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背景音乐之父
浅析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
![浅析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95fca91af7ec4afe04a1df8b.png)
浅析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作者:邱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3期摘 ;要:黎锦晖,中国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中国流行音乐的先导者,其对于中国近现代流行音乐的萌生与发展是莫大的,他不仅开拓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空间、实现其流行音乐与都市生活、城市发展的有效对话,打破了近现代音乐的陈规陋俗,还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深远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中国近代流行音乐;黎锦晖;影响。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1一、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产生背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加之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加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重创。
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思想的推动下,西方的音乐文化如百老汇歌舞、美国爵士乐等新的音乐形式传入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殖民性大都市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颇大,中国的流行音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
二、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历程(一)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之创作背景黎锦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字均荃,生于湖南湘潭一书香门第,“黎氏八骏”①之一。
黎锦晖从小就对家乡的戏曲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学习了古琴和弹拨乐器。
1912年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学院,1915年在北京多所学校教国文、历史等学科,并得到了蔡元培的培养。
随后,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撰写了大量语文教材的同时,提出了“学国语必须从唱歌入手,音乐是最好的方式。
”并开始其创作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之路。
黎锦晖先后创作了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和12部儿童歌舞剧,创办了《小朋友》期刊,并把其传到偏远的山村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机会。
黎锦晖自发成立了“明月歌舞社”和“中华歌舞专科”,对喜爱音乐的人专门培养,培养了王人美、徐来等音乐表演人才。
(二)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之创作过程当时的上海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重,弥漫着西洋流行音乐的气息,黎锦晖看到此状况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中国要有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演唱自己的音乐作品,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追求还是非常痴迷的。
中国现代作曲家:陆在易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作曲家:陆在易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546c1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f.png)
• 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强调音乐教育的创新性
• 倡导吸收和融合世界音乐文化
• 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4
陆在易的音乐思想与观念
陆在易的音乐思想概述
强调音乐的表现力
• 认为音乐应该传达情感和思想
• 通过丰富的音乐手法和技巧展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学习
1956年毕
业后留校
任教
1980年代
至今担任
上海音乐
学院院长
02
• 师从音乐家李焕之
• 学习作曲、和声学等专业课程
04
•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
• 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陆在易的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受政治环境影响,作品以歌颂为主题
• 音乐风格逐渐多元化
• 如《红旗颂》、《长征组歌》等
•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
• 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陆在易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贡献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
• 他的学生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
• 提出了一系列音乐教育改革理念
• 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促进了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陆在易对音乐教育的启示与影响
强调音乐教育的民族性
• 创作涉及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领域
• 如《琵琶协奏曲》、《春江花月夜》等
陆在易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 作品中融入民间音乐元素
• 如《二泉映月》、《阳关三叠》等
强调音乐的表现力
• 通过丰富的音乐手法和技巧
汪立三器乐音乐创作生活综述
![汪立三器乐音乐创作生活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39e5e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1.png)
013[摘 要] 汪立三先生是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运用中西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音乐作品,对中国现当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器乐音乐创作历程、学术成果及教育思想三方面,对汪立三器乐音乐创作生活进行了综述。
[关 键 词] 汪立三;生平;创作成果汪立三器乐音乐创作生活综述杜 欣汪立三先生(1933—2013年)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纵观汪先生的人生旅途,器乐音乐创作贯穿他的一生,且钢琴音乐创作是他主要的创作领域。
他是我国最早用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也是擅于使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音乐作品的作曲家。
汪立三先生祖籍为四川省犍为县,1933年3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汪正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喜爱京剧;母亲苏必蕙学的是会计专业。
童年时期,常跟随父亲进出于戏院的汪先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便曾尝试着写作以京剧曲牌为主题的旋律。
之后由于抗战全面爆发,汪先生一家迁往四川成都。
1944年,他考取教会学校——高琦中学,在这里开始了和西方文化的接触。
一、求学时(1933—1959)(一)积极的学习态度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幼少年时,汪立三先生家庭里充盈着中华传统文化氛围,而在学校则受到欧洲音乐文化的熏陶,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948年,汪先生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现四川音乐学院),师从何惠仙学习钢琴,并跟随小提琴家张季时学习小提琴。
1950年,他在天津备考中央音乐学院时,跟随彭维明老师(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学习钢琴,同时他以中国传统说唱性曲艺四川扬琴为素材,写下了目前可考的第一首钢琴作品《扬琴印象》。
1951年,汪先生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进入作曲系与钢琴系进行学习。
在此期间,汪先生因生肺病休学了两年,本该回家养病的他在当时校长贺绿汀的特批下住在琴房,并且可以使用唱片室和图书馆,这使汪先生在这两年里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长进。
家庭背景音乐之父
![家庭背景音乐之父](https://img.taocdn.com/s3/m/e82d3706964bcf84b9d57b7a.png)
