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产前筛查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产前筛查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产前筛查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产前筛查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在女性怀孕初期对胎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评估胎儿是否患有一些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疾病。

产前筛查的目的是帮助孕妇了解自己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干预。

本文将探讨产前筛查的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产前筛查的历史产前筛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通过一些常规检查手段如超声波、血液检测等对孕妇进行筛查,但由于技术限制,筛查结果不够准确。

随着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产前筛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69年,美国遗传学家史建南首次提出了产前筛查的概念,他通过检测孕妇尿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来评估胎儿是否有唐氏综合征。

1983年,戈德博士发表了关于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这是血清学指标用于产前筛查的重要突破。

二、国内产前筛查的研究现状1. 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引起智力发育迟缓和身体畸形。

国内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筛查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此外,通过对胎儿DNA进行非侵入性产前筛查,也为准确诊断和评估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手段。

2. 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神经管缺陷是胎儿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类严重的遗传疾病。

国内研究发现,通过测定孕妇血液中的血清蛋白或草酸浓度,以及超声波检查,可以提高对神经管缺陷的筛查准确率。

同时,孕妇摄入叶酸等营养素的补充也被认为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重要措施。

三、国外产前筛查的研究现状1. DNA基因检测的产前筛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国外研究者将此技术应用于产前筛查中。

通过对孕妇血液中胎儿DNA进行测序,可以获取大量遗传信息,从而快速高效地进行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的筛查。

这种方法准确率较高,已被广泛用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筛查。

2. 羊水穿刺的产前筛查羊水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通过直接获取羊水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能够对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进行准确确诊。

唐氏综合征孕期筛查方法进展

唐氏综合征孕期筛查方法进展

唐氏综合征孕期筛查方法进展【摘要】目的唐氏综合症对于每个孕妇都不陌生,因为在孕期这个是产检的一个筛查项目。

方法: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和各种网站的电子文档选取2011年至2016年的发表论文和原始材料,主要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万方生物医学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从中选取大约31篇参考文献。

结果:通过本次的分析讨论孕期唐氏筛查对检测唐氏儿的重要性和检测的各种方法来了解这些方法的利弊,从中了解各种方法安全性、方便、准确率,经济实惠等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广泛应用,减少唐氏综合征的发生。

综述孕期筛查对及早发现唐氏儿的重要性和各种检查方法的发展正确率和可行性。

结论:通过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论述自己对于孕期筛查唐氏儿和各种检查方法的看法。

本文我将对我国唐氏综合征的孕期筛查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孕期筛查文献综述唐氏综合征在新生儿中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胎儿从母体中存活出生的约有1/600-1/800[1]。

根据统计,每一年我国出现出生缺陷的婴儿大概有100万个,这些患病儿童面临着死亡或者先天性残疾[2]。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家长的宝贝,孕妈妈都希望肚中胎儿健健康康,然而有太多的因素会导致胎儿异常,基因变异,造成活下来的新生儿生理缺陷。

这些都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一层阴影,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所以要提前检查,做到防范。

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如果确定存在问题,就能及时手段干预停止妊娠,减少出生后的悲剧,做到优生优育[3]。

本文对唐氏综合征孕期筛查办法进展进行综述。

1 唐氏综合征1.1概念Down’s Syndrome,简称DS,中文名叫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是一种基因染色体突变,由正常的两条染色体变为三条,所以也称为21-3体综合征[4]。

John Langdon Down在十九世纪末第一次在一个学会上发表了这个疾病病症,WHO在1965年把这个疾病确定命名为“唐氏综合征” [5]。

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

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

综合论坛·254·食管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观察马 晴周口市中医院 河南 周口 466000【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舒适护理;护理方法;临床效果食管癌是消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癌肿,术后患者常出现疼痛等各种不适症状,故在此期间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改善患者各种不适程度意义重大[1]。

为了研究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小32岁,年龄最大52岁,平均(41.13±3.1)岁;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0岁,年龄最大53岁,平均(40.02±3.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结果有意义。

1.2护理措施在应用相同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1.2.1心理舒适护理日常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时语言温柔,态度亲切,消除患者的陌生紧张感,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纠正其不良习惯,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对于疾病预后的相关问题,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解答;常交流可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患者对于各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究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究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究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形病变,临床主要以生长发育缓慢、智能低下、眼裂小、眼睛上斜、伸舌头、口鼻流涎多等症状表现为主。

由于唐氏综合征会引发先天性的智力以及行为障碍,不仅会给患儿的日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还会给患儿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所以当前应该加强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从而有效降低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出生率,全面提升我国的人口素质。

本文首先阐述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必要性,然后分析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现代技术手段,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必要性唐氏综合征是遗传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性的疾病治疗方法,后期仅能对患儿进行长期、耐心的工作指导与训练,所以仅能通过产前筛查,针对怀有唐氏综合征孕妇建议终止妊娠处理,通过筛查来避免唐氏综合征的出现。

唐氏综合征的发病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所以无法有效预防,所以开展产前筛查至关重要,在产钳筛查的阶段,最可靠的方式是采集患者的羊绒毛以及脐带血,分析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这种传统的方式是诊断唐氏综合征的金标准,但是其属于侵入性操作,在羊膜腔穿刺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流产、感染的情况出现,导致孕产妇出现抵触的情绪,不适合大范围推广这一有创操作,所以当前为了扩大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覆盖率,需要推广应用非侵入性、适合孕妇接受的无创操作。

二、分析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现代技术手段最早进行唐氏综合征产钳筛查的过程中,发现相较于正常孕妇而言,孕妇妊娠唐氏综合征的情况下,游离雌三醇、甲胎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这种差异可以预测胎儿是否伴发唐氏综合征,为了有效提高筛查效率,可以联合多种血清标志物。

在开展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时,主要是对孕妇外周血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测量,之后结合孕妇、体质量、孕周等多种因素,将孕妇分为高低风险,针对高风险的孕妇在后续应该开展羊毛以及绒毛细胞的检查,做更加精准的产前筛查诊断,由于产前筛查风险是统计相关人群推算而出,整体主观性较强,所以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进展及临床应用的综述分析

