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报告样本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例熔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实验名称熔点、沸点的测定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实验目的1.掌握用齐列管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熔、沸点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测定熔、沸点的意义。
实验原理P40 2.1P45 2.2为什么测熔、沸点?1、作为特定物理常数,在化合物的初步鉴定、分离和纯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用于初步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处于平衡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通常只有纯净的物质才有固定的熔点,并且熔化范围极短,约为0.5~1℃;而不纯的物质由于杂质的存在,而使熔点降低,熔化温度范围变宽;通常把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熔程。
物质的杂质越多,其熔程就越宽,不同的化合物有不同的熔程。
因此,通过熔程的测定,可用于化合物的初步鉴定,同时也可根据熔程的长短来定性的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
常用毛细管法、显微熔点仪来测定。
沸点:当化合物受热时,其蒸汽压升高,当蒸汽压达到与外界压力(通常为1个大气压,0.1Mpa,760mmHg)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沸点。
由于物质的沸点与外界大气压的有关,因此,在讨论或报道一个化合物的沸点时,一定要注明测定时的外界大气压,如果没注明,就是默认的一个大气压。
常用微量法(毛细管法)和常量法(蒸馏法)来测量。
当用毛细管法测定时,先加热到内管有连续气泡快速逸出后,停止加热,使温度自行下降,气泡逸出速度逐渐减慢,当最后一个气泡刚要缩进内管而还没有缩进,即与内管管口平行时,这时待测液体的蒸汽压就正好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时的温度就是待测液体的沸点。
实验药品用量及物理常数实验装置图P42图2.4(1)、(4)和图2.7熔点、沸点测定装置b形管毛细管温度计固体样品液体样品温度计沸点外管沸点内管温度计实验流程图1、熔点测定2、沸点测定实验步骤、现象、注释实验注意事项1、制作毛细管时,封端头不能带尖,不能弯曲,应整体一样粗细,端头熔成一个小玻璃球。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同组人姓名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简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四、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第二部分实验报告五、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产率计算)七、结果与讨论(其主要内容对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的改进意见;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的回答等等)篇二:《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例】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实验的基本原理;需掌握哪些基本操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的已学过的某些操作。
】了解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低沸点化合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洗涤和常压蒸馏操作。
二、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本项内容在写法上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文字叙述要求简单明了、准确无误、切中要害。
主、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用乙醇和NaBr-H2SO4为原料制备溴乙烷是典型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因溴乙烷的沸点很低,在反应时可不断从反应体系中蒸出,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主反应NaBr + H2SO4CH3CH2OH + HBrHBr + NaHSO4CH3CH2Br + H2O副反应2 CH3CH2OH CH3CH2OHH2SO4 + 2 HBrCH3CH2OCH2CH3 + H2OCH2H2+ H2OSO2 + H2O + Br2三、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和原料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按实验中的要求列出即可。
】【物理常数包括主要原料、主要产物与副产物的性状、分子量、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光率、溶解度等,最好用表格形式列出,注意有单位的物理常数必须给出具体单位。
查物理常数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物理常数手册的查阅方法,更重要的是因为知道物理常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指导实验操作。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一
乙 酸 正 丁 酯 的 合 成 及 产 物 的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水器的使用2. 学习可逆反应转化率的提高二.实验原理:OHOACETIC ACID+HOBUTAYL ALCOHOLOBUTYL ETHANOATE+HOHWATER三.仪器和试剂要求:高效气相色谱,邻苯二甲酸二壬脂为固定液。
