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
最新第一讲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
第一讲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的基本类型一、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
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
二、格律诗的结构特点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也就是说,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各句字数相等。
(五言或七言)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叫五绝;八句的叫五律。
每句都是七个字,四句的叫七绝,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韵到底,必须押平声韵。
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
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
)(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写仄韵律绝的,那是例外。
)也就是说。
一首诗中只能押一个韵,不能换韵;并且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
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奇数句不押韵,并且句子尾部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
押韵句的尾字叫韵脚,不押韵的尾字叫白脚。
4: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联全对仗。
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律诗的第一联(1、2两句)叫首联,第二联(3、4两句)叫颔联;第三联(5、6两句)叫颈联;第四联(7、8两句)叫尾联。
(颔是下颌的意思,颈是脖子的意思,)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三、格律诗的平仄和标准句式平仄,说简单点,就是声调。
汉字的四声:汉语乃一字一音,汉字的声调有不同,古汉字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唐代诗人对汉字四声作了巧妙的二元化处理,即平声归于一调,仍叫平声;上、去、入声归于一调,谓之仄声。
格律诗的特点
格律诗的特点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严格的格律限制。
所以它又叫格律诗。
格律诗的格律特点体现在字数、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
具体说来,就是诗有定句,句有定式,平仄有规,押韵有位、对仗有别。
一、诗有定句
诗有定句,就是在格律诗当中,都有固定的句数。
比如,绝句只能是四句;律诗只能是八句。
长律虽然没有句数的要求,但它必须是双数。
因为它是隔句押韵,以韵为单位的。
二、句有定式
句有定式,就是每一句诗的字数是固定的。
在一首诗当中,每一句的字数都是相同的。
比如,五言,每句都是五言;七言,每句都是七言。
这体现了格律诗的整齐美。
三、平仄有规
平仄有规,就是每句诗的平仄都要有一定的规则、规律和范围内变化。
这样的变化,产生了格律诗的句型和格式。
这样的变化,也使格律诗在声律、节奏上达到更加和谐、美妙的境界。
四、押韵有位
押韵有位,就是格律诗的押韵有固定位置的要求。
不管是绝句、律诗,还是排律,都是隔句押韵。
也就是说,押韵要押在偶数句的韵脚位置。
同时,还要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五、对仗有别
对仗有别,是指格律诗中的绝句、律诗、长律在对仗上的要求有所不同。
绝句不要求对仗,也就是在绝句中,对仗可用可不用。
而律诗和排律中,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则要求必须使用对仗。
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仗,也属于可用可不用。
掌握了格律诗的这些特点,也就对格律诗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格律诗写作之五言绝句
格律诗写作之五言绝句广告《诗词格律三十三讲》作者:***当当广告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校订重排第3版)作者:王力京东绝句都是四句。
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
现在先谈律绝。
律绝一般只用平声韵,而平仄格式则有四种。
第一讲里所讲的平仄格式是第一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里有四种句式:第一种句式是平仄脚,第二种句式是仄平脚,第三种句式是仄仄脚,第四种句式是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所有变化的基础,四种五言绝句都是由这四种句式错综变化而成的。
第二种五言绝句只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了一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第三种五言绝句基本上和第一种相同,只因首句用韵,所以首句改为平平脚:(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单(chán)音蝉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溪居裴度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飞不到,时有水禽啼。
第四种五言绝句基本上和第二种相同,只因首句用韵,所以首句改为仄平脚: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闺人赠远王涯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在四种平韵五言律绝当中,以第一种最为常见,其次是第三种。
其余两种都是少见的。
除了平韵律绝之外,还有一些仄韵律绝。
现在只举一个例子:(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忆旧游顾况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思(sì)音四律绝只有四种句式,即使是仄韵的五言律绝,也不超出这个范围。
依照这四种句式写成的诗句称为律句,凡不用或基本上不用律句的五言绝句可以称为“古绝”。
古绝不拘平仄;在押韵方面既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
例如: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胡田保一,几个基本概念:格律诗:既要押韵,又要对仗、平仄,还要限定句数与字数,具备这四项要求的诗歌,就是格律诗。
有人将这四大特点概括为4句话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仗”。
绝句:每首4句。
