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十四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1-课件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C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
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解析:呼吸酶和解旋酶都在细胞内,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
组成成分,不存在于血浆中。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D )
【例 3】(多选)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 pH 明显下降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解题关键]当人喝醋后,由于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可以 中和这些酸性物质,因此 pH 没有明显变化。选 ABD。
【例 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解题关键]内环境稳态是指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使体液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血液中只有血 浆属于内环境,内环境中各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选 C。
二、内环境 1.概念:由____细__胞__外__液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
淋巴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 渗 透 压 : 内 环 境 渗 透 压 的 大 小 主 要 与 __无__机__盐__ 、 ____蛋__白__质____的含量有关。 (2)温度:人体的内环境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左右。 (3)酸碱度:血浆 pH 为___7_.3_5_~__7_._4_5___,这与它含有 HCO- 3 、 HPO24-等离子有关。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其稳态调节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
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和离子。
3、血浆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
4、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5、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空中填系统或器官)
体外
体外
6、反射弧的组成:
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形式:
传导特点:
8、兴奋在神经纤维间的传递的形式:
传递的特点:
9、血糖平衡的调节
10、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ຫໍສະໝຸດ 的比较12、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个体稳态和调节、生物与环境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个体稳态和调节、生物与环境(1)无子番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该性状不遗传。
(2)无子西瓜: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变异,该性状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35.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1)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相比于植物激素,它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六、生物与环境必读: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影响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3.种群增长“S”型曲线与“J”型曲线的形成原因(1)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是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所致;(2)种群增长“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即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的条件下获得的;(3)造成二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
4.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K值受环境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6.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上大多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上呈镶嵌分布。
7.群落植物垂直结构的复杂的意义是植物种类数增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也能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8.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高中生物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一、稳态
1、总体稳态:生物体由于具有应激能力、内环境稳态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能力、代谢再循环能力等特征,使之能够维持其内部的自然状态的稳定,这一稳定的状态可以称为总体稳态。
2、器官稳态:当器官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我们可以称为器官稳态。
3、细胞稳态:细胞内生物水质结构以及细胞内物质比例的相对稳定,可以称为细胞稳态。
二、调节
1、激素调节:激素是生物体的内环境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体内激素的水平,使体内各种代谢作用处于适宜的程度。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利用神经系统对生物体体内环境和机能的监护,以及与外界环境做出不同反应,使生物体体内和外界保持稳定态,以达到调节程度。
3、血液调节:血液调节是指利用血液介质中的物质,如蛋白质、糖、温度等,使体内各机能和部位处于一种保持体温的最佳状态,使体内的各种反应达到最佳的效果。
4、细胞调节:细胞调节是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自动调节,它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过程,利用细胞的形态、器官的大小以及分子的反应活性,完成调节机能的必要过程。
高考生物专题精讲ppt课件(14)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共42张)
(4)两类糖尿病成因 ①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 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②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 降低并不明显。
2020/6/3
下丘脑调控作用答题模板 【典例】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 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 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 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 答:
【典例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2020/6/3
A.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B.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C.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2020/6/3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体液 关系图正确判断出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据图分析可知,乙表 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故A 正确;图中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 于血浆和淋巴中,故B正确;过程2表示组织液流入血浆,过程 6表示组织液流入淋巴,当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故C正确。当丁表示红细胞时,丁中的O2浓度比甲中的高,故 D错误。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Ⅰ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分泌 胰岛素不足,而Ⅱ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靶细胞受体不足。当 血糖浓度升高时,载体蛋白活动加强,影响其活动的主要有胰 岛素的含量、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及ATP的供应量。胰岛素合成 与分泌依次经过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因某 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的某结构,导致该抗原刺激机体后 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最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足, 由此引起的糖尿病属Ⅰ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 于自身免疫病。(4)由题图知,禁食初期,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 定,随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先下降后趋于稳定,A正确、B 错误;血糖在ab段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转化,C错误;血液中 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是脂肪分解导致的,D错误。 答案 (1)葡萄糖载体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2)胰岛素 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Ⅰ型 自身免疫 (4)A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o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o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内环境稳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难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内环境稳态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内环境的组成、稳态调节机制等。
•相关的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o引入内环境的概念,强调内环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内环境的组成,包括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
o阐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o介绍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等。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o讲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o分析不同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分析o展示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如酸碱平衡失调、血糖调节失衡等。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5.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6.总结与提升o总结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o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以及内环境稳态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内环境稳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高二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课程中,稳态与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各种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
本文将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重要性内环境稳态,又称为体内稳态,是指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正常进行,细胞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稳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例如,人体通过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系统来维持血液pH值的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稳定是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实现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快速的电信号传递,对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控。
例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人体可以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颤抖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2. 体液调节: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和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对远处的器官或组织产生影响,从而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共同调节血糖水平。
3.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体内异常细胞,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有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抗体来消灭病原体。
三、稳态失衡的后果当内环境稳态被打破时,生物体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
例如,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导致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此外,体温的持续升高可能引起发热,而体温过低则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四、稳态与调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稳态与调节机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自然选择,那些能够有效调节内环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物种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例如,能够在极端温度下生存的物种,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体温调节机制。
五、稳态与调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现代医学中,对稳态与调节机制的研究和应用极为广泛。
例如,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治疗内分泌失调,或者通过免疫调节疗法来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对稳态与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课件
免疫。
