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2.7 设销售收入,,,,,,,,,12个月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万元) 2()425053.73tXX -=∑ 647.88X = 2()262855.25tY Y -=∑ 549.8Y =()()334229.09tt XX Y Y --=∑(1) 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作出解释。

(2) 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3) 对2β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

(4) 假定下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其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练习题2.7参考解答:(1)建立回归模型: i i i u X Y ++=21ββ用OLS 法估计参数: 222()()334229.09ˆ0.7863()425053.73ii i iiiX X Y Y x yX X xβ--====-∑∑∑∑12ˆˆ549.80.7863647.8866.2872Y X ββ=-=-⨯= 估计结果为: ˆ66.28720.7863i iY X =+ 说明该百货公司销售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说来销售成本将增加0.7863元。

(2)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可决系数为:22222222222ˆˆˆ()0.7863425053.73262796.990.999778262855.25262855.25i i iiiiy x x Ryyyββ===⨯===∑∑∑∑∑∑由 2221i iery=-∑∑ 可得222(1)ii eR y =-∑∑222(1)(10.999778)262855.2558.3539ii eR y =-=-⨯=∑∑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ˆ 2.4157σ=(3) 对2β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222^^22ˆˆ~(2)ˆˆ()()t t n SE SE βββββ-==-^22.4157ˆ()0.0037651.9614SE β==== *2^2ˆ0.7863212.51350.0037ˆ()t SE ββ===查表得 0.05α=时,0.025(122) 2.228t -=<*212.5135t =表明2β显著不为0,销售收入对销售成本有显著影响.(4) 假定下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其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詹姆斯·斯托克,马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三章实证练习stata答案

詹姆斯·斯托克,马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三章实证练习stata答案

詹姆斯·斯托克,马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三章实证练习stata答案⼀、Two-sample t test with equal variancesGroup Obs Mean Std.Err. Std.Dev. 95% Conf. Interval1992 7,612 11.62 0.0644 5.619 11.49 11.742012 7,440 19.80 0.124 10.69 19.56 20.04combined 15,052 15.66 0.0770 9.442 15.51 15.81diff -8,183 0.139 -8.455 -7.911 diff = mean(1992) - mean(2012) t = -58.9871Ho: 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5050Ha: diff < 0 Ha: diff != 0 Ha: 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Two-sample t test with equal variancesGroup Obs Mean Std.Err. Std.Dev. 95% Conf. Interval 1992 7,612 15.64 0.0867 7.564 15.47 15.81 2012 7,440 19.80 0.124 10.69 19.56 20.04 combined 15,052 17.69 0.0772 9.471 17.54 17.85 diff -4.164 0.151 -4.459 -3.869diff = mean(1992) - mean(2012) t = -27.6423Ho: 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5050Ha: diff < 0 Ha: diff != 0 Ha: 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三、第⼆题根据通货膨胀率进⾏了调整,反映了购买⼒的变化,所以可⽤利⽤第⼆题的结果进⾏分析。

