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和预防

合集下载

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摘要]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剖析女性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关注女性犯罪,尤其是防止女性犯罪是当前综合治理、稳定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女性;犯罪;法律1 女性犯罪的特点从传统和现实来看,女性犯罪数量少;就整体而言,女性犯罪的危害性远远小于男性;女性犯罪使用暴力和再犯率低。

从笔者所在区2006年以来女性犯罪情况看,具有以下特点:1.1 女性犯罪主体中“三种人”犯罪突出2006年以来,该区受理的女性涉案人员有185人,其中18~40岁的中青年女性占83%以上;个体劳动者占22%;无业人员占5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有121人,占所有涉案人员的65%。

1.2 女性犯罪行为具有独立性过去,女性因其生理特点因素,属于弱势群众,她们实施犯罪行为经常依附男性或犯罪团伙,充当配角。

但近年来,女性大多是单独犯罪,即女性犯罪行为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该区共计受理女性涉案人员的185人中,共同犯罪的只有31人。

1.3 女性犯罪出现了新罪名近年来发生的女性犯罪案件,基本上有以下几类,一是因婚恋感情悲剧导致的杀人案及家庭邻里纠纷引发的伤人案;二是盗窃、抢劫、诈骗等案件;三是容留、介绍妇女卖淫及参与贩毒活动等案件。

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罪名,如拒不执行判决、妨害作证、非法拘禁等,应引起警惕。

2 女性犯罪原因2.1 文化程度低,法治意识淡薄由于历史、社会和家庭的诸多因素制约,一些妇女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往往不能接受比较完整的文化教育。

文化素质的低下加上生活面的狭小,造成这些妇女法治意识淡薄,对基本的法律常识知晓程度较低,无法运用正确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在受到不法侵害时,缺乏正确的处理手段,要么默默忍受,要么采用过激手段奋起反抗,完全没想过是否会触犯法律,是否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造成了诸多不该发生的遗憾后果。

2.2 思想观念扭曲,价值观错位社会的变化发展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遭受冲击。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关键词】女性犯罪;特点;预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妇女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逐渐摆脱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失去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现今女性的犯罪率节节上升,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研究,并遏制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女性犯罪,顾名思义即指犯罪主体为女性的犯罪类型。

这是一类根据犯罪主体性别的不同,及女性罪犯的心理、生理的特殊性,而独立于男性犯罪的犯罪类型。

刑法对于女性犯罪并未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相关规定,但是犯罪学把它单独归为一类犯罪进行研究,可见女性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犯罪特点。

女性犯罪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

犯罪嫌疑人多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约占犯罪女性的90%。

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走向犯罪。

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这些人性格偏激、狭隘,易感情用事,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常因家庭、感情等琐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诱发犯罪。

2、因情感犯罪是女性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

区别于男性,女性是一个偏于感性化的群体,感情生活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同时,她们意志偏于薄弱,极易情绪化,因而当她们的感情遭遇挫折时,她们便容易滋生出嫉恨报复等等心理,而当这种心理主导其意志时,她们往往会通过一些偏激的行为来表达其意志。

这些偏激的行为如杀人、故意伤害、诽谤、盗窃、吸毒等往往便是犯罪行为。

还有一些女性情感错位, 为了满足其情人恋人的物质需求, 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手段如卖淫、盗窃等来获取金钱方面的利益。

因此大部分的女性犯罪行为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3、具有加害人和受害者二重性。

浅析女性犯罪及防范对策

浅析女性犯罪及防范对策

浅析女性犯罪及防范对策作者:李琳锐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因各种原因而诱发的女性犯罪呈明显上升态势,女性作为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女性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不仅不利于家庭的稳定,更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分析现状、找出原因,进而对症下药的提出对策对于抑制甚至降低女性犯罪率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女性犯罪特点女性犯罪成因防范对策一、女性犯罪的特点1、中年女性仍然是女性犯罪的主体,据统计数据看,在421名犯罪女性中, 40岁以上的犯罪女性就有331名,女性犯罪的占总数的78.62%。

2、无业女性居多,根据统计,在421名犯罪女性中,涉嫌犯罪的无业女性有336名,占总数的79.81%。

3、低文化犯罪的女性占多数,据统计,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42人,占总数的81.24%。

4、涉嫌贩毒犯罪的居多,在421名女性罪犯当中,有267名涉嫌贩毒的,占总数的63.42%,其次是盗窃和抢劫。

二、女性犯罪的成因1、生存负担过重。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生产资料和社会生活资料需求量过大,物价上涨过快,使得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存负担越来越沉重。

一些人,为了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又不愿意从事必要的生产劳动,越是简单快捷获取利润的方法越是她们追求的方法,就以贩毒、盗窃为例。

只要一次成功,就相当于她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正当收入,加上这些人,正处于建立家庭、养育子女、赡养父母的社会责任年龄阶段,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她们的心灵扭曲,行为变轨。

