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数控车床对刀仪及双主轴功能使用方法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aa066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4.png)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对刀是数控车床使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简要介绍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车床工作区域整洁、安全,清除与加工无关的杂物;2.确保车床已经通电并正常运行;3.准备好工作所需的刀具、夹具等。
步骤二:安装刀具1.根据加工需要选择适当的刀具,并检查刀具的状态;2.将刀具安装到车床刀架上,并使用扳手等工具固定好;3.确保刀具安装牢固,无松动。
步骤三:刀具测量1.使用必要的测量工具(如卡规、千分尺等),测量刀具的尺寸;2.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符合要求;3.利用车床上的测量功能,如工具测量仪,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刀具测量。
步骤四:调整刀具偏移量1.打开数控车床的控制面板,进入刀具偏移量调整界面;2.根据刀具的测量结果,逐一调整刀具的偏移量,包括径向偏移和切向偏移;3.在调整中,可以通过手动移动刀具并观察加工效果,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的加工质量。
步骤五:保存参数1.当刀具调整到位后,将调整过的刀具偏移量参数保存到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2.根据刀具的类型和位置,可以在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选择相应的刀具参数存储槽进行保存;3.保存参数后,可以随时调用该刀具参数进行加工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步骤六:试切与调整1.在进行实际加工之前,进行试切操作,观察切削效果;2.根据试切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3.不断试切与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加工效果。
步骤七:加工生产1.在完成刀具调整和试切调整后,即可正式进行加工生产;2.根据加工要求,在数控车床上设置相应的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3.监控加工过程,及时调整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上便是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简要步骤。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84bb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c.png)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数控车床是一种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加工的机器工具。
在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中,对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对刀不仅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还涉及到加工操作的安全问题。
因此,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方法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控车床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控车床对刀的意义数控车床对刀可以让机床的刀具在可控的位置上与工件接触,预留出正确的刀具走刀路径,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此外,正确的对刀方式可以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刀具掉落、碰撞等问题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二、数控车床对刀的方法1.准备工作在进行对刀之前,需要先进行准备工作。
(1)检查机床各部件、刀具和刀架是否牢固安装,以及机床的润滑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2)使用长度计、千分尺等工具测量工件的尺寸,保证对刀的精度。
2.确定固定点固定点是指在数控下处理的零点的位置,即要加工工件的原点。
通常,固定点需要根据手册或数控系统的参数手动输入。
在数控系统中,固定点可以利用修正处理实现校准。
3.选择刀具选择合适的刀具对于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很大。
刀具的选择需要考虑加工件材质、表面形状、线速度、切削用量和切削液条件等。
在选择刀具的时候需要尽量避免出现中心偏差,以保证对刀的准确性。
4.调整刀具位置刀具需要在机床上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说,以下两种对刀方式常见:(1)刮刀法:在使用前,需要将刀具调整到靠近工件的位置,打开机床手轮,然后用刀片轻轻的刮掉工件上的涂层。
当涂层刮净后,可以逐渐调整刀具的出刀量,将刀具调整到最佳位置。
(2)对刀仪法:在使用对刀仪的时候,需要在工件和刀具之间放置对刀仪,测量靠近工件的刀具尖端和对刀仪的距离,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刀具的位置。
5.校正刃口补偿值在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刃口补偿值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为了保证刃口补偿值的准确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手册要求进行校正。
通常在进行磨刀后需要重新校正刃口补偿值,以确保机床的加工精度。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6691b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3.png)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能够通过预先输入的程序,对工件进行自动化、高精度的加工。
而对刀则是数控车床加工前的必要工序之一,它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概述:对刀操作是指在开始使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之前,通过适当的调整,确保车刀和工件保持正常的刀具与工件接触状态,以便保证加工质量并避免机床因对刀不良而受损。
对刀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对刀操作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 1.1. 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控车床的相关机床部件和刀具,确保它们的完好无损并具备所需的精度。
• 1.2. 接下来,需要查询数控程序,在程序中查找有关对刀的信息,例如刀具编码、刀具长度补偿等。
• 1.3. 确保数控车床的电源和气源供应正常,并检查相关的安全和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2. 安全措施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务必要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2.1. 首先,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 2.2. 确保车床周围没有杂物,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清理。
