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
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学流派,旨在通过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使用机制。
本文将对Lakoff和Johnson 这两位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进行详细的探讨。
我们将首先概述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然后分析这些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影响和地位,最后评价这些理论对于语言理解和应用的启示和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认知语言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体会到Lakoff和Johnson的理论对于语言学研究和应用的深远影响。
二、Lakoff & 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观点Lakoff和Johnson在认知语言学的领域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思维、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他们详细阐述了隐喻在人类思维和语言中的核心作用,将隐喻视为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复杂思维的关键工具。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通过具体事物理解抽象概念的主要途径。
Lakoff和Johnson进一步指出,语言的结构和用法往往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经验。
他们强调,语言并非独立于人的认知系统存在,而是与人类的认知过程紧密相连。
因此,研究语言必须考虑到人的认知因素,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就是揭示语言与认知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
他们还提出,人类的认知系统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可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这种适应性也体现在语言中,使得语言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
因此,认知语言学不仅要研究语言的静态结构,还要研究语言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过程。
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观点强调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隐喻在理解和表达复杂概念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观点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人类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Lakoff & Johnson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不仅为我们理解语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研究范式上的两次转变,然后从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解释语言现象的形式主义取向与功能主义取向、语言研究的理论追求与应用目标、国内的语言研究与海外的语言研究等四个方面,来展示当代语言学的不同流派在语言研究的理论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上的差别,最后展望语言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brieflty reviews the two turns of linguistic paradigmin 20 century.Then,from the point of views of fact description,theoretical exp lanation,formalism-vs.functionalism-orientation,it displays the difference s of different linguistic schools withrespects to theoretical aim,methodol ogy,research range and resultof liguistic studies.Finally,it prospects th e trend of 21century"s linguistic Studies.【关键词】研究范式/事实描写/理论解释/形式取向/功能取向research paradigms/fact description/theoreticalexplanation/formalism-orientation/functionalism-orientation§1本世纪语言学的两次转向大家知道,二十世纪的语言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研究范式(paradigm)的转变。
第一次是从传统的语文学向现代的语言学、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结构描写语言学的转向。
认知语言学_背景与现状
2001 , №3 Serial №69
认知语言学 : 背景与现状
蓝 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北京 100081)
摘 要 :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的解释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 ,属于广义的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范畴观可 概括为类典型论 ,哲学观可概括为经验现实主义 。它与生成语言学在前提 、目标和承诺上都表现出很大分歧 。 目前 ,认知语言学有三个主要研究路向 :经验观 、凸显观和注意观 。以 Langacker 为代表的部分语言学家的研 究兴趣是建立认知语法体系 ,而以 Lakoff 为代表的部分语言学家则致力于认知语义学研究 。 关键词 : 认知语言学 ;认知科学 ;认知语法 ;认知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 : H0 - 0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7242 (2001) 03 - 0014 - 07
本文拟 对 认 知 语 言 学 的 背 景 与 现 状 作 一 评 述 。第一节将认知语言学置于认知科学 (cogni2 tive science) 的大背景之下 ,指出目前认知科学领 域关于认知过程的再现有三个主要层面 :符号再 现层面 (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概念再现层面 (concept ual representations) 和 次 概 念 再 现 层 面 (subconcept ual representations) ; 认知语言学研究 主要在概念再现层面上进行 。第二节和第三节分 别评述类典型论 (t he prototype t heory) 和经验现 实主义 (experiential realism) ,前者为认知语言学 的范畴观 ,后者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第四节 共分三小节 ,分别讨论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 的分歧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路向 、作为研究热点的 认知语法 (cognitive grammar) 及认知语义学 (cog2 nitive semantics) 。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认知语言学:探索语言与认知的交汇点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认知语言学已经从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成为语言学、心理学和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认知语言学的背景、现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语言学家开始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他们发现,语言并不是一种独立于认知系统的符号系统,而是与人类的思维、文化和社会习俗密切相关。
认知语言学家通过研究语言的隐喻、意象、范畴和语法等方面,揭示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内在。
目前,认知语言学已经形成了多个研究流派,如体验主义、原型理论、构式语法等。
这些理论都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认为语言是在人类的身体经验、文化背景和社交互动中形成的。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fMRI、ERP等脑电科学工具,以进一步揭示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首先,在语言教育领域,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错误和难点,从而制定更有效的 teaching strategies。