2、就业压力过大。

社会的竞争和行业的竞争,使就业渠道狭窄。

部分社会成员失去就业机会找不到就业岗位,或者不愿从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工作,放弃其应有的就业机会和岗位,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加之社会就业技能越来越专业,知识含量又要求很高,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岗位显得十分困难,如果没有就业就会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支出和劳动收入发生冲突,就能使其走上犯罪道路。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关键词】女性犯罪;特点;预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妇女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逐渐摆脱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失去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现今女性的犯罪率节节上升,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研究,并遏制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女性犯罪,顾名思义即指犯罪主体为女性的犯罪类型。

这是一类根据犯罪主体性别的不同,及女性罪犯的心理、生理的特殊性,而独立于男性犯罪的犯罪类型。

刑法对于女性犯罪并未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相关规定,但是犯罪学把它单独归为一类犯罪进行研究,可见女性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犯罪特点。

女性犯罪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

犯罪嫌疑人多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约占犯罪女性的90%。

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走向犯罪。

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这些人性格偏激、狭隘,易感情用事,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常因家庭、感情等琐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诱发犯罪。

2、因情感犯罪是女性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

区别于男性,女性是一个偏于感性化的群体,感情生活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同时,她们意志偏于薄弱,极易情绪化,因而当她们的感情遭遇挫折时,她们便容易滋生出嫉恨报复等等心理,而当这种心理主导其意志时,她们往往会通过一些偏激的行为来表达其意志。

这些偏激的行为如杀人、故意伤害、诽谤、盗窃、吸毒等往往便是犯罪行为。

还有一些女性情感错位, 为了满足其情人恋人的物质需求, 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手段如卖淫、盗窃等来获取金钱方面的利益。

因此大部分的女性犯罪行为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3、具有加害人和受害者二重性。

浅析女性犯罪之特征、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女性犯罪之特征、原因及预防对策

人 占全部犯罪人 的 6 % 9 。其中,2 0 0 8年 女性犯罪人中初 中以
投机倒把 伤害
诈 骗 杀人 纵 火 及 投 毒 抢劫 流氓@ 贩毒
1.% 4 1 5 1 .%
47 .% 35 .% 35 .% 16 .% O8 .% O4 .%
下文化程度有 6人 ,2 0 0 9年女性犯罪人中初中 以下文化程度
致 了其 犯 罪 的非 暴 力 性 。
由于 男女两性在生理 结构、心理 机制 以及受周 围环 境影
响 的不 同,使得 女性 犯罪有其较 为突出的特 征。
( 一)女性犯罪 的类 型集 中,以侵害公 民财产安全 的犯
罪 为主
我 国 虽 未 对 男 女性 犯 罪 类 型 做 过 详 细 的 统 计 ,但 以 前 据

而另 一些 则彻底开 始走上 了长期或 团体犯罪的道路据 I 国法 『 I 院网报道 , 0 9 云南 省就 发生 了一‘ 因琐事而报 复的惨案 。 20 年 起 ①云 南陆 良一村妇 李鸭桥 因与其妯 娌魏女士 因为生活小事不
合 ,便 … 直 怀 恨 在 心 , 想 伺机 报 复魏 女 士 的 …双 儿 女 。 0 9年
列的预防措施 。
关键词 :女性犯罪 :犯罪特征 ;犯罪 原因;犯罪预 防


女性犯罪 的主要特 征
在犯罪 中非暴力性犯罪多 ,暴 力犯罪少 ;在非暴力性犯罪 中,
多利用 女性的生理 、心理特 征,进行不必使用 体力或使用 体 力较少 的犯罪 ,其进攻性 、主动性相对于男性较弱 。固 同时,女性通常天性怯懦 ,做事谨慎 、细心 ,易在犯 罪 前做好 应有的准备 ,而 不易出现激情犯罪 的情形,也间接 导

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作者:郭婷蔡文菲管鑫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女性犯罪的特点来浅析女性犯罪的原因(自身、家庭及社会等方面)从而针对这些原因或者因素,采取的一些预防对策。

关键词女性犯罪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作者简介:郭婷、蔡文菲、管鑫,山东警察学院2010级本科治安一中队。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074-02几年前,一部《红蜘蛛》红遍大江南北,这部电视剧讲诉了九个女人由于各种原因而故意或被迫所犯的不同的罪行,给自己、家人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和影响,她们有的吸毒,有的卖淫,有的政治犯罪,有的杀人,等等。

不管是哪一种犯罪行为,都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和家人,同时也说明,女性犯罪也成为社会和国家不得不重视的一种现象。

并且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一种上升趋势。

从女性的重要性(家庭的纽带)出发,这种趋势,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由此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冲击社会的各个环节。

