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范文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范文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本单位及其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噪声产生等。

第三条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程序由本单位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实施,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第五条本程序应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防治目标的实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章废水污染防治控制第六条废水污染防治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第七条废水的排放前应进行污水处理,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第八条废水的处理工艺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

第九条废水处理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条废水排放标准的监测应定期进行,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章废气污染防治控制第十一条废气污染防治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废气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

第十二条废气的排放前应进行废气处理,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

第十三条废气的处理工艺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

第十四条废气处理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废气排放标准的监测应定期进行,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四章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第十六条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噪声产生,改善环境音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七条噪声的产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

第十八条噪声源的控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噪声排放标准的监测应定期进行,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五章监测与报告第二十条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应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的检测。

第二十一条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确保污染防治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最新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最新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最新202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最新2021,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最新202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三章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第四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第五章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第六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六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科学知识。

噪声污染防治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程序

文件修订履历表编号:版本:A/01目的防治本公司噪声的排放,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覆盖范围内与噪声排放有关的过程。

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控制生产活动中噪声的排放。

3.2设备科负责控制设备管理活动中噪声的排放。

3.3行政管理部负责联系外部监测。

4 控制程序4.1本公司的噪声源a)空压机、风机、配电间、除尘器、落砂机等设备运行的噪声;b)生产操作时(气铲、打磨)的噪声;c)生产设备运行中的噪音;d)车辆行驶、鸣笛的噪声;e)基建施工的噪声。

4.2噪声的排放标准a)噪声执行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b)控制新污染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执行本公司相关程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4.3噪声排放的防治a)空压机、风机、配电间、除尘器、落砂机等噪声源单独隔离,封闭作业。

b)气铲打磨等噪声源单独隔离,封闭作业c)生产设备运行的噪声,经常润滑机器,保持完好。

d)车辆的鸣笛:进入本公司不得鸣笛,在门口有标识牌提示。

e)基建施工的噪声:向基建方发《相关方告知函》,要求控制在:装修65、结构70、土石方75、打桩85。

4.4 监测行政管理部需要时联系外部监测。

监测时在厂界四周取点监测。

5相关文件a)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b)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c)机动车允许噪声限制d)汽车定置噪声值e)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f)设备设施管理程序6记录监测报告(外来)。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是当前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本文将从废水、废气、噪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废水收集、处理、排放和监测。

废水的收集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收集到集中处理设施。

在废水收集过程中,需要根据废水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如管道收集、水泵收集等,并确保收集设施的密封性和排放的集中性,避免污水泄漏和扩散。

废水的处理是指将收集到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如沉淀、过滤、氧化等。

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并且产生的污泥和其他副产物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废水的排放是指经过处理后的废水从集中处理设施中排放到环境中。

在废水排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环境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排放方式和地点的选择,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

废水的监测是指对废水排放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以评估排放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监测内容可以包括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水质指标、排放量等。

监测结果要进行记录和统计,用于评估排放质量和进行污染源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废气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废气收集、处理、排放和监测。

废气的收集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到集中处理设施。

在废气收集过程中,需要根据废气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如排风系统、垂直排气管等,并确保收集设施的密封性和排放的集中性,避免废气外泄和扩散。

废气的处理是指将收集到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废气的组成和成分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如吸附、冷却、催化等。

噪声污染防治程序(正本)

噪声污染防治程序(正本)

1目的为明确规定对噪声污染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要求,确保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得到有效控制,预防和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公司各管理服务中心及管理处对噪声的防治方法均适用于本程序。

3职责3.1工程部:负责服务设施设备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3.2侍卫部:负责对服务区内相关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

3.3信息处理中心办公室:负责对相关方产生的噪声污染进行防治。

3.4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相关噪声源的控制作业。

4引用文件4.1《环境监测控制程序》5程序内容5.1设施设备噪声控制5.1.1工程部应按相关设施设备的操作保养指导书的要求做好相应的设施维护作业,以确保相关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正常运行,防止因设施设备维护不良而产生的噪声污染。

