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平分生命》原文及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cb0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8.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平等:让学生了解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年龄、性别、种族、贫富,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2. 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3. 实践平分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学会关爱他人。
2.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关爱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短片,引起学生对生命平等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3.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关爱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实践平分生命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中,如探望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2.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生命平等和关爱他人的理解程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平分生命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平分生命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43e0a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3.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平分生命9篇平分生命 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男孩的勇敢与对妹妹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透过文本,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教学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本文讲的是谁和谁平分生命的故事?2、你觉得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男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感受男孩的勇敢与无私,品味亲情的伟大与可贵。
二、品读感悟1、自由轻声读课文的3、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能体现男孩勇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重点体会:(1)男孩梢一犹豫……这是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的表现,说说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男孩的勇敢?男孩为什么会犹豫,在他犹豫时,他想了些什么?(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你从哪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坚强和对妹妹深深的爱?结合两个“微笑”、“不发出一丝声响”等来体会。
2、小结写法上的特点:注重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描写。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有什么的反应?(1)自由读文,汇报。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是……(2)指导朗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把,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4、激发情感(1)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面对这一切,我们震撼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面对这一切,所有的人震惊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三、升华情感1、如果此时此刻,这个男孩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2、妹妹做完了手术,知道哥哥为她做的一切,她会怎样?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情感在此时得到共鸣。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3d06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0.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
2. 体会作者的心情,懂得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
2. 课文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 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理解。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生僻字的发音。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 学生讨论: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是谁?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一些生僻字的意思。
3.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看待生命?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life and the need to cherish it.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心情。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后,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平分生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3680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e.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平分”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2)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平等对待子女的重要性,懂得孝敬父母,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平分生命》,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父母平分生命的重要性。
3. 体会感情(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孩子,体会父母的关爱。
(2)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5. 小结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平等对待子女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用“平分”造句。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关爱意识的培养。
教师也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注意语气、节奏的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组词、造句。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否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e51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e.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生命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2)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是如何热爱生命的,下节课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适当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课后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景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生字词、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25f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3.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2)培养乐观、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道理。
2. 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平分生命》。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平分生命》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学会新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炼中心思想。
4. 实践拓展:(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5. 总结反馈:(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对课程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测试:课后对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测试,评估学习效果。
3.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七、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小故事,体现关爱他人和珍惜生命的主题。
3.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eac4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f.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平分生命》是一篇讲述一个男孩为了救一只小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传达了生命的平等和珍贵,以及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观念。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珍贵和平等。
教师引出本课的课文《平分生命》。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课文中的人物品质和价值观。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教师通过例子,解释课文中表达的道德观念。
3.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运用所学的生字词。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等。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朗读,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回家后,进行生字词练习,提高语文能力。