因此,研究女性犯罪及对策,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女性犯罪的基本特征(一)女性犯罪具有被动性和被迫性虽然社会大变迁使男女平等的观念在法律上得以确立,但在现实生活中男权主义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女性的地位没有根本性的提高,家庭暴力现象还很多而且日益突出,不少女性不堪忍受痛苦和虐待,又不会正确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采取了极端的方式,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女性犯罪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迫的,积极主动犯罪的相对较少。

据调查统计,女性犯罪中约80%属于被迫或者被动犯罪,而且主要是由于伤害、痛苦、被欺骗、盲从而犯罪。

有很多女性被拐卖到山区以后,由于受威胁而参与到拐卖组织中,成为犯罪人。

也有相当部分女性被骗到娱乐场所被强迫卖淫。

而在女性贪污案例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者出纳,利用职务之便或者出于对领导者的盲从或工作的压力,而被动的去参与贪污犯罪活动。

浅谈女性犯罪的原因和预防

浅谈女性犯罪的原因和预防

浅谈女性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女性犯罪是指以女性为犯罪主体的犯罪。

自古以来,女性是以柔弱、良善的形象出现,很难与犯罪联系在一起,自从有犯罪现象以来,女性犯罪的比率一直是很低的,女性犯罪的历史和人类犯罪历史一样久远,但是目前我国的女性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益严重,危害越来越大。

有专家认为,女性犯罪已经同经济犯罪、青少年犯罪并列为中国当前刑事犯罪前三位,女性犯罪已成为危害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顽疾,必须进行依法打击和处理。

一、女性犯罪的原因(一)主体原因:1、生理因素:女性处于月经期、怀孕期和更年期,会出现植物神经紊乱,大脑皮层失调,心烦易怒,情绪失控等现象,如有不良刺激和诱因,容易忧郁、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及信心低等消极变化,使女性陷于犯罪的危险性较大;2、性别因素:女性的生物基因决定了她的体能上弱于男性,心理能量亦弱于男性,胆量小,性格温和柔顺,这种身心差异决定女性以实施诈骗、盗窃、投毒、贩毒等犯罪的较多;(二)主观原因:1、私欲膨胀诱发犯罪: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为人民追求高水平的生活消费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可能,女性为追求物质享受或为了寻求某种刺激铤而走险进行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为了满足对金钱的贪婪和欲望,银行职员、保险业务员、财会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和单位管理上的漏洞大肆挪用、侵占、贪污单位的资金。

如:我所在押人员蒋某利用工作便利,将信用社的帐款打入自己的存折套现170多万元,大肆挥霍,落得自己身陷囹圄的下场。

2、为情所困走向犯罪:大多数女性自控能力较差,情绪稳定性不强,好感情用事,遇事容易激动,爱钻牛角尖,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为情所困导致的谋杀亲夫、情夫案例时有发生。

特别是夫妻感情不和,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求解脱投毒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而受害对象大多是自己的亲人,据某省女子监狱进行调查,女犯中暴力型犯罪人数占一半,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70%以上伤害的对象是丈夫、子女或其他亲人。

浅议女性犯罪的预防与对策

浅议女性犯罪的预防与对策

浅议女性犯罪的预防与对策【摘要】: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另一半,因其生理特征和社会分工的限制,在传统观念里向来是柔弱的象征,而且在社会中也经常处于被侵犯、伤害的地位。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犯罪的曾上升趋势,对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其危害须引起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女性犯罪;预防;对策女性犯罪,是男性犯罪的对称,是指犯罪主体为女性的犯罪。

尽管历来女性犯罪率低于男性犯罪率,但近年来女性犯罪的问题却日益严重。

在打造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女性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对于预防和减少女性违法犯罪,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女性犯罪在年龄、文化、职业结构、犯罪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1、从女性犯罪的年龄结构看,18岁至35岁青壮年犯占绝大多数,未成年及年长者较少。

这一年龄段的人员犯罪率高的原因,主要是身为中青年,大多数在维系良好家庭关系的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她们除了肩负抚养未成年子女、赡养老人等重要职责外,还面临着工作生存的压力。

这部分年龄的某些人迫于生计,又没有谋生技能,同时又不想通过勤劳致富,因此她们去实施盗窃、诈骗、拐卖妇女等犯罪手段来达到敛财的目的。

2、女性犯罪者文化程度普通偏低。

女性犯罪人员逐渐呈现出高学历的特点,但总体的来说,从文化程度结构来看,女性犯罪者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其法律意识也较为淡漠,多数犯罪嫌疑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刑律,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她们容易受到金钱等物质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走向犯罪,同时由于性格偏激、狭隘,易感情用事,遇事易冲动,自探能力较差,遇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从而诱发犯罪。

3、女性犯罪主体多为农民、工人、社会闲散人员。

这些人员实施的犯罪多与钱财有关,究其原因,此类人员大多数人无特长,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有些甚至无固定住所,而每天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生计问题,因而实施针对钱、财的犯罪就成为其谋生的最直接的手段。

