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

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

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针对当前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情况,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显得愈发重要。

水生生物作为水环境中的指示物种,其受到污染的敏感性和综合反应能力使其成为环境质量评估的有效工具。

因此,本文将介绍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的意义、常用的监测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的意义水生生物具有定居性、长期暴露性以及生物积累性等特点,具备了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代谢能力。

当水体发生污染时,水生生物往往是环境中最早出现异常变化的生物。

水生生物可以通过研究其丰度、种类多样性、生物量、生殖等指标,来判断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此外,水生生物在受到污染物胁迫时,通过改变其生理和生态学特征,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因此,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的常用方法1. 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生物标志物是指那些在受到有毒物质暴露后可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生物分子或生物体。

通过研究生物标志物的存在和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例如,鱼类鳃组织中的丙醛酸脱氢酶活性可以用来评估水体中的汞污染程度。

2. 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是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中的重要手段。

包括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浓度、浊度、温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为评估水体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态功能等参数,可以揭示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污染情况。

例如,观察水生生物种类的减少或不存在情况,可能意味着水体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三、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监测需求的增加,水生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也将迎来一些新的趋势。

1.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监测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水生生物监测数据,可以实现对大范围水环境的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精确度。

利用生物监测技术监测水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

利用生物监测技术监测水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
Appli i —M o t r n n a e y ng b o nio i g i W t r Env r n e a luto i o m nt lPo l i n
Zh n i g a g Pn
( h ro ni n etl n oi tt n Inr n o a 07 0 ) TeO ds v om na Moi r gSai , n e Mog l 100 E r t n o i
物, 却可以将长期 的污 染状况 反映 出来 。( ) 果更加 直接 2效
敏感 。某些生物 能够对 一些 连精密 仪器都 无法 检测 出 的微量 污染物产生反应 , 并表现 出相应 的受危 害的效应 。( )易于 3 富集污染物 。处 于生态 系统中的生物 , 通过食物链 可 以把 环境 中的微量有毒物质予 以富集 ,当到达 该食物链 末梢 时 , 将污 可 染物浓度提 高达数万倍 。( )监测 功能 更加 多样 化 。与理 4
i e d hc hs e sdi ev o m na m nt n , nl e m jr olm t rsn s g n r e epopc a dd— r gm tosw i a enue n i n et o ir g aa zs ao rbe sa peet t ea dpei s h rset n i n h h b n r l o i y p a vw t
水质 监测 的最终 目的是通 过对水 环境 中各 污染指 标 的定 量分析来 准确 、 全面 、 及时地掌握水 环境质量 的动态 变化特 征 , 为水环境 的管理 、 资 源的保 护 、 水 以及 水污 染 的防治提 供 可靠 的依据 。因而 ,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 资源调 查评价 、 污染预测 、 水 预报 和治理 的基础 , 是实施一 系列 水资 源保 护措施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传统 的理化 分析在环境监测 中起 了很 重要 的作 用 , 能准 确定量分析污染 物中主要成分 的含 量 , 是不能直 接反 映各 种 但 有毒物质对环境 和生物 的综合 影响 。生 物监测 技术诞 生 于 2 0 世纪初 , C i s Sh l 由 ar 和 ea e最先提 出了“ 物监测革命 ” n i 生 口号 。 2 0世纪 9 0年代 , 细胞 生物 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 , 加

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

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

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水是生命之源,但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确保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而生物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环境监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生物指标监测技术生物指标监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而进行的监测方法。

通过观察或测量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反应,可以评估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影响。

例如,水中鱼类的存活率、生长状况和生殖能力等指标可以反映水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和毒性。

通过观察这些生物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水环境污染的情况。

生物指标监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全面评估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情况,而不仅仅是某种特定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生物指标监测技术还可以提供有关污染物的生物累积和生物转化过程的信息,从而帮助科学家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影响。

因此,生物指标监测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物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而构建的监测方法。

通过将特定的生物分子(如酶、抗体、DNA等)与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监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便携、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和实时监测等优势。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生物传感器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可以减少实验时间和成本,并且可以在实时监测中提供准确的结果。

因此,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实际的水环境污染物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遗传毒性评价技术遗传毒性评价技术是一种通过评估环境样品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害程度而进行污染监测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基于细菌的遗传学反应,细菌暴露于环境样品中后,通过检测细菌DNA的变异或突变来评估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评价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经济和可靠等优势。