每句5字,共20个字,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句7字,共28个字,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律诗:每首8句。
每句5字,共40个字,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每句7字,共56个字,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又称作古风、古体诗。
古诗是一种只讲押韵,而不要求平仄、对仗,也不限字数、句数的诗。
在唐诗的格律兴起之前,亦即南北朝及以前的诗人们写的诗,都没有平仄和对仗,那样的诗即称之为古诗或叫古风、古体诗。
因此,相对于“古体诗”而言,隋唐时期兴起的格律诗,又称之为“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人写的一些不用平仄和对仗的诗,同样也称之为古诗。
古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受五言、七言的限制,三言、四言、六言、杂言等等都有。
古诗的句数既可以4句、8句,也可以突破4句、8句的限制,可以更长,句数更多。
以下列举几首实例:每首4句:赠范晔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每首8句:怨歌行北周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每首6句: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首10句: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唐诗三百首》五绝29首格律分析
《唐诗三百首》五绝29首格律分析《唐诗三百首》五绝29首格律分析《唐诗三百首》的五绝一共29首这29首真正不简单:要么出律,要么折腰体,要么仄韵脚体,要么其他体,要么三平调,要么三仄尾,要么五连仄,要么拗救,甚至多处拗救,要么以上各种情况兼有几种。
真正符合绝句标准的且没有拗救的只有7首。
1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是一首仄韵绝句,联内用粘,两联之间用对。
标准格式是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所以这首绝句没有出律,也没有用拗救。
但这种格式,在格律诗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淘汰了,今天我们就不可以再用了。
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这首是仄韵绝句,而且是偏格。
而且用了两处拗救。
标准格式是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两处拗救,有点拗救知识的人,对照看一下就知道了,不再赘述。
仄韵绝句,今天一般不用。
3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这首绝句第四句一处拗救。
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正常5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这是一首仄韵绝句,而且是折腰体。
而且用了两处拗救,分别在2,4句。
标准格式是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
今天一般不用这种格式6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这是一首仄韵偏格绝句,壑,源两个字出律。
标准格式是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
古人的诗虽然出律,那是历史沿革问题,我们今天不可以出律。
7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了解古代诗词的五言绝句形式
了解古代诗词的五言绝句形式古代诗词在中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形式多种多样。
而五言绝句作为最常见、最基本的诗体形式之一,对古代诗词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五言绝句的定义和特点五言绝句是指每句诗由五个字组成,每首诗由四句构成的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 字数固定:每句五个字,每首四句,总共二十个字。
2. 韵脚严谨:五言绝句的每句都要求平仄相间,以求韵脚的和谐。
常见的韵脚包括平声韵和仄声韵。
3. 轻盈简洁:五言绝句因其字数有限,强调简练,追求简洁优美的表达方式。
4. 内容精炼:五言绝句要求在有限的字数内,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短短四句中领悟到更多的含义。
二、五言绝句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五言绝句在古代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诗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形式。
它不仅在唐宋时期得到了高度发展,在先秦两汉时期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以下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五言绝句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
1.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古原上送别别离的情景,通过描绘原野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更迭的感慨。
2.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3. 宋代杨万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首词描绘了长江奔流不息的景象,以及人们在变幻的世事中对永恒的思考。
以上的例子都展示了五言绝句的独特魅力,通过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娓娓道来。
三、学习和欣赏五言绝句的意义了解和欣赏五言绝句的作品,有助于增加对古代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五绝格式及示范
1.五绝格式2.1.平起首句入韵式1.格律: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2.解释: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并且押韵;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也要押韵;第三句为仄仄平平仄,不押韵;第四句又是平平仄仄平,押韵。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1.格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2.解释:首句是平平平仄仄,不押韵。
后面三句的格律与平起首句入韵式的后三句相同。