其次,在翻译和机器翻译领域,认知语言学可以提供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翻译解决方案,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对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
然而,尽管认知语言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和多元化的语言现象。
此外,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习得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因为语言的获得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如社会文化背景、教育环境等。
未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期待认知语言学在以下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1、深入研究语言的认知机制:未来认知语言学将更加语言的动态性和交互性,深入探究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一、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现状1. 认知翻译理论认知翻译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它认为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英语翻译中,认知翻译理论给了翻译研究者一个新的思路,可以通过翻译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来解释翻译现象,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2. 语言认知及翻译难点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语言认知在翻译难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词义翻译、句法结构、文化差异等问题,都需要依赖翻译者的语言认知能力来解决。
认知语言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框架,通过对语言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翻译难点。
3. 翻译教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翻译学习,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认知语言学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可以促进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 强调认知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英语翻译领域,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培养翻译者的认知翻译能力。
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认知能力,翻译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翻译者的认知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认知翻译支持。
结语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框架和理论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难题。
通过加强认知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培养翻译者的认知翻译能力,推动翻译教学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作用,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文章字数: 67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1. 引言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概念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学科,它将认知学和社会学相结合,旨在探究语言如何在认知过程和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
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被看作是思维和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
认知社会语言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学会和使用语言,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现实。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语言、认知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研究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认知社会语言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引言结束】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语言多样性和交流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对语言的认知及社会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语言结构及规则,忽视了语言习得、交流和变化中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而认知社会语言学正是从这一不足出发,探讨了语言习得、交流和变化中认知过程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这些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范式和实证数据。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背景既有理论探索的需求,也有社会实践的压力。
通过对认知与社会因素在语言习得、交流和变化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促进语言学科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字数:252】2. 正文2.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认知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
在认知方面,认知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产物,语言表征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认知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语言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荣正浩;汪少华
【期刊名称】《外语研究》
【年(卷),期】2024(41)2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近50年来,认知语言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与其他学科交叉互动,历久弥新。
其嬗变呈现以下五个特征:研究内容不断扩增,从理论创建走向理论修补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从内省的认知机制探索到实证的神经机制验证;研究视角不断更新,从语言与认知研究走向语言与认知、社会和语用互动的多视角研究;研究对象不断多元,从单一认知语言学科走向认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维度不断丰富,从理论引介与英语研究走向理论应用与本土化研究及其汉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本体推陈出新,并且不断向邻近学科辐射,呈现理论本体进一步“再语境化”、学科整合及本土化研究加强的发展态势和多维发展、适用面广的研究前景。
【总页数】10页(P22-30)
【作者】荣正浩;汪少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2011年11届世界认知语言学大会综述
2.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词汇学研究的融合创新——《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演变》述评
3.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4.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认知语言学综观》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什么说认知语言学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
为什么说认知语言学处于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使语言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以来,语言学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20 c初—60s)、功能语言学(约1950s兴起)、转换生成语言学(1957年兴起)和认知语言学(70s末兴起)几个主要流派。