• 2.3. 在进行对刀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刀具的锋利边缘,以免伤到手指。
3. 车刀装夹与基准准备接下来,需要对车刀进行装夹,并进行基准准备工作,以便对刀操作的进行。
• 3.1. 根据程序中的刀具编码和刀位图,选择正确的刀具。
• 3.2. 在刀具和主轴上分别进行清洁,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损坏或划伤。
• 3.3. 将刀具装夹到车床刀架上,使用扳手和螺母进行固定,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
• 3.4. 使用工具对刀具进行调整,使刀具的刃部朝向工件的正确位置。
4. 刀具长度补偿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需要对刀具的长度进行补偿,以确保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状态良好。
• 4.1. 通过数控程序中的对刀功能,找出刀具长度补偿的参数值,并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 4.2. 根据刀具的长度补偿参数,使用对刀仪或辅助工具,测量刀具的实际长度。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d8cd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2.png)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对刀仪是一种用于刀具刃口检测和磨削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金属加工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对刀仪可以确保刀具刃口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将介绍对刀仪的使用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使用对刀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和准备。
首先要检查对刀仪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然后需要准备好待测刀具和工件,确保刀具和工件的表面清洁,无损伤和污渍。
接下来,进行对刀仪的校准。
对刀仪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要将对刀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调整仪器的位置,使其与待测刀具和工件保持垂直。
然后按照对刀仪的说明书进行操作,进行校准和调整,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接着,进行对刀仪的测量。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待测刀具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
然后将待测刀具安装在对刀仪上,并调整仪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刀具的刃口保持垂直。
然后按照对刀仪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获取刀具刃口的尺寸和形状数据。
最后,进行对刀仪的分析和处理。
在测量完成之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首先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记录,以备后续的参考和分析。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刀具的磨削和修整,以确保刀具的刃口符合要求。
总之,正确的使用对刀仪可以确保刀具刃口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使用对刀仪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校准、测量和分析处理,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对刀仪使用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车床对刀的操作流程
![车床对刀的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6d0f2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e.png)
车床对刀的操作流程
车床对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车床操作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车削精度和效率,下面介绍一下操作流程:
1. 取下车床主轴套筒内的刀具,确定要进行对刀的切削刀具。
2. 用刀具边缘轻轻触到对刀仪中的感应棒,将对刀仪固定在车床滑板上。
3. 将感应棒置于对刀仪的中央,然后旋转主轴手轮,让刀具的端面轻轻触碰感应棒。
4. 用手拧动对调螺丝,将凸缘中心线与车床主轴中心线重合,并夹紧螺母锁定。
5. 用与车床主轴相垂直的方向垂直于对刀仪感应棒的方向,再次触碰刀具端面,确认是否对好。
6. 启动车床主轴,运行切削刀具,通过视觉判断切削刀具与工件表面的间隙是否相等,随时调整,直到达到需要的精度。
7. 对刀完成后,记得清理现场,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在对刀时,必须保证车床运行的精度和传动部件的完整性,同时注意切削刀具的安全使用,正确选择合适的刀具型号和切削条件。
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步骤
![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ddadb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e.png)
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步骤在数控车床的操作中,对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操作。
对刀操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车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为您介绍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步骤,帮助您正确进行对刀操作。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先确保车床的刀具刀片是整齐摆放的,没有松动或损坏的情况。
2.确保车床刀架的位置正确,刀架能够正常移动。
3.准备好适合对刀操作的工件,可以是一块平整的金属坯料。
步骤二:工具选择在进行对刀操作时,需要配备一些常用的工具,以便进行测量和调整。
1.卡尺:用于测量刀具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快速测高仪:用于测量刀具的高度差异。
3.刀具调整工具:用于调整和固定刀具。
步骤三:测量刀具长度1.选择一根刀具,并将其安装在车床刀架上。
2.使用卡尺,测量刀具的长度。
将卡尺放置在刀具的上方和下方,确保卡尺与刀具接触紧密。
3.记下测量结果,并与车床的预设数值进行比对。
如果长度不匹配,就需要进行调整。
步骤四:测量刀具宽度1.使用卡尺,测量刀具的宽度。
将卡尺放置在刀具的两侧,确保卡尺与刀具接触紧密。
2.记下测量结果,并与车床的预设数值进行比对。
如果宽度不匹配,就需要进行调整。
步骤五:测量刀具高度1.使用快速测高仪,将其靠近刀具表面,并将测高仪调至水平。
2.将测高仪移到刀具的各个部位,记录下不同部位的高度差异。
3.如果发现刀具存在高度差异,就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刀具的高度统一。