计量经济学_詹姆斯斯托克_第8章_非线性的回归模型

计量经济学_詹姆斯斯托克_第8章_非线性的回归模型

Ln(TestScore) = 6.336 + 0.0554 ln(Incomei) (0.006) (0.0021)
假设 Income 从$10,000 增加到$11,000(或者 10%)。
则 TestScore 增加大约 0.0554 10% = 0.554%。
如果 TestScore = 650, 意味着测试成绩预计会增加
非线性的回归模型
非线性的回归函数
“非线性”的含义:
(1)非线性的函数 自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非线性
函 数形式。
(2)非线性的回归 参数与随机项的非线性形式。
非线性的回归函数
一、多项式回归 二、对数回归 三、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四、其他非线性形式的回归 五*、非线性回归(参数非线性)
一、多项式回归
1、指数函数曲线
指数函数方程有两种形式:
yˆ aebx yˆ abx
y a>0,b>0
a>0,b<0
x
图11.1方yˆ 程 aebx 的图象
二、对数函数曲线
对数函数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
yˆ a b ln x
y
b>0
b<0
x
图11.2 方程yˆ =a+blnx 的图象
(2)根据拟合程度的好坏来确定(如,利用spss 的相关功能) 在社会科学领域里,阶数不会太高!
一、多项式回归
形式: Y 0 1X 2 X 2 ...r X r u
(2)多项式的本质 泰勒展开
一、多项式回归
形式: Y 0 1X 2 X 2 ...r X r u
Y——收入; D1——性别(1——男;0——女) D2——学历(1——大学学历;0——没有)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奇数题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奇数题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奇数题介绍《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是詹姆斯·肯尼迪(James H. Stock)和马克·怀森迈尔(Mark W. Watson)合著的一本计量经济学教材。

该教材受到广泛认可,是深入理解计量经济学和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要参考书。

本文档将针对该教材中的奇数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第一章:经济计量学概述1.1 经济计量学的定义经济计量学是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评估的学科。

它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来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

1.3 经济计量学的应用经济计量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如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

它可以用于政策制定、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方面。

第三章: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3.1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模型。

它基于以下假设: - 线性假设: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随机抽样假设:样本是随机抽取的,可以代表总体; - 高斯-马尔可夫假设:误差项具有零均值、独立同分布,并且与解释变量无关。

3.3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普通最小二乘(OLS)估计法是一种用于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方法。

它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参数的最佳值。

第五章: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假设检验是用于判断统计推断是否有效的方法。

它基于假设,通过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

5.3 单个系数的t检验t检验用于检验单个系数的显著性。

它通过计算系数的t值和对应的p值,来判断系数是否显著。

第七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7.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个解释变量来描述被解释变量的变化。

它的基本形式为:Y = β₀ + β₁X₁ + β₂X₂ + … + βₖXₖ + ε。

7.3 拟合优度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用于衡量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

常用的拟合优度指标包括决定系数(R²)和调整后的决定系数(Adj-R²)。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4 8解答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4 8解答

SER = 10.2 × 0.4536 = 4.6267 kg.
4.4. (a) (R − Rf )= β (Rm − Rf ) + u, so that var (R − Rf ) = β 2 × var(Rm − Rf ) + var(u) + 2β × cov(u, Rm − Rf ). But cov(u, Rm − Rf ) = 0, thus var(R − Rf ) =β 2 × var(Rm − Rf ) + var(u). With β > 1, var(R − Rf) > var(Rm − Rf), follows because var(u) ≥ 0.
The coefficients are γˆ0 =−99.41× 0.4536 =−45.092 kg;
γˆ1
=3.94 ×
0.4536 2.54
=0.7036
kg
per
cm.
The R2 is unit free, so it remains at R2 = 0.81. The standard error of the regression is
(c) Rm − Rf= 7.3% − 3.5%= 3.8%. Thus, the predicted returns are Rˆ = Rf + β垐(Rm − Rf ) = 3.5% + β × 3.8%
Wal-Mart: 3.5% + 0.3×3.8% = 4.6% Kellogg: 3.5% + 0.5 × 3.8% = 5.4% Waste Management: 3.5% + 0.6 × 3.8% = 5.8% Verizon: 3.5% + 0.6 × 3.8% = 5.8% Microsoft: 3.5% +1.0 × 3.8% = 7.3% Best Buy: 3.5% +1.3× 3.8% = 8.4% Bank of America: 3.5% + 2.4 × 3.8% = 11.9%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自动化水平问题
□节能降耗问题
□安全环保问题
□职业卫生问题
□其他问题
序号
项目
估算金额(万元)
备注
1
设计费
2
设备投资
3
电器仪表投资
4
土建投资
5
安装费
6
材料费
7
流动资金
8不可Βιβλιοθήκη 见费用9合计序号
工作内容
第一月
第二月
第三月
第四月
第五月
第六月
第七月
第×月
1
初步设计
2
施工图设计
3
设备及施工招标
4
土建施工设备安装
5
试生产
6
工程竣工验收
7
正式投产
8
项目评价
(一)
(二)
(三)
(四)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项目信息
方案名称
xx技改
工程名称
xxxxx工程
专业名称
大修技改方案
编制单位
xx厂xx车间
所属公司
xx公司
项目负责人
xx
编制人
xx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xxxx
改造目的
□资产闲置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
□产能问题
√产品结构问题
√工艺问题
√装备技术问题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导论部分:1.计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推断。