柱温和检测温度为100℃,气化温度150℃,热导检测器,氢气为载气,流速15ml/min主要试剂摩尔质量(g/mol ) 体积(ml ) 质量(g ) 摩尔数(mol )正丁醇(Butanol ) 74.12 11.5 9.265 0.125 冰醋酸(Aceticacid )60.05 7.2 7.506 0.125四.实验装置:回流分水装置五.实验步骤及现象:六.产品性状、外观、物理常数:无色油状物质,产量:81.76-72.54=9.22g 沸程121.5-122.5℃详见色谱分析报告七.产率计算:理论产量为:14.52g 实际产量为:9.22g 产率为:63.50%八.实验讨论:1.反应瓶中同时还有哪些副反应?答:由于是酸催化反应,会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因此,副反应会是很多的,比如消去反应生成烯,两个正丁醇分子脱水生成醚等。
2.浓硫酸多加有何不好?答: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只需少量。
如果浓硫酸多加,极易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碳化,溶液颜色变黄。
3.本实验用什么方法提高转化率?答:本实验利用醇、酯和水形成共沸物,利用分水器把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除去,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
4.本实验如是正丁醇过量好不好?本实验如是乙酸过量好不好?答:正丁醇的过量会使蒸馏时有前馏分,产物的纯度就会降低;乙酸过量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在洗涤的过程中会被洗掉。
5.为什么洗涤粗产品时不用NaOH溶液?答:NaOH溶液会使酯水解。
6.为什么产品一定要洗至中性?答:无论是酸性或是碱性,都会使产物在蒸馏的高温度下水解,产率下降,产物不纯。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基本实验仪器和常用试剂,掌握一些关键技术的实验方法,帮助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实际操作进行全面认识。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主要有以下内容:1.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2.利用有机反应的方法进行有机合成3.利用物理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鉴定实验步骤下面对本次实验的步骤进行介绍:实验一:分析酸度和降解物组成1.在实验器具清洗干净后,取一个25毫升的试样。
2.加入1毫升的0.1mol/L KOH溶液。
3.观察开始反应。
4.记录反应时间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5.记录反应结束后,放置30分钟,取一份反应溶液。
6.加入20毫升的0.1mol/L的酸性钼酸盐,在30分钟内加入3毫升的氧化亚铁溶液。
7.记录加入氧化亚铁溶液的时间,测定吸收值。
8.结果计算实验。
实验二:有机合成方法1.在实验器具清洗干净后,取一个25毫升的二甲基甲醛。
2.加入5毫升丙烯酸,用三氯乙酸调节pH值。
3.反应12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入冰箱中冷却30分钟。
4.过滤出白色沉淀,放入硝酸盐中。
5.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后,过滤出白色固体并干燥。
6.编写有机合成实验记录。
实验三:物理性质检测依次进行以下测试:1.毛细管测定2.熔点测定3.红外光谱测定4.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实验结果在实验一中,我们观察到反应溶液的颜色由灰色变为深棕色,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的降解物主要是甲醛和一些酮类化合物。
在实验二中,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我们得知这是一种有机合成实验,产物为2-丙烯酰基-3-氮杂六环。
在实验三中,我们得到的测试数据为:毛细管测定值为1.3;熔点测定值为78-82℃;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一个程度较深的吸收峰(780-830 cm-1)和一个程度较浅的吸收峰(1290-1340 cm-1);核磁共振波谱图中出现两个核磁共振信号,MS = 22和43,共四个比信,表明化合物中含有两个不同种类的核。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合成对硝基硝酸苯和苯酚,学习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对硝基硝酸苯是苯的硝基取代产物,可以通过苯烃与硝酸的反应得到。
反应式为:
C6H6 + HNO3 → C6H5NO2 + H2O
苯酚是苯的氢的取代产物,可以通过苯烃与酸的反应得到。
反应式为:
C6H6 + HCl → C6H5OH + H2
实验步骤:
1.取少量苯一滴入试管中,加入醇硝酸,蓄热在温水中加热,观察产物。
2.取少量苯滴入试管中,加入浓HCl溶液,加热,观察产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反应观察可见,试管中的溶液开始变黄,后变浅褐色,产物沉淀在试管底部。
2.反应观察可见,试管中的溶液开始变混浊,后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讨论与误差分析:
1.由于本实验所用的试剂和设备质量限制,实验中可能存在一
定的误差。
2.在合成对硝基硝酸苯时,未能控制温度和时间的精确计量,
可能导致产物的纯度降低。
3.在合成苯酚时,蒸馏过程中可能有部分产物的挥发损失,降
低了产物的收率。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合成了对硝基硝酸苯和苯酚,并观察到了相应的产物形成反应。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实验目的得到了满足。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我加深了对有机化学合成原理的理解,并学习到了实验中的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这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Tit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spirinAbstract: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1. Salicylic acid (2.0 g)2. Acetic anhydride (5.0 mL)3.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2-3 drops)4. Ethanol (30 mL)5. Distilled water6. Melting point apparatus7.