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三节公众参与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1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章末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章末小结与测评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
据此回答1~2题。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C.环境管理制度D.环境管理政策2.“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解析:1.A 2.C 第1题,注意弄清环保的基本方针及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度、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题干的叙述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的,简称32字方针。
第2题,建污水处理厂属于源头治理,防止污水的产生和污染。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
()A.造纸B.钢铁C.有色冶金D.微电子4.“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A.法律B.教育C.经济D.行政解析:3.D 4.C 第3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
第4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10月16日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
主题为“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
提醒我们“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自觉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据此回答5~6题。
5.世界粮食日主题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A.生态发展需要减少和停止粮食消费B.资源开采与拒绝发展相协调C.只考虑当代公平,不考虑后代发展D.生活消费与环境保护相协调6.在餐馆和食堂就餐时,我们应拒绝()A.按需消费,剩余打包B.使用消毒餐具,养成卫生习惯C.超量点餐,促进消费D.不剩饭菜,“光盘”行动解析:5.D 6.C 第5题,世界粮食日主题强调社会保护与农业,提倡节俭,体现出了生活消费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A、B、C三项明显错误。
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2节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第3节 公众参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第二、三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公众参与学习目标:1.了解当前全球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
2.理解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难点) 3.掌握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重点)一、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1.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原因①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③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
(2)国际合作的原则:公平原则。
(3)国际最高层次的环境合作: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
2.中国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和国际合作(1)批准国际环境公约和议定书。
(2)与联合国机构和组织进行积极合作。
(3)与多国签署环保文件:备忘录、行动计划、公报、声明、议定书等。
二、公众参与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2)工作方向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②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③监督企业的行为。
④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3)中国的环保NGO①特征:数量多、发展快、很活跃。
②作用:对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监督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③典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也称“自然之友”)。
2.个人环境道德修养(1)科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①手段:宣言、政策、国策以及法律等。
②意识:在广大人群中建立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③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④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⑤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3)青年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1.发达国家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在国际合作中应负次要责任。
( ) 2.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 3.广大的中青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
( ) 4.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道德。
( ) 5.下列不属于环境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教育,环保选购C.重复使用,多次利用D.人类中心,保护自然提示:1.×世界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所以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1)

【典例剖析】 (2016·云南师大附中月考)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季,我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分布着烧烤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 路边的绿化树叶子都烤黄了,让人不禁联想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的诗句。 材料二 每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环保志愿者们都会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 传,多数人仅对活动发放的礼品感兴趣,将志愿者们发放的宣传单随意丢弃, 而环保知识无人问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协助政府执行环境 政策
监督企业的行为,与 企业合作开发环保 产品及服务
社会宣传、青少年普及教育、 教师培训、绿色学校活动、绿 色社区活动、绿色消费活动、 保护野生动物、植树造林、提 供法律援助、表彰优秀人物
我国 的环 保NGO
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 化分院(自然之友)
成立 时间
宗旨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 识,直接参与保护 环境和实行社会的 监督
答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指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
境的权利和义务。
2.我国的环保NGO
(1)概况:发展非常 快 ,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作用:提高公众的 环境 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的监督。
(3)“自然之友”:1994年3月成立,以开展 群众 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
环境伦理
物种
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1)节约 资源 ,减少污染。
(2) 绿色 消费,环保选购。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4) 回收,循环再生。 (5)保分护类自然,万物共存。来自3.青年环保行为科学考察、
、
、净化环境、开展环境教育、
对贫穷地区奉保献护爱野心生。动物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5.1 认识环境管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学习重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手段【学习难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学习过程】: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2.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学生活动】(分组探讨)案例1探究活动: 1、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探究结果】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
2、3、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
4、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
5、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传,自觉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环境管理3.环境管理概念(补充):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
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目的:核心: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通过阅读表5、1,了解不同管理对象的环境管理内容。
新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三节 公众参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节公众参与[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理解个人在保护环境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民间环境保护组织1.国际环保NGO(1)NGO的优势:拥有专业的①知识、②技术及③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④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⑤创造力,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2)其工作的主要方向:环境和生态的⑥教育与⑦研究;⑧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⑨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2.我国的环保NGO(1)数量:全国正式注册的环保组织已超过⑩2_000个。
(2)工作:开展⑪社会宣传、青少年普及教育、教师培训、绿色学校活动、绿色社区活动、绿色消费活动、保护⑫野生动物、植树造林、提供⑬法律援助、表彰⑭优秀人物等。
(3)作用:提高公众的⑮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监督。
(4)“自然之友”:1994年3月经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以开展⑯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⑰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⑱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⑲环保事业为宗旨。
思维活动1.环境保护工作只要政府加强环境管理就能做好吗?答案不能。
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参与的基础上的,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特别是青少年最大限度地认同、支持与参与。
因此,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自觉约束自身行动,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个人环境道德修养1.科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手段:宣言、政策、国策及法律等。
(2)意识:在广大人群中建立一种⑳环境伦理意识。
2.人在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1)人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同样有○21保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
22权利,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2)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种存在的○23共有的权利。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三节 公众参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1 部 分
(bù
第 五 章
fen)
识记(shíjì)基础 知识
理解(lǐjiě)核心要
第
点
三
节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第一页,共22页。
第二页,共22页。
第三页,共22页。
1.了解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优势和作用。 2.明确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