创业
2003年,茂哥开始发展团队核心人员一起创业;也是那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 茂哥发现了智能家居的分支——家庭背景音乐在当时有着更好的市场机会与价值, 于是便审时度势地改变了计划,调整前进方向。 如今再谈到那个直接导致开创了一个新行业的偶然机会具体是什么的时候,茂哥陷入 了遥远的回忆中: 2003年1月,茂哥正在为某知名品牌服装总裁罗总做整套智能家居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就这样,从硬件到软件,茂哥一个人完成了国内历史上首套中央背景音乐系统的研发, 首创了国内第一套内置音源、又能实现多房间独立控制的音响系统。时至今日,茂哥仍 清楚地记得第一批家庭背景音乐产品他做了5套样品,被问及只有一套的订单为什么要 做这么多套样品时,他笑着说,样品当然要多做些,每一套都要经过上千次测试,避免 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终,这套由茂哥亲自操刀独立研发的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受到了客户的大加赞赏。这是 家庭背景音乐行业的历史开端,而适逢其会地通过这件事发现了家庭背景音乐背后的市 场价值与潜力后,茂哥决定先着力开拓这个前所未乐市场发展至今已有16年历史,从2003年第一台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诞 生开始,就标志着背景音乐这个小众而又充满机遇的行业的诞生。经过最初几年的发 展,背景音乐系统生产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中间经过几轮残酷的市场洗牌 后,到目前剩下的能够叫得上名号的背景音乐品牌也就十家左右:悠达、泊声、澳斯 迪、音丽士、向往、右转等。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音乐也完全融入了 整个智能家居的体系之中,成为智能家居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背景音乐在整个 智能化市场的推动下,从小众开始逐步面向大众,很多线下实体品牌也开始启动线上 销售,品牌曝光度越来越大。从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来看,背景音乐将成为未来家居 生活主流的听音乐方式。
当时罗总在家里特地打造了一间茶室,他希望在品茶的时候能伴有悠扬的轻音乐,音乐 能很方便地就在茶室开启,同时在客厅也能共用这套音响系统,最好这两个空间的音乐 能独立地开启和关闭。罗总选了国内外很多知名品牌的音响,但都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 果。 茂哥,主动对罗总表示自己可以帮他做一套这样的音响系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听音 乐,在任意房间都很能方便地开启和关闭音乐,而且还可以选择音源,不需要来回跑到 音响设备台去操作,音乐也可以达到高保真立体声的效果。”
中国现代作曲家:张千一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作曲家:张千一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5f800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9.png)
198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 毕业后开始音乐创作生涯,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 多次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获奖
张千一的创作环境与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艺术创作氛围浓厚
• 张千一的作品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关注和认可
21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为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5
张千一的音乐创作思想与
理念
张千一的音乐创作哲学思考
张千一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
• 他关注人性、社会、自然等问题的探讨
• 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对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思考
他强调音乐创作应该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
• 反对盲目追求商业化和市场化
• 提倡原创性和多样性的音乐创作
张千一的音乐审美观念
张千一认为音乐审美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 尊重和欣赏各种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
• 提倡跨界和融合的音乐创作
他强调音乐作品应该具有深度和内涵
• 通过音乐作品展现人性、情感和思想
• 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张千一的音乐教育观点与实践
张千一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和创新的培养
•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现代作曲家:张千一人物简介
DOCS
01
张千一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张千一的出生与成长经历
1959年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
• 成长于一个音乐家庭,父母都是音乐教师
• 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
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0e6a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c.png)
THANKS
感谢观看
04
CATALOGUE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赏析
《黄河大合唱》
总结词
这部作品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和不屈意 志。
详细描述
创作于1939年,以黄河为背景,通过合唱、交响乐、独唱和朗诵等形式,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苦难与 顽强抗争。作品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九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音 乐风格和表现力,使整部作品成为一部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史诗性音乐作品。
家庭影响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都十 分重视对他的教育。他们鼓励他 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他对音乐的 兴趣。
教育经历与音乐启蒙
教育经历
创作起步
冼星海在岭南大学附中和上海国立音 乐专科学校接受过教育。
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期间,他创 作了《风》《悲怆》等作品,展示出 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才华和潜力。
音乐启蒙
与西方音乐的融合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融合了东西方音乐元素,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
提高中国音乐的国际地位
通过冼星海等音乐家的努力,中国音乐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
后人对冼星海的评价与纪念
高度评价
后人对冼星海的评价普遍很高,认为他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
纪念活动
为了纪念冼星海,后人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音乐 会、展览等,以缅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作Hale Waihona Puke 影响《黄河大合唱》一经演出,立即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 热情,还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传唱至今。
与其他音乐家的趣事和合作经历
中国现代作曲家:谭盾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作曲家:谭盾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3b395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3.png)
际音乐界的认可
获得多个国际音乐奖项
积极参与国际音乐活动
• 与西方著名音乐家如柏林爱乐乐
• 如格莱美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音
• 如担任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
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合作
乐奖、托尼奖等
节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 成为国际音乐界的杰出代表
• 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及音乐讲
• 为中国电影音乐走向世界树立了典范
《水乐》:探索声音与水的奇妙结合
作品背景
⌛️
• 以水资源为主题,探索
声音与水的奇妙结合
• 倡导环保理念,关注人
类生存环境
作品影响
• 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