论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论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论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预防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女性犯罪也随之呈现出不断上升和蔓延的趋势。

女性犯罪问题是当代社会学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当代社会女性犯罪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因以及预防与救助措施。

客观系统地分析当代社会女性犯罪问题的特点、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女性犯罪的对策,对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女性犯罪;特征;原因;对策自从有犯罪现象以来,男性一直都是犯罪成员的主体,女性只占相对较低的比率。

但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率都在以不可忽视的速度逐年递增。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家庭乃至社会的影响是长期巨大的。

日本犯罪学家斋滕近子在1981年指出:日本这个犯罪率低、结构严密的社会制度是基于一种强有力的母子关系。

日本的女性视丈夫为她们自己的“大孩子”,而且非常巧妙地让丈夫自己感到这是他所心甘情愿的。

事实上,日本之所以能使犯罪率保持很低的情况下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妇女间接地发挥了她们对犯罪的监督作用。

[1]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不断上升发展之态势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由此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冲击社会链条的各个环节。

因此,研究探讨女性犯罪问题及其预防对策,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女性犯罪的现状与特点(一)我国女性犯罪的现状据有关部门统计,50至60年代我国女性犯罪占犯罪总数的比例为1%-3%,70年代约占7%,80年代初为9%-10%,80年代中期达到12%,90年代以后上升到20%左右,有个别地区甚至增长到了30%左右。

可见,近年女性犯罪同五、六十年代初期比较,已增加了近10倍。

而且,女性犯罪的增长率明显超过了男性。

资料显示,从1997年底至2002年底的5年时间,全国在押女犯人数净增万名,平均每年增加13%,大大超过了在押犯的平均增长数。

「女性犯罪原因及防范下」

「女性犯罪原因及防范下」

「女性犯罪原因及防范下」女性犯罪原因及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犯罪现象也逐渐增多。

女性犯罪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心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因素。

为了减少女性犯罪的发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女性犯罪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

一、心理因素1.1自卑感与自尊心缺失。

一些女性由于自卑感较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度不高,可能借助犯罪行为来弥补自尊心的缺失。

1.2心理刺激的诱导。

女性在压力和困惑面前,容易受到外界的诱导,导致意志消沉,进而产生犯罪行为。

1.3人际关系破裂。

家庭和婚姻问题是女性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暴力、离婚等问题可能导致女性对家庭的绝望,并通过犯罪行为来寻求解脱。

二、社会因素2.1受教育程度低下。

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综合能力,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2.2就业机会有限。

女性普遍存在于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会增加她们产生经济压力和不满情绪的可能性,进而导致犯罪的发生。

2.3价值观的混淆。

在当今社会,一些女性可能被媒体所影响,认为追求物质享受和暴力行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

三、经济因素3.2消费变化。

经济独立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使一些女性追求过高的生活品质,进一步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针对女性犯罪,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一、加强社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女性的心理素质和自尊心。

二、加强家庭教育,增强家庭关系。

加强对家庭暴力和离婚的预防和干预,以减少女性产生犯罪的可能性。

三、提高女性的文化和职业素养,促进教育公平,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加强社会援助和福利系统,为经济困难的女性提供帮助,减少经济压力。

五、加强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自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为女性提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加强执法机构的警务宣传工作,提高女性对法律的认知和遵从意识。

综上所述,女性犯罪的原因涉及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为了减少女性犯罪的发生,我们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经济援助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4%
,
主体

据 有关 对女犯 文 化结 构
,
的 初 犯年 龄 调 查
绝大 多 数女犯 在 1 4

5 岁至 2 1 4

5 岁这 一年 龄段 内失 足 2
2 .
目前 女性 青 少年 罪 犯 约 占在押 女犯 总数 的 5 %
, 、 ,
当前
92 91
.
女性 犯 罪 者文 化程 度 普遍 低下 年为
2 95 92
1340 2
而 男性 刑 事 案件 只 增 加 了 3 5 %
283 14 61 0
年至
1 98 7

性受 刑 人 增 加 厂 I n %
1 % 5
20%

人增 加到
入 监 的 女 性增 加率 超过 男性
5
,
1987

6 在 州和 联 邦 监 狱 管 辖 下 的 女 犯 有 2


,
,
这 相当于在过去 的


我国
,
近 年 女 性犯 罪 同 5 0 年代 和 6 0 倍 0 年 代 初 期 比 较 已增 加 了 近 1 更 是 以 惊 人 的速 度增 加

我 国 的台湾 地 区 的 女 性 犯 罪
600 0 人

据 台湾媒体 披 露
25
,
1984
年时
,
台湾 女 性 囚 犯 人 数大 约 为
,
0 1
年后 的 数
89 94
.
年为
4
4
90
年为
92 5
.
,
年为
%
,

