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2024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2024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的文档。

光学实验是大学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深入了解光学原理和现象。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两个部分,分别探究了光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一、双缝干涉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首先会介绍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随后,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包括测量光源到狭缝及狭缝到屏幕的距离、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以及改变光波长和狭缝间距对干涉条纹的影响等。

最后,我们会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然后,我们会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改变狭缝间距对干涉条纹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光波长下观察干涉现象。

最后,我们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单缝衍射实验本部分将介绍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测量衍射角度和衍射条纹的宽度、改变狭缝宽度对衍射现象的影响以及观察在不同波长下的衍射现象。

最后,我们会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四、偏振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偏振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我们会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包括观察线偏振光的特性、调节偏振片的角度以及观察偏振片对光波的影响等。

我们还会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五、室外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室外实验的内容。

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包括观察大气衍射现象、测量太阳高度角以及利用反射现象观测物体的实际高度等。

最后,我们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结论。

总结:通过本次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现象。

我们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单缝衍射实验和偏振实验探究了这些现象的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室外实验观察了大气衍射现象和反射现象等。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光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
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
图2.1 弗兰克-赫兹管原理图
设氩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
E2−E1。

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具有能量则电子与氩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二者之间几乎没有能量转移。

子与氩原子就会发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将从电子的能量中吸收相当于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多余的部分仍留给电子。

位差为U0则
eU0=E2−E1
图3.1弗兰克-赫兹仪实物图
对应的V G2是内部的锯齿电压,作用是急速电压自动变化。

对应于示波器观测模
I P(×10-8A)
U G2(×
图6.1 加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
可以发现电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且两相邻谷点(或峰尖)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值。

同时,可以读出峰谷的横坐标值。

峰的横坐标值如下表:
表6.1 加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的峰横坐标记录表
第二个峰X3第三个峰X5第四个峰X7第五个峰X9
2.90 4.08 5.25 6.46
表6.2 加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的锋横坐标记录表
第二个谷X4第三个谷X6第四个谷X8第五个谷X10
3.52
4.66
5.84 7.04
算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包括实验的目标、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

正文内容:1. 实验目标:-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掌握使用常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的技能;- 深入理解光学和力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验设计;-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实验设备和材料:- 光学实验仪器:激光器、透镜、单缝衍射装置等;- 力学实验仪器:弹簧振子、万能试验台等;- 电子设备:示波器、数字多用表等。

3.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按照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形成实验小组;- 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提供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2) 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3) 数据处理:- 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绘制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和数据表。

4) 讨论和总结:-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学生团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审和互评。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学生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 实验总结:- 总结本次实验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体会;- 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总结: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通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应用物理原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讨论与思考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1.简要原理2.注意事项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原理五.实验内容、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实验报告

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实验名称: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图3.1卡门涡街仿真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4.1建模本实验的的建模与仿真可分为八步:1.模型向导2.参数定义3.几何建模4.材料设置5.层流设置6.划分网格7.研究求解8.结果分析操作步骤:1.模型向导1)打开COMSOL软件,在新建窗口中单击模型向导;2)在模型向导窗口中,单击二维;3)在选择物理场树中双击流体流动单相流层流;4)单击添加,然后单击下方的研究;5)在选择研究中选择一般研究瞬态;6)单击底部的完成;2.参数定义1)在左侧模型开发器窗口的全局定义节点下,单击参数1;2)在参数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参数栏;3)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图4.1 设置示范图4)在左侧主屏幕工具栏中单击f(x)函数,选择全局阶跃;5)在阶跃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参数栏;6)在位置文本框中输入0.1;3.几何建模1)在上方的几何工具栏中单击矩形;图4.2 建模完成后图材料设置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comp1)节点下,右键单击材料并选择空材料;在材料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材料属性明细栏;图4.3 设置示范图图层流设置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1(comp1)节点下,右键单击层流(spf)并选择入口;在入口的设置窗口中,边界选择栏里选择边界1(单击右侧图形窗口里矩形的左边界即可)在入口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速度栏,在U0文本框中输入图4.4 划分网格后的图形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研究节点下,单击步骤1: 瞬态;图6.3升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由图5.1可知,升力系数的大小在前0.5s几乎为0,0.5s到3.5s升力系数大幅不断变大然后减小,同时升力系数的峰值和谷值的绝对值都在变大,而且峰值和谷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3.5s到5.0s力系数的峰值和谷值的绝对值缓慢增大,直到5.0s时都取到最大约0.89,此后5.0s到7.0s升力系数在峰值和谷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之间波动。

