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解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
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
(1)Na+: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黄色。
(2)K+: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5)SO42-检验:①加稀盐酸,无变化②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a 2+ + SO42- == BaSO4↓(6)Cl -检验:①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Ag+ + Cl- == AgCl ↓(8)CO32-检验:①加入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32- + 2H+== H2O + CO2↑ Ca2++2OH- + CO2 == CaCO3↓+H2O【归纳总结】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微溶物有四种;强碱都易溶,Ca(OH)2是微溶。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学习目的】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挪动的因素;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前预习】对于醋酸的电离:CH3COOH CH3COO-+ H+1)开始时,V电离和 V结合怎样变化?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到达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画出V~t图。
【课堂教学】【交流与讨论】根据预习的V~t图像及已有的化学平衡的知识,请归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和特点。
【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P61的表格,根据已有的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知识,归纳和考虑以下四个问题:〔1〕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及意义。
〔2〕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电离平衡常数与稀溶液的浓度_________,与温度________,一般来说随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
〔3〕电离度α的表达式及意义。
〔4〕电离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以致用】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为例,当改变以下条件时,以下各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平衡挪动方向 Ka n〔H+〕 c〔H+〕α通入少量氯化氢参加少量氢氧化钠升温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参加少量冰醋酸加水【总结归纳】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课堂稳固】NH3 + H2O NH3 H2O NH4+ +OH-参加物质盐酸 NaOH溶液 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气平衡挪动方向【问题解决】现有两瓶醋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 mol/L,那么这两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还是等于10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2 一.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教学目的1、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4、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四.知识分析^p〔一〕电解质的电离实验探究:测试物质的导电现象结论解释NaCl晶体灯泡不亮不导电晶体中没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熔融〕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溶液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挪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挪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挪动离子的过程。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
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
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等;部分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他说。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强弱电解液的判断依据: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2.浓度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ph>1,则证明这是一种弱电解质。
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
如如果溶液是碱性的,说明醋酸是一种弱电解质。
4.稀释前后的ph变化与稀释倍数的关系。
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强电解质。
5.实验证明了电离平衡。
如果将石蕊试液滴入醋酸溶液,溶液会变红,然后加入醋酸钠晶体以使颜色变浅。
相关高中化学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性必须有外部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度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溶解性无关。
一些水不溶性化合物,如BaSO4和AgCl,虽然它们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因此它们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在化学中,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HCl、HNO3等。
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高,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
CH3COOH、NH3、H2O等。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较低,导电性较弱。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可以用电离度来描述。
电离度是指在一定溶液浓度下,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比例。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通常很低,而强电解质的电离度接近100%。
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称为电解现象。
电解质的电解现象在电化学、电池、电解制取金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水溶液中的电解质外,还有非水溶液中的电解质,如熔融的NaCl、NaOH等。
这些电解质在固体状态下无法电离,只有在熔融或
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才能电离成离子。
总之,电解质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了解电化学、溶液化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电解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化学原理、解决化学问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对高中阶段涉及到的电解质进行一个归纳整理。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要注意几个关键词:“水溶液”“熔融状态”“导电”“化合物”。