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进展及临床应用的综述分析

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进展及临床应用的综述分析摘要: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大多数胎儿在胎内早期就会夭折,而存活的胎儿呈现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和面容特殊等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和孕妇家庭的生活质量。

产前诊断是预防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是一种高效、安全且简便的监测措施,随着血清筛查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在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

本文对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临床应用唐氏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一种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60%以上的患儿在胎内早期便会自发流产,当前临床上针对唐氏综合征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1]。

临床常见诊断是在孕妇妊娠期对其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一旦发现有唐氏综合征病症,要让孕妇即刻终止妊娠,来有效降低唐氏综合征发病率[2]。

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优生优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应用前景。

1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效果评价指标临床上一般采用中位数值的倍数、检出率、精密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来对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指标和方案进行评价,每一种标记物的数值均可以用总位数值来代表,用标记物的测量值与同实验室测定的同样孕周期的孕妇的中位数做商而得到[3]。

采用中位数值来评价筛查指标能有效补偿不同实验室测量间产生的系统误差;在检出率增加的同时会伴有假阳性率的升高,我国卫生部出台的标准中规定不同实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时,要控制假阳性率在5%左右;筛查阳性病例中的真阳性率即为筛查实验的阳性预测值,该值与发病率有正向关系[4]。

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预测值要保持在0.5%以内;精密度用变异系数CV%来表示,批内的CV%值要小于3%,批外的CV%值要小于5%[5]。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及诊断的研究进展_陈瑶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及诊断的研究进展_陈瑶

* 基金项目:第三军 医 大 学 回 国 人 员 启 动 基 金 (SWH2011LC022);重 庆 市 攻 关 课 题 (CSTC2012gg-yyjs10046);西 南 医 院 临 床 创 新 基 金 (SWH2012LC12)。 作者简介:陈瑶,女,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 △ 通讯作者,E-mail:zbcq@yahoo.com.cn。
· 836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4月第34卷第7期 Int J Lab Med,April 2013,Vol.34,No.7
起明显升 高,但 在 DS 和 18 号 染 色 体 三 体 患 儿 的 孕 妇 血 中 PAPP-A 浓度却明显降低,原 因 可 能 是 患 儿 染 色 体 异 常,导 致 胎 盘 合 成 的 PAPP-A 减 少,导 致 妊 娠 早 期 孕 妇 血 中 PAPP-A 低值。但妊娠中期,患儿母 体 血 中 的 PAPP-A 接 近 正 常 水 平。 因此,PAPP-A 只 能 作 为 早 期 妊 娠 而 非 中 期 妊 娠 的 筛 查 指 标 [8]。 1.3.5 妊 娠 抑 制 素-A 抑 制 素 可 分 为 抑 制 素 A 和 抑 制 素 B 两种,抑制素 A 是 一 种 由 合 体 滋 养 层 细 胞 产 生 的 一 种 异 二 聚 体糖蛋白。抑制素 A 在孕10~12 周 时 升 高 并 达 到 高 峰,在 孕 15-25周后下降 形 成 一 个 稳 定 平 台 ,期 间 无 孕 期 差 别。 在 DS 患儿母体血清中,抑制素 A 为正常对 照 的 1.62 MoM 值,孕 中 期抑制素 A 对 DS 的 检 出 率 可 达 36%,假 阳 性 率 5%,与 现 存 的其他 血 清 标 志 物 相 结 合,可 提 高 妊 娠 中 期 DS 检 出 率 的 6% ~20%,但对孕早期筛查意义不大[9]。 1.3.6 CA-125 和 SP-1 CA-125 是 一 种 大 分 子 量 糖 蛋 白, CA-125对于孕中期 DS筛 查 的 阳 性 率 可 达 22%,最 佳 测 试 时 间在14~21周,多应用于多项标记物的联合 筛 查。CA-125目 前尚有较大争议性,因而该标志 物 在 DS母 体 血 清 筛 查 中 未 被 广泛应用。SP-1是 胎 盘 滋 养 层 合 体 细 胞 产 生 的 一 种 糖 蛋 白 , 是早期检测 DS胎儿的又一个 血 清 标 志 物。 妊 娠 6~12 周 时, 妊娠 DS患儿的母体 血 SP-1 值 明 显 高 于 正 常 孕 妇,SP-1 目 前 使用频率较低。 1.4 联合筛查方案 从上述 DS筛 查 母 体 血 清 标 志 物 的 临 床 应用特征可以 看 出,在 DS 的 产 前 筛 查 中,如 单 独 使 用 某 种 血 清标记筛查 DS的 检 出 阳 性 率 低,假 阳 性 高;如 测 试 多 项 血 清 标记物会有助于提高检 出 率,但 同 时 会 增 加 测 试 费 用,从 而 给 筛查的普及增加难度。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两联筛查、 三联筛查及四联筛查。 1.4.1 二联筛查 指以中孕期(14~20周)血清 AFP 和 HCG 或游离β-HCG (AFP+HCG/游离 β-HCG)为 标 志 物,结 合 孕 妇年龄、孕周、体 质 量 等 参 数 计 算 胎 儿 罹 患 DS 风 险 的 联 合 筛 查方案。其 DS胎儿的检出率可达65 %,假阳性率为5%。 1.4.2 三联筛查 孕 中 期 组 合 AFP、hCG/β-HCG、uE3 是 最 先被使用的组合方案。1994年美 国 妇 产 科 学 院 曾 向 全 美 孕 妇 正式推荐这一组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这一组 合标记的胎儿 DS综合征的阳性检出率约为69%~77%,用 于 高 龄 孕 妇 的 阳 性 检 出 率 更 高 ,主 要 筛 查 敏 感 期 为 孕 15~22 周 。 1.4.3 四联筛查 指以 孕 中 期 (14~20 周)血 清 AFP+HCG (或游离β-HCG)+uE3+抑制素 A 为指标,结合专门的筛查软 件和孕妇的体检信息计算胎儿 罹 患 DS风 险 的 联 合 筛 查 方 案。 其检出率比三种标 记 物 的 方 法 提 高 8%,可 达 80%,而 假 阳 性 率下降30%~60%。 随 着 组 合 项 目 的 增 多,检 测 成 本 也 大 大 增加。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 2 产 前 诊 断 2.1 传 统 方 法 传 统 产 前 诊 断 方 法 一 般 采 用 绒 毛 穿 刺 (孕9~ 11周)、羊 膜 腔 穿 刺 (孕 18~20 周)或 脐 静 脉 穿 刺 (孕 20 周 左 右)等侵入式 方 法,通 过 采 集 绒 毛、羊 水 或 脐 血 的 细 胞 进 行 培 养,然后对分裂中期细胞的核型进行分析。这些方法虽然检 测 结 果 准 确 ,被 誉 为 目 前 产 前 诊 断 的 “金 标 准 ”,但 具 有 创 伤 性 、检 测费用高,有感染、出血甚至流产、死胎的可能,且检测耗时 长, 培养过程中易因污染或操作技能等原因导致失败而无法分析。 长 久 以 来 ,人 们 试 图 利 用 孕 妇 外 周 血 中 胎 儿 有 核 细 胞 进 行 无 创 性产前诊断,虽取得了 一 定 进 步,但 由 于 母 体 外 周 血 中 胎 儿 有 核细胞极少(1~2个/毫升),其 分 离、富 集 方 法 繁 琐 复 杂,价 格