作出曳力系数随时间变化图图6.4 曳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由图5.2可知,曳力系数在0.5s前就从0急剧变大至约3.1,随后在0.5s到3.5s缓慢且小幅减小再增大至约3.17,在3.5s到7.0s时,曳力系数仅在3.17之间微小波动。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导读:想知道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范文?只要看看WTT帮你整理的就可以了。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一》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热情很高,毕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有时候现象和本质完全相反。

二.电磁炮接着我们又做了电磁炮的实验。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一」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

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根据,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

再将、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

②测液体(盐水)的密度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和,同理可得③测石蜡的密度石蜡密度---------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①测液体的密度--------空比重瓶的质量---------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二、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三、实验步骤:调整天平⑴调水平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

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二)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二)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大学物理(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将重点探讨以下五个大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与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以及实验结论。

1. 实验目的:1.1 确定XXX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1.2 探究XXX现象的影响因素1.3 验证XXX理论模型的准确性1.4 掌握XXX实验方法和技巧1.5 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1. 实验原理:1.1 介绍相关的物理理论和基本概念1.2 探讨引起该物理现象的基本机制1.3 解析实验中所使用的公式和模型1.4 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假设1. 实验装置与操作:1.1 详细描述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1.2 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1.3 强调实验中需注意的安全事项1.4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和解决方法1.5 提供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和实验结果图表示例1.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1 清晰列出实验所得的原始数据1.2 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单位换算和数据整理1.3 展示数据处理的详细过程,如拟合曲线或计算公式1.4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1.5 讨论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实验过程中的问题1.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1 给出实验目的所要验证的假设或论点1.2 总结实验的主要结果和发现1.3 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1.4 探讨实验对物理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大学物理(二)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本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将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 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 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 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h) mm2、计算钢丝直径t以25C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M1tM2 M3=0.9584kgm3三、结论1、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即上面给出的数据。

2、分析讨论心得体会:1、天平的正确使用:测量前应先将天平调水平,再调平衡,放取被称量物和加减砝码时○一定要先将天平降下后再操作,天平的游码作最小刻度的12估读。

2、螺旋测微器正确使用:记下初始读数,旋动时只旋棘轮旋柄,当听到两声咯咯响○时便停止旋动,千分尺作最小刻度的110估读。

思考:1、试述螺旋测微器的零点修正值如何确定?测定值如何表示? ○答:把螺旋测微器调到0点位置,读出此时的数值,测定值是读数+零点修正值2、游标卡尺读数需要估读吗? ○答:不需要。

3、实验中所用的水是事先放置在容器里,还是从水龙头里当时放出来的好,为什么? ○答:事先放在容器里面的,这样温度比较接近设定温度。

建议学校的仪器存放时间过长,精确度方面有损,建议购买一些新的。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二:一、实验目的。

大学物理实验(二)

大学物理实验(二)

大学物理实验(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实验(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延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来阐述大学物理实验(二)的内容与重要性。

正文内容:1. 安全措施- 在进行任何实验操作之前,学生必须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 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和实验室衣物,并确保实验室的通风良好。

- 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实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学生应了解不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在实验中正确使用。

- 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等。

- 学生应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方法。

3.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使用传感器和记录数据的仪器。

- 学生应能够将实验数据整理和记录,并进行合理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 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绘制图表和拟合曲线。

4. 物理原理的实验验证- 通过不同的实验,学生能够验证物理原理和公式,并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 实验中,学生可以进行测量、观察和探索,从而验证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理解和验证物理原理至关重要。

5.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展示- 学生应能够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目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论等。

- 在实验报告中,学生需要用清晰的语言和逻辑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 学生还应能够准备并展示实验结果的口头报告,向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讲解。

总结:大学物理实验(二)是一个重要的课程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安全措施、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掌握数据采集与分析、验证物理原理以及撰写与展示实验报告。

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实验7 示波器及其使用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各种电信号。

是展示和观测电信号的电子仪器,可以直接测量信号电压的大小和周期.配合各种传感器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示波器也可以用来观察各种非电量的变化过程。

特别适用于观测瞬时变化的过程.本实验是利用示波器观察周期性改变信号和测量其主要参数。

交流电的电压(或电流)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包括各种各样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基本调节和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描绘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计算电信号电压、周期和频率等电参量;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描绘利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0MHz CS—4215A) 1台2、低频信号发生器(10Hz—1MHz) 1-2台3、屏蔽连接线(同轴电缆)2根[实验原理]一、示波器的结构及简单工作原理图1、示波器的原理图示波器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1)示波管;(2)扫描发生器;(3)同步电路;(4)水平轴和垂直轴放大器;(5)电源。