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plates8. TLC developing chamber9. UV lamp10. Infrared (IR) spectrometerThe procedure for synthesizing aspirin involved the following steps:1. Dissolving salicylic acid in acetic anhydride and addinga few drops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3. Allowing the reaction mixture to cool and then adding it to a mixture of ethanol and distilled water to precipitate the aspirin.4. Collecting the precipitated product by filtration and washing it with cold water.5. Drying the product and determining its melting point.The synthesized aspirin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thefollowing techniques:Results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In conclusion, aspirin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sized aspirin, such as its melting point and appearance,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literature values. The TLC analysis indicated the purity of the synthesized aspirin, and the IR spectrum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specific to aspirin. Overall, this experiment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spirin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in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标题:合成和表征对硝基苯乙烯的研究引言:对硝基苯乙烯进行合成和表征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基础实验之一、硝基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硝基苯乙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表征。
实验部分:1.合成硝基苯乙烯:首先,在反应瓶中将苯乙烯溶液(体积为50mL)加热至沸腾状态,然后缓慢向其中滴加硝酸(体积为10mL)。
反应进行时,反应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左右,并同时用冰水浴冷却反应瓶的外壁。
反应2小时后,停止滴加硝酸,继续保持反应温度30分钟。
之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冷却后的反应液与水(50mL)进行萃取。
将萃取液进行干燥,然后通过蒸馏提纯硝基苯乙烯。
2.红外光谱表征:使用一台红外光谱仪,将合成的硝基苯乙烯放入位于试样传送带上的光谱泡士,并开始进行光谱扫描。
记录红外光谱图,并分析其中的特征吸收峰。
3.质谱表征:将合成的硝基苯乙烯溶解在一种适合的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注入质谱仪中进行扫描。
记录质谱图,并对其中出现的峰进行分析。
结果与讨论:通过红外光谱图的分析,我们观察到了硝基苯乙烯的特征吸收峰。
在2200-2250 cm-1处出现了一个强烈的吸收峰,这表明有C≡N的键的存在。
另外,在1600-1700 cm-1的位置,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个较强的吸收峰,这说明峰上可能存在C=C的键。
质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硝基苯乙烯的分子峰(M+)出现在m/z=105处,这表明硝基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5综上所述,通过合成和表征硝基苯乙烯的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硝基苯乙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具有所期待的结构。
这项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硝基苯乙烯合成的理解,还为今后的有机合成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硝基苯乙烯,并通过对其的红外光谱和质谱进行表征,验证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
这项实验为有机化学领域中硝基苯乙烯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有机综合性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抗癫痫药二苯乙内酰脲的合成1、 实验目的1。
1 了解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1。
2 掌握冰盐浴的使用及精确控制pH 获得高产量安息香的技术;1.3 了解安息香氧化反应,掌握安息香氧化反应的实验方法;1.4 学会薄层层析板的制作及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进程的实验方法;1.5 了解二苯乙二酮和尿素反应生成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机理和方法;1.6 熟练掌握回流、脱色、重结晶等实验操作。
2、实验原理2.1 本实验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一种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实验分三步:(A)安息香的辅酶催化合成;(B)安息香的氧化——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的进程;(C )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制备.2。
2 总反应式: CHO 1CH C OH O pH 33C CO O C ONH H N N C HN OH O 5,5-二苯乙内酰脲2。
3 安息香的辅酶催化合成本实验中采用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B1(化学名称为盐酸硫胺)代替剧毒的氰化物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
