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易门县第一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23热力环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2.2.3大气运动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易门一中杨海珠

一、教学理念

1. 深度的学,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循序渐进的开展“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实践”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发展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从而形成深度认知。

2. 深度的教,首先,不仅关注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对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其次,深度解读教材知识过程,打通教材的知识脉络。

二、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动画以及实验演示,明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观察

总结的能力、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案例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地理实践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过程及应用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参与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通过视频,激发兴趣。【教师】播放《超级飞侠》视频,请同学们思考:

请帖飞去了哪里,方向对吗?导入新课。

知识补充:补充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

规律1:同一竖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

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理解概念,为原理学习做

好铺垫

二、原理探究、规律总结:探究过程破难题,读图析图学地理热力环流的原理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

问题,并叙述热力环流过程。

1、地表出现了哪种地理要素的变化?

2、受上述要素的影响,空气先发生了哪些方向的

流动?

3、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如何变化?为什么?

4、空气又发生什么方向的流动?

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够充

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动态

图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

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思

考,达到手脑相统一的效

果。

5、等压线如何变化?

【学生】结合5个思考题及课件,归纳总结热力环流原理过程。

【教师】根据热力环流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规律,并进行读背:

【学生】

(1)规律1:同一竖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规律2:同一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3)规律3:近地面:气温高处气压低(热低压),气温低处气压高(冷高压)。

(4)规律4:等压面弯曲: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5)规律5:同一竖直方向,高空中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相反。即:高空中等压线与近地面等压线弯曲方向相反。

【教师】前边我们都是从理论上了解热力环流,实际操作会是什么情况呢,老师需要同学们上来配合一下,演示热力环流的实验,以便更直观的了解热力环流。

通过观看过程,读图析图,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促进思维纵向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参与、观察实验演示,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宏观的认知

三、学以致用

:生活中常见三种热力环

流形式【探究活动】热力环流的运用

【教师】让地理服务生活,让生活走进地理。回顾

课前的《超级飞侠》,请帖方向飞的对吗?

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展示导学案。

探究一:海陆风------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的热力环流。

注:白天时,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夜晚时,

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在短线上画出箭头,完成热力环流,并判断近地面

风的吹向。思考:请帖的飞向,对吗?

通过案例探究,切实体现

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活中的

地理,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

解释生活现象,达到学以致

用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

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地理实

践力。

通过判断影片中的情

节是否正确,学会用地理的

眼光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用

地理的思维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