下面分别加以简单说明。

示波器的原理方框图1、示波管有各种电极,其结构如图1所示。

阴极K受灯丝F加热而发射电子,这些电子受带正高压的加速阳极A1的加速,并经由A1、A2组成的聚焦系统,形成一束很细的高速电子束射到荧光屏,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它在这些高速电子的激发下发光。

光点的大小取决于A1、A2组成的电子透镜的聚焦。

改变A2相对A1的电位,可以改变电子透镜的焦距,使其正好聚焦在荧光屏上,成为个很小的亮点。

因此,调节A2的电位,称为“聚焦”调节。

示波管内装有两对互相垂直的平行板(X1、X2和y1、y 2),如果在垂直方向的平行板y1、y 2上加周期变化的电压,电子束通过时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上下偏转,在荧光屏上就可以看到一根垂直的亮线;同理,在水平方向的平行板x 1、x 2上加周期变化的电压,也可以看到一根水平亮线。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测he-ne激光器的波长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测he-ne激光器的波长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测he-ne激光器的波长实
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了解和研究He-Ne激光器的波长特性
三、实验原理:He-Ne激光器的波长可以用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来测定,这是一种双光束干涉实验,由直接光束和反射光束组成。

其中,一束来自一个干涉仪,另一束与相同的干涉仪一起经过另一个干涉仪发射出来的光束。

两束光经过一个干涉仪的转向器后,在另一个干涉仪上形成干涉纹。

由于这两束光的反射镜形式不同,所以两束光的衍射峰也是不同的,所以会形成双重干涉实验。

在双光束干涉实验中,根据迈克尔逊干涉定律可以算出两束光的波长,这两束光上的衍射峰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得到两束光的波长。

四、实验仪器:微机及软件,He-Ne激光器,双光束干涉仪,转向器
五、实验流程:
(1)设置实验仪器:将He-Ne激光器安装在双光束干涉仪的激光孔上,然后调整转向器的位置,使其正好位于干涉仪的凝聚光范围内;
(2)检查仪器:检查电源,确保仪器端口与电源端口之间有良好的连接;
(3)设置微机:使用微机加载相应的控制软件,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4)观测干涉图像:通过观察微机上的干涉图像,确定两束光的衍射峰,以及衍射峰的位置和大小;
(5)测量波长:根据迈克尔逊干涉定律,对衍射峰位置和大小的测量值,计算出两束光的波长。

六、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测量出He-Ne激光器的波长为632.8nm。

南昌大学大二物理实验报告(全)

南昌大学大二物理实验报告(全)
− h
− ν图,求出直线的斜率 ,即可用 t 䂪
−th
th
,求 ,


− 577
截止电压
h
− ν图
t
t
- 8䂪
8䂪 h
t 5
- tt8
7h 8
h 5
ht -
87h
7
-
5 hh
5h
- h7t
5 h
K=0.427 10 -14 V/Hz h e k 6.841 10 表 2:伏安特性曲线(546nm)
二、 实验仪器:
YGD-1 普朗克常量测定仪(内有 75W 卤钨灯、小型光栅单色仪、光电管 和微电流测量放大器、A/D 转换器、物镜一套)
图(1) 1—电Βιβλιοθήκη 量程调节旋钮及其量程指示; 2—光电管输出微电流指示表; 3—光电管工作电压指示表; 4—微电流指示表调零旋钮; 5—光电管工作电压调节(粗调) ; 6—光电管工作电压调节(细调) ; 7—光电管工作电压转换按钮; 8—光电管暗箱; 9—滤色片,光阑(可调节)总成; 10—档光罩; 11—汞灯电源箱; 12—汞灯灯箱。
四、 实验内容:
1、测试前准备: 仪器连接:将 FB807测试仪及汞灯电源接通(光电管暗箱调节到遮光位置) , 预热 20 分钟。调整光电管与汞灯距离约为 40cm 并保持不变,用专用连接线将光 电管暗箱电压输入端与 FB807测试仪后面板上电压输出连接起来(红对红,黑对 黑) 。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合适档位:测量截止电位时调到 1013 A ,做伏 安特性则调到 1010 A (或 1011 A )。测定仪在开机或改变电流量程后,都需要进行 调零。调零时应将装滤色片置于 “0” ,旋转调零旋钮使电流指示为 000.0 。