简述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

简述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

简述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简称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每年我国都有上万的DS患儿出生,患儿主要表现为先天愚型,精神体格发育迟滞,且常伴发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胃肠道发育异常等生理缺陷。

任何孕妇均有出生DS患儿的可能,而且目前国内外对此病尚无任何治疗措施,从而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做到产前诊断普通孕妇中的DS胎儿,是防止和降低DS胎儿出生率的关键所在。

产前筛查是通过经济、简便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怀有DS或其他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进而行产前诊断,最大限度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

目前的唐氏筛查方案主要是针对发病率较高的三项遗传缺陷:唐氏综合症(1:700)、18-三体综合症(1:6000~8000)、开放性神经管缺损(1:1000~2000)。

而产前血清学筛查因其对孕妇和胎儿是无创性的,方便快捷,筛查准确性高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母血产前筛查只需从母亲身上抽取3ml静脉血,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某些特定标记物,间接地判断胎儿患遗传缺陷疾病危险性。

唐氏综合征筛查一般可分为早期及中期筛查。

早期筛查是指9~13+6周时进行的筛查,是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筛查方法,主要是检测胎儿颈部半透明膜-NT,母血PAPP-A,及游离β-hCG浓度。

中期筛查是指第14~20+6周进行的筛查,这种筛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比较多的组合方法,主要包括二联筛查(使用母血中AFP、游离β-hCG作为标记物)和三联筛查(使用母血中游离β-hCG,游离E3,AFP作为标记物)。

因孕妇AFP一般在15周后才稳定下来,故妊娠第14-14+6周不提供NTD的风险评估,通常建议孕妇15周后再进行孕中期筛查。

筛查方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系统,采用多种血清标记物联合筛查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动态测量范围宽、重复性好、无放射性污染、试剂及标记化合物的有效期长等优点。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

1 DS产 前 筛 查 母 血 清 标 志 物 的 研 究 进 展
2 世纪 6 O O年 代 末 , 们 认 识 到 D 人 S患 儿 的 出 生 率 与 母 亲
妊娠年龄呈正相关 。于 7 o年 代 开 始 , 娠 年 龄 大 于 或 等 于 3 妊 5 岁便成为辨认 D S高 危 的 指 标 。然 而 , 以 年 龄 作 为 筛 查 D 单 S 的指 标 并 不 理 想 , 能 发 现 大 约 3 的 D 患 儿 , 多 数 仅 o S 大
(0 ) D 7 的 S患儿 发生 在 年 龄小 于 3 5岁 的孕 妇 中 _ 。2 3 j O世 纪
期 仅 限 于孕 早 期 。
3 目前 常 用 的 D S筛 查模 式
包 括 孕早 期 筛 查 和 孕 中 期 筛 查 。 3 1 孕 早 期 ( ~ 1 孕 周 )一C 联 合 P P — 检 测 是 妊 娠 早 . 7 3 8h G A PA
中测 出 。在 早 期 妊 娠 时 D S胎 儿 的 母 血 中 P P A 含 量 显 著 AP 低 于健 康 孕 妇 l 。 这 是 因 为 DS胎 儿 所 有 器 官 包 括 胎 盘 均 发 _ 8 ] 育 不 全 , 盘 合 体 滋 养 层 功 能 下 降 , 成 P P A 减 少 。但 在 胎 合 AP — 孕 l 4周 后 与正 常妊 娠 没 有 差 异 ] s 。因 此 P P A 的 检 测 敏 感 AP —
【 键 词】 唐 氏 综合 征 ; 产 前 检 查 ; 甲胎 蛋 白 ; 绒 毛 膜 促 性 腺 激 素 关 D I 1 . 9 9 j i n 1 7 -4 5 2 1 . 0 0 1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9 5 ( 0 1 2 — 5 80 O :0 3 6 / .s 7 4 5 2 1 ) 020 —2