水生态监测方法介绍及研究进展

水生态监测方法介绍及研究进展

水生态监测方法介绍及研究进展作者:焦振寰杨艳彬宋久林张清涛刘英超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4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也愈发明显,比如出现的水体污染、河道断流等问题,因此保护水生态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也能够看出修复水生态的工作已变成首要任务。

监测水生态是修复水生态的基础工作,因此水生态监测需要及时提供精准信息,这对于修复和保护水生态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究水生态监测和评估内容,分析有关水环境监测技术的评价模式和优缺点,为今后监测水生态提供保证。

[关键词]水生态监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X832[文献标识码]A水生态学包含着生态学、水文学、水力学等多个学科,属于综合型水文学,主要用于预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出现的因子变化状况。

监测水生态是保护和优化水资源的保证,并且也是管理水资源的主要措施,最主要是在水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虽然发展快,但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上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出现了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水生态目前主要的任务便是恢复或维持水生态系统功能。

1 水生态监测现状监测水环境中的水生态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監测技术包含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水文技术等.监测内容有生态环境要素、生物状况、环境生态结构等,从水生态完整性的角度来评价水环境质量以及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更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

水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是科学发展观,通过因水制宜以及协调自身承载力和水生态环境的方式开展工作。

合理规划和使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是实现水生态文明的保障。

在水体中,水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环境、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关系。

1.1 监测指标水生态监测用于水质监测,测试指标为COD、BOD等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大量的废水进入到水体中,同时将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引入水体,此些指标能够瞬时反应出水体状况,但却无法展现出河中的化合物,也无法表现出对环境生物产生的影响。

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监测与控制研究

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监测与控制研究

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监测与控制研究水环境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监测与控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监测的意义不可忽视。

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污染物可能导致水源和水体中疾病的传播,如腹泻、肠道传染病等。

因此,通过对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保护人类和生物的健康。

其次,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监测方法应该多样化和全面化。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PCR技术、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测序等。

传统培养法能够准确鉴定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物,但对于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污染物监测效果较差。

PCR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微生物DNA,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适用于各类微生物污染物的监测。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进行快速检测和分类。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对水样中微生物的整体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状况。

此外,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需要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减少微生物污染源的输入。

另一方面,需要改进水处理技术,提高对微生物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污染物。

此外,一些新兴的水处理技术也值得关注,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和电化学氧化等。

这些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和经济等优点,在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监测与控制研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监测和控制难度较大。

其次,传统的微生物监测方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复杂的操作步骤,不够快速和便捷。

水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水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水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水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

一、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是指通过观测、分析和评估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来获得水质状况的技术手段。

它为水环境污染的评估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 实时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质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实现对水质的24小时不间断观测。

这种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和快速反应的特点,可以提供及时的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体对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的敏感性,通过对生物指标的监测,了解水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例如,利用微生物传感器可以快速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监测水体中的寄生虫和藻类等有害生物。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和无人机获取水环境的影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估算水质状况。

遥感技术具有广覆盖、高精度、低成本和长时间连续监测的特点,可实现对广大水域的监测。

二、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从根源上减少和消除水环境污染物的技术方法。

它能够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生物相互作用来修复污染水环境。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湿地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例如,湿地修复可以通过湿地植被的吸附、分解和转化作用,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

2. 物理化学治理技术:物理化学治理技术利用物理和化学现象来除去污染物或改变其性质。

常见的物理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吸附、沉淀、氧化还原、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

例如,利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水的分离和纯化。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业活动的广泛开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及时、准确地监测水污染状况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水污染监测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传统的水污染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物理监测。

化学分析法通过对水样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物理监测则侧重于测量水的物理性质,如温度、浊度、电导率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污染的情况,但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例如,化学分析往往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耗时较长,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测;物理监测则只能提供一些间接的信息,对于一些微量的、复杂的污染物难以准确检测。

为了克服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现代水污染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生物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监测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和响应特性,通过观察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来评估水污染状况。

例如,鱼类、藻类等水生生物在受到污染时,其行为、生长、繁殖等方面会发生改变,通过监测这些生物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水污染的存在和程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监测具有灵敏度高、能够反映综合污染效应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生物个体差异大、监测结果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

传感器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感器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水体中的各种参数,如溶解氧、pH 值、重金属离子浓度等。

随着纳米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升,体积越来越小,灵敏度和选择性也大幅提高。

同时,多参数传感器的出现使得一次监测能够获取更多的水质信息,为全面了解水污染状况提供了便利。

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大范围的水污染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可以获取大面积水体的光谱信息,从而反演水质参数。

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新进展

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新进展

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新进展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迅猛进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深受广大民众关注。