它旨在解决经济学中的因果问题,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经济政策评估。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经济模型、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模型估计与检验等步骤。

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化的抽象,通过建立适当的假设和约束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

数据收集则是通过收集相关的经济数据,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的特征和变动。

数据处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以获得可用于进一步分析的数据集。

模型估计与检验是对建立的经济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以得到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具体度量与统计显著性。

3.计量经济学的数据要素主要包括观察单位、时间间隔和经济变量。

观察单位是指研究对象的经济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企业、产业、国家等。

时间间隔是指研究对象的观察周期,可以是日、月、季度、年等。

经济变量是指用来度量经济现象的变量,如GDP、失业率、通胀率等。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1.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是最基本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之一,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_i= β_0 + β_1*X_i + u_i,其中Y_i是因变量,X_i是自变量,β_0和β_1是模型的参数,u_i是误差项。

2.模型参数的估计通常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

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通过最小化实际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来估计模型的参数。

最小二乘估计量β̂_0和β̂_1可以通过求解最小化残差平方和的正规方程来得到。

3.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是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用于检验模型参数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和F检验。

t检验用于检验单个参数的显著性,而F检验用于检验多个参数的整体显著性。

4.模型的拟合优度可以通过确定系数R^2来度量。

詹姆斯·斯托克,马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三章实证练习stata答案

詹姆斯·斯托克,马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三章实证练习stata答案

一、Two-sample t test with equal variancesGroup Obs Mean Std.Err. Std.Dev. 95% Conf. Interval1992 7,612 11.62 0.0644 5.619 11.49 11.742012 7,440 19.80 0.124 10.69 19.56 20.04combined 15,052 15.66 0.0770 9.442 15.51 15.81diff -8,183 0.139 -8.455 -7.911 diff = mean(1992) - mean(2012) t = -58.9871Ho: 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5050Ha: diff < 0 Ha: diff != 0 Ha: 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二、Two-sample t test with equal variancesGroup Obs Mean Std.Err. Std.Dev. 95% Conf. Interval 1992 7,612 15.64 0.0867 7.564 15.47 15.81 2012 7,440 19.80 0.124 10.69 19.56 20.04 combined 15,052 17.69 0.0772 9.471 17.54 17.85 diff -4.164 0.151 -4.459 -3.869diff = mean(1992) - mean(2012) t = -27.6423Ho: 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5050Ha: diff < 0 Ha: diff != 0 Ha: 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三、第二题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反映了购买力的变化,所以可用利用第二题的结果进行分析。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48答案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48答案

4.6. Using E(ui|Xi ) = 0, we have E(Yi |Xi ) =E(β0 + β1Xi + ui |Xi ) =β0 + β1E( Xi |Xi ) + E(ui |X i ) =β0 + β1X i .
4.8. The only change is that the mean of βˆ0 is now β0 + 2. An easy way to see this is this is to write the regression model as
(b) Yes. Using the expression in (a) var (R − Rf ) − var (Rm − Rf ) = (β 2 −1) × var (Rm − Rf ) + var(u), which will be positive if var(u) > (1 − β 2 ) × var (Rm − Rf ).
(b) var( Xi ) = 0.2 × (1− 0.2) = 0.16 and µX = 0.2. Also
var[( Xi − µX )ui ] =E[( Xi − µX )ui ]2 = E[( Xi − µX )ui |Xi = 0]2 × Pr( Xi = 0) + E[( Xi − µX )ui |Xi = 1]2 × Pr( Xi = 1)
(c)
∑ ∑ ∑ ∑ Because rXY = = ssXXsYY , rXY ssYX= = ssXX2Y (n 1−(n1)1−i= 1=n1)(iXn1= i(−X iX−)(XYi)−2 Y ) i= =n1 (iXn1i(−X iX−)(XYi)−2 Y )