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称之为电解质。
比如,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而像铜、铁等金属单质,虽然能导电,但因为它们不是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大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也就是说,它们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不存在分子形式。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也存在离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氨水等)以及水。
三、电解质的电离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比如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Cl⁻。
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以醋酸为例,其电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 CH₃COO⁻+ H⁺。
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
比如,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更强,这是因为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离子浓度较大;而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离子浓度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液的导电性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五、电解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电解质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解实验中,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可以制取某些物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书写用可逆符号 :
CH3COOH
很 ⑦难碳电酸⑥离 钙, 不氧一 溶般 于化考 水钠虑 ,第 高溶一温步 下于分水解,能所以导它电不是,电解所质以? 它是电解质。
×
强(碱1):弱K酸O氧H的、化电N离a钠O方H程熔、式B融书a(O写状H)2态、C下a(O能H)2导等 电,属于电解质,溶于水生成了NaOH。
A、一元⑦难碳电离酸使用钙可不逆符溶号:于水,高温下分解,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
1
一、溶液的导电性
电 解 质
NaCl 水溶液 NaOH 或熔融状态 HCl
)
(
自离 由子
移 动
定向移动
溶 液 导 电
2
【整理归纳】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 解质。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
H+ + SO32-
2⒀、酒①精N【aO⒁H整酒溶精液理溶液归②铜⒂纳丝石】墨③液1⒃.态B单HaCSO质l 4④和盐酸混⑤合硫物酸 不⑥稀是硫电酸 ⑦解液质氨 也⑧氨不水是⑨非SO2电⑩解胆矾质晶。体 ⑾熔融NaCl ⑿蔗糖晶体
不【导练电 习物】23..质写电 两不出一下解者定列是物质区非质溶分电的解电液关质离,方导键如程电—氯式化及的—钠所固需前离体条提子、件氯:是—化Ba氢否—(O、H自是硫)2、;化由KC合移lO3物动、F自的e2(S身离O4电子)3、离。HN产O3、生Na。2O、BaSO4
5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浓度均为 0.1mol·L-1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高考正在悄然袭来,高考生要抓好剩下的时间认真复习,江苏地区的考生也正在认真备考,想知道化学这门科目需要复习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第一片: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析疑:⑴二者均必须是化合物,混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非非此即彼),⑵二者的区别是其导电性,和溶解性无关,⑶是有的条件下的导电性(非自然的),⑷注意电解质的“和”与非电解质的“或”,⑸必须是物质的本身导电性,不是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导电。
⑹酸、碱、盐的电解质,有机物一般是非电解质,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是非电解质。
3.附:物质的导电性⑴导电原因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⑵有导体、半导体的导电(电子的定向移动→属物理变化)和电解质的导电(离子的定向移动→属化学变化)两种情况。
⑶电解质的导电分两种情况,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⑷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供价化合物的鉴别,⑸导电能力的大小,两方面决定,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离子浓度的大小。
第二片: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可以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析疑:⑴二者的区分标准是电离程度,⑵电离的环境只能是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要么不电离,要么是全部电离),⑶体系中是否存在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定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的),⑷体系中是否存在电解质分子(分子一定有H2O)⑸与电解质的溶解性无关。
⑹强酸、强碱、绝大部分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醋酸铅等)是弱电解质。
第三片:电离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
3.电离平衡: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分子化速率和离子化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组分保持不变。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电解质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俗的来说,电解质就是在溶液中,能够电离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或者元素。
高考化学中,电解质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涉及到电化学、酸碱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
一、电离度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电离反应,原本不带电的分子被溶解在水中后,失去或者增加电子变成带电离子,这就是电离。
可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电解质,而电离能力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也不一样,这就是电解质的电离度。
电离度这个概念可以描述电解质的离子化程度,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变成带电荷的离子的比例。
电解质越容易电离,电离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对于化学爱好者来说,电离度这个概念肯定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初学化学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比较晦涩难懂。