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新进展。

一、传统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在过去,传统的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依赖于大型实验室进行采样分析,繁琐而费时。

最常见的监测方法是采集水样后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而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测试,来判断水质污染情况。

大量的样品采集和造成的大量污染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样品运送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或者稀释,进而影响监测结果。

二、新兴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相反的是,新兴的技术在监测时可以实时测量水体参数,比如水温、PH值或者浊度等,可以大大提高监测效率。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常用的技术,通过对某一水域的高精度地图进行拍摄和传感器安装,可以快速掌握该水域的污染情况以及水质等级的变化,使得监测周期更加短暂。

另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如聚类、分类、回归和模型预测。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识别模式、开发模型,然后对监测结果进行分类判断,准确地诊断水环境是否被污染,从而更快地传达警报信息。

三、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前景展望新兴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飞跃,更为人们的日常保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监测仪器仍然较为昂贵、寿命短、数据维护、处理和解释需要专业人员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和领域的进展,确定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

总之,面对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全球环境危机,人们需要重视并投资研究新兴技术,更好地解决水环境污染和保障人民健康和未来永续发展。

运用生物监测技术对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研究及进展

运用生物监测技术对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研究及进展
由此 ,对水环境 生物个体 以及种群 的变 化的判 断,能
实现对水环境状况 以及 水质量状况 的判断 。
群落结构法 。群落结构是 自然界在 一定范围 内相
判断不 同断面 的污染程度 ,同时也观察 到随着 时间的 变化 ,水底大 型无 脊椎动物种类数量 以及 多样 性指数 减少 ,说 明该种有 毒污染 处于发展之中 。
破坏 ,或者检测 出水体 中潜在 的毒性 ,从而避 免造成
更 大 范 围的 危 害 。

则发现一般分布在清洁型水体 中的浮游动物 ,表 明从
上游到下游 ,水体 的污染程度不 断减轻 ,水体 具有 明 确而系统的 白净功能。 此外 ,还可用两栖动物 的变化趋势实现对水环境

常用 监测技 术
常水体 出现 的种类都有分布 ,同时,水体 中的原生动 物上游 的鞭毛 虫到 中游 出现 纤毛 虫,而在水体 的下游
反应 建立对 水环境 变化 的评价,并将评 价信 息应用到 环境质量 的控制程序 中。生物监测 的主 要 目的是在有
害物质还未达 到水环境 系统饱和前 ,在 污染现 场以最
快 的速度检测 出来 ,避免 了水环境系统 的生态 平衡 的
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在一定 的水环境 中存活 ,
污染状况 的评价 ,从而 明确水体底部大型无脊椎动物 种类数量 以及物种 的多样性指数 ,从上游到下游减少
的趋势 ,表 明毒 杀生物 的有毒物质对水 体的污 染较 为 明显 ,并且 能根据 水体干 流各 断面种类 数的减 少状况
当水环境发 生变化 时,指示 生物将敏感地感觉 到水环 境 的变化状 况,从 而产 生一系列 的反应 ,甚至 消亡。
互依存 的一定范 围种类 的动物 、植物和微 生物 的组成 体系 。监测水 生生物群落 结构 的变化 实现水环 境水质 结构状况的判断。 生物测试法 。生物测试法是通过水 生生物 受到污

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

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

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摘要: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各方所关心的焦点,本文是关于水环境污染的分析与讨论,结合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的应用而进行的一系列分析。

在实践中运用生物监测技术,目的是更灵敏地对水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发出预警,来确保水环境检测的品质能得到提高。

但是,由于生物探测技术的内容比较多,其技术体系也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总结,从而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检测技术;水环境;应用及研究引言通过对水环境的检测、观察、分析,把握水环境的质量变化,帮助相关人员为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与控制工作提供更好的策略以及掌握更关键的数据,这便是水环境检测的目的。

水环境监测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生物检测技术,它可以突破水环境检测的限制,帮助有关人员更方便、直接地获取水环境信息。

1.生物检测技术概述1.1内涵生物检测的内涵是借助生物个体、群落对环境变化而做出的反应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生物的行为为环境质量检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全面反映出复杂的水污染在特定环境下的水污染效应。

1.2特点对某一地区的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可以弥补物理、化学等方法的不足;第二,某些生物体对污染物质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可以通过生物探测技术,将其与各种仪器都探测不到的污染物质结合起来,从而呈现出与之对应的破坏效果。

第三,通过生物链,可以将少量的毒素和危险物质积累起来,当它们抵达食物链的最底层时,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它们的含量[1]。

