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课件
一、组织结构
牙周膜
细胞 纤维 基质 血管和淋巴管 神经
(一)纤维
主纤维束
胶原纤维
纤
间隙纤维
维
弹力纤维
n 胶原纤维
牙周膜内的纤维主要是 胶原纤维,按一定方向 排列成束,称为主纤维 束。这些纤维一端埋在 牙骨质内,另一端埋在 牙槽骨内,埋在牙骨质 和牙槽骨内,又称穿通 纤维(sharpey’s fib咀嚼粘膜,由上皮层和固有层组 成,无粘膜下层。
n 上皮层 n 固有层
n 牙龈结合 (dentogingival junction)
(一)上皮层 n牙龈上皮 n龈沟上皮 n结合上皮
1、牙龈上皮(gingival epithelium):
复层鳞状上皮,表 面多为不全角化,上 皮钉突多而细长,使 上皮与深层固有层组 织牢固的连接 ,上皮 表面可见点彩。
结合上皮
釉质
上 皮 附 着
n 结合上皮在牙面上的结合位置因年龄而异。
(二)固有层
致密的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 龈牙组 dentogingival group 牙槽龈组 alveologingival group 环形组 circular group 牙骨膜组 dentoperiosteal group 越隔组 transseptal group
n 龈牙组dentogingival group
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止于游离 龈和附着龈的固有层。牵引牙龈使其与牙紧密结合。 数量最多,分布广泛。
n 牙槽龈组alveologingival group 自牙槽骨向牙冠方向展开,止于游离龈和
附着龈的固有层中。
n 环形组circular group
骨骨膜淋巴网,回流到颏下和颌下淋巴结 中。 n 神经
牙周组织ppt课件
•平时呈静止状态,受炎
症刺激上皮可增殖成为颌
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
50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5、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位于血管周围5μm内的区 域,是牙周膜中新生细胞 的来源,可进一步分化为 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 成牙骨质细胞。
51
牙周膜—组织结构
6.牙骨质小体
牙周膜中圆形的钙化小体, 单个或多个存在,游离于牙 周膜中或附着在牙骨质表面, 可能变性的上皮细胞钙化。
3
第一节 牙龈(gingiva)
4
牙龈
牙龈是覆盖在牙颈 部和牙槽嵴的口腔 粘膜,呈浅粉红色, 坚韧而不活动。
游离龈 附着龈 牙间乳头
5
6
一、表面解剖
(一)游离龈:
1. 游离龈 牙颈周围不与牙面 附着的部分,呈连续的半月 形弯曲。
2. 龈沟 正常深度0.5-3mm,平 均深度1.8mm
3. 龈沟底的位置:因年龄而异
淋巴管与血管伴行至根尖部,
与来自牙髓、牙龈的淋巴管
吻合,注入颌下、颏下淋巴
结,当炎症时上述淋巴结肿
大。
54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五)神 经:
神经走向:A.来自根尖区 神经纤维,沿牙周膜向牙
龈方向走行;B.来自牙槽
骨内神经,穿过牙槽骨壁
进入牙周膜后分两支,分
别向根尖和牙龈方向走行,
并与来自根尖的神经纤维
12龈谷后牙颊舌侧龈乳头之间邻接点下方的牙龈薄弱区1314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16牙龈上皮复层鳞状上皮表面多为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偶见黑色素细胞
第二章 牙周组织
.