3.仄起首句入韵式1.格律: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解释:第一句仄仄仄平平,押韵;第二句平平仄仄平,押韵;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不押韵;第四句仄仄仄平平,押韵。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1.格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解释:首句仄仄平平仄,不押韵,其余三句格律同仄起首句入韵式的后三句。
3.示范4.1.平起首句入韵式- 《春日闲吟》1.原文:桃花映日红,细柳舞春风。
雀鸟枝头闹,山川入画中。
2.解析:首句“桃花映日红”,“花”“红” 是平声,符合“平平仄仄平” 的格律,且“红” 字押韵。
第二句“细柳舞春风”,“柳”“舞” 是仄声,“风” 是平声,符合“仄仄仄平平” 的格律,“风” 字押韵。
第三句“雀鸟枝头闹”,“鸟”“头” 是仄声,“闹” 是仄声,符合“仄仄平平仄” 的格律,不押韵。
第四句“山川入画中”,“川”“中” 是平声,符合“平平仄仄平” 的格律,“中” 字押韵。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秋夜思》1.原文:寒蛩吟冷月,枫叶落霜天。
独倚高楼处,相思意万千。
2.解析:首句“寒蛩吟冷月”,“蛩”“冷” 是平声,“月” 是仄声,符合“平平平仄仄” 的格律,不押韵。
第二句“枫叶落霜天”,“叶”“落” 是仄声,“天” 是平声,符合“仄仄仄平平” 的格律,“天” 字押韵。
第三句“独倚高楼处”,“倚”“楼” 是仄声,“处” 是仄声,符合“仄仄平平仄” 的格律,不押韵。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节格律诗有关概念一、格律诗我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类别繁多。
若按声韵方面要求来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古体诗、格律诗和自由诗。
古体诗是指格律诗形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和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还包括格律诗形成以后唐宋元明清的乐府、歌行体等诗歌。
其特点是不严格受声韵约束,但一般押韵,可以吟唱。
格律诗(有的称为近体诗)是指形成于隋唐时期,严格按照声韵规则进行创作的诗歌,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词和曲等。
自由诗是指“五四”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在字、句、篇、声、韵等各方面都高度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格律诗与其它诗体的明显区别是,它在字、词、句、篇和声、韵等各方面都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
二、平仄古汉语把汉字的读音分为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其读音特点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人写格律诗时,把四声分平仄两类,把平声字归入平声类,把上、去、入三声字归入仄声类,作诗时把平仄两类字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的读音发生了较大变化,古汉语声调与现代汉语声调也不尽相同。
现代汉语把汉字的读音也分为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入声字。
古汉语的入声字,已经分别化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
如:八、插、杀、挖、鸭、说、托、桌、郭、喝、苛、割、着、接、缺、约、拍、逼、滴、积、激、夕、七、昔、息、惜、一、失、吃、织、汁、出、忽、仆、叔、突、屋等字已化入阴平;达、伐、峡、杂、伯、帛、柏、夺、国、佛、活、浊、合、德、阁、革、格、隔、舌、则、责、泽、折、哲、宅、别、节、结、杰、协、学、白、敌、笛、及、吉、急、习、席、局、菊、十、实、石、识、食、直、职、值、独、读、佛、拂、服、福、俗、竹、烛、足、族等字已化入阳平;法、甲、索、血、雪、铁、百、北、笔、尺等字已化入上声;飒、煞、错、或、脉、各、乐、策、色、猎、业、月、叶、脉、六、毕、立、力、玉、育、式、日等字已化入去声。
【诗词学堂】格律结构特点
【诗词学堂】格律结构特点诗评万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38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诗词学堂格律结构特点近体诗的格律结构特点总结有五点,分述如下:(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为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
(五言或七言)(3)一韵到底,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首句入韵可用邻韵,首句不入韵则必须用仄声收尾。
①首句入韵,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②首句不入韵,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
①五律正格,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②五律变格,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③七律正格,如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④七律变格,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律诗要求对仗。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还有两种变体,一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二是首联、颔联、尾联不对仗,唯颈联对仗,这叫蜂腰格。
①偷春格: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仿佛春花提前绽放,故为“偷春格”。
最典型的例子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②蜂腰格:宋人魏庆之所辑《诗人玉屑·诗体》将“蜂腰格”作为一种诗律格式提出:“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
学写格律诗——绝句之五绝仄起式
学写格律诗——绝句之五绝仄起式
概念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绝句和律诗一样,也讲究平仄和粘对、用韵等。
五言绝名
五言绝句是格律诗中最常见的一种,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却能表达丰富的内容,令人着迷。
五言绝句的格律分平起(起字为平声字)、仄起(起字为仄声字)两种,平起和仄起又各包括两句叶韵和三句叶韵两种形式。
平起式(两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举例
山中王勃(唐)
长江悲已滞,——平平平仄仄,万里念将归。
——仄仄仄平平。
况属高秋晚,——仄仄平平仄,山中黄叶飞。
——平平平仄平。
——韵脚:归,飞。
用“微”韵,现代汉语中的“ui''ei'.
