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断裂分析

合集下载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件裂纹分析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件裂纹分析

摘要:奥氏体不锈钢作为关键部件用材时,对晶间腐蚀性能的检测必不可少,针对某E316H 不锈钢焊缝在经过650℃保温2h 敏化以后,按照GB/T 4334-2008中的E 法进行晶间腐蚀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的判定存在的争议,通过金相、电镜等手段对晶间腐蚀试样进行金相和形貌分析,提出对晶间腐蚀试验开裂裂纹做出合理判断的建议。

关键词:E316H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裂纹中图分类号:TG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355(2020)01-0009-04Analysis about Cracking of Stainless Steel Test Piece Subject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Gao Rui ,Zhang XiuhaiAbstract: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has to be tested for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property when it is used to make critical components.A dispute exists about the judgment of the result the intergrannular corrosion test that performed according to GB/T 4334-2008on a test piece of E316H Stainless steel welds subject to heat treatment at 650℃for 2hours.The papercarried out metallographic examination and SEM micro -morphology analysis on the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 piece and puts forward a propose on how to judge properly the cracking of the test piece.Key words:E316H stainless steel ;intergrannular corrosion test ;crack不锈钢晶间腐蚀试件裂纹分析高蕊1,张秀海110.3969/j.issn.1673-3355.2020.01.0091.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天津300457奥氏体不锈钢既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又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在现代装备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刘书丽,高亚平,郑和平,李春萍(平煤天安田庄选煤厂,河南平顶山467013)摘要: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腐蚀类型,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产生的机理,阐述了防止和消除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方法及手工电弧焊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时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熔合线;晶间腐蚀;贫铬区;双相组织中图分类号:TG441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20794(2008)0120096203E rosion B etw een Crystal Lattice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Welding JointLIU Shu-li,G AO Ya-ping,ZHENG H e-ping,Li Chun-ping(T ianzhuang C oal Preparation Plant Pingdingshan T ian’an C oal C o.Ltd.,Pingdingshan467013,China) Abstract:Introduced a erosive type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lding joint.Analysised the generating mecha2 nism of erosion between crystal lattice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lding joint.Represent the methods to pre2 vent and rem ove the erosion between crystal lattice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lding joint and the technical measure that should adopt when weld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ith manual welding.K ey w ords:weld bond;erosion between crystal lattice;area with low density chromium;quarter-phased or2 ganization0 引言不锈钢按其组织可分为3种: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

防治措施
①采用超低碳不锈钢,含碳量希望小于 0.06% 。 ②在工艺上,尽量减小近缝区过热, 特别要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就产生“中温敏化” 的加热效果。 由此可见:“高温过热”和“中温敏化”是产 生刀蚀的必要条件。 对于焊接接头“高温过热”是焊接热循环中必 然形成的,因此只需要进行一次“中温敏化” 处理,就可根据 GB1223-75 标准进行晶间腐蚀 试验。
实验目的
一、观察与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 组织。 二、了解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 的机理及晶间腐蚀区显微组织特征。
二、
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一)C法电解浸蚀装置 (二)金相显微镜 (三)吹风机 (四) 腐蚀液稀释为10%的草酸(C2H4O4· 2H2O 分析纯)水溶液1000ml (五) 实验材料1Cr18Ni9Ti(或1Cr18Ni9)钢手 弧焊或TIG焊试片40×20×1.5~3mm 6对 (六) 秒表 (七) 乙醇、丙酮、棉花、各号金相砂纸等。
三、
实验原理
1 焊接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接头产 生晶间腐蚀的类型及控制 18-8 型不锈钢焊接接头出现三个部位的 晶间腐蚀现象,即,焊缝腐蚀区,刀状 腐蚀区,敏化腐蚀区。但在同一个接头 中不会出现这三种晶间腐蚀区,其取决 于钢的成分。
1)
焊缝腐蚀区
焊缝腐蚀区主要与焊接材料有关,同时也受焊接工艺的影响。 (a) 防治措施:①控制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主要 是尽量降低含碳量和添加足够量的 Ti 和 Nb。焊缝中 Ti 和 Nb 的量 应大于钢板的量 (b)控制焊缝的组织状态,使之含有适当数量的 一次铁素体δ(δ=5%为最宜,适宜量为4~12ً%)。
2)
敏化区腐蚀
在焊接热影响区中峰值温度处于敏化温度区间的部 位所发生的腐蚀(敏化温度为450℃~ 850℃;实际区 为600℃~1000℃)。敏化区腐蚀只发生在不含Ti或Nb 的18-8不锈钢中。 防 治 措 施 : ① 采 用 含 Ti 或 Nb 的 1 8 - 8 或 超 低 碳 00Cr18Ni11不锈钢。 ②在工艺方面,应尽可能减少热影 响取处于敏化温度区间的时间。 产生敏化腐蚀区后的处理措施:采用稳定化处理, 将处理件进行850~900℃短时加热后空冷。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论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论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参考学时课内2学时)一、实验目的∙观察与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了解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机理及晶间腐蚀区显微组织特征。