2.常规的生物检测技术分析2.1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指在多种环境条件下,根据微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以及行为特征,从而分析外界环境变化的技术检测体系。

它监测的对象一般是微小的生物群落,比如细菌群落、真菌群落、动物群落、藻类植物等。

微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和频率都会随着环境改变而相应地做出规律性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数学计算,建议数字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和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这些数据,对水环境的具体污染程度进行分析。

水污染生物监测进展

水污染生物监测进展

相关书籍
THANK YOU!
生物监测
水环境污染 生物监测
生物群落 监测方法
生物指数法 污水生物系统法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空气污染 生物监测
水污染指示生物法
生物污染 监测
植物监测(应用多) 动物监测
生物测试法
细菌学检验
微生物监测
二、主要应用领域
1、水环境评价 2、水域宏观规划(水产养殖业) 3、水环境灾害预报(滇池水葫芦,太 湖蓝藻) 4、重大工程决策 5、生物学传感器、环境标准的制定
3.其他 主要是底栖生物(如水生昆虫、大型水蚤等)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等主要 的污染物做了大量的毒性试验研究。
在线水体生物监测系统在德国、荷兰、英国、美国、 日本和韩国等已有投入实际应用。
在线生物监测主要是测量生物的行为或生理方面的变化,多 正在发展研究和投入使用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 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细菌在线生物监测系统、 种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都可用作在线生物监测的指示生物。
水污染生物监测进展
主讲人:黄
一、概述
生物监测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其机理及应用研究, 经历了一个从生物整体水平到细胞水平、基因和分 子水平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 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监测是水环境的生物监测。 用水生生物来监测研究水体污染状况的方法主要有: 生物群落法、生产力测定法、残毒测定法、急性毒 性试验、细菌学检验等。
相关书籍
相关书籍
内容简介 《欧洲生态和生物监测方法及黄河实 践》介绍了近年来欧盟在执行《欧盟 水框架指令》过程中,配套颁布的生 态与生物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 地表水的分级系统,监测对象及指示 物种的选择,风险、精度和置信度评 价,野外采样点布置方法和采样技术 等… 编辑推荐 《欧洲生态和生物监测方法及黄河实 践》是《欧盟水框架指令手册》的姊 妹篇,它是作者(格里菲斯等)专门 为中国读者编写的技术手册…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 (荷兰)Reinder Torenbeek (英国)Simon Spooner 韩艳利

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水生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评价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发展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一、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监测方法1、遥感监测法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对地表进行观测和探测的技术手段。

在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水体的覆盖面积、水深、水质等信息,还可以监测水体的流动情况、河流水位等。

而且,遥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野外观测方法,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自动化、实时性、多源数据的优势,因此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监测数据。

2、测量监测法测量监测法是指通过安装流量计、水位计等一系列的测量设备,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水体流量、水位、泥沙等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掌握水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河流流量、水位监测等,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数据精度高等优点。

3、水样分析法水样分析法是通过采集水样,并经过一系列仪器分析,得出水体中的营养盐、溶解氧、有机物质等指标来评价水体的水质。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范围的水生态系统环境监测,例如湖泊、河流等区域的水质监测。

二、水生生态系统环境评价方法1、水质指数法水质指数法主要是通过对水体中营养盐、溶解氧、有机物质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指标的综合得分,并将综合得分与标准值进行对比,用以评定水质状况。

这种方法评价水质状况时较为全面,能反映水体中多种物质的污染状况。

2、生态指数法生态指数法是用来评价特定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等的监测,得出对应的生态指数,进而评价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健康程度。

这种方法能够定量分析和评价整体生态系统状况,对水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评估很有参考价值。

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分析

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分析

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分析虞登梅(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摘要:水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天地一体、科学精细、自动智能、集成联动与可视化表达是水环境监测系统构建的新发展模式。

结合近年来常规监测、遥感监测与生物监测在江河、湖库、海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从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水环境监测发展现状,同时针对日益突出的水环境安全问题,在监测技术体系完善、感知装备性能提高、智能化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思考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常规监测;遥感监测;生物监测引言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依然存在严重的水环境安全问题。

水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但人均不足300m3,贫水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利用过量、水质污染、海岸带生态空间逐渐缩小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受阻[1]。

因此,我国亟需解决水环境问题。

水环境安全保障以充分开展的水环境监测为基础,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对相关研究和交流的支撑作用也日益增强。

2020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同年6月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提出,要全面深化创新改革,系统增强现代化监测能力;监测技术体系亟需从传统监测向天地一体化、自动智能化、科学精细化、集成联动化目标发展;实施主要污染因子、重点污染河段走航试点监测,查清水质变化与污染扩散规律。

