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附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附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

“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

“一春心事子啊新茶”,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

据此完成1~3题。

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C.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3.四川是茶的发源地,但中华传统名茶多产自我国东部地区,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为提升“川茶”品牌影响力,四川应()A.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茶叶质量B.推广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C.挖掘文化内涵,改进生产工艺D.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旧水坑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改革开放后,村集体和村民兴建工厂、引进外资,自发地推动存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广州为数不多的“亿元村”之一。

下图为旧水坑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中可推测该村()①人口就业结构明显变化②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③居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④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村重点应()A.迁出部分污染企业,增加耕地面积B.整合耕地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C.抬高企业准入门槛,加快产业升级D.保持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民俗旅游读江苏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6~8题。

6.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A.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B.≥10℃积温(单位:℃)C.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D.海拔高度(单位:m)7.影响江苏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天气8.江苏省()A.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春季冻害频率向南降低B.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水稻播种面积向北减小C.受大气污染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今年来有下降趋势D.受气候变暖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今年来有上升趋势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

4_【课堂导学】高三地理二轮广东版(最新整理)

4_【课堂导学】高三地理二轮广东版(最新整理)

课堂导学考点一:陆地水体的补给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大气降水(雨水)是陆地各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其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2.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典型例题1】(2014·惠州期末调研)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常发生凌汛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

雅鲁藏布江属于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所处纬度较低,不会发生凌汛,越往下游,流域的汇水面积越大,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藏水北调”工程沿途地质条件复杂,诱发沿线地质灾害,水资源的调入,会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但不会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冰川融化与气温变化有关。

答案:1. D 2. B【题组训练1】1.(2014·揭阳期末调研)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对北半球河流而言,凹岸就是右岸C.河流中间流速表面比底部大D.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解析: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题目中没有提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所以A错误;对北半球河流而言,凹岸不一定是右岸,因为河水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左岸也可以形成凹岸,所以B错误;由于河床底部摩擦力大,所以流速慢,所以河流中间流速表面比底部大,C正确;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最深处一般不位于河床中心,所以D错误。

答案:C2.(2014·韶关二模)能正确反映河流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降雨强度、表层岩性和相对高度关系的是( )解析: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应减少,A错误。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公开课-流水地貌看冲淤-导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公开课-流水地貌看冲淤-导学案

微专题流水地貌看冲淤【学习目标】1.理解河流冲淤的原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掌握河流冲淤对河床形态及地貌的影响。

3.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河段河流冲淤的变化。

【知识结构】【探究过程】探究一:高山峡谷段1.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方法技巧】河道宽度、深度冲淤特征探究二:河流交汇处2.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

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北干流河道中段河道宽度变化不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知识归纳】河流湖泊的顶托作用顶托是一种地理现象。

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

易发生顶托作用的地区:①支流汇入干流处:如黄河下游汇入的支流因干流河床淤高,遇黄河涨水,支流来水就受到顶托。

②河流注入湖泊处:湖水水位增高,挡住流入的河水,使不易下泄。

③河流入海口处。

探究三:入海口处3.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

广东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3详解

广东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3详解



考 能
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
冲 关
·
图 过量用水有关。



菜单
广东专用 ·地理

【答案】 (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

情 ·
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
明 考


题 总
水所致。
· 达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

情 ·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
明 考
专 题
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向 ·



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
标 训
析 考
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


· 核
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

破 破坏植被
增加
陡涨陡落



考 能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

· 植树种草
图 表
升降缓慢
减少


菜单
广东专用 ·地理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
情 ·
硬化城市路面

陡涨陡落
明 考 向

·
总 览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
达 标
铺设渗水砖


流,河流水位平缓


高中地理教案-水文经典考试题解析版

高中地理教案-水文经典考试题解析版

《水文》专题深度挖掘1.(2017·全国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C)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B)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第(1)题,由材料“闭合流域”可判断该流域水循环的支出是蒸发,收入是降水。

由题目“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可知,盐湖的,因盐湖“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蒸发量与之相当。