唐氏综合征的新研究进展

唐氏综合征的新研究进展
影响
3
唐氏综合征的治疗 与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 的:改善认知 功能、行为问 题和生活技能
药物治疗的种 类:包括抗抑 郁药、抗精神 病药、认知增
强剂等
药物治疗的效 果:部分药物 可以改善患者 的认知功能和 行为问题,但 需要长期服用
药物治疗的副 作用:部分药 物可能产生副 作用,需要密 切监测和调整
唐氏综合征的新研究进 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唐 氏 综 合 征 的 遗 传 学研究
03 唐 氏 综 合 征 的 治 疗
与干预
05 唐 氏 综 合 征 的 社 会
支持与政策
02 唐 氏 综 合 征 的 生 物 学特征
04 唐 氏 综 合 征 的 预 防 与筛查
5
唐氏综合征的社会 支持与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
政府对唐氏综合征 患者的医疗、教育、 就业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组织为唐氏综 合征患者提供的康 复训练、生活技能 培训等服务
家庭对唐氏综合征 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社会各界对唐氏综 合征患者的理解和 接纳
教育支持与融合教育
唐氏综合征儿童的 教育需求
融合教育的理念和 实践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唐氏 综合征患者生长发育迟缓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与唐氏综 合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心血管系统异常
唐氏综合征患者心 血管系统异常表现
心脏结构异常: 如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等
心律失常:如心动 过速、心动过缓等
血压异常:如高血 压、低血压等
血液病:如白血病、 淋巴瘤等
心血管系统异常对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
林 丽琴 黄 瑾 聂俊 玮 梁 西岚 (F ) AP F r ) 胎 探 讨孕 妇血清标记物 甲胎 蛋 白^ 一 D人 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 ( eeD—HCG 在产前诊 胁一 呲 三三和游 . 漓

要 目的
断唐 氏综合 征等缺 陷儿 中作 用 。方法
对 2 0 孕妇妊娠 1 0 例 3 4~2 0周进行血 清标记物 甲胎蛋 白 ( F h P)及
[] P r z i J Z i e K H w d , t . 1 e o z K , a o K , o a V e a 1 r 1
H : W SV hat yo ne d t k w t c e or u e 0 no 0 ar f
收稿 日期 :2 0 — 3 2 08 0—8
4 , X Y 有 1例 。 7 X
2 3 神经管畸形确诊情况 .
低 漏 诊 率 。对 感 染 H V孕 妇 均 应 进 一 步 检 测 其 胎 儿 , s
并对感染胎儿及 时处理 ,可于破膜 前行剖 宫产手术 , 以预 防新生儿 H V感染 ,降低流产 、早产和死产 的发 S 生率,在优 生优育 、提高人 口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
参考文献
出现 稍迟 ,持续存在时问较长 。本实验的 I G抗体在 g 溃疡 期、结痂期 的阳性率均高于水疱期,提示在生殖 器疱疹 的中、后期检测 IG的抗体 的意义更大。 目前 , g
对于孕妇感染H V S 的治疗 尚存在许多争议, 本检测结果 表明, 利用快速、精确 的方法对孕妇进行 H V感染检 S 测, 有利于提高不同症状孕妇H V 2 IG的检出率,降 S 一 g
为 2 0 年 1 1日 ̄2 0 年 1 05 月 07 2月 3 O日来我 院 在 患者知情 同意 下,9 i例筛查 阳性 患者 中,有 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 1 -2 周孕妇 , 4 0 采用知情同意并 D 及其他染色体异常 高危孕妇 7 例愿意做产前诊断, S 2

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及其进展

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及其进展
维普资讯
医学 创 新 研 究
20 0 7年 6月 第 4卷
第1 8期 M D CN N O A I N R S A C E I IE I N V TO E E R H
彭舞 ;
妇 聋
譬 爹 嚣 曩 誊 镬黪 孝 黪 争 誊爹 : 藕簪 蒡 誊 曩 誊 誊
合筛查方法亦被尝试 J现综述如下 。 ,
1 早孕筛查 指标
一A) 作为中孕筛查的指标在早孕唐 氏综合 征产前筛 查中未显 示
明显 的意义 。
1 1 早孕筛查 的血清学指标 . 1 1 1 妊娠 相关 血浆蛋 白 一A( A P—A 早在 17 .. PP ) 9 4年 Ln等 i

中位数的偏差程度 ( e —t D l a—N ) 而非通 常应用 在血清 生化筛 T, 查的中位数倍数 ( ut l o temei , M) m lpe fh da Mo 。循证 医学 的证据 i n 表明在纳入 超过 20 0 0 0 0名 孕妇 、 包括超 过 90个唐 氏综合征 胎 0 儿 的合并 数据 中 , 若假 阳性率为 5 , % 通过胎儿 N T可筛查 出超 过 7 % 的唐 氏综 和征及其他严重染色体异常 的胎儿 ; 5 7 而当假 阳性 1 率为 1 %时 , 出率为 6 %[ 。但影 响 N 检 0 8 3 T准确测量 的因素很 多 , 准确地量度 N T地能力 , 赖于适 当 的训练 、 准切 面 的遵守 及 有 标 声像 图师 的耐 心与 积极性 。英 国注册 慈善 团体 胎儿 医学基 金会 ( ea Meii on ai ,M 已建立 一整 套培训 及质量 Ft dc eFu dt n F F) l n o 评价 的程序 , 以便 更好 地将 N T引入临床筛查 。

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之研究进展

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之研究进展

2 陈 有 刚 . 家 恺 ,人 羊 膜 基 底 膜 桥 接 神 经 缺 损 实 验 研 究 6 朱

i o y( - y r x e h t a r lt ) p n e n i r t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P l 2 h d o y t y me h c y a e s o g s i f ta e l wih S h n e li ln e n o t e ls n d r t o t t c wa n c l mp a t d i t h e i e a p i o c
的 实 验 研 究 及 临 床 应 用 .中 华 骨 科 杂 志 . 9 6 3 1 8 1 9 , :4
2 El s D L. n a Re e ta v n e n ts u y t e 4 l Ya n s IV, c n d a c s i is e s n h — i
常胎 儿 的 出生 , 而提 高 人 口素 质 。 从
1 概 述
近 2 0年 以来 , 着 一 系 列 技 术 的 出 现 , 随 已建立
了更 有 效 的产 前筛 查 方法 。即对 每 一位 母 亲都 进 行 产 前筛 查 , 据 筛 查 结 果 结 合 她 们 的年 龄 及 家 庭 背 根
29 K iot niT . r m a hi 。 y a Te a c M Taki o o Y , ta . e v e — m t e 1 N r e r ge
n r t n a r s 5 m a r g d b o y l c l cd e a i c o sa 2 m o g p b i e y p lg y oi a i — d c
景进 行 分 析她 的 风 险 , 此 风 险超过 一 定 阈值 , 判 若 可 断结 果 为 阳性 , 该 妇 女 再 进 行 胎 儿 核 型 分 析 的 产 对 前诊 断 。 2 D S产 前 筛查 的 方法 2 1 用孕母 血 清 及 尿标 记 物进 行 的产 前 筛查 . 2 1 1 孕 母 血 清 胎 甲 球 蛋 白 ( tra srm . . maen l eu AF MS AF ) MS AF P, — P — P主要 在胎 儿 肝 脏 和 卵黄