女性犯罪之特征原因及预防对策

女性犯罪之特征原因及预防对策

女性犯罪之特征原因及预防对策在当今社会,犯罪现象日益复杂多样,女性犯罪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与男性犯罪相比,女性犯罪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其背后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深入研究女性犯罪的特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一、女性犯罪的特征1、犯罪类型相对集中女性犯罪多集中在盗窃、诈骗、卖淫、贩毒等领域。

盗窃和诈骗往往与经济需求有关,而卖淫和贩毒则可能涉及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价值观的扭曲。

2、暴力犯罪比例较低一般来说,女性在犯罪中使用暴力手段的情况相对较少。

但近年来,女性参与暴力犯罪的比例有所上升,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3、犯罪动机多为情感和经济因素女性犯罪的动机常常与情感纠葛、家庭矛盾、经济压力等相关。

例如,因感情受挫而报复他人,或者为了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而走上犯罪道路。

4、犯罪手段相对隐蔽女性在犯罪时往往更加注重隐蔽性,她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和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来实施犯罪,从而增加了侦查和打击的难度。

二、女性犯罪的原因1、社会因素(1)社会转型带来的压力: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女性面临着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

如果无法适应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2)不良文化的影响:一些不良的文化,如宣扬物质享受、暴力等,可能对女性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容易受到诱惑而犯罪。

2、家庭因素(1)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争吵、虐待等不良关系,可能使女性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寻求外界的不良刺激,甚至犯罪。

(2)家庭教育缺失: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或者父母对子女过度溺爱、放纵,都可能导致女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经济因素(1)贫困:经济贫困是导致女性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摆脱贫困,一些女性可能会选择违法犯罪的手段来获取财富。

(2)消费观念扭曲:一些女性追求高消费、盲目攀比,当自身经济条件无法满足时,可能会通过犯罪来获取资金。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预防对策女性往往代表着温婉与贤淑,是慈祥、善良的象征。

随着妇女政治、社会、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广大女性逐渐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失去了正确把握自己的能力,铤而走险,身陷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笔者在此结合所在检察院自2008年以来办理的女性犯罪案件情况,对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1、犯罪人数及所占比例呈直线上升。

近三年,我院公诉部门共受理涉嫌各类犯罪人数为950人,其中妇女涉嫌犯罪的为71人,占犯罪嫌疑人总数的7.58%,且每年均呈上升态势(见下表)。

2、以中青年农民及无业人员为主。

三年中,被移送审查起诉的71人中,农民30人、无业人员21人,两者占了涉嫌犯罪总人数的71.83%。

30至45岁49人,占涉嫌犯罪总人数的69.04%。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71人中,初中文化的有26人,小学文化的有25人,文盲有3人,占涉嫌犯罪总人数的76.04%。

4、涉及到财产型犯罪比例大、犯罪类型较集中。

涉及的犯罪类型有盗窃,组织、容留、强迫卖淫,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诈骗、贩卖毒品,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贪污、受贿、行贿,窝藏赃物,重婚,交通肇事等案件。

但以盗窃,组织、介绍、容留、强迫卖淫,非法经营等涉财性犯罪为主,涉嫌这几种犯罪的有44人,占涉嫌犯罪总人数的61.97%。

二、女性犯罪的成因1、文化素质低下,不计手段泄私愤。

由于受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封建残余思想在一些农村影响还比较严重,广大农村妇女往往不能接受比较完整的教育,许多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导致妇女的法制观念淡薄,不自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当多的妇女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反而采取“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手段。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刘青2002年桐柏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女性犯罪16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201人的7.9%。

2003年起诉的女性犯罪31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243人的12.8%。

比2002年增加15人,增长48%。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从调查数字分析,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女性犯罪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我们应采取应对之策,遏止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1、被动性犯罪。

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属于弱势团体,女性犯罪有相当比例属于“逼近犯罪”、“情面犯罪”,而积极主动实施犯罪的比例相对较小,女性犯罪案件中,80%属于被动性犯罪,是由于受到伤害、欺骗、盲从而犯罪。

女性贪污犯罪的案件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出纳,出于对领导的盲从,或者是来自于领导的压力,而被动的成为领导实施不法行为的工具。

2、激情犯罪。

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点的行为。

从犯罪主体上看,这类女性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

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女性故意伤害案件中,100%是属于此类犯罪。

如杨某由于和其公公因几百元债务发生纠纷,在争吵时,持刀将其公公的头部砍成轻伤。

事后,杨某也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3、无知犯罪。

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和淡薄,用无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如卢某、殴某,明知乔某杀害其丈夫的的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钱物、食品等而构成包庇罪,在当地引起的很大的轰动,许多群众,尤其是女性认为,卢某、殴某作为乔某的朋友,如果不帮助乔某,会被别人骂成不讲仁义,根本就不能算作犯罪。