从时间上看,认知语言学无疑是语言学研究最年轻的学科。
然而,认知语言学的前沿性,最重要的是它迎合了时代的要求,与它之前的流派相比,有许多的进步,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它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语言学流派的产生都与当时的哲学发展密不可分,所谓“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Robins,1967:103),“语言学源于哲学……”(赵彦春,2005:10)。
那么,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国内很多学者论述了这个问题,如王寅、赵艳芳等等,他们都认为是体验哲学,包括认知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Lakoff也这样认为。
但是,回顾一下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哲学舞台的场景:20世纪80年代正是后现代哲学在世界哲学舞台唱主角的时候。
那么,难道这二者是一个东西?或者说二者基本观点吻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二者的基本观点。
美国学者Lakoff &Johnson 在1980年出版了轰动世界学术界的经典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该书不仅仅是要谈谈隐喻遍及我们的概念系统,是我们思维的最基本方式之一,两位作者有远大的报复:想要彻底改变传统认识论,改变2000多年来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客观主义神话”,批判的矛头直指西方思想的核心主张:绝对真理。
在1999出版的《体验哲学》一书中,作者更系统地实施了整个计划。
他们把西方哲学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统称为客观主义哲学,进而提出了第三中选择:新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我们应该排除人的主观因素镜像地认识世界,追求绝对真理。
而体验哲学认为心智是体验性的、认知是无意思的、思维是隐喻的;没有独立于人的理解的绝对的客观的真理。
英语术语的认知研究——认知心理,认知语义,构词认知和形态认知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英语术语的认知研究——认知心理,认知语义,构词认知和形态认知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曹佳蕾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0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可以认为是认知科学的出现,这一过程甚至被称为“认知革命”。
作为认知科学的主要分支,产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认知语言学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即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关注和普遍认同,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语言学科。
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组织、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和人的一种认知能力,致力于解释(而非描写)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构建知识结构并阐释语言信息理解和形成过程中知识的概念化组织方式,很多语言现象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部都可以获得全新的、更为接近其本质的解释,术语的认知功能被看作是它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研究术语既为术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认知语言学开辟了新的应用空间。
术语是“用来表示专门的知识或活动领域中的概念的词或词组”。
术语有着更为清晰、准确的认知结构,这使得术语研究中的认知途径自然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兴趣。
但是,这方面已做的工作显然是不够的,且不说将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这两门都年轻的学科结合起来研究的工作是否有人做过,单就这两门学科自身而言,也都还处于让人们认识和了解的阶段,其中以术语学尤甚。
二、英语术语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1.英语术语的认知心理研究。
词的意义是包括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在内的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认知语言学必然涉及的课题。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范畴和范畴化以及概念模式和认知模式等均引自于认知心理学,但已将其与语言学的研究联系起来,将模式在语言学层面上具体化,借助于语言揭示其实质。
以认知心理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剖析英语术语的形成与应用也是本课题将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2.英语术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从认知角度看,术语的语义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术语的隐喻生成。
隐喻在科学认知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对术语的系统生成的分析表明,隐喻实际上是开辟了一个将专门词汇划分出来的时期,并且预示着划分专门知识领域过程的开始。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及展望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及展望孙红梅认知语言学目前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分析与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而且在理论演绎与描写分析等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在对认知语言学本体认识方面尚有欠缺。
而本文主要讲的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以及通过与形式语言学的比较,来分析和推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导向与发展趋势。
1、对认知语言学的学科界定认知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关注的是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语言结构组合的原则、句法语义的概念接口以及语言运用的经验和实验背景等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囊括的理论。
基于此,我们与其把认知语言学看做是一成不变、单一的语言学理论,还不如把认知语言学看成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理论框架,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认知语言学还没有具体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只是初步研究语言学的思路和视角。
但是当把认知语言学当成一种范畴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某种单一的理论,而是形成了如蜘蛛网般互相交叉的语言研究方式。
虽然认知语言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认知理论,但是也不影响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对多种形式的语言进行研究,而且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我相信形成一套完整理论的指日可待。
从术语学上说,认知语言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形式存在的,具体说即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功能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学科。
而且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主要特征:①语言分析具有独立性,不受外在事物的干扰。
此特征强调了语言的基本功能里含有意义,含有表达该事物的表面、本质等特征的语义,而且从认知角度来看,如果把语言的基本功能看做范畴化的话,那么语义就是最基本的研究现象,因为世间万物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万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以及人类赋予万物的名称,而语义就是对其名称的解释、概括。
②认知语言学的语言意义具有普遍性,即语言范畴化的结果。
该种特征主要表达的是,如果把语言看做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范畴化系统,那么语言意义就不存在系统或者结构的层面,继而也跟语言形式相关联的其他层面鲜明的区别开来。
