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是指针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在妇产科医学中,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意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女性在生育过程中会经历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拉伸和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就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问题,比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下降、盆腔器官脱垂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盆底功能障碍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已经成为当前妇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 专业康复指导: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比如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盆底康复操、盆底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
2. 中医理疗:中医理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盆底肌肉松弛严重、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1.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涵盖了盆底肌肉锻炼、中医理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在盆底肌肉锻炼方面,一些研究表明,产后盆底肌肉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且效果显著。
还有研究表明,产后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性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盆底康复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健工作,它对于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盆底康复,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女性盆底肌肉的松弛情况,提高生殖系统的功能,并预防尿失禁等疾病的发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开展了盆底康复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之前的工作,并制定一个新的计划,以进一步提高盆底康复的效果。
一、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的盆底康复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宣传教育我通过在社区、医院等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女性介绍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
我倡导女性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提醒她们注意盆底肌肉的健康,并教授了一些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
2. 个别指导根据女性的具体情况,我为她们提供了个别的盆底康复指导。
我详细了解她们的症状和康复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我与她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康复训练,帮助她们正确地掌握盆底肌肉的锻炼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 督导复查为了查看盆底康复的效果,我定期对之前接受康复指导的女性进行督导复查。
我评估她们的盆底肌肉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同时,我鼓励她们坚持长期康复锻炼,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中,我在宣传教育、个别指导和督导复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女性增加了对盆底康复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女性缺乏康复锻炼的坚持性,以及康复效果的参差不齐。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盆底康复的效果,我制定了以下的计划。
二、盆底康复工作计划1. 强化宣传教育我将继续加强对盆底康复的宣传教育工作。
我计划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地开展更多的讲座和培训,让更多的女性了解盆底康复的重要性。
同时,我将制作更多的宣传资料,并在医院和社区的宣传栏中发布,以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2. 多种康复方法为了满足不同女性的康复需求,我将引入多种康复方法。
除了传统的盆底肌肉锻炼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有效的康复方式,如电刺激疗法、物理治疗等。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研究方法与进展摘要: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盆底有关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影响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围绕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方法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期望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前言妊娠和分娩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主要因素,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实施及老龄化进程的发展,我国PFD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该疾病逐渐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2]。
产后42d是骨盆底康复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尽早介入康复治疗对于PFD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运动疗法1.1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锻炼(PFMT),又叫凯格尔运动(Kegel运动),通过指导患者自主收放以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肉群为主以此来增强盆底肌肌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频率、强度及训练周期的锻炼方案[3]。
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在孕期和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尿失禁的发病率[4]。