第八章计量经济学答案

第八章计量经济学答案

第八章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思路是,如果变量x是y的原因,则在给定x和y的信息集(要求必须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资料)的情况下,如果利用x的信息比不用能够更好地预测y的值,表明的x变化引起了y的变化,二者存在着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这意味着以下两点成立:第一,x应该有助于预测y,即在y对它自身的滞后值进行自回归的方程中,如果把x作为独立解释变量加到方程中去,应该能够更好地提高方程的解释能力;第二,y不应该有助于预测x,原因是,如果x有助于预测y,y又有助于预测x,则可能存在另外的一个(组)变量,它(们)是x和y变化的共同原因;x和y之间不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2. 从前进法和后退法的思想及方法,以及我们看到它们的不足,人们比较自然地想构造一种方法,吸收前进法和后退法的优点,克服它们的不足,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有了逐步回归的思想。

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有进有出”。

具体做法是将变量一个一个引入,引入变量的条件是其偏F统计量或t统计量经检验是显著的。

即每引入一个自变量后,对已经被选入的变量要进行逐个检验,当原引入的变量由于后面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再显著时,要将其剔除。

引入一个变量或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一个变量,为逐步回归的一步,每一步都要进行偏F检验或t检验(二者等价),以确保每次引入新的变量之前回归方程中只包含显著的变量。

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既无显著的自变量选入回归方程,也无不显著自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为止。

这样就保证了最后所得的回归子集是“最优”回归子集。

在逐步回归法中需要注意的是引入和剔除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α应该有所不同,一般要求引入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α1小于剔除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α2,否则可能产生“死循环”的现象。

就是说,如果引入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α1不小于剔除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2α时,如果某个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P值)在α1和α2之间,那么,这个变量就会被引入、剔除、再引入、再剔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计量经济学 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 课后答案
1-20.模型参数对模型有什么意义?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1-2.答:计量经济学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以来,无论在技术方法还是在应用方面发展都十分迅速,尤其是经过5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60年代的扩张阶段,使其在经济学科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西方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有权威的一部分;②从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XX位获奖者中有XX位是与研究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有关;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甚至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③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其他经济数学方法结合应用得到发展;④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主要用于经济预测转向经济理论假设和政策假设的检验;⑤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从传统的领域转向新的领域,如货币、工资、就业、福利、国际贸易等;⑥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规模不再是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人们更喜欢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从总量上、趋势上说明经济现象。
1-3.答: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1-4.答:
1-5.答: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它是定量化的经济学;其次,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看,也是如此,尤其是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之日起,已有多人因直接或间接对计量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有严格的区别,它仅限于经济领域;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看,不论是理论模型的设定还是样本数据的收集,都必须以对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透彻的认识为基础。综上所述,计量经济学确实是一门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习题解答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习题解答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第一章1.1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 答:(1)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2)随机关系、因果关系。

1.2 试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关系。

答:(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经济学为计量经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可以实证和发展经济理论。

(2)统计数据是建立和评价计量经济模型的事实依据,计量经济研究是对统计数据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

1.3 试分别举出三个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

1.4 试解释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5 试结合一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计量经济研究的步骤。

1.6 计量经济模型主要有哪些用途?试举例说明。

1.7 下列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否合理,为什么?(1)ε++=∑=31i iiGDP b a GDPε++=3bGDP a GDP其中,GDP i (i =1,2,3)是第i 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第1个方程是一个统计定义方程,不是随机方程;第2个方程是一个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为不能用分量来解释总量的变化。