5.1.2在使用噪声较大的相关设备(如:发电机、切割机等)时,工程部应对相关设备的使用场地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关闭门窗),以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内外部环境造成影响。

5.1.3相关服务设备(如:发电机、电梯、洗地机、吸尘器等)在使用过程中若产生非正常状态下的噪声,相关使用人员应及时联络机电维修人员,由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

若因维修技术或设备陈旧等原因,导致相关设备经维修后仍不能达到相关要求,且运行时的噪声对服务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则应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5.1.4当其它相关方(如:为客户提供其它服务的供应商)在服务区内因使用相关设备而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时,信息处理中心应与客户或相关施工单位进行联系,对施工的相关设备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噪声带来的环境污染。

5.1.5当本公司或客户需购置产生较大噪声的相关设备时,信息处理中心办公室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相关设备是否满足对噪声的控制要求进行相应的评审,以便在购买前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预防措施,使相关设备对内外部环境的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5.2服务过程噪声控制5.2.1各部门在开展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1)在服务区域内与人进行交谈时,注意不要大声喧哗,以避免对周围的人员产生不良的噪声影响。

2024年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2024年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2024年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一、引言随着人口和工业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2024年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本程序将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加强管理和执法,以确保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和控制。

二、废水污染防治控制程序1. 调查和监测(1)建立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进行监测;(2)设立废水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各类废水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2. 防治措施(1)加强企业废水治理工作,推动生产工艺改进,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2)鼓励企业采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废水资源化利用率;(3)推广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3. 管理和执法(1)建立废水排放许可制度,依法对废水排放企业进行审批和监督;(2)对违法排放废水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三、废气污染防治控制程序1. 调查和监测(1)建立废气排放监测系统,对工业和交通尾气进行监测;(2)制定废气排放标准,加强对各类废气排放浓度和总量的控制。

2. 防治措施(1)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排放;(2)推广废气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3. 管理和执法(1)建立废气排放许可制度,依法对废气排放企业进行审批和监督;(2)对违法排放废气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四、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1. 调查和监测(1)建立噪声监测网,对工业、交通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2)制定噪声排放标准,限制各类噪声的排放强度和时间。

2. 防治措施(1)优化工业布局,加强噪声防护措施;(2)加强车辆噪声防治,推广低噪声发动机和隔音设备。

3. 管理和执法(1)建立噪声排放许可制度,依法对噪声排放企业进行审批和监督;(2)对违法排放噪声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1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确保本本厂排放的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要求,减少和防止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3职责与权限3.1厂长负责提供噪声防治工作所必须的资源。

3.2生产科负责生产、新、扩、改建设项目及生产设备噪声标准排放管理工作。

3.3安环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监督检查各项目、场所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对噪声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员工进行噪声污染防治的培训和教育。

3.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减少噪声产生;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4内容与要求4.1防治对象4.1.1新、扩、改项目及设备管理。

4.1.2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4.2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4.2.1噪声污染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厂界外一米处昼间60dB(A)夜间50dB(A)。

4.2.2新、扩、改项目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工程或设备,项目实施部门应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并按《新项目环境影响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4.2.3设备购入、移动、大修或报废时,由生产科进行监督管理。

4.2.4生产科要督促各车间和机修人员按要求做好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特别主要噪声源真空泵、引风机和水泵等设备防止设备因螺丝松动,增大设备振动频率和提高噪声值,设备如有异常声响要及时上报,检查原因,拔除故障,并做好相应记录。

在班次安排上尽量做到少安排或不安排夜班生产。

4.2.5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施工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噪声敏感区域和控制目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如夜间、午休等)进行高噪声作业;对强噪声设备采取封闭、隔音等措施,如设置隔音棚、安装消声器等。

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产生,如采用静压桩代替锤击桩等。

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音屏障,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排放。

ISO14001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ISO14001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ISO14001-2015)
1.0目的
减少公司生产运作产生的噪音对现场、周边环境、临近居民的影响
2.0范围
公司生产现场、工厂的周边环境
3.0权责
3.1制造科负责本部门作业现场的噪音控制。