1.2瑜伽瑜伽起源于印度,具有改善睡眠、放松身心的作用,已成为多种疾病康复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
学者张小英[5]和李灵娟[6]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瑜伽联合盆底功能训练组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盆底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
1.3盆底康复操盆底康复操是根据产妇不同的生理阶段,在PFMT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动作包括臀部运动、扭胯运动、全身运动及提肛运动,是一种持续性、规范化的盆底肌锻炼方式[7-8]。
曹玲香[9]的研究结果同样证明了盆底康复操可以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女性负性情绪、降低尿失禁及POP发生率及增强盆底肌力。
1.4家庭盆底康复器训练阴道哑铃是最常见的家庭盆底康复器也称为阴道圆锥、缩阴哑铃,通过感觉阴道内哑铃的重量主动进行盆底肌收缩,保证哑铃不掉来达到康复训练效果,具有使用方法简单、安全、低廉等优点[10]。
陶丽[11]采用阴道哑铃联合电刺激方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结果表明患者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分度及盆底肌力均优于单纯电刺激组。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盆底康复是一项旨在帮助女性改善盆底肌肉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盆底康复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计划。
一、过去工作的总结1、患者服务我们为众多患者提供了盆底康复治疗服务。
通过详细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解决了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耐心解答她们的疑问,给予她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专业团队建设为了提高盆底康复的治疗水平,我们不断加强专业团队的建设。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使团队成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治疗技术和理念。
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设备更新与维护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服务,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盆底康复治疗设备。
引进了先进的电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设备,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宣传与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盆底康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举办了免费的科普讲座、义诊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科普文章和视频,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到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而,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患者依从性有待提高部分患者由于对治疗过程的不了解、治疗时间的安排不便等原因,未能按时完成治疗疗程,影响了治疗效果。
2、治疗效果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目前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部分客观指标,评估体系还不够全面和精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3、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不够紧密在患者的转诊和综合治疗方面,与妇产科、泌尿科等相关科室的协作还不够紧密,导致部分患者的治疗不够系统和全面。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一、工作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盆底康复工作,我对该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工作概述盆底康复工作是针对女性盆底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和力量,改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深入推进这一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
2. 成果展示(1)建立康复方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量身定制治疗计划,包括盆底肌训练、物理疗法和康复指导等。
(2)宣传推广:我们积极倡导健康教育,向公众普及盆底康复的重要性,提高了大众对盆底问题的认知度。
(3)开展康复训练课程: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康复训练课程,邀请专业的医生为患者提供指导,并通过定期复查,跟踪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3. 存在问题在康复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宣传推广不够:尽管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工作,但仍有许多人对盆底康复概念存在认知盲区,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
(2)康复训练课程学员数量不稳定:由于一些患者的康复需求得到满足后,不再继续康复训练,导致学员数量有所波动。
二、工作计划鉴于目前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拟定了盆底康复工作的下一步计划,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 宣传推广计划为了增加公众的了解和认知度,我们将采取以下举措:(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大盆底康复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该项目的关注度。
(2)制作宣传资料:设计专业宣传资料,并在妇产科、妇科门诊等地方进行分发,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
(3)合作推广:与相关社区、健康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盆底康复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2. 康复训练课程计划针对康复训练课程学员数量不稳定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措施:(1)康复服务跟踪:与康复训练课程学员建立稳定的跟踪机制,定期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2)康复效果评估:加强康复效果的评估工作,通过定期复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手段恢复产妇产后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功能,以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改善生殖器官功能,帮助产妇恢复健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治疗方法和效果。