1
牙周组织
1. 牙龈 2. 牙周膜 3. 牙槽骨
2
学习目标
吉林大学教案《牙周病学》第 2 章—牙周组织解剖
3、 牙槽嵴顶 ( alveolar bone crest) 牙槽窝冠方的游离端称为牙槽嵴,牙槽嵴
顶是指牙槽突最冠方近牙颈部处,牙槽嵴顶至 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平均是 1.08mm,正常X线 片上此距离小于 2mm。
基质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细 胞运动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牙承受咀爵力时 ,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合力作用。
第三节 牙骨质
1、牙骨质的结构
牙骨质(cementum)覆盖于牙根表面, 硬度与骨相似。是牙体组织,又是牙周组织。
牙颈部最薄,向根尖方向逐渐增厚。45% -50%为无机盐,50%-55%有机物和水。主要 是钙、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有机物主 要是胶原和蛋白多糖。
牙骨质中有两种来源的胶原纤维,一种为 外源性的Sharpey纤维;另一种为内源性纤维, 是成牙骨质细胞自身产生的胶原纤维,纤维方 向与牙根表面平行。成牙骨质细胞还产生一些 非胶原的基质成分,如蛋白多糖、糖蛋白、磷 酸蛋白和牙骨质附着蛋白(CAP),CAP是牙 骨质的特有蛋白。
牙骨质有两种结构形式,无细胞牙骨质和 有细胞牙骨质,无细胞牙骨质形成于牙根发育 中,紧贴于牙本质表面,牙颈部到近根尖1/3 处分布,不含牙骨质细胞,大部分是Sharpey 纤维,对牙起主要支持作用。有细胞牙骨质形 成于牙萌出,位于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根尖 部可以全部为有细胞牙骨质,但牙颈部常是无 细胞牙骨质。
2、釉牙骨质界
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
釉牙骨质界有3种形式: 1、 60%~65% 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2、30% 二者端端相接 3、5%~10%不连接,牙本质直接暴露。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二章牙周组织
主纤维以部位功能排列方向分为 :
1. 牙槽嵴组(alveolar crest group): 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 向走行,止于釉牙骨质界的下方牙骨质 。主要分布在牙的唇(颊)、舌(腭) 侧,保持牙直立
•
•
2. 水平组(horizontal group):
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呈水平方向分布 ,与牙弓的合平面大致平行。一端埋入 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是维持 牙直立的主要力量,并与牙槽嵴纤维共 同对抗侧方力,防止牙侧方移动
•环 形 组
•龈 牙 组 •牙骨膜组 •牙槽龈组
•
其它(不要求)
纵行纤维(longitudinal fibers) 半环纤维(semicircular fibers) 越龈纤维(transgingival fibers) 牙间纤维(interdental fibers)
•
三、临床意义
增龄炎症→结合上皮根方移动→牙本质 牙骨质外露→楔缺根部龋
了解:牙周膜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分布
•
第二节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
牙根与牙槽骨之间 环绕牙根 致密结缔组织 厚约0.15-0.38mm 前牙薄于后牙,牙颈根尖厚,牙根中1/3最
薄 连接牙槽骨与牙骨质又称牙周韧带 Periodontal ligament
•
一、组织结构
或多个核仁。 c.蛋白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其形态取决于细
胞的活性状态。在活跃合成无细胞牙骨质时无 明显胞质突起;合成有细胞牙骨质时有丰富的 嗜碱性胞质和突起,细胞核不规则且有皱褶 (fig. CB=cementoblast;PC=precementum
•
•
•
4.成骨细胞(osteoblasts)是衬覆于 牙槽窝表面的骨形成细胞。只有在活跃 的骨形成区才有明显的成层排列的成骨 细胞,
牙周总结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脊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为2mm. 修复体最多位于龈沟内0.5mm龈牙单位:(dentogingval unit)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进一步加强,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牙面,所以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为龈牙单位牙周膜纤维分类: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骨开窗:(fenestration)牙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舌侧,该侧的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与骨膜和牙龈结缔组织相连,称为骨开窗如果呈V形却缺口直达牙槽嵴顶,则称骨开裂(dehiscence)唾液的作用:润滑,清洁,抗微生物,凝集,薄膜形成,消化等牙周病的病因学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 ecosystem)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牙石(dental calculus):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致病作用:牙石因增加菌斑积聚及防碍菌斑去除而与牙龈炎和牙周炎明显相关。
临床意义:牙周病治疗必须彻底清除牙石牙面着色:食物,化学物质,烟草,色源细菌等食物嵌塞:垂直型食物嵌塞,水平型食物嵌塞由于嵌塞的机械作用与细菌的定植出现龋、牙龈炎、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口臭等。
合创伤:原发性合创伤,继发性合创伤因素:咬合力异常,牙周支持力不足单纯合创伤: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不会导致牙周袋形成及牙龈炎症。