(2)ε++=21bS a S其中,S 1、S 2分别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

答:是一个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3)ε+++=t t t L b I b a Y 21其中,Y 、I 、L 分别是建筑业产值、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职工人数。

答:解释变量I 不合理,根据生产函数要求,资本变量应该是总资本,而固定资产投资只能反映当年的新增资本。

(4)ε++=t t bP a Y其中,Y 、P 分别是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和耐用消费品物价指数。

答:模型设定中缺失了对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有重要影响的其他解释变量。

按照所设定的模型,实际上假定这些其他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常量,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主要取决于耐用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所以,模型的经济意义不合理,估计参数时可能会夸大价格因素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理论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回归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Y = β0 + β1X + ε,其中Y表示因变量,X表示自变量,β0和β1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我们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 2 + 3X。

根据这个回归方程,当X等于5时,预测Y的值是多少?答案:根据回归方程,当X等于5时,预测Y的值为2 + 3*5 = 17。

第二题:假设检验在计量经济学中,假设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检验某个经济理论或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我们有一个假设H0:β1 = 0,即自变量X对因变量Y没有显著影响。

我们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t统计量为2.5,自由度为50。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接受还是拒绝这个假设?答案: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自由度为50的t分布的临界值为1.96。

由于t统计量的值(2.5)大于临界值(1.96),我们可以拒绝假设H0,即自变量X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

第三题: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考虑了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假设我们有一个多元回归模型:Y = β0 + β1X1 + β2X2 + ε,其中Y表示因变量,X1和X2表示两个自变量,β0、β1和β2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我们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 1 + 2X1 + 3X2。

根据这个回归方程,当X1等于3,X2等于4时,预测Y的值是多少?答案:根据回归方程,当X1等于3,X2等于4时,预测Y的值为1 + 2*3 +3*4 = 19。

第四题:异方差问题在计量经济学中,异方差是指误差项的方差不恒定,而是与自变量的取值相关。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篇一:计量经济学】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恩格尔现为美国公民,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中部城市锡拉丘兹,1966年获美国科内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69年在同一所学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在1980年代初期创立的“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模型(a 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简称a rch模型,能精确地获取很多时间数列的特征,并对能把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进行统计模型化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不仅是研究人员学习的光辉典范,而且也是金融分析家的楷模,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还为分析家们在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风险评估方面找到了捷径”。

格兰杰1934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现为英国公民。

他1955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颁发的首批经济学与数学联合学位,195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

1974年移居美国,现为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院荣誉经济学教授。

据瑞典皇家科学院介绍,格兰杰对经济学研究的一大杰出贡献是,发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特别组合可以呈现出平稳性,从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统计结果。

格兰杰的发现对研究“财富与消费、汇率与物价水平,以及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们,以表彰他们分别用“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time-varying volatility)”和“共同趋势(common trends)”这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

为此,他们将分享1000万克朗(相当于130万美元)的奖金。

格兰杰和恩格尔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财政部、金融市场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在评估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方面,更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10-12答案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10-12答案

©2011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 Wesley
4 Stock/Watson -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 Second Edition
Chapter 10
Regression with Panel Data
10.2. 10.4.
(a) For each observation, 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binary regressor equal to one. That is, D1i + D2i + D3i = 1 = X0, it .
Chapter 9
Assessing Studies Based on Multiple Regression
9.2. (a) When Yi is measured with error, we have Y%i = Yi + wi , or Yi = Y%i − wi. Substituting the 2nd equation into the regression model Yi = β0 + β1Xi + ui gives Y%i − wi = β0 + β1Xi + ui , or Y%i = β0 + β1Xi + ui + wi. Thus vi = ui + wi .
of
the
OLS
estimators.
Also, measurement error that is not i.i.d. may change these results, although this would need

计量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1.( ) 是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开拓者人和奠基人。

