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课堂PPT)

合集下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1 课件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1 课件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堂小结
导入一
孝文帝像
在中国古代,换姓改名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但北魏孝文帝却将自己的鲜 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他的这一举动,当时震动朝野,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成为 民族融合的佳话流传至今。
导入二
北朝
北魏·太平六年砚
北魏书法始平公造像记
北朝·北魏朱义章
北魏书法元珍墓志
北朝·北魏(514年)
课堂小结
少数民族内迁
1.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 2.少数民族纷纷内迁
北魏孝文帝 的改革措施
1.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北方民族 大融合
1.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这首描绘草原风光和游牧画景的
著名民歌《敕勒歌》,起初由高车族
牧民用高车语创作。高车族即为铁勒
族,又叫敕勒族,因他们乘高车,逐
水草,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被称为高
车族。
后来,高车族与鲜卑族的交往增
多,《敕勒歌》便被译为鲜卑语,在
北方广为流传。北魏孝文帝改革,规
定以汉语为“正音”(标准语言),
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敕勒歌》
少数民族内迁
少数民族内迁和建立的政权
鲜卑 羌

鲜卑 匈奴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比较表
民 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 化
以农耕 汉族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方
以游牧
逐水草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少数民族 为主
而居
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
放猎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共24张PPT)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共24张PPT)

读一读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 孝文行改革,旧俗尽扫光。 均田加俸禄,南迁到洛阳。 鲜卑封建化,民族融合强。
完善孝文帝档案
北魏 孝文帝
档案:
名:拓跋宏(后改姓元) (467-499)
出生时代:北魏,为魏高祖, 亦称为魏孝文帝。 出 生 地:北魏平城(今山西 大同北) 民 族:鲜卑族 信 仰:佛教 特 长:诗赋 传世佳句:
左一隅独未照。 历史评价:
大力推行汉化政策,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是古代杰出的少数民 族政治家,改革家
从平城方面看
从洛阳方面看
地理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地处偏僻,气候恶劣,交 通不便,难有效控制中原
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
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中心地位
有利于争取汉族
地主的合作
经济落后,生产不能满足, 粮食供给困难
农业生产发达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 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和南下 征服较弱的“南齐”
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比较表
民 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 化
以农耕 汉族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 方 以游牧 逐水草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少数民族 为主
而居
二、改革的内容
(一)前期
特点: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以迁都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二)中后期
特点: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二、改革二的、内容改革的内容
北朝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西



西魏 北周 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内迁各族分布图
鲜卑
鲜卑 羌qiāng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演示课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演示课件

制中原
的“南齐”
落后的少数民 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
数个朝代之都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 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12
1、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 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 C、①②④
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 的徭役和兵役。
14
大家来研究:政府分配的土地 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
禁 露田
国家所有
限 桑田 农民所有 禁 麻田
15
均田制的局限性
A、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 然存在。(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 B、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C、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16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 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 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 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 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 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 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 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
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 B、鲜卑贵族 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 D、汉族地主阶级
13
二、改革的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前期
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1、均田制 1)主观目的: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3)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开课PPT课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开课PPT课件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2、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均田制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为隋、唐所沿用, 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 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局限性:
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根本抑制土地兼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制度改革(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你对这个时代还知道些什么?
• 花木兰 孔雀东南飞 梁祝 驸马 门神 • 王羲之 顾恺之 祖冲之 陶渊明 • 谢灵运 郦道元 九品中正制 • 淝水之战 北府兵 麦积山石窟 •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莫高窟 少林寺 • 《齐民要术》 《说文解字》 《文心雕龙》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1)背景:
材料 :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
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 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 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 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 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 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 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 了北魏的衰亡。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3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30张PPT)
②推动洛阳经济恢复发展,成为北方的政治、 经济中心,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 设影响大。
4、汉化政策;
1)措施:
①穿汉服;②说汉语; ③用汉姓;④与汉通婚; ⑤行汉制; ⑥改籍贯:迁往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 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逐步割断了鲜 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
4、汉化政策;
2)意义:
主观目的是缓和民族矛盾,巩固 统治。
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大分裂、大动荡、大融合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 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 战争频繁。
⒊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⒋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 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魏晋南北朝(220—589)
你知道这些成语故事发生于哪一时期吗?
• 东床袒腹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 草木皆兵 江郎才尽 皮里阳秋
• 闻鸡起舞 东山再起
•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 步步莲花
骑虎难下
村 委 会 主 任 “如果 我是乡 镇班子 成员” 发言稿 _1 村 委 会 主 任 “如果 我是乡 镇班子 成员” 演讲 稿
有联系,龙门石窟的大佛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变得温和 可亲。这是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文化的结果。
孝文帝废太子
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 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 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 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 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 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 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 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 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 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 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 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 其时年仅15岁。

