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 林 漫 话 103
YILINMANHUA
浅析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
作
■ 刘媛媛
家来自百度文库
PLAYWRIGHT 2009 . 2
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是音乐美学所要研究的一 个根本问题。 它是在哲学、 美学的层面上认识音乐 艺术的本质, 用哲学、 美学的理论来回答音乐是什 么的问题。
一、 音乐是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人们总是本能地趋向美的声音, 但是当人们主 动去选择声音并对他们进行组织时, 被组织的声音 就加进了人的因素。 人类在实践中学会了根据自己 的需要去创造听觉美的事物, 这就是美的音乐。 许 多人喜欢音乐, 都不是因为欣赏声音的和谐, 而是 因为喜欢它所唤起的视觉意象。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 我们常常认为, 联想越丰富的学生其音乐审美能力 必定越强。 于是就在音乐欣赏课上花大力气启发学 生去进行音乐之外的联想, 想像音乐所描绘的画 面, 想像音乐所描述的情节。 而启发方法对于培养 音乐的想像力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联想最丰富的人 多半音乐欣赏力也最低; 而对音乐有修养的人多半 只注意到声音的起承转合, 不想到意义, 也不发生 视觉的幻象。 音乐美学家汉斯里克说: “音乐只是 高低长短不同的音, 组成一种很美的形式。 在其他 艺术中, 形式之后都有意义, 在音乐中则形式之后 绝对没有什么意义, 音乐的美完全是形式的美。” 无论音乐具有哪些功能, 人们处于审美目的倾听音 乐, 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获取知识, 不是为了听作曲 家讲故事, 谈论哲理, 倾诉个人遭遇; 虽然人们可 以那样做, 但那不是审美, 而且用别的途径也可以 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真正的审美是没有那些功 利目的的。 真正的审美主体只跟音乐丰富的有序美 发生感性直观中的身心关系, 审美需要特殊的能力 和趣味, 而其他的活动则不需要这些能力和趣味。 假如不具备感受音乐多层次的有序美的能力, 那就 只好在音响感知层面上听音乐了! 这就像看小说只 看故事情节, 看画只看画得像不像, 听音乐只听好 不好听了。 二.音乐的审美按听觉感性有序美的规律构成 音乐美学中常提到关于 “音乐的耳朵” 的问 题, 叶小刚老师也有这方面的文章, 题为 《不及格 的耳朵》。 人的听觉器官, 有与之相应的身心系统。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人对声音的需要经历了从生 理快感到身心愉悦、 从功用到审美的进化。 假如人 类重新开始进化, 只要还能出现耳朵, 就必然会产 生审美的音乐。 音乐的耳朵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 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论如何人类产生了听觉美的 需要, 并按美的规律创造了音乐来满足这种需要,
责任编辑 王庆斌
通过实践的延续和教育, 人们积累了美的音乐品质 并不断塑造音乐的耳朵, 就像人有了视觉器官必然 会产生对视觉美的需要并创造出视觉艺术来满足这 种需要, 人有了语言器官就必然产生对语言美的需 要并创造出语言艺术来满足这种需要一样, 人有了 听觉器官必然会产生对听觉美的需要并创造出音乐 艺术来满足这种需要。 就音乐而言, 要成为审美的 对象, 就必须按听觉感性有序美的规律来构成。 对 审美而言, 音乐的美并不在那些附着物上, 而在音 乐多层结构所呈现的、 感性丰富的有序性上。
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 有的同 学无论是对于听了多少遍的音乐, 还是唱了多少遍 的歌曲, 总是不得要领, 弹错的地方总是弹错, 唱 错的地方也总是在同一处唱错。 有些同学即使听了 一遍音乐, 也能较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情感; 即使 听了一遍新歌, 也能完整地唱出来。 还有的同学, 对于古典音乐听了就头痛, 总是感觉古典音乐无法 和他的周杰伦相比! 这常常令教师百思不解。 音乐 审美必须是构成审美关系下的审美! 音乐的审美器 官包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 生理因素就是听 觉器官及其相关的生理、 神经系统, 心理因素指的 是被社会音乐文化影响的听觉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 的耳朵兼备这两者, 而非音乐的耳朵只有一般的听 觉。 非音乐的耳朵虽然也有相应的心理结构, 但那 只能对一般声音产生反应, 只能处理一般声音的信 息, 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能力。 音乐耳朵的审 美能力是音乐实践的结果。 虽然人人都喜欢音乐, 但非音乐耳朵只能感受音乐音响的悦耳动听方面, 而音乐的耳朵才能感受音乐多层次的美。 欣赏能力 弱的人欣赏的量也很少, 欣赏的强度也很小, 这种 人可能是天生就不喜欢音乐或是缺乏音乐细胞, 所 以平时很少抽出时间听音乐, 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 音乐审美了! 还有的人欣赏力平庸, 欣赏量很多, 欣赏强度小; 这种人很多, 大街上整天戴着耳机, 挂 着 MP3、 CD 的 人 大 多 如 此 , 各 种 各 样 的 音 乐 都 听, 作品大多在一个层次上, 欣赏水平停滞不前。 而欣赏能力强的人, 不随便什么音乐都听, 而是有 目的、 有选择地听, 听得仔细, 将音乐的各个环节 了解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对于前两种人, 即使 加大欣赏量, 或其他手法, 都会是徒劳的, 因为第 一种人不愿意听, 第二种人听了也无法与其构成审 美关系。