A.费歇(fisher) B .费里希(frisch)C.德宾(durbin)D.戈里瑟(glejer)2.随机方程又称为()。

A.定义方程 B.技术方程C.行为方程 D.制度方程3.计量经济分析工作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系统B.经济理论C.数学方法在经济中的应用D.经济数学模型二、多项选择1.经济计量学是下列哪些学科的统一()。

A.经济学B.统计学C.计量学D.数学E.计算机2.对一个独立的经济计量模型来说,变量可分为()、A.内生变量B独立变量C外生变量D.相关变量E虚拟变量3.经济计量学分析工作的工作步骤包括()。

A设定模型B估计参数C检验模型D应用模型E收集数据三、名词解释1.时序数据2.横截面数据3.内生变量4.解释变量5.模型6.外生变量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B\C\A二、多项选择1C\D 2A\C 3A\B\C\D三、名词解释1.时序数据指同一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在同一数据列中的数据必须是同口径的,有可比性2.横截面数据同一时间,在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要求统计的时间相同,不要求统计对象及范围相同。

要求数据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3.内生变量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数据由模型本身决定4.解释变量在模型中方程右边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即自变量 5.模型对经济系统的数学抽象 6.外生变量非随机变量,取值由模型外决定,是求解模型时的已知数第二章习题一、单项选择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有TSS=RSS+ESS 。

则RSS 的自由度为()。

A nB 1C n-1D n-2 2.一元线性会规中,0β∧、1β∧的值为( )∑∑---=∧2i)()(0X X Y Y X X ii )(βXY 01∧∧-=ββ XY 10∧∧-=ββ∑∑---=∧2i)()(1X X Y Y X X ii)(βY X =+∧∧10ββ∑∑---=∧2i)()(0X X Y Y X X ii )(βXY 10∧∧+=ββ∑∑---=∧2i)()(1X X Y Y X X ii)(β3.一元线性回归中,相关系数r=()ABDCA.∑∑∑----222)()()))(Y Y X X Y Y X X i i i i (( B.∑∑∑----22)()())(Y Y X X Y Y X X iiii(C ∑∑∑----22)()())(Y Y X X Y Y X X iii i( D∑∑∑---222)()()(Y Y X X Y Y iii4.对样本相关系数r ,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4-8答案

詹姆斯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偶数题4-8答案

4.14.
垐 ˆ + β X . The sample regression line is = ˆ + β x , so that the Because β y β = Y − β1 X , Y = β 0 0 1 0 1
sample regression line passes through ( X , Y ).
This implies
n ESS ∑i =1 ( X i − X )(Yi − Y ) = = R 2 2 n n n ∑ − ∑ − ∑ − ( ) ( ) ( )2 Y Y X X Y Y = i 1 = i i 1= i i 1 i 2 n 1 n −1 ∑ i =1 ( X i − X )(Yi − Y ) = 2 n n 1 ( X i − X ) 2 n1 = −1 ∑ i 1 (Yi − Y ) n −1 ∑i 1 = 2
cov(u , Rm − R f ). But cov(u , Rm − R f ) = 0, thus var( R − R f ) =β 2 × var( Rm − R f ) + var(u ). With
β > 1, var(R − Rf) > var(Rm − Rf), follows because var(u) ≥ 0.
E[( X i − µ X )ui |X i = 0]2 = 0.22 × 1, and E[( X i − µ X )ui |X i = 1]2 = (1 − 0.2) 2 × 4.
Putting these results together
2 σβ = ˆ
1
1 (0.22 × 1 × 0.8) + ((1 − 0.2) 2 × 4 × 0.2) 1 = 21.25 n 0.162 n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答:计量经济学的英文单词是Econometrics,本意是“经济计量”,研究经济问题的计量方法,因此有时也译为“经济计量学”。

将Econometrics译为“计量经济学”是为了强调它是现代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不仅要研究经济问题的计量方法,还要研究经济问题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

