在普通话中并不存在。
二、湘方言的音变规律比较湘方言的音变规律与官方普通话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声母的变化上,湘方言中的一些声母常常发生语音转变。
例如,“ㄅ”声母在湘方言中发音为“p”、“ㄉ”发音为“t”、“ㄍ”发音为“k”等。
其次,在韵母的变化上,湘方言存在多种变化规律。
例如,官方普通话中的韵母“u”在湘方言中可以发音为“o”或“ie”等。
此外,湘方言韵尾较为丰富,除了官方普通话中的“n”韵尾外,还存在“ŋ”、“oŋ”、“ioŋ”等韵尾音。
三、湘方言的语音特点比较湘方言在语音特点上与官方普通话也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首先,湘方言的音调系统较为复杂,与官方普通话的四声相比,湘方言有六八调之分,而且变调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湘方言的语音重心较低,音节的重音位置多集中在词首或词尾。
此外,湘方言中音节的浊化现象较为突出,即浊音发音较浅,如“du”发音为“t”、“gu”发音为“k”等。
综上所述,湘方言的音韵在音位系统、音变规律以及语音特点上与官方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差异。
湘方言的韵母较为丰富,声母和韵母之间存在较多的变化规律,语音特点也具有独特性。
对湘方言音韵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湘方言的语音特点以及与官方普通话的差异,也有助于方言保护与推广工作的进行。
在推广普通话大环境下看湘方言的现状(一)
在推广普通话大环境下看湘方言的现状(一)摘要]推广普通话的语言规划是大势所趋,是适应经济、政治发展的大事。
而推普大环境下,方言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方言之一湘方言,在这种背景下有其受挤压的状况,也有活跃的情况,并随着湖南媒体的带动更加活跃,湖湘文化获得了彰显。
因此,在大趋势应保护方言实行汉语政策,使普通话与方言在不同层面上进行运作,在保护方言的同时也进行动态规范工作,让语言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通话湘方言规划与规范自然语言受到文学语言的影响也可能破坏语言的统一。
一个民族达到一定文明程度必然会产生这种情况。
我们所说的“文学语言”不仅指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且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各种为整个共同体服务的、经过培植的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语言。
任由它自由发展,语言只会成为一些互不侵犯的方言,结果导致无限的分裂。
但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日益频繁,他们会通过某种默契选出一种现存的方言使成为与整个民族有关的一切事务的传达工具(索绪尔,1980,271-273)。
语言规划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特别是作为有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参与的社会活动,当然不同于语言本身的变化过程,语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影响遍及千家万户(沈阳,2005,311)。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公务用语,基本的教育用语,播音用语和服务用语。
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是国家一项基本国策,推广普通话的语言规划是大势所趋,经过50年的推广努力,国人半数以上都会说普通话和一种方言。
在这种大环境下,各个方言区必然受到冲击和影响,那么作为中国南方重要方言之一的湘方言,它的生存状态如何呢?从湘方言的情况里,我们应该去怎样的措施和政策来对待方言呢?一、湘方言反映湖湘文化萨丕尔在《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一文中曾指出:“‘真实世界(realworld)’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建立在特定人群的言语习惯的基础上的。
湖南方言概述【文献】
二十世纪湖南方言研究概述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
湖南赣语语音研究
湖南方言词语的构词理据及文化内涵研究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
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
湖南省的汉语方言(稿)
宋代湖南方言初探
《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中的“湘南土话”
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
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
湘语的分区(稿)
西南官话的分区(稿)
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
湘方言特征词研究
方言的产生及其地域文化性透视——以湖南方言研究为例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
湘南官话语音研究
湖南方言的分区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概况
湘南土话词汇研究
新世纪十年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新动向
湖南客家方言演变原因探析
“湘南土话”研究概述
湘南土话系属问题
方言词汇比较与湖南方言分区
湖南赣语研究述评
湖南方言新词语初析
客家方言的分区(稿)
湖南省方言区画及其历史背景
湖南赣语的分片
湖南方言新词语探微
解读湖南方言
湘语语法研究述评
湖南方言研究丛书
七十年前湖南方言入声的状况
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
20世纪以来湘西南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湘西方言概述。
湖南汉语方言研究
湖南方言研究摘要: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总是忠实的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而通行在这个区域的词汇则最能直接体现这个地域的文化。
湖南地区文化体现的载体是湖南多种多样的方言,更准确的讲最直接的体现是这些方言里面独特的词汇语言。
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是湖南方言的词汇特点及其文化影响。