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历经70余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导,以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的新形势下,我国水环境监测需要开启一个新的局面,这就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水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进展,以及探讨水环境监测研究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以期为水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及时发现和治理水污染,水污染监测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传统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局限性在过去,传统的水污染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过对水样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物理分析法则主要依靠测量水样的物理参数,如温度、浊度、电导率等,来间接反映水质状况。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它们大多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采样和分析过程繁琐,耗时较长,无法实现实时监测。

其次,传统方法通常只能检测有限的几种污染物,对于一些新型污染物和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检测能力有限。

此外,传统监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也有待提高,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水质标准要求。

二、现代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为了克服传统监测技术的不足,近年来,一系列创新的水污染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一)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利用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和反应来评估水质。

例如,鱼类、藻类、细菌等生物在受到污染时,其生理、生化指标会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这些生物指标的变化,可以快速、灵敏地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

此外,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为生物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生物传感器将生物识别元件与物理化学换能器相结合,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

(二)遥感监测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大面积水体的光谱信息,从而反演水质参数。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河流、湖泊、海洋等大尺度水域的快速监测,及时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

同时,遥感监测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对水污染的分布和扩散进行模拟和预测。

(三)在线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实时、连续地对水体进行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大大提高。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地保护水资源,水污染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了关键。

传统的水污染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过对水样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测定来评估水质状况,如常见的酸碱滴定、重量分析等。

物理分析法则侧重于对水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如温度、浊度、电导率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有关水质的信息,但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例如,它们往往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繁琐,耗费时间长,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创新的水污染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水污染监测带来了新的突破。

水质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

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水样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电化学传感器则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量污染物的含量。

这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可在线监测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时效性。

生物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来反映水质状况。

例如,一些藻类和鱼类在受到污染时会出现生长异常、行为改变等现象。

通过对这些生物指标的监测,可以间接了解水质的污染程度。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能够构建对特定污染物敏感的生物传感器,进一步提高了生物监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卫星遥感技术在大范围的水污染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大面积水域的光谱信息,从而分析出水质的参数,如叶绿素含量、悬浮颗粒物浓度等。

这种技术能够快速、宏观地掌握水域的污染状况,为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监测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自动采集水样、分析数据,并进行实时传输和处理。

论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

论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

第11卷第5期中国水运V ol.11N o.52011年5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M ay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胡旭刚(),男,浙江永康人,金华市自来水公司检测中心,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

论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胡旭刚(金华市自来水公司检测中心,浙江金华321017)摘要: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主要补充,对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要分析生物监测的概念和方法与及特征,论述了连年来水污染与及生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其钻研成果。

并且,对水污染生物监测钻研的目标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X 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5-0148-02以往,理化监测只在于思索刹时间的污染状况,并缺乏长久延续性监测的观念。

需要分析污染的堆集变化效应,如何有效地采取生物监测才能够更适合。

这同一时间候,仅运用污染物资其密度值来反应污染地步和危害总是片面的,因为这样一来在某些污染物资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相当于毒特点极微,或许正好相反的效应。

能否利用生物监测施行互相配合,充分地运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特点其反映的敏感特点,那么就可以更精确地反应真正受到污染的状况。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1.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概念和依据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及水的环境有着相互关联并且有着相互限度现象,其保持着非常自然的、暂时性的均匀衡干系。

水环境中注入的污染物资,必将会用途于生物本身和其种群或者其群落,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固有生物种群其数量和物种组成与及其更多类特点、坚定特点、生产力和生理状况等,使某些水生生物逐步消失,然而在别的某些水生生物却能够继续生长下去,其本身和其种群的数量逐步增添。

运用技术、仪器监测水污程度,从这种变化的水污染生物体现,得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这是水污生物监测概念也是其依据。

2.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特征在这种同理化的监测对比当中,相对于某种生物监测,同理化的监测有着自己的特征:比如,生物监测能反应其种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作用;其污染物的理化监测就是定期采监测,最后答案不能反应采样前和后的状态,但是,而水中的生物,集中了全部生长久环境下的原因及改化其状态情况;有一些水生生物对于污染物非常敏感,但是又有一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来的微量元素其密度。

水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水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水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治理技术研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对水环境进行污染物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水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水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学物质、微生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其中,重金属是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水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污染物检测技术包括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生物分析等。

化学分析就是通过化学方法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常见的化学分析技术包括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和色谱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分析技术之一,它可以分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成分和结构。

物理分析是通过物理方法对水环境污染物进行检测。

常见的物理分析技术包括离子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分析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元素等。