合创伤+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的吸收解剖因素: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冠根比例失调,骨开裂或骨开窗,开合不良习惯:磨牙症(bruxism〕合力负担过重食物嵌塞单侧咀嚼习惯不良刷牙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咬唇习惯其他不良促进因素(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不良局部义齿,不良的正畸治疗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正常的牙周组织+不正常的合力因素,牙周组织损伤,如早接触或合干扰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正常的咬合力,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造成合创伤的因素: 咬合力异常:与合力大小、方向、频率及持续时间有关a.咬合力方向(多见于正畸治疗):垂直压力:根尖区骨质可吸收侧向压力:受压侧骨质可吸收扭转力: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b.咬合力分布不均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接触及合干扰牙周支持力不足:继发性HE创伤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一、遗传因素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三、性激素: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四、吸烟: 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
牙体及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一、牙
(三)牙位记录 该法为目前我国常用的记录方法,以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将牙
弓分为A(右上区)、B(左上区)、C(右下区)、D(左下区) 四区。“十”的竖线代表中线,区分左右;横线表示牙合面,区 分上下。用序数1~8分别依次代表中切牙至第三磨牙,用Ⅰ~Ⅴ 分别依次代表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如右下乳尖牙写为:Ⅲ 或 ⅢC
一、牙
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牙齿因咀嚼力的大小和功能的不同,牙根数目和大小也不相同。上、下前 牙和第一、二前磨牙为单根牙,但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双根,其余磨牙均为多 根牙。上颌第一、二磨牙为三根,即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腭根;下颌第一、 二磨牙为双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有时下颌第一磨牙为三个根,即远中根 再分为颊根和舌根。上、下第三磨牙的牙根变异较多,常呈融合根,了解牙 根的数目和形态,对牙髓病的治疗和拔牙手术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牙体和牙周组织
4.牙髓(pulp) 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由细胞、细胞间质、神经和血管组成。 位于牙冠髓室内的牙髓称冠髓;而充满根管内的牙髓称为根髓。 牙髓细胞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 牙髓神经:无髓鞘纤维,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无定位能力。 牙髓的血管:由狭窄的根尖孔进出,一旦发生炎症,髓腔内的压力增高, 容易造成血液循障碍,所以临床上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尤其是磨牙,常需进 行预防性根冠修复。
二、牙体和牙周组织
牙槽骨(alveolar bone)
是指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组织,又名牙槽突,牙槽内容纳牙 根的陷窝称为牙槽窝,牙槽骨游离缘称为牙槽嵴,两牙之间的牙槽突部分称 牙槽中隔。发生牙周炎时,牙槽骨将逐渐被吸收而致高度降低,导致牙齿松 动。
二、牙体和牙周组织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
牙周病概述—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
牙龈:覆盖在牙槽骨表面和牙颈部的口腔黏 膜上皮及其下下发方给的你结的缔结组缔织组。织。
牙龈构成 游离龈 附着龈 龈乳头
8
牙龈的表面解剖
牙龈的解剖学标志
健康牙龈
点彩 11
龈谷与牙形态的关系 为龈谷
生物学宽度
A.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为生物学宽度 B.龈沟深度约为1~2mm C.结合上皮宽度约0.97mm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织,约1.07mm 生物学宽度=C+D,约为2mm
骨开窗和骨开裂
五、前牙区的美学特点
牙龈平面P、牙龈顶点Z及牙龈点彩S
三、牙骨质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 a.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b.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 c.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四、牙槽骨
下颌骨及牙槽突唇舌向剖面观
固有牙槽骨 松质骨 皮质骨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具有高度可塑性,随牙齿生理性活动不断改建 随年龄增长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密度逐渐减低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新生(正畸治疗的基础)
28.9
龈炎检出率 57.7
牙石检出率 59.0
牙周健康率 —
35~44岁 61.0 77.3 97.3 14.5
65~74岁 75.2 68.0 88.7 14.1
(2005年全国流调资料)
第一节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组织 一、牙龈 二、牙周膜 三、牙骨质 四、牙槽骨
6
一、牙龈
健康牙龈
7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 组织)的疾病。
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 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的牙周炎两大类。
2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 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 要口腔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周组织 ppt课件
54
牙周组织/牙槽骨/组织结构
松质骨:骨小梁和骨髓组成,位于密质骨 和固有牙槽骨之间
结构:骨小梁呈板层排列伴哈弗系统 分布:前牙区松质骨含量少,后牙多 排列:与所承担的咀嚼力密切相关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ppt课件
57
牙周组织/牙槽骨/生物学特性
高度可塑性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增生:类骨质 牙生理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 废用时萎缩
走行: 功能:
ppt课件
30
牙周组织/牙周膜/组织结构
根间组(interradicular group):
走行: 功能:
主纤维的协同作用及意义
ppt课件
31
牙周组织/牙周膜/组织结构
弹力纤维(Oxytalan和 Eluanin)?