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

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

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梁雄;朱锋;朱兰芳;郭小宝;肖鸽飞【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06(017)002【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4 186例孕早期(10~13+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记物(PAPP-A+free-β-hCG)二项指标双标试剂盒检测,筛查结果应用M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唐氏综合征风险切割值为1:250,当≥1:250时为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于孕18周以后抽胎儿的脐血进行胎儿核型分析.结果产前筛查4 186例孕妇,筛查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233例,假阳性率为5.5%,有138例接受了羊水或脐血产前诊断,发现3例唐氏综合征,其中1例唐氏综合征儿是漏诊,其它胎儿染色体异常共21例,异常检出率为15.2%.唐氏筛查高风险度组和低风险度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分别为26.1%和10.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早期血清PAPP-A和free-β-hCG标记物是产前筛查异常胎儿的有效指标,再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先天缺陷有实用性价值.【总页数】2页(P71-72)【作者】梁雄;朱锋;朱兰芳;郭小宝;肖鸽飞【作者单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珠海,519000;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珠海,519000;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珠海,519000;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珠海,519000;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珠海,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5【相关文献】1.孕早期超声与孕中期母血清标记物联合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杨梅;苏晖;张慧莲2.孕早期产前筛查和超声与血清学联合筛查对早期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意义 [J], 王晓丽3.超声检查与血清学指标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应用研究 [J], 刘桂华4.孕早期血清学联合超声检测NT厚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J], 曾敏; 王建中; 杨洁; 谢海燕; 李军英5.血清学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研究 [J], 林旭涛;林旭升;张雄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氏综合征筛查进展

唐氏综合征筛查进展

唐氏综合征筛查研究进展彭薇,王春枝,何玺玉,郭嘉,封志纯(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临床遗传学中心,100700)中图分类号:R5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34(2012)07-0004-04一、唐氏综合征的概述唐氏综合征或称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生后常见的常染色体异常疾病,也是智力低下的最常见病因,发病率约为1/800 1/600,高龄产妇的发病率较高,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分离,95%的病人受精卵中21号染色体额外复制,还有4%的罗伯逊易位和1%的嵌合现象。

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特征包括特殊面容、智能低下、肌张力降低和体格发育迟缓。

文献报道其他主要表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球过多症、免疫系统异常和40岁后脑组织Alzheimer样病理改变[1]。

许多国家都通过出生缺陷检测网络,对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监测。

据统计,1997年,美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和挪威等国家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在10 11/万[2];据推算,我国每年约有2.66万个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

患者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因此,对唐氏综合征进行预防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二、唐氏筛查技术进展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前诊断技术问世,通过羊膜腔穿刺术、绒毛取材术、脐带取血术等手段诊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一旦确诊应终止妊娠。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羊膜腔穿刺技术存在一定并发症,流产率达1% 2%,不可能人人都做羊膜腔穿刺。

最初的产前筛查是以女性的年龄为依据,对35岁以上的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检出率为32%,但是单独用孕妇年龄35岁作为指标有7.5%的假阳性率。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妊娠期女性生化指标的发现使产前筛查成为可能。

1984年,Merkatz[3]等报道联合母亲的年龄和母体血清中的AFP水平,对唐氏综合征进行产前筛查有一定价值。

唐氏筛查在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必要性研究

唐氏筛查在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必要性研究

加 社 会 和 家庭 负担 , 此 开 展对 唐 氏综 合 征 的产 前 筛 查 和 产 前 因 诊 断 , 采 取 相 应 措 施 , 止 患 儿 出 生 , 降 低 人 口出 生 缺 陷 , 并 防 是 提 高 人 口素质 的重 要 措 施 。于 妊 娠 中 期 利 用 孕 妇 血 清 中 甲胎
sa itc ldif r nc ( t ts ia fe e e P ̄ 0. ) Co lso Thes r l gia c e nng i r a e hea or aiy dee ton r t n m a 05 . ncu i n e o o c ls r e i nc e s st bn m lt t c i a ei —
Xija g 8 0 0 C ia n in 3 0 0, h n )
[ sr c] Obet e To su yt ei o tn inf a c fDo y d o ce nn n t emaen lpe a Abtat jci v t d h mp ra ts ic n eo wns n r mes re ig i h tr a rn — g i
fu d t a e a n r lc r mo o s a d a c u td f r2 1 .Amo g 3 3 p e n n me t o t rc iig o n O h v b o ma h o s me n c o n e o .9 % n 8 rg a two n wih u e evn
pe r gna tw o e r n l de n t t dy A m o h m , 9 as s w e e m o e t n y a s o d a d a c n m n we ei c u d i he s u . ng t e 1 2 c e r r ha 35 e r l n c oun e o td fr 52 . o ot ls r e ng nu be .By t i a y s r e i g, 0 a e r ou thi ik ofDown s ndr ft a c e ni m r heprm r c e n n 1 3 c s s we ef nd a gh rs y ome w ih t

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的研究
全 ,F A P合成减少所致 。
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据 国家计生 委统计 资料报道 【 , 国 目 2我 】
前有 6 0万 以上 的 D S患儿 , 每年约有 2 0 60 0个 D S患儿 出生 。
2 2 E : 3属于类 固醇 激素 , . u 3 u E 产生 于胎 盘前 体 , 由胎儿 肾
s n n ah nu eng t J . a e C ri aeD an t t go sp eosvi mf ei f s[ ] C t t ad vs i , h o g
19 4 9 9, 7:3 7 9.
[ ] Bod 20 14 3 8 . J . l ,04,0 :9 6 o
e l e a u m to r t rvni fn e d rw sh t e d f h pe e t n o o—e o u i u h o e o l f w dr g n
[ 3 Et ei K,hm nL , ahue , t 1 n oe 1 ] lsh H T o ps F K rasnJ e a z g o .E dg.
维普资讯
吉林 医学 2 0 o 8年 3月 第 2 第 5期 9卷