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C法电解浸蚀装置1 套∙金相显微镜1 台∙吹风机1 个∙腐蚀液稀释为10%的草酸(C2H2O4·2H2O分析纯)水溶液1000mL∙实验材料1Cr18Ni9Ti(或1Cr18Ni9)钢手弧焊或TIG焊试片6对∙秒表1只∙乙醇、丙醇、棉花、各号金相砂纸等若干三、实验原理晶间腐蚀是沿晶粒边界发生的腐蚀现象。

现以18—8型奥氐体不锈钢中最常用的含稳定元素的1Cr18Ni9Ti钢为例,来讨论晶间腐蚀的问题。

1Cr18Ni9Ti钢含0.02%C和0.8%Ti。

碳在室温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低于0.03%,多余的碳则通过固熔处理与钛结合形成稳定的碳化物TiC。

由于钛对碳的固定作用,避免了在晶界形成碳化铬,从而防止了晶间腐蚀的产生。

故1Cr18Ni9Ti钢具有抗晶间腐蚀能力,一般不会产生晶间腐蚀现象。

然而在焊接接头中,情况有所不同。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见图1)(一)焊缝金属主要为柱状树枝晶,是单相奥氏体组织还是双相组织,将取决于母材和填充金属的化学成分。

(二) 过热区加热超过1200的近缝区,晶粒有明显的长大。

(三) 敏化区加热峰值温度在600—1000的区域,组织无明显变化。

对开不含稳定化元素的18—8钢,可能出现晶界碳化铬的析出。

产生贫铬层,有晶问腐蚀倾向。

(四)母材金属对于含稳定化元素的18—8钢,如1Cr18Ni9Ti钢,峰值温度超过1200的过热区发生TiC分解量愈大(图2-16),从而使稳定化作用大为减弱,甚至完全消失。

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碳原子的体积很小,扩散能力比钛原子强,碳原子趋于向奥氏体晶界扩散迁移,而钛原子则来不及扩散仍保留在奥氏体点阵节点上。

因此,碳原子析集于晶界附近成为过饱和状态。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失效分析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失效分析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失效分析田晓军;王鹏;张罡;邢卓;韩福江;姜影【摘要】For the problems of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crack appeared in the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 welding joints. The organization, composition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composite board welded joints were detectioned and analysised by means of OM, SEM and XRD. The effects of welding process specifications and heat-treatment on welding joint corrosion resistan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ferrite is 18. 3% , and the grain size is 9. 5 in the welding joint zone, the content of chromium is 9. 58% in the transition layer weld,lower tha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requirements; cr and other hard brittle phase were produced in the welding joint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increased by these factors. The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joints reduced by excessive welding energy, and the whole heat - treated of composite board can be canceled.%针对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出现晶间腐蚀裂纹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技术手段对复合板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以及相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对焊接工艺规范和热处理制度对焊接接头耐蚀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铁素体含量18.3%,晶粒度9.5级,过渡层焊缝铬的含量9.58%,低于耐蚀性要求;接头产生了σ等硬脆相,这些因素都增大晶间腐蚀敏感性;焊接线能量过大,将降低接头的腐蚀性能;复合板整体消应热处理可以取消.【期刊名称】《压力容器》【年(卷),期】2012(029)003【总页数】7页(P65-70,64)【关键词】不锈钢复合板;晶间腐蚀;组织【作者】田晓军;王鹏;张罡;邢卓;韩福江;姜影【作者单位】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8;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8;沈阳陆正重工集团,辽宁沈阳110144;沈阳陆正重工集团,辽宁沈阳11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1.2;TG142.710 引言由于不锈钢爆炸复合板具有两种材料的综合性能,能节约贵重金属,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压力容器以及环保等行业。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评定和控制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评定和控制

18-8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评定及控制18-8 奥氏体不锈钢已得到极广泛的应用,但钢在氧化和弱氧化介质中会产生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由表面沿晶界深入到内部,它使材料的强度急剧下降,稍受外力即沿晶界断裂,而表面却仍然光亮完好,所以晶间腐蚀是一种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的腐蚀破坏。

因此,要求采用不锈钢制作的设备,母材和焊接接头都应有足够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为保证产品质量,经施焊的构件设备必须进行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倾向性检查。

1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1. 1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方法通常采用加速方法来测定不锈钢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其原理是选择适当的侵蚀剂和条件对晶间进行加速的选择性腐蚀。

采用GB/ T 4334. 5- 2000“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进行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

1. 1. 1 试样制备试验用材料为1Cr18Ni9 Ti 不锈钢,其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为≤0. 12 %C , ≤1. 0 % Si ,≤2. 0 % Mn , ≤0. 030 % S , ≤0. 035 % P ,17. 0 %~19.0 % Cr ,8. 0 %~11. 0 % Ni ,0. 8 % Ti 。

在与产品筒体延长部位同时施焊的焊接工艺检查试板上取2 个试样,试样尺寸80 mm ×20 mm ×(3~4) mm ,焊接接头位于试样中部,试样切取原则上用锯切,若用剪切则应通过切削去除剪切变形部分,试样上焊缝加强高应加工至与母材齐平。