该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产率较高。
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一个噻唑环,是安息香缩合反应的活性中心,在碱作用下容易失去一个氢质子,形成稳定的两性离子,先与苯甲醛作用生成碳负离子,经过异构化脱去质子得到中间体烯胺,再与另一分子苯甲醛作用得到安息香.2.4 安息香的氧化——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的进程安息香能被硝酸或醋酸铜/硝酸铵等氧化剂氧化,生成二苯乙二酮,在反应进程中通过不断取样进行薄层分析来监测反应进程.2。
5 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制备二苯羟乙酮氧化生成的α-二酮可与尿素缩合生成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
二苯乙二酮是一个不能烯醇化的α—二酮,当用碱处理时容易发生碳架重排,得到二苯基乙醇酸。
在碱和尿素作用下,可以发生类似的重排反应,进一步缩合后生成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2.6 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钠盐(苯妥英钠,dilantin)是一种抗痉挛药物,它可稳定用作稳定癫痫病发作,但不能减少发作,静脉注射可控制严重癫痫发作,肌肉注射能防止神经外科手术时发病。
有机物特点的实验报告
有机物特点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有机物特点的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有机物的特点和性质;2. 掌握有机物的常见实验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物的特点有许多,如容易燃烧、易挥发、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等。
本实验将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和仪器来验证有机物的这些特点。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实验器材和试剂:1. 燃烧装置:点燃棒、点火器;2. 挥发性测定装置:干燥法烧瓶、电子天平;3. 溶解性测定装置:试管、滴管、移液管;4. 实验试剂:苯、丙酮、正辛醇、水。
实验步骤:1. 燃烧性质的实验:将一块小块物质(如蜡烛、纸张等)放在燃烧器上,用点火器点燃,观察其燃烧现象,记录实验现象。
2. 挥发性测定实验:先将干燥法烧瓶质量称量,并记下质量。
然后将待测物质放入烧瓶中,重新称重烧瓶和物质的质量,并记下质量。
将烧瓶密封,放到电子天平上,连续称重3次,记录质量的变化。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 溶解性测定实验:取3个试管,分别加入苯、丙酮和正辛醇。
用滴管将水滴加入试管中,观察其溶解性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燃烧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在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有的会有黑色烟雾和残余物质,表明有机物易燃烧且有碳元素的存在。
2. 挥发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的挥发性较大,称重的烧瓶和物质的质量在连续称重过程中逐渐降低,说明有机物易挥发。
3. 溶解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丙酮和正辛醇可溶于水,但也可通过其他有机溶剂来溶解。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有机物易燃烧、易挥发、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结论。
同时,掌握了测定有机物特点的实验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燃烧实验时,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2. 使用挥发性测定装置时需注意防止有机物挥发到空气中;3. 溶解性测定实验时,注意溶剂的选择和使用。
有机化学合成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反应瓶、醇、酸、碱、搅拌棒、减压蒸馏器等。
实验原理:有机化学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构建出所需要的目标有机分子的过程。
通常会涉及到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机理等方面。
实验步骤:
1. 将反应瓶置于实验台上,加入适量醇作为反应溶剂;
2. 依次加入所需的酸、碱等试剂,注意控制投加速度;
3. 使用搅拌棒搅拌混合物,使各试剂均匀混合;
4. 放入减压蒸馏器进行反应,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
5. 反应结束后,进行产品的分离和提纯。
实验结果:经过反应得到了目标有机产物,通过NMR、I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数据显示产物结构正确,纯度较高。
实验讨论:本次合成反应中,反应条件的选择、摩尔比的控制以及反应机理的理解对合成产率和产物结构都有重要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操作技术,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合成实验,掌握了合成方法和技术,
增强了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理解,为今后的有机合成研究打下了基础。
结语:有机化学合成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实验之一,通
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升实验
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
愿每一位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都能牢记实验中
的经验教训,不断进步,追求科学的完美。