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听力不好、语法错误等。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学习的过程。
因此,本文将探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包括它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它探讨自然语言的结构、语义、规则和知觉等方面的问题。
与传统的语言研究不同,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都比较复杂,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为什么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学习很重要?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英语学习有很多启示。
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是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它。
其次,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义。
英语是一门具有多义和抽象性质的语言,这意味着学习者必须理解词汇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词语的义项等。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语义的本质,从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的意义和用法。
最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发音和韵律。
英语是一门具有强烈音韵感的语言,在发音和韵律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英语中的声调和重音等元素,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发音和语调。
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在英语学习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英语语法和语义规则。
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分析句子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
语言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语言学研究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学不仅与传统的文化分析有关,还与跨文化交流、语言教育、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方面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着重介绍一些热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进展。
一、语言学研究现状1. 语言对认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语言对于认知的影响是深远的。
例如,跨语言比较研究表明,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认知和行为。
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研究是“空间指向”(spatial orientation)的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语言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有关,不同语言的时间位于空间的不同位置进行表示,这会导致不同语言使用者在时间观念上的认知差异。
2. 跨文化交流研究跨文化交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语言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
在这方面,自然语言处理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领域。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自然语言进行自动处理的技术。
它涉及到语料库构建、信息提取、机器翻译、自动摘要等一系列应用技术,对于跨文化交流有着广泛的应用。
3. 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二语习得研究是指分析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经历的过程,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各个方面。
二语习得研究在语言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改善和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语言学研究趋势1. 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言学领域也面临了一次新的变革。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将计算机技术和机器智能应用于语言学研究。
例如,机器翻译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应用领域,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已成为语言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 基于思维认知的语言研究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将重点放在人类思维和认知上。
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新探
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新探本文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确立阶段、成熟发展阶段以及继续发展完善阶段,并简要说明每一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同时,还对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作了简要概括,对其中的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构式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描述;最后,指出了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但是这些不足并不会影响认知语言学研究强劲的发展势头,反而会促进其发展完善。
标签:认知语言学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不足发展完善一、引言近二三十年来,语言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认知语言学,它是新一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边缘学科。
Lakoff在其代表著作《女人、火和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的前言中提到:“我们正处在思维研究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关键是要纠正我们两千年来关于思维的错误观念”(赵艳芳,2001:1)。
至今,国内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有十多年,许多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认知语言学将是未来语言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二、认知语言学由于认知语言学出现较晚,还在继续发展完善之中,再加上各学派对其理解不同,因此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即概括型共识和认知共识;Taylor使用“认知语言学”这一描述性术语概括当代语言学领域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它们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连接在一起。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用汉语来定义认知语言学:王寅将狭义认知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研究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李福印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李福印,2008:13-14)。
关于元认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元认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于元认知的研究由来已久。
本文从侧重于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和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两个方面,对元认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关键词:元认知,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的相关研究在国外,对于元认知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