音乐特点
推广环保理念
• 为跨界音乐创作提供了
新的可能性
• 采用现场音乐、多媒体
音乐等表现形式
• 将音乐与水流、光影等
•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地球家园
谭盾对年轻音乐家的培养与扶持
提供学习机会与平台
• 通过音乐工作室、音乐节等活动,为年轻音乐家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 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扶持年轻音乐家的发展
• 为年轻音乐家的作品提供演出机会,推广他们的音乐
• 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传承音乐精神
• 通过自己的经历与作品,传递音乐精神,激发年轻音乐家的创作激情
创新音乐表现形式
• 采用独特的音乐表演方式,如现场音乐、多媒体音乐等
• 打破传统音乐界限,探索新的音乐可能性
谭盾音乐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01
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 在作品中运用民间曲调、戏曲等元素
• 赋予作品鲜明的东方美学特色
适合父亲节朗诵的背景音乐
![适合父亲节朗诵的背景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6bf1ec7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适合父亲节朗诵的背景音乐在庆祝父亲节的时候,朗诵一段精心准备的诗歌或演讲稿是一种常见的活动方式。
但是,为了让朗诵更具氛围感和感染力,选择一首适合的背景音乐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什么样的音乐适合父亲节朗诵呢?这里给大家推荐几首背景音乐,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父亲》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王力宏,歌曲讲述了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感激、感恩之情。
唱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付出的每一份心血,以表达尽孝顺父母的美好感情。
适合场景:在表演和朗诵中喜欢表现感恩、与生活、家庭浓厚感情的人,可以选用这首歌曲作为自己的背景音乐,最好在家庭聚会、或者在家里的小宴会场景中使用。
二、《我的父亲》这首歌曲的歌手是林忆莲,歌曲讲述了一个传统中国的父亲的形象,那种坚实、深沉、负责任、默默奉献的品质,引发了听众的共鸣。
歌曲词句温馨,情感真挚,是很多人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一首歌。
适合场景:如果您打算向父亲或其他现实生活中的温柔父亲致敬,那么这首歌会是您的绝佳选择。
最好放在父亲日的当天一起演唱,作为一份亲手制作的精美礼物。
三、《不再犹豫》这首歌曲来自于北京的民谣团体《蛋堡》。
歌词呈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的形象,那种狂热的梦想追逐,即便身上穷习奈及福祸,却也仍然矢志不移,干劲十足的状态,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力量。
适合场景:如果您的父亲是一个充满事业心的人,一向追求自我实现与进步,并且对自己的事业投身到过头,那么这首歌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可以在父亲节的时候为他放一下,表现对他的方向感的理解与支持。
四、《父亲的草原》这是一首优秀的蒙古族歌曲。
歌曲描述了草原上的父爱、家庭、祖先、宁静的场景;让人对“家”,“人性”重新产生强烈感悟。
歌曲庄重、高远,用音乐式地表现了传统元素的永存价值。
适合场景:如果您与父亲或家人之间都存在着与草原有关的回忆或情感纽带,那么这首歌曲会是您的首选。
可以在自家院落里,或是户外自然风景中,一边哼唱这首歌曲,一边回忆与分享这些美好时光。
【刘欢个人资料】刘欢是谁:刘欢资料档案简介及身高家庭背景
![【刘欢个人资料】刘欢是谁:刘欢资料档案简介及身高家庭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0375144e5fbfc77da369b120.png)
【刘欢个人资料】刘欢是谁?刘欢资料档案简介及身高家庭背景姓名:刘欢英文:昵称:性别:男生日:1963-08-26星座:处女座血型:型刘欢身高:178cm体重:80kg三围://国籍:中国(内地)职业:歌手出生地:天津毕业院校: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出道时间:刘欢简介:刘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入道以来,一直屹立于中国流行乐坛之巅,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刘欢除了是一位歌者,一位大学老师,他还是中国内地头一批为数不多的能用电脑作曲、编曲和制作的音乐人之一.刘欢个人详细资料介绍及其获奖情况演艺道路【个人喜好】【求学经历】【星路历】1963年8月26日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教师家庭;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攻读法国文学专业;1985年夺得北京首届高校英语、法语歌曲比赛双料冠军;1985、1986年随中央讲师团自愿赴宁夏石嘴山支教一年,讲授音乐;198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世界》周末文艺晚会录像,演唱英法歌曲《乡村摇滚》《我的路》以及电影《德黑兰43年》《野鹅敢死队》主题歌,这是第一次进棚录音,也是首次录像;1987年首次为电视连续剧《雪城》录音主题歌《心中的太阳》、片尾曲《离不开你》;1987年录制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1988年荣获《人民日报》主办的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八八十大金星”称号,得票数位居第二;1988年为时事政论片《世纪行》创作主题曲《你是一面旗帜》;1988年首次自己投资自己制作录制演唱专辑卡带《刘欢的沙龙》;1988、1990、1992年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影视十佳歌手”;1990年凭借歌曲《丁香雨》《黑船》获得《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创作、演唱双奖;1990年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歌《亚洲雄风》;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首次大型赈灾义演电视直播晚会,演唱歌曲《世界需要热心》,因“迟到”被“封杀”;1991年与歌手韦唯共同发起北京演艺界赈灾义演,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共募善款1600万元,并与众明星录制和演唱专为此创作的歌曲《共有的家园》;1993年应导演郑晓龙、冯小刚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创作音乐;1993年与韦唯合作演唱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五星邀五环》;1993年与韦唯合作演唱首届东亚运动会主题歌《崛起的东亚》;1993年应北京奥申委邀请与韦唯合作录制奥斯卡获奖得者乔治•莫罗德专为北京申奥创作的歌曲《goodluckbeijing祝福北京》英文版,并赴摩纳哥参加2000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仪式;1994年应邀赴纽约参加在举世闻名音乐圣殿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出;1994年《北京人在纽约》荣获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电视剧优秀音乐创作奖”;1994年在上海万人体育馆参加第二届中日歌会与陈燮阳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唱《千万次的问》,与日本音乐才女五伦真弓演唱《恋人》1994年应邀赴日本参加第12届广岛亚运会开幕式,演唱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同行》;1994年应导演米家山的邀请为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创作音乐;1995年应导演赵宝刚邀请为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创作音乐;1995年应文化部的邀请赴罗马尼亚担任布拉索夫国际流行音乐节评委;1997年应投资人朱时茂和制片人王伟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创作音乐;1997年签约索尼音乐和上海声像;1997年发行首张个人双碟精选集《记住刘欢》;1997年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八届全运会主题歌《生命的放飞》;1997年为下岗工人录制公益歌曲《从头再来》;1997年应邀担任领队带团参加香港亚洲流行音乐节;1998年应著名作曲家谭盾之邀与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同台合作,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谭盾作品音乐会“天地人”;1998年为国产美术大片《宝莲灯》创作和演唱主题歌《天地在我心》;1999年荣获首届cctv和mtv“音乐盛典”“最受欢迎男歌手奖”;2000年作为全球唯一的华人男歌手,被载入美国出版全球发行的《sonymusic100yearssoundtrackofthecentury》精装纪念册;其作品《爱之无奈》同时收入该纪念册之珍藏版;2000年荣获中国原创歌曲排行榜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2000年获cctv和channel[v]颁发的“新千年杰出男歌手奖”;2000年以“著名音乐家”的身份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新中国艺术家”大型明信片集;2000年应谭盾的邀请参加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谭盾千禧年作品音乐会暨上海新年音乐会,演唱《爱之无奈》、《相约如梦》和与人合作演唱歌剧《茶花女》选段;2001年应邀录制申奥歌曲《我们可以》并赴莫斯科参加凤凰卫视制作的2008年奥运申办国揭晓仪式直播节目;2001年《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好汉歌》三作品同时入选北京百姓投票评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我最喜爱的电视十佳歌曲”;2001年与毛阿敏合作演唱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又见彩虹》;2002年应中国爱乐乐团总监、指挥余隆先生的邀请参加北京第五届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演出;2002年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北京新年音乐会;2003年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2003年与京文唱片合作发行首张翻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2003年应邀担任中国轻音乐协会首届“学会奖”评委,并获“流行音乐贡献奖”;2003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流行专辑”.