Oxytalan : 保 持 血 流通畅、支持
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
ppt课件
1
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
概念:牙的支持组织 牙龈(gingiva)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 牙槽骨(alveolar bone)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牙周组织/牙龈
ppt课件
50
ppt课件
穿通纤维
51
同心圆状骨板
ppt课件
穿通纤维 52
ppt课件
53
牙周组织/牙槽骨/组织结构
密质骨:颌骨内、外骨板伸延的部分 厚度:上颌唇面薄而舌侧厚,下颌比上颌
厚而致密,舌(腭)侧骨板比颊侧厚, 磨牙区颊侧骨板也增厚。 结构:表面为平行骨板,深部为哈弗系 统骨
牙周病—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学课件)
重新分化出结合上皮,并分泌基底膜物质,重新形成上皮附着,其结 构与原始结构一样。
正常牙龈的组织学
3.牙龈的结缔组织
牙龈=上皮+结缔组织(固有层),无粘膜下层 (1)牙龈的胶原纤维 牙龈纤维的作用: ①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②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使其承受咀嚼的压力。 ③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
2.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
膜龈联合—附着龈与牙槽黏膜之间的界限。 牙槽黏膜—上皮无角化,上皮薄,无钉突,
下方的结缔组织疏松,血管丰富,移动度 大。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
2.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
附着龈的宽度—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 底的距离。
易始发于此。 龈乳头的形态取决于邻牙表面的外形以及相邻牙之间禊状隙的位置和外形。
正常牙龈的组织学
1.牙龈上皮的结构与代谢特征
(1)口腔上皮:是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 及附着龈的表面的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沟内上皮:又称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 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 的非角化复层状上皮。 (3)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上。
五、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龈血供 牙周膜血供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槽骨间隔的血管、牙槽骨骨膜 表面的血管。
牙周膜的血管。 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前分支。 上、下牙槽动脉分支—牙槽骨— Volkmann管及筛状板孔 牙龈的血管
五、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龈和牙周膜神经 —— 来自三叉神经。 ●牙周膜发生急性炎症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床叩诊检查时,患者能指明患
绪论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详解
JUNQIANG JIANG
古代即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 强调晨起及饭后漱口 ❖ 唐代:盐水漱口,叩齿、按摩等 ❖ 印度:嚼柳枝后清洁牙齿 ❖ 三国:金制牙签
JUNQIANG JIANG
JUNQIANG JIANG
治疗
❖ 《黄帝内经》:针刺治牙疾
❖ 唐代,中世纪阿拉伯:器械 刮除牙石
“人类口腔作为感染灶”
骨炎 脓毒血症 坏疽 坏疽性口炎 结核
骨髓炎 脑膜炎 咽痛
霉菌感染 梅毒
败血症 肺炎 窦炎
白喉 鹅口疮
WD Miller, Dental Cosmos 33: 689-713,1891
JUNQIANG JIANG
X线的发现和应用
JUNQIANG JIANG
二十世纪
❖ 前三十年的发展中心在欧洲 ❖ 维也纳学派:Glickman 和 Orban 等在尸检
牙周病学绪论
口腔内科 蒋俊强
JUNQIANG JIANG 2015年3月
JUNQIANG JIANG
牙槽骨的吸收破坏
JUNQIANG JIANG
定义 definition
❖ 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 的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s)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学科
JUNQIANG JIANG
❖ 游离龈:free gingiva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
❖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附着龈宽度的临床意义
❖ 龈乳头:gingiva papilla 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 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gingival col)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
•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 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它由游 离龈 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图2—l