在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就对元认知的定义进行了界定。
随后,学者们加深了对元认知的研究,对元认知策略的内容进行了定义,并将元认知策略进行了分类。
同时,许多国外学者研究了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搜索中国期刊网等电子文献上的资料,将其内容分类整理如下:1.1侧重于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元认知的定义及影响。
元认知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J.H. Flavell(1976)在他的《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他的观点是:“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2]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一些西方的语言学家将元认知引进到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语言学家对元认知的研究重点是是在于,学习者的思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其行为的影响。
元认知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制定学习计划、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及评价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元认知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O’Malley & Chamot(1990)认为, 元认知策略涉及到计划学习、思考如何使学习更加有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以及在某个语言活动之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3]元认知策略的作用是指导和管理学生,培养学生对学习性质的元认知意识也属于元认知策略研究。
Cohen(1998)认为元认知策略包括活动前评估和计划、活动中评估和计划、活动后进行总结和评估。
[4]Oxford(1990) 将元认知策略分为三类:抓住学习重点、计划安排学习和评估学习。
[5]O Malley & Chamot(1990)也认为元认知策略应该包括考虑学习过程、计划学习、监控理解和自我评价,它主要由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三个部分组成。
英语语法教学的国内外研究总结
英语语法教学的国内外研究总结引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英语语法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外研究1. 结构语言观:早期的国外研究,如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和结构主义学派,强调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的结构。
他们认为,语言的学习就是掌握语言结构的规则,语法教学应侧重于语言结构的分析和练习。
2. 功能语言观:20世纪70年代以后,功能语言学派兴起,韩礼德(Halliday)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功能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是结构性的符号系统,更是用于表达意义和功能的工具。
因此,语法教学应结合语言的实际功能,关注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
3. 交际语言教学法:国外很多研究强调了交际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如交际语言教学法(CLT)认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进行有效的交际。
语法教学不应脱离语境和交际目的,而应通过真实的交际活动来学习和使用语法。
国内研究1. 语法翻译法: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起始于20世纪初,受国外语言教学理论的影响,较早采用了语法翻译法。
这种方法侧重于文法和词汇的学习,强调通过翻译练习来掌握英语语法。
2. 结构语言教学: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在中国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开始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
这一时期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体现了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的理念。
3. 交际教学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际语言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语法教学开始与真实的交际情境相结合。
许多教材和教学实践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法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在交际活动中进行。
4. 认知语言学观: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开始影响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学生通过构建内部语言表征来习得语法规则。
因此,语法教学应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语言认知结构。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在人类认知系统中运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当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首先概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然后分析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但不限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研究、语言与记忆的关系、语言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以及语言与文化认知的交互作用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预测认知语言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跨学科研究、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以及大数据和技术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以把握认知语言学的核心价值和未来走向。
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热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语言与认知、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隐喻与转喻研究: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语料分析,深入探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功能及其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中的作用。
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使用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整合机制。
近年来,这一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理解和生成、词汇和句法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认知语法研究: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它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探讨语言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认知基础。
语言与认知发展:语言与认知发展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实证研究和跨文化比较,揭示儿童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语言与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语言与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热点。
通过神经影像学、脑电图等手段,研究语言处理和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构建提供实证支持。
欧洲的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欧洲的语言与语言学研究欧洲作为一个文化多样性丰富的大陆,拥有众多不同的语言和语系。