习作
春音
东风知我意,
万里送春音。
绿柳抚人面,
繁花醉人心。
欢迎朋友们指正并留下自己的大作。
绝句的结构、五绝的写法及语言风格、
绝句的结构、五绝的写法及语言风格、【诗词学堂】绝句的结构诗评万象格律诗中的绝句是中华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自古以来最受欢迎的艺术。
其中名篇名句多不胜数,朗朗上口,家喻户晓。
原因是,绝句用最少的字表现最突出的主题、最感人的画面;语言明了,让人一看就懂;题材平常,带普遍性的;意味绵长,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绝句之所以如此,除了作者善于用物象表意,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外,就是善于组织语言,是驾驭语言的高手,精通凝聚语言的链条。
这个链条就是绝句语法艺术。
一首艺术高超的绝句,都离不开科学的语法结构。
语法和语言总是如形随影,形影不离。
高明的语法结构必然导致高超的语言和语篇。
反之,枯燥的语法结构,必然导致枯燥的诗句结构;混乱的语法结构,必然导致混乱的语篇。
这就是把绝句写得生动、灵动、耐品的秘诀。
现在,我们一起来从语法入手,研究、学习唐代诗人的名篇,从而提高我们绝句的欣赏和创作水平。
例1.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写景诗。
借景抒情。
两幅对联,四处景物,一句一景,被称为四条屏。
诗的上联写草堂周围近景,由视觉从下到上捕捉景物: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白鹭向青天深处飞去,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诗的下联写草堂远景,同样由视觉起,由远及近:上句远景,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下句写近景,向门外一瞥,近处可以见到停泊在长江岸边的来自万里东吴的船只,想象开阔,意味深长。
从语法结构看,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定语数词:两个对一行;主语景物:黄鹂对白鹭;谓语:鸣对上;宾语:定语:翠对青;宾语:柳对天。
语法主体结构是:第一句: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第二句: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主语:窗对门;谓语:含对泊;宾语:定语+雪对定语+船。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一小时学会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一小时学会写格律诗】第一,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1、五大要素:“五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
2、平仄: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普通话里,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中华新韵】在中古汉语里,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平水韵】【词林正韵】规律:在同句中是相间的,在对句中是相对的。
3、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韵”的重要性:韵是格律诗的根基,绝对不容许错。
如果“韵”错了,诗就立不起来了。
规律:①在律诗(正格)中,除起句外,所有的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才押韵。
②在同一首诗中,不能串韵,只能押同一种韵;同时,新韵、古韵也不能互押。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律诗的四大忌讳:一忌“失粘”“失对”,二忌“孤平”“拗句”,三忌“三平(仄)脚”,四忌方言混用。
第二,格律诗的“诗谱”1、诗谱的符号及其意义:不同的书籍其符号都不相同。
必须先阅读其符号说明。
在本稿的诗谱里,“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平”表示是平声韵;红色则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应平可仄,“仄”表示应仄可平。
2、四种格式的诗谱【正格】本稿中的这四种格式是基本格式(正格),是最权威可靠的,因为他综合考虑了格律诗的所有要素和禁忌。
只要严格依谱作诗,就不会出格。
七律诗谱【正格】1、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破题,首联,第一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第二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颈联,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
一、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
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
二、格律诗的结构特点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也就是说,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各句字数相等。
(五言或七言)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叫五绝;八句的叫五律。
每句都是七个字,四句的叫七绝,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韵到底,必须押平声韵。
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
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