步骤六:刀具调整根据之前测量的结果,对刀具进行调整。
1.如果刀具的长度不匹配,可以通过添加刀夹片或者更换刀具来进行调整。
2.如果刀具的宽度不匹配,可以通过调整刀具的位置或者更换合适宽度的刀具来进行调整。
3.如果刀具的高度差异较大,可以通过调整刀架高度或者刀具位置来进行调整。
步骤七:验证对刀结果在完成刀具的调整后,需要进行对刀结果的验证,以确保调整准确。
1.将工件安装在车床上,并选择适当的加工程序。
2.运行加工程序,观察加工过程中切削刀具的表现。
对刀仪使用方法
![对刀仪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9db01b0c22590103029d70.png)
对刀仪使用方法(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对刀仪使用方法随着加工中心的广泛使用,许多用户也开始使用刀具测量装置。
它不仅可以检测刀具的磨损情况,而且可实现自动补偿(通过修改刀补值实现),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另外,同时使用其刀具破损检测功能与刀具寿命管理功能,还可以实现自动寻找同组刀具的功能,节约了刀具检查和更换的时间。
但由于用户对测量原理不是很了解,使用时容易产生误区,有时补偿后的精度反而不如补偿前,这就使用户产生了迷惑,限制了测量装置的广泛使用。
本文以英国RENISH AW.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雷尼绍(RENISHAW)公司TS27 R测头的安装调试为例,就如何更好的使用刀具测量装置做一详细介绍,供读者参考借鉴。
刀具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系统的跳步功能(G31):在程序中指令“G31 Zx x x Fx x x”(与GO1的动作相同)。
但此时如果SKIP信号由“0”变为“1”时,Z轴将停止运动,再用宏程序控制坐标轴后退,然后再次碰触量块,反复测量并运算后得出刀具的实际长度和直径,最后修改系统宏变量从而达到修改刀补值的目的。
刀具测量装置的使用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安装和接线;标定;测量。
1 安装和接线刀具侧量装置通常包括测头和信号转换装置(硬件)及相关的测量程序(软件包)。
测头(TS27R)安装在工作台上,并尽量远离加工区域,外部应加防护装置,使用前先将防护装置打开并将刀具用风吹干净(用M代码控制气动元件可实现自动),确保刀具表面无杂物,测量完成后关闭防护。
测头安装完成后,首先要调整测头接触面的平行度和直线度。
将一只百分表(或千分表DTI)吸在主轴头上,表头打在量块(圆形或方形)的上表面;用手轮控制X轴沿量块表面来回移动,观察表针变化,同时调整测头上的调节螺钉,使X向的直线度保证在0.010mm,调整好后紧固螺钉。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及主意事项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及主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35341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5.png)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及主要注意事项引言数控车床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化机床,它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切削刀具进行各种精密加工。
对刀操作是数控车床上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关系到加工质量,还关系到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步骤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检查车床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各项安全保护设施功能正常; - 准备好合适的刀具,并检查刀具的磨损程度;- 确定加工工件的材料和尺寸,并将工件正确装夹在车床上。
2. 测量工件和刀具对刀操作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工件和刀具的尺寸。
-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件的尺寸,包括直径、长度等。
记录下测量结果; - 使用刀具测量仪(或编程装置)测量刀具的长度、直径等尺寸,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 汇编刀具根据测量结果,正确选择刀具,并进行刀具的汇编。
-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正确安装在车床的刀架上; - 使用专用工具对刀具进行调整,确保刀具的位置、夹持力等参数符合要求。
4. 进行对刀操作对刀操作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需要仔细操作。
- 打开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选择对刀操作功能; - 根据测量结果输入刀具和工件的尺寸等参数,然后启动对刀操作; - 数控车床会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补偿值,确保加工的准确性。
5. 对刀结果检验和调整完成对刀操作后,需要对对刀结果进行检验,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 使用测量工具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检验,与加工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 如果测量结果有偏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重新测量,重新选择刀具等。
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操作安全和加工质量:1. 熟悉数控车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2. 选择合适的刀具,并保证其质量和磨损情况符合要求; 3. 对工件进行正确的装夹,保证工件与车床床身之间的配合间隙适当; 4. 准确测量工件和刀具的尺寸,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5. 在对刀操作过程中,避免手部接近刀具,以免发生意外伤害;6. 在进行刀具调整时,切勿用力过度,以免损坏刀具和车床设备;7. 对刀完成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和设备,保持车床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b0a99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4.png)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床,其操作对刀是数控车床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对刀操作可以确保工件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数控车床对刀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车刀的选用: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和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车刀。
一般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性好的工具,如硬质合金车刀。
2.确定夹持方式: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方式,要确保工件夹紧牢固、位置准确。