1. 1. 2 试样的敏化处理对焊后要经350 ℃以上热压力加工的焊接件在焊后进行敏化处理。

敏化处理工艺为650 ℃保温2 h空冷。

敏化后试样表面所产生的氧化皮用砂纸打磨干净,试样表面粗糙度Ra ≤0. 8μm。

1. 1. 3 腐蚀试验侵蚀介质为硫酸2硫酸铜溶液。

将100 g 分析纯硫酸(CuSO4 ·5H2O) 溶解于700 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 再加入100 mL 优级纯硫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1 000 mL ,配制成硫酸2硫酸铜溶液。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与分析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与分析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因素;2.掌握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8-8 型奥氏体不锈钢在许多介质中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但在400-800℃范围内加热或在该温度范围内缓慢冷却后,在一定的腐蚀介质中易产生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的特征是沿晶界进行浸蚀。

使金属丧失机械性能,致使整个金属变成粉末。

1.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的碳化物在高温下溶入奥氏体中,由于敏化(400-800℃)加热时,铬的碳化物常于奥氏体晶界处析出,造成奥氏体晶粒边缘贫铬现象,使该区域电化学稳定性下降,于是在一定的介质中产生晶间腐蚀。

为提高耐蚀性能,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将 18-8 型奥氏体不锈钢碳含量降至 0.03%以下,使之减少晶界处碳化物析出量,而防止发生晶间腐蚀。

这类钢成称为超低碳不锈钢,常见的有00Cr18Ni10。

(2)在 18-8 型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比铬更易形成碳化物的元素钛或铌,钛或铌的碳化物较铬的碳化物难溶于奥氏体中,所以在敏化温度范围内加热时,也不会于晶界处析出碳化物,不会在腐蚀性介质中产生晶间腐蚀。

为固定18-8 型奥氏体不锈钢中的碳,必须加入足够数量的钛或铌,按原子量计算,钛或铌的加入量分别为钢中碳含量的4-8 倍。

2.晶间腐蚀的试验方法晶间腐蚀的试验方法有 C 法、 T 法、 L 法、 F 法和 X 法。

这里介绍容易实现的 C法和 F法。

试样状态:(1)含稳定化元素( Ti 或 Nb)或超低碳( C≤ 0.03%)的钢种应在固溶状态下经敏化处理的试样进行试验。

敏化处理制度为 650℃保温 1 小时空冷。

(2)含碳量大于 0.03%不含稳定化元素的钢种,以固溶状态的试样进行试验;用于焊接钢种应经敏化处理后进行试验。

(3)直接以冷状态使用的钢种,经协议可在交货状态试验。

(4)焊接试样直接以焊后状态试验。

如在焊后要在 350℃以上热加工,试样在焊后要进行敏化处理。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项目编号 08505917项目名称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实验面向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名称金属焊接性教材、实习指导名称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焊接部分)实验指导书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属实验室材料成型实验室(焊接)实验类别专业课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选做难易程度一般计划学时 4学分 .1实验套数 2每组人数8最多容纳人数10实验项目简介:晶间腐蚀是沿晶粒边界发生的腐蚀现象,因碳化铬在晶界沉淀而使晶界层“贫铬”,铬的有效含量<12%,在腐蚀介质中沿晶间发生腐蚀。

该试验以18-8型奥氏体不锈钢中最常用的含稳定元素的1Cr18Ni9Ti和含稳定元素的0Cr19Ni9为例,来讨论晶间腐蚀问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通常在焊缝区、过热区、敏化区,产生晶间腐蚀倾向。

观察与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观察晶间腐蚀区显微组织特征,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机理和防治。

实验目的:一、观察与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

二、了解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机理及晶间腐蚀区显微组织特征。

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晶间腐蚀是沿晶粒边界发生的腐蚀现象,因碳化铬在晶界沉淀而使晶界层“贫铬”,铬的有效含量<12%,在腐蚀介质中沿晶间发生腐蚀。

该试验以18-8型奥氏体不锈钢中最常用的含稳定元素的1Cr18Ni9Ti和含稳定元素的0Cr19Ni9为例,来讨论晶间腐蚀问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通常在焊缝区、过热区、敏化区,产生晶间腐蚀倾向。

焊缝中尽量减少C,或添加足够的Nb,或使焊缝中获得适量的δ相,可避免焊缝区晶间腐蚀。

敏化腐蚀区是HAZ加热峰值温度为600~1000℃的区域,敏化区腐蚀只发生在不含Ti或Nb 的普通18-8钢中,超低碳不锈钢也不会发生。

刀状腐蚀区:只出现在含Ti或Nb的18-8接头中,且一定发生在紧邻焊缝的过热区中,呈窄而深的沿晶破坏,类似刀削切口,简称“刀蚀“。

不锈钢管腐蚀开裂分析

不锈钢管腐蚀开裂分析

2019年 第11期热加工W焊接与切割elding & Cutting19不锈钢管腐蚀开裂分析■李国辉,刘洪武,王跃庆摘要:某化肥厂304不锈钢管焊接后并经过了试压,在使用了两年后,部分钢管发生渗液现象。