)(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写仄韵律绝的,那是例外。
)也就是说。
一首诗中只能押一个韵,不能换韵;并且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
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奇数句不押韵,并且句子尾部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
押韵句的尾字叫韵脚,不押韵的尾字叫白脚。
4: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联全对仗。
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律诗的第一联(1、2两句)叫首联,第二联(3、4两句)叫颔联;第三联(5、6两句)叫颈联;第四联(7、8两句)叫尾联。
(颔是下颌的意思,颈是脖子的意思,)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三、格律诗的平仄和标准句式平仄,说简单点,就是声调。
汉字的四声:汉语乃一字一音,汉字的声调有不同,古汉字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唐代诗人对汉字四声作了巧妙的二元化处理,即平声归于一调,仍叫平声;上、去、入声归于一调,谓之仄声。
这就是格律诗中所说的平仄二调。
诗词格律中所讲的平,乃指平声字仄乃指仄声字(上、去、入)。
古代诗词格律解析技巧精选大全
古代诗词格律解析技巧精选大全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读者。
而要欣赏、理解和写作古代诗词,对于格律的解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古代诗词的常见格律,并提供一些解析技巧和精选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和运用古代诗词之美。
一、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1.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诗体,它由四个句子组成,每句由五个字构成,一般采用平仄对押的形式。
格律要求每句的平仄要相对稳定,并且句与句之间的韵律要协调。
以下是一首经典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平仄对仗的格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想念之情。
2.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由四个七字句子构成的诗体,每个字音都要平仄相间和谐。
相对于五言绝句来说,七言绝句在表达时具备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更能展现抒情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来欣赏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首诗以平仄相间的格律展现了唐婉儿被宠爱成为美人的遭遇和心情。
3.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古代宫廷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平仄对仗为基本要求,押韵较为复杂。
通常,一联四句,每句五个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言律诗逐渐演变成为了五言绝句。
下面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以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格律,表现了宁静独特的江上渔者的形象。
二、古代诗词格律解析技巧1.平仄对仗古代诗词格律中的平仄对仗是指每个字音的读音是否平或仄。
平音即轻声,仄音即重声。
平仄对仗在古代诗词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使诗句的音韵更加和谐。
2.字音的押韵押韵是指诗句中的最后一个字在读音上与其他句子相同或相近。
押韵同样是古代诗词格律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它能够增加诗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韵脚的运用韵脚是指诗句中以声韵相同的字作为句子的结尾,以便增加音乐感和艺术效果。
关于五绝的分类及其格律图谱
关于五绝的分类及其格律图谱关于五绝的分类及其格律图谱青青:上次谈到五绝的仄韵式,您要我看喻守真注解的《唐诗三百首》中关于五绝的分类和格律,我看了,但感觉还要理一理,故来请教。
帅爷:好,你说吧。
一、喻守真关于绝句的分类和格律的说法权威吗?青青:首先问的,喻守真关于绝句的分类和格律的说法,权威吗?我在网上查到他的简历是:“喻守真(1897-1949)名璞,萧山永兴杨家桥村人。
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旋返母校临浦小学任教,后赴杭州当家庭教师。
1925年,考取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
以编写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亦参与《辞海》编辑。
抗战爆发后,曾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又返杭州在一家钱庄当会计,后患病回故乡休养。
1949年6月去世,享年53岁。
”帅爷:喻守真是民国时期的学问家、注释家,他所注释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瞻山楼诗文集》116卷、《怀玉馆杂笔》4卷、《文章体例》、《诗经童话》、《孟子童话》、《晏子春秋童话》、《注释学生尺牍》、《外国地理表解》等。
尤以注释《唐诗三百首详析》闻名,以考证审慎,表达扼要,文字流畅,深受好评。