关键字:方言、词汇、文化湖南位于华中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除此之外,他的机械工业、旅游业、农业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浪潮湖南的经济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希望家乡的经济能够保持这种与时俱进的势头,更上一层楼。
然而历史的沿革赋予我的家乡湖南的不仅仅是这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发展的无疑是湖南的地区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湖南是我的家乡,当别人问我是那个地方的人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大声回答:我是湖南人。
这种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一直都在我心中。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总是忠实的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而通行在这个区域的词汇则最能直接体现这个地域的文化。
湖南的历史文化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作为这种独特的文化的载体之一,湖南的方言永远是扮演着主角的角色,而湖南的方言词汇则以其传统性,多样性,形象性等丰富而动感的特点传神的表现出湖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
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
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广,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的40个市县。
在湖南地区,湘方言使用的人口约3085万,占全国人口的3.2%一.湖南省的汉语方言(一)湖南省概况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大部分区域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
毗邻六省市区,北与湖北接壤,南与广东为邻,北接湖北,东界江西,西连贵州、重庆。
新世纪十年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新动向
合起 来研 究 。代 表 著 作 《 南 土话 词 汇 研 究 》( 昕 如 湘 罗 20 ) 03 揭示 湘南土话 词汇的特 点 , 析湘南 土话词汇 的底 分
层、 古语层 、 湘语层 、 客赣层 和官话 层 , 探讨 了湘南 各 土话 点之间的关 系、 与周边 方言的关系 以及湘南土话 的归属问
“ 语法研究 的重 要性不 亚于 方言语 音和词 汇 的研究 ,
和初崇母读舌 尖 中音 、 遇蟹 止摄合 口三等合 流 、 阳声韵 读 同阴声韵等语音 现象 。《 方言 音韵 比较 研 究》( 湘 周赛 红 20 ) 05 在搜集 整理大量 的湘方 言历史文 献 、 比排现代 湘方 言读音语 料的基础上 , 文献考证法 和历史 比较 法对湘 利用
体系 ; 形成 了湘南土话和湘西乡话的研 究热点 ; 开始注重与周边方言或少数 民族语 言 的比较研 究 ; 开始 将方言 与地域 文化 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 开始 了汉语方言地理 学的研究 ; 开始 了实验语音学、 计算机语言学的相关研 究。 关键词 : 新世纪 ; 近十年 ; 湖南汉语方言 ; 新动 向
源于不同层次的音韵现象离析开 来 , 然后 在每一个层次 中
再作 历史 比较 分析 , 整理 出它们 发展演 变 的先 后顺 序 , 并 参以历史文献 方面 的证 据推 断各个 层次所 形成 的大致 时 间 , 量 还 湘语 一 个 活 生 生 的 历 史 。 尽 新世纪 的湖南汉 语方 言词汇 研究论 文代 表作有 : 湖 <
第1 3卷 第 6期 21 00年 l 月 1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l f u a n est o c ne& T c n lg ( o i ce c dt n o ma o n nU i ri f i c H v y S e e h oo y S c l in eE i ) aS i o
新湘语(长沙话)与老湘语(新化话)语法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湘语(长沙话)与老湘语(新化话)语法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新湘语(长沙话)与老湘语(新化话)语法对比研究
研究背景: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与其他地区方言相比,湖南方言独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湘语。
湘语是湖南省本地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发展出多种方言,其中以长沙话和新化话流传较广。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人口密集,是湘语的中心区之一,而新化是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湘西山区,语言特点鲜明,是湘语在山区的代表。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新湘语(长沙话)与老湘语(新化话)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语法差异。
本文拟对新湘语(长沙话)与老湘语(新化话)的语法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为深入了解湘语方言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声调区别
2.语法词序
3.虚词使用
4.句式结构
5.语法变异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长沙话和新化话的实际语言数据,并结合在地方志、民间文献和网络资料等渠道获得丰富的乡土数据。
同时,还将收集大量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
预期研究结果:
本文将通过对新湘语(长沙话)与老湘语(新化话)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它们在语法上的差异,分析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了解湘语方言的发展变化和区域差异。
预期,该研究会为湘语方言的学习和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湘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长沙方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湘方言中的集大成者,除了因为具有诸多湘方言的鲜明特点之外,还因为极早的年代便深受瞩目,在清末之时便有诸多研究这门方言的著作公布于世,如清同治6年修订的《长沙县志》便是其中表率。