• 牙龈上皮分为三个区:牙龈上皮;龈沟上皮和 结合上皮;图2—3
•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gival junction:
• A 定义:是指牙龈组织籍结合上皮与牙面 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该处的 结合上皮既无角化层;也无上皮钉突
traumatism的字面含义是指由于不正常的合 接触关系或咀嚼系统的异常功能;造成咀嚼 系统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 • 性变化
• 1 牙石 • 2 牙面着色 • 3 食物嵌塞 • 4 牙合 创伤 • 5 解剖因素 • 6 不良习惯 • 7 医源性因素
牙石
• 一概念 • 牙石dental calculus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
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逐 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 • 牙石根据其沉积的部位;以龈缘为界 可分为龈上牙石和 龈下牙石 • 1 龈上牙石 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和龈沟处的牙石称龈 上牙石;又称冠部牙石或唾石;表明钙化成分来源于唾液 • 2 龈下牙石 沉积于龈缘之下;附着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 根面 需用探针才能查到者为龈下牙石;又称为血石;表明钙 化成分来源于龈沟液 • 牙石的临床特征见表4—5:
织对局部因素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从而使原来不 能引起病变的局部因素;变成可以致病的因素 全身 系统性疾病能对牙周炎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增 加起着推动的作用
• 临床表现:首先是牙龈红肿 出血;这是病人主观上 能够感觉到和观察到的 其次是牙周袋形成;这需要 医生检查才能发现;但是病人也可以发现牙龈退缩; 牙龈流血 溢脓 牙龈边缘与牙齿分离;甚至牙齿松 动 伸长 移位;并且感到牙龈疼痛和口臭 牙齿松动 是牙周炎已趋严重的标志 患牙周炎时也可引起牙 龈退缩 患有牙周病的人应及早找口腔科医生进行 诊治
绪论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
X线的发现和应用
二十世纪
❖ 前三十年的发展中心在欧洲
❖ 维也纳学派:Glickman 和 Orban 等在尸检 基础上发展了牙周病的组织病理学
❖ 柏林学派:Weski归纳牙周组织的四个组成 成分;Neumann描述了翻瓣术的原则
二战后
❖ 美国和瑞典等国,无论在临床,还是病理学、 微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方面都占据领先地大发展
❖ Glickman,Waerhaug,Lindhe等是代表人 物
目前
❖ 在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病和 全身疾病的关系、牙种植学 方面有深入研究
❖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 一,是失牙的最主要原因
❖ 是口腔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
任重而道远
❖ 十八世纪:牙科之父 Fauchard出版了“外科牙 医学”,奠定了牙科作为一 门临床学科的基础
十九世纪
❖ Lenard Koecker ❖ 提出牙石是引起牙周病发病和
失牙的原因 ❖ 提倡晨起和饭后刷牙 ❖ 牙源性病灶感染的倡导者
❖ Levi Spear Parmly: ❖ 口腔卫生之父 ❖ 牙线的发明者
❖ 主要由Ⅰ型胶原纤维和耐 酸水解性纤维组成
❖ 根据位置和排列方向分为 五组
❖ 牙周膜的宽度(厚度)一 般为0.15-0.38mm
❖ 牙根中部支点处最窄;牙 槽嵴顶及根尖孔附近最宽
牙周膜的细胞成分
❖ 四种类型的细胞 ❖ 成纤维细胞最为常见 ❖ 含有具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
质细胞
牙骨质(cementum)
❖ 牙槽骨因炎症或创伤开始吸收 时,硬骨板消失或模糊、中断
❖ 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2mm均为正常
❖ 骨开窗(fenestration)和骨开裂 (dehisce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龈下菌斑(subgingival plaque)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 沟或牙周袋内,可分为两部分(图4—4):
• 1。附着性龈下菌斑它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附 着于牙根面。健康的牙龈因龈沟较浅,龈下菌斑量少,当 牙龈炎症使龈沟加深或形成牙周袋后,龈下菌斑量随之增 加。其结构、成分与龈上菌斑相似,细菌种类增多,主要 为革兰阳性球菌及杆菌、丝状菌,还可见少量革兰阴性短 杆菌和螺旋体等,它与龈下牙石的形成、根面龋、根面吸 收及牙周炎有关。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面着色
• 1.来源 • (1)化学物质和食物 • (2)烟草 • (3)色源细菌 • 2.临床意义:牙面着色本身对牙龈刺激不大,
但它常常沉积在菌斑牙石上,故也会引起牙 周疾病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食物嵌塞
• 概念: • 在咀嚼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食物碎块