4 9・ 1
( ) 37 2 :2 .
[4 S anv hA,om nS P r h M e a. oe ia 1 ] hk oi Fr a T,al A,t N vl s l e k 1 d t
妇接受。而且经 检查 3 5岁以上孕妇 , 会有 8 % 的 D 0 S患儿 因 漏检而出生 J 。 D S产前筛查是一 种对孕妇 和胎儿 均无 创伤性 的检 测手
段, 方法简便 、 济 , 经 只需孕妇抽 取少量 的静 脉血即可 , 且易 于 被大多数孕妇接受 。是 目前进行 D S产前 筛查 的一种行 之有

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产前筛查、诊断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产前筛查、诊断的研究

tld fc. eh d EL S wa p l d t a u ig t es r m e eso P a d 1HCG n 1 0 a ee tM to s I A sa p i O me s rn h eu lv l fAF n - e 3 i 2 8 0
a d da n s o y d o n t e o g n t l b o m aiy O a o r d c h r q e c fn — n i o e D wn S s n r me a d o h rc n e i n r l ,S s t e u e t e fe u n yo a g aa t
p e n n me ta o t 4 h 2 t e s e t to n h ik c e f in sc lu a e t r — r g a two n a b u t  ̄ 0 h we k g s a i n a d t e r o fi e t 1 s c wa ac lt d wih p o
中 图分 类 号 : 4 74 R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4 3 (0 7 0— 1一2 17 -1 02 0 )65 1 O
S u e n p e a a c e ni nd dig o i t diso r n t ls r e ng a a n ssofDown Ss dr yn ome a ur lt b e e t Z H O U i o nd ne a 。 NG Xin p n 。 WNA in ,e a . . p r n f G n eoo y a d O s tis t e4hP o G J a 。 t 1 1 De a t t y a c lg n b t rc , t e — me o e h p esHop tlo h n q n C o g ig 4 0 1 ,C ia . n t ueo e e cM e i n ,C l g l' s i f C o g ig, h n q n 0 0 2 h n ;2 I s tt f G n t d c e ol e a i i i e o i eS in e S c u nUnv ri C e g u6 0 6 , h n f L f ce c 。 i a ie s y, h n d 1 0 4 C ia h t [ bt c A sr t O jci T ea f h td s a l har pda da c r t meh dt c en a] be t e h i o esu yi t et bi a i n c u ae to sr e v d t sO s O

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分析

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分析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 医院2 1 年 1 一 0 0 1 50例孕 1 ~ O周的孕妇行 血清生化标志物浓度 的测定 , 00 月 2 1 年 2月 0 5 2 并结合孕妇 年龄 、 孕 周、 体重等各个 因素 , 利用与之配套的软件计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 唐 氏综合征高风险患者 1 例 , 4 筛查 阳性率结 果为 2 8 . %。其 中小部分唐 氏高危 孕妇给予进一 步产前诊 断 , 例确诊 , 例高危孕妇 未做确诊 产下 1 2 1 名唐 氏儿 , 例未 确诊行引 1 产手术。结论 孕 中期孕妇通过产前筛查工作 , 对降低缺陷儿的出生及减 少正 常胎儿 的丢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 医 创 22 月 国 学 新 0 年3 第9 第7 Md ̄n vi i ,ah 0 , .N. 1 卷 期 ec Io ooCn Mr. 1 V 9 o 经 验 体 会 i n ̄nfha c 2 2 M 7
妊 娠 中期 唐 氏综 合 征 产 前筛 查 分 析
梁丽 笙 吕丽吟
【 摘要 l 目的 了解妊娠中期胎儿唐氏综合 征的产前筛查 情况 , 步分析 产前筛查作用及孕妇对筛查结果的认识。方法 初
[ ]周健梅 , 3 赵连智 , 李丽 , 孕中期母血清 二联 生化指标产前 筛查 等. 3 7例初报 [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0 2,0 6)7 . 9 J. 20 1 ( :2 [ ]Byn GenJM,N wsn J rn t cenn o D wn 4 rat D, re L e i .Pe a lsre igfr o ’ o a 8
行 胃肠外营养( P 治疗 4~8d 平均 6 5d 。A C发病于 T N) ( . ) A 术后 4—1 ( 3d 平均 6 6d 。 . )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临床表现 : 表现为右 上腹 6例