2、长沙话语音
1).声调。除轻声外,共有六个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6个声调。例如:朱、渠、主、注、住、菊六个字在长沙方言中发音相同,而音调则分别对应着上述的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六个声调。
长沙市是湖南省会。长沙市的地理位置处于湖南的东部偏北,湘江的下游。长沙市向东紧邻江西省的萍乡市,向南与湘潭和株洲两市相接,向西与娄底、益阳交界,向北与岳阳毗连。长沙市2015年总人口已达743万,其中户籍人口高达680万,流动人口比例较高且少数民族人口不多。长沙市内河流纵横,主要有湘江、浏阳河、捞刀河以及靳江河等大小河流。全市地貌主要是以平原、丘陵为主。
二、语音方面的对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众所周知,湖南省的湘方言经过不断科学、完善的变化演绎,分成不同片区,不同片区方言内部存在着差异。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差别是它们在古浊声母上存在的差异。老湘语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基本上仍保留了浊音。新湘语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读不送气清音。
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
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在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各地方言在逐渐受到限制的同时,普通话在不同方言区的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长沙、上海、武汉作为中国大陆重要的省会城市,其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将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
长沙方言作为湖南省的方言代表之一,在长沙市及周边地区广泛使用。
长沙方言在湖南省内具有较高的地位,通常被视为湖南文化的象征之一。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长沙方言逐渐面临普通话的冲击。
尤其是在教育和官方场合,普通话成为主要语言,长沙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但与此同时,长沙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还是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家庭、社交和娱乐方面。
长沙市政府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政策,鼓励人们继续传承和使用长沙方言,以保护和弘扬本地语言文化。
上海方言作为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上海方言在近几十年来面临了方言淘汰的困境。
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和移民潮的涌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上海生活和工作,而上海方言对于新移民来说具有较大的语言障碍。
因此,在尽可能多的场合,人们开始使用普通话,以提高交流的效率。
虽然上海方言的使用范围有所缩小,但一些标志性的上海方言词汇在民众日常生活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上海市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以推广上海方言,并鼓励公共场合使用上海方言。
武汉方言在湖北省内广泛使用,在长江中上游沿线城市起到重要的辐射作用。
武汉方言具有浓重的中原味道,同时受到了江汉平原的方言影响。
然而,与长沙、上海不同的是,武汉方言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特别是在家庭、社交和民间文化传统中。
武汉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们继续使用和传承武汉方言。
在教育领域,武汉方言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推广,部分学校开设方言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地方言。
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近百年发展之路
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近百年发展之路*蒋宗霞(宿州学院文学院,宿州234000)[摘 要] 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学,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程。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最重要的方言著作为纲,将现代汉语方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 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 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发展和 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繁荣期三个阶段,对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形成和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在方言调查中,如何处理理论和事实、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把理论和事实结合起来,在事实的基础上讲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讲事实;继承 强调田野调查,强调语言事实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汉语方言;方言调查;方言研究;方言学;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8)05-0046-10方言学是语言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语言学以及相关学科的许多领域。