有机合成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合成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简述实验目的,需求和预期结果)二、实验原理(说明实验所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原理)三、实验步骤(详细叙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所用试剂、设备和操作条件)1. 准备工作:清洗玻璃仪器,并用无水乙醇清洗;2. 实验步骤一:将XXX加入到XXX中,并搅拌反应底物;3. 实验步骤二:加入XXX试剂,进行XXX反应;4. 实验步骤三:XXX;5. 实验步骤四:XXX;6. 实验步骤五:XXX;7. 实验步骤六:XXX;8. 实验步骤七:XXX。
四、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如颜色变化、物质状态等)1. 实验结果一:产物呈黄色固体;2. 实验结果二:观察到产物晶体形态;3. 实验结果三:测得产物的熔点为XXX。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将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并进行分析,如摩尔比、收率等)1. 反应方程式:A + B →C;2. 成功合成的产物X的收率为70%;3. 产物X的摩尔比为1:2。
六、实验讨论(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详细讨论,解释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偏差,并提出改进的方案)1. 收率只有70%,可能是由于反应不完全或反应中有副反应的产生;2.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实验条件的控制不严格,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有所偏差;3. 可以尝试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提高产物的收率。
七、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通过有机合成反应,成功合成了产物X,其物理性质与理论预期相符,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八、参考文献(列举参考的相关文献)[1] XXX[2] XXX以上给出了一份有机合成实验报告模板,供参考使用。
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篇一:-1 日期: 20XX-9-14班级、姓名: 11级化工张三室温:28℃实验名称: 1-溴丁烷的制备手写版实验报告哦!【摘要】为了提高产率,本实验选用NaBr与浓H2SO4替代HBr,使HBr在实验过程中一边生成一边与正丁醇反应,回流时安装了气体吸收装置以防有毒气体HBr溢出。
得到的粗产品经蒸馏、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再经过精蒸,收集99-103℃的馏分即可得到纯净的产物1-溴丁烷。
产率为______%(本实验没有经过精蒸,所以最后一步不用写)一、实验目的二、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写出反应式及keywords即可)如:① NaBr + H2SO4 → HBr + NaHSO4② CH3CH2CH2CH2OH + HBr CH3CH2CH2CH2Br + H2OHBr易挥发,因此本实验采用NaBr 与浓H2SO4边反应边制备的方法以提高HBr的利用率。
HBr有毒,为防止其溢出造成污染与伤害,本实验采用气体吸收装置。
2、主要仪器及试剂如:回流装置——加热套、100mL圆底/单口烧瓶、球形冷凝管尾气吸收装置——接导管的塞子、漏斗、烧杯蒸馏装置——100mL圆底/单口烧瓶、蒸馏头、温度计、直形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分液装置——分液漏斗、烧杯其他:量筒、滴管装置图:图1 带尾气吸收的回流图2蒸馏试剂:正丁醇(,)、NaBr(,)、浓硫酸、碳酸钠、无水氯化钙3、实验记录(主要记录实验操作及现象)8:35 投料: 15mL浓硫酸加入12mL水中(10min左右加完),水浴冷却混合物至室温,分四次加入正丁醇,冷却后再加入 NaBr固体,搅拌。
固体未完全溶解。
9:05 回流:升温(油浴温度设为95℃)。
固体逐渐溶解。
9:21 反应瓶内开始出现回流。
10:25 停止加热,冷却反应混合液直至烧瓶壁上无回流现象,将装置改为蒸馏装置。
10:43蒸馏:升温(油浴温度设为120℃),温度计温度为?℃时有馏分出现,而后温度计示数保持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制备苯甲酸乙酯实验目的:掌握酯化反应的操作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
实验原理:苯甲酸乙酯(化学式:C8H8O2)是一种常见的酯类化合物,通过苯甲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以制备得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苯甲酸 + 乙醇→ 苯甲酸乙酯 + 水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好苯甲酸(Xg)、乙醇(XmL)、浓硫酸(XmL)等试剂,并将玻璃仪器用酒精清洗干净。
2. 反应装置的装配:将一冷凝管和一干燥管分别夹在扣口架上,将燃烧管装入干燥管中。
3. 反应开始:取一烧杯,加入苯甲酸(Xg)和乙醇(XmL),充分搅拌混合。
4. 加入浓硫酸:缓慢地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XmL),并继续搅拌混合。
5. 反应加热:将烧杯放入加热设备中,用柱塞装置调整反应装置的通气速度。
6. 反应过程观察: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气体生成,若有,则停止进气,继续加热。
7. 反应结束:待反应完成后,关闭加热设备,冷却至室温。
8. 产物分离:将反应产物倒入漏斗中,分离有机相和水相。
9. 有机相处理:将有机相倒入干净的蒸馏瓶中,通过蒸馏纯化产物。
10. 实验记录:记录反应前后样品的颜色、形状等变化情况,以及有机相和水相的量。
【实验二】苯甲酸乙酯的鉴定与测定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鉴定苯甲酸乙酯,并通过测定样品的熔点和红外光谱,确定产物的纯度。
实验原理:1. 熔点测定:苯甲酸乙酯的熔点为 X℃,通过熔点测定可以初步判断产物的纯度。
2. 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谱,比对标准图谱,确认产物的结构和纯度。
实验步骤:1. 熔点测定:将产物放入熔点管中,加热至产物完全熔化,记录熔点范围。
2. 红外光谱测定:将产物样品制备成透明的固态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定。
