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规划、建设、改造、拆除或停止使用某一项目前,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方法、评价标准和程序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 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内容。

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2. 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标准和限值要求,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限制、环境影响预警值等内容。

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能够保障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信息公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规定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要求,包括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环境信息公开等内容。

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 项目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项目范围的划定和界定要求,包括项目边界、影响范围、敏感区域等内容。

项目范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项目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性等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环境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评价指标和监测要求,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振动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内容和标准限值。

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能够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3. 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要求,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内容。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eneral programm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1-09-01发布2012-01-01实施(HJ 2.1-2011代替HJ/T 2.1-1993) 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1 适用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总则4 工程分析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8 公众参与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10 环境管理与监测11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12 污染物总量控制1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4 方案比选15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保护环境,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的修订,与HJ/T2.1-93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环境要素、累积影响、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建设项目合理性分析、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管理、方案比选、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等内容;——删除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和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内容;beam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 Hanger location should be correct, install neat and firm, tubes and scaffolds should be in very close touch. Pipe and bracket weld shall not eat, burn-through and other phenomena. (2) No heat displacement of the pipe, the suspenders should be installed vertically, boom length can be adjusted; thermal displacement pipe, hangers should be ? of thermal displacement offsetvalu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ilt installation. Two hot pipe of varying displacement or displacemen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unless specified design shall use the same hanger. (3), davit specification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4) large diameter pipe valve, there should be support shall not be piping weight. (5) fixed to the structure of pipe support, crane and carrier shall not affect safety.(6) steel pipe support spacing for horizontal install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code. (7) theriser pipe, when the height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M, installed on each floor, 1 for height is greater than 5M, each floor shall be notless than 2, it tube cards apart from the ground level to more than1.5~1.8M,2 pipe clamp can be installed symmetry. 7. installation of indoor drainage pipe (1) pipe and pipe fitting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de. (2) pipe through the basement wall——修改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调至附录中,并对其内容进行了修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重大建设项目的筹备阶段,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不断涌现,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研究与应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不足之处,通过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1. 数据采集:针对已建成的重大建设项目,结合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相关文件,收集项目的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排放物统计和环境监测数据等。

对已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数据分析:根据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统计学分析、专家评估等方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方向。

三、方案实施情况1. 建立研究团队:成立由环境科学、生态学、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进行研究。

团队成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2. 收集资料和建模: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模拟和预测,评估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3. 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

通过采集环境监测数据、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介质的样品,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和验证。

4.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运用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等工具,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找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规律。

四、结论通过研究和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评估项目的环境风险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一、前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全球范围内用于指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EIA是一种制度化的程序,用来评估特定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者在项目规划和实施前可以预见和避免环境风险。

EIA技术导则针对不同的领域和项目类型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针对生态环境,EIA技术导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评估者全面了解项目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从而制定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EIA技术导则的基本原则1.综合性原则:EIA技术导则应该从综合性角度出发,考虑到项目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类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2.科学性原则:EIA技术导则应该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可行性原则:EIA技术导则应该考虑到各项评估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保证在相关条件下能够成功应用。

4.可比性原则:EIA技术导则应该采用通用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以便进行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三、EIA技术导则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1.生态系统评价:EIA技术导则应该指导评估者对项目可能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考量。

2.水环境评价:EIA技术导则应该包含对项目可能引发的水资源利用和污染问题的评估方法,包括水质、水量、河道环境和湿地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3.大气环境评价:EIA技术导则应该提供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排放和空气污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包括废气排放、粉尘扬尘、光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具体规范。

4.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EIA技术导则应该包含对项目可能对局部和周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的评估方法和对策,以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得到适当的保护。