汉语方言调查研究,为汉语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观察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这个学科产生、发展的道路,对于学术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重要实践为纲,简略讨论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发展。
一、20世纪20年代以后50年代以前: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我国关于方言的调查研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西汉扬雄所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不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方言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方言著作之一。
扬雄穷27年之劳顿,始成!方言∀,内容深刻而丰富,让后世学者训诂考证不绝,成为 方言之学,至今不衰。
它为现代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实在是中华文明在学术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世界学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由!方言∀开创的方言实地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国学术史上并没有很好继承下来。
在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里,有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但没有方言学。
湘方言调研报告
湘方言调研报告湘方言调研报告一、引言湖南省以其丰富多样的方言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湘方言莫属。
湘方言是指湖南省内广泛使用的地方语言,其包含了湘潭话、长沙话等多种语言变体。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湘方言的发展状况、使用范围及特点,并探究湘方言对地区文化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湖南省内的乡村、城市以及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邀请部分方言专家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调研结果1. 方言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湘方言在湖南省内仍然广泛使用。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方言仍然是人们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
然而,在城市地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普通话的普及度逐渐提高,方言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2. 方言使用范围湘方言目前主要在湖南省内使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老年人之间普遍使用。
然而,在城市地区和年轻一代中,方言的使用范围有所局限。
3. 方言特点湘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在语音方面,湘方言的声调变化较大,常常被外地人所不熟悉。
同时,湘方言的词汇也十分丰富多样,一些特殊的词汇只在湘方言中存在。
而在语法方面,湘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疑问句的结构以及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方式都有变化。
四、访谈结果我们采访了几位方言专家,得出以下结论:1. 方言文化的保护对于湘方言的保护,专家们普遍认为应该加强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建议可以通过开设方言课程、组织方言比赛等方式,鼓励年轻一代对方言的学习和传承。
2. 方言与地区文化的关系方言是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方言可以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传承地方文化,并且能够促进地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湘方言的使用状况和特点,并认识到方言在保护和传承地区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湘方言和传承地方文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方言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同时利用方言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
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引言:方言是中国特有的语言形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本文以长沙、上海和武汉三个城市为例,探讨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方言在长沙、上海和武汉的现状方言作为当地语言,一直以来在长沙、上海和武汉占据重要地位。
长沙方言在湖南省内广泛使用,上海方言则在上海市和周边地区流行,而武汉方言则在湖北省内得到广泛运用。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普通话逐渐成为跨区域沟通的工具,方言的使用范围相对缩小。
二、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受阻普通话的推广是中国语言政策的重要一环,旨在提高国民语言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国家层面对普通话的推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设立普通话考试和培训机构等。
长期以来,普通话在教育、媒体、政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成功。
然而,普通话的推广也对方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方言的使用频率下降。
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方言受到冲击,一些地方的方言爱好者和研究者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方言课程、举办方言比赛等活动,以推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长沙、上海和武汉都有一些方言爱好者组织,通过举办讲座、辩论会和演出等形式,引起社会对方言保护的关注。