该书1948年出版后,当时的印数已超百万册。
改革开放后,他注释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一再重印,大受欢迎,可见权威。
但是,在书中,他关于五绝的分类和格律的说法,几乎尽依据清人董文焕的说法。
青青:董文焕的简历,我也搜出:“董文焕(1833-1877),初名文涣,字尧章;榜名文焕,字研樵,洪洞县人。
咸丰二年(1852)举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日讲起居注官,处放甘凉兵备道,转巩秦阶道道员,厘舍局总办等。
光绪三年(1877)卒,年45岁。
著述颇富,有《藐姑射山房诗集》二卷、《砚樵山房诗集初编》八卷续编四卷、《声调四谱图说》十四卷等十数种。
”帅爷:董文焕是个诗人、学问家,武功也了得。
据载,他“精技击之术,能叠几丈余,超跃而过”。
喻守真在书中引董文焕在《声调图谱》的话:“五绝之法,虽昉(仿)自齐梁,但黏(粘)对尚未有定,唐人此体乃有‘律绝’、‘古绝’、‘拗绝’之判。
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平仄格律大全,学诗必备
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平仄格律大全,学诗必备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律基本句型:A.仄仄平平仄B.平平平仄仄C.平平仄仄平D.仄仄仄平平A型起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B型起句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C型起句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王涯《闺人赠远》)D型起句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
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诗的格律模式、原则及拗救
格律诗的格律模式、原则及拗救格律诗若按每句诗字数的多少,可分为五言格律诗、七言格律诗;若按体裁的不同,可分为律句、绝句。
律句有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只有两联:首联和尾联。
由此可知有七律、五律、七绝、五绝等。
一、格律诗的标准格律(一)五言仄起首句不入韵(七言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五言仄起首句入韵(七言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五言平起首句不入韵(七言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五言平起首句入韵(七言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格律与七言格律都有上述四种形式,五绝只取五律的首联和尾联,平仄与之相同。
而七律的格律只要在五律前加上相应的平仄就行,即:平平前加仄仄,仄仄前加平平。
这样,五律的平起变成了七律仄起,五律的仄起变成了七律平起。
如同五律变成五绝一样,七绝也只取七律的首联和尾联,平仄与之相同。
这里不再列出。
请注意:在五言仄起式中(一、二),除首句的格律不同外,其余各句是相同的。
在五言平起式中(三、四),除首句的格律不同外,其余各句是相同的。
七言格律亦同。
此外,在律句中,若按1至8将各句编号,则:除第1句与第5句的格律不相同外,第2句与第6句、第3句与第7句、第4句与第8句的格律是完全相同的。
跟我学写格律诗五言律绝的四种格式[★]
跟我学写格律诗五言律绝的四种格式[★]第一篇:跟我学写格律诗五言律绝的四种格式跟我学写格律诗(5)五言律绝的四种格式跟我学写诗第五章五言律绝的四种格式整理编辑:诗词轩在第三章中,我们分析了五言律绝的句式由来,并经过一定规则得到了四种五言律绝的句式。
分别如下(为了便于区分,标以不同颜色):1.仄起仄收句:仄仄平平仄2.平起仄收句:平平平仄仄3.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4.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今天,我们将用这四种句式,按一定规则,排出四种格式。
排格式前,我们先需要了解一下几条和格式相关的口诀,记住口诀能在日后的阅读写作中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诀是“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联:绝句共四句,两句为一联。
相对:平仄相反,即平对仄、仄对平。
相粘:平仄相同,即平对平、仄对仄。
下面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口诀的运用:图例显示:仄声字的‘日’和平声字的‘河’,因为在一联之内,所以平仄相反,称为相对;平声字的‘河’和平声字的‘穷’分属两联且相邻,所以平仄相同,称为相粘;平声字的‘穷’和仄声字的‘上’,因为在一联之内,所以平仄相反,称为相对。
正是这种平仄交错的排列,形成了格律诗的粘对关系。
小贴士:为何相粘相对,我们只看第二字?因为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谈到过句式的拗救,文中说过,一三四位置的平仄因为大小拗的原因,平仄会有所变动,而除韵字外,第二字的平仄是铁定不变的!所以,只看第二字,这样记忆,才不至在读到古人使用拗救句时,以为是出律了。
另外,为了在阅读诗词时,能够快速的分辨出诗句是否相对相粘,建议大家在日常写作排版时,不要将诗句一句一行的排列,如将以上例诗排列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分辨“一联之内是否平仄相对,两联之间是否平仄相粘”及是否押韵时,是不太好分辨的。
而排列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分辨时,更让人一目了然。
接下来,开始根据口诀排格式。
我们将使用之前学过的四个句式依次作为第一句,根据口诀排出一个完整的格式:1.仄起仄收句: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仄起’。