“最佳男歌手”.“评委会大奖”,成为获得奖项最多的音乐人;2004年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欢歌2004》首次个人演唱会;2004年获得cctv和channel[v]颁发的第十届华语歌曲“榜中榜”之“评委会特别奖”;2006年在上海体育馆举办《欢歌2006》个人演唱会;2007年与莫华伦、廖昌永三人联袂的《震撼音乐会》7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8年独立创作《福娃奥运漫游记》主题曲《北京欢迎你》,并与蝌蚪合唱团联袂演绎.2008年8月8日受邀与莎拉布莱曼演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音乐年鉴1985年夺得北京首届高校英语、法语歌曲比赛双料冠军.1985-1986年随中央讲师团自愿赴宁夏石咀山支教一年,讲授音乐.198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世界》周末文艺晚会录像,分别用英语和法语演唱了《我爱乡村摇滚》、《我的路》以及电影《野鹅敢死队》和《德黑兰43年》的主题歌.这是他第一次进棚录音,也是他首次录像.当时录音不能分轨不能修音,必须与乐队一气呵成.1987年首次为电视剧录音——电视连续剧《雪城》主题歌《心中的太阳》、《离不开你》1987年录制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1988年荣获《人民日报》主办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八八十大金星”称号,得票数位居第二1988年为时事政论片《世纪行》创作主题歌《你是一面旗帜》()1988年自己出资自己制作和录制翻唱专辑卡带《刘欢的沙龙》()1988年、1990年、1992年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影视十佳歌手”,是唯一三获殊荣的歌手()1990年凭借歌曲《丁香雨》、《黑船》获得《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创作和演唱双奖()《亚洲雄风》()、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五星耀五环》、首届东亚运动会主题歌《崛起的东亚》1991年-199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首次大型赈灾义演电视直播晚会,演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并因“迟到”风波被央视“封杀”长达三年()1991年与歌手韦唯共同发起北京演艺界赈灾义演,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共募得善款1600万元,并与众明星录制和演唱了专为此创作的歌曲《共有的家园》()1993年应导演郑晓龙、冯小刚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写原创音乐()应北京奥申委邀请与韦唯合作录制奥斯卡奖获得者1993年乔治·莫罗德专为北京申奥创作的歌曲《祝福北京》英文版,并赴摩纳哥参加2000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仪式(1994年应邀赴美国参加在举世闻名的音乐圣殿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出()参加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开幕式和平音乐会,演唱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同行》作家陈哲先生合作为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运会创作录制《让我们同行》《北京人在纽约》的原创应导演米家山邀请为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创作音乐音乐获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电视剧优秀音乐创作奖”(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十一届亚运会歌曲1995年应导演赵宝刚邀请为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创作音乐()应文化部邀请赴罗马尼亚担任布拉索夫国际流行音乐节评委1996年在“中国当代歌坛经典回顾展”大型活动中获“中国十大歌手奖”和“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成为唯一获得双项殊荣的音乐人()应出品人朱时茂和制片人王伟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创作音乐应编剧张之路先生邀请为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创作音乐应导演金舸邀请为电影《青春旷野》创作音乐1997年签约索尼音乐和上海声像发行首张个人双碟精选集《记住刘欢》白金销量为下岗工人录制公益歌曲《从头再来》应邀担任领队带团参加香港亚洲流行音乐节1998年应著名作曲家谭盾先生之邀与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同台合作,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谭盾作品音乐会“天地人”(7月1日)为首部国产美术大片《宝莲灯》创作和演唱主题歌《天地在我心》1999年在cctv和mtv联合举办的首届“音乐盛典”中获“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应谭盾先生的邀请参加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谭盾千禧年作品音乐会暨上海新年音乐会,演唱《爱之无奈》、《相约如梦》,并与人合作演唱歌剧《茶花女》选段(1999年12月31日)先后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首都著名高等学府进行音乐专题讲座2000年作为全球唯一华人男歌手被载入美国出版全球发行的《sonymusic100yearssoundtrackofthecentury》精装纪念册,作品《爱之无奈》同时收入该纪念册珍藏版应邀担任cctv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评委获中国原创歌曲排行榜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获cctv和channel[v]联合颁发的“新千年杰出男歌手奖”以“著名音乐家”身份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新中国艺术家”大型明信片集应邀录制申奥歌曲《我们可以》赴莫斯科参加凤凰卫视制作的2008年奥运申办国揭晓仪式直播节目2001年《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好汉歌》三首作品同时入选北京百姓投票评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我最喜爱的电视十佳歌曲”与毛阿敏合作演唱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又见彩虹》连续四年先后参加在世界著名建筑——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英国伦敦千禧宫、希腊雅典卫城、南非约翰内斯堡曼德拉剧院举行的“为中国喝彩”大型演出2002年应中国爱乐乐团总监、指挥余隆先生邀请参加北京第五届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演出2003年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出版发行翻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年度销量第一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流行专辑”、“最佳男歌手”和“评委会大奖”.成为本届获得奖项最多的音乐人2004年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欢歌2004》获得巨大成功,门票提前13天售罄成功发行《欢歌2004》演唱会vcd、dvd5和限量珍藏版dvd9及现场版cd《刘欢经典20年》应北京奥委会邀请创作2005年奥运口号主题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6年成功举办上海个人演唱会《欢歌2006》2007年为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创作主题歌《家园》在鸟巢举行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与莎拉2008年布莱曼共同演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2010年为宝马在西藏拉萨举办的巅峰论坛创作歌曲《大爱》应导演郑晓龙邀请为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创作音乐2012年出版发行刘欢音乐作品《甄嬛传》影视音乐原声大碟加盟星空传媒灿星制作《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任导师刘欢最新近况[大陆星闻][内地音乐][内地音乐] [内地音乐] [内地音乐] [内地剧] [内地音乐] [内地音乐] [内地音乐] [大陆星闻] [大陆星闻] [内地音乐] [大陆星闻] [大陆星闻] [大陆星闻] [内地音乐] [大陆星闻] [大陆星闻] [大陆星闻] [大陆星闻]网友精彩留言。