可以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数据为依据,以数学、统计方法为手段,通过建立、估计、检验经济模型,揭示客观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随机因果关系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2.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是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联系主要是计量经济学对这些学科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选择和确定,包括对变量和经济模型的选择,需要经济学理论提供依据和思路;第二,计量经济分析中对经济模型的修改和调整,如改变函数形式、增减变量等,需要有经济理论的指导和把握;第三,计量经济分析结果的解读和应用也需要经济理论提供基础、背景和思路。

计量经济学对统计学的应用,至少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分析所采用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参数的估计等,需要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完成;一是参数估计值、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判断。

计量经济学对数学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对非线性函数进行线性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是数学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其次,任何的参数估计归根结底都是数学运算,较复杂的参数估计方法,或者较复杂的模型的参数估计,更需要相当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运算能力,另外,在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面,需要用到许多的数学知识和原理。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区别也很明显,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替代计量经济学,这三门学科简单地合起来,也不能替代计量经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篇一:计量经济学】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恩格尔现为美国公民,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中部城市锡拉丘兹,1966年获美国科内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69年在同一所学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在1980年代初期创立的“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模型(a 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简称a rch模型,能精确地获取很多时间数列的特征,并对能把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进行统计模型化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不仅是研究人员学习的光辉典范,而且也是金融分析家的楷模,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还为分析家们在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风险评估方面找到了捷径”。

格兰杰1934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现为英国公民。

他1955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颁发的首批经济学与数学联合学位,195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

1974年移居美国,现为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院荣誉经济学教授。

据瑞典皇家科学院介绍,格兰杰对经济学研究的一大杰出贡献是,发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特别组合可以呈现出平稳性,从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统计结果。

格兰杰的发现对研究“财富与消费、汇率与物价水平,以及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们,以表彰他们分别用“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time-varying volatility)”和“共同趋势(common trends)”这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

为此,他们将分享1000万克朗(相当于130万美元)的奖金。

格兰杰和恩格尔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财政部、金融市场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在评估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方面,更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在中国,经济学家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家对恩格尔和格兰杰的理论建树同样不陌生。

在1990年代初,恩格尔的arch模型就作为“现代经济学前沿”被详细地介绍到国内;格兰杰在谱分析(经济周期分析)、因果分析、经济预测、协整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也早为人们所熟知。

不仅如此,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在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格兰杰协整定理: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

众所周知,人们在进行关系估计和经济预测以及对经济理论进行假设检验时,通常是以时间序列的形式来使用数据,进而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研究。

这种时间序列可以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利率、股票价格等经济变量的变动过程。

比如说,经济中的消费可能会取决于总劳动收入和财富、实际利率以及人口的年龄分布等因素。

尽管对这种关系可以简单地通过一个静态、线性、只有两个变量的表达式(模型)进行描述,但要得出正确的估计和结论,就要求模型必须能够很好地适用时间序列的具体特征。

而对许多经济时间序列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特征是“非平稳性”(n onstationarity)和“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

正是恩格尔和格兰杰在1980年代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处理这两个关键特征。

格兰杰在1980年代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发现,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出平稳性。

协整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寻找一种均衡关系,该理论的提出对于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及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其应用也远远超出了对线性回归的诊断。

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两个变量应该是协整的,对协整性的检验也就是对经济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

比如说,尽管消费和可支配收入这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我们希望这两个变量从长期来看是相关的,因此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应该是平稳的。

另例如股票市场,如果对股票价格的估计是理性的,那么公司股票的价格应该等于预期未来股息流的现值。

这事实上意味着,尽管股息和股票价格这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但这两个序列应该是协整的,其协整参数等于投资者在计算盈利现值时所采用的贴现率。

在以后的工作以及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中,格兰杰又从几个方面对协整分析进行了拓展,比如处理那些具有季节性模式的序列。

