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1 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
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 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 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 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 集,水质变差。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课堂练习
06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课堂练习
06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 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
自主学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共32张PPT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原则 途径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目的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 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 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⑤国家行动方案:第一期(1996-2000年)确 定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三湖、两控 区、一市。
课堂小结
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境 管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

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
其他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
做出规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 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 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刑法》第338条早有明确规定:
牧民甲: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 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 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 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 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 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ppt课件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管理的目的,简单表述为: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 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协调这两个目 的的方法就是环境管理,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 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 准 学习目 标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说出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 环境法知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管理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 育手段。 2.公民违反环境法律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 二是不懂法律。
课前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3)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 提示: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环境执行的主体是国 家和政府。 (4)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提示: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 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其中法律和行政手段是主要手段。 (5)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提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 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 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有效地遏制环境的大 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第1节认识环境管理(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第1节认识环境管理(共33张PPT)

禁渔期制境管理的必要性
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 解决环境问题。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 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 公共物品
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 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 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出废弃物,势必造成滥 用资源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
做出规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 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 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刑法》第338条早有明确规定: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 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
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 什么?
个人利益 矛盾
整体利益
解从计决算办的法结:果看协:调追各求个个人利利益益 最的大 损化 失集。的团同之时必间然的导关致系整体利益
如何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
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 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 媒体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 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 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不超过环境 的容许极限。
课堂练习
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提高技术
B.实施环境管理
C.发展经济
D.控制人口
2. 环境管理的对象有( A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 ________三个层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1)执行主体:⑫______________。 国家和政府 (2)具体工作: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 法律法规 国家行动计划 的⑬____________;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⑭________________。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管理手段
点拨:“谁污染谁治理”属于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第(1)题,题中选项的电能、光能、核能都属于能源的表现形式。 结合题中的“节地、节水、节材”判断 A 选项正确。第(2)题, 实行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如城市建筑提倡营造“绿色屋顶” 和“绿色阳台”,主要是对城市热岛效应施加影响,同时起到 美化环境的作用。
【答案】(1)A (2)B
(2011 年江西模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 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 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图 5-1- 1 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 1~2 题。
【答案】(1)A (2)C
1.我国环境保护“32 字方针”中的途径是指( C 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
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点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我国 环境保护的原则;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目的。 2.下列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 D ) A.排污许可证制度 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B.“三同时”制度 D.谁污染谁治理
企业 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对象 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 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
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
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污染物 政府 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 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 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 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2.下列关于环境管理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管理就是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B.环境管理的对象只是个人行为
C )
C.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D.环境管理是指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行为
点拨: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 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
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
行政手段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⑮__________,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经济手段 宣传教育手段 (2)其他手段:⑯__________、技术手段、⑰____________。 2.公民要求
环境法 (1)应当具备一定的⑱__________知识。 自身行为 (2)运用法律手段约束⑲__________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2)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名师点拨】第(1)题,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找到禁止超
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第(2)题,有“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 我国禁止超市免费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这句话可以看出对 环境管理采取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答案】(1)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2)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A.节电与电能 B.光与光能 C.节能与能源 D.核与核能 )
(2)大城市提倡的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
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名师点拨】根据低碳生活来考查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点拨:“节能减排”即是发展节能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 排放。而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
知识点二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 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同 时需要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
这意味着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环境 (1)概念:对人类损害⑥__________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技术方法 (2)必要性:单靠⑦__________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 管理手段 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⑧__________。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人 企业 1 .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⑨________ 、⑩________ 、⑪
1.关于环境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政府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故政府不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B.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政府 C.环境管理对个人的要求是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
D.环境管理的最主要手段是技术和经济手段
点拨: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 是被管理的对象。环境管理对个人的要求是建立绿色消费观念, 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环境管理的最主 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典例 1】(2011 年潮州期中)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完成(1)~(2)题。 (1)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__________
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
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C.环境管理制度 D.环境管理政策
)
(2)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工程,贯彻了(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名师点拨】第(1)题,32 字方针是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 第(2)题,污水治理属于源头治理,防止污水产生和造成污染。
国家 执行 和 政 通过一些手段措施减少环境问题 主体 府 手段
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 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 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典例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知识点三
中国的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
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为实施环境管理有一整套的基本国策、方针、政 策、管理制度和国家行动方案。具体如下:
图 5-1-2
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
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还存在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 纯经济性 无约束性 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①__________和行为的② _________。
2.解决共识 基本需要 (1)全人类的一切③__________应该得到满足; 生物圈 (2)发展经济不能超出④__________耐受的极限; 环境管理 (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就是⑤__________。 3.环境管理
2.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
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
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简单地说,环境管理 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 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 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法律武器 (3)利用⑳__________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知识点一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 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公产与环境资 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
源退化 环境管理的重 要性 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拘束性 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 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 5-1-1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作用于③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三圈环流规律改变 B.火山活动加剧 C.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D.大陆内部降水量增加,形成洪涝
C )
点拨:图示③表示绿色植物对大气圈与水圈的作用。人类 不合理的开发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全球变暖。
2.据图分析,我们应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B ) A.农村更多使用沼气来获得绿色能源 B.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 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 D.大规模地发展第三产业
严以及执法难、经济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 想等问题。
【典例 3】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 度。据此完成(1)~(2)题。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
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