久石让简介
![久石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66f50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4.png)
• 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衬
• 他的交响乐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受
托剧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久石让的电影配乐作品
久石让的电影配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
作品融合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
元素
久石让的电影配乐作品在世界各地受到
欢迎
• 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
• 1981年,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片《风之谷》创作音乐,两人开始
合作
• 1985年,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片《天空之城》创作音乐,作品获
得广泛关注
1990年代,久石让的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 1992年,久石让为电影《壬生义士传》创作音乐,获得第16届日本
电影学院奖最佳音乐奖
• 1995年,久石让为电影《幽灵公主》创作音乐,作品获得第14届柏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久石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久石让的生平与音乐成就
久石让的出生背景与音乐启蒙
1950年出生于日本中野市
• 出生时家境贫寒,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
• 从小受到父母的音乐熏陶,5岁开始学习钢琴
• 中学时期加入校内的乐队,开始接触指挥和作曲
久石让为宫崎骏电影创作的音乐具有独特的特色
• 音乐与动画画面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
• 音乐中的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音乐能够很好地衬托剧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久石让与宫崎骏合作的音乐具有较高的价值
• 他们的合作推动了日本动画音乐的发展,为后来的音乐人树立了榜样
• 他们的作品成为日本动画的代表之一,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动画发展
电影聂耳观后感
![电影聂耳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47e7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电影聂耳观后感电影《聂耳》是由导演陈凯歌执导,于2009年上映的一部家庭传记片。
该片以20世纪中国音乐家聂耳的艺术生涯为背景,展现了他从青年时期的音乐梦想到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的过程。
观看完这部电影,我对聂耳的人生和音乐创作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电影以聂耳家族的传奇故事为线索,通过展现他从小立下音乐梦想、进入音乐学院、与家人和师友的情感纠葛、以及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坚持自己音乐理念的艰辛经历,完整地呈现出了聂耳的一生。
首先,电影通过精心搭建的场景以及细腻的演员演技,将聂耳的家庭环境展现得深入人心。
聂耳的父亲是一名知识分子,对儿子的音乐梦想持谨慎态度,这给了聂耳坚持自我并超越父亲期望的动力。
而聂耳的母亲则是家庭的顶梁柱,她对聂耳的音乐才华给予了无限的支持和鼓励。
这种家庭背景让我想到了很多中国音乐家在家人的支持下坚持追求艺术梦想的故事,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对一个人成长和成就的重要性。
其次,电影中展现了聂耳在音乐学院的求学经历。
聂耳凭借出色的音乐天赋,进入了国立音乐学院,但在那里他面临着严格的训练和激烈的竞争。
电影中展现的聂耳在音乐学院的学习过程和与同学的友情深深触动了我。
他们彼此鼓励、互相成长,在困难时期相互支持。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的日子,朋友对我的重要性以及互相激励的力量。
聂耳的创作理念和坚持也是电影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聂耳面临着政治斗争和创作自由的冲突。
他在音乐中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追求,虽然他的音乐被贴上了“敌对”的标签,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
这种坚持和对艺术的热情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想起了许多在压力下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他们的故事都非常令人感动。
最后,聂耳的经历也让我思考到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聂耳一生追求卓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
他虽然在年轻时就离世,但他的音乐却流传至今,影响了无数人。
这让我反思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出对世界有意义的事物。
谈音乐家黎锦晖历史贡献
![谈音乐家黎锦晖历史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145099da26fff705cc170a78.png)
谈音乐家黎锦晖的历史贡献黎锦晖(1891-1967)出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及弹拔乐器。
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花鼓戏、湘剧等音乐对他的影响较深。
1912年长江高等师范毕业后,在北京和长沙任职员、编辑、音乐教员,1916年参加北京大学社团活动并在那里开始学习西洋乐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致力于音乐教育创作和推广国语的工作。
在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可谓硕果累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称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剧的创始人,是第一个中国歌舞学校的创办者,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
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及歌舞表演曲儿童歌舞剧是“五四”后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学校里流行的一种音乐体裁,是一种简单的有唱、有简单情节结构和舞美的儿童歌舞小戏,后人称这是中国近代歌剧的雏形。
黎锦晖从1921-1929年间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麻雀与小孩》《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小小画家》《小羊救母》;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等。
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
继承和发展了学堂乐歌的传统,同时他又将民间音乐素材植入音乐,在这些儿童歌曲里,曲牌、民歌、小调及地方戏等音乐元素,均成为创作的素材,所以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
二、黎锦晖与流行音乐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音乐界都承认,黎锦晖就是流行音乐创作的奠基者,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
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于是黎锦晖的流行音乐便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
他创作的《桃花江》《特别快乐》《夜深沉》《小小茉莉》《蔷薇处处开》《妹妹我爱你》等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爱情歌曲100首》在当时的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中国明星的家庭背景名人世家的故事
![中国明星的家庭背景名人世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241c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8.png)
中国明星的家庭背景名人世家的故事在中国娱乐圈中,有许多明星都来自于名人世家,他们的家庭背景让他们在娱乐界有着额外的优势。
这些名人世家的故事,无疑是娱乐圈的一大亮点。
一、演艺世家——赵薇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赵薇的家庭背景也堪称豪门。
她的祖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上将赵尚志,其家族世代从军事家族,几代人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赵薇的父亲是一位企业家,成功创建了自己的工业公司。
二、音乐世家——周杰伦中国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来自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老师,周杰伦从小就接触到音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而他的祖父母也分别都是乐器演奏者,家族中代代都有音乐的天赋和传承。
