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私有财产权载入宪法。“ (4)私有财产权载入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 征用并给予补偿。” 征用并给予补偿。” (5)把 个体户和私营经济”扩大到“非公有制” (5)把“个体户和私营经济”扩大到“非公有制”; 国家政策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变为“ 国家政策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变为“保 护、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对其“ 护、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 和管理” 和管理”; (6)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 (6)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 (7)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7)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制度; (8)增加了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 (8)增加了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 (9)把 戒严”改成“紧急状态” (9)把“戒严”改成“紧急状态”;
三、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 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 (一)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宪法的 (一)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宪法的 修改: (1)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1)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2)允许土地使用权的依法转让. (2)允许土地使用权的依法转让. (二)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宪法的修 (二)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宪法的修 改: (1)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家生活 中的指导地位; (3)提出“坚持改革开放”; )提出“坚持改革开放”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 长期存在和发展; (5)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 宏观调控;
(三)法国宪法 法国1789年发生大革命,随后产生了 法国1789年发生大革命,随后产生了 (1)封建传统长久,革命斗争激烈,政局动荡, (1)封建传统长久,革命斗争激烈,政局动荡, 宪法变动频繁 (2)1791年宪法是法国和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 (2)1791年宪法是法国和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 宪法,以《人权宣言》 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其序言 (3)现行宪法是第五共和国宪法,特点是总统权 (3)现行宪法是第五共和国宪法,特点是总统权 力的明显加强 英、法、美国三个国家宪法的共性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 统治 (2)都以“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法 )都以“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律面前人人平等” 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为思想理论基础 (3)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来保护 )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资本的特权
(二)美国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 其特点是: (1)经历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从邦联到联邦 (1)经历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从邦联到联邦 的过程 (2)包括序言、正文7条、宪法修正案27条, (2)包括序言、正文7条、宪法修正案27条, 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规定在修正案中 (3)宪政体制主要特点:联邦制和“ (3)宪政体制主要特点:联邦制和“三权分 立”。三权中司法权早期较弱,在1803年“马伯 。三权中司法权早期较弱,在1803年 里诉麦迪逊” 里诉麦迪逊”案后最高法院才获取监督、解释宪 法的权力。
二、1982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1982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包括序言正文分4 包括序言正文分4章,包括:总纲;公民基本 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后增加国歌)、 国徽、首都。共138条。修正案共31条(截止至 国徽、首都。共138条。修正案共31条(截止至 2004年) 2004年) 特点: 特点: 1.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 1.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 2.保证人民在国家管理中主人翁地位和权力; 2.保证人民在国家管理中主人翁地位和权力; 3.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和以公 3.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和以公 有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制度; 4.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完善了国家机构体系 5.完善了国家机构体系
返回
第三节 新中国诞生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中国人民政治协 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 商会议共同纲领》 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由第一届中 共同纲领》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确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国体政体、人民的权利义务、 各项政策的基本原则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 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新中国第一 部根本大法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包括序言、 总纲、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 徽、首都共4 106条 徽、首都共4章106条
(10)序言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0)序言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1)在全国人大代表来源中增加“特别行政区” (11)在全国人大代表来源中增加“特别行政区”; (12)乡级权力机关的任期由3年延长为5 (12)乡级权力机关的任期由3年延长为5年; (13)在第四章中增加“国歌”,确定为《 (13)在第四章中增加“国歌”,确定为《义勇军进行 曲》。
(6)取消了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6)取消了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的“补充”规定,确认“ 经济的“补充”规定,确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删去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7)删去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提法, 规定“ 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8)将 反革命活动”改为“ (8)将“反革命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 动” (四)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改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改 (1)“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国家指导思想; (2)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确立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确立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3)在对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 (3)在对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 建设者”;
三、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 1975年宪法和 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 (一)1975年宪法 (一)1975年宪法 (二)1978年宪法 (二)1978年宪法
返回
第四节 历史性的根本转折和 1982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的《
一、1982年宪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1982年宪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现行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制定 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的需要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 曹锟“贿选宪法” 曹锟“贿选宪法”是旧中国第一部正式公布的 宪法 “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天坛宪草” 中华民国约法》 袁记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草 中华民国宪法》 贿选宪法” 案(“段记宪草” 案(“段记宪草”)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宪法问题 1931年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6年 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6年 “五五宪草”、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五五宪草” 1946年 中华民国宪法》 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宪政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 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宪法性 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 施政纲领》 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三、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1.年 苏俄宪法》 1.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被列为第一篇 2.苏联历史上的三部宪法,分别制定于1924 2.苏联历史上的三部宪法,分别制定于1924 年、1936年、1977年,其中1936年宪法对后各 年、1936年、1977年,其中1936年宪法对后各 社会主义国家制宪影响很大
返回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1.宪法产生的条件 1.宪法产生的条件 2.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以及社会主义宪法 2.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以及社会主义宪法 发展的概况 3.旧中国宪法发展中的主要制宪事件 3.旧中国宪法发展中的主要制宪事件 4.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与基本内容 4.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与基本内容 5.1982年宪法的四次修改 5.1982年宪法的四次修改
返回
第二节 旧中国的宪政运动 和宪法问题
一、清朝末年的宪政与宪法问题 (一)“百日维新” (一)“百日维新”的宪政主张 (二)清朝的立宪骗局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旧民主主义宪政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 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1.宣告封建专制帝制的崩溃 1.宣告封建专制帝制的崩溃 2.确立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人平等的资产阶 2.确立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人平等的资产阶 级民主原则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本章重点 近代宪法的产生 旧中国的宪政运动和宪法问题 新中国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历史性的根本转折和1982年的 历史性的根本转折和1982年的《中华 年的《 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
一、近代宪法产生的背景 1.经济上:商品生产和自由竞争发展的客观需要 1.经济上:商品生产和自由竞争发展的客观需要 2.政治上:要求平等地位和权利的阶级意志 2.政治上:要求平等地位和权利的阶级意志 3.思想理论上:“天赋人权” 3.思想理论上:“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说 人民主权” 的提出和传播 二、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 (一)英国宪法 英国被称为宪政之母。其特点是: (1)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进攻、封建王权不 (1)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进攻、封建王权不 断退让,双方不断妥协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 (2)不成文宪法,由三部分组成:宪法性法案、 (2)不成文宪法,由三部分组成:宪法性法案、 宪法性判例、宪法性惯例。 (3)柔性宪法 (3)柔性宪法
(6)确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7)“国营经济”、“国营企业”改为“国有经济”、 国营经济” 国营企业”改为“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8)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修改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修改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9)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 )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 (三)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改 (三)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改 (1)将邓小平理写入宪法; (2)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确认了我国现阶段“ (5)确认了我国现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坚持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