因此,学习电解质电离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观察和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如:不同浓度的电解液导电性测试、酸碱中的溶液电离程度等等。
二、酸碱的电离度在化学中,酸和碱都是电解质,它们的电离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低浓度下,酸或碱水溶液中的质子与氢氧根离子数量相等,因此酸的电离度等于酸根离子与酸的浓度之比,碱的电离度等于氢氧根离子与碱的浓度之比。
比如,对于酸强度弱、电解质较弱的苯甲酸水溶液,它的电离度很低。
而对于相对酸强度和电离质浓度更高的盐酸水溶液,它的电离度就更高。
三、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一种离子间的化学反应,离子间的反应可以产生沉淀。
离子反应是学习电解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与酸碱化学、化学平衡等其他分支互为关联。
高考中,涉及到的主要离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配位反应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分析、推理,探究离子反应的原理和性质。
四、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根据它们在水中的离子度数,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
强电解质电离度高,带有的离子多,与水形成的氢氧根离子或者氢离子数量多,如盐酸、氢氧化钠等。
而弱电解质电离度低,带有离子相对较少,与水形成的氢氧根离子或者氢离子数量也少,如乙酸、氨水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电解质
专题三电解质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响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局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 Mg(OH)2等;水:H2O二、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用"=== 〞如: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2〕弱电解质:用"〞如:HF H+ + F—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H2CO3H+ + HCO3— HCO3—H+ + CO32—H2SO3 H+ + HSO3— HSO3—H+ + SO32—H3PO4H+ + H2PO4— H2PO42—H+ +HPO42— HPO42—H+ +PO43—Cu(OH)2Cu2+ + 2OH—Al(OH)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酸式电离:Al(OH)3 + H2O [Al(OH)4]— + H+碱式电离:Al(OH)3 Al3+ + 3OH—〔4〕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 Na+ + HSO4—溶解:NaHSO4=== Na+ + H+ + 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3=== Na+ + HCO3— HCO3— H+ + CO32—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响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响的实质〔1〕离子反响: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响称为离子反响。
高中化学之电解质的判断方法解析.doc
高中化学之电解质的判断方法解析
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一.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二.判断方法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如氯气,HCl溶液
2.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二者具备其一即可。
如活泼金属氧化物Al2O3,MgO等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即导电,那么二者都是电解质。
液态HCl不导电,但HCl溶于水能导电,所以HCl也是电解质
3.必须是自身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如SO2,NH3,CO2,SO3溶于水,虽然其溶液能够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是他们与水反应后的产物H2SO3,NH3.H2O,H2CO3,H2SO4,而不是自身,所以SO2,NH3,CO2,SO3不是电解质。
4.一些难溶物几乎不溶于水,但他们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难溶物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不溶于水,BaSO4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并且BaSO4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类似的物质还有CaCO3,BaCO3,AgCl等
5.常见的电解质物质类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
来看一个例题,看下图:
氯化镁是盐类,属于电解质。
但固态氯化镁不导电,而液态氯化镁能导电,液态氯化镁其实就是熔融状态的氯化镁。
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铝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此题正确答案为B。
高中化学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电解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是理解溶液导电性、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咱们来搞清楚什么是电解质。
简单来说,电解质就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化合物,二是能导电。
像金属单质虽然能导电,但它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
而像蔗糖、酒精这样的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它们就属于非电解质。
那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呢?这就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起了。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其分子会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实现导电。
比如说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会解离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当我们把两个电极插入氯化钠溶液中,并接通电源,钠离子就会向阴极移动,氯离子会向阳极移动,这样电流就产生了。
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又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也就是说它们在溶液中几乎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像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大部分盐(如氯化钠、硫酸铜)都是强电解质。
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未电离的分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弱碱(如氨水)和水。
了解了电解质的分类,咱们再来说说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说电池,里面就用到了电解质溶液。
在铅蓄电池中,硫酸溶液就是电解质,它能让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产生。
还有我们人体的体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电解质溶液,其中包含了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各种离子,这些离子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失调,就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