这些积极的行动为方言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方言与地方特色的维系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瑰宝,包含了丰富的地方特色。
长沙方言具有湖南地区自豪感的象征,上海方言则展示了上海独特的城市风貌,武汉方言则是湖北地区人们沟通的纽带。
方言的维系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使得每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
五、方言与普通话的平衡方言和普通话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方言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话则作为全国通用语言,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汉语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与 中国语言学 的其他分支学科不同 , 中国的
方 言学 研 究 始 终 走 在 世 界 前 列 , 钱 曾怡《 世 纪 之 交汉 语方 言 学 的 回顾 与展 望 》 ( 1 9 9 8 ) 说: “ 方 言 研
的影 响下 建 立 起 来 的 , 沈兼士《 今 后 研 究 方 言 之 新趋 势》 ( 1 9 2 3 ) 指 出: “ 我们 今后 研 究方 言 的新 趋 势, 与 旧 日不 同者 , 综有三点 : ( 1 ) 向来 的研 究 是 目治 的注重 文字 , 现 在 的研 究是 耳治 的注重 言语 ;
[ 作者简介 ] 李仕春( 1 9 7 3 一) , 男, 山东营县人 , 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方言学 、 词汇学 、 词典学研究。
① 《 现代 吴语的研究》 是中国第 一部应 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研究吴方言的著作 。 ② 1 9 3 6 年, 赵元任 、 丁声树 、 杨 时逢 、 吴宗济等几位先生对 当时湖北省 的 7 1 个市县 中的 6 4个市县进行 了方言调查 , 并于 1 9 4 8 年 出版 了
种种变化。 关键 词 : 历时 ; 共 时; 描写 ; 解 释 中图分类号 : H 1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0 2 3 8 ( 2 0 1 4 ) 0 2— 0 1 1 1 —0 3
一
、
引 言
科 学 的汉 语 方 言研ຫໍສະໝຸດ 究 是 在 西 方语 言 学 理论
《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
1 1 2
殷 都 学 刊
个 音 系为描 写对象 , 研 究单个 点 的方言 。 从2 0世 纪 7 0年 代 末 开 始 , 中 国方 言研 究 由 单 一 重视 方 言 语音 到 语 音 、 语法 、 语 义 全 面 重视 。
长沙官话的发展趋势
长沙官话的发展趋势
长沙官话是湖南长沙地区所使用的方言,也是湘语的一种变体。
长沙官话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语音方面:长沙官话的语音正逐渐趋于标准普通话。
随着教育水平和交流的提高,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普通话,导致他们在日常语言中的使用中逐渐远离传统的长沙官话语音特点,趋向标准普通话的发音。
2.词汇方面:长沙官话的词汇主要来源于湖南方言和汉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词汇的引进,长沙官话的词汇也正逐渐与外来词汇融合。
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词汇的不断涌现,长沙官话的词汇也在不断扩充和更新。
3.语法方面:长沙官话的语法主要遵循湘语的特点,但随着标准普通话的推广,一些语法结构也正逐渐受到标准普通话的影响。
一些年轻人在书面表达和正式场合中更多地使用标准普通话的语法结构,而在日常口语中则更接近于长沙官话的语法。
4.使用范围方面:长沙官话目前主要在长沙市及周边地区使用,并逐渐演化为一种城市方言。
随着人口流动和交流的加强,长沙官话的使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综上所述,长沙官话的发展趋势是趋向标准普通话的语音、词汇方面逐渐融合外来词汇、语法方面受到标准普通话的影响,并且使用范围有所扩大。
湖南方言研究动态新探
湖南方言研究动态新探湖南方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湖南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湖湘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湖南方言研究关注的重点有了新的动向:更加关注与其它方言的比较研究;更加深入挖掘方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开展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更加注重保护方言语音的存续。
标签:湖南方言;研究新动态;文化现象;比较从汉代扬雄的《方言》开始,湖南方言就进入了学者的视野,汉代的“楚语”是现代湘语的前身。
宋代王观国的《学林》,清代邹汉勋的《五韵论》、曾运乾的《音韵学讲义》,都有利用湖南方言材料分析问题的经典论述;1935年杨树达所著《长沙方言考》,是现存最早的专门研究湖南方言的著作。
经过了20世纪对方言的调查与描述阶段,21世纪初期对方言的深入系统研究后,当下湖南方言研究的热点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一、开展湖南方言与其它方言的比较研究汉语方言研究一直遵循着描写和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写是方言研究的基础,比较则是汉语方言研究推进的第一利器。
[1]湖南汉语方言研究始终贯穿着比较研究,早期开展的是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与中古语言系统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比较研究在湖南方言中全面开花,尤其是研究湘语同其它省份语言的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中更好地展示湖南方言的特征。
罗昕如的著作《湘语在广西境内的接触与演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对湘语在临近省份的发展变异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作者以流行于桂北地带的广西湘语为例,全面揭示了湘语在迁徙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论述了在外地强势语言影响下湘语的语言生态,探讨了“湘语”这个大方言在异地与别的大方言长期接触产生演变的规律与变异。