一、研究现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指产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与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排便困难、性交困难、盆底脱垂等症状,给产妇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症状,而且3%至11%的人在生育后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并持续近3年。
由于产妇在生育后盆底肌肉和韧带受到损伤和松弛,所以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盆底肌锻炼训练、电生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
研究人员还发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与产妇的年龄、产伤情况、治疗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治疗方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训练、电生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1. 盆底肌锻炼训练盆底肌锻炼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盆底肌收缩和放松的动作来锻炼盆底肌肉,恢复其力量和功能。
这是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核心方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盆底肌锻炼训练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或者专业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持续锻炼8-12周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 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是一种利用电刺激来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的治疗手段。
通过电生理治疗,可以帮助产妇快速找到盆底肌肉,并通过电刺激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和功能改善。
电生理治疗一般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剂量和频次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以上三种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研究现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研究现状杨文斗【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疾病的类型主要包括:粪失禁、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等,上述疾病中属尿失禁表现最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是功能障碍而造成的疾病.女性生殖器官正常位置的维持主要依靠子宫韧带或是多层肌肉,若患者存在盆底症状退化或是某些疾病引起的盆底症状损伤,很有可能导致生殖器官的支持功能减弱,若患者盆腔脏器脱垂,那么自身阴道分娩损伤将会随之而腹压增加,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妊娠和分娩是最危险的,国外学者调查研究:约有1/3的妇女在产后存在尿失禁,1/10的妇女产后存在粪失禁,而盆腔器官脱垂有1/7.由此可见,妊娠与分娩对女性盆底肌肉的伤害很严重,除了对患者骨盆底肌肉造成损害,还会通过阴部神经受损导致患者去神经损害.为此,应该在产后及时加以康复和治疗,以免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文就基于当前的康复治疗手段进行深入探讨,具体报道如下.【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6【总页数】3页(P196-198)【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盆底康复;生物反馈;电刺激【作者】杨文斗【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近几年,相关学者报告表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呈现逐渐发展的趋势,导致此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就是分娩和妊娠[1]。
临床中最常见的盆底肌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家庭康复器以及Kegel训练法[2],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如何在正确的时间段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此,现就对此种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进行进一步探讨,具体情况下。
盆底是由筋膜与多层肌肉组成的,对盆底肌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主要有3层存在:①外层;由浅层筋膜与肌肉组成;②中层——是一种泌尿生殖膈;③内层包括肛题肌与筋膜[3]。
盆底康复行业报告
盆底康复行业报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盆底康复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盆底康复是指针对盆底肌肉群和盆腔器官功能障碍进行的康复治疗,主要针对盆底肌肉无力、尿失禁、盆腔脱垂等问题。
本报告将对盆底康复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盆底康复行业发展现状。
盆底康复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盆底康复作为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目前,盆底康复机构和专业医疗机构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盆底康复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盆底康复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人,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因此,盆底康复市场需求巨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三、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盆底康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盆底康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物理治疗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盆底康复技术将不断创新,例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康复设备等将逐渐应用到盆底康复治疗中,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盆底康复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盆底康复行业的专业人才短缺,需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