唐氏综合征血清学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

唐氏综合征血清学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
唐氏筛查指标或方案的评价, 通常采用中位 数 值 的 倍 数 (MOM)、 检 出 率 、 精 密 度 、 假 阳 性 率 、 假 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指标[1]。 任何 标记物的值都可以用 MOM 值表示,它由标记物的 测量值除以相同实验室测定的同样孕周正常孕妇 的中位数值得来。 采用 MOM 值使不同实验室测量 值之间的系统误差得到补偿;检出率(DR)升高的同 时 ,通 常 伴 随 着 高 假 阳 性 率 ,卫 生 部 2010 年 发 布 的 《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 产 前 筛 查 与 诊 断 技 术 标 准 》( 以 下 简 称 《 标 准 》) 中 规 定, 假 阳 性 率 控 制 在 5%时 比 较 不 同 试 验 的 检 出 率; 筛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筛查阳性病例中的 真阳性率,与发病率正相关,发病率越高,阳性预 测值也越高。 唐筛的阳性预测值应在 0.5%之内;精 密度以变异系数 CV%为代表,批内 CV%﹤3%,批 间﹤5%[1]。 2 唐氏筛查的血清学筛查标记物 2.1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 (PAPP-A) 妊娠相关血
第 30 卷第 6 期 2012 年 12 月
实验与检验医学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577·
Vol.30 No.6 Dec. 2012
2.3 甲胎蛋白 (AFP) AFP 血清标记物用于产前筛 查最早开始于 1974 年,当时发现孕中期母血 AFP 升高与胎儿神经管缺损(NTD)的发生有关,AFP 过 低与唐氏综合征的 发生关 系 密 切 。 AFP 主 要 在 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中形成, 孕早期即可测出母血 中的 AFP, 孕 14~20 周 AFP 浓 度 呈 线 性 增 高 ,20 周后渐渐下降,故孕 母血清和胎儿羊水中 AFP 都 在孕中期(孕 14~20 周)测定。 但是华北煤炭医学院 左 振 伟 等 [8]却 有 不 同 观 点 , 认 为 胎 儿 肝 细 胞 合 成 的 AFP 在 孕 16 周 左 右 才 可 以 在 母 血 中 测 出 ,F -βhCG 在孕 20 周时稳定,故不建议将唐氏筛查的时 间提早至孕 14 周。 在怀有 DS 患儿的孕妇在孕中 期其血清 AFP 浓度平均下降了 25%。 关于胎儿染 色体异常引起 AFP 下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 能是由于这类胎儿发育不成熟, 合成和分泌 AFP 的能力下降所致。 FASTER 认为孕中期 受 累 妊 娠 AFP 的 MOM 值中位数 AFP 为 0.74(95%可信区间 为 0.67~0.82),在假阳性率为 5% 时检出率为 33 ~ 36.9%。 可见,虽然 AFP 是最早用于 DS 筛查的血 清指标,但其筛查效果并不理想。 2.4 游离雌三醇(uE3) 游离雌三醇(uE3)是胎盘来 源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在母体血清中,雌三醇以共 价物形式存在时,容易受到肝肠循环的影响,还能 以游离形式存在,uE3 占总雌三醇的 9%,uE3 循环 半衰期为 20~30min, 所以能更快速地反映胎盘功 能。 正常妊娠的时候,uE3 升高直到临产。 受 DS 影 响 的 孕 妇 血 清 uE3 明 显 降 低 30%,uE3 变 化 的 机制不清楚, 推测可能是由于患儿部分或全部脏 器不成熟所致[2,3]。 FASTER 认为孕中期受累妊娠的 uE3 的 MOM 值中位数 AFP 为 0.61 (95%可信区间 为 0.55~0.67), 当假阳性率为 5%时, 其检出率为 41%[2]。 uE3 在孕中期变化最大,故必须正确核对孕 周[9,10]。 2.5 抑制素-A (Inhibin-A) 抑制素-A 是卵巢分泌 的一种蛋白, 可选择性地抑制垂体促卵泡刺激素 (FSH)的分泌,也可以监测孕母的卵巢功能。 在 DS 孕中期时,抑制素-A 可以升高 2 倍以上。 SURUSS 研究小组认为[5],抑制素-A 主要用于孕中期筛查。 单独检测孕中期母血 Inhibin-A 水平对 DS 筛查的 检出率为 62%。 它加盟 DS 筛查后使得检出率提高 了 10%,而假阳性率不增加。 因此,抑制素-A 常常 用在血清四联筛查 (AFP+F-β-hCG+uE3+抑制素A) 时, 同时,FASTER 小组也认为, 假阳性率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丁渭(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广州 510665)1 唐氏综合征概述染色体病是先天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同时,也是引起出生缺陷的主要疾病之一。

由于染色体上存在上千个基因,染色体发生数目异常,将会导致多个基因的增加或缺失,从而表现为具有多种畸形的综合征,故又称为染色体综合征,这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等。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流产和新生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染色体综合征分为常染色体异常综合症和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其中,21-三体综合征、18-,13-三体综合征及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最为常见,在染色体异常患儿中约占95%。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又称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染色体畸变,也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同时也是引起先天性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率占所有染色体疾病的首位,75%会在胎儿期发生流产。

由于大部分染色体异常患儿有先天性多发性畸形、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缺陷,存活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因此,产前及时诊断染色体异常儿并终止妊娠,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唐氏综合征发病率及病因新生儿的发生率约为1/600~1/800,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80%。

据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60万以上的唐氏综合征患儿,每年出生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可多达27万例左右,平均每20分钟就有1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

其发生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当母亲年龄大于35岁时,其生育的子女痴呆儿和畸形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孕妇年龄与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关系见表1)。

唐氏综合征的发生起源于卵子或精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通常是随机发生的,约95%的不分离现象来源于母亲,仅5%左右源于精子发生期。

主要是由于产妇年龄过大,卵细胞可发生变化,人体包括卵巢所承受的各种有害物质和各种射线的影响也就越多,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机会,从而导致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不分离现象。

21号染色体不分离最为常见,结果导致3条21染色体和单条21号染色体胚胎,几乎所有的单体胚胎和大部分三体胚胎在妊娠早期流产,而仅有小部分的21-三体则会顺利度过妊娠生产,结果出现唐氏综合征。

表1 孕妇年龄与先天愚型的发生率的关系年龄20岁25岁30岁35岁38岁40岁42岁45岁风险1/14001/11001/10001/3501/1751/1001/651/25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环境污染及接触有害物质、饮酒、吸烟等均可造成精子、卵子的老化和畸形,是产生唐氏综合征和先天性畸形的重要诱因。

3 唐氏综合征遗传分型唐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除了5%是由父母遗传外,大部分是随机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减数分裂I期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额外的染色体有15%来自于父亲,大部分唐氏综合征由此原因造成;②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期,从而由正常的受精卵形成具有2个细胞系,这是嵌合体形成的主要原因;③4%是由于父母一方是平衡易位的携带者。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3种型别:①单纯型(标准型):此型约占全部患者的95%,其染色体核型为47,XX(XY),+21;②易位型:占4%,增加的一条21号染色体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D组(多为D组14号染色体)或G组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罗伯逊易位,染色体总数为46,其中一条是易位染色体。

最常见的是D/G易位,如核型为46,XX (XY),-14,+t(14q21q),其次为G/G易位,如核型为46,XX(XY),-21,+t(21q21q)。

③嵌合型:占2.7%,源自合子后早期卵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异常。

4 唐氏综合征临床表现唐氏综合征的体征非常多样,多个器官组织都有异常,但是,器官组织的发育畸形通常没有严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