为了找出失效原因,对渗液钢管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平均晶粒度、扫描电镜分析。

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管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偏高,钢管化学成分中Cr 含量偏低,在焊接后晶界Cr 与C 结合析出碳化物,导致晶界处贫Cr 被腐蚀,大气环境中氯离子含量过高,也是导致腐蚀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不锈钢;失效分析;晶间腐蚀;贫铬1. 概述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304不锈钢被广泛地用于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蚀性和成形性)的设备和机件,在化工设备、压力容器等行业应用广泛。

某化肥厂硫酸管,用于硫酸泵出口(0.82M P a )与反应器之间连接,该泵流量14m 3/h ,扬程63m ,硫酸浓度为93.5%,使用温度为常温。

该管道于2016年更换,在使用两年后,在泵进出口排放管及压力表接口高颈法兰焊接处出现渗液现象。

对管壁进行清洗、渗透检测并发现裂纹(见图1)。

查阅原始资料,该钢管材质为304不锈钢,管径为D N50,壁厚3.5m m ,在焊接后进行渗透检测,结果合格。

将该钢管切割取样,经检测发现,渗液处位于焊缝区域并发现裂纹。

为查明不锈钢管腐蚀开裂失效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危险,本文拟对失效钢管件进行化学成分、金相显微及扫描电镜分析,从而得出失效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 试验方法(1)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A R L-4460直读光谱仪分别对不锈钢管的母材及焊缝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确定化学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金相显微分析 从渗液处(见图1c )截取试样,试样包括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对试样进行预磨、粗磨、精磨和抛光,使用OLYMPUS-GX51金相显微镜对试样进行非金属夹杂物观察,之后用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对其浸蚀,在金相显微镜下对试样进行组织观察(见图2)。

不锈钢生锈腐蚀断裂的原因

不锈钢生锈腐蚀断裂的原因

不锈钢生锈腐蚀断裂的原因
不锈钢生锈、腐蚀和断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腐蚀:不锈钢主要是由铁、铬、镍等合金元素组成,其中铬的含量较高。

铬会与氧气结合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起到防止钢材进一步腐蚀的作用。

然而,当遭受一些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时,氧化铬膜可能会被破坏,导致不锈钢发生腐蚀。

2. 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不锈钢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受到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含有硫、氯等污染物的侵蚀。

尤其是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可能更快。

3. 电化学腐蚀:如果不锈钢表面存在微小的缺陷,例如划痕、裂纹等,这些缺陷可能导致不锈钢在电化学条件下发生腐蚀。

例如,在存在电解质溶液中,不锈钢可能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4. 力学因素:不锈钢的断裂可能与力学因素有关,如应力过大、外力冲击等。

当不锈钢受到超过其承载能力的应力时,可能会发生断裂。

为了避免不锈钢的生锈、腐蚀和断裂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环境:尽量避免将不锈钢暴露在潮湿、有酸碱性或含有污染物的环境中。

2.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不锈钢表面,确保其表面干净,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

3. 防护涂层: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以考虑给不锈钢表面添加一层防护涂层,增加其抗腐蚀性能。

4. 注意使用条件:在使用不锈钢制品时,要注意避免过大的应力和外力冲击,以防止不锈钢发生断裂。

总之,不锈钢的生锈、腐蚀和断裂问题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化学因素、力学因素等,以保证不锈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晶间腐蚀裂纹特征

晶间腐蚀裂纹特征

晶间腐蚀裂纹特征
晶间腐蚀是一种局部破坏现象,表现为不锈钢的晶界优先受到腐蚀破坏。

这种腐蚀现象的特点如下:
1. 裂纹分布: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间腐蚀裂纹由表及里沿晶界扩展。

裂纹通常出现在焊接接头和熔合线处等高温受热区域,也可能出现在介质与不锈钢相接触的整个界面上。

2. 裂纹扩展方向:晶间腐蚀的裂纹扩展方向紊乱,没有一定的规律。

这种腐蚀与所受应力的性质、数值的高低以及应力的方向性等因素联系较小。

3. 腐蚀痕迹信息诊断:晶间腐蚀表面腐蚀产物和腐蚀破坏程度都比较严重。

轻轻敲击遭受腐蚀的不锈钢,听不见清脆的金属声,用力敲击时,材料会碎成小块或粉状。

晶间腐蚀的产生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晶界物质的组织形态与晶粒尺寸不同;二是特定的环境因素,如电解质腐蚀溶液。

这种腐蚀一般是大面积广泛分布,而其他腐蚀失效类型的裂纹是集中分布。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引言: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在焊接过程中,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容易出现晶间腐蚀问题,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晶间腐蚀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晶间腐蚀的机制晶间腐蚀是指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界处发生的腐蚀现象。

其机制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晶界偏析和敏化现象。

1. 晶界偏析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处于高温状态下,元素在晶界处的偏析现象比较明显。

其中,铬元素的偏析是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晶界处富集了铬元素,使得晶界失去了原有的抗腐蚀能力,从而容易发生腐蚀。

2. 敏化现象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会导致晶界处的铬元素结合碳形成了铬碳化物。