北魏孝文帝改革 PPT课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 PPT课件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赋税和徭役 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思考: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 民所有?

露田
国家所有
桑田
限 农民所有
禁 麻田
2、废 宗主督护制 ,改行 三长制 。
内容、职能、作用
作用: 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3、整顿吏治 原因、措施、作用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西 晋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PPT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PPT
不同点: 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旳更新、迁都和移风 易俗;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
改革旳不足之处
1、忽视了北部边境
2、忽视了军事上旳改革
3、全盘吸收汉文化
4、后继乏人
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3、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旳;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波折性。
民族融合:汉化与封建化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从图片中 两尊佛像 及材料中 你又能得 到什么认 识?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横蛮精悍之血,注入中 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 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民族旳交流与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华(为 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1、北魏崛起➢并北统方一长黄久河战乱流,域人(民改渴革望前统提一。)
➢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魏晋:游牧至➢山北西魏和军内事蒙力古量强,骑兵强悍。 东晋:建立代➢国北,不魏久接为受前了秦汉所文灭化,加紧了发展。 386年拓拔珪重建北魏, 思3索98:年北迁魏都何平以城能在这么多旳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 完4毕39一年统拓北拔方焘旳统伟业呢? 一黄河流域
4.革除旧俗:
(1)措施:
①易服装: 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 ②讲汉话: 要求朝臣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 第高下选拔人才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 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下 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 氏门第最高外,以穆、 陆、贺、刘、楼、于、 嵇、尉八姓为首,其门 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 卢、李、郑)相相应; 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ppt北魏孝文帝改革(共28张)

ppt北魏孝文帝改革(共28张)
第25页,共28页。
孝文帝改革(gǎigé)的评价
性质: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北 魏社会的发展,巩固统治
作用: 促进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社会矛盾,
巩固了封建统治
促进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最重要) 结果:
第26页,共28页。
四、改革成功的原因: 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和民族融合的趋
势;
孝文帝的胆略(dǎnlüè)和卓识,冲破 阻力,毅然改革。
第27页,共28页。
马克思在谈到民族问题(wèntí)时,有一
段很精彩的论断:“野蛮的征服者总是 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 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2、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3、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政策,以及残酷的经济掠夺,激化了社 会矛盾。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 会的发展,进行改革。
第16页,共28页。
冯太后与孝文帝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
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
的发展,孝文帝拓跋宏
即位后,
由祖母
冯太后
北魏孝文帝
主持开
(jūn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
tián)

意义 大量荒地被耕种,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
复发展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推动了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改变 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化为封
建农民, 推动了民族融合
第20页,共28页。
改革前的情况:
吏整
治 顿 没有明确的政 绩考核制度
没有俸禄 制度
(zhěngdùn)
方位 民族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课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课件