3.检查机床和刀具:检查数控车床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刀具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必要时更换损坏的刀片。
4.选择合适的工件坐标系: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件坐标系,以便于对刀和加工。
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步骤1.将工件夹紧在数控车床上,并调整好工件的位置和方向。
2.执行机床复位操作:在数控系统中选择“复位”功能,使数控车床回到初始状态。
3.选择对刀方式:有多种对刀方式可供选择,如纵向对刀、横向对刀、刀尖对刀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对刀方式。
4.第一次对刀:首先,用手摇车床将车刀靠近工件,使其与工件轻微接触,然后通过数控系统的操作将车刀靠近工件,直至工件上出现微弧光斑。
此时,数控系统会自动记录车刀位置。
5.第二次对刀:将车刀离开工件,重新摆放好刀具,再次将车刀靠近工件。
通过数控系统的操作,使车刀与工件轻微接触,并记录下车刀的位置。
6.对刀参数计算:利用数控系统的功能,计算出车刀位置需要调整的数值,并将其输入系统。
7.进行调整:根据计算结果,通过数控系统调整车刀位置,使其达到预期的位置。
8.再次对刀:将车刀重新靠近工件并进行微调,直至车刀与工件轻微接触。
通过数控系统的操作,记录车刀的准确位置。
9.完成对刀:对刀操作完成后,检查车刀位置是否准确,并进行必要的微调。
三、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在进行对刀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切勿将手部或身体靠近旋转的刀具。
数控机床对刀仪的使用说明
![数控机床对刀仪的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bce72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1.png)
数控机床对刀仪的使用说明为了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和精度,对刀仪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
数控机床对刀仪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和调整刀具位置,本文将对其使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对刀仪的定义和分类数控机床对刀仪是一种可测量刀具长度、直径以及中心线位置的装置。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对刀仪可分为机械对刀仪和光电对刀仪两种类型。
1. 机械对刀仪机械对刀仪采用机械测量原理,通过测量机械感应器的位移或/和力值来确定刀具位置。
常见的机械对刀仪有机械触针式对刀仪、机械共振对刀仪等。
2. 光电对刀仪光电对刀仪利用光电测量原理,通过光电传感器探测刀具的位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光电对刀仪具有无接触、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中。
二、对刀仪的操作流程使用数控机床对刀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对刀仪与数控机床正确连接,并确认连接稳固可靠。
其次,检查刀具是否安装正确,刀具应牢固固定在刀柄上,无松动现象。
2. 设置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刀仪的测量模式。
常见的测量模式有刀长度测量、刀具半径测量和刀具边角测量等,根据不同的模式选择相应功能。
3. 启动机床和对刀仪打开数控机床和对刀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确保数控机床和对刀仪的通信正常。
4. 定位刀具和刀柄使用机械手或手动操作,将刀具和刀柄准确安装到数控机床的刀库中。
确保刀具和刀柄的编号与程序中一致。
5. 进行对刀操作按照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提示,选择对刀功能,并按要求操作。
对刀过程中,对刀仪将会自动测量刀具的位置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传输给数控机床进行相应调整。
6. 验证刀具位置对刀完成后,使用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或三坐标测量机)验证刀具位置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误差较大,应重新进行对刀操作。
三、对刀仪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数控机床对刀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 定期校准对刀仪作为精密测量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起亚数控车床对刀仪及双主轴功能使用方法
![起亚数控车床对刀仪及双主轴功能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6f34e8e009581b6bd9eb2e.png)
如对以下步骤不熟悉,请谨慎。
推荐在单段、快进倍率在5%状态下试用,确保不会撞机!一、对刀仪的使用:起亚的SKT15/21系列车床具有内置对刀仪,即便是新手,也可在1分钟内方便快捷地完成12把刀具的对刀。
对刀步骤如下:1.停止主轴转动,取下零件,正确安装所有需要的刀具;2.按下JOG或者X(HANDLE)或者Z(HANDLE)切换成手动模式或手轮模式;3.打开防护门,放下对刀仪。
此时显示屏会自动切换到刀具补偿画面,光标停留在当前刀号上;4.用手动或手轮功能移动刀塔,使刀尖分别压下对刀仪的X向及Z向触点。
触点被压下后会听到‘嘀’的一声响声,此时相应方向的刀具补偿数值已经被自动计算并输入到相应的刀补号中;说明:对刀仪有4个触点,不同形状的车刀能碰到不同的触点,普通右手外圆车刀能碰到Z+和X+触点,普通右手内孔车刀能碰到Z+和X-触点。
对刀时无需刻意选择触点,按照刀具形状压下任何一个触点均可完成对刀。
5.将刀塔移开,收回对刀仪;6.刀塔X向回零,换下一把刀;7.放下对刀仪,重复第4~6步,完成所有刀具的对刀。
Z向工件坐标原点设置步骤按照以上方法对刀后并不能立刻进行加工,还需要确定工件的Z向零点。
步骤如下(以下步骤不是对刀仪使用所必须的步骤,即便不使用对刀仪,也需要掌握下列步骤以更好地进行加工):1.随意选一把刀(最好选择要加工Z向零点平面的刀具),加上刀具补偿;2.用试切、垫纸或测量的方法使刀尖移动到Z向零平面;3.切换到位置(POS)画面的绝对坐标,记下Z值;4.按OFF/SET按钮切换到偏置/设置画面,按屏底软键的翻页键找到‘工件移’(英文或繁体中文显示为‘W.SHIFT’)画面并进入;5.将第3步记下的Z值写入Z,然后切换到位置画面,如果上述步骤操作正确,此时绝对坐标的Z值应该为零。
6.完成说明:以上第4及第5步可以用FANUC的G10语句实现,格式如下:语法:G10 P0 Xn Zn含义:修改工件坐标系偏移值参数说明:G10 G代码,可写入参数编程P0 代表修改工件坐标系偏移X & Z 坐标字n 数值,与X及Z连用(即第3步记下的Z值)例如:假设在上述第3步记录的Z值为185.7,则在程序开始加入下面程序段:G10 P0 X0 Z185.7;其中X0最好不要省略,以免别人修改X的工件坐标偏移后发生意外。
数控机床对刀操作
![数控机床对刀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5985830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4.png)
数控机床对刀操作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其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使得其在今后的制造领域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对良好的对刀操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机床的维护和性能。
对刀的定义对刀是指在数控机床上按照刀具参数进行刀具位置调整,使得切削刃正确的与工件接触,使得切削刃所在的刀具轴与工件上的零点重合,以达到工件加工的精度要求。