或纤维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牙的间隙内, 称为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 • • 是导致局部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最常见的 原因之一。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综上所述,龈沟液具有以下作用:①“冲 洗”龈沟内的外来物质;②含有可以增进 上皮附着于牙面的血浆蛋白;③具有抗微 生物的物质;④在牙龈防御机制中,其所 含
• 补体可促进抗体的活化;⑤能提供龈下细 菌丰富的营养成分;⑥提供牙石矿化的无 机成分。龈沟液在牙龈组织的防御体系中 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龈沟液的量及内容的 变化,对了解牙周疾病的发生机制、病情 变化及治疗效果等均有重要意义。
• 牙石由菌斑和软垢钙化而成,在菌斑形成的2—14天中 都可进行矿化,从开始矿化到牙石形成,快者10天,慢者 20天左右,平均约12天:并非所有菌斑都一定会变成牙 石.不钙化的牙菌斑在形成2天时矿物质含量达顶点.以 后不再增加。钙化最初沿着菌斑附着牙面的部位发生、由 里向外—层层发展,和牙面平行。薄膜沉积在己形成的牙 石上,随着钙化过程膜被包埋,牙石层间的线称为增长线, 是牙石生长或增加新层的证据。牙石表面祖糙,因此很容 易有菌斑附着其上。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 (1)获得性薄膜的形成: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附至
牙面,形成一层无结构,无细胞的薄膜.数分钟内便 可形成.厚度为1-10μm,在龈缘区较厚. • (2)细菌黏附和共聚 • (3)菌斑成熟: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演示 剂显示,9天后便可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 体,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到高峰.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 1、牙石 • 2、牙面着色 • 3、食物嵌塞 • 4、牙合 创伤 • 5、解剖因素 • 6、不良习惯 • 7、医源性因素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石
• (一)概念 • 牙石(dental calculus)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
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 逐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 • 牙石根据其沉积的部位,以龈缘为界.可分为龈上牙石 和龈下牙石。 • 1.龈上牙石 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和龈沟处的牙石称龈 上牙石,又称冠部牙石或唾石,表明钙化成分来源于唾液。 • 2.龈下牙石 沉积于龈缘之下,附着在龈沟或牙周袋内 的根面、需用探针才能查到者为龈下牙石,又称为血石, 表明钙化成分来源于龈沟液。 • 牙石的临床特征见表4—5: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二)形成过程 • 牙石形成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
熟和矿物化,前两个步骤实际上即菌斑的形成过程。龈上 牙石和龈下牙石的矿化成分分别来源于唾液和龈沟液,在 矿物化过程中,晶体先在细胞间的基质和细菌表面形成, 最后可进入细菌。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1.原因 • (1)接触区消失,接触区形态不正常或位置偏
于龈方或颊舌方. • (2)牙颌面过度磨损,溢出沟消失,边缘嵴变低
平或牙尖磨损不均匀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来自• 2.根据食物嵌塞方式可分两类:(掌握内容) • (1)垂直型食物嵌塞:咀嚼时由于咬合力量或
•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替硝唑片1.0g研制成粉状,2%碘甘油5 ml,地塞米松10.0mg,1%地卡因0. 5ml调制成糊剂放入牙周袋中,每日2次, 疗效佳. (牙周炎治疗配方)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病定义
• 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 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广义 的包括牙周病和牙龈炎两大类。
• 1.牙龈卟啉单胞菌(Pg) • 生物学特性:为革兰阴性无芽胞的球杆菌,
表而有纤毛,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 35—37度。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2、中间普氏菌(Pi) • 在妊娠期龈炎,其为主要优势菌,可利用
孕激素来满足他对维生素K的需要,导致Pi 明显增加,在分娩后会减少。 • 3、福赛类杆菌(Bf) • 吸烟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 • 4、核梭杆菌(Fn)是龈上、龈下菌斑,牙 周袋及感染根管等口腔感染部位的优势菌。 它是口腔坏疽性病变的主要病原菌。
• 2.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它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 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 主要为革兰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 和核梭杆菌等,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在牙周炎快 速发展时,非附着龈下菌斑明显增多,与牙周炎的发生发 展关系密切.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毒力强,与 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图4—5)。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龈沟液