第(2)题,潜在蒸发量与气温和风力有关,而实际蒸发量受控于潜在蒸发量和本区域的储水量,储水量最小的区域实际蒸发量最小。

受地形地质的影响,坡面处储水量最小(坡面坡度大,基岩较致密,使地表水和地下水较其他三个区域水量小)。

故选A项。

第(3)题,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以使得盐湖以外区域水分截流增多,实际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盐湖面积萎缩,B项正确;湖泊蒸发量不会增多,反而会因为湖泊面积萎缩而蒸发量减小,因此可排除A项;由材料“盐度饱和”可知湖水盐度不会增大,可排除D项;生物在盐度饱和的湖泊中难以生存,也就是说盐湖中生物极少,即使营养物质增多也不会出现危害生物生长的富营养化,因此可排除C项。

2.(2016·全国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第(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B)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C)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D)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

专题17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

专题17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

专题17 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演变河流和湖泊是陆地主要的水体,河流的供水、航运、灌溉、发电等功能使其地位突出,同时河流又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之一。

在近些年高考试题中,时间尺度下,河湖水系的演变是重要的考点,其体现的格局变化及地理过程能较好检验地理思维能力。

2023年山西卷(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2022年山东18(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2022年广东17(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7(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6分)2022年广东17(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8 分)一、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演化河流特征包括河流水文特征和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区域的气候、植被、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把握河流特征的原因,才能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

1.河流的水文特征【内流河水文特征】① 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①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①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① 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冬季甚至断流。

【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2.河流的水系特征6种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河流水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导致水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河流本身的侵蚀、沉积过程等。

因综合性思维较强,能较好的考察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成为高考题的高频考察方向。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河流水系的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某一时期可能以某种因素为主。

【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

4.河流渠道化河流渠道化:将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河流裁弯取直的影响1.有利影响(1)改善航运条件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流长度缩短,使得轮船通航时间缩短,提高航运效益;河道变得更笔直,水流速度加快,使得顺水航行的轮船速度加快,节约燃料。

广东省揭阳市2017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2017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揭阳市2017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6题,共12页,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0。

5MM签字笔在答题卷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场号和座位号等栏目填写清楚。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卷上考场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小题指定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地理和历史选做题请各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横断山区贡嘎山的高山雪线之下,稠密连片的草甸、灌丛之上,有一片接近荒芜的地带,这里充斥着岩块与碎石,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头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因此人们称这种环境为“流石滩"。

流石滩地带有一类典型植被——三指雪兔子,看上去,像是一团白色的茸毛球。

下图为“高山流石滩的典型植被三指雪兔子”读图回答1—3题。

1。

下列与贡嘎山流石滩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A.高山冰雪融水带来的物质堆积B.海拔高,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C.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冻融作用强D.冰川搬运堆积2。

贡嘎山东西两侧流石滩顶部位置存在明显的海拔差异,且东坡明显低于西坡,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地势坡度的是3。

下列关于流石滩典型植被之一的三指雪兔子的说法,错误..A. 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白色茸毛有利于反射多余的太阳光B。

人教版广东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图为三峡大坝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三峡大坝建成后,流水作用在库区发生的变化是()A: 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B: 侵蚀作用加强,沉积作用减弱C: 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减弱D: 侵蚀作用加强,沉积作用加强(2)水循环环节中,受水库影响最小的是()A: 下渗B: 蒸发C: 径流输送D: 水汽输送【答案】AD【解答】(1)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的水流速度减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流水作用在库区发生的变化是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A对,B、C、D错。

故选A。

(2)水循环环节中,受水库影响最小的是水汽输送,水汽输送主要受盛行风的影响,D对。

水库蓄水,库区水域面积增大,下渗、蒸发量增加,受影响较大,A、B错。

径流输送更加稳定,C错。

故选D。

第2题.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无人愿吃,天然甲鱼很多,价格便宜。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1年才能成熟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养殖甲鱼,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3年就可以上市,此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养观赏龟。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A: 气候B: 政策C: 科技D: 市场(2)甲鱼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A: 光热条件B: 土壤条件C: 地形条件D: 交通条件(3)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运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A: 发达的通信网络B: 快捷的交通运输C: 优厚的倾斜政策D: 优越的地理位置【答案】DAB【解答】(1)市场经济下,产业活动的类型和产量最终由市场需求量决定。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市场对甲鱼的需求而变化引起甲鱼价格的变化,决定了甲鱼的养殖规模,即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市场供求关系。

故D正确。

故选D。

(2)根据材料可知,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改变了甲鱼生活的光热条件,加快了甲鱼生长的速度,缩短了甲鱼生长的周期,故甲鱼3年就上市,故A正确。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