这种反应被称为敏化现象。

铬碳化物的形成使得晶界失去了抗腐蚀的能力,容易受到腐蚀介质的侵蚀。

二、影响因素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晶间腐蚀的程度。

过高的焊接温度、过长的焊接时间以及过大的焊接电流都会加剧晶界偏析和敏化现象,增加晶间腐蚀的风险。

2.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选择对晶间腐蚀也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牌号的奥氏体不锈钢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其晶间腐蚀的倾向也不同。

因此,在选择焊接材料时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3. 焊接环境焊接环境中的腐蚀介质对晶间腐蚀的影响非常重要。

例如,酸性介质和氯化物等腐蚀性较强的介质会加速晶间腐蚀的发生。

因此,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焊接时,应特别注意晶间腐蚀的问题。

三、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在选择焊接材料时,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耐腐蚀性能较好的奥氏体不锈钢。

避免使用容易发生晶间腐蚀的材料。

2. 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控制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等参数。

304不锈钢焊接管开裂原因分析

304不锈钢焊接管开裂原因分析

304不锈钢焊接管开裂原因分析摘要:304不锈钢管路在例行检查过程中发现多处裂纹,该管路最大运行压力约40MPa,内部介质温度为-40~60℃,外部为舱室,管路材质为0Cr18Ni10Ti奥氏体不锈钢,型号规格为φ42mm×6mm,管线服役过程中存在压力及温度变化,裂纹分布于焊缝附近,通过无损检测、宏观观察、金相检测、扫描电镜断口观察及能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高压空气不锈钢管发生了刀状腐蚀开裂失效,属于晶间腐蚀的一种,裂纹位于焊缝熔合线处,焊接工艺不当导致熔合线区域抗晶间腐蚀能力下降以及外来腐蚀介质是导致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钢管开裂;应力腐蚀;补焊1外观检查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失效不锈钢焊接管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

表面多处发生开裂,开裂位置外表面已被打磨。

经观察,焊接管裂纹多位于焊接处附近,有环向开裂亦有轴向开裂,图1(d)裂纹呈“H”型横纵交错,且裂纹已裂穿焊接管壁厚方向,焊接处呈黄褐色锈蚀形态特征,附近观察到有焊接过程中飞溅的焊料滴落附近。

线切割切取几处开裂较严重位置,其外表面形态如图1(b)所示,对应各自内表面宏观形貌如图1(c)所示,裂纹均已裂穿,且钢管内表面裂纹附近有圆圈痕迹,呈历经高温灼烧的补焊形貌特征。

将图1(d)处裂纹打开,断口如图1(e)所示,表面呈银灰色,敲开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从各断口扩展流线判断,开裂起始于外表面,沿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扩展,源区略呈暗灰色。

利用超景深体式显微镜观察裂纹处钢管内壁形貌如图1(f)所示,图1(g)为酸洗处理后的内表面形貌。

从失效焊接管基体上取样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果如表1所示,符合GB/T20878—2007《不锈钢及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中对06Cr19Ni10的化学成分规范要求。

图1不锈钢焊接管开裂宏观形貌2理化检验2.1无损检测参照标准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对高压空气不锈钢管整体外表面除漆后进行渗透检测,结果在焊缝边缘发现1处裂纹,裂纹方向平行于焊缝,指示长度15mm。

316L不锈钢焊缝抗晶间腐蚀性能评价

316L不锈钢焊缝抗晶间腐蚀性能评价

316L不锈钢焊缝抗晶间腐蚀性能评价1 基本概况受太阳宝公司委托,对两种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评价。

316L不锈钢作为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是镍基合金和钛的代用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肥、纺织、造纸、医药、原子能、宇宙航行以及海洋开发等领域。

然而,不锈钢如果热处理不当或焊接过程不当,导致材料敏化,就会发生晶间腐蚀。

其在化工及核工业生产中由晶间腐蚀造成的设备损坏占相当大的比重。

统计数据表明,晶间腐蚀约占腐蚀损失的10.2%,加上由晶间腐蚀转变为沿晶应力腐蚀开裂的事例数就更多了。

因此,晶间腐蚀是不锈钢最危险的破坏形式之一。

2 试验评价方法和步骤按照GB/T4334.5-2000《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对原材料和焊接材料进行试验。

2.1 试样取样图1 取样位置示意图根据国标GB4334.5-2000要求,试样尺寸取长度80mm,宽20mm,厚度为4mm。

由于本文为单焊缝取样,故取样位置见图1。

图2为按国标要求所取下的试样。

焊缝区所取试样图2 所取的试样2.2 试验溶液将100g符合GB/T665的分析纯硫酸铜(CuSO4·5H2O)溶解于7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00mL符合GB/T625的优级纯硫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配成硫酸—硫酸铜溶液。

2.3 试验仪器和设备油浴锅,带回流冷凝器的磨口烧瓶,微量天平,量筒等。

2.4 试验条件和步骤试验前将试样去油并干燥,在烧瓶底部铺一层符合GB/T466的铜屑,然后放置试样,并保证试样之间互不接触。

往烧瓶中加配置好的试验溶液,溶液应高出试样30mm。

再将烧瓶放在加热装置上,通以冷却水,加热试验溶液,使之保持微沸状态,连续16小时。

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

图3 试验装置整体图2.5 断口扫描电镜及金相分析图4 6#样微观形貌图5 8#样微观形貌在316L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中,用弯曲方法来评定晶间腐蚀的倾向性,是用适量的变形,加速晶间腐蚀裂纹的暴露,但前提是试样的变形率不应超过试样允许的塑性变形量。