再如李某为了帮助夫弟赵某逃脱强奸的罪名,而串通6人作出赵某不在作案现场的伪证,李某被判处六个月的拘役,在法庭中李某还很委屈:我怎么能算犯罪呢?4、高知犯罪上升。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社会,参与到各个领域中。

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女性犯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女性犯罪的特点与男性犯罪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女性犯罪的特点的探讨与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女性犯罪的类型、动机、心理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预防女性犯罪的建议和措施。

一、女性犯罪的类型女性犯罪的类型与男性犯罪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1、经济犯罪女性犯罪者在经济犯罪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信用卡盗窃、保险欺诈、电信诈骗、账户垫支等。

经济犯罪有时与女性的职业生涯有关,女性群体的就业机会增加,但往往由于性别差异,职业晋升所需要的策略、修养与能力等方面不如男性,使得她们对金钱利益的渴望具有相对的突出性。

而在家庭环境中,女性往往要担负起经济承担能力,所以她们更容易利用自身的位置、身份和掌控的机会进行经济犯罪。

2、非法占有女性犯罪者太多,潜在的原因往往与方舆、婚姻、家庭、经济、心理等因素有关,而非法占有就是一种受到这些因素驱动下的犯罪类型,包括了偷窃、盗抢、贩卖不法物品等。

这些犯罪往往起因于个人利益的需要,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需要通过非法的手段来解决。

3、暴力犯罪虽然女性犯罪的暴力行为比男性少,但女性犯罪者在家庭暴力、杀人、人身攻击等行为方面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多数事件的原因在于女性遭受了旧有家庭、婚姻关系的压迫、剥削利用或感情上的压力,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或者为了露出态度,有时候会采取极端手段来进行抵抗。

二、女性犯罪的动机女性犯罪动机的产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女性犯罪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1、生存利益女性在职业和家庭中往往处于较弱的地位,所以她们容易在面对经济压力时,选择某些非法手段来迅速获取利益,从而得到生存保障。

女性犯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女性犯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女性犯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女性犯罪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于探究女性犯罪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和解决女性犯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女性犯罪的一些特点以及可能与女性犯罪相关的因素。

首先,女性犯罪的特点之一是以非暴力犯罪为主。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非暴力的犯罪方式,如经济犯罪、诈骗、偷盗等。

这可能与女性在生理上和社会角色上的一些特点有关。

在生理上,女性常常相对于男性而言体力较弱,所以在犯罪行为上更倾向于选择相对较为温和的方式。

在社会角色上,女性在家庭中承担较多的照顾和责任,犯罪行为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她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犯罪。

其次,女性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犯罪动机有别于男性。

根据研究,女性犯罪常常与经济困难、家庭暴力、心理健康问题等相关。

相对于男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女性常常处于相对较为弱势的位置。

她们面临着更多的经济困难和不公平待遇,可能会采取犯罪手段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家庭暴力和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因素。

女性常常受到家庭暴力的困扰,导致她们产生了复仇或逃离的冲动。

同时,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可能导致女性产生犯罪倾向。

再次,女性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受男性犯罪影响。

女性在一些犯罪行为中往往是作为男性的帮凶或被迫参与其中,这与女性常常处于弱势和易受操控的地位有关。

近年来,伴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女性犯罪的独立性也逐渐增加,但是男性犯罪对女性犯罪的影响仍然存在。

除了女性犯罪的特点,有一些因素可能与女性犯罪相关。

首先,社会经济因素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在经济方面往往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经济困难可能会推动她们采取犯罪行为来获取生活所需和提高社会地位。

其次,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家庭暴力、父母过度保护或严厉惩罚等不良家庭环境可能会影响女性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进而导致其产生犯罪倾向。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也与女性犯罪相关。

女性犯罪的形成、特征及其预防

女性犯罪的形成、特征及其预防

女性犯罪的形成、特征及其预防张少琦(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361005)摘要:女性具有与男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女性犯罪,呈现出多方面的特殊性。

女性犯罪呈现出暴力手段少,触犯偶犯较多、多为共同犯罪等特点。

女性犯罪的社会预防与控制,需要社会各界多管齐下,任重道远。

Abstract:The female has with the male in aspect and so on physiological factor,psychological factor differences,therefore the feminine crime,presents various particularity.The feminine crime presents the violent means to be few,offends the casual offense to be many much,for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joint offense.The feminine crime's social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need the community multibarreled uneven,has heavy responsibilities.关键词:女性犯罪性别Key word:Feminine crime sex【中图分类号】D92【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023-01社会女性具有与男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女性作为犯罪主体,呈现出在犯罪类型、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当中,犯罪女性大致为犯罪份子总数的10%-20%,在发展中国家则是3%-5%。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女性犯罪人数激增,尽管女性犯罪比例总体上看来大大低于男性犯罪,但女性犯罪比例快速上升的趋势应充分引起社会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前我国女性犯罪日益突出,犯罪群体逐年增大,有学者专家将其同经济犯罪、青少年犯罪并列中国刑事犯罪前三名。