四、EIA技术导则的推广和应用1. EIA技术导则的编制:各国环保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EIA技术导则,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和地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开采工程(征求意见第二稿)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XXX—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开采工程(征求意见第二稿)2008-10-20发布 2009-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编制说明1. 总则2. 工程分析3. 现状调查4. 环境影响识别5. 地表水影响环境评价6.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8.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9. 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10. 地表沉陷环境影响评价11. 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评价12 环境风险与对策分析13. 公众参与14. 环境经济分析15. 总量控制与环境影响控制措施16. 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方案17. 露天煤矿环境影响评价附录附录A.(规范性附录)煤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煤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选煤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点附录D.(资料性附录)煤炭开采地面沉陷预测计算公式附录E.(资料性附录)煤炭采选业产排污系数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范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特制定本技术导则。

本导则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HJ/T 19-1997)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HJ/T169-2004)为基础,结合煤炭开采工程的行业特点,规定了煤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是首次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6-20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Guideline for Technic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nConstruction Projects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1-04-08发布2011-09-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工作程序 (2)5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原则、基本内容与方法 (3)6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和要求 (5)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报告的编制格式 (3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对建设项目(不包括核设施及其他产生放射性污染、输变电工程及其他产生电磁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基本内容、要点和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4月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基本内容、要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及其他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输变电工程及其他产生电磁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6 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 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cological impactHJ 19—2011代替HJ/T 19—199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和规范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的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充实调整和规范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生态影响,直接、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生态监测,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一般区域等术语和定义;——调整了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了确定评价工作范围的原则;——规范了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方法;——增加了生态影响预测内容、基本方法;——规范和系统化了工程生态影响分析内容;——增补了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内容;——修订和增补了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4月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1·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 12763.9—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SC/T 9110—2007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L 167—199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环境法律法规文件,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技术导则,以确保建设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主要包括:
一、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是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及国家规范性文件,通过系统研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可控性,以及环境影响及其可控性管控措施的效果评价,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文书,其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理、环境影响的确定、环境影响的预防和控制、环境影响的管理,以及环境管理改进和社会福利改善等内容。

四、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

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及国家规范性文件,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
以达到环境保护目标。

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及国家规范性文件要求,经过专家审查,才能有效保障建设项目的环境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导则,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及国家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定环境管理措施,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都是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环境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目录一、总则 (2)1.1 目的和意义 (3)1.2 适用范围 (3)1.3 术语和定义 (4)1.4 评价原则 (6)1.5 评价内容 (7)二、环境影响后评价基本程序 (9)2.1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0)2.2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 (11)2.3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审查 (12)2.4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公示 (13)2.5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备案 (14)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 (15)3.1 建设项目概况分析 (16)3.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17)3.3 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 (19)3.4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20)3.5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21)3.6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公示要求 (23)3.7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备案要求 (24)四、环境影响后评价案例分析 (25)4.1 建设项目概况介绍 (26)4.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过程 (27)4.3 环境影响后评价结果及建议 (28)4.4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与审查过程 (29)4.5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公示及备案过程 (30)一、总则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导则。

本技术导则所称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后,对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环境影响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采用现代环境科学技术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技术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需要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建设项目。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应纳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各行业纷纷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来评估和管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导则进行探讨。

一、引言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评估方法,旨在评估项目或政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

这项评价技术的应用广泛,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建筑、能源、交通、农业等等。

二、项目背景分析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之前,需要对项目背景进行充分的分析。

这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规模、技术特点、环境现状等。

通过对项目背景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全面的了解。

三、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应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原则。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可以借助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

指标体系可以涵盖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包括空气质量、水质污染、土壤破坏等。

四、评价过程与参与者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应该是透明、公正的,并且应该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这包括项目申请人、社会组织、公众等。

他们可以参与评估过程,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监督。

五、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定量方法来确定可能的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六、信息公开和沟通信息公开和沟通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估结果和相关信息应该及时公开,以便公众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沟通也是评估过程中解决争议和纠纷的重要手段。

七、评估结果与决策支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评估结果应该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并确保项目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八、监督与追踪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和追踪是保证项目真正落实环保要求的重要环节。