其次,盆底康复技术标准尚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
此外,盆底康复行业的市场监管亟待加强,防止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盆底康复机构。
五、发展建议。
为了促进盆底康复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盆底康复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强盆底康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盆底康复行业的专业水平;三是加强盆底康复行业的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患者权益。
中国女性产后盆底康复发展现状
中国女性产后盆底康复发展现状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dysfunction,PFD)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包括尿失禁、粪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其中最常见的为尿失禁。
在中国约45%的已婚女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PFD,该疾病造成女性日常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对女性的心理和自信心亦造成不良影响[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极其的重要和实际。
现将产后形成PFD的主要因素、中国女性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情况与需求、产后康复治疗的各种方法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1.产后形成PFD的主要因素1.1 孕期生理性改变孕期生理性改变多在产后7~8周恢复。
如产后生理性改变不能及时恢复,日后极易发生PFD。
张珂[2]等研究发现,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女性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明显比产后恢复正常的女性的BMI值大,说明分娩前BMI与产后PFD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BMI值大者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引起长期而持续的高腹压状态导致了盆底组织的损伤;BMI值大者多伴有血脂和(或)血糖异常,从而产生微血管病变、盆底及膀胱神经的损伤,是造成PFD的原因之一。
1.2 胎儿头围与出生时体重胎儿头围与出生时体重与产后SUI明显相关,由于妊娠期盆底组织承受较大负荷,导致盆底软组织去神经作用。
在陈娟[3]的研究中,新生儿的体重增加导致UI的风险增加。
在张珂[2]等研究中,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女性的头围明显比产后恢复正常的女性的胎儿头围大。
1.3 阴道分娩方式关于产后分娩的方式对盆底软组织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阴道分娩是导致PFD的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阴道分娩,特别是使用产钳助产的,是导致盆底软组织过度牵拉和撕裂而损伤的高危因素。
在产后恢复过程中,易出现肛提肌纤维化、盆底肌肌力减弱[4]。
在张珂等[2]的研究中,发现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女性的阴道分娩率(86.3%)高于产后恢复正常的女性(60.0%)。
盆底工作总结
盆底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在此,我将对我部门在盆底康复与保健工作方面的上半年进行总结。
一、业务开展情况
上半年,我们积极推进盆底康复项目的实施,针对产后女性、中老年妇女以及有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通过引进先进的盆底肌评估系统和康复设备,为众多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她们改善盆底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二、服务优化
我们加强了对盆底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定期举办公益讲座,让更多的女性朋友了解到盆底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自我检测和预防的方法。
同时,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使每一位就诊者都能享受到专业、贴心的服务体验。
三、技术团队建设
为了提升盆底康复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们组织了多次内部培训和外部进修学习,包括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使得团队成员在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合作拓展与科研创新
本阶段,我们积极寻求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机会,共同推进盆底康复事业的发展,并参与了一些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探索更为精准高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虽然我们在盆底康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患者的依从性有待提高,盆底康复疗程后的追踪随访机制尚待完善等。
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同时建立健全长期随访制度,确保康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关爱女性健康,守护生命之托”的使命,不断提升盆底康复服务水平,为广大女性同胞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谢谢大家!。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及体型恢复的研究现状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及体型恢复的研究现状摘要:目的:基于目前关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及体型恢复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就现有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手段进行总结和归纳。
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比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式的各自特点和优势。
通过分析相关方法的实验,研究关于产后盆底肌损伤的机理以及其功能恢复的原理,将运动康复训练方法、生物反馈疗法与电刺激等进行了解和比较。