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浅究

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浅究

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浅究不锈钢材料是当前我们生产、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材料,它具有很多优点,但这种不锈钢材料用于冷加工成形与进行焊接作业时,时常会对其实际抗腐蚀性能造成影响,若其抗腐蚀性能不强,很容易被腐蚀,影响到构建的稳定性,因此在成形与焊接不锈钢产品后,在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要求母材与焊接头的抗腐蚀性能必须足够强,特别是抗晶间腐蚀性能。

为此必须掌握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检验方法,了解造成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策略努力提高不锈钢焊件抗晶间腐蚀能力。

1 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检验在氧化与弱氧化环境中晶间腐蚀经常会出现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一旦不锈钢件出现这种腐蚀,腐蚀会从不锈钢表面沿晶界深入内部,对不锈钢材料的实际机械强度会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晶间腐蚀的材料,稍受外力断裂现象就有可能沿晶界线发生,只观看材料表面很难判断出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有高危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在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设备时,母料与焊接接头的实际抗晶间腐蚀性能必须足够强。

为使焊接构件足够牢固,必须检查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性。

在测定不锈钢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情况时,一般采用的是加速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适当腐蚀剂,在一定条件下,加速选择性腐蚀晶间,找一个万能材料试验机,把试样放置于上面,弯曲材料然后再评定,我们用与介质接触的面作为检验面,借助高倍放大镜对弯曲试样处的表面进行观察,看有无晶间腐蚀引发的裂纹。

2 判别晶间腐蚀裂纹位于试样弯曲部位棱角处的裂纹以及无裂纹的滑移线、皱纹等以上情况不一定都是由于晶间腐蚀引发的裂纹,发生晶间腐蚀的试验,在实施冷弯曲操作时,其表面鳞状裂纹随处可见,对试样进行敲击金属声响不会出现,在很难评定的情况下,可借助金相法进行判断,在实施断面金相检查时,若发现局部腐蚀发生于晶界或其毗邻区域,晶粒脱落,沿晶界腐蚀推进,并且推进有一定均匀性。

这种沿晶界形成的腐蚀通常为晶间腐蚀。

3 焊接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控制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通常是由于晶界碳化铬发生沉淀析出造成的,不锈钢晶界区缺乏铬是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从控制不锈钢焊接处碳化铬的沉淀来防止发生晶间腐蚀,具体可从沉淀碳化铬的分量情况、部位以及形成沉淀物的动力方面进行考虑。

304不锈钢板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

304不锈钢板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

304不锈钢板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
304不锈钢板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固溶态时的组织和冷作应力:304不锈钢板焊接过程中,高温下的固溶态会使晶界处形成内在弥散的碳化物,这会导致结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

冷作应力会形成微观应力集中点,从而易于形成裂纹。

2.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和降低,产生热应力。

这些热应力可能超过了304不锈钢板的抗拉强度和延性,导致裂纹的产生。

3.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冷却过程中,焊接接头会产生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可能超过了304不锈钢板的强度和抗拉性能,从而导致裂纹产生。

4.杂质和缺陷:304不锈钢板中的杂质和缺陷会增加焊接过程中的局部应力,从而导致裂纹的产生。

5.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焊接区域附近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可能会对304不锈钢板产生腐蚀作用,破坏其表面保护膜,进一步导致局部腐蚀和裂纹的产生。

总之,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残余应力、杂质和缺陷以及外界污染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304不锈钢板的焊接裂纹产生。

因此,焊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工艺参数,以减少这些因素对304不锈钢板焊接裂纹的影响。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失效分析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失效分析
渡 层焊 缝铬 的含 量 95 % , 于 耐蚀 性要 求 ; 头 产 生 了 等硬脆 相 , 些 因素都增 大 晶间腐蚀 敏 .8 低 接 这
感 性 ; 接 线 能量过 大 , 降低 接 头 的腐蚀 性 能 ; 焊 将 复合 板 整体 消应 热处 理可 以取 消。
关键词: 不锈 钢复 合板 ; 晶间腐 蚀 ; 组织
t ec ne to ri s1 . % ,a d tegan s e i 9 5 i h edn on o e h o tn fc r— h o tn ff rt i 8 3 e e n h ri i s . n tew ligj it n ,tec ne to h o z z
V 1 . 0 02 o 9 N 32 1 2
有能 够满 足特 殊 理化 性能 要求 的耐腐 蚀性 能 。但 在长 期 运 行 状 态 下 , 由于 热 加 工 、 接 等 因 素 影 焊
1 试 验材 料及试 验 方法
11 试验 材料 .
响, 不锈钢复合板会出现晶间腐蚀现象 , 对设备的 正常 运行 造成 重 大 隐患 , 因此 对 晶 间腐 蚀 的研 究 具有 实 际工程 意 义 ¨ 。
表 1 基 板 1 CMo 5 r R的 化 学 成 分 及 力 学 性 能
化学成分/ %
C S i Mn 1 C r N i I Mo R / MP a
力学性能
R“ MP / a A % /
0 1 .4
02 .1
04 l 11 .7 .
摘 要: 针对 不锈 钢 复合板 焊 接接 头 出现 晶 间腐 蚀裂 纹 问题 , 用 光 学显微 镜 、 采 扫描 电镜 、 R 等技 XD
术手段对复合板焊接接头的组织、 成分以及相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 对焊接工艺规范和热处理制度 对 焊接 接 头耐蚀 性 的影 响进行 探讨 。 结果表 明 , 头焊 缝 区铁 素 体含 量 1.% , 接 8 3 晶粒度 9 5级 , . 过