3. 结果分析:比对产物的熔点与红外光谱结果,初步判断产物的纯度和结构。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一的操作步骤,我们成功地制备了苯甲酸乙酯。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反应溶液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菁选6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菁选6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篇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二、实验原理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1.尿素(熔点132.7℃左右)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未知固体2.无水乙醇(沸点较低72℃左右)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未知液体四、试剂用量规格五、仪器装置温度计玻璃管毛细管Thiele管等六、实验步骤及现象1.测定熔点步骤:1装样2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 3记录2.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2之后有液滴出现3全熔3.沸点测定步骤:1装样(0.5cm左右)2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冷却)3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实验结果数据记录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八、实验讨论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
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实验注意事项1、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4、沸点管石蜡油回收。
5、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高等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合成张玲玲6130601012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分析化学一、目的1.掌握丙二酸常用合成方法2.熟悉各种基本操作二、原理三、实验装置四、步骤及现象五、数据记录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实际质量:9.3g 理论质量:18.3g 产率:9.3/18.3=50.82% 对甲基肉桂酸的熔点:160.2-178.5六、思考题(1)丙二酸二乙酯与茴香醛反应也可制备对甲氧基肉桂酸,且丙二酸二乙酯的价格较丙二酸低,但工厂仍然优选丙二酸为原料,试用有机化学反应基本原理解释之。
答:该反应是丙二酸的α—H进攻茴香醛的醛基,生成羟基后脱水消除成碳碳双键。
由于丙二酸二乙酯中两个乙基具有诱导效应,使得亚甲基上的氢不及丙二酸上亚甲基的氢的活性大,即丙二酸亚甲基上的氢更容易进攻羰基上的氧。
(2)如果体系中不加入哌啶,该反应也能够进行,但是反应速度稍慢,试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解释并用反应机理式表示哌啶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答:哌啶分子提供氢原子的能力较强,可通过提供氢来引发反应,使反应速度加快。
哌啶环上的氮原子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于sp2杂化轨道上,因它不参与共轭而能与H+结合,所以具有弱碱性,易夺取丙二酸中间碳上的氢离子而形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再去进攻茴香醛羰基上的碳正离子。
而哌啶是六氢吡啶,不含有双键,性质与脂肪族仲胺相似,N上也存在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再综合烃基的给电子效应,碱性增强,夺取质子的能力增强,所以,加入哌啶后可明显加速反应。
七、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合成方法。
并进一步巩固了冷凝回流、常压蒸馏等基本操作。
在查找实验文献的过程中也学习了如何去筛选有用信息等技能。
实验二对甲氧基苯丙酸合成张玲玲6130601012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分析化学一、目的3.掌握加氢是基本方法与步骤4.熟悉各种基本操作二、原理三、实验装置四、步骤及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五、数据记录与处理作时间与吸氢体积的曲线:时间--X 轴,体积--Y 轴20406080100120V /m lT/min六、思考题(1)对甲氧基肉桂酸加氢还原为对甲氧基苯丙酸后,虽然分子量有所增加,但是其熔点却降低了大约70℃,试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解释之。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示例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溴乙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蒸馏装置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主反应、副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NaBr + H2SO4 = NaHSO4 + HBr
HBr + CH3CH2OH = CH3CH2Br + H2O 副反应:2 CH3CH2OH + H2SO4 = CH3CH2OCH2CH3 CH3CH2OH + H2SO4 = CH2=CH2 + H2O
五、实验装置图:(要画出标准磨口仪器的装置图)
六、实验流程:
八、产率计算:
产品:溴乙烷无色透明液体沸程:38~39.5℃,产量:10.0g
体积:6.8ml 密度:1.47 产率:73%
九、讨论:
本次实验的产物产量和质量基本合格。
加浓硫酸洗涤时发热,表明粗产物中乙醚、乙醇或水分过多,这可能是反应时加热太猛,使副反应增加。
另外,也可能由于从水中分出粗油层时,带了一点水。
溴乙烷的沸点很低,硫酸洗涤时发热使一部分产物挥发损失。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年月日
学生姓名同组人姓名: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简图)
三、主要仪器设备、药品
四、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五、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
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产率计算)