生物分析是通过生物学方法对水环境污染物进行检测。

常见的生物分析技术包括细胞毒性实验、酶活性测定和生态毒性测试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水环境中的水生生物进行分析,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环境品质。

二、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除了检测技术,治理技术对水环境污染问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治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物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处理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技术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和吸附法等。

沉淀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成易于沉淀的物质,使其沉淀到水底部。

过滤法是指通过过滤器过滤杂质,使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去除。

吸附法是指在水中添加吸附材料,吸收污染物使其得到去除。

化学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处理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化学技术包括氧化还原法、加药法和中和法等。

氧化还原法是指通过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使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去除。

加药法是指向水中添加化学试剂,使污染物与试剂发生反应,得到去除。

中和法是指将酸性水体与碱性水体混合,使其中和成为中性水体。

生物技术是指通过生物学方法处理水中的污染物。

水污染生物监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研究

水污染生物监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研究

水污染生物监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研究摘要: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主要补充,对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要分析生物监测的概念和方法与及特征,论述了近年来水污染与及生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其研究成果,同时对水污染生物监测钻研的目标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检测方法过去理化监测只在于关注瞬间的环境污染状况,而缺乏长久延续性监测的意识。

这就需要分析污染的累积变化效应,研究采取怎样的生物监测才能够更符合延续性监测的趋势。

在同一段时间里,仅仅采用污染物其密度值来表示污染程度和危害总是片面的,因为这样一来在某些污染物资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甚至发生完全相反的效应,即含量极少毒性却极大的情况。

只有充分利用生物监测和技术检测相结合的办法互相配合,充分运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其反映敏感的特点,才能更精确地反映水质受到污染的真实状况。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原理和优点1.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及水的环境有着相互关联并且有着相互制约的现象,保持着非常自然的、暂时性的均衡体系。

水环境中注入的污染物质,必将会作用于生物本身和其种群或者其群落,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固有生物种群其数量和物种组成与及其更多特点、固有特点、生产力和生理状况等,使某些水生生物逐步消失,然而在别的某些水生生物却能够继续生长下去,其本身和其种群的数量逐步增加。

运用水质检测技术仪器监测水污程度,从这种变化的水污染生物体现,得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这就是水污生物监测概念和依据[1]。

生物监测是指利用水生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水体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水体污染监测方法。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的改变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直至改变生理功能;生物的存在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如生物的摄取能量、新陈代谢等。

生物与其环境的这种统一性和协同进化是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生物学基础[2]。

水污染检测与监测的技术进展是什么?

水污染检测与监测的技术进展是什么?

水污染检测与监测的技术进展是什么?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水污染检测与监测的技术进展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污染检测与监测的技术进展,并分点列出以下内容:1.传统的水污染检测方法:- 传统的水污染检测方法包括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步骤。

- 采样一般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存在采样点和时间选择的难题。

- 实验室分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结果无法及时反馈。

2.无人机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污染监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 无人机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水体信息,并与传感器结合,实现污染物的快速测量。

- 无人机还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对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物、藻类种群、有机物等的准确监测。

3.水污染传感器技术的创新:-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水污染监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形成数据,提供及时的报警和反馈。

-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高灵敏度检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4.人工智能在水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为水污染检测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

- 通过训练模型和算法,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海量的水质数据,快速准确地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

- 人工智能还可以结合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水体污染源的精确定位和溯源。

5.大数据分析在水污染监测中的意义:- 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水体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分析。

-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污染源、预测污染走势,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大数据分析还可以提供水污染治理的空间布局规划和目标指导。

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污染检测与监测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展。

无人机技术、水污染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创新,使得水污染的监测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准确。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对水体污染状况的了解,为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了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陈鸣达良俊(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摘要扼要介绍了生物监测的理论、方法和特点。

综述了近年来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动态与方向。

阐述了水污染生物监测近期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研究进展1 引言生物监测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将其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程序中的一门科学。

生物监测的目的是希望在有害物质还未达到受纳系统之前,在工厂或现场就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检测出来,以免破坏受纳系统的生态平衡;或是能侦察出潜在的毒性,以免酿成更大的公害[1]。

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重要补充,对于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理化监测一般只考虑瞬时污染状况,要做到长期连续监测,在经济上往往是不合适的。

要了解污染的累积效应,采用生物监测更合适。

同时,仅利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值来反映污染程度及危害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某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反之亦然。

用生物监测进行配合,充分利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反应的敏感性,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