对刀操作旨在将刀具轴与机床坐标系原点重合,从而使得机床运动的精确度和加工的精度达到最优。
以下将详细阐述数控机床对刀的规范化操作流程。
1. 软件设置在机床上进行对刀操作之前,首先要进行软件设置。
根据机床品牌和型号的不同,具体的操作流程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需要进行的操作包括:选择相应的刀具系统、插入对应的刀具、选择刀具参数、设置刀补半径、选择刀具类型、设置刀座参数等。
2. 机床坐标系确定机床坐标系决定了刀具位置,因此,在进行对刀操作前,必须首先确定机床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可以分为床式和立式两种类型。
床式数控机床机床坐标系通常以工件夹紧点和床身为基准;立式数控机床机床坐标系则以主轴中心为基准。
3. 切削力平衡在机床上进行对刀操作时,需要确保刀具在切削时受到的切削力是平衡的。
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切削刃损坏甚至机床的损坏。
为了保证切削力的平衡,可以使用专用的力计测量力矩,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刀具位置。
4. 刀具位置测量在进入机床坐标系后,需要进行刀具位置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刀具测高仪进行刀具的测高定位。
测高时需要控制好测量力度,将测量从外向内进行,防止测量时对工件造成损伤。
5. 刀补半径设置刀补半径是指刀具实际半径与理论半径之间的差值,一般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刀补,该工作在对刀后输入指令,调整刀补半径大小,以确保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点精确地控制在预定位置上。
6. 切削参数设置在进行对刀操作时,还需要设置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等。
对刀仪使用
![对刀仪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3f49e719e8b8f67c1cb9c3.png)
对刀仪的使用一、对刀仪的原理对刀仪是一种刀尖检测装置(图8),在刀具更换、磨损时可以通过对刀仪检测刀具长度的变化量。
通过检测刀尖在触发对刀仪信号时的位置不同,也就是机床Z轴坐标值的不同,来检测当前刀尖长度与基准刀尖长度的变轴坐标值的不同来检测当前刀尖长度与基准刀尖长度的变化量,机床在执行加工的时候把变化量补偿给Z轴。
使得更换后刀具的Z坐标值=基准刀具的Z坐标值+刀尖长度的变化量。
从而避免了多次对刀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也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提高了加精度也提高了加的效率图8 对刀仪二、对刀仪的具体操作方法1、执行对刀后,机头向上以“定位速度”,回到机床Z轴设备原点。
2、机头再以“定位速度”,平移到对刀模式中设置的“对刀位”坐标XY处。
3、机头沿Z轴向下以“对刀快进速度”,下落到“对刀位坐标Z”处。
为了避免刀具过长撞坏对刀仪,通常先用手轮摇到快接近对刀仪的位置,到当前位置定义为“对刀位坐标Z”。
1、定义工件z轴坐标(即工件的零平面)2、按A(对刀快捷键)——CF1(运动到对刀位)3、摇手轮Z轴运动到对刀仪表面(不要碰触到对刀仪)按CF1设置当前坐标(即对摇手轮刀仪慢下距离的位置)4、按F9(对刀)5、对刀完成后按F1(定义对刀基准)6、试切加工——加工直至第一把刀具加工结束7、换上第二把刀具按A(对刀快捷键)——CF1(运动到对刀位)8、摇手轮Z轴运动到对刀仪表面(不要碰触到对刀仪)按CF1设置当前坐标(即对刀仪慢下距离的位置)9F9、按(对刀)10、对刀完成后按F5(修正刀具长度补偿)(每把刀具装的长度不同,需要通过对刀仪计算两把刀具的高度差使第二把刀具刀尖也在零平面上)11、换上第三把刀,步骤重复7、8、9、10 以此类推换上第三把刀步骤重复104、机头以系统设置的慢下速度向下移动,在“对刀慢下距离”范围内寻找对刀仪信号,若在该范围内没有接收到对刀仪信号,则系统认为对刀失败。
当接收到对刀仪信号后,机头向上以“定位速度”,回到机床Z轴设备原点,同时弹出“对刀结束”对话框,供用户选择。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04ad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d.png)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对刀仪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在木工、金属加工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进行刀具的调整和磨削,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对刀仪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
首先,准备工作。
在使用对刀仪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刀具和对刀仪表面都是干净的,没有杂质或者划痕。
同时,要检查对刀仪的固定装置是否牢固,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调整工具,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接下来,进行初始调整。
将对刀仪放置在工作台上,确保其表面平整稳固。
然后,将刀具安装在对刀仪上,并使用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好。
在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调整对刀仪的位置,使刀具与对刀仪表面保持适当的接触。
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刀具调整和磨削效果。
然后,进行精细调整。
通过对刀仪上的调节装置,我们可以微调刀具的位置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切削效果。
在进行调整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来确定刀具的切削角度和刃口尺寸。
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确保每一步都能够精准地完成。
最后,进行磨削和测试。
在完成刀具的调整后,我们可以使用对刀仪上的磨削装置对刀具进行必要的修整和磨削。
在磨削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刀具的测试,检查其切削效果和加工质量。
如果发现有不理想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止。
总结一下,对刀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初始调整、精细调整、磨削和测试等几个关键步骤。
通过正确地掌握这些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对刀仪,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教程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a09032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5.png)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教程引言数控车床是现代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机床,它能够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完成零件加工。
而数控车床对刀是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决定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步骤一:机床准备1.首先,确认数控车床的电源已接通,并检查电源线及其他连接线路是否正常。
2.启动数控车床的电源开关,待机床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进入操作界面。