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非湘地湘语研究的空白,对于推动湖南方言的全面研究、认识汉语方言的发展历史、丰富方言接触与演变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2]罗昕如的另一著作《湘语与赣语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用丰富的语言材料,从词汇、语音、语法三个方面,对湘赣两大方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与差异,这一研究对于推动汉语各大方言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
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
陈荣泽
【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3)002
【摘要】近十年来,新的语言理论、研究方法不断应用于汉语方言研究领域,从而使其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类型学在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二是汉语方言音系的优选论分析研究成为一种"新潮";三是地理语言学在汉语方言研究中开始兴盛.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陈荣泽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成阳,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
【相关文献】
1.汉语方言岛研究综述——兼及贵州汉语方言岛研究的思考 [J], 吴伟军
2.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评《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 [J], 鲍厚星
3.近十年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研究综观 [J], 张小晋
4.汉语方言体范畴研究的可喜成果——《广西汉语方言体范畴调查与研究》评介[J], 周本良
5.基于历史学视域的汉语方言演变论、接触论与综合论阐述——评《历史语言学方法论与汉语方言音韵史个案研究》 [J], 王海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湖南方言调查的一些想法
作者: 郭锡良
出版物刊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2-114页
主题词: 湖南方言;现代方言;丁声树;南楚;方言词语;方言调查;杨遇;鼻化韵;方言研究;赵元任先生
摘要: 湖南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两千年前就受到扬雄的重视。
扬雄在他的名著《方言》一书中提到“南楚”的方言词语达85次之多,南楚即指今湘方言地区。
中国现代语言学、现代方言学的奠基人赵元任先生三十年代亲自和丁声树、杨时逢、吴宗济、董同和等五人普查了湖南各县的方言,四十年以后由杨时逢整理,1974年在台湾出版了《湖南方言调查报告》。
杨遇夫先生是我们湖南二十世纪最著名而又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他也很重视方言的考察,曾写过《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
五十年代以来,随着。
湘行散记语言研究现状
湘行散记语言研究现状引言湘行散记是一种湖南方言,也是湖南省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行散记语言研究是对湘行散记语言特点、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的学术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湘行散记语言研究现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语言特点湘行散记语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语音特点湘行散记语言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韵母:湘行散记语言的韵母较为丰富,包括a、e、i、o、u等。
- 声调:湘行散记语言的声调较为复杂,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等。
- 声母:湘行散记语言的声母较为简单,主要有b、p、m、f等。
词汇特点湘行散记语言的词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方言词:湘行散记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方言词,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 口头禅:湘行散记语言中有很多独特的口头禅,这些口头禅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
语法特点湘行散记语言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词序:湘行散记语言的词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一般是主谓宾的顺序。
- 语气助词:湘行散记语言中有很多特殊的语气助词,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起源与发展湘行散记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与湖南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下面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历史背景湘行散记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湖南地区的农民在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湘行散记语言逐渐发展壮大,并在湖南地区广泛传播和使用。
文化影响湘行散记语言的发展与湖南的文化密不可分。