• • 龈沟液(GCF)系指通过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
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成 分主要来源于血清。 • 牙龈健康者有极少量的龈沟液,龈沟液是 一种炎性渗出液。 • 龈沟液量增多是牙龈炎症早期的主要表现 之一,常早于临床表征的改变。 • 白细胞是龈沟液中的重要防御细胞。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 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它由游 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图2—l)。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牙龈上皮分为三个区:牙龈上皮,龈沟上皮 和结合上皮,(图2—3)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gival junction): • A.定义:是指牙龈组织籍结合上皮与牙面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
2020/11/2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理论课的内容安排如下:
• 1.绪论、应用解剖、龈沟液、流行病学
3学时
• 2.病因学
3学时
• 3.牙龈疾病
3学时
• 4.牙周炎总论
2学时
• (包括:牙周炎症状与病理、牙周检查、危险因素评估、牙周炎分类)
• 5.牙周炎各论
4学时
• (包括: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根分叉病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其他伴发病变、牙周医学)
•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主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
• 几种重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具有引发牙 周破坏的潜能,如下: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1996年世界牙周病研讨会
• 与牙周病有关的10种微生物: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牙用可疑致病菌的生 物学特性、致病性和临床意义。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病因:凡是比牙龈炎刺激时间更长、更为严重的 局部因素,如牙石和软垢堆积、口腔卫生不良、 食物嵌塞、微生物作用、不良修复体等,在身体 抵抗力下降或致病因素增强的情况下,均可引起 牙周炎。此外,全身性因素有时也对牙周炎的发 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促成作用。因为这些全身因素 降低了牙周支持组织对局部因素的抵抗力和修复 能力,从而使原来不能引起病变的局部因素,变 成可以致病的因素。全身系统性疾病能对牙周炎 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增加起着推动的作用 .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组成。
牙骨质虽然属于牙体组织,但它和牙周膜、牙槽 骨一样,都是由牙发育期牙囊中分化的细胞组成, 且它与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共同构成了一个功 能系统。该系统将牙牢固地附着于牙槽骨,承受 咬合力,同时使口腔粘膜与牙体硬组织间呈一良 好的封闭状态。故习惯上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 牙周支持组织或牙附着装置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 临床表现:首先是牙龈红肿、出血,这是病人主 观上能够感觉到和观察到的。其次是牙周袋形成, 这需要医生检查才能发现,但是病人也可以发现 牙龈退缩,牙龈流血、溢脓、牙龈边缘与牙齿分 离,甚至牙齿松动、伸长、移位,并且感到牙龈 疼痛和口臭。牙齿松动是牙周炎已趋严重的标志。 患牙周炎时也可引起牙龈退缩。患有牙周病的人 应及早找口腔科医生进行诊治。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病病因学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病的好发部位
• 牙石是下前牙和上第一磨牙最多,所以患 病的几率如下:
• 最易受累的是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 • 最少受累的是上颌尖牙和下颌前磨牙。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 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认为:
•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 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 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这 概念强调牙菌斑生物膜是以整体生存的微生物生 态群体,它不同于悬浮的单个细菌.细菌凭借生 物膜这独特结构,粘附在一起生长,使细菌附着 很紧.难以清除;
• 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与牙槽嵴的关系不变。结合上 皮的根方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对稳定, 约为1.07mm
牙周组织应用解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