YILINMANHUA
浅析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
作
■ 刘媛媛
家来自百度文库
PLAYWRIGHT 2009 . 2
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是音乐美学所要研究的一 个根本问题。 它是在哲学、 美学的层面上认识音乐 艺术的本质, 用哲学、 美学的理论来回答音乐是什 么的问题。
一、 音乐是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人们总是本能地趋向美的声音, 但是当人们主 动去选择声音并对他们进行组织时, 被组织的声音 就加进了人的因素。 人类在实践中学会了根据自己 的需要去创造听觉美的事物, 这就是美的音乐。 许 多人喜欢音乐, 都不是因为欣赏声音的和谐, 而是 因为喜欢它所唤起的视觉意象。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 我们常常认为, 联想越丰富的学生其音乐审美能力 必定越强。 于是就在音乐欣赏课上花大力气启发学 生去进行音乐之外的联想, 想像音乐所描绘的画 面, 想像音乐所描述的情节。 而启发方法对于培养 音乐的想像力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联想最丰富的人 多半音乐欣赏力也最低; 而对音乐有修养的人多半 只注意到声音的起承转合, 不想到意义, 也不发生 视觉的幻象。 音乐美学家汉斯里克说: “音乐只是 高低长短不同的音, 组成一种很美的形式。 在其他 艺术中, 形式之后都有意义, 在音乐中则形式之后 绝对没有什么意义, 音乐的美完全是形式的美。” 无论音乐具有哪些功能, 人们处于审美目的倾听音 乐, 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获取知识, 不是为了听作曲 家讲故事, 谈论哲理, 倾诉个人遭遇; 虽然人们可 以那样做, 但那不是审美, 而且用别的途径也可以 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真正的审美是没有那些功 利目的的。 真正的审美主体只跟音乐丰富的有序美 发生感性直观中的身心关系, 审美需要特殊的能力 和趣味, 而其他的活动则不需要这些能力和趣味。 假如不具备感受音乐多层次的有序美的能力, 那就 只好在音响感知层面上听音乐了! 这就像看小说只 看故事情节, 看画只看画得像不像, 听音乐只听好 不好听了。 二.音乐的审美按听觉感性有序美的规律构成 音乐美学中常提到关于 “音乐的耳朵” 的问 题, 叶小刚老师也有这方面的文章, 题为 《不及格 的耳朵》。 人的听觉器官, 有与之相应的身心系统。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人对声音的需要经历了从生 理快感到身心愉悦、 从功用到审美的进化。 假如人 类重新开始进化, 只要还能出现耳朵, 就必然会产 生审美的音乐。 音乐的耳朵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 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论如何人类产生了听觉美的 需要, 并按美的规律创造了音乐来满足这种需要,
责任编辑 王庆斌
通过实践的延续和教育, 人们积累了美的音乐品质 并不断塑造音乐的耳朵, 就像人有了视觉器官必然 会产生对视觉美的需要并创造出视觉艺术来满足这 种需要, 人有了语言器官就必然产生对语言美的需 要并创造出语言艺术来满足这种需要一样, 人有了 听觉器官必然会产生对听觉美的需要并创造出音乐 艺术来满足这种需要。 就音乐而言, 要成为审美的 对象, 就必须按听觉感性有序美的规律来构成。 对 审美而言, 音乐的美并不在那些附着物上, 而在音 乐多层结构所呈现的、 感性丰富的有序性上。
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 有的同 学无论是对于听了多少遍的音乐, 还是唱了多少遍 的歌曲, 总是不得要领, 弹错的地方总是弹错, 唱 错的地方也总是在同一处唱错。 有些同学即使听了 一遍音乐, 也能较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情感; 即使 听了一遍新歌, 也能完整地唱出来。 还有的同学, 对于古典音乐听了就头痛, 总是感觉古典音乐无法 和他的周杰伦相比! 这常常令教师百思不解。 音乐 审美必须是构成审美关系下的审美! 音乐的审美器 官包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 生理因素就是听 觉器官及其相关的生理、 神经系统, 心理因素指的 是被社会音乐文化影响的听觉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 的耳朵兼备这两者, 而非音乐的耳朵只有一般的听 觉。 非音乐的耳朵虽然也有相应的心理结构, 但那 只能对一般声音产生反应, 只能处理一般声音的信 息, 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能力。 音乐耳朵的审 美能力是音乐实践的结果。 虽然人人都喜欢音乐, 但非音乐耳朵只能感受音乐音响的悦耳动听方面, 而音乐的耳朵才能感受音乐多层次的美。 欣赏能力 弱的人欣赏的量也很少, 欣赏的强度也很小, 这种 人可能是天生就不喜欢音乐或是缺乏音乐细胞, 所 以平时很少抽出时间听音乐, 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 音乐审美了! 还有的人欣赏力平庸, 欣赏量很多, 欣赏强度小; 这种人很多, 大街上整天戴着耳机, 挂 着 MP3、 CD 的 人 大 多 如 此 , 各 种 各 样 的 音 乐 都 听, 作品大多在一个层次上, 欣赏水平停滞不前。 而欣赏能力强的人, 不随便什么音乐都听, 而是有 目的、 有选择地听, 听得仔细, 将音乐的各个环节 了解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对于前两种人, 即使 加大欣赏量, 或其他手法, 都会是徒劳的, 因为第 一种人不愿意听, 第二种人听了也无法与其构成审 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