语言学家们对欧洲的语言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试图探索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展演变以及语言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介绍欧洲的语言多样性,探讨语言学研究在欧洲的发展以及对人类语言认知的贡献。
一、欧洲的语言多样性在欧洲,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
根据统计,欧洲有超过200种语言,以及数量庞大的方言。
其中,印欧语系是欧洲最广泛使用的语系之一,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
此外,还有乌拉尔语系、斯拉夫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等多个语系。
这些语言和方言的存在,丰富了欧洲大陆的语言多样性,也反映了欧洲人民的文化传承和地域特点。
二、欧洲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欧洲是世界语言学研究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地区。
从18世纪开始,语言学家们开始对欧洲的语言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
瑞典学者冈特洛普在18世纪末提出了原始语言的概念,为语言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随着科学方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欧洲的语言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比如,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弗德里科·德·赛福瑞尔对语言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比较法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此外,生成语法、语义学、语用学等领域的研究也为欧洲语言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语言学研究对人类语言认知的贡献语言学研究对人类语言认知的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欧洲的语言学家们通过对欧洲的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揭示了语言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规律,还推动了对人类语言认知的深入理解。
首先,语言学研究为我们认识到语言的普遍性和特异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差异,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类语言认知的理解。
其次,语言学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到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欧洲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而推动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 学 言 研究
认知 语 言 学研 究现 状 及 其在 外 语 教 学 中的应 用
李 琰 ( 贵州大学 继续教 育学 院 贵州贵 阳 5 0 03 50 )
摘 要: 认知语 言学方 向作 为一个新 -  ̄科是 当 语言 学界碑 广泛 关注的一个热 点, 为一个 重要 的外语教学模块 , X , - 今 作 其对 学生 的语 言习得 的功 用不可 小觑 。 本文 旨在讨论认 知语言 学的研 究现状 , 以及它在外语教 学 中的应 用情 况。
知语 音 学 。 认 知语 言学 的 创 立者 普 遍 被 认 为 是 乔 来说 , 知语 言 学 通 过 学 习者 的 知 识 储 备 、 认 思 维 能 力 来决 定 人 们 语 言 的 学 习 情 况 。 把 可 爱 的东西 统 统成 为 卡哇 伊 , 比如 市场 上 出 了一 种 新的 卡通 形 象 , 们在 向别人 介绍 的 我 时 候 , 它 是 一 个 卡哇 伊 的 东 西 , 说 别人 就 立
学涉及人工智能 、 言学 、 语 心理 学 、 统 论 系 言 的 创建 、 习及 运 用 , 学 从基 本 上 都 必 须 能 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 以解释 , 因为 认 知 能 力 是 人 类 知 识 的 根 本 。 知 语 言 学 有 以 认 在心理学 中, 认知 是 个 很 常 见 的 概 念 , 或 信 息 加 工 的 过 程 。 指 人 认 识 外 界 事 物 是 事 物 进 行 信 息 加 工 的 过 程 。 是 人 最 基 本 这 的心理过 程 。 包括感 觉 、 觉 、 忆 、 它 知 记 想 象 、 维 和语 言 等 。 脑 接 受 外界 输 入 的 信 思 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随着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认知语言学这一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索,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和启示。
认知语言学,简单来说,就是指将人类认知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探讨语言产生、加工和理解的本质规律。
在英语翻译方面,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然后再进行翻译。
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的语言加工过程成为了关键因素。
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揭示人类语言加工的本质规律,从而为翻译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跨语言习得的研究英语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将英语中的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这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跨语言习得的研究,探索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从而为翻译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3、语言信息处理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发式翻译方法的推广启发式翻译方法是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翻译方法,其具有高效、准确、灵活等特点。
目前,启发式翻译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英语翻译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工具。
2、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技术的开发和优化。
3、语料库的建立和利用语料库是一种包含大量语言数据的数据库,其对于英语翻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和研究团队都在建立和利用语料库,从而推动英语翻译的发展和研究。
1、翻译人员需要关注语言加工过程3、翻译人员需要善于处理语言信息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语言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翻译。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 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 但一些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 为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 念(垂直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 图象图式.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 基本的身体经验而习得(Johnson 1987, Turner 1996).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 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 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 "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 知装备"(cognitive equipment)的 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 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
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问题
隐喻和转喻常常相互作用,有时异常复杂 (Goossens 1990, Gibb 1994),其相互作用的 方式有两种类型 (Barcelona 2000):(1)在纯 粹概念层次上相互作用;(2)在同一语言词 语中,隐喻和转喻在话语中的相互示例(coinstantiation);Barcelona认为在这两种类型中, 第一种类型最重要,并有两种次类型:(1) 隐喻的转喻理据; (2) 转喻的隐喻理据.