结果:盆底肌的康复过程多为先进行盆底功能测试,盆底肌功能康复和体型恢复的原理与方法主要是使产妇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症状和盆底肌损伤情况学习并有意识的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其中盆底肌功能锻炼、产后瑜伽操和普拉提运动、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疗法等手段来护理和干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重建和提高。
结论:在针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方面应在联合治疗和个性化方案的定制方面做进一步的疗效研究。
这也是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处需要学者加以考证并提出可靠数据与结论。
关键词:盆底功能;体型恢复;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前言盆底肌肉(pelvic floor muscles, PFM)是指一群封闭骨盆底的肌肉。
盆底肌肉的特殊结构对维持盆腔脏器的位置和正常生理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承担并支撑着直肠、膀胱、子宫等盆腔脏器。
女性盆底组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妊娠期子宫和胎儿的长期压迫,自然分娩时造成盆底肌的扩张和损伤,引起肌肉组织及其筋膜因过度扩张而弹性降低、并伴有部分肌肉纤维断裂等[1]。
在分娩的过程中,盆底组织受到胎头的挤压,盆底组织拉伸延长,而肌肉也高度扩张,致使盆底组织发生去神经改变和结缔组织间的连接分离等一系列变化。
难产、阴道助产等也易引起膀胱颈的位置和活动度的改变、盆底和尿道周围组织损伤、尿道闭合压下降[4]。
所有女性,都应接受盆底功能检测,发现问题尽早治疗,以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女性这方面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5、6]。
产后康复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产后康复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产后康复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概述产后康复是指为女性在产褥期提供的一系列医疗、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以促进其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产后康复行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本报告将对产后康复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业链、主要企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产后康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市场增长迅速。
截至2021年底,中国产后康复市场规模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千亿元人民币。
这个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产后康复意识的普及以及产后康复需求的增加。
三、产业链产后康复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机构、专业护理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和家庭护理服务等多个环节。
医疗保健机构主要包括医院产科、妇产科专科医院等,提供产后检查、治疗和康复等服务;专业护理机构主要包括产后康复中心、月子中心等,提供专业护理和康复服务;健康管理机构主要针对产妇和胎儿提供营养调配、身心健康评估等服务;家庭护理服务主要指家庭医生、月嫂等提供的居家护理服务。
四、主要企业1.医院产科:医院产科是产后康复行业的主要力量之一,除了提供产前检查和分娩服务外,还提供产后康复服务。
国内各大医院产科都在积极开展产后康复项目,如盆底康复、子宫修复、乳房护理等。
2.专业护理机构:专业护理机构是产后康复行业的另一重要力量,包括产后康复中心、月子中心等。
这些机构通常由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组成,提供全面的产后康复服务,如产褥期保健、母婴护理、月子服务等。
3.健康管理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主要针对产妇和胎儿提供营养调配、身心健康评估等服务。
这些机构通常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组成,为产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4.家庭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服务主要指家庭医生、月嫂等提供的居家护理服务。
这些服务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便捷的居家护理服务。
产后盆底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
2 ・ 4
国 际 妇 产 科 学杂 志 2 1 0 1年 2月 第 3 8卷第 1 期 JIt s t y eo,eray2 1 , 13 , o I n t n clF bur 0 1Vo.8 N . Ob e G
・
综
述 ・
产后盆底功能重建 的研 究进展
张 珂 综述 贺 晶 △ 审校
( /t btt yeo , O 13 :42 ) 性 盆 底 功能 障 碍 性疾 病 (e i f o pl cl r v o
ds nt n P D) yf c o ,F 的研 究集 中在老 年妇女 。近年 较 多 u i 的流行 病 学 调查 显示 , 妊娠 和 分娩 是 P D的独 立 危 F 险因素 , 使产 后盆 底 功能 重建 显得 极 为重要 和 实 际 。 产 后盆 底重 建指 应用 物理 方 法 ,通过 主 动和被 动收 缩或 刺 激盆底 肌 、 增加 逼尿 肌 的稳 定 性 、 复盆 底 功 恢 能 , 而 治疗 产 后 尿 失 禁 ( r ay ic nie c , I 从 ui r n o t n e U ) n n
【 摘 要 】 女性盆底功能 障碍性疾病 (F 包括盆 腔器官脱垂( O ) 尿失禁 ( I和粪失禁( I , P D) P P、 U) F )是妇女
常 见 病 。 是 影 响 人类 生活 质 量 的五 大 疾 病 之一 。 F 也 P D病 因 很 多 , 行 病 学 调 查 显示 , 娠 和 分娩 是 P D 的独 流 妊 F 立 危 险 因 素 。针 对 妊 娠 与 分 娩 对 盆 底 结 构 和 功 能 影 响 、 产后 盆底 功 能 障 碍 的发 病机 制 、 危 因素 及 其 目前 常 高 用 的 康 复技 术 . 盆底 肌 肉锻 炼 、 刺激 和生 物 反 馈 等 治 疗 方法 、 弊 、 在 的 问 题 及诊 治 进 展 等 综 述 。 如 电 利 存
盆底康复
28
一、盆底现状 二、盆底康复治疗
三、如何开展及病历分享
29
三、如何开展?
1、宣传介绍:孕妇学校讲课,产科门诊宣传材料; 2、分娩后出院前,强调产后盆底评估很重要; 3、产后复查,常规盆底评估。 4、妇科盆底门诊。
30
三、如何开展?
常规盆底评估 病史问诊:年龄、孕产次、分娩胎儿体重、孕期、产后是否漏尿、脱垂、阴道排 气、阴道松弛、性生活情况,BMI。 查体:POP-Q分期,手测盆底肌力。 辅助检查:盆底肌力测定(盆底I、II类纤维肌力、疲劳度、盆底动态压力),尿 垫实验,尿动力学检查,盆底超声。 诊断: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壁脱垂,盆底肌力减退。 处理:Kegel训练、盆底康复治疗、3月后复查。
7
盆底现状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 治疗现状 40岁以上女性,41%有漏尿症状,但只有25%患者在 临床上被诊断患有尿失禁,而只有12%的患者得到了 专科医生的治疗。
Minassian VA, Yan XS, Lichtenfeld MJ, Sun H, Stewart WF. The iceberg of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Int Urogynecol J. 2012;23(8):1087–1093.