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项目环境管理的监督,确保项目按照评价结果和管理措施进行运行,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oc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oc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 引用标准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所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部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3.2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3.3 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对新选厂址的评价应按3.1的规定重新进行。

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4.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4.1.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4.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概要4.2.1 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根据环境的组成特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的评价,即: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指导性文件。

其目的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明确适用于哪些项目类型、规模和地理区域等。

2. 评价方法:介绍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如定量风险评估、生态足迹分析等。

3. 数据收集与处理:说明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包括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模型预测数据等。

4. 影响预测与评估:阐述如何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包括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大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5. 公众参与:介绍如何组织和管理公众参与活动,包括听证会、问卷调查等。

6. 报告编制:规定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对于保障环境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附录a1类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附录a1类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附录a1类项目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是一种对新的项目、政策或计划实施前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附录a1类项目是对特定类别的项目进行评估的指南和标准,其目的在于保护环境、预防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新项目、政策或计划实施前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制定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防止环境破坏,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1.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内容和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对评价对象的范围、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进行规定和要求,从而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

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应用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程等。

1.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意义和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意义和作用在于规范、指导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防止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附录a1类项目2.1 标准附录a1类项目概述标准附录a1类项目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由于项目特性、规模和施工地点的不同,需要根据特定的规定进行评价的类别。

2.2 标准附录a1类项目的确定原则标准附录a1类项目的确定原则包括项目的特性、规模、施工地点、环境敏感性等因素的考虑,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确定。

2.3 标准附录a1类项目的评价要求标准附录a1类项目的评价要求包括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T 2.2-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T 2.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2-93大气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e environ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 符号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见表1。

序号符号意义单位1 c 地面浓度 mg/m32 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mg/m33 c m最大地面浓度 mg/m34 c L小风时地面浓度 mg/m35 C f熏烟时地面浓度 mg/m36 c p尘粒子的地面浓度 mg/m3或大气定压比热 J/(g·K)7 c s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地面浓度 mg/m38 c a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面浓度 mg/m3-9 c 长期平均浓度 mg/m310 D 排气筒出口内直径 m11 d 尘粒子直径μm12 f 地转参数13 f ijk有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14 f Lijk静风或小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和风速联合频率15 g 重力加速度 m/s216 H 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 m17 Hc 逼近山体时烟羽的临界高度 m18 He 排气筒有效高度 m19 ΔH 烟气抬升或下沉高度 m20 H 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 m21 h 混合层高度 m22 h f熏烟时混合层高度 m23 h o太阳高度角 deg24 I i评价指数25 K ij第j类(个)源i种污染因子的污染分担率26 L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m27 L b试验站距评价项目主排气筒距离 Km28 L c排气筒距海岸线的上风方距离 m29 n o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30 n1烟气热释放指数31 n2烟气高度指数32 P 风速高度指数33 P i等标排放量m3/h34 P130min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35 P.S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36 Q 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7 Q i第i个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8 Q j第j个网格内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m2)39 Q v实际排烟率m3/s40 Q h烟气热释放率 kJ/s41 S 面源面积 km242 T烟羽扩散时间 s或绝对温度 K43 t 烟羽或烟团扩散时间 s44 t 烟团排放初始时间 s45 T L拉格朗日时间积分尺度 s46 ΔT 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差 K47 ΔT L陆地上与水面上的气温差 K48 U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m/s49 U10距地面10m高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 m/s50 U* 摩擦速度51 X 沿平均风向的坐标轴或评价区东西向坐标轴52 X m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处距排气筒的距离 m53 X f熏烟时距排气筒的最近距离 m54 Y 在水平面上与X轴垂直的坐标轴55 Z 铅直方向的坐标轴56 Z0地表面粗糙度 m57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8 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9 β拉格朗日和欧拉时间尺度比60 γ探空气温曲线斜率61 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2 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3 γd干绝热递减率64 σx 平均风向(X 方向)扩散参数 m 65 σy 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Y 方向)扩散参数 m66 σz 铅直方向(Z 方向)扩散参数 m67 σu 脉动速度标准差(X 方向) m/s68 σv 脉动速度标准差(Y 方向) m/s69 σW 脉动速度标准差(Z 方向) m/s70 σyf 熏烟时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 m71 σy τ1 对应取样时间为τ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72 σy τ2 对应取样时间为τ2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 73 Φ(s), Φ(P)概率函数74 ρa 大气密度 g/m 375 Δθ/ΔZ 位温梯度 76 Г(η,τ)不完全伽马函数77 ϕ当地纬度 deg78 λ 当地经度 deg79δ太阳倾角 deg4 总则4.1 评价工作的分级4.1.1 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遵循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规范。