七、结果与讨论
(其主要内容:对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的改进意见;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的回答等等)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苯甲酸的制备实验一、试验目的掌握甲苯液相氧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回流、减压过滤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苯甲酸(benzoic acid)俗称安息香酸,常温常压下是鳞片状或针状晶体,有苯或甲醛的臭味,易燃。
密度1. 2659(25℃),沸点249. 2℃,折光率1. 53947(15℃),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松节油。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醇酸树脂和聚酰胺的改性剂、医药和染料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制备增塑剂和香料等。
此外,苯甲酸及其钠盐还是金属材料的防锈剂。
苯甲酸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三种: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三氯甲苯水解法、邻苯二甲酸酐脱酸法。
其中以空气氧化法为主。
氧化反应是制备羧酸的常用方法。
芳香族羧酸通常用氧化含有α- H 的芳香烃的方法来制备。
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裂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
制备羧酸采用的都是比较强烈的氧化条件,而氧化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所以控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反应失控,不但要破坏产物,使产率降低,有时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本实验是用KMnO 4 为氧化剂由甲苯制备苯甲酸,反应式如下:主要反应:三、主要仪器和药品三口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0~200℃)、量筒(5ml)、抽滤瓶(500ml)、布式漏斗、托盘天平、电热套、玻璃水泵、胶管等。
甲苯、高锰酸钾、浓盐酸、亚硫酸氢钠、刚果红试纸。
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内容1. 氧化:在250ml 两口烧瓶种加入2. 7ml 甲苯、8. 5g 高锰酸钾和100ml 蒸馏水及几粒沸石,中口装上冷凝管,侧口装上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浸入液面。
用电热套加热至沸,间歇振荡,直到观察不到甲苯层(此时温度不再升高),回流液中不出现油珠为止(大约4h)。
在实验中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变化(从沸腾开始每10min 记录一次),直到温度30min 内无变化时就出现上述现象。
有机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糖一、糖的鉴定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α-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反应。
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α-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α-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
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
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α-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Fehling试验(1)实验原理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
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
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
Fehling试剂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Fehling试剂I。
Fehling试剂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含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Fehling试剂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解释: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
机化学实验报告格式(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有机化合物制备与提纯二、实验目的1.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技术。
3. 学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然后利用重结晶、蒸馏等方法进行提纯。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抽滤瓶、布氏漏斗、滤纸、蒸发皿等。
2. 试剂:乙醇、乙醚、苯、无水硫酸钠、NaOH、HCl、Na2SO4、碘、淀粉溶液等。
五、实验步骤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和碘,加热至回流。
(2)待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呈深棕色。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4)将滤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
(5)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6)过滤去除固体,滤液即为目标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提纯(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浓缩。
