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2),推荐文档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dbef8a76c175f0e7cd137ec.png)
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 _________ 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 _____________ ,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___________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 内。
4)水一般以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 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____________ 。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_________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_______ 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____________ ,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 ___________ 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 _______ ,其中大约 _______ 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______ ,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_____________ 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最新).doc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最新).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b93324cc22bcd126ff0cfb.png)
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f1537deff9aef8951e0644.png)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华师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华师](https://img.taocdn.com/s3/m/7383b1f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c.png)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华师
磐石自然科学教材
华师磐石自然科学教材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全书涵盖了生命科
学和地球科学两大板块。
本文将对该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简
要介绍。
一、生命科学
首先是细胞学,包括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细胞器、细胞分裂、染色体和遗传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是人的生殖和发育,包括男女
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
再次是植物学,包括植物的组成、种子的
结构、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包括了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河川生态、陆地生态和
海洋生态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二、地球科学
在地球科学板块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的结构、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大气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理解地质地貌、环
境和资源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变化和环境的演变具
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们也可以学习与气象相关的知识,包括气象基础知识、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华师磐石自然科学教材是一本宝贵的科学资源,帮助学生们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知识。
通过全面的学习,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探究科学的能力,开拓视野,为人
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重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ce2ad314791711cd7917a4.png)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重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七下科学重点1、 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绝大部分,海水的盐度是千分之三十五。
2、 陆地水占地球水体的小部分,人类能利用的淡水又只占陆地水的小部分(冰川、地下水)。
3、 人类能利用的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和江河湖泊水。
4、 大气水的量很少,但是对水循环的作用很大,露、雾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
5、 常见农作物中含水最高的是玉米和小麦。
6、 人体含水量约60%,每天要饮水2到2.5升。
7、 密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大小。
8、 纯水在4摄氏度是密度达到最大,为1.0×103千克/立方米9、10、 蒸发和沸腾的 不同点:11、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种类。
12、 一种或几种物质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有水的称水溶液,无水的,含量大的称为溶剂。
13、 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溶解到100g 水里达到饱和溶液时溶解的质量,就是这种物质在该温度的溶解度。
14、 黄河水是悬浊液,油加水、牛奶(胶体)是乳浊液。
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里形成的溶液。
15、 水电解:通直流电,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是2:1。
加些氯化钠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16、 氧气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7、 氢气检验: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内壁会有水珠产生。
18、 水的两种说法:宏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微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9、 检验水的存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蓝色的氯化钴变红色。
(文字表达式)20、 中国是缺水的国家。
21、 空气成分:含有78%氮气,21%氧气。
22、 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含量很少,但用途很大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a10535b9f3f90f77c61b84.png)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
5%。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
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
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
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77b99ad5bbfd0a7856730f.png)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作者: ————————————————————————————————日期:ﻩ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水的存在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学生)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1c9f58f989eb172ded63b7f1.png)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g。
所以海水不能,也不能。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水、水和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水、水、水和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水和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水、水和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最少的是。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热量,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热量,温度,此时它的状态是。
直到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
8、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10、蒸发时要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在液体和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吸热。
但是不变。
12、液化: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3、升华:过程,凝华: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以上放热的有。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冰衣服变干属于;湿衣服变干属于;樟脑丸消失属于;雾的形成属于;露水的形成属于;雾凇的形成属于;霜的形成属于;酒精挥发属于。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的资源。
17、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的物质。
天然水是。
18、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 ,粉末状的用 ,也可以用 。
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 。
20、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水中,达到 时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表示: 。
那么20℃时在50g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g 食盐;要溶解72g 食盐需要 g 水。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e8256cd15abe23492f4d18.png)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作者:日期: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水的存在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 .3% 3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 5 升水,人体重量的2 /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 5是水分5 .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 2 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 /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 0气味无味凝固点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客服热线:、68 8 0191 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一一用汽油擦洗客服热线:、68 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思考2】放在干洗店的衣服为什么不能当日取回?一一原理:有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液中,而这些有机溶液往往有毒、易挥发,因此不宜即日领回。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学生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32ccab0fcc7931b765ce15d6.png)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g。