Langacker (1999)指出两个语言研究领域: 1,描写领域 2,功能领域 结构 功能 句子 话语 认知表征 实际的言语行为 共时的语言结构 语言变化 个别语言 语言类型和共性
习得语言系统 心理表现 理论和描写
习得过程 神经基础 实际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对这些领域进 行研究直接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语言理论 和关于语法的主要和基本的观点.形式 主义承认以上对语言研究领域的区分, 并且认为应着重研究描写领域,而功能 主义却不承认这一区分,并且认为应优 先考察第二领域.
3.2 隐喻和转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1.引言八十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初步形成,其标志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Duisburg, Germany 1989)的召开和1990 年《认知语言学》杂志 Cognitive Linguistics 的出版。
认知语言学大会每二年召开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九届。
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出版了一批摘引率较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
例如Lakoff 和Johnson 1980 , Talmy 1983 , Fillmore 1985 , Fauconnier 1985 , Lakoff 1987 , Langacker 1987,1991 ,Talmy 1988 , Rudzka-Ostyn 1988 , Lakoff 和 Turner 1989 , Sweetser 1990 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CLR)第一辑Langacker 1989 。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假设: Language is not autonomous cognitive faculty. Grammar is conceptualization. Knowledge of language emerges from language use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1)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
(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construal 。
(3)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 bodily experience ,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
(4)语言的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并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
(5)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2.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论基础语言受其服务的功能和一些相关的因素的制约,这些相关因素包括环境的、生物的、心理的、发展的、历时的和社会文化的。
怎样对待这些相关因素是区分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关键。
功能主义认为,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对语言结构进行描写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和基本的。
形式主义则认为,这些因素对语言结构的描写和研究是不重要和从属的。
这就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差异。
Langacker (1999)指出两个语言研究领域:1、描写领域2、功能领域结构功能句子话语认知表征实际的言语行为共时的语言结构语言变化个别语言语言类型和共性习得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心理表现神经基础理论和描写实际应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对这些领域进行研究直接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语言理论和关于语法的主要和基本的观点。
形式主义承认以上对语言研究领域的区分,并且认为应着重研究描写领域,而功能主义却不承认这一区分,并且认为应优先考察第二领域。
Langacker 1999 指出,为使认知语言学成为包括两个研究领域的综合的语言学理论,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 一组体系和描写概念等,能用来对语言的成分和结构进行明晰的描写。
2、? 一组语言中具类典型特征的结构,包括其类典型的程度prototypicality 。
3,在1和2的基础上,再进行功能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或以语言为窗口研究人脑中的概念内容,而认知心理学仅研究人脑的结构。
认知语言学试图根据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来推测人类思维中概念内容的特点。
各种图式和隐喻映现等在人的理解和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视概念内容,同时又强调概念来源于躯体经验(embodied experience)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对语言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找出其规律的方法具有主观的局限性。
根据个别研究的直觉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一种假设。
认知语言学家不接受关于概念知识的假设。
寻求对理论分析的支持一是探求“心理上真实的”理论或从实验中获得“客观”的证据。
实际上认知语言学中的许多概念和分析结果都有待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证据。
二是寻求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支持。
Deane 1992 证明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为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形式空间化假设 Spatialization of form hypothesis Lakoff 1987 提供了神经方面的证据,他指出在布洛卡区(Broca’s area)后面和维尼克区(Wernicke’s area)上面的区域是大脑下顶叶(inferior parietal lobe),这一区域是空间和语言信息的关键处理器。
这一区域受损可导致失语症。
形式空间化假设预测了这一区域的存在,即大脑下顶叶不仅是空间的脑中枢,而且还可作为语言信息的关键处理器。
空间和语言思维在大脑中使用了同类的结构。