在工业生产中,电解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电解精炼铜,就是利用硫酸铜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电解的方法将粗铜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度较高的铜。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在化学中,电解质的概念和性质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二化学中的电解质知识点,包括电解质的定义、分类、电离程度以及与溶解度的关系等内容。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或溶液。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类型。
强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的离子。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酸、硫酸、氢氯酸等强酸,以及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
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离解成离子,而其余部分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
典型的弱电解质包括醋酸、碳酸氢钠等。
二、电解质的分类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的离子,能够有效地导电。
强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盐类。
2.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离解成离子,其余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导电能力较弱。
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和弱碱。
三、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离解成离子的程度。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可以通过电离度来表示,电离度一般用α表示。
电离度α的计算公式为:α = (离解的带电粒子数)/(总电解质的浓度或物质的摩尔浓度) ×100%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其溶液中的浓度有关,浓度越低,电离程度越高。
同样浓度下,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要高于弱电解质。
四、电解质与溶解度的关系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电解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可溶解电解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可用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
在电离度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较大,溶解度积常数Ksp也较大;在电离度低的情况下,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较小,溶解度积常数Ksp也较小。
此外,还有一些与电解质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如电离平衡、电解质导电性原理等,在高二化学中也需要重点掌握。
电解质定义高中化学
电解质定义高中化学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经电压作用而分解成正负离子的化合物,
它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复合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的反应:
NaCl(s)→Na+(aq)+Cl-(aq),氯化钠经电解分解成正离子钠离子和负离
子氯离子。
从定义上,电解质很容易识别,它是溶液中不可能分解而有电荷
的晶体。
它具有非常活跃的化学性质,能够由溶液分解为正负离子,
因此可以表明溶液的pH值,以及溶液电导率的大小。
电解质也在存在时会影响溶液的pH值,比如某些氢离子可以稳定
溶液的酸性或碱性;氯离子也可以减少某些溶液的酸性。
电解质的类型有很多,其中有一些特殊的,叫做混合电解质,它
将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混合在一起,因此生成另外一种新的物质。
例如,氯化钠也可以被称为NaCl、NaOH或KCl混合溶液,它由钠离子、氯离子和氢离子混合而成。
总之,电解质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很多方面
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学习溶液的性质和使用它们来调节pH值。
电解质
可以是单质或混合物,这些都是一些特殊的物质,它们的作用是在电
解过程中分解成正负离子,并且能够稳定溶液的酸碱性,有助于研究
各种溶液的性质。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电解质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质解离等相关内容。
本文将对高二电解质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的解离、电解质的性质等内容,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掌握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一、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无机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两大类。
1. 无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是由无机酸、无机碱或无机盐等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溶液中可以解离成离子。
常见的无机电解质有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2. 有机电解质:有机电解质是由有机酸、有机碱或有机盐等组成的化合物。
与无机电解质不同的是,有机电解质的离子化程度较低。
常见的有机电解质有乙酸(CH3COOH)、乙醇(C2H5OH)等。
二、电解质的解离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与溶液中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1. 完全电离:如果一个电解质完全解离,其分子将完全转化为离子。
例如,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分解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2. 部分电离:若一个电解质只有一部分能够解离成离子,这种情况称为部分电离。
例如,乙酸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分解为乙酸离子(CH3COO-)和氢离子(H+)。
三、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溶液中的行为及其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 导电性:电解质的导电性是指它能否导电。
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以能够导电。
而在电解质的固态或纯液态下,由于离子不易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2. pH值:电解质的溶液通常会影响溶液的pH值。
无机酸和强碱在溶液中完全解离,会产生大量的H+或OH-离子,从而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有机酸和弱碱的部分解离量较小,其对溶液的酸碱性影响较小。
3. 氧化还原性:电解质的氧化还原性取决于其中离子的氧化还原能力。
一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Fe2+)和铜离子(Cu2+),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性,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定义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定义:
1、什么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通过电解将溶液分解成不同的离子,离子溶解在水分子中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含有正电解质、负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特征
(1)可被完全电解或只部分电解;
(2)在溶液中能够被完全分解成正离子、负离子;
(3)正负两种离子数目相等,并且电载荷一致;
(4)可由正负离子包含的混合物中电解分解成离子;
(5)在溶液中分解有助于电荷的实现和维持;
(6)有助于水分子的极性发生改变,强化水的极性现象;
(7)离子的稳定部分可以改善溶液的热稳定性;
3、高中化学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是指高中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电解质,通常包括极
性分离盐(碳酸钠等)和极性结合盐(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等),也可以分解成正负电解质来讨论,如氯化钠和氯化钾分别可以分解成
氯离子和钠离子、钾离子。
它们不但在化学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而且
在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解钠的制取、块状液氯的制取,及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著名的洛氏试剂都是电解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导言: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解质作为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我们对物质的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电解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关于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解质的定义、分类以及电离和解离的概念等。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并在电解过程中析出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可以根据其在溶液中逐渐电离的程度不同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即溶液中所有的分子都能够断裂成离子,如盐酸、硫酸等;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断裂成离子,如醋酸、氨水等。
三、电离与解离的概念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断裂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在溶液中会逐渐断裂成带电离子,这个过程就是电离。
而解离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断裂成离子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电离的特例。
四、电解质的分类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的程度不同,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前文所述。
此外,电解质还可以根据其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方式进行分类。
1. 一价离子和多价离子一价离子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的离子带有一个正或一个负电荷,如氯离子Cl-、钠离子Na+等。
而多价离子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的离子带有两个以上的正或负电荷,如铁离子Fe2+、铝离子Al3+等。
2. 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带有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带有负电荷的离子。
3. 强酸和强碱强酸是指能够完全电离成氢离子(H+)和相应的阴离子的酸。
强碱是指能够完全电离成氢氧根离子(OH-)和相应的阳离子的碱。
五、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电解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较为常见的一个应用就是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其中的离子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并带电流动,导致溶液形成电流。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定义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是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它们可以溶于水,在溶解过程中分解成带有正负电荷的离子。
它们在溶液中是不可见的,只有当溶液被电解时,才能得到正负离子。
这类特殊的化合物被称为电解质,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电解质的分类:
1、弱碱性电解质:由弱碱性氢离子和弱酸性氢离子组成,例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2、弱酸性电解质:由弱酸性氢离子和弱碱性氢离子组成,例如:氨氯化钠、氢氧化钾等;
3、氢离子电解质:由氢离子和其他非氢离子组成,例如:次氯酸钠、碳酸氢钠等;
4、非氢离子电解质:由多种不同的非氢离子组成,例如:氯化铵、氯化铵、氯化铁等。
电解质的性质:
1、电解质有一定的溶解度: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以及电解质的结构有关;
2、电解质有较强的稳定性:电解质溶液可以经得起较高的温度、压力,而不会发生分解或氧化反应;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具有电离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相互作用,形成正负电荷,使溶液具有电离性,并且可以产生电流;
4、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提供更多的电路,使溶液的电导率增加,从而使电流的导电性能也随之提高。
电解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很重要。
它可以用来制备各种电解溶液,用于电解、滴定、吸收剂、溶剂、氧化剂等实验,从而进一步了解物理化学知识。
电解质也可以用来检测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的性质,以便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
总的来说,电解质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由多种不同离子组成的特殊化合物,它们可以溶于水,在溶解过程中将分解成具有正负电荷的离子,并且具有一定的溶解度、稳定性以及电离性,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常见电解质
高中常见电解质1. 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它们在水溶液中会分解成带电的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质。
电解质的分解过程称为电离。
2. 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两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能够产生大量的离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酸: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盐:如氯化钠(NaCl)、硝酸铵(NH4NO3)等。
2.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的物质,产生的离子数量较少。
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部分电离的酸:如乙酸(CH3COOH)、碳酸(H2CO3)等;•部分电离的碱:如氨水(NH3·H2O)等。