三、文化世家——张艺谋作为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执导作品深受全球观众赞赏,他也来自于一个文化世家。
他的祖父母都是书法和文学爱好者,家庭中充满了文化氛围。
从小接受艺术熏陶的张艺谋在成长过程中受益良多,也为他成为优秀导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演艺家族——杨紫和杨幂杨紫和杨幂是中国娱乐圈中备受关注的姐妹花。
她们都来自一个演艺家族,家庭中有着多位拥有出色演艺事业的成员。
她们从小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长大,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演员。
五、影视世家——贾玲贾玲是中国知名喜剧演员,她出生在一个影视世家。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编剧,曾经为中国影视作品贡献了许多经典的剧本。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贾玲从小就对表演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并且逐渐展现出了自己出色的才华。
六、体育世家——姚明姚明是中国篮球界的传奇人物,他来自一个体育世家。
姚明的父亲姚志源是中国篮球界的开创者之一,他是中国篮球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对于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姚明从小就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并逐渐成为中国和世界篮球界的巨星。
以上只是中国明星中一部分来自名人世家的故事,他们的家庭背景让他们在娱乐界有着独特的优势。
人物素材李叔同ppt
![人物素材李叔同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7bae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4.png)
李叔同的思想倾向
社会活动
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主张民主、科学,积极 投身文化救国事业
参与创办中国现代艺术社团“南社”,致力 于推广新文化、新艺术形式
02
成就与贡献
教育成就
创办学校
李叔同创办了多所学校,如上 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高等师 范学校等,为中国培养了大量
的优秀人才。
推动西学东渐
李叔同积极引进西方文化,推动 西学东渐,为中国的现代化教育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弥补家庭背景的不足,李叔 同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当时的名校。
除了学业上的努力,李叔同还注 重自我修养,学习各种艺术和文 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坦然接受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李叔同总能保持冷静的 态度。他相信任何挫折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
自我反省
在面对挫折时,李叔同会进行深入的自我反省,找 出问题的根源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李叔同在推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启发我们要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自己的贡献。
06
总结与展望
对李叔同的评价与总结
评价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 艺术、教育等,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人格高尚,品德修养深得人们敬仰 。
03
个人特质与价值观
性格特点
敏锐的洞察力
李叔同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 够准确地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和情感。
沉静内敛
他是一个沉静内敛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热情和情感。
杜德伟个人资料
![杜德伟个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f904d451e79b89680226d9.png)
杜德伟个人资料杜德伟个人资料中文名:杜德伟外文名:alex to国籍:中国 & 加拿大民族:汉族星座:水瓶座血型:b型身高:174cm体重:68kg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962年2月10日职业:歌手,演员,音乐人毕业院校:多伦多科技学院商业设计科经纪公司:北京福熹嘉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表作品:《情人》,《第八号当铺》等杜德伟演艺经历1969年,杜德伟进入香港圣保罗书院st. paul's college接受教育,并在此学习直至高中毕业。
1977年,高中一年级的杜德伟与同学组建了 sidewalk 乐队,杜德伟担任主唱和主音吉他。
1977年和1978年连续两年参加了tvb(香港无线电视台)主办的第一和第二届“业余歌唱大赛”并获得亚军。
1978年,杜德伟在参加比赛时,与周华健相识。
1980年,18岁的杜德伟远赴加拿大求学,由于父亲经商失败,家道中落,他开始了半工半读、自力更生的生活,凭借虚构的所谓“中国功夫”,与黑人朋友共同组建舞团,四处参加表演。
1985年,杜德伟学成返港,供职于一家知名企业担任art director,负责与美术和视觉相关的设计工作。
1985年,杜德伟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参加第四届新秀歌唱比赛时击败李克勤、周慧敏、草蜢等,随后进入演艺圈,签约华星唱片,参演《今天不回家》等电影。
1986年3月,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只想留下》,这首歌曲被香港媒体称之为“yellow soul”,由此开始了其职业歌手的演艺生涯。
同年,与林楚祺、戴蕴慧、苏永康、张卫健、欧阳德勋、莫镇贤等罗文的一众弟子和罗文一起演唱《浪淘沙》一曲,并参与拍摄《浪淘沙》的mv。
1988年,主持香港tvb娱乐性节目《点解咁好笑》。
1990年,推出了台湾第一张个人国语专辑《谈情说爱》。
1991年,加入华纳唱片,同时成为台湾地区滚石唱片旗下成员。
1993年,演唱台湾《山果露》饮料广告歌曲。
1997年,入围第八届金曲奖海外杰出华人男歌手。
《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音乐家冼星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2d12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1.png)
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 ,表达了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只怕不抵抗》
创作于1937年,是一首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抗日 歌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轻快有力。
05
冼星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杰出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中 国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传承与弘扬冼星海精神,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推动中国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THANKS
《音乐家冼星海》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冼星海简介 • 冼星海的音乐成就 • 冼星海的生活与人格魅力 •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介绍 • 冼星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01
冼星海简介
出生背景与家庭
出生地与家庭背景
冼星海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他的父 亲是船工,母亲则是一位贤良的家庭 妇女。家庭贫困,生活艰难。
冼星海的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世界认可
。
他曾获得苏联最高荣誉“斯大林 文艺奖”,这是中国艺术家首次
获得此殊荣。
冼星海的国际影响力和荣誉不仅 代表了他的艺术成就,也彰显了
中国文化的魅力。
04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介绍
《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
1938年,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的黄 河之畔创作了《黄河吟》,冼星 海听后深受感染,便在延安窑洞 的油灯下创作了《黄河大合唱》
。
内容概述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 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 悲壮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顽
强抗争精神和不屈意志。
艺术特点
作品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如 合唱、独唱、对唱等,以磅礴的 气势、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为特色。 《在太行山上》创作背景
二胡朱云峰个人简历