五绝、五律、六绝、六律、七绝、七律,平仄韵、格律整理,涨知识
五绝、五律、六绝、六律、七绝、七律,平仄韵、格律整理,涨知识【五绝】五⾔绝句的省称。
四句⼆韵或三韵。
(⼀)⾸句仄起不⼊平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句仄起⼊平韵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三)⾸句平起不⼊平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句平起⼊平韵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句平起不⼊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六)⾸句平起⼊仄韵式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七)⾸句仄起不⼊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句仄起⼊仄韵式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五律】五⾔律诗的省称。
⼋句四韵或五韵。
(⼀)⾸句仄起不⼊平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句仄起⼊平韵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三)⾸句平起不⼊平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句平起⼊平韵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句平起不⼊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对仗)。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
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
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
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
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
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
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
南北朝也有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
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
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
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
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的基本类型
一、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
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
二、格律诗的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也就是说,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各句字数相等。
(五言或七言)
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叫五绝;八句的叫五律。
每句都是七个字,四句的叫七绝,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韵到底,必须押平声韵。
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
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
)
(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写仄韵律绝的,那是例外。
)
也就是说。
一首诗中只能押一个韵,不能换韵;并且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
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韵;
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奇数句不押韵,并且句子尾部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
押韵句的尾字叫韵脚,不押韵的尾字叫白脚。
4: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联全对仗。
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律诗的第一联(1、2两句)叫首联,第二联(3、4两句)叫颔联;第三联(5、6两句)叫颈联;第四联(7、8两句)叫尾联。
(颔是下颌的意思,颈是脖子的意思,)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三、格律诗的平仄和标准句式
平仄,说简单点,就是声调。
汉字的四声:
汉语乃一字一音,汉字的声调有不同,古汉字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唐代诗人对汉字四声作了巧妙的二元化处理,即平声归于一调,仍叫平声;
上、去、入声归于一调,谓之仄声。
这就是格律诗中所说的平仄二调。
诗词格律中所讲的平,乃指平声字仄乃指仄声字(上、去、入)。
换句话说,在律格中,平声字位只能用平声字,仄声字位可用上声字、去声字或入声字。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其中,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