3. 高中常见电解质3.1 酸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硫酸(H2SO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硝酸(HNO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醋酸(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呈醋味,属于弱酸。
3.2 碱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无色晶体,易吸湿,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钾(KOH):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氨水(NH3·H2O):是一种无色气味刺激的液体,是弱碱。
3.3 盐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是一种无色结晶,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碳酸钠(Na2CO3):是一种无色结晶,常用于软化水和制备碱性溶液;•硝酸铵(NH4NO3):是一种无色结晶,常用作氮肥。
4. 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4.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电解质重要的特性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9年广东化学·18)硫酸锶(Sr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时,K sp(SrSO 4)随24()c SO 的增大而减小
B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 时K sp(SrSO 4)最大
C .283K 时,图中a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283K 下的SrSO 4饱和溶液升温到263K 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2. (09年浙江理综·10)已知:25℃时,K sp [Mg(OH)2]=5.61×10
-12,K sp [MgF 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 2溶液相比,前者的c (Mg 2+)大
B .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 4Cl 固体,c (Mg 2+
)增大 C .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 氨水中的K sp 比在20 mL 0.01 mol/LNH 4Cl
溶液中的K sp 小
D .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 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 2
【知识动脉】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一些电解质如BaSO 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_____。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______。
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其基本特征为:
3.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____ __,简称____ __。
请写出PbI 2 Cu(OH)2 BaSO 4 CaCO 3 Al(OH)3 CuS 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
积K SP 表达式
4.溶度积K SP 的意义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 ______ ___,
K SP 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__ ______ 有关,与__ ______ 无关。
利用溶度积K SP 可以判断__ _ __、__ _ __以及__ __ _ __。
二、沉淀的转化:
当Qc 大于 Ksp 时,情况为:__ _
当Qc 等于 Ksp 时,情况为:__ _____
当Qc 小于 Ksp 时,情况为:__ _____
①将AgNO 3溶液依次加入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中都会出现不同颜色的
沉淀,沉淀的颜色变化是 _ ____ → _ _ ___ → ____ _。
出现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_ _____ _ ②将足量BaCO 3分别加入:① 30mL 水 ②10mL 0.2mol/LNa 2CO 3溶液 ③50mL 0.01mol/L 氯化钡溶液 ④100mL 0.01mol/L 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Ba 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
例1.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
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
量分散于铝矿,如Al 2O 3中。
用NaOH 溶液处理铝矿(Al 2O 3)时,生成NaAlO 2、NaGaO 2;而后通入适量CO 2,得Al(OH)3沉淀,而NaGaO 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
A.镓酸酸性强于铝酸
B.铝酸酸性强于镓酸
C.镓浓度小,所以不沉淀
D.Al(OH)3是难溶物
答案:A
【变式训练1】己知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固)
Ca 2++2-OH ,CaCO 3(固) Ca 2++-23CO 。
在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 2、O 2、N 2,CO 2等,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 2变废为宝,常常见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熟石灰的悬浊液洗涤废气,反应产物为石膏
(1)写山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S02与CaCO 3悬浊液反应 ②S02与Ca(OH)2悬浊液反应
(2)试说明用熟石灰的悬浊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理由
例2.以BaS 为原料制备Ba(OH)2·8H 2O 的过程是:BaS 与HCl 反应,所得溶液在70℃~
90C 时与过量NaOH 溶液作用,除杂,冷却后得到Ba(OH)2·8H 2O 晶体。
据最新报道,生产
效率高、成本低的Ba(OH)2·
8H 2O 晶体的新方法是使BaS 与CuO 反应…… 1.新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2.该反应反应物CuO 是不溶物,为什么该反应还能进行:
3.简述新方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原因
答案:(1)BaS +CuO +9H 2O =Ba(OH)2·8H 2O +CuS [也可写Ba(OH)2]
(2)CuS 的溶度积比CuO 小得多(更难溶),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
(3)CuS 为难溶物(未反应的CuO 也不溶),过滤后,将滤液浓缩、冷却,就可在溶液中
析出Ba(OH)2·
8H 2O 晶体,故生产效率高;CuS 在空气中焙烧氧化可得CuO 与SO 2,故CuO 可反复使用(SO 2可用于制硫的化合物),因而成本低。
变式训练2、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 5(PO 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
列平衡:Ca 5(PO 4)3OH(固)−→−
5Ca 2++3PO 43-+OH -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已知Ca 5(PO 4)3F (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
主动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
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它促进矿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