北魏 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467— 499)出行。孝文帝 原名拓跋宏,后改 为元宏,北魏献文 帝之子,冯太后之 孙。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奠定基础 ⒈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⒉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必要性 ⒊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可能性 二、改革的内容 ⒈均田制
请阅读课文,思考: ⒈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⒉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 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 ⒊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 封建土地私有制? ⒋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 ⒌推行均田制后,官吏和地主的利益有没有受损? ⒍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 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 战争频繁。 ⒊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⒋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 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 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 景。“马背上得天下”, 是
鲜卑族拓跋部:
1、发源地: 大兴安岭北段 315年建代国,为前秦所灭 2、建政权:
386年拓跋珪复国,改号魏,都平城。
3、统一:
439年灭北凉,统一黄河流域。
一、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 2、鲜卑族经、文落后; 3、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推动; 4、社会矛盾激化; 5、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
最新考古 已证实, 位于内蒙 古大兴安 岭的嘎仙 洞内的石 刻祝文刻 写的是鲜 卑族拓跋 部的祭祖 文字,证 明该地区 是拓跋部 的发源地。
随着胡人入驻中原,民族融合的 趋势在不断加强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 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 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 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教学课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方





南方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439年 - 581年 )
北魏 北周 隋
宋齐梁陈 朝
南朝( 420年 - 589年 )
北朝:北魏 南北朝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隋朝
三、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改革——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 创建新制
目 的: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内 容: 作 用: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实行均田制 3、设立三长制 4、推行租调制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 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 定了基础
2、孝文帝是怎样执行迁都策略的? 3、孝文帝迁都有何意义?
1)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2)有效加强对中原地区控制 3)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 发展。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
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
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年,六宫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 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 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 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 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 家、改革家。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20页PPT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20页PPT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 农耕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方少数 民族
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 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 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
• 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 经济发展较快。
6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魏晋:游牧至山西和内蒙古 东晋: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 386年拓拔珪重建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 439年拓拔焘统 一黄河流域
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民族比较表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
冯太后(公元442-490年)
孝 (467-499年)原名拓拔宏,后改为元宏,北魏献文帝
文 帝
之子,冯太后之孙。冯太后死后,继续推行改革。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
“千古第一后”,北京 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为什么 对她评价这么高?北魏冯太 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 了什么作用?
3、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 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 《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 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 不改一字”。请问: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 的造诣?有何影响?
4、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 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 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 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是 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地 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 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 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 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弊端, 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魏晋南北朝(220—589)

北朝

东 汉
魏 蜀 吴
西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六国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东晋 宋齐梁陈 朝

南朝

4
5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 割据的时期。
•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 频繁。
• 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 民族大融合时期。
均田制的实行及内容
露田
男:40亩 禁女:20亩
国家所有
桑田
男:20亩

农民麻所田有
男10亩 女5亩 禁
18
由“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变化
北魏政府
北魏政府
宗主
州郡
农民
邻长里长党长 农民
19
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1、前期:创建新制度
1、前期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 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 基础。
➢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 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 底汉化奠定了基础。
15
4、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1)冯太后:
1)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
进文化
(思想动员)
2)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人才培养)
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
文明冲突:改革迫在眉睫
自主探究: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P34、36页内容,你认 为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有哪些社会问题及其成因?
社会问题
形成原因
1 阶级矛盾激化
宗主督护制
2 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3 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 北魏社会制度落后
4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3)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
(奠基作用)
(2)孝文帝
1)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 (权力保证)
2)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3)勤于政事,关心民生
4)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主观条件)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2、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21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
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
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
重? 2、设巧计迁都洛阳
——《洛阳伽蓝记》
(2)措施及影响: ①制定俸禄制: ②推行均田制: ③设立三长制: ④推行租调制:
使吏治有所好转; 推动北方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 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 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 (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 原。” ——《魏书·任城王传》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 会存在着哪几对尖锐矛盾?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8
2、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尝试
(1)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2)影响:
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转为农业经济为主的 定居生活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2、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尝试 3、社会矛盾尖锐 问题: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哪些社会矛盾? (1)阶级矛盾尖锐
官无俸禄,任意搜括
5 土地荒芜、经济衰退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
6 平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 落后,柔然威胁
思考:产生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12
3、社会矛盾尖锐 北魏陶武士俑
(1)阶级矛盾尖锐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2)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3)人民起义不断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敕勒歌》(北魏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