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声,所以写格律诗用旧韵时一定要考虑入声字。
例如:
李端《听筝》(古韵)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其中:“鸣筝金”三字、“房前”二字、“周郎”二字、“时时”二字以及“弦”字都是平声字;
其它,“粟”是入声字、“柱”是去声字、“素”是去声字、“手” 是上声字、“玉” 是入声字、“欲” 是去声字、“得” 是入声字、“顾” 是去声字、“误” 是去声字、“拂” 是入声字,统称为仄声字。
故而这首五言绝句(简称为五絶)的平仄格律如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其中,“平”表示该字位用平声字;“仄”表示该字位用仄声字;带“*”号者为韵脚,即这些字要求押韵。
格律诗的标准句式:
诗歌格律产生的原动力是诗人对诗歌音律乐美感的追求。
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是以每句四个字为主。
大家读过《诗经》,可以知道。
由于格律诗追求的是音律乐美感,因此,它要求句内平仄相间,(也就是一句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错使用)以显语调的抑扬顿挫之韵美,另外,为了满足诗句中叠字的应用,诗人就规定了“平仄叠声相间”原则。
所谓叠声是指相邻两个字的平仄声调相同,或同为平声,或同为仄声。
因此最基本的四言格律诗的基本句式就是:“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这两种句式。
这两个句式很好记,两平两仄或者两仄两平。
那么,根据这一原则,以这两个基础句式为基础,在每个句式前或后各加一个字,就变成了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七言的也一共有四个,七言的以后再讲)。
五言格律诗的这四个标准句式是: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具体的加字方法是,在前边加相同声调的字,在后边加相反声调的字。
(前同后反)
“仄仄平平”在前边加与开头“仄”相同的“仄”,在后边加与结尾“平”相反的“仄”,就成了以下两种句式:
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
注意(1):A、B是一组;A、B组中的特点是前三后二,也就是说前边三个声调一致,后边两个声调一致,三平两仄,或者三仄两平。
A句和B句平仄相反。
C、D是一组;特点是二、二、一,也就是说前边两字声调一致,中间两字声调一致,最后一个字声调和开头两字的声调一致;两仄两平一仄,或者两平两仄一平。
(一定要记住这四个句式。
)
注意(2):A、C是一类,都是仄尾(句子的结尾的字是仄声),这类句子在格律诗中只能用在奇数句子上(1、3、5、7句);
B、D为一类,这两个句式的特点是,都是平尾(句子结尾的字是平声),这类句子要用在偶数句子上,诗的第一句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四、
五言绝句的四个基本类型:
按粘对规则,四式标准句子轮番领头,所得到的四句式组合,可组成押平韵的四首五言绝句。
第一个类型:平起式两字压韵(平起首句不押韵式)(开头两字为平声字,就叫平起,关键是第二个字。
)
李端《听筝》
A、平平平仄仄,——鸣筝金粟柱,
B、仄仄仄平平。
(韵)——素手玉房前。
C、仄仄平平仄,——欲得周郎顾,
D、平平仄仄平。
(韵)——时时误拂弦。
开头两字“鸣筝”为平声字,平起;首句“柱”不押韵,二、四句“前、弦”两字押韵。
在这个类型里,第二、四两句必须押韵(“前、弦”两字压韵)并且必须是平声字。
一、三两句不押韵,并且句尾的两个字必须仄声(“柱、顾”都是仄声字)。
在绝句中,第一、四两句开头的两个字的声调应该一致,如本诗中的“鸣筝”和“时时”都是平声。
第二、三两句开头的两个字的声调应该一致,如本诗中的“素手”和“欲得”都是仄声(主要是第二个字的声调)。
第二个类型:仄起式两字压韵(仄起首句不押韵式)
王之涣《登鹳雀楼》
C、仄仄平平仄,——白日依山尽,
D、平平仄仄平。
(韵)——黄河入海流。
A、[平]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
B、仄仄仄平平。
(韵)——更上一层楼。
开头两字“白日”为仄声字,仄起;首句“尽”不押韵,二、四句“流、楼”两字压韵。
第三个类型:平起式三字压韵(平起首句押韵式)
李益《鹧鸪词》
D、平平仄仄平, (韵)——湘江斑竹枝,
B、仄仄仄平平。
(韵)——锦翅鹧鸪飞。
C、仄仄平平仄,——处处湘云合,
D、平平仄仄平。
(韵)——郎从何处归?
开头两字“湘江”为平声字,平起;首句“枝”押韵,一、二、四句“枝、飞、归”三字押韵。
第四个类型:仄起式三字压韵(仄起首句押韵式)
元稹《行宫》
B、仄仄仄平平,(韵)——寥落古行宫,
D、平平仄仄平。
(韵)——宫花寂寞红。
A、平平平仄仄,——白头宫女在,
B、仄仄仄平平。
(韵)——闲坐说玄宗。
开头两字“寥落”为仄声字,仄起;首句“宫”押韵,一、二、四句“宫、红、宗”三字押韵。
大家关键要记住第一种类型,然后推导,就可得出其他类型。
第一种类型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韵)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韵)
句子的前后顺序是ABCD,把AB和CD交换位置就得到第二种类型: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韵)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韵)
还是第一种类型,把第一句A换成D,就得到第三种类型:
D、平平仄仄平,(韵)
B、仄仄仄平平。
(韵)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韵)
把第二种类型的第一句C换成B,就得到第四种类型:
B、仄仄仄平平,(韵)
D、平平仄仄平。
(韵)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韵)
大家可以用纸和笔反复推导,熟练以后按粘对原则推导不记也行。
(粘对问题以后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