耻骨-阴道肌和耻骨-直肠肌占70%,耻骨-尾骨肌占90%,髂骨尾骨肌占68%;
19
盆底结构与功能维持
盆底肌肉:
盆底深层肌
以一类肌纤维为主
强直收缩,长而持久,不易疲劳。维持盆底肌 肉张力,保持盆腔脏器位置。
20
盆底结构与功能维持
21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分析
2021年3月第5期综合医学论坛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分析彭俊英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69【摘要】目的:探析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分娩的产妇11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对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
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盆底功能、健康状况评分。
结果:对于近期疗效来说,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36 %,对照组为83.64 %,组间差异显著(P<0.05)。
针对盆底功能而言,实验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盆底收缩压力、盆底静息压力、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对于健康状况来说,实验组躯体功能、症状消除、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疗效的作用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还可以增强产妇健康状况,提高产妇预后及生活质量,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盆底功能;健康状况[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221-02随着孕产妇年龄的不断增大,妊娠与分娩次数的增加,引起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的情况越来越多,使盆底肌肉变得松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松弛、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1]。
倘若因妊娠与分娩引起的盆底肌肉损伤未得到及时治疗,症状就会越来越重,加之身体机能的不断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就会越来越高,最终只能给予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必须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与训练[2]。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4), 595-598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0.104093Status and Progress of PostpartumPelvic Floor FunctionalRehabilitationNing Wang, Rong J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Received: Apr. 4th, 2020; accepted: Apr. 19th, 2020; published: Apr. 26th, 2020Abstract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 this paper,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variou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s to as-sist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recovery are describ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workers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o help puerpera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revention and away from FPFD.Keywords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covery, Pregnancy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Kegel Motion,Biofeedback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王宁,景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收稿日期:2020年4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6日摘要盆底康复是产后康复治疗的重要问题。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盆底康复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盆底康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未来的工作,现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未来的计划。
一、过去工作的总结(一)工作成果1、患者数量增加通过宣传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认识到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前来寻求治疗。
过去一年,我们共接诊了_____名盆底康复患者,较前一年有了显著的增长。
2、治疗效果显著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盆底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例如,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减轻,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得到控制,性生活质量提高等。
据统计,治疗有效率达到了_____%。
3、团队建设加强我们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充实了盆底康复团队。
同时,加强了内部培训和学习交流,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4、设备更新升级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盆底康复设备,如_____、_____等,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存在的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有很多潜在患者对盆底康复缺乏了解。
我们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还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2、患者依从性有待提高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按时复诊,或者不能坚持完成整个治疗疗程,影响了治疗效果。
3、服务流程不够优化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存在等待时间过长、服务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4、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不够紧密盆底康复工作需要与妇产科、泌尿科等多个科室密切协作,但目前的沟通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未来工作计划(一)加强宣传推广1、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盆底康复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开展义诊活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社区、企业等地开展义诊活动,为广大女性提供免费的盆底功能评估和咨询服务,让更多人了解盆底康复。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盆底康复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为盆底康复工作的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盆底康复对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兢兢业业、积极主动地开展了盆底康复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计划。
一、工作总结1. 康复效果评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与团队成员合作,采用多种方法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康复措施的满意度进行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我们发现盆底康复在改善女性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并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认可。
2. 康复方案完善为了更好地开展盆底康复工作,我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康复方案。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康复专家的交流,我们逐渐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盆底康复方案。
这一方案由康复操、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多个康复手段相结合,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意识宣传增加为了提高公众对盆底康复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我参与了多个康复知识普及活动,并积极撰写相关文章进行宣传。
通过与媒体的合作,我们的宣传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盆底康复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而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接受率。
二、工作计划1. 推动相关政策作为盆底康复的从业者,我深知政策的重要性。
因此,未来我将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工作,争取为盆底康复行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条件。