![二胡朱云峰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66fd27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f.png)
二胡朱云峰个人简历朱云峰,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享誉国内外。
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他,用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展示了二胡乐器的无穷魅力。
以下是朱云峰的个人简历,详细介绍了他的音乐生涯和取得的成就。
个人背景朱云峰于1975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省的一个音乐世家。
从小他就跟随父亲学习二胡,并迅速展现出音乐天赋。
在音乐家庭的熏陶下,他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和无尽的热爱。
音乐教育1990年,朱云峰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开始正规的音乐教育。
他在学校严谨的学习环境下,努力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并积极参与各类演出和比赛。
1995年,朱云峰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
他在学院里的学习期间,师从著名的二胡演奏家王阳老师。
王阳的严格教学和悉心指导,极大地影响和塑造了朱云峰的音乐风格与艺术素养。
演出经历毕业后,朱云峰投身于专业演出事业。
他以其出色的技巧和感人的表演,征服了无数观众。
他的演出风格独特,充满激情和个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朱云峰曾多次受邀在世界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
他的音乐演绎取材广泛,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元素,展现了二胡乐器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除了独奏,朱云峰还常常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共同创造了许多卓越的音乐作品。
他曾参与过多部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的音乐创作,赢得了业界的赞誉和肯定。
奖项荣誉由于他的杰出表现,朱云峰获得了众多国内外音乐比赛的大奖。
其中包括多次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和“金鸟奖”的最佳演奏家奖。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认可,也肯定了他对二胡音乐的贡献。
音乐教育工作朱云峰热衷于音乐教育工作,他经常举办各类二胡音乐讲座和大师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和艺术经验。
他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推广二胡音乐,培养更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
总结朱云峰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二胡演奏家,他以其出色的技巧、激情的演绎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征服了无数观众。
他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融汇中西音乐元素,展示了二胡的独特魅力。
通过他的努力,他成功地将二胡乐器推向了世界舞台,并且为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聂耳与卖报歌的故事简诉
![聂耳与卖报歌的故事简诉](https://img.taocdn.com/s3/m/6820ce1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b.png)
聂耳与卖报歌的故事简诉【最新版4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聂耳和《卖报歌》2.聂耳的生平:聂耳的童年生活、家庭背景和早期音乐创作3.《卖报歌》的创作背景:聂耳创作《卖报歌》的原因和过程4.《卖报歌》的音乐特点:分析《卖报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5.《卖报歌》的影响:介绍《卖报歌》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6.结论:总结聂耳和《卖报歌》的意义和价值正文(篇1)一、引言:介绍聂耳和《卖报歌》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杰出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由聂耳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仍在广泛传唱。
二、聂耳的生平:聂耳的童年生活、家庭背景和早期音乐创作聂耳出生于云南昆明,童年时期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同时也是一位爱好音乐的文人。
聂耳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并在家庭熏陶下逐渐成长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先驱之一。
在家庭背景方面,聂耳的家庭条件较为贫困,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了不少音乐上的成就。
三、《卖报歌》的创作背景:聂耳创作《卖报歌》的原因和过程聂耳创作《卖报歌》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卖报女童,深受其生活经历的感染。
在创作过程中,聂耳深入了解卖报女童的生活状况,并通过歌曲的形式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和关注。
在创作过程中,他还借鉴了一些民间音乐的元素,使得《卖报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卖报歌》的音乐特点:分析《卖报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卖报歌》是一首充满童真和活力的歌曲,旋律轻快明快,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歌曲采用了四二拍子,节奏明快有力,适合表现卖报女的奔跑和忙碌的生活状态。
在音乐特点方面,《卖报歌》以简单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节奏为主要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歌曲中融入了一些地方音乐的元素,使得歌曲更加具有地方特色。
五、《卖报歌》的影响:介绍《卖报歌》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卖报歌》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李荣浩是哪里人
![李荣浩是哪里人](https://img.taocdn.com/s3/m/604935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d.png)
李荣浩是哪里人李荣浩是中国内地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人,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然而,很多人对他的出生地情况感到好奇,想知道李荣浩到底是哪里人。
李荣浩出生于中国浙江省的宁波市。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渔港城市。
宁波市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宁波市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这也为它赋予了独特的历史价值。
李荣浩的家庭背景和他的成长环境也对他的音乐才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悉,李荣浩的父亲是一位音乐教师,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画家。
父亲的音乐教育背景为李荣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使他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母亲是一位艺术家,她的艺术天赋也激发了李荣浩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可以说,李荣浩自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中,这无疑对他的音乐道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大家对李荣浩的关注中,他以其精湛的创作和才华获得了广泛赞誉。
他的音乐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抒情的慢歌,也有活力四溢的节奏感强的流行歌曲。
他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深入人心,常常引发听众的共鸣。
他的音乐作品中,不仅蕴含着深情的爱情故事,还流露出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他善于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听众。
除了音乐才华出众,李荣浩的歌唱实力也备受称赞。
他的嗓音独特而富有辨识度,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风格的音乐演绎。
他的演唱技巧精湛,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传递来打动人心。
李荣浩在台上的表现力,以及与观众间的互动也使得他的演唱会成为了粉丝们的狂欢盛宴。
尽管李荣浩在音乐圈中崭露头角,但他保持了低调的性格。