行为准则。 3.树立(shùlì)正确的环境道德观。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解析] 人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增强对“绿色消 费”等一系列提高环境质量的生产(shēngchǎn)、生活方式的认识, 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答案] (1)A (2)B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四页,共22页。
第五页,共22页。
一、民间环境保护组织(zǔzhī)(NGO)
1.主要优势
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
和充沛责的任创感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
和支持。
2.参工与作(cā的n主yù要) 方向
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
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fángzhì)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fángzhì)病虫害
第十五页,共22页。
2.环境道德的主要(zhǔyào)内容和行为规 范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总结: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3. 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精品课件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 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 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 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它不能从 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也就是 说,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 性,因此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 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 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 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精品课件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 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 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牧民甲:10头x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精品课件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 产奶1 000升。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 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 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 产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接管理环境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配套课件第五章第三节公众参与

第十二页,共25页。
--1122-
第三节 公众参与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 S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加强公民环境伦理道德建设已经十分急迫。发达国家上百年工 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全国七 大水系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的不到(bù dào)40%;2/3的城市大气 质量劣于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生态系统退化加剧,土壤侵蚀面积超过 350万平方千米,且年增1万平方千米。据中国科学院测算,环境污 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 成的损失相当于GDP的15%。 (1)材料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有哪几大类? (2)环境伦理的核心是什么? (3)结合生活实例,试举几个符合伦理道德的例子。
第三节 公众(gōngzhòng)参与
--11-
第一页,共25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 S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1.了解(liǎojiě)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优势以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理解个人环境道德修养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33-
第三页,共25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 S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一二
(3)作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监督。 (4)“自然之友”:1994年3月经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 (mínjiān)环保团体,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 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三节 公众参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公众参与►课前演练1.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需要全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的变革。
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观念,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2.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
(1)优势: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2)作用(工作方向):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3)“自然之友”: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它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
►课堂探究环保(NGO)。
►对点演练1.近年来国际上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D)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④走在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的前沿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④皆是NGO的优势。
2.能体现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行为作用的是(B)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②代替政府执行环境政策③监督企业的行为④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解析:①是政府科研机构的职能,②应该是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课前演练1.环境伦理是指人与自然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它可以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有的态度与责任: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
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
尊重和保护环境 (克服短期行为)等。
3.环境道德主要行为准则。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疑难规律方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一、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概念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目的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类型按范围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三类按职能和性质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三类(1)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2)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
(3)经济手段: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境。
(4)技术手段:借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保护治理环境。
(5)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通过报道、电视广播等形式普及环境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动员,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水平。
3.我国的环境管理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练习1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下图)。
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
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
(1)图中某支流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的问题?答案(1)B处。
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_1

人教版选修6第五章第三节《公众参与》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学习认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2、结合环保宣传海报制作和张贴,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明确应担负的责任以及应采取的行动。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教学用具:平板电脑、教师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法、活动参与法。
教学过程:导入:污染物处理争议新课:一、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从根本上讲,需要全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的变革。
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因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观念,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二、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优势: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作用(工作方向):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②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③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我国NGO活动情况:①发展非常快(注册的已超过2000个)②活动活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③都有自己的对象和目标④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也称“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 它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三节公众参与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民众参加民众参加———————情形导入先思虑———————2016 年 3 月 24 日《南方日报》信息,新学期伊始,汕头市近60所中小学的学生都用上了一种崭新“重生”作业本。
与过去使用的作业本不一样,这些作业本拥有护眼作用,且每一本都是学生经过用废纸置换的方式获取的。
跟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废纸回收、护眼作业本早已不是新鲜词汇,但是经过废纸回收置换成护眼作业本,在国内多半城市仍较为少见。
思虑研究: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提示:作为中学生应当成到:踊跃参加当地的环保活动;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举报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1.主要优势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检查能力,拥有更为纯真的社会责任感和充足的创立力,并且惹起了更宽泛的基层集体的参加和支持。
2.工作的主要方向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辅助政府履行环境政策;监察公司的行为,与公司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3.我国的环保NGO我国政府同意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民众性民间环保集体——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它以展开民众性环境教育、倡议绿色文明、成立和流传拥有中国特点的绿色文化、促使中国的环保事业为主旨。