步骤二:工件装夹1.选取合适的卡盘夹具或其他装夹工具,根据加工要求将工件安装在车床的主轴上。
2.用螺丝刀或扳手等工具紧固装夹工具,确保工件夹紧牢固,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脱落或错位。
步骤三:坐标复归1.在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上选择“零点归位”或“绝对原点”,使加工坐标回到机床参考位置。
2.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坐标系,进行坐标系设置,并确保坐标系选择正确。
步骤四:刀具安装1.根据加工要求选择适当的刀具,并在车刀架上将其装入刀柄。
注意刀柄的稳固安装,以免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松动。
2.使用刀具装夹工具或电动螺丝刀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
确保刀片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步骤五:参考刀具对刀1.在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上选择“手动运动模式”或“手动操作模式”,使刀具可以手动调整位置。
2.将参考刀具(即已经对刀好的刀具)安装在车刀架上,并保证其牢固性。
3.使用手动操作模式下的手动微动装置,通过调整车刀架位置,使参考刀具与工件接触。
4.使用刀具高度调整装置或其他刀具调整工具,逐步调整车刀架位置,使参考刀具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接触点位置准确。
步骤六:换刀具设置1.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选择需要换装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在车刀架上。
2.在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上选择“刀具预设”或其他相关功能设置。
3.进入刀具预设界面,设置换刀的相关参数,包括刀具的尺寸、长度、刀具中心距等。
4.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保存并退出刀具预设界面。
步骤七:自动对刀调整1.在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上选择“自动对刀”或相关调整功能。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干货技巧】
![对刀仪的使用方法【干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718b8d6482fb4daa48d4b32.png)
一、刀位点刀位点是刀具上的一个基准点,刀位点相对运动的轨迹即加工路线,也称编程轨迹。
二、对刀和对刀点对刀是指操作员在启动数控程序之前,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可以用对刀仪对刀,其操作比较简单,测量数据也比较准确。
还可以在数控机床上定位好夹具和安装好零件之后,使用量块、塞尺、千分表等,利用数控机床上的坐标对刀。
对于操作者来说,确定对刀点将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程序控制的准确性。
在批生产过程中,更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操作者有必要加深对数控设备的了解,掌握更多的对刀技巧(1)对刀点的选择原则在机床上容易找正,在加工中便于检查,编程时便于计算,而且对刀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选择零件上的某个点(如零件的定位孔中心),也可以选择零件外的某一点(如夹具或机床上的某一点),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
提高对刀的准确性和精度,即便零件要求精度不高或者程序要求不严格,所选对刀部位的加工精度也应高于其他位置的加工精度。
选择接触面大、容易监测、加工过程稳定的部位作为对刀点。
对刀点尽可能与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统一,避免由于尺寸换算导致对刀精度甚至加工精度降低,增加数控程序或零件数控加工的难度。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例如以孔定位的零件,以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较为适宜。
对刀点的精度既取决于数控设备的精度,也取决于零件加工的要求,人工检查对刀精度以提高零件数控加工的质量。
尤其在批生产中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坐标值来进行校核。
(2)对刀点的选择方法对于数控车床或车铣加工中心类数控设备,由于中心位置(X0,Y0,A0)已有数控设备确定,确定轴向位置即可确定整个加工坐标系。
因此,只需要确定轴向(Z0或相对位置)的某个端面作为对刀点即可。
对于三坐标数控铣床或三坐标加工中心,相对数控车床或车铣加工中心复杂很多,根据数控程序的要求,不仅需要确定坐标系的原点位置(X0,Y0,Z0),而且要同加工坐标系G54、G55、G56、G57等的确定有关,有时也取决于操作者的习惯。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be845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1.png)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
在使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之前,必须进行对刀操作,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工具寿命。
本文将介绍数控车床对刀的基本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数控车床•工件•刀具•刀夹•外径测量仪•内径测量仪•高度规2. 安装刀具首先,确定所需刀具的规格和类型,并选择合适的刀夹。
将刀具插入刀夹中,并使用扳手或扳手螺丝刀紧固刀夹。
确保刀具安装牢固,并随后将刀具插入数控车床主轴中。
3. 零点设定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必须进行零点设定。
零点设定是指确定加工坐标系和刀具基准点的过程。
在数控车床上,通常使用机械加工工件的三个坐标轴:X轴、Y 轴和Z轴。
使用外径测量仪和高度规,分别测量工件的外径和高度,并将测量结果输入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
4. 刀具位置调整刀具的位置调整是进行对刀操作的关键步骤。
刀具的位置调整包括刀尖与工件接触点的调整和刀具旋转角度的调整。
首先,通过调整床身和刀塔手动操作数控车床,使刀尖与工件接触。
然后,使用内径测量仪测量刀具的半径,输入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
接下来,通过旋转刀塔手轮调整刀具的旋转角度。
在调整角度过程中,注意刀具的方向和角度,并确保刀具在正确的位置。
5. 对刀补偿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后,还需要进行对刀补偿。
对刀补偿是为了消除刀具运动中的误差和工件材料的参差不齐。
根据数控车床的不同类型和控制系统,对刀补偿可以通过手动调整、自动调整或自动修正完成。
在进行对刀补偿操作之前,需要获得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准确位置。
6. 完成对刀完成前面的步骤后,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就完成了。
可以根据加工要求进行数控编程,并开始自动或手动加工过程。
7. 检查刀具在对刀操作完成后,应仔细检查刀具的安装和位置。
确保刀具安装牢固,没有松动或倾斜。
如果有必要,可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校准。