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盆底康复工作,我将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康复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康复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 深入研究康复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盆底康复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团队的合作,不断挖掘康复潜力,探索更加有效的康复手段,以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和疗效。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一、工作总结过去一年里,我们团队在盆底康复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与医疗专家的合作、患者的积极参与和我们团队的努力,我们成功地为许多患者提供了盆底康复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患者意识的提高我们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盆底康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组织了座谈会、讲座和宣传活动,向患者传授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帮助患者认识到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推广康复技术和方法我们团队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康复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治疗服务。
我们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学习和掌握了一系列创新的盆底康复技术,包括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推广,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并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3. 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我们意识到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我们在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康复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和调整。
这种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并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4. 建立患者支持网络为了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我们建立了一个患者支持网络。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我们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互相支持的平台。
这个支持网络不仅提供了患者间的情感支持,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康复建议和信息资源。
二、工作计划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盆底康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计划:1.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将密切关注盆底康复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进展,不断学习和更新我们的专业知识。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课程和阅读相关文献,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2. 拓展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我们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更多专家和医生建立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4), 595-598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0.104093Status and Progress of PostpartumPelvic Floor FunctionalRehabilitationNing Wang, Rong J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Received: Apr. 4th, 2020; accepted: Apr. 19th, 2020; published: Apr. 26th, 2020Abstract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 this paper,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variou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s to as-sist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recovery are describ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workers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o help puerpera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revention and away from FPFD.Keywords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covery, Pregnancy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Kegel Motion,Biofeedback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王宁,景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收稿日期:2020年4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6日摘要盆底康复是产后康复治疗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各类康复治疗手段辅助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情况做出阐述,提高医务工作者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识,帮助产妇在产后早期预防和远离FPFD。
王宁,景蓉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妊娠与盆底肌功能,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FPFD)是一组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损伤,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所导致盆底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的总称[1]。
临床常见的有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 FSD)、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 FI)等。
其中以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最为常见。
目前,FPFD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其病因很多,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其主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20%~40% [3][4],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
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PFD确定的相关发病因素包括年龄、肥胖、绝经、妊娠及经阴道分娩次数、盆腔手术、尿路感染等[5][6],而在这些因素中又以妊娠、分娩时盆底肌肉损伤为主,约40%的产妇产后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肉损伤[7]。
因此,探寻安全高效的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
2. FPFD发生的原因2.1. 妊娠与盆底功能损伤1) 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女性盆底主要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肌肉和筋膜组成的,就像吊床一样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着我们的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项生理功能。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产妇的骨盆不仅要承受逐渐增加的盆腔脏器的重力,还要进行多种生理功能活动,尤其是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是产程过长等均会导致产妇的盆底肌肌力下降,使盆底受损或出现松弛的现象[8]。
2) 孕期激素变化:孕期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松弛素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其中松弛素主要作用是抑制妊娠期间子宫肌肉的收缩,松弛肌肉,以利于维持妊娠;其次是作用于靶器官的结缔组织,使骨盆韧带扩张、子宫颈松软、阴道松弛,以利于分娩。
Kristiansson [9]等研究证实,妊娠期妇女背部和骨盆部的疼痛程度与血清松弛素的水平成正比,与妊娠期松弛素的大量分泌使骶髂关节、髋关节和耻骨间纤维软骨及其韧带变得松弛有关。
也有研究表明[10],妊娠期出现盆底功能的改变与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可作用于盆底支持组织,引起盆底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孕期和产后FPFD的病理机制之一。
2.2. 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妊娠期间,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盆底解剖结构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随着胎儿长大,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组织的长期压迫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分娩时,胎头挤压对骨盆底有直接机械损害,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会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Sultan [11]等对妊娠和分娩后妇女进行比较,发现阴部神经损伤会导致盆底横纹肌、尿道和肛门括约肌去神经支配,是产后粪失禁和尿失禁的发病基础。