它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旨在系统评价和预测规划、建设、开发等各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治和修复措施。

它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操作手册,明确了评价过程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作用与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评价程序:技术导则提供了系统的评价程序,明确评价的步骤、方法和要求,使评价工作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统一评价标准:导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指标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3. 保护环境:通过科学评价,可以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4. 公众参与:导则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使评价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增加了社会的信任度和参与度;5. 引导政策和决策:导则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

三、应用与实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应用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评价:导则可应用于各类规划、建设、开发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在环境上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2. 政策研究:导则的应用可以为政府相关政策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3. 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评价结果,可以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 修复与再生:对已经造成环境损害的项目,导则指导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出相应的环境修复和再生建议,恢复环境的健康状况。

四、问题与挑战在实际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研究和解决:1. 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各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亟需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2. 评价结果不准确:由于评价方法和数据的不确定性,有时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如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3. 公众参与不足:虽然导则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公众参与的情况并不理想,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建设项目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规范、评价过程与方法、评价结果应用等。

二、定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EIA)是指对涉及环境因素的建设项目进行的一系列评价工作,以便确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当地环境质量。

建设项目EIA 将依据本技术导则,结合行政审批程序、各地区、部门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客观评价,按规定提出应有的缓解措施,维护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 EIA 的主要内容2. 评价过程与方法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内容、遴选评价方法、计算评价结果及抗震设计要求等。

3. 评价结果应用根据评价结果,合理控制建设项目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提出应有的缓解措施。

四、相关规定(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保护环境影响管理办法(试行)》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文件的精神开展。

(二)资源、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至少以下内容:(1)环境影响类型、范围、发生可能作用;(2)采取缓解措施的重要性和有效性;(3)人体健康受到的不利影响;(4)有危害的剧烈变化。

(三)除上述内容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应结合本地区影响指标和规则,合理评价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及社会环境等。

五、实施(一)EIA 的实施应由专业机构负责,并遵循以下原则:1. 以技术为基础,建立科学、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流程;2. 以事实为依据,组织调查,核实环境资源情况,确定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3、重视及时应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缓解措施;4、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避免审批决策形成偏见。

(二)EIA 的实施过程应当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维持公共利益,保障环境安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roundwater Environment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2年-02-11发布2022年-06-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 ..................2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4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4 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9 8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0 9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17 10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9 11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20 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的编写要求..........................................................................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23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典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2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半径的确定...........................................................2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废水入渗量计算公式...............................................................................31 附录E(资料性附录)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方法...........................................................................32 附录F(资料性附录)常用地下水评价预测模型 (34)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防治地下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国家为了解决建设项目和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关系,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建设项目安全可靠,发挥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

因此,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于政府部门管理建设项目,有效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要求。

二是确定评价标准,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进行明确,确定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是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是组建专业团队,组建一支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团队,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五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以上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它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技术指南,有助于政府部门科学、有效地管理建设项目,
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建设项目安全可靠,发挥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 引用标准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所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部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3.2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3.3 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对新选厂址的评价应按3.1的规定重新进行。

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4.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4.1.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4.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概要4.2.1 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根据环境的组成特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的评价,即: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

建设项目对上述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统称为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单项影响评价)。

4.2.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4.2.2.1 按照4.1中的划分依据,可将上述各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例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依此类推。