另外,在协整概念的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格兰杰协整定理”,用来解决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个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协整概念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即:格兰杰协整定理: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

除了在理论上建立了协整的概念,格兰杰在实际经济分析中也作了大量极具贡献的实证性研究,比如对季节性模式的单整与协整分析;对产出、销售以及存货之间的多因素协整分析;对美国国债的产出协整分析等。

格兰杰是目前全球最杰出的计量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学术界的建树几乎包括了近40年来计量经济学在时间序列方面的所有重大发展。

在研究经济时间序列时,格兰杰和另一位学者汉塔纳卡(hatanaka)首创使用了谱分析方法(spectral analysis),提出了关于经济变量的“经典波普理论”,并与著名学者摩根斯坦(oscar morgenstern)一起对纽约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进行了相关分析。

在预测研究上,格兰杰的贡献也值得一提,他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潮汐河流泛洪的概率估计》被认为是现代成本—收益分析教材的范本案例。

在对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上,他和焦克斯(joyeuxr.)在1980年发表的论文《长期记忆时间序列模型与分数差分法简介》(an introduction to long-memory time series models andfractional differencing)对长期记忆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

近年来,格兰杰又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对面板数据(panel data)的研究上,他认为这种由相同截面数据构成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有助于把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未来至少5年内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所有这些都是计量经济学界的最前沿领域。

恩格尔arch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经济数据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化。

【篇二:计量经济学】xt>中国教育总投入对gdp作用的计量研究日期:2009年中国教育总投入总额对gdp作用的计量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政府投资教育事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也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政府教育总投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政府教育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一部分。

二是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提高国民劳动技能和降低体力、脑力劳动劣质成本,最终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高效的发展。

教育的投资决定了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出的人才又进一步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生产力,最终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

然而,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费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

教育一直是开支里面较高的一个比例,行政开支也占据了公共开支的重要地位。

但我国的教育总投入的不足已经造成了国民教育负担过重的困境。

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仅表现在占gdp的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更重要的是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首先,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债务负担沉重。

由于政府没有规范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制度,校舍建设和维护改造投入极度匮乏,学校为了应付招生的需要和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只能举债建设。

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和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形成大量教育债务。

其次,政府教育经费不足导致落后地区教育经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继续扩大。

2007年省(自治区、直辖市)际间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极差(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之比)分别高达8.3和7.5。

此外,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师收入普遍偏低,导致农村教师流失,影响师资队伍稳定。

i如今国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各地小学及初中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但学前教育、高中、高等教育等教育总投入等问题上,人民的负担仍为减轻。

以高等教育为例:根据《数据》杂志的调查: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占全部家庭10%的最低收入户和其中的困难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分别为3134.88元和2495.75元。

以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计算,城镇居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的费用占到家庭年收入的33%,对于占全部城镇居民家庭40%的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来说,每年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

而对于最低收入户来说,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已经超过其家庭年收入。

换一种算法,供养一个大学生,约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年多的收入,而对于最低收入户和其中的困难户来说则需要一个人大约14年和17年的收入。

可以说高校学费已经远远超出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承受能力,许多贫困家庭为了供子女上大学甚至债台高筑。

有专家估计,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有20%为贫困生,按教育部2000年正式统计数字普通高校在校生556万人计算,就有110多万贫困生。

而在非贫困生中,有极大一部分是处于贫困生边缘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勉强能够维持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费用,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他们的这些费用支出占到了家庭总费用支出的52%--70%。

在高等教育经费方面,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中国只有0.62%,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在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上,中国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政府该怎样更为有效地提供这一重要的公共品,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乃至中国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老百姓长期关注和研究、讨论的问题。

针对关于政府教育总投入的投入意义,本文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国家教育总投入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课程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总投入总额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蔡昉等(1999)认为,从弹性系数来看,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有巨大的潜力,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改善将成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泉。

王家赠(2002)提出了衡量居民中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分布平均程度的两个指标,对中国各省居民中的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测量,并对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