3.2制造科负责厂区内噪音大的噪音发生源的控制和改善的工程项目
3.3管理科负责噪音委外检测
4.0程序
4.1噪音分为作业现场和厂区周界场所两种;
4.2作业现场的噪音控制不在环境管理体系所管理的范围内。

执行《车间噪声控制作业指导书》
4.3厂区周界的噪音管理
4.3.1按照国家噪音管理的有关规定,本公司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Ⅲ类标准进行控制;
4.3.2厂区周界的噪音标准为Leq:(dBA):
4.3.3厂区周界的噪音控制要考虑到周界相关方的意见;
4.3.4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应对设备、工程方面进行改善;
4.4管理科安排每年至少一次的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部门对厂区周界进行噪音测定,并记录归档;
4.5当公司的显著噪音源的设备、建筑等发生变更时,必须对其噪音影响进行监测、控制管理;
4.6当厂区周界的噪音超过标准时、或受到相关方的意见时,按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4.7制造科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以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

设备运行时有异常时,由工务负责进行维修。

5.0相关文件
《车间噪声控制作业指导书》
6.0相关记录
噪声检测报告。

噪声污染控制程序(含表格)

噪声污染控制程序(含表格)

噪声污染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为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排放标准的要求,维护公司内及周边环境安宁。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噪声场所和厂界噪声的控制与管理。

3.职责3.1制造部负责作业场所的噪声管理。

3.2人力资源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厂界噪声委外监测。

4.定义4.1显著噪声源:明显产生噪声的设施,如冲、剪、压设备、打磨机、切割机、风机、空气压缩机等。

4.2周边噪声:公司噪声源对厂界处所形成的噪声污染。

5.程序5.1噪声管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分作业场所和厂区周界场所两种。

5.2作业场所噪声管理必须遵照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平均量不超过85分贝(8小时接触)。

5.3工作期间对设备应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以降低噪声,制造部定期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对噪声大的设备尽量放置在靠墙角并远离居民区位置,以降低噪声污染。

5.4 生产车间操作工在搬运、中转产品时应尽量做到轻拿轻放,以降低噪声污染。

5.5超过85分贝的作业场所,操作人员必须配戴有效的防噪声护具,超过90分贝的噪声场所,应采取工程方面的控制或减少操作人员的暴露时间。

5.6厂区周界的环境噪声管理应符合相关标准,以及符合公司所在噪声管理区域划分的有关规定。

5.7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每三年一次对公司排放的噪声进行监测,若遇异常或重大变更适当增加监测频次,并保存监测记录。

5.8当厂区显著噪声设施变更时,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厂区周界的噪声排放情况进行测定,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可以使用相关设备。

5.9当厂区周界噪声测定超过管理规定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噪声的影响,并依据《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6.相关文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7.记录噪声监测报告(外部提供)噪声环境监测报告.d oc 噪音监测记录表s。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范本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范本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XXX公司所有涉及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来源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并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程序内容2.1 废水污染防治控制2.1.1 废水治理措施(1)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最大程度减少废水排放量;(2)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有害物质生成;(3)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4)加强污水管网管理,定期清理和维护,并及时修复泄漏情况;(5)对废水进行分类处理,采用有效的处理技术和设备,确保废水达标排放;(6)加强废水排放监测和记录,每月提交废水排放报告。

2.1.2 废水排放标准(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废水排放标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相关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并定期进行相关报告和监测。

2.2 废气污染防治控制2.2.1 废气治理措施(1)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有害气体排放;(2)完善生产设备的密封性,减少泄漏;(3)安装和使用废气处理设备,确保废气达标排放;(4)对高浓度废气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物外泄;(5)加强废气排放监测和记录,每月提交废气排放报告。

2.2.2 废气排放标准(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废气排放标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相关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并定期进行相关报告和监测。