T.Regier 1996 发现大脑结构的某些类型,如视角的局部解剖图和方向敏感细胞等,能计算出认知语言学家发现的原始的空间关系,即图象---图式image-schemas 。
Narayanan 引用Lakoff 和Johnson 1999 的神经模型研究证明,大脑结构可计算出体 aspect 的概念、概念隐喻、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等。
Lakoff & Johnson 1999 预言下一个突破将是语法的神经理论。
Peeters (1999)指出语言研究方法的方法:一是上帝真理法 God’s Truth ,二是巫布魔法 hocus-pocus 。
前者指语言有结构,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发掘出这种结构,并清淅和经济地把结构描写出来。
后者认为语言是一些不连贯和无形式的材料,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安排和组织这些材料,并赋予与该材料不相冲突的结构。
3.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
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
认知语言学家从神经学 Edelman 1992 和认知心理学 Rosch & Lloyd 1978 中证明了这一观点。
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 imagination ,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Lakoff & Johnson 1980, Johnson 1987 。
3.1 隐喻和转喻的主要研究内容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 mapped 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
前者叫来源域 source domain , 后者叫目标域 target domain 。
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映现,如部分代表整体就是一例。
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
但一些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为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念(垂直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图象图式。
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身体经验而习得 Johnson 1987, Turner 1996 。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
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cognitive equipment)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在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趋势是,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概念整合的一个特例( Fauconnier and Turner 2002)。
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和转喻的双域理论并不矛盾,因为前者以后者为前提。
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更准确地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情况, 而且还能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3.2 隐喻和转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隐喻和转喻的区分问题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问题转喻研究的其它问题隐喻和转喻的区分问题Pete is down in the dumps. (彼得闷闷不乐) I’m in low spirits. (我情绪低落)认知语言学家对情感认知域有较深入的研究(Kovecses 1990),认为情感的效果是情感域的一个次域(subdomain),即情感对我们身体和行为的影响是情感认知域的一部分 <a name=baidusnap0></a>悲伤</B>情感的行为效果是表现出下垂的身体姿势。
这一身体姿势所构成的经验次域包括垂直性的和三维空间次域。
根据隐喻和转喻的特点,垂直性和三维空间存在于悲伤</B>认知域中,所以上面两例应是转喻而不是隐喻,因为域的一部分代表这个域(悲伤</B>域)。
但大多数认知语言学家都认为这两句是概念隐喻,即“悲伤</B>是向下”(SADNESS IS DOWN)和“高兴是向上”(HAPPINESS IS UP)二个隐喻在语言上的表现。
因此有效地区分隐喻和转喻就成为认知语言学家目前讨论的热点。
Barcelona 2000 认为,在有意识的常规层次上,没有一个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会把垂直性和三维空间归结为悲伤</B>和高兴的一部分。
虽然在无意识的层次上,垂直性和三维空间通过隐喻和转喻起一定的建构作用。
因此我们说隐喻是两个有意识的和独立的域之间的映现。
这种对隐喻的重新定义表明,来源域和目标域被看作为两个独立的域,是由于某一文化中,我们总是常规的和有意识的对域进行分类。
但这个定义并不说明,我们不能制定隐喻的转喻理据(metonymic motivation)。
其实隐喻和转喻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渐进性的 scalar ,这主要表现在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上。
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问题隐喻和转喻常常相互作用,有时异常复杂(Goossens 1990, Gibb 1994),其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类型 Barcelona 2000 :(1)在纯粹概念层次上相互作用;(2)在同一语言词语中,隐喻和转喻在话语中的相互示例(co-instantiation);Barcelona认为在这两种类型中,第一种类型最重要,并有两种次类型:(1)隐喻的转喻理据; 2 转喻的隐喻理据。
When I told him the news, he just exploded. (我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就火冒三丈。
) Don’t get hot under the collar. (不要发怒。
)大多数的隐喻都在概念上由转喻提供理据。
隐喻“悲伤</B>就是向下”和“高兴就是向上”是由转喻“悲伤</B>的效果代表这一情感”来表示的。
Lakoff 1987 认为情感隐喻是由一组转喻提供理据的,即愤怒的生理效果代表这一情感。
She caught the Minister’s ear and persuaded him to accept her plan. (她抓住了部长的注意力,并劝说他接受她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