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

各单项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可参阅相应的导则。

一般情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一个以上的单项影响评价,每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相同。

4.2.2.2 对于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三级的建设项目,不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只需按国家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评价工作等级低于第三级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做叙述、分析。

4.3 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5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5.1 评价大纲应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编制,它是具体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也是检查报告书内容和质量的主要判据,其内容应该尽量具体、详细。

5.2 评价大纲一般应按3.1中所表明的顺序,并在充分研读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编制。

5.3 评价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5.3.1 总则其中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5.3.2 建设项目概况(如为扩建项目应同时介绍现有工程概况)。

5.3.3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附位置图)。

5.3.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根据当地环境特点、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与重点等因素,说明工程分析的内容、方法和重点。

5.3.5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5.3.5.1 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5.3.5.2 环境中与评价项目关系较密切部分的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和影响预测的需要,尽量详细他说明调查参数、调查范围及调查的方法、时期、地点、次数等。

5.3.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根据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尽量详细地说明预测方法、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时段以及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

如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应说明拟采用的评价方法。

5.3.7 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

5.3.8 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5.3.9 评价工作经费概算。

5.4 在下列任意一种情况下应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作为大纲的必要补充:第一,由于必需的资料暂时缺乏,所编大纲不够具体,对评价工作的指导作用不足;第二,建设项目特别重要或环境问题特别严重,如规模较大、工艺复杂、污染严重等;第三,环境状况十分敏感。

6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6.1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

所参考的主要文献应按其发表的时间次序由近至远列出目录。

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技术报告。

6.2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

6.2.1 总则6.2.2.1 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6.2.1.2 编制依据:a.项目建议书;b.评价大纲及其审查意见;c.评价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6.2.1.3 采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拟参照的国外有关标准(参照的国外标准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6.2.1.4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6.2.2 建设项目概况6.2.2.1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6.2.2.2 建设规模(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应附平面图)。

6.2.2.3 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

6.2.2.4 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

6.2.2.5 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

6.2.3 工程分析报告书应对建设项目的下列情况进行说明,并作出分析:6.2.3.1 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

6.2.3.2 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

6.2.3.3 废水、废气、废渣、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产生的噪声、振动的特性及数值等。

6.2.3.4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6.2.3.5 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

6.2.4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6.2.4.1 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

6.2.4.2 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的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情况。

6.2.4.3 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6.2.4.4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6.2.4.5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6.2.4.6 社会经济情况,包括:现有工矿企业和生活居住区的分布情况,人口密度,农业概况,土地利用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及其它社会经济活动情况。

6.2.4.7 人群健康状况和地方病情况。

6.2.4.8 其它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现状资料。

6.2.5 环境影响预测6.2.5.1 预测环境影响的时段。

6.2.5.2 预测范围。

6.2.5.3 预测内容及预测方法。

6.2.5.4 预测结果及其分析和说明。

6.2.6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6.2.6.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

6.2.6.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6.2.3 如要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时,应综合评价每个厂址的环境影响并进行比饺和分析。

6.2.7 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列表)6.2.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6.2.9 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6.2.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7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7.1 工程分析的原则7.1.1 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

7.1.2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

7.2 工程分析的对象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有关的情况。

7.2.1 工艺过程通过对工艺过程各环节的分析,了解各类影响的来源,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各种废物的治理、回收、利用措施及其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的关系等。

7.2.2 资源、能源的储运通过对建设项目资源、能源、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掌握与这些环节有关的环境影响来源的各种情况。

7.2.3 交通运输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7.2.4 厂地的开发利用通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间的关系,以分析厂地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

7.2.5 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漏泄等情况时的污染物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这类排放的来源、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

7.2.6 其它情况。

7.3 工程分析的重点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简称不正常排放)。

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开发利用是否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

7.4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与工程分析7.4.1 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7.4.2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分析生产运行阶段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生产运行阶段要分析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

对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可将生产运行阶段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并分别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的划分应视具体工程特性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