湖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地方,湖南的文化对湘行散记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湘行散记语言中融入了湖南的民俗、风土人情等元素,使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研究现状湘行散记语言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术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下面将从学术机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学术机构湘行散记语言研究主要由湖南省的相关学术机构进行,如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第6期2010年11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13No.6Nov.2010■语言文学新世纪十年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新动向瞿建慧(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要:与上个世纪相比,新世纪十年湖南汉语方言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语音、词汇和语法全方位的研究体系;形成了湘南土话和湘西乡话的研究热点;开始注重与周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研究;开始将方言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开始了汉语方言地理学的研究;开始了实验语音学、计算机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新世纪;近十年;湖南汉语方言;新动向中图分类号:H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6-0120-03湖南的汉语方言包括湘语、官话、赣语、客家话、乡话和湘南土话。
20世纪的湖南汉语方言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时期、以语音为重点的普查时期和全面发展时期三个阶段[1]。
自迈入新世纪以来,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的成果也层出不穷,与上个世纪相比,湖南汉语方言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形成了语音、词汇和语法全方位的研究体系新世纪湖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不再停留在方言音系的静态共时描写,而是注重方言音韵特征历时演变的探讨;不再停留在对单一方言点语音现象的解释,而是把这个现象放在方言区乃至整个湖南汉语方言的框架里加以考察。
《湘方言概要》(鲍厚星2006)对湘方言语音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新老更替和文白竞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湘方言语音研究》(陈晖2006)通过广泛地实地调查和现有材料的充分挖掘,对湘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情况和演变类型、果假摄今读、假梗摄文白读、声调调类演变和调值特点做了深入的研究。
《湖南赣语语音研究》(李冬香2005)分析了赣方言普遍存在的透定母今读擦音、清从母和初崇母读舌尖中音、遇蟹止摄合口三等合流、阳声韵读同阴声韵等语音现象。
《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周赛红2005)在搜集整理大量的湘方言历史文献、比排现代湘方言读音语料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对湘方言音韵特征进行研究;同时,从音韵学角度对语音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进行普通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探讨。
《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彭建国2006)以潘悟云教授开发的汉语方言处理系统(TFD)作为方言材料分析工具,对湘语的音韵现象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把来源于不同层次的音韵现象离析开来,然后在每一个层次中再作历史比较分析,整理出它们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并参以历史文献方面的证据推断各个层次所形成的大致时间,尽量还湘语一个活生生的历史。
新世纪的湖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论文代表作有:《湖南方言词语的构词理据及文化内涵研究》(罗昕如2000);《湖南新田南乡土话词汇中的地域文化特点》(谢奇勇2007);《从湘方言词语看宗教信仰对农业生产习俗的影响》(胡萍、唐七元2009)。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论文已不再局限于提供方言词汇材料,而是将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
代表著作《湘南土话词汇研究》(罗昕如2003)揭示湘南土话词汇的特点,分析湘南土话词汇的底层、古语层、湘语层、客赣层和官话层,探讨了湘南各土话点之间的关系、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以及湘南土话的归属问题。
《湘方言词汇》(罗昕如2006)从共时与历时两个角度对湘方言词汇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调查研究,揭示湘方言词汇的特征和整体面貌,探讨湘方言的构词规律、湘方言词汇的源流与演变规律、湘方言词汇的内部差异,对于人们了解湘方言的历史与演变,从词汇的角度认识湘方言的特点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语法研究的重要性不亚于方言语音和词汇的研究,但较长时期以来湖南方言研究中的语法部分是一个薄弱环节。
”[1]在新世纪,这个薄弱的环节引起了湖南方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由伍云姬博士主编的“湖南语法研究系列”完成了最后两集———《湖南方言的语气词》和《湖南方言的副词》。
单点方言语法研究除了散见于各大期刊的论文外,还出现了专著。
比如:《益阳方言语法研究》(徐慧2001);《湘潭方言语法研究》(曾毓美2001);《衡阳方言语法研究》(彭兰玉2006)。
“湘方言研究丛书”共五本,其中021*收稿日期:2010-08-30作者简介:瞿建慧(1973-),女,苗族,湖南泸溪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研究。
有两本属于语法著作:《湘方言动态助词的系统及其演变》(伍云姬2006)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研究了湘语不同方言点的动态助词的词源以及动态助词系统,并用内部构拟的方法,论证了某些动态助词的词源以及动态助词系统从近代汉语到湘语的演变过程。
《湘方言动词句式的配价研究———以隆回方言为例》(丁加勇2006)第一次将句式配价理论运用于一个具体方言的句式研究。