8. 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正确的刀具和刀夹,确保刀具安装正确。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法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4629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6.png)
简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是指将刀具、工件与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到预定的位置上,确保切削过程中的精度和安全。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法如下:1. 前期准备:(1) 刀具的安装与调整: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装夹、调整刀具尺寸、角度和避让等。
(2) 工件的安装: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和位置,进行工件的装夹,保证工件的稳定性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3) 数控系统的设定:根据加工工艺要求,输入相应的加工数据和程序。
2. 定位基准:(1) 确定刀具补偿基准: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刀具长度补偿基准和半径补偿基准。
(2) 确定工件坐标基准: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基准位置,一般选择工件的某一特定位置或特征点作为基准。
(3) 确定机床坐标基准:根据加工要求,在数控系统中设置机床坐标系的基准,一般选择机床坐标系的零点位置。
3. 执行对刀操作:(1) 快速定位:根据预设的刀具基准,利用数控系统的定位功能将刀具快速移动到工件附近,保证安全。
(2) 精确定位:通过调整刀位坐标,按照实际测量值进行微调,将刀具移动到目标位置上,保证切削位置的精确性。
(3) 开始对刀:将刀具与工件轻轻接触,保持一定的刀具预载荷,通过观察切削加工状态和测量刀具相对位置,逐步调整刀具的位置,直至满足加工要求为止。
(4) 刀具磨损和补偿:根据刀具磨损情况,可以选择进行刀具的更换或刀具补偿操作,以保持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
4. 检查验证:(1) 刀具位置验证:使用测量工具(如刀具偏置仪)对刀具位置进行验证,确定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准确。
(2) 工件位置验证:使用测量工具(如三坐标测量机)对工件的位置进行验证,确定工件相对于坐标系的位置是否准确。
(3) 切削效果验证:通过观察样品或测量工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验证切削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关键在于精确定位和刀具调整的准确性,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程的基本技能,并且需要进行充分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数控操作中对刀的操作方法
![数控操作中对刀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9b40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a.png)
数控操作中对刀的操作方法
数控操作中的对刀操作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对刀仪进行自动对刀:首先将对刀仪夹在主轴上,并将刀具安装在主轴上。
然后通过数控系统的操作界面进入对刀模式,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待系统自动完成对刀后即可。
2. 使用对刀仪进行手动对刀:与自动对刀类似,将对刀仪夹在主轴上,并将刀具安装在主轴上。
但是此时需要手动操作对刀仪,根据对刀仪上的刻度调整刀具位置,使其与对刀仪相匹配。
3. 使用机床自带的对刀功能:某些数控机床具备对刀功能,可以通过机床的操作界面进行对刀操作。
通常需要将一个特殊的对刀卡具夹在主轴上,将对刀杆插入对刀卡具中,然后根据机床操作界面的指示进行操作。
4. 手动对刀:如果没有对刀仪或对刀功能,可以通过手动对刀的方法进行操作。
先将刀具装在主轴或刀架上,然后通过微调手轮或手柄调整刀具位置,使其与工件表面平行或垂直。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对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证刀具的安全性:在对刀过程中,要确保刀具及其夹持装置的牢固性,以防
止刀具在对刀过程中脱落或变形。
- 调整刀具位置:根据对刀操作的目的,调整刀具位置使其与工件表面保持适当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间隙应越小越好,以确保加工精度。
- 确认刀具位置:在完成对刀操作后,应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或高度规等测量刀具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以确认刀具位置是否准确。
- 记录刀具位置:为了方便后续的加工操作,应将对刀后刀具的坐标位置记录下来,为下次对刀时提供参考。
双主轴数控车床怎么对刀【详解】
![双主轴数控车床怎么对刀【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a128af8581b6bd97e19eaef.png)
在数控加工中,工件坐标系确定后,还要确定刀具的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
即常说的怎么对刀问题。
数控机床上,目前,常用的对刀方法为手动试切对刀。
一、试切对刀法种类试切对刀种类可分为基准刀与非基准刀的两种方式。
在设定偏置量时可用下列简便的方法,当根据标准刀具设定了坐标系后,移动实际刀具至工件表面,输入工件表面的实际测量值,系统自动计算出其差值作为该把刀具的偏置值。
二、简要操作步骤试切对刀种类可分为基准刀与非基准刀的两种方式。
1.用基准刀试切工件设定基准坐标系的操作步骤1) 用手动方式,沿A表面切削。
2) 在Z轴不动的情况下沿X轴释放刀具,并且停止主轴旋转。
3)测量A表面与工件坐标系零点之间的距离“β”,进入录入方式,按[程序],输入G50Z“β”把当前的Z方向绝对坐标设为“β”,然而设偏置号(基准刀偏置号+100)Z=“β”。
4)用手动方式沿B表面切削。
5)在X轴不动的情况下,沿Z释放刀具,并且停止主轴旋转。
6)测量距离“α”,进入录入方式,按[程序],输入G50X“α”把当前的X轴向绝对坐标设为“α”,然后设偏置号(基准刀偏置号+100)X=“α”。
2.非基准刀偏置设置基准坐标系的操作步骤1)用手动方式,沿A表面切削。
2)在Z轴不动的情况下沿X轴释放刀具,并且停止主轴旋转。
3)测量A表面与工件坐标系零点之间的距离“βˊ”,并且将所测得的值设到一偏置号Z中,该偏置号=要设偏置量的偏置号+100。
4)用手动方式沿B表面切削。
5)在X轴不动的情况下,沿Z释放刀具,并且停止主轴旋转。
6)测量距离“αˊ”,并且将所测得的值设到一偏置号X中,该偏置号=要设偏置量的偏置号+100。
重复执行步骤(2)三、注意事项1.用于刀具偏置的直接测量值输入是否有效,根据参数(12号参数的DOFSI)而定。
2.距离“α”按直径值设定。
安全教育:1、按安全操作要求和老师示范内容(试切对刀步骤)进行操作2、主轴;转速选择不能高于800转/分钟3、检查对刀是否正确时必须先带刀补再看位置最后才移动刀具检查试切对刀操作练习附:GSK980T对刀详细的操作过程:1.先装工件(设置毛坯直径,毛坯长度) 2.将所有刀补清零:刀补→将光标移到要删除的该组刀补序号前(例:002)→X0.0→输入→Z0.0→输入3.将刀具移到一个安全地方(旋转刀架时不会碰撞工件、卡盘和尾座等)4.录入方式→程序→下翻→T0100(取消刀补,执行第一个刀位)→输入→循环起动(运行)5.安装当前刀位刀具,并将刀具安装到适合的位置6.录入方式→程序→下翻→M03→输入→S500→输入→循环起动(运行)7.手动方式→手动向X-方向车端面→X+方向退回8.录入方式→程序→下翻→G50→输入→Z0输入→循环起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以下步骤不熟悉,请谨慎。
推荐在单段、快进倍率在5%状态下试用,确保不会撞机!