5.2 课堂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平分生命》的课文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515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0.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感恩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示例,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3. 课文句子的仿写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2. 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3. 课文句子的创新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找出描写主人公情感的句子,并进行分析。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感恩之情。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4. 课文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鼓励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加强记忆。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旨。
(2)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记忆。
(2)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3)思考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
六、教学拓展1. 故事续编:让学生想象课文中主人公在平分生命后的生活,并编写一个续篇。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439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学会关爱他人。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分析,感受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导students to discuss the meaning of the "平分生命".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生字词造句,教师进行反馈。
3. 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把生命平分给他人?(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如何付出与回报。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珍贵,鼓励学生关爱他人,付出与回报。
6. 课后作业(1)回家后,跟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
三年级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7de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7.png)
三年级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男孩的勇敢和无私,感受亲情的伟大,懂得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男孩为妹妹平分生命的举动,体会他的勇敢和无私。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温馨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心中,亲情意味着什么?”(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
(三)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在得知妹妹重病需要输血时,勇敢地决定为妹妹平分生命的故事。
4、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他的心情。
(1)“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从“犹豫”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为什么要微笑?(3)“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从男孩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分角色朗读医生和男孩的对话,体会男孩的无私。
(1)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
男孩是怎么回答的?(2)当医生告诉他抽血不会影响生命,而且他可以和妹妹平分生命时,男孩又是怎么做的?(四)深入探究1、小组讨论:男孩为什么要平分生命?2、引导学生理解男孩对妹妹的深厚感情,以及他愿意为妹妹付出一切的决心。
3、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725a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0.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平分生命》是一篇关于一个小孩为了救活即将死亡的蝴蝶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小孩用自己的生命平分给蝴蝶,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平分、生命、蝴蝶、拯救、珍惜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 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5.2 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记忆。
2. 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5.4 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5 小结与拓展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评估1.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2dd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1.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2. 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平分生命》。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拼写。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四、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进行课后阅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关爱家人、朋友和身边人的。
2.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关爱他人的方法。
七、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个情景剧。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71b7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f.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主人公情感变化,理解课文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平分生命”。
3.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平分生命》。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如:“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注意发音和声调。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举例说明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组词练习。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平分生命”。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分析主人公情感变化:(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原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平分生命”的小作文。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bd5e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9.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播放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平分生命》,并解释含义。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意思。
(2)举例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生字词。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分享。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改进。
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在作业和测验中,要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宽容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如举办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故事、歌曲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养老院,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可贵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a26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7.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平分生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关键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1.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平分生命”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4.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掌握,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
4.4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爱心和责任感。
4.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3 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作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六章:教学评估6.2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朗读展示和作文提交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6.3 评估时间: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7.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7.3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平分生命》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平分生命》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1222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7b.png)