大学物理实验II实验预习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II实验预习报告

6
19
32
7
20
33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26
表 2 摆轮做阻尼振动时的测量数据
阻尼档位 1
i 振幅 Ai(°) 10Ti(s) i 振幅 Ai(°) 10Ti(s)
ln Ai A(i5)
0
5
1
6
2
7
3
8
4
9
周期 T 的平均值
T
ln Ai 的平均值
A(i5)
表 3 摆轮做阻尼振动时的测量数据
k )
1 2 3
(另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及分析,实验结论、收获、意见、建
议或实验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思考题等。)
教师签字: 月日
厚积薄发 开物成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名称 实验十三 偏振光的观察和应用
实验号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及仪器使用:
14. 光有那几种偏振态?
15. 什么是起偏、检偏,常用起偏器和检偏器有哪些?
温度
(℃)
时间 (min)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0 23.5 24.0 24.5
温度
(℃)
(另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及分析,实验结论、收获、意见、建 议或实验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思考题等。)
教师签字: 月日
3. 振动系统在作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时,系统的阻尼和周期有什么关系?
4. 阻尼振动的振幅与阻尼系数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2》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2》实验报告

2R x /cm
下盘质量 m 0 ,待测圆环的质量 m ,圆柱体的质量 m 两圆盘的垂直距离 H
0
. ,r .

下盘
, 根据公式(2-16)计算出 R
表 2 累积法测周期的数据记录表 数据记录 与处理
摆动 50 个 周期所 需时间 下盘加圆环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下盘加两圆柱 1 2 3 平均 周 期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_____ 实验名称 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s.
b.两盘间距 H 0 的B类不定度:用卷尺或钢板尺测量,最小分度为 小分度的一半,其分布为正态分布,则 H 0 的不确定度 u H
mm, Δ 仪 取最 mm.
Δ 仪 3

c.下盘半径 R 的B类不定度: 用游标尺测下盘孔间距 b , 游标卡尺最小分度为 它的误差限为 Δ 仪 mm. 其分布为均匀分布, 则 R 的不确定度 u R mm,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_____ 实验名称 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
光栅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3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共)(二)2024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共)(二)2024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共)(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提交,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文将围绕大学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一个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模板,方便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参考。

正文部分:一、实验目的1.1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1.2 学习探究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1.3 理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二、实验原理2.1 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2.2 分析实验中所用到的理论模型2.3 解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参数三、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3.1 列举实验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和设备3.2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3.3 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四、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1 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值和观测结果4.2 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4.3 利用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4.4 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与理论进行对比讨论4.5 探究数据误差来源,并进行误差分析五、实验结论与总结5.1 总结实验的结果和主要观察5.2 阐述实验结果对相关理论的验证或贡献5.3 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撰写步骤和模板,学生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要领。

在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准确描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思路清晰、组织严密、逻辑清晰也是撰写高质量实验报告的关键要素。

通过实践和指导,相信各位同学能够逐渐掌握撰写实验报告的技巧,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实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二)
实验名称: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年级专业层次:网络17春网络春高起专
学习中心:山东日照函授站
提交时间:2017年12月16 日
1.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3.加深理解欧姆定律,熟悉伏安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
在某一电学元件两端加上直流电压,在元件内就会有电流通过,通过元件的电流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称为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

一般以电压为横坐标和电流为纵坐标作
出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称为
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实验线路的比较与选择
1、电流表内接
当电流表内接时,电压表读数
比电阻端电压值大,应有:
g R I
U R -= (1) 2、电流表外接
电流表外接时,电流表读数比电阻R 中流过的电流大,这时应有:V
R U I R 11-= (2)
1.电压表
2.电流表
3.直流稳压电源
4.实验电路板
5.线性电阻
6.半导体二极管
7.小灯泡
8.稳压二极管
9.导线
四、实验内容
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本实验在实验板上进行。

分立元件R=200Ω和R=2000Ω普通电阻作为被测元件,并按图1-5接好线路。

经检查无误后,先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旋钮逆时针旋转,确保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后的输出电压在0V左右,然后再打开电源的开关。

依次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表1-1中所列数值。

并将相对应的电流值记录在表中。

2..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正向特性
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到2V后,关闭电源开关,按图1-6接好线路。

经检查无误后,开启稳压电源。

调节电位器W,使电压表读数分别为表1-2中数值,并将相对应的电流表读数记于表1-2中。

为了便于作图,在曲线弯曲部分可适当多取几个测量点。

3.测定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
本实验采用低压小灯泡作为测试对象。

按图1-8接好电路,并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到0V左右。

经检查无误后,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

依次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表1-4所列数值。

并将相对应的电流值记录在表1-4中。

注意在打开电源开关前一定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电压最小的位置。

五、实验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