不锈钢晶间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简介不锈钢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简称IGC)是指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不锈钢材料的晶界处发生腐蚀现象的一种失效形式。

晶间腐蚀会导致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材料的断裂。

对于使用不锈钢材料的工程领域来说,了解晶间腐蚀的成因、预防和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成因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是由其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膜保护的。

然而,某些特定条件下,晶界处的铬含量会降低,导致晶间区域缺乏足够的抗腐蚀能力。

晶间腐蚀主要有以下两个成因:1.热处理导致的敏感性降低:在高温热处理中,不锈钢的一些合金元素会在晶界处析出,降低晶界处的抗腐蚀性能。

2.氧化焊接导致的晶间腐蚀: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输入和冷却过程,不锈钢材料的晶界处会发生局部过热和退火,进而使得铬元素在晶界处析出,从而引发晶间腐蚀。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成因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加剧晶间腐蚀的发生,如金属腐蚀剂的存在、材料残余应力等。

预防方法为了防止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人们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1.合理的材料选择:选择低碳(C)含量的不锈钢材料,降低晶界处的碳含量,可以有效降低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2.控制热处理参数:在热处理过程中,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减少晶界处的金属偏析。

3.使用缓冷工艺:缓慢冷却可以降低晶界处的残余应力,减少晶间腐蚀的风险。

4.控制焊接参数:在焊接过程中,合理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避免局部过热和急冷现象的发生,以减少晶界腐蚀的可能性。

检测方法在不锈钢制品中,晶间腐蚀属于隐蔽缺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检测:1.金相显微镜观察:通过取样并制备金相试样,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晶界处是否发生腐蚀。

2.腐蚀试验:通过将不锈钢材料暴露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观察是否在晶界处发生腐蚀,可以评估不锈钢材料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3.电化学测试: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不锈钢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通过测量腐蚀电流和电位变化等参数,可以评估晶间腐蚀的程度。

18-8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评定及控制探究

18-8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评定及控制探究

18-8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评定及控制探究发布时间:2021-06-28T11:52:23.77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作者:刘志营[导读]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出现晶间腐蚀,其原因主要是沉淀析出了晶间碳化铬。

刘志营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省东营市 257500摘要: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出现晶间腐蚀,其原因主要是沉淀析出了晶间碳化铬。

对此,可对碳化铬沉淀进行控制,据此对晶间腐蚀进行预防。

本文简述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浅析了判定晶间腐蚀裂纹的方法,探究了焊接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控制及预防措施,以期为18-8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评定及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前言:18-8奥氏体不锈钢在诸多领域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但在氧化介质和弱氧化介质中,此类不锈钢会形成晶间腐蚀,并沿晶界从表面深入至内部,急剧降低材料强度。

虽然其表面仍能保持光亮完好,但稍微受到外力作用,即会沿晶界发生断裂。

因此,晶间腐蚀作为一种腐蚀破坏,危害性极大。

对此,有必要对18-8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进行检查判定,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一般通过加速方法,对不锈钢对于晶间腐蚀呈现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其原理在于,创设适当条件,并合理选用侵蚀剂,对晶间实施加速选择性腐蚀[1]。

可遵循GB/T 4334.5-2000“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对焊接接头开展晶间腐蚀试验。

2 判定晶间腐蚀裂纹试验弯曲部位相应的棱角出现的裂纹、滑移线、表面粗糙以及皱纹等,均不能将其视为晶间腐蚀导致的裂纹。

若试样发生晶间腐蚀,经过冷弯之后,鳞状裂纹会形成于其表面,对之进行敲击,不会发出金属声响。

可通过金相法对之进行评定。

对断面实施金相检查,若发现局部腐蚀存在于晶界或者其毗邻部位,甚至出现晶粒脱落,沿晶界形成均匀腐蚀,即可判定其为晶间腐蚀[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断裂分析
我公司经常发生不锈钢产品试板焊接接头按国标GB/T4334-2008E法晶间腐蚀试验不合格情况(部分产品试样发生微小裂纹,部分试样直接弯曲断裂),为证明此裂纹是否为晶间腐蚀裂纹及为了减少公司内部人员不同观点,现准备专项试验,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判定裂纹属性及形成原因。

结果表明:断裂出现的裂纹非晶间腐蚀裂纹,而是试样弯曲时产生的塑性断裂,所以试验判定时不应简单的以断裂或出现裂纹为判定试验结果的唯一标准,应通过光学显微镜确认裂纹是否是由于晶间腐蚀产生。