本文通过对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和成因的研究分析论述,提出了一些关于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的想法、对策和措施,阐述了提醒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减少女性犯罪的观点。

特点:女性受物质享受的诱惑和为寻找某种刺激铤而走险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此类犯罪多为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金融保险业和单位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制度上的漏洞而为;为情所困的激情犯罪则主要因爱情、婚姻、家庭而引发的,或为追求所谓幸福,或为保护即得利益的杀人伤害。

因素:女性犯罪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出现的负面影响;社会腐败状况的消极影响;家庭纠纷的激化引发的犯罪;就业压力大的因素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等因素。

预防: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主要是各级都要把关心妇女权益、保护妇女权益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做好做扎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做实际工作。

使全社会形成呵护、关爱妇女的好风尚。

同时女性也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目前,我国的女性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问题日益严重,危害越来越大。

有专家认为,女性犯罪已经同经济犯罪、青少年犯罪并列中国当前刑事犯罪前三位,其犯罪群体日渐增多。

可以这么说,女性犯罪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和社会稳定的痼疾和顽症,必须及早动手下猛药进行打击和治理。

我在学习法学课程的同时,认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电视台播发的一些典型案例的调查评述,查阅了大量刊登发生在各地的刑事、民事、经济案件案例剖析的书刊。

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有必要将其确定为研究课题,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道德、法律等方面对其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其产生的因素、特点、根源及对策,探讨预防的措施。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1、膨胀的私欲诱发犯罪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潮,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为人们追求高水平的生活消费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可能。

而女性在这突如其来的诱惑面前则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女性为追求物质享受或为了寻求某种刺激铤而走险进行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

女性因自身特点和大环境制约要迅速致富的道路较男性更为困难和遥远。

为了满足自己或恋人、亲人对金钱的贪婪欲望,当有条件和机会时侵吞公私财物的大有人在。

有的银行职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为储户存款的便利,伪造存单骗取储户的存款,坑害存款人;有的以高息为诱饵,以拦储的名义诈骗亲威朋友,同学同事,邻居老乡的财物;有的利用单位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大肆挪用、侵占,贪污单位的资金财务。

有的保险业务推销员侵吞客户的保险金,使保险公司和客户蒙受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

在她们的头脑中,金钱财物的诱惑已经远远超出了道德的约束,法律的权威和震慑力。

良心的泯灭和亲情的丧失已经不足于抵挡物欲的膨胀。

前几年发生在我市金融保险系统的几起典型案件就是明证。

[!--empirenews.page--]2、为情所困走向犯罪女性为情所困而杀人越货,巧取豪夺的案例古今中外层出不穷。

这自然有女性自身弱点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大多数女性自控能力差,情绪稳定性不强,意志较薄弱,好感情用事、遇事容易激动、爱钻牛脚尖、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也是重要原因。

在女性杀人、伤害案件中因两性不合,或两性关系不正当所造成的情杀、他杀案件中所占比例较高。

另外,在涉及暴力犯罪中的女性大多存在有心理障碍,心胸狭隘,性格自私,行为偏激,易走极端的缺陷十分明显。

当发生冲突时,或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婚姻或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采用极端手段去消除情敌。

也有的为追求自身的所谓爱情幸福,或为抓住能使自己平步青云的所谓机会而消除障碍。

也有的因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报复伤害对方。

这种极不负责任的放纵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给双方甚至多方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合的,这种以为己利己的开始最终都是以害己伤己而告终。

3、法律文化知识缺失的犯罪大量发生在农村的女性犯罪则是以本身受到侵害后因为文化素质低,法律知识贫乏,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和家人,而是采用“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手段走向犯罪的道路。

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经济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还相当严重。

有相当多的农村妇女没有或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正规教育,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的占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文化水平低,她们不知法、不懂法,形成在法律知识上的盲区和认识上的错误。

有的虽然稍通法理,但法律意识淡薄,或置法律于不顾,遇到一些生活琐事处置方法不当,手段残忍,方法极端。

多数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不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当前农村男性外出打工的相当普遍,种植土地、赡养老人、哺育孩子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妇女在家做。

由于男性外出,妇女极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一旦被侵害事实形成,有的因各种因素多用忍气吞声,吃个哑巴亏了事,但有的则有可能采取冒险的手段消除这种危害,因而使自己变成了罪犯。

这样的后果是既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我市舞阳、临颍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件。

4、急于脱贫致富走向犯罪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农业生产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以人为主的重体力的人海战术,农村剩余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其中尤以女性为主。

她们由于普遍存在受教育不多,文化程度较低,无一技之长,除了从事服务行业外,自谋生计的能力不强。

城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对她们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有部分女青年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急于走捷径过上较好的生活,不惜以身体做本钱,从事无烟产业,出卖色相来换取财物。