免疫失调及其处理
免疫失调
指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机体对某些病原体抵 抗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使 用免疫调节药物、调整饮食等。
06
内环境稳态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01
水过多
水过多是由于体内水分摄入过多或排出障碍,导致体液量增加。水过多
可能导致循环系统负担加重,引起心脏功能不全、肺水肿等问题。
02
水不足
水不足是由于体内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体液量减少。水不足
可能导致脱水、休克等严重后果。
03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含量异常,如钠、钾、钙等离子浓度过高或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概念及特点
神经调节
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由反 射活动实现。其特点是迅速、准确,作用局限,作用 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
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 质(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 淋巴等)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从而对机体的新陈代 谢起调节作用。其特点是缓慢、持久而弥散,作用面 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
VS
酸碱物质的外排
酸性物质通过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到尿液中,同时通过肺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碱性物质一部分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分 泌到尿液中,另一部分通过肠道排出。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肾脏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当血液pH降低时,肾脏会减少酸性物质的排出,增加碱性物 质的排出;当血液pH升高时,则反之。
异常体温及其处理
高热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处理高 热的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敷额头 、擦拭身体等)和药物治疗(如使用退热药 )。如果高热持续时间过长或伴有其他症状 ,可能需要就医治疗。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问题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的效果
教学方法的创新点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思维导图法: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 平和专业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和教师能够 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
优化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 料和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实践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人教版高二生物人 体内环境和稳态教
学课件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教学内容 05 教学资源
02 课件概览 04 教学方法 06 教学实施
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概览
课件简介
主题:人教版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内容:介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意义、调节机制等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性和稳态的调节机制 教学方法:结合实例、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教学评估与反 馈
教学评估与反馈概述
教学评估:对教学过程和效果 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的教学效果等
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 和教师,以便改进教学和学习
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 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
反馈方式:包括口头反馈、书 面反馈、家长反馈等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课件ppt
基础医学研究中需要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 制,以及如何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来治疗疾 病,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THANK YOU.
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了解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 机制,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中需要研究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对机 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 境来维护人体内环境稳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研发中需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各系统、各器官 和组织的作用及其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以便开 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之一,包括激素调节和局部调节 等
03
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1 2 3
神经调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等神经物 质的作用,对机体内部的环境状态进行调控的 过程。
神经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主要依靠反射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刺 激感受器,产生反射活动,进而影响效应器的 功能。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症状
酸碱平衡失调
水平衡失调
如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出现呼吸 困难、抽搐等。
如脱水或水中毒,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
血糖浓度失调
血浆渗透压失调
高血糖或低血糖,出现昏迷、乏力等症状。
如高渗性脱水或低渗性脱水,出现恶心、呕 吐等症状。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调节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水 分、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稳态失衡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抗 感染、控制血糖等。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如高糖、高蛋白等 ,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内环境的组成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四、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稳态的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水肿】(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过敏反应: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高中生物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热 觉感受 体温调 ②汗液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器
节中枢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一.下丘脑与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枢纽
促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反馈调节)
促激素
垂体
甲状腺 性腺 肾上腺
21
二.下丘脑与神经调节
下丘脑刺激某一区域
刺激另一区域
心跳加快
交感神经兴奋 血压升高
消化器官运动 减弱 副交感神经 的兴奋 心跳变慢、血压 下降、消化器官 运动加强
非特 渐形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人 类
异性 免疫
特点: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的
免 疫 类 型
特异 性
来源:病原体或病原体的某种特征 物(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 生专门抵抗该病原体的物质(抗体) 来消灭、排除这种病原体。
免疫 特点:只对具有抗原特征的病原体
起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
b .皮肤立毛肌收缩.
c.激素分泌:代谢加强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 素、糖皮质激素等)
炎热环境
体温调节: 神经调节
过程:
1.血管平滑肌舒张
皮肤温觉 传入神经 下丘脑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散热) 2.汗腺分泌
13
六.下丘脑与水盐平衡
1.饮水不足、 细胞外液 体内失水过多 渗透压升高 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宿主细胞 T细胞
抗原
感
应
被抗原
阶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段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反应阶段
T细胞与靶细 靶细胞破裂死亡
胞紧密接触
抗原被消灭
淋巴因子
高中生物0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讲解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编稿:闫敏敏 审稿:宋晨霞【学习目标】1、阐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各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4、重点: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各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点诠释】(1)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所以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
血浆(液体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细胞(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
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重新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回血浆中,少部分(约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又进入血管成为血浆。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3)内环境【高清课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7:53~15:17①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之间的关系【要点诠释】(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中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外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所组成的液体环境。
(2)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细胞的外环境是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也就是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内环境是细胞内液。
因此内环境是相对人体外界环境而言的,相对于细胞来说是外环境。
但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输卵管、输尿管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气体或液体都应视为外部环境。
也就是说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液体。
(3)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外延和内涵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调节
1.对内环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体液 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C.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2.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3.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和组织液4.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水和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5.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钾离子B.钠离子C.氯离子D.钠离子和氯离子6.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
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15.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
....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1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17.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18.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21.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 B.组织液C.细胞外液D.淋巴和组织液
22.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23.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4.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根本原因是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食物维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抑制消化酶的分泌
25.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
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26.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当食用这些食物时,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人体的即时反应是:
(1)碳酸钠与血液中的______缓冲对发生作用,相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形成的______通过______(器官)以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3)因此,通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液中的______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1.(l) NaHCO3/H2CO3Na2CO3+ H2CO3 →2NaHCO3
(2) NaHCO3肾脏尿液
(3)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