所以海水不能,也不能。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水、水和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水、水、水和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水和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水、水和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最少的是。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热量,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热量,温度,此时它的状态是。
直到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
8、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10、蒸发时要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在液体和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吸热。
但是不变。
12、液化: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3、升华:过程,凝华: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以上放热的有。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冰衣服变干属于;湿衣服变干属于;樟脑丸消失属于;雾的形成属于;露水的形成属于;雾凇的形成属于;霜的形成属于;酒精挥发属于。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的资源。
17、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的物质。
天然水是。
18、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 ,粉末状的用 ,也可以用 。
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 。
20、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水中,达到 时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表示: 。
那么20℃时在50g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g 食盐;要溶解72g 食盐需要 g 水。
华师大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3d0022336c1eb91a375daa.png)
华师大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最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6242c92bc281e53a5802ff4f.png)
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霜的形成
6、湿衣服变干
7、冰箱中拿出饮料 过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
8、露的形成
9、电灯泡中钨丝变细
10、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11、夏天阴冷的石头头比较湿润
12、电冰箱冷冻室内出
现白色的霜
。1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14、吃冰淇淋感到凉爽
15、飘渺的雾
。 3〉水是常用的溶剂 1.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
5 水的分类 --------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
、
。 (2)按化学性质可分
为:
和
。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
、
和
。
和
。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
6 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物质。海
洋中平均每 1000g 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 水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
称为海陆间水循环;二是发生在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上内水循环;三是发生在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上水循环。
24. 水循环的内因:
,水循环的外因:
。
25.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
2、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
3、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
4、冬天北方树枝出现雾凇
4. 物质从
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
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熔化的条件:
。
物质从
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
。
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凝固的条件:
。
冰变成水是冰的 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
。把一杯 0Co 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的桶中,则
淡化的方法是
法提取淡水。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
,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
功能。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
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
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 ,其中大约 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 泊中,如
我国的
,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
17 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的 1000 多米的莲子始终没有发芽,后来人们把这种子播种在有水的泥
土里,竟然发了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2〉水的三态变化
1.活动:冰的熔化过程: 1、器材:
;
2、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中
。 3、冰在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到 0Co 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 温度 保持不变, 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吸热, 温上升。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
。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用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儿后才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
的目的是
。
16. 南极平均气温在-25Co,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17. 夏天如果用电风扇对这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的示数
,如果在温度计的水银泡上包上
浸过乙醚的纱布,过一会儿示数 ,这是因为
。
18.物质从
、
和
物质。天然水是溶液,是
。
2.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只有
11.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与液面上的
有关,压强越大,沸
点
。 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和水蒸汽的的液化图像
13. 水蒸发时要 热量。所以蒸发具有制冷效果。
14. 物质从
的现象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二是:
15. 水蒸气发生液化时会
热量,所以皮肤被 100Co 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Co 开水烫伤
第一章 水
1〉地球上的水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
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
,地
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
资源。
2 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
;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 水存在于
、
、
以及
内。
4 水一般以
、
、
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
之间不断的循环,
这个过程叫做
。
22.、水汽输送、
和沸腾、径流等是水循环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水循环中水的
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过程中产生复杂多变的
现象,也带来了 和 的
能量资源。但是水循环也会造成降水的时间、空间的不均匀,而形成 洪涝 或
。
23.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
用质量相同的 0Co 冰和 0Co 水冷却食品用 冰的效果好,这是应为
的早晨,气温为-5Co,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下表面与水面交界处温度为
下雪不冷化雪冷
。
。 。冬季 。为什么
6.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
2、
7. 已知海波的熔点是 48Co,则 48Co 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8 .物质从
的现象叫汽化。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
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过程要
。物质从
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过程要
。例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各两个)。 19. 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过程是:
。 20.寒冷的冬天早上,房间门窗玻璃 表面往往结一层冰花,这是
玻璃 表面出现水珠,这是
现象。
,需要放热的过程是: 现象。有时候窗
21. 由于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和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 。
。在液体
9. 蒸发的快慢与
、
、
有关。 液体的温度
,液体
的表面积
,液体上方的空气就动速度
,蒸发就越快。液体在
温度下都会蒸
发。 10.不同点:蒸发:在液体
进行的,是在
温度下均可发生的汽化现象,是一种
汽化现象。
,但
沸腾在 温度
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
,此时的温度叫做
。
汽化现象。沸腾时
才是陆地上宝贵的
淡水。
8 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
,它主要包括
、
、
。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 成云致雨 、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 大
气中有水。
10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
11 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
15) 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
,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
含水量
,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
16水母的含水量高达
,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
。 ,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
同,如肌肉中含水
,血液中含水
,骨中含水 。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 约,通
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
,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