标签:晶间腐蚀;金相焊接接头;断裂
1概述
我公司不锈钢产品试件及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在按照
B/T4334-2008E做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试验时,经常在焊缝区发生试样断裂或有局部细微裂纹的情况(图1),因GB/T4334-2008标准内对于试样断裂该如何判定试样合格与否的阐述并不明确,所以造成我公司理化检测人员多次以不合格判定产品试件的质量,因此给生产及进度造成了极大的耽误,同时因为不合格后返修及重新制备产品试件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现针对此项问题做专门针对试验,以明确此现象的实质问题也为了消除公司内部技术人员的不同观点。

2影响晶间腐蚀速率的焊接因素分析
2.1焊接接头是由母材和焊材(填充金属),按照一定的熔合比组成的特殊形式接头,其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直接受其二者化学成份的影响。

以300系列不锈钢为例,通常其主要合金成份Cr、Ni、Mo是提高其抗腐蚀性的主要因素,在主要合金成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不锈钢材料的C、S、P等杂质的含量也可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因此,在选择标准范围内的材料时,尽可能要求选择杂质含量偏低的材料。

不锈钢晶间腐蚀主要是由于晶界处形成(FeCr)23C6,而导致晶间贫铬造成的,而Diebold和Weingner认为,增加镍(镍超过20%)和加入Mo含量,可以降低C的活性,加入18%的铬和增加镍含量降低了纯铁中碳的溶解度。

2.2焊接线能量是影响焊接接头腐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包括了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三个焊接参数,计数公式如下:
焊接线能量计算公式:q=IU/υ
式中:I—焊接电流A
U—电弧电压V
υ—焊接速度cm/s
q—线能量J/cm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因为电压是基本不变的,选取小电流I,加快焊接速度υ就能达到线能量小的目的,ASME规范要求焊缝宽度小于焊条直径的3倍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另外,从焊缝表面成型后的颜色也可以发现焊接线能量的影响,通常成型后焊缝是银白色、金黄色比较理想。

根据以往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这种状态的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容易通过,反之如果成型后焊缝是蓝色、紫色就已经被氧化,就是不理想的,晶间腐蚀不容易通过。

2.3层间温度也是影响焊接接头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国内外规范对于300系列不锈钢,要求焊接时层间温度不超过150℃,而镍基合金要求会更低,其目的和控制线能量是一致的,在考察焊接接头承受热量影响时,还要考察其本身的吸热、散热能力,当基体温度(层间温度)较高时,后续焊接热量叠加,在散热不变的情况下,其高温持续时间会更长,对不锈钢的影响更大。

2.4冷却速度的影响:不锈钢一般不需要热处理,如果需要通常为固熔处理,目的就是为了快速冷却,迅速通过σ相析出区(400-800℃),然而,由于焊接接头的特殊性,不一定具备固熔处理的条件,或者没有必要,此时,通常做法是尽可能加速冷却,减少晶相析出和晶粒粗大的可能。

3焊缝断裂原因分析
根据GB/T4334-2008 E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试验规定压头直径为试样厚度的 1.25-1.67倍(标准规定压头为5mm试样厚度为3-4mm),而按照NB/T47014-2011中焊接工艺评定弯曲试验的规定,一般取壓头直径为试样厚度的4倍。

因焊缝熔敷金属的延伸率一般仅仅为30%左右,所以根据GB/T4334-2008E要求进行弯曲容易超出焊缝金属的延展极限,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而这种裂纹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分析及金相图谱比对并非由于晶间腐蚀裂纹产生。

所以就焊缝金属来看GB/T4334-2008E的弯曲要求过于苛刻(原材料的延伸率普遍在50%左右,所以不易断裂),笔者认为弯曲试验首先应保证在材料的延展性范围之内,否则会出现由于超出材料的延性极限而出现的裂纹,导致错误判断;其次,弯曲试验压头直径的选择应根据试样厚度和材料的纤维伸长率来选取压头直径。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延伸率一般在30%左右,因此,为了保证弯曲试验在材料的延性范围内,压头直径至少应为试样厚度的2倍。

而GB/T4334-2008E中对于弯曲试样的要求过于苛刻,标准旨在在极限的弯曲环境下充分暴露晶间腐蚀缺陷,而不是将裂纹简单定型为晶间腐蚀产生,断裂后应采取金相法判定是否有因晶粒脱落晶界变宽等典型的晶间腐蚀现象。

4最后结论
通过大量的模似试验,结论如下:尽可能选择高合金,低杂质的焊接材料,以弥补焊接接头自身性能不足;焊接参数对于不锈钢焊接接头腐蚀性能有很多影响,其主要影响参数是焊接速度,层间温度次之;晶间腐蚀试验与取样位置也有关系,要取工艺介质接触面;GB/T4334-2008E晶间腐蚀试验的弯曲要求超出了一般焊接试样的延展极限,所以晶腐试件弯曲后断裂,不能够简单地判定为晶腐不合格,还需要采用金相法来进一步判定,以确定晶界是否存在晶间腐蚀倾向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GB/T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