一、对刀仪的使用:
起亚的SKT15/21系列车床具有内置对刀仪,即便是新手,也可在1分钟内方便快捷地完成12把刀具的对刀。
对刀步骤如下:
1.停止主轴转动,取下零件,正确安装所有需要的刀具;
2.按下JOG或者X(HANDLE)或者Z(HANDLE)切换成手动模式或手轮模式;
3.打开防护门,放下对刀仪。
此时显示屏会自动切换到刀具补偿画面,光标停留在当
前刀号上;
4.用手动或手轮功能移动刀塔,使刀尖分别压下对刀仪的X向及Z向触点。
触点被压
下后会听到‘嘀’的一声响声,此时相应方向的刀具补偿数值已经被自动计算并输入到相应的刀补号中;
说明:对刀仪有4个触点,不同形状的车刀能碰到不同的触点,普通右手外圆车刀能碰到Z+和X+触点,普通右手内孔车刀能碰到Z+和X-触点。
对刀时无需刻意选择
触点,按照刀具形状压下任何一个触点均可完成对刀。
5.将刀塔移开,收回对刀仪;
6.刀塔X向回零,换下一把刀;
7.放下对刀仪,重复第4~6步,完成所有刀具的对刀。
Z向工件坐标原点设置步骤
按照以上方法对刀后并不能立刻进行加工,还需要确定工件的Z向零点。
步骤如下(以下步骤不是对刀仪使用所必须的步骤,即便不使用对刀仪,也需要掌握下列步骤以更好地进行加工):
1.随意选一把刀(最好选择要加工Z向零点平面的刀具),加上刀具补偿;
2.用试切、垫纸或测量的方法使刀尖移动到Z向零平面;
3.切换到位置(POS)画面的绝对坐标,记下Z值;
4.按OFF/SET按钮切换到偏置/设置画面,按屏底软键的翻页键找到‘工件移’(英文
或繁体中文显示为‘W.SHIFT’)画面并进入;
5.将第3步记下的Z值写入Z,然后切换到位置画面,如果上述步骤操作正确,此时
绝对坐标的Z值应该为零。
6.完成
说明:以上第4及第5步可以用FANUC的G10语句实现,格式如下:
语法:G10 P0 Xn Zn
含义:修改工件坐标系偏移值
参数说明:G10 G代码,可写入参数编程
P0 代表修改工件坐标系偏移
X & Z 坐标字
n 数值,与X及Z连用(即第3步记下的Z值)
例如:假设在上述第3步记录的Z值为185.7,则在程序开始加入下面程序段:G10 P0 X0 Z185.7;
其中X0最好不要省略,以免别人修改X的工件坐标偏移后发生意外。
强烈推荐在程序中使用G10确定零件的工件坐标系偏移,避免忘记更改偏移值而发生意外。
二、双主轴功能的使用:
1.主轴夹紧工件(手动上料);
2.启动主轴旋转(代码M3或M4)
3.执行M110代码;(切换到副主轴控制)
4.执行M118代码;(副主轴卡爪夹紧,因为卡爪松开时不能启动旋转)
5.执行M113代码;(旋转副主轴,转速自定)
6.执行G04代码;(暂停一段时间,大约1秒,使副主轴达到指定转速)
7.执行M160代码;(使副主轴与主轴转速、转向同步)
8.执行G04代码;(暂停一段时间,大约1秒,使副主轴达到主轴转速)
9.执行M162代码;(使副主轴与主轴相位同步,即旋转的角度相同)
10.执行G04代码;(暂停一段时间,大约1秒,使副主轴达到相位同步)
11.执行M119代码;(松开副主轴卡爪)
12.执行G0 B-nn代码;(使副主轴,即B轴向前运动到夹持位置,要确保工件不会碰
到副主轴的卡爪,且有足够的夹持长度)
13.执行M118代码;(副主轴卡爪夹紧,此时主轴、副主轴同时夹持工件旋转)
14.执行G04代码;(暂停一段时间,大约1秒,确保副主轴已夹紧)
15.执行M69代码;(松开主轴卡爪)
16.执行G0 B-nn代码;(使副主轴,即B轴退回,工件离开主轴)
17.执行M161代码;(副主轴退出同步模式,副主轴恢复原来设定的转速及转向)
18.执行G04代码;(暂停一段时间,大约1秒,使副主轴达到原转速,可根据情况省
略此步骤)
19.完成
程序举例:
%
O0001(SP-SYNCHRONOUSPRO);
G0G28U0;
G28W0B0;
N1;
M3S300;
M110;
M118;
G04U1.0;
M113S1000;
G04U1.0;
M3S500;
G04U1.0;
M160;
G04U1.0;
M162;
G04U1.0;
N2;
M119;
G4U1.;
G00B-600.0;
M118;
G04U1.0;
M69;
G00B-100.0;
N3;
M161;
G04U1.0;
M05;
M115;
M68;
G28B0;
M30;
%
注意:操作之前需要根据零件外径将主轴、副主轴软爪镗一下,以达到更高的同轴度及更好地夹持零件。
如对以上步骤不熟悉,请谨慎。
推荐在单段、快进倍率在5%状态下试用,确保不会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