会阴撕裂、会阴侧切等均能导致盆底肌纤维和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使会阴肌力下降。
阴道分娩时胎儿过大、产程延长、难产、器械助产等更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王宁,景蓉活动度改变、尿道闭合压下降,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12][13]。
3. FPFD危害F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 国内外研究报道,发病率高达20%~40% [3][4],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可表现为腰痛,自觉下坠感,阴道伴有脱出物,分泌物异常等;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喷嚏或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大时出现不自主的漏尿、溢尿等症状。
性功能障碍,部分会导致性生活不满意,这些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进行了长期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反馈效果。
最早的盆底康复运动,即“Kegel运动”由美国妇科医生Arnold Kegel 于1948年首次描述,即嘱患者收缩肛门和阴道,通过指导其正确收缩盆底肌群,来达到加强括约肌收缩和耻尾肌支撑功能的目的。
林敏[14]通过对100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锻炼对照研究,得出结论,在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围生期应用凯格尔运动,可改善排尿状况及盆底综合肌力,降低漏尿率,对防治产后尿失禁意义显著。
近年来,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检测盆底肌力,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生物反馈是一种通过生物反馈仪,在已转换的盆底肌图像、声、光等信号的引导下进行特定肌肉收缩的盆底肌主动锻炼法;电刺激是一种采用电流对盆底肌肉和神经进行刺激的物理疗法[15]。
胡群芳[16]等人认为对于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系统的盆底康复治疗即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超声下盆底肌解剖结构,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王琳琳、朱敬云[17]等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得出电针联合透灸可提高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有研究表明[18]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有效率高,同时也可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女性性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于产后是否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研究表明[19]产后开始盆底康复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盆底肌的修复,改善盆底功能受损,预防尿失禁的发生,有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亦有研究证明[20]产后不同时间段开始康复训练均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不同时间段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无差异。
此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产前产后进行综合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措施[21],安全无创伤、简便、有效,对于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作用。
盆底功能性障碍需要长期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研究表明[22]微信打卡督导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增强康复训练的效果,争取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能力,从而达到盆底康复治疗的目的。
5. 结论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对预防及治疗FPDF有明显的作用,其中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是预防FPDF 及保守治疗的首选,简单、方便、安全,也可以联合祖国医学中医治疗手法电针联合透灸或手法按摩取得更好的疗效。
对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早期进行;并可通过微信打卡督导管理模式提高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
在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后,更多的女性再次面临产后盆底康复问题,故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指导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发展,为广大女性群体服务,提高广大女性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41.王宁,景蓉[2]Strinic, T., Bukovic, D., Roje, D., et al. (2007) Epidemiology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habitants. Collegium Antropologicum, 31, 483-487.[3]Erekson, E.A., Fried, T.R., Martin, D.K., et al. (2015) Frailty,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Old-er Women with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26, 823-830.https:///10.1007/s00192-014-2596-2[4]Islam, R.M., Bell, R.J., Billah, B., et al. (2016)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Pelvic Floor Disorders in Women inBangladesh. Climacteric, 19, 558-564.https:///10.1080/13697137.2016.1240771[5]张晓薇, 曲坚.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8): 590-592.[6]李环, 吴瑞芳, 李瑞珍, 等. 盆底重建手术31例临床分析[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妇产科分册, 2009, 36(4):333-335.[7]曲坚, 张晓薇. 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4): 304-306.[8]刘娟, 陈灿明, 徐扬.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力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6(5): 9-12+31.[9]Kristiansson, P., Svaidsudd, K. and von Schoultz, R. (1996) Serum Relaxin, Symphyseal Pain, and Back Pain duringPregnanc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75, 1342-1347.https:///10.1016/S0002-9378(96)70052-2[10]郑颖, 李瑞满, 帅翰林, 王晓玉, 罗新. 血清松弛素与孕产妇盆底功能变化的关系[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 12(2): 96-99.[11]Sultan, A.H., Kamm, M.A. and Hudson, C.N. (1994) Pudendal Nerve Damage during Labour: Prospective Study be-fore and after Childbirth. 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101, 22-28.https:///10.1111/j.1471-0528.1994.tb13005.x[12]Da Roza, T., de Araujo, M.P., Viana, R., et al. (2012)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to Improve Urinary Incontinencein Young, Nulliparous Sport Students: A Pilot Study.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23, 1069-1073.https:///10.1007/s00192-012-1759-2[13]张艳, 易念华, 吴兰, 方俊娴.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3): 351-355.[14]林敏. 凯格尔运动在产后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 2016, 22(22): 98-99.[15]曹婷婷, 王建六, 孙秀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9, 28(6): 465-468.[16]胡群芳, 朱燕飞, 胡密淑, 王天意.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18): 4108-4110.[17]王琳琳, 朱敬云, 任志欣, 张海玲, 吴艳荣. 电针联合透灸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20(2): 157-161.[18]付婷婷, 郭汉青, 李委蔚, 田英, 刘青云, 赵淑萍. 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的效果[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1-4 [2020-04-13].[19]区洁, 杜月平, 杜嘉茵.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24):21-23.[20]李环, 吴瑞芳, 光晓燕, 祁锋, 肖爱民, 马喆, 胡艳, 陈瑜, 张巍颖, 刘星, 王子超.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37): 3699-3704.[21]卫超亚, 赵慈瑾, 丁云. 产前产后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措施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25): 182+187.[22]程丽, 胡健女, 王萍. 微信打卡督导管理模式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性科学, 2020(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