2水污染的生物监测2.1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

水环境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影响生态系统中固有生物种群的数量、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稳定性、生产力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一些水生生物逐渐消亡,而另一些水生生物则能继续生存下去,个体和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

水污染生物监测就是利用这些变化来表征水环境质量的变化[2]。

2.2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特点同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自己的特点:生物监测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理化监测是定期采样,结果不能反映采样前、后的情况,而水中生物,汇集了整个生长期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有些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很敏感,有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却能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而被测出[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陈鸣达良俊(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摘要扼要介绍了生物监测的理论、方法和特点。

综述了近年来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动态与方向。

阐述了水污染生物监测近期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研究进展1 引言生物监测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将其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程序中的一门科学。

生物监测的目的是希望在有害物质还未达到受纳系统之前,在工厂或现场就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检测出来,以免破坏受纳系统的生态平衡;或是能侦察出潜在的毒性,以免酿成更大的公害[1]。

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重要补充,对于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理化监测一般只考虑瞬时污染状况,要做到长期连续监测,在经济上往往是不合适的。

要了解污染的累积效应,采用生物监测更合适。

同时,仅利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值来反映污染程度及危害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某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反之亦然。

用生物监测进行配合,充分利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反应的敏感性,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

2水污染的生物监测2.1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

水环境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影响生态系统中固有生物种群的数量、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稳定性、生产力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一些水生生物逐渐消亡,而另一些水生生物则能继续生存下去,个体和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

水污染生物监测就是利用这些变化来表征水环境质量的变化[2]。

2.2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特点同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自己的特点:生物监测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理化监测是定期采样,结果不能反映采样前、后的情况,而水中生物,汇集了整个生长期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有些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很敏感,有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却能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而被测出[2]。

生物监测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生物监测不能定性和定量地测定水质污染;检测的灵敏性和专一性方面不如理化检测;某些生物检测需时较长。

2.3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2.3.1利用指示生物在水体中的出现或消失、数量的多少来监测水质许木启[3]利用白洋淀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程度。

结果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耐污种类逐渐减少,广布型种类逐渐出现较多,在下游许多正常水体出现的种类均有分布;同时,原生动物由上游的鞭毛虫至中游出现纤毛虫,在下游则发现很多一般分布在清洁型水体的种类,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到下游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减轻,水体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自净功能。

2.3.2利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监测水质蒋昭凤等[4]用底栖动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湘江水质污染,结果发现湘江干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表明毒杀生物的有毒物质对湘江的污染较为明显,并且可根据湘江干流各断面种类数的减少程度判断出各断面的污染程度;同时也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也呈减少趋势,说明这种有毒污染仍在发展之中。

2.3.3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是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质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变化,测试水质污染状况。

Belding[5]根据鱼的呼吸变化指示有毒环境,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鱼腮呼吸加快且无规律。

德国[6]从1977年开始研究利用鱼的正趋流性开展生物监测,在下游设强光区或适度电击,控制健康鱼向下游的活动;或间歇性提高水流速度,迫使鱼反应。

如果鱼不能维持在上游的位置,则表明污染产生了危害。

3国内外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近几年来,应用生物监测环境技术的研究广泛开展,出现了一些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监测物,提高了生物检测的灵敏性。

3.1 水污染生物监测及其检测的新方法3.1.1 利用遗传毒理学监测水体污染环境污染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对细胞遗传物质造成的损害。

因此,近20年来环境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细胞微核技术和四分体微核技术在动植物以及人类染色体受外界理化因子的损伤等方面的分析、诱变剂的测试筛选,以及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7]。

微核在生物细胞内的形成途径以及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用微核测定法替代染色体畸变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物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最常用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技术是一种以染色体损伤及纺锤丝毒性等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监测方法,该技术自1982年由Degrassi等建立以来,在环境诱变和致癌因子的检测研究中,特别是在水质污染和致突变剂检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8]。

吴甘霖[9]在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技术(MCN)对马鞍山市废水的监测研究中,发现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的新材料。

其根尖细胞微核率MCN(‰),不仅可用于监测不同废水的污染程度,而且由于该植物长期生活在污染水体中,还能反映不同废水的污染物富集程度及现状。

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可使细胞发生损伤,从而使微核细胞率上升。

另外微核细胞率的上升,提示环境中存在有致突变物,即受试水样中含有能打断DNA分子的诱变剂或能打断纺锤丝的纺锤丝毒剂,从而表现出遗传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即彗星试验也是一种通过检测DNA链损伤来判别遗传毒性的技术。