2.3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2.3.1 噪声治理措施(1)采用低噪声设备和技术,降低噪声排放;(2)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噪声源的产生;(3)做好设备和机械的维护,防止机械噪声;(4)加装噪声隔音设施和吸音材料,减少噪声传播;(5)定期进行噪声巡查和测试,确保噪声达标。

2.3.2 噪声排放标准(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噪声排放标准,确保噪声排放符合规定;(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相关的噪声排放许可证,并定期进行相关报告和监测。

三、责任及监督3.1 公司领导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对工作进展进行监督和检查。

噪声污染防治管控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管控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管控程序1 目的和范围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有关生产作业活动中噪声的控制。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办法。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厂界噪声指公司生产作业活动中设施设备运输所产生的对周围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的声音。

3.2 工位噪声指作业岗位产生的对人体具有影响的声音。

4 职责4.1 行政部4.1.1 对噪声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4.2 制造中心负责产噪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4.3 生产一部、生产二部负责有关噪声防治措施的具体实施。

4.4 各相关部门4.4.1 负责本部门噪声源的控制及管理。

4.4.2 对本部门产噪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4.4.3 监督、检查、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5 工作流程5.1 噪声来源本公司噪声源主要包括:开包机、开棉机、轧车、水刺机、铺网机、水泵、风机等设备运转及作业噪声,空调、蒸汽管道泄压、机动车辆等,分布情况如下:5.2 噪声的控制5.2.1 源头预防1)工艺人员在进行产品工艺设计时,应遵守国家和市环保部门的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噪声污染小的设备和清洁工艺,减轻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2)在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或改造时,应以降低工业噪声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虑,引进低噪声设备,有效控制噪声污染。

3)对易产生高噪声设备应采用建筑隔音或加装隔音措施,控制噪声的传播。

5.2.2 过程控制1)制造中心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

2)制造中心应对设备(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运转正常。

3)超过噪声标准的工位,应采取相应个人防护措施,为员工配备防护耳塞及健康保健品,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噪音管理控制程序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噪音成为了城市居民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

噪音的高强度和长时间的暴露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诸多危害,如睡眠障碍、听力受损、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和提升城市宜居度,噪音管理控制程序应运而生。

一、噪音管理控制程序的定义噪音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计划和管理城市噪音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合理控制噪音的大小和时间,减少对居民的干扰,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这一程序可以包括从源头控制噪音、减少传播途径、创造有利于噪音传播的环境、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执法机制等。

二、噪音管理控制程序的核心内容1. 噪音源头控制:通过制定和执行噪音排放标准,要求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单位采取降噪措施,减少噪音的源头。

在建筑施工、道路修复等工程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噪音的产生。

2. 噪音传播途径控制:通过修建隔音墙、设置噪音屏障等措施,阻止噪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此外,应加强对固体、液体等介质中噪音传播的监管,确保低噪音设备的使用。

3. 环境创造:通过绿化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等手段,创造有利于噪音传播的环境。

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区、住宅区等,使噪音源与居民区相隔适当距离,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4. 监测与执法:建立噪音监测站点,监测城市各地区的噪音水平,并制定合理的噪音容忍度。

对于噪音超标的单位和个人,执法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罚和整改,确保噪音管理控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噪音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步骤1. 研究调查:调查城市各个区域的噪音来源、强度、频率等,确定噪音管理控制的重点。

2. 制定标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噪音排放标准和容忍度,制定噪音源头控制的技术标准。

3.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投资建立噪音监测站点,监测城市各地区的噪音水平,及时发现噪音超标情况。

4. 部门合作:相关执法部门、环保部门、规划部门等应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噪音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废水、废气和噪声污染是现代工业化发展中常见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来控制和防治这些污染。

本文将介绍废水、废气和噪声污染的防治程序,并提出一些控制措施,以帮助减少这些污染。

一、废水污染防治程序1.监测:对工业企业的废水进行定期监测,包括采样、分析和测试等。

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废水污染问题,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减量: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减少废水的产生量。