他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使他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他不仅为自己的音乐制作出版公司乐之锁进行音乐创作,还与其他音乐人合作,为影视剧作曲和音乐制作。
他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用音乐的力量传递爱和希望。
总的来说,李荣浩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人,他的音乐才华和创作能力使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智能背景音乐之父吴文茂
|正在使用和将来会使用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家庭,都应该记住吴文茂这个名字。
中国智能背景音乐之父吴文茂先生
人物简介
吴文茂,业内人称茂哥,毕业于中南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200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创办泊声品牌,开创背景音乐行业先河,被誉为“中国背景音乐之父”。
几年后再创建悠达品牌,专注背景音乐和智能家居的研究。
现任悠达CEO及中国智能家居联盟理事单位专家成员。
前言
家庭背景音乐市场发展至今已有16年历史,从2003年第一台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诞生开始,就标志着背景音乐这个小众而又充满机遇的行业的诞生。
经过最初几年的发展,背景音乐系统生产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
中间经过几轮残酷的市场洗牌后,到目前剩下的能够叫得上名号的背景音乐品牌也就十家左右:悠达、泊声、澳斯迪、音丽士、向往、右转等。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音乐也完全融入了整个智能家居的体系之中,成为智能家居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背景音乐在整个智能化市场的推动下,从小众开始逐步面向大众,很多线下实体品牌也开始启动线上销售,品牌曝光度越来越大。
从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来看,背景音乐将成为未来家居生活主流的听音乐方式。
第一台中央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诞生
中国第一台中央家庭背景音乐系统主机
2000年,就在这个千禧年,智能家居工程开始在国内悄然萌芽。
当时整个智能家居行业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要在行业里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但茂哥却怀着一腔热血一直坚持着,因为他深信智能家居行业绝对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2003年,茂哥开始发展团队核心人员,特意从北京将其校友罗理生喊回一起创业;也是那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茂哥发现了智能家居的分支——家庭背景音乐在当时有着更好的市场机会与价值,于是便审时度势地改变了计划,调整前进方向。
如今再谈到那个直接导致开创了一个新行业的偶然机会具体是什么的时候,茂哥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中:
2003年1月,茂哥正在为某知名品牌服装总裁罗总做整套智能家居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当时罗总在家里特地打造了一间茶室,他希望在品茶的时候能伴有悠扬的轻音乐,音乐能很方便地就在茶室开启,同时在客厅也能共用这套音响系统,最好这两个空间的音乐能独立地开启和关闭。
罗总选了国内外很多知名品牌的音响,但都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从大学时代起,茂哥对于高保真音响系统就很感兴趣,一直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在研究探索,就在这一刻灵感被彻底激发,他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主动对罗总表示自己可以帮他做一套这样的音响系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听音乐,在任意房间都很能方便地开启和关闭音乐,而且还可以选择音源,不需要来回跑到音响设备台去操作,音乐也可以达到高保真立体声的效果。
”
罗总听了茂哥的话后,很有兴趣,当即下了订单。
与现在不同,03年国内外都还没有一套能够自带音源的音响系统,如果要听不同的音源需购买好几台设备,既占地方又不美观,甚至还有将公共广播系统安装在家里来实现简单的多房间音乐需求的,但公共广播是单声道,音质干瘪不饱满,没有立体声效果,要切换音源和开启或者关闭音乐都需要在功放主机上操作,房间与客厅来回跑,非
常不方便。
如此复杂操作大大降低了音响设备的使用率,再加上音响设备一般都只安装在客厅,只有客厅能够听到音乐,其他房间无法共享,这就让家里一套价值不菲的音响慢慢成了摆设,只有过年或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打开听听。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加上罗总的特别需求,让茂哥产生了家庭背景音乐系统这个新创想。
这就是中国家庭背景音乐系统最开始出现的契机。
茂哥没有对客户食言,他根据需求和设想,创造出了国内第一套家庭背景音乐系统。
他的方案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把音源集中起来,将所有音源都集中在一台功放上。
那是个MP3很火的时代,茂哥就把MP3音源接入内置在主机里,同时还内置了FM电台;外接音源方面则做了DVD与电视接口,并且开发了一套与之匹配的红外控制系统学习并控制DVD。
这样集4种音源到一台功放主机里,各音源之间可以随意切换,既无需为了听不同音源购买多台设备,也解决了更换音源麻烦的问题。
一台功放的音源和一堆设备的音源一样多——在茂哥看来,繁冗众多、体积庞大的机器终究会被体积轻小却功能等同甚至更先进的机器替代、淘汰,这是时代的趋势,就像智能手机的出现容纳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第一台背景音乐系统控制面板
其次,采用面板进行音乐操作。
面板的设想源于“随时随地听音乐”这个需求。
主机如果内置8个通道,就能满足8个房间音乐需求,但要实现8个房间能方便快捷地听音乐,必须有一个控制终端来开启、关闭、切换音源。
基于这一设想,茂哥设计了背景音乐控制面板配合主机使用,8个通道分别配8个控制面板,即可实现每个房间对音乐的独立控制——比如开关机、调节音量、切换音源等。
整套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方案设想初步形成,接下来就是落地实施。
茂哥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呕心沥血,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一是答应了客户工期,二是出于内心对于研发的强烈兴趣。
就这样连续两个月高强度作战,未曾暂停休息过一天,他从系统设计到结构设计到PCP电路板设计,再到软件编程,甚至最后的焊接、安装调试,
全部亲力亲为,完全一个人完成。
如今茂哥笑着回忆说,那时候一个机子有上千个零件,都是自己从深圳跑出来的,来来回回十几趟。
但那不是“苦干”,而是带着兴奋和快乐的创造,是开路的先锋者能尝到的第一桶蜜。
在这中国第一套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研发过程中,茂哥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如何确保系统呈现高保真环绕立体音质。
他用尽所学知识及之前积累的经验,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也拜访了不少音响界的专家,最终选用AB类功放、定阻扬声器,音频信号采用高编织屏蔽线传输,音源采用专业级DSP音频解码,如此,设计出了一套高保真系统解决方案,从“音源——传输——放大——呈现”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心处理,终于达到了满意状态,呈现出了高音清丽明亮、中音匀称柔和、低音浑厚饱满,声音层次分明、具有环绕立体感的音质效果。
就这样,从硬件到软件,茂哥一个人完成了国内历史上首套中央背景音乐系统的研发,首创了国内第一套内置音源、又能实现多房间独立控制的音响系统。
时至今日,茂哥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批家庭背景音乐产品他做了5套样品,被问及只有一套的订单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套样品时,他笑着说,样品当然要多做些,每一套都要经过上千次测试,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终,这套由茂哥亲自操刀独立研发的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受到了客户的大加赞赏。
这是家庭背景音乐行业的历史开端,而适逢其会地通过这件事发现了家庭背景音乐背后的市场价值与潜力后,茂哥决定先着力开拓这个前所未有的“没有市场的市场”。
一路前行,引领家庭背景音乐发展
第一套家庭背景音乐系统诞生后,茂哥与合伙人罗理生共同创办了泊声品牌,打开了新市场的大门。
几年后,越来越多厂商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机会,蜂拥而至,但由于中央机的开发难度大,更多厂商选择做单体机。
随着家庭背景音乐市场的壮大,茂哥又成立了悠达品牌,专注单体机市场,实现双品牌运作。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悠达由于多元化的市场运作、时尚科技的品牌形象以及更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受到了年轻白领一族的喜爱,市场表现力非常好,短短几年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结束语
对于家庭背景音乐整个行业而言,变幻的现在仍在继续,未来充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荣耀属于在过去那段光辉岁月里以一己之力研发创造了中国第一套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茂哥,属于开创家庭背景音乐这个行业的茂哥。
未来,在智能家居的领域,相信也定会有
颗闪亮的星,照耀中华大地。
向中国智能背景音乐之父吴文茂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