《湘语语法研究》(卢小群2007)是第一部综合性研究湘语语法的专著,展现了湘语语法体系的总体面貌,总结了湘语语法体系的规律性特征,对揭示东西部和南北部方言语法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了湘南土话和湘西乡话的研究热点湘南土话和湘西乡话因其语言面貌复杂,被《中国语言地图集》视为系属未明的汉语方言。
“粤北土话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2000年,韶关)成为了开始研究“湘南土话”分类、归属两大问题的标志[2]。
紧接着“湘南土话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2002年,长沙)、“桂北平话及周边方言研讨会”(2004年,南宁)、“土话平话学术研讨会”(2007,贺州)的召开,将“湘南土话”的研究推向深入。
从2000—2004年在《方言》上发表的有关“湘南土话”研究的文章共15篇,这样集中发表讨论一个问题的文章在《方言》杂志上是很难得的现象。
鲍厚星教授主持汇集出版了《湘南土话论丛》一书,该书共收论文29篇,包括外部比较(湘南土话与非湘南土话的比较)、内部比较(湘南土话内部差异的考察)、语音描写分析、语法词汇的研究以及归属问题讨论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湘南土话”的面貌及其研究成果。
有关“湘南土话”的博士论文也不少。
比如:《湘南土话词汇研究》(罗昕如2003);《湘南永州土话音韵比较研究》(谢奇勇2003);《湘南土话代词研究》(卢小群2003);《湘南土话语法研究》(邓永红2007);《湘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刘祥友2008)等。
新世纪近十年已经进入了对“湘南土话”的内部分类和方言归属问题探讨的新阶段,并对“湘南土话”中的某些“小片”的归属问题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
代表作有:《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归属》(王福堂2001);《湘南东安型土话的系属》(鲍厚星2002);《方言分区问题再认识》(詹伯慧2002)。
“湘南土话”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扩展,将“湘南土话”与“粤北土话”和“桂北平话”结合起来研究,并开始了“湘南土话”与各大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研究。
比如:《从词汇看粤北土话与湘南土话的异同》(范俊军2000);《湘南土话、粤北土话和北部平话中古蟹假果遇等摄字主要元音连锁变化现象的性质》(陈立中2004);《从特色词看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关系》(李冬香2004);《从音韵现象看桂北平话和湘南、粤北土话的形成》(李冬香2006);《湘南、粤北土话古全浊声母送气/不送气成因初探》(曾献飞2005);《湘南永州“清音不送气型”土话与桂北平话声母比较》(谢奇勇2005);《从语音看东安话与湘语的关系》(伍金辉2008);《湘南土话与湘南瑶语的接触和影响》(李星辉2004)。
分布在湖南省西部的沅陵以及毗连地区的濒危方言湘西乡话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单篇论文或研究湘西乡话分区、系属问题:《湖南泸溪(白沙)乡话的性质和归属》(瞿建慧2007),《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杨蔚2009);或介绍湘西乡话的语音面貌:《湖南泸溪白沙(屈望)乡话的音系》(瞿建慧2008),《湘西乡话语音的内部差异》(杨蔚2009),《湘西乡话的语音特点》(杨蔚2009)。
或离析湘西乡话的语音层次:《沅陵乡话声母的历史语音层次》(杨蔚2002);《湖南沅陵乡话词缀“[li]”源》(蒋冀骋2004);《沅陵乡话z声母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语音历史层次》(蒋冀骋2006);湘西乡话博士论文有:《湘西乡话音韵研究》(杨蔚2004)。
专著有:《湘西瓦乡话风俗名物彩图典》(伍云姬2007)。
三开始注重与周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湘方言与吴语在语言面貌上有不少的共性:古全浊声母三分、送气分调、蟹假果元音主要元音演变等。
湘语与赣语、西南官话相邻,也存在不少的相似点,这引起了学者们对湘方言与吴语、周边方言之间关系的探讨。
《湘语与吴语音韵比较研究》(陈立中2004)认为湘语和吴语共同的音韵特征的形成,既是因为它们具有同样古老的历史,也是因为二者有相似的受外来方言侵蚀的经历。
《从音韵现象看赣语、湘语的关系》(李冬香2007)通过比较湖南、江西境内赣语、湘语中某些相同的音韵特点,并通过同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并借助移民史,发现这些相同的音韵特点多出现在唐宋或更早时期,而唐宋时期江西移民带来的方言对湖南方言的影响非常有限。
因此,赣语同湘语在唐宋时期还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从词汇看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关系》(罗昕如2006)、《湘语与赣语词汇异同研究》(罗昕如2006)等文从词汇的角度观察湘语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湘语与吴语语序类型》(林素娥2006)从“小句语序类型”、“比句的语序类型”、“可能补语带宾语的语序类型”等再观湘方言和吴方言的语序类型,研究湘语与吴语语序类型及和谐度的不同表现,结合整体类型学研究成果和汉语句法结构特点,初步探讨了汉语方言语序类型比较的参项问题,为进一步开展汉语方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湖南是个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一处,族群的互动,不可避免地产生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融。
新世纪出现的双语研究和语言接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代表作有:《湘西州汉语与土家语、苗语的相互影响》(李启群2002);《汉、土家语的接触对土家语的影响———龙山靛房土家语音系变化之分析》(李启群2008);《湘南榴星土话和榴星瑶话的比较》(蒋军凤2002);《土汉接触与土家语高调的分化》(张军2008);《新晃汉语中的侗语成分》(姜莉芳2004)。
四开始将方言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周振鹤、游汝杰《湖南省方言区画(划)及其历史背景》(1985)开拓了从人文历史背景这一角度去考察方言分区的情况。
自此以后,将湖南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结合进行研究的做法沉寂下来,直到新世纪湖南方言研究者才开始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眼光,联系语言的社会性来研究方言,121分析这些非语言因素与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