同时,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废水排放。

3.处理:将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4.回用:对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如果其质量符合要求,可以通过适当的工艺方法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5.监督:建立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法规要求。

二、废气污染防治程序1.监测:对工业企业的废气进行定期监测,包括采样、分析和测试等。

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废气污染问题,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减量: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减少废气的产生量。

同时,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3.处理:将废气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喷雾吸收、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等。

4.能源利用:对含有高热值的废气,可以进行燃烧利用,发电或供热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5.监督:建立废气排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法规要求。

三、噪声污染防治程序1.调查:对工业企业周围的噪声进行调查和测量,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影响范围。

2.减噪: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等措施减少噪声的产生量。

例如,使用噪声减振材料、调整设备的工作方式等。

3.隔离:通过建造噪声围挡、安装隔音设备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1 基本要求.1.1 建设单位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项目,必须按照环评技术文件和批复提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要求,落实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和个人处以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1.2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3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条规定: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罚款】。

.1.4 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2 工作程序.2.1 噪声排放源设置排放标志牌,并定期检查,当发现标志形象损坏、颜色污染或有变化、褪色等情况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2 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2.3 企业应定期开展对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设施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并做好台账记录。

噪音污染管理控制程序

噪音污染管理控制程序

Noise pollu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rocedures噪音污染管理控制程序1 Purpose目的Through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noise, ensure that the noise produced by the compan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laws, regulations,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and labor department, and ensu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aff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y residents.通过对生产和生活产生噪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公司产生噪音达到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劳动部门的要求,并确保职员、周边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2 Scope范围This procedure for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and living noise prevention, monitor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to make clear provisions.本程序对公司生产和生活所产生噪音的预防、监测等活动做出了明文规定。

3 Responsibility职责The gener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are responsible for noise prevention, monitoring and liaison, etc.综合管理部、生产管理部负责噪音预防、监测联系等事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编制部门:
审核人:
批准人:
2013年2月28日发布 2013年3月1日实施唐山市丰南区凯恒钢铁有限公司发布
更改状态表
1 目的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所有的部门、单位。

3 职责
3.1 环保部是环境噪声防治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并保持本程序。

负责对环境噪声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负责厂内交通车辆噪声的控制和推广噪声污染控制新技术。

3.2 环保部负责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负责建设项目土建施工过程中环境噪声的防治工作。

3.3 各单位、生产厂负责本单位设备正常运转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术语
4.1.1 环境噪声
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4.1.2 环境噪声污染
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4.2 主要噪声源
4.2.1 生产设备噪声:烧结机、高炉、转炉、轧机、空压机、排气阀等生产设备运转时发出的声音。

4.2.2 施工噪声: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4.2.3 气体噪声:电炉煤气富余放散以及氮气、氧气富余放散时发出的声音。

4.2.4 交通运输车辆噪声:发动机、喇叭等发出的声音。

4.3 环境噪声的控制与防治
4.3.1 供应部门在购置产生环境噪声的生产及辅助设备时,要考虑设计要求,采用具备消声、隔声、减震等措施的设备机械,使环境噪声符合标准。

4.3.2 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降噪措施,推广新技术,淘汰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使环境噪声达标排放。

4.3.3 环保部定期组织对厂界噪声、噪声源进行例行监测及环境事故分析监测。

4.3.4 环保部对交通车辆噪声进行综合管理。

在厂区范围内设置警示牌,限制车辆噪声,对进入厂区的车辆要告知有关噪声控制的相关规定,对违规车辆进行处罚。

4.3.5 各单位、生产厂负责本单位设备正常运转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减少噪声污染,如发生减噪设备故障要立即上报设备部并立即组织维修。

4.3.6 环保部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方提出要求,使建筑施工的噪声值和噪声排放时间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4.3.7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4.3.8 对于高噪声的作业岗位,要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配备噪声防护用具。

4.4 检查与考核
4.4.1 环保部定期对环境噪声防治设施完好情况及运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4.4.2 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整改及考核意见上报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