【导语】《平分⽣命》课⽂记叙了⼀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医院却缺少⾎液时,勇敢地献出了⾃⼰的鲜⾎并要与妹妹平分⽣命的感⼈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语⽂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8课《平分⽣命》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由于⽗母早逝,⼗岁的⼩男孩⼉贝贝和妹妹相依为命。
然⽽,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上。
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
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术费,但⾎浆太昂贵了,贝贝没有钱⽀付这笔费⽤。
作为妹妹的亲⼈,贝贝的⾎型正好与妹妹相同。
医⽣问他是否有勇⽓抽⾎给妹妹,贝贝开始有些犹豫。
经过⼀番认真的思考,他终于点了点头。
抽⾎时,贝贝静静的不发出⼀点⼉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后,贝贝躺在床上⼀动不动。
医⽣给妹妹做完⼿术,贝贝停⽌了微笑,声⾳颤抖地问:“医⽣,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正想笑贝贝的⽆知,但转念间⼜被他的勇敢震撼了:在年幼的贝贝的⼤脑中,他认为输⾎会失去⽣命,但他仍然肯输⾎给妹妹。
在那瞬间,贝贝做出的是付出⽣命的决定。
医⽣的⼿⼼渗出了汗,他握紧贝贝的⼿说:“放⼼吧,孩⼦,你不会死的。
输⾎不会丢掉⽣命。
”“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微笑着,充满爱⼼地说:“你还能再活⼀百年,⼩伙⼦。
你很健康。
” 贝贝从床上跳到地上,⾼兴得⼜蹦⼜跳,他在地上转了⼏圈,确认⾃⼰真的没事时,就⼜伸出了胳膊——刚才被抽⾎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说:“那就把我的⾎抽⼀半给妹妹吧,让我们每⼈都再活五⼗年!”【教案】 教学⽬标: 1、学习本课⽣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有感情地朗读课⽂。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理解课⽂思想内容,懂得只要⼈⼈都献出⾃⼰的爱,⼤家就会⽣活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内容,体会贝贝为了亲⼈的幸福,献出爱⼼的美好品质,懂得只要⼈⼈都献出⼀点爱,⼤家就会⽣活得更美好。
教具:课件。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d948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7.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主人公平分生命的善良和勇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主人公平分生命的善良和勇敢。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介本课主人公平分生命的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讨论:为什么主人公要平分生命?他这样做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5.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作业:以“我眼中的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课文主人公平分生命的善良和勇敢。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朗读、表达的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案《平分生命》
![三年级语文教案《平分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48a59ee7650e52ea541898db.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平分生命》三年级语文教案《平分生命》1教材分析:__记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子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时,勇敢地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
赞扬了男孩子勇敢,表达了浓浓地兄妹亲情。
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__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识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
2023年《平分生命》教案
![2023年《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e905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3.png)
2023年《平分生命》教案2023年《平分生命》教案1【内容简析】本课讲的是父母早逝的小男孩儿贝贝为了挽救染上重病的妹妹,虽然他以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当他知道输血不会失去生命,他“还能再活一百年”时,便要求医生把他的血抽一半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再活五十年。
【设计理念】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贝贝当时的心理变化,并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找出文中描写男孩儿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反复品读,去体会他的纯真无私。
【教学目标】1、认识“输、浆”等7个生字,会写“依、贵”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贝贝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他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重点难点】1、体会亲情,从贝贝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板书“生命”。
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2、板书“平分”。
“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预习时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7、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重点指导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平分生
命》原文及教案
【导语】《平分生命》课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
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
以下是老师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平分生命》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
作为妹妹的亲人,贝贝的血型正好与妹妹相同。
医生问他是否有勇气抽血给妹妹,贝贝开始有些犹豫。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他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贝贝静静的不发出一点儿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医生给妹妹做完手术,贝贝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贝贝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他的勇敢震撼了:在年幼的贝贝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瞬间,贝贝做出的是付出生命的决定。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贝贝的手说:“放心吧,孩子,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再活一百年,小伙子。
你很健康。
”
贝贝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伸出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让我们每人都再活五十年!”
【教案】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
大家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贝贝为了亲人的幸福,献出爱心的美好品质,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大家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教具:课件。
一、看图激趣,设疑自探
1、出示文中第一幅画: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图上情景
师:男孩名叫贝贝,女孩是他的妹妹,他们的父母早就去世了,非常不幸,兄妹两相依为命。
那么在他们身上有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呢?好,这节课老师就给同学们讲关于这兄妹两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平分生命》。
板书课题。
齐读。
课文向我们叙述怎样一个感人故事呢?
2、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会组词,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这是我们早自习预习的内容。
(1)初读课文谈谈你的收获(生回答)板书贝贝输血给妹妹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会写字,一名读其他跟读
出示词语,生读词并扩词
会认字(看书)一生读字组词齐读
课件平翘舌字
3、设疑、梳理,形成自探问题。
针对课题提出什么问题,或者针对初读内容提问。
生提问题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心中的问题,那就带着你的问题去学习课文。
梳理问题。
(1)为什么要平分生命?怎么平分生命?
(2)医生怎么回答贝贝的问话的,贝贝的反应如何?
给出自探提示
二、解疑合探
1、汇报为什么平分生命,即贝贝为什么给妹妹输血。
2、汇报怎么平分生命,即贝贝输血前后表现怎样。
学生回答板书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你们看了贝贝输血前后的表现没有问题吗?可以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提问。
生提问。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1、抽血时,贝贝在想什么?他为什么向妹妹微笑?抽血后,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在想什么?(小组讨论)
指导朗读抽血时和抽血后的语段
2、医生听了贝贝的问话,为什么被震撼了?
课件出示被震撼的原因的语段
用“仍然”和“付出”造句。
学生自读此段再谈体会师生一起读此段。
继续解疑合探
医生是怎样回答贝贝的,贝贝的反应如何?
指一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评读。
听了医生的回答贝贝怎样了?(非常兴奋)
学生划出表示贝贝兴奋的动词指一名读5段
全班读贝贝郑重其事对医生说的话
四、拓展运用
1、说一说爱心事例。
2、说一段话用几个连续动词表达一件让你兴奋的事情。
五、总结
学生谈收获
师总结:贝贝的年龄跟同学们差不多,但是为了挽救妹妹的生命,他勇敢地做出了付出自己生命的决定。
老师从贝贝的身上感受到了人性的至真,至善!最后借一句歌词对大家提出希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