患者平均寿命只有16.2岁。

50%的患儿在5岁以前死亡。

只有8%的患者超过40岁,2.6%超过50岁。

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防治各种感染,针对性地进行智力和劳动技能训练,使其能够自食其力地生活。

临床表现以智能及体格发育障碍为主。

①特殊面容: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表现为头颅小而圆,脸圆而扁平,鼻梁低平,眼裂小而向上外倾斜,眼距宽,嘴小唇厚,舌大外伸,耳小,耳位低,耳廓畸形。

②智力低下:是本病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嵌合体型智商多稍高,而标准型及易位型者智商多较低,一般5岁时智商为50%左右,随年龄的增长智力障碍日渐明显,常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③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出生时体重和身高偏低,肌张力低下,以后体格发育、语言发育、动作发育均较同龄小儿落后。

④四肢表现:由于软骨发育差,患者四肢较短,手宽而肥,通贯手,指短,第5指常内弯、短小或缺小指中节。

⑤多发畸形:50%有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消化道畸形主要为十二指肠狭窄、食管-气管瘘、肛门闭锁;脐疝、裂唇、裂腭及多指(趾)、并指(趾)等畸形亦较多见。

⑥其他表现:易患呼吸道感染和消化功能障碍,该症患儿白血病的发生率较正常儿高20倍左右,10%伴有癫痫且多于30岁左右出现老年性痴呆。

5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在产前发现唐氏综合征胎儿,防止和降低Down综合征胎儿的出生,是当前围产优生和产前诊断的重要任务。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出生缺陷儿都会留有残疾,严重地影响着将来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类疾病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预防是关键。

目前依赖的主要手段依然是产前诊断和选择性终止妊娠。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许多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成为出生缺陷的干预手段,目前我国对唐氏综合征主要是进行预防性检测,采取的措施包括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以减少患儿出生。

产前筛查主要是对发病风险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孕妇年龄筛查、流行病学因素、生化检测、超声检测等。

5.1 妊娠早期母体血清标记物筛查目前,对于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的血清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等。

5.1.1 甲胎蛋白 AFP是胎儿血清中最常见的球蛋白,其结构和功能类似于白蛋白。

早孕期由卵黄囊产生,晚孕期胎儿肝脏大量产生。

胎儿上皮完整时,少量的AFP从胎儿泌尿道排入羊水中。

非孕妇的血清中可以发现很少量的AFP。

孕妇血清中的AFP在早、中孕期逐渐增加,大约在孕28~32周时达到相对稳定期。

当胎儿出现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或腹壁缺陷时,羊水和母体血清中的AFP显著升高。

5.1.2 游离雌三醇 雌三醇是由经胎儿肾上腺和肝脏最后由胎盘合成的一种甾体类激素。

它以游离形式直接由胎盘分泌进入母体循环。

在母体肝脏内很快地以硫酸盐和葡萄糖苷酸雌三醇的形式代谢。

母体血清中uE3水平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加。

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母体血清uE3偏低,推测可能与胎儿生长迟缓有关。

5.1.3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是妇产科医生们所熟悉最常使用的妊娠试验激素。

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β亚单位是hCG所特异的。

完整的hCG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现认为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

在妊娠的前8周增加很快,以维持妊娠。

在大约8周以后,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

孕妇血清中的hCG主要以完整形式存在,游离β-hCG占总hCG的1%~8%。

唐氏综合征时母体血清hCG升高。

5.1.4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PAPP-A是一个大分子蛋白复合物,产生于胎盘。

5.1.5 抑制素-A 抑制素是一个异二聚体的糖蛋白。

β-亚单位与一个βA-亚单位组成抑制素-A;与βB-亚单位组成抑制素-B。

血液中以无生物活性的游离亚单位存在。

妊娠时母体血清中的大量抑制素被认为来源于胎盘的合体滋养层。

早孕时母体血清中不能检出抑制素-B,抑制素-A在孕10~12周时增加并达到高峰,在妊娠中期下降成一个平台,但到妊娠晚期时再一次升高,足月时达最高水平。

抑制素-A和hCG一样在胎儿唐氏综合征时升高。

抑制素在母体的血清浓度不依赖于hCG的浓度而变化。

5.2 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主要作用有:①各种血清筛查是以孕周为基础,AFP、uE3、hCG和抑制素-A均随孕周的增加而变化,故必须用超声来确认孕周。

②由于唐氏综合征胎儿往往伴有宫内生长迟缓和畸形,超声检查可直接发现这些异常。

③唐氏综合征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如张力减退,粗短颈和近端肢体骨短小。

研究认为某些异常可早在孕8~14周时发现,如,颈部半透明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胎儿头臀长度(CRL),脐动脉搏动指数(umbilical artery pulsatilityindex,UAPI),胎心率等。

由于单独血清学筛查或超声检查唐氏综合征检出的阳性率低,因此,联合血清学及超声检查可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

我国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是采用多项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进行分析,如在孕中期,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AFP、β-hCG、uE3表达的3项联合筛查被称为传统三联筛查实验,是使用最广泛的联合筛查组合,并结合孕周、孕妇年龄等指标,通过专业软件运用统计学方法测算出该孕妇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率。

6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

对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诊断方法分为两类:细胞遗传学方法和分子遗传学方法。

前者以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最为常见,主要是借助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手段对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分析,被誉为染色体异常疾病检测的“金标准”,临床诊断以此方法为主。

由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费时、费力,因此,产生了许多快速诊断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引物原位标记技术(PRINS)、同源基因定量PCR(HGQ-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等。

其中PRINS等对设备和技术的高要求,限制了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

分子遗传学技术中又以FISH、QF-PCR(定量荧光PCR)较为常见,前者主要是利用染色体特异性探针与染色体结合发出荧光,通过对荧光斑点的观察间接对染色体进行分析,后者主要是利用荧光引物对染色体上特异的靶位点进行扩增,通过荧光检测以获得染色体相关信息,从而达到诊断非整倍体疾病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