二、个人环境道德涵养1.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拥有的态度和责任有义务尊敬自然和其余物种存在的权益;要尊敬和保护环境,不可以急于求成,不可以吃祖宗饭、断后代路,不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的临时发展。
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1)花费环境伦理观:绿色花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2)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伦理观:节俭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3.青年是环境保护的新生力量由青年构成的志愿者在科学观察、保护野生动物、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对贫穷地域奉献爱心等方面,做了大批的工作,是环境保护与可连续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
———————要点难点掌握好———————一、民众参加的主要形式与意义1.民众参加环境保护的方式环境保护中的民众参加包含三个方面,相应地表现了民众参加的不一样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情景导入先思考———————2016年3月24日《南方日报》消息,新学期伊始,汕头市近60所中小学的学生都用上了一种全新“再生”作业本。
与以往使用的作业本不同,这些作业本具有护眼作用,且每一本都是学生通过用废纸置换的方式获得的。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废纸回收、护眼作业本早已不是新鲜词汇,然而通过废纸回收置换成护眼作业本,在国内多数城市仍较为少见。
思考探究: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提示:作为中学生应该做到:积极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检举违背环境保护法令的行为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1.主要优势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2.工作的主要方向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3.我国的环保NGO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它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
二、个人环境道德修养1.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1)消费环境伦理观: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2)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伦理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3.青年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由青年组成的志愿者在科学考察、保护野生动物、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对贫困地区奉献爱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与意义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包括三个方面,相应地体现了公众参与的不同程度。
第一层面是公众参与环境宣传教育,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二层面上升到公众自身的环境友善行为。
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改变消费观念,做绿色消费者。
第三层面是鼓励公众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参与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决策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2.公众参与的意义及原因更加科学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
可以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环保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增加环保审批的透明度,能充分体现公正、公开、科学、民主的精神二、个人环境道德修养1.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态度和责任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行为规范内容行为举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资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卡片代替纸质贺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产品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随手铲拾宠物粪便———————应用体验不可少———————1.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是( )A.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B.人类尽可能少地索取自然资源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解析:选A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和目的就是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因为公众的参与会使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方式中,最终实现人地和谐。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的行为准则有( )①认购“环保标志”产品②使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③选绿色包装④购买绿色食品⑤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⑥节约用水、用电、用纸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解析:选A ⑤⑥不属于“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的范畴。
3.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图中序号相对应位置的字母。
A.气候恶化B.水旱灾害增多C.农业减产 D.土地肥力下降E.威胁人类生存 F.全球气候变暖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符合这一要求________。
a.实行垃圾分类存放b.充分享受生活,购买象牙雕刻的工艺品c.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寄贺卡d.出门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e.购物时,自备布袋或篮子f.建议家人购买汽车,提高消费档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参与措施。
答案:(1)①—B ②—D ③—A ④—F ⑤—C ⑥—E(⑤⑥对应内容可互换)(2)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de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要求,我国2015年前淘汰甲基溴,在2015年冻结含氢氯氟烃(HCFC)、2040年实现全面淘汰,要实现这些国际履约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十分艰巨。
(1)《蒙特利尔议定书》主要是限制破坏臭氧层气体排放量。
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为什么会对两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较严重?(2)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我们怎样为新时代“女娲补天”尽一份力?解析:第(1)题,两极地区臭氧层被破坏,是由对流层高度低、空气流动弱等原因造成的。
第(2)题,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主要是从制冷设备的使用上进行控制,此外还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公众参与意识。
答案:(1)南北两极气温低,对流活动弱,对流层高度低,人类排放的氟氯烃易到达平流层,破坏此层的臭氧。
(2)①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产品;②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周围居民的环保意识,动员公众参与;③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推动绿色家庭、绿色社会建设。
[教材问题提示]P85思考提示 1.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
2.环境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尊重与善待自然:①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物种;②尊重自然生态和谐与稳定。
(2)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人类的环境权和发展权,任何无节制的消费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3)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等:体现了对后代人和自然负责的环境行为准则,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杀鸡取卵的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3.积极参与当地环保NGO活动,如参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
参加环保行动时尤其注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
一、选择题1.有关公众参与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青年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②公民的环境权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③广义的公民环境权包括知情权和检举控告权两种④公众参与是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D 青年是环保的生力军;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B.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参与C.只是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与普通公众关系不大D.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切断污染源解析:选A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下题。
3.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解析:选A 人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增强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提高环境质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认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
据此回答4~5题。
4.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将会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5.南极上空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D.50年后,全球气候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解析:4.D 5.C 第4题,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被称为臭氧层,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侵害,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第5题,南极上空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说明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减少,臭氧层空洞这一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6.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位中学生应当( )①树立环境意识②讲究环境道德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C 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是使个人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和后果,并能自觉地调整个人行为,改变各种不道德的行动。
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更应当做环境保护的典范。
7.回收垃圾,首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
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志的垃圾箱,结果却发现仍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解析:选B 造成居民没有分类放置的原因主要与公民的意识、习惯等有关,另外有些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不是很熟悉。
二、综合题8.读材料,回答问题。
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乙烷环境,健康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