(2)冷却结晶,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3)将固体溶于适量乙醇中,加入适量的Na2SO4,静置一段时间。
(4)过滤去除固体杂质,滤液即为提纯后的有机化合物。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的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晶体,产率为70%。
2. 提纯后的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晶体,纯度为98%。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反应条件对提高产率和纯度至关重要。
2. 提纯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溶剂和过滤方法对提高纯度有重要影响。
3.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提纯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九、实验数据1. 反应物:乙醇 50 mL,碘 1 g2. 产物:有机化合物3.5 g3. 提纯产物:有机化合物 3.4 g十、参考文献[1] 有机化学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一、熔点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熔点测量的原理;
2、掌握毛细管法和显微镜法测熔点。
二、实验原理:
根据物质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可知,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温度Tm时,纯晶体的固、液两相的蒸气压才是一致的,此时固、液两相才可能同时并存。
即纯晶体有机化合物有固定和敏锐的熔点。
当有杂质存在时,根据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的摩尔数,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因此该化合物熔点必须低于纯化合物。
因此可用它来检验物质的纯度。
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试剂名称相对分子
量
密度熔点性状溶解度
未知物——————————————————————————
乙酰苯胺135.17
g/mol 1.2105 114℃-116
℃
白色有光泽、鳞片
状晶体
水(H2O):0.56(25℃)、3.5(80℃)、
5.5(100℃)
四、主要试剂用量:
乙酰苯胺少量;
未知物少量;
五、实验装置图:
依据试验中使用的装置画简略图
六、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毛细管法
按图1装置好,取0.1-0.2g样品,放在干净表面皿上,用玻棒研成粉末,并集成一堆,取一熔点管,开口插入堆中,然后开口端向上,通过直立于表面皿上的直形玻璃管或冷凝管,自由下落,重复几次,使样品紧密高度2-3mm,加热,测熔点。
分别测样品2-3次。
样品通过几次的自由下落,聚积在一起。
快初熔的时候,会有塌落、萎缩、变色。
到初熔的时候,毛细管旁边变透明;当固体消失,变为全透明的时候,为全熔温度。
乙酰苯胺:112℃—113℃/112℃—113℃
未知样品:119℃---120℃/120℃---121℃
2、显微镜法
将样品放在载玻片上,加热,调节焦距观察。
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晶体逐渐熔解
乙酰苯胺:110℃---112℃/111℃---113℃未知样品:117℃---119℃/118℃---120℃
七、实验步骤流程(略)
八、产率计算(无)
九、讨论:
关键是要在温度近熔点的时候要控制好温度在0.2----0.3/min。
仔细观察,初熔的判断可以通过毛细管的旁边变得有点透明,为一个标志。
显微镜法主要是要求做完一次后要充分冷却后才能再放上下一个样品。
根据所做实验写实际的实验内容。
实例2
肉桂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操作
2、了解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主反应:
主要副反应:
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试剂名称分子量
(g/mol)颜色性状m.p.
(℃)
b.p.
(℃)
n D20溶解度
水乙醇乙醚
苯甲醛106.13无色液体-26178.1 1.0415154i∞∞醋酸酐102.09无色液体-73.1140.0 1.802
肉桂酸148.17白色针状晶
体
113300 1.284
四、主要试剂用量及规格:
无水K2CO3 3.5g 醋酸酐7g(7ml0.039mol)苯甲醛2.5ml(新蒸;2.7g;0.025mol) 活性炭少量
固体Na2CO3~5g 浓盐酸若干
五、仪器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与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在100ml干燥的三颈烧瓶中,加入3.5g无水K2CO3,7g醋酸酐,2.7g苯甲醛。
回流加加热出现白烟,溶液变淡黄,开始沸腾,白烟逐渐消失,出现白色泡沫,K2CO3逐渐溶解,溶液颜色加深,最后溶液颜
热1h,保持温度150~170色赤红,有紫色固体生成9:30~10:30
2、按图安装好水蒸汽蒸馏装置,加入约30ml 热水,加约4g Na2CO3,溶液微碱性,开始蒸馏反应瓶产生大量的气泡,有白色固体析出pH=9 有紫色油珠馏出浑浊液体,到馏出液澄清结束
3、残液加少量活性炭,加热沸腾10min,热过滤。
用浓盐酸酸化滤液,冷水冷却,抽滤溶液颜色变黑,有泡沫生成滤纸上有黑色固体
析出白色沉淀,大量泡沫pH=1
4、产品干燥、称重M= g
七、实验流程:
,K2CO3,(CH3CO)2O
↓△
,,,, CH3COOK,KHCO3
│①30ml热水,4g Na2CO3
↓②水蒸气蒸馏
馏出液┌───────────────┐残留液
,, , CH3COOK,KHCO3
①活性炭脱色,热过滤│②浓盐酸酸化
↓③抽滤
母液┌───────────────────┐固体
, CH3COOH,KCl
八、产率计算:
理论产量= 0.025×148.17=3.7g
实际产量= g
产率=
九、讨论:
1、第一步的反应仪器要适当干燥,因为水会影响到醋酸酐碳负离子的形成。
2、水蒸气蒸馏的时候,要控制蒸气在反应瓶中冷凝的速度,也就是反应瓶中的水蒸气溢出越快越好,做到这点,最基本的是在发生器处加热剧烈。
也可以适当的放低三通管,让水在三通管里面冷凝,减少三通管的实际横截面,加大水蒸气的流速(推荐方法),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不让水蒸汽冷凝过快。
还可以在反应瓶处适当加热(不推荐)。
3、在加活性炭后加热沸腾时,最好在冷凝管的保护下,这样溶剂沸腾时不会挥发太多。
如果在此步溶剂挥发太多,在热过滤的时候,有可能析出肉桂酸盐,给操作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