它比微核试验更有益,因为环境中的遗传毒物浓度一般很低,而彗星试验检测低浓度遗传毒物具有高度灵敏性,所研究的细胞不需要处于有丝分裂期。

同时,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细胞。

目前它已经被用于检测哺乳动物、蚯蚓、一些高等植物、鱼类、两栖动物以及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细胞[11]。

Mirjana Pavlica等[10]用暴露在五氯苯酚(PCP)中的淡水蚌类(Dreissena polymorpha Pallas)血细胞进行彗星试验,观察血细胞中DNA损伤程度。

在进行实验室实验和原位实验后,发现高浓度的PCP(80g/L)会引起血细胞中DNA断裂,表明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能够监测水体中PCP污染。

SOS显色法[12]是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遗传毒性检测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及假阳性率低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遗传毒性的测定中。

其原理是:在DNA分子受到外因引起的大范围损伤、其复制又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会导致一种容易发生错误的修复。

所有这些在遗传毒物处理后大肠杆菌中出现的一系列反应统称为SOS应答。

SOS显色法有许多优于Ames的特点:(1)快速、简便,测定过程只需7h;(2)灵敏,被处理的细胞全产生或不产生SOS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ONPG(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分解产物非常灵敏;(3)准确,SOS显色法测定的是遗传毒物对细胞原发的直接反应,其阳性结果十分可信,而Ames试验的假阳性率较高。

因此,SOS显色法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成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水质监测评价方法。

3.1.2 微型生物监测(PFU法)以前生物监测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分类和结构方面。

然而,生物系统的结构变化并非总与生物系统的其它变化相关联,仅以某个种类、某个种群构成的生物反应系统的变化来评价一个水生生态系统,其偏差较大。

因此,为掌握水生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完整反应,要求我们在生物系统(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选择超出单一种类水平即群落或生态系统来作为生物监测的生物反应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均进行研究。

美国Cains创建了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简写为PFU)测定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参数,进而进行监测预报的新方法。

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研究员把PFU应用到生物监测中,并使PFU法成为我国生物监测的一种标准方法[13]。

PFU法适用于原生动物、藻类对水质的检测。

此方法可以鉴别水体是有机污染还是毒性污染。

尹福祥、杨立辉[13]应用PFU法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处理设施的净化效能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均较好地反映了印染废水的净化效果。

与经典的生物监测方法相比,PFU法由单一监测结构(或功能)参数转变为结构参数(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功能参数(群集参数)同时监测,提高了生物监测的信息捕获能力,并使监测信息能更完整、准确、精密地评价环境状况。

PFU 法可快速、准确地监测水质的突变,通过1d的试验结果就能预测、预报受纳系统环境质量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

某样点的群集曲线突然大幅下降,说明该点的水质发生了突变,应调查有无事故性排放。

由于潮汐流和环流的影响,PFU法用于海水水质监测的有效性不如在淡水中监测。

Kuidong Xu等[14]用一种改良的PFU法—瓶装聚氨酯泡沫塑料块(BPFU)法进行海水的生物监测。

BPFU法是将2块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装入1个圆柱形塑料瓶中,塑料瓶有4道裂缝,用于保护聚氨酯泡沫塑料块不受粗糙条件的干扰,同时便于微生物群落进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达到平衡。

BPFU法比传统的PFU法在海水生物监测中的优越性体现在:⑴取样稳定;⑵海水生物评价结构和功能的精确性;⑶定量比较时可以保持水体积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用BPFU法进行海水生物监测比PFU法更加有效。

通过BPFU法聚集的物种数量随污染物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减少程度大于PFU法。

由BPFU法计算出的多样性指数同样也高于PFU法。

3.1.3 应用分子生态毒理学方法监测水体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子生态毒理学。

分子生态毒理学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研究污染物及代谢产物与细胞内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的相互作用,找出作用的靶位或靶分子,并揭示其作用机理,从而能对在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影响作出预报,具有很大的预测价值。

目前最常用的是把腺三磷酶作为生物学标志,方法是测定体内三磷酸腺苷酶A TPase的活性,并以其活性强弱作为多种污染物胁迫的指标[15]。

Petrovi S等[16]通过测定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m.)消化腺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Lysosome)膜的稳定性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含量来监测水体中有毒物质。

贻贝消化腺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是有毒物质积累滞留的主要场所,同时它在排泄有毒污染物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溶酶体中的有毒物质会削弱膜的稳定性,减少产生水解作用的溶酶体酶向细胞溶质中扩散。

MT是动物对周围环境中过量金属的一种防御机制,能够阻止有毒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产生的细胞毒素对有机体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