有的信奉所谓趁年轻时大捞一把的信念,毫无廉耻的去傍大款,心甘情愿地给别人当情人,当二奶,做小蜜。

甚至有的在娱乐场所从事卖淫活动,还有的相互勾结以色相引诱,从事抢劫、敲诈勒索活动。

这其中不排除有的是被迫无奈或为生活所迫。

但也不能否认,占相当比例的是主动的或自觉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二、女性犯罪的客观因素犯罪是个人行为,是为社会、法律、道德所不容的。

但我们不能否认造成当前女性犯罪剧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从客观方面来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对女性犯罪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是巨大的。

[!--empirenews.page--]1、经济体制改革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进入了社会的所有阶层和行业,她们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

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转型期里,出现了许多管理上的漏洞。

给一些不法分子从事贪污、侵占、诈骗、挪用公款、收受贿赂者以可乘之机。

有些从事财务、金融、证券、经济管理工作的女性,利用所在单位和行业在制度上的缺陷进行经济违法活动,大肆侵吞国家和单位部门的资产,如我市财政局一位前任女副局长一案。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大批企业破产倒闭,特别是中心企业。

或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并转。

随之而来的是大批职工下岗失业,而女职工则首当其冲。

她们的生存面临很大困难,生活没有着落。

甚至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也非常困难,这其中有些女性为生计所迫而进行诈骗、盗窃、抢劫等活动,或是从事皮肉生意,自甘沦落。

这种改革的负面影响理应引起经济界、学术界、法律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2、社会腐败现象的消极影响党风不正,腐败盛行。

歪风邪气致使现如今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非常的直观和强烈。

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恶习风行。

少数[1][2]下一页政府官员、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金钱引诱致使某些女性私欲膨胀,疯狂敛财。

“学的好不如长的好”“学的好不如傍的好”“学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情形在年青女性中广为流传,吃青春饭的想法在她们中间很有市场。

趁着年轻走捷径奔小康的想法非常直观和露骨。

她们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发家致富,而是用美色去傍“大款”,心甘情愿地给高官、富商、企事业当权者当情人,做“小蜜”,有的则做“二奶”“三奶”,从而满足自己不劳而获,直接致富的欲望。

3、婚姻家庭纠纷的困绕作为组成家庭的重要成员,妇女对维护家庭的稳定,团结和和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极易成为家庭矛盾的焦点和被侵害的对象。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和性格所致,当女性自身受到侵害,矛盾纠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的女性就会冲破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对侵害的对象进行反抗,甚至采用极端的手段置侵害者于死地,企图以此来彻底根除矛盾的根源,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有的女性长期受到丈夫的打骂、虐待,因不堪忍受而恶念滋生报复杀人。

有的女性因第三者侵入家庭,婚姻面临极大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去雇凶杀人,或是直接伤害。

我们从大量报道的电视广播和书刊杂志上不难找到大量的例证。

4、就业压力的因素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就业艰难等在女性犯罪人员中占较大比例,而犹以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所占比较较高。

她们普遍的文化程度较低,大多为初中以下,甚至是文盲。

就业局势日益严峻,就业人员人满为患。

而很多企业在招工中的重男轻女以及重容貌轻素质的做法也人为地加剧了女性就业的竞争压力,多数外资、合资、私营企业只想利用女性的“青春期”“黄金期”,将招聘年龄限定在16-20岁,合同期一般也只有三到五年,到期能续约的是少数。

有些企业在减员时也多是先裁女工,下岗女工的再就业机会大大低于男性。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在就业问题上比男性面临更大的压力。

生存立足艰难,许多远离贫困的家乡到城市谋生的打工妹由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得到保障,为生计所迫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的去当“三陪”小姐,有的从事卖淫活动,有的进行诈骗犯罪,更有甚者参与盗窃抢劫,将其当作快速脱贫致富的捷径和方式。

[!--empirenews.page--]5、文化多元化的诱惑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是伴随经济的多元化而来的,它们是一对孪生姐妹。

我们承认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中国女性来讲是巨大的和根深蒂固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女性的撞击和侵蚀则是更直接和不容忽视的。

封建迷信,宗法思想,江湖义气和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杯水主义相互混杂,其作用和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现在占很大比例的女性将贞操看得一钱不值,而把中国所推崇的窈窕淑女,端庄典雅,贤慧善良全部被她们抛之脑后,去追求所谓的“一夜情”。

目前中国离婚率的上升间接的说明了这一点。

有的年轻女性自甘坠落,委身投靠某些有钱有势的男子,也不管他们是什么人,是做什么的,不计较年龄的差别有多大,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享乐,甚至发展到去卖淫。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每年因卖淫被政府收容教育的女性多达数十万,而多数被解除后不思悔改,又重操旧业。

三、多策并举,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1、加强道德法律教育要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上升的势头,必须要强化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