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广东省2017届高考二轮地理专题《地形成因分析类》导练案含答案

广东省2017届高考二轮地理专题《地形成因分析类》导练案含答案

地形成因分析类导练案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一、高考真题例题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解析: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

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

例题2、(2013·高考全国卷Ⅱ,T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2)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广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广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水文成因分析考点一、河流补给方式及其水文水系特征一、导思1、【真题剖析】(2014全国卷Ⅱ)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2、【参考答案】(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答案剖析】(1)答案与题目链接: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之含沙量的影响因素。

所以解题时必须抓住关键词“分析......原因”,对比分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原因。

(2)答案与材料链接①文字材料信息:题目材料中第一句话“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可以知道河流含沙量的形成条件。

②图像信息:信息1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含沙量较少。

信息2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多。

4、【地理思维】(1)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4)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依据位置,确定不同河段所在地区补给类型,推断流经地区的降水、蒸发,下渗,用水多少、植被覆盖率等状况,进而推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

二、导练1、【案例拓展】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水文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水文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2018·广州一模)下表是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我国该区域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A.信风B.西风C.东南季风D.东北季风2.我国该区域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3.我国该区域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A.河流B.湖泊C.冰川D.土壤解析:1.B 2.A 3.C第1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区域的东部边界的水汽输入为零而西部边界输入的较多,由此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区。

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西风,是高空西风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的降水。

第2题,我国干旱区主要受西风影响,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大西洋。

第3题,我国干旱区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高山地区的冰川。

干旱区的河流、湖泊少,不是水汽储存区域。

此区域土壤干燥,以沙土为主,不是水汽储存区域。

(2018·包头一模)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

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鄱阳湖作用在4~6月较强,而长江作用主要发生在7~9月。

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会影响到长江和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三峡水库一般4~6月放水,7~9月少量蓄水,10月大量蓄水。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地势5.关于三峡水库调蓄作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4~6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洪涝灾害B.4~6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洪涝灾害C.7~9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旱灾D.7~9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旱灾解析:4.B 5.A第4题,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主要受长江、鄱阳湖水位高低差异的影响。

影响水位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所以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B对。

广东省2017届高考二轮地理专题《人文过程分析类》导练案含答案

广东省2017届高考二轮地理专题《人文过程分析类》导练案含答案

人文过程分析类导练案导思:一、【高考再现】【2016全国II卷,T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7分)(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9分)(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二、【参考答案】37.(22分)(1)①20世纪70 年代(1976 年),栖息地连成一片;②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③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①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②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③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 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①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②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③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三、【解析突破】:(1)答案与题目链接此题抓住关键词“描述”“变化",结合材料提示的三个时间点和图5的图例三个时间点的图幅变化来分析描述范围的变化特点: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

地成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 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答案与材料链接该题主要考察从材料和图5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按上题的时间步骤逐一解释原因,结合材料中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信息和图5中标明“108国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和秦岭隧道1999年建成通车,原车道废弃”等信息可以引出以下答题思路:植被破坏(栖息地减小)—--—修建道路,栖息地被断(碎片化)-一一停止采伐天然林,面积扩大.该题需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3)地理思维该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要做到工程建设不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留有生态通道、减少植被破坏等.四、【思维建模】1、设问形成人文过程分析类高考试题主要是围绕某一主体事物随着时间或者阶段的推移,在自然或者人文因素的影响下,其数量、范围等特点出现扩大减小或者增加减少的变化(超载或者锐减现象);通过分析整合材料、图片等信息挖掘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某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解决措施。

广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生物成因分析类》导练案(2021年整理)

广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生物成因分析类》导练案(2021年整理)

广东省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生物成因分析类》导练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生物成因分析类》导练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生物成因分析类》导练案的全部内容。

生物成因分析类一、高考真题例题1、[2016·全国I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信息获取】首先明白植物生长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热量、降水、光照和温差等,结合文字材料提示,茉莉花喜高温,喜光,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等生长习性,再结合地图,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位于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量大。

广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大气成因类》导练案(2021年整理)

广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大气成因类》导练案(2021年整理)

广东省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大气成因类》导练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大气成因类》导练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大气成因类》导练案的全部内容。

大气成因分析类一、考纲要求1.大气受热过程。

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真题剖析【试题】(2016•课标全国卷1)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分)【参考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解题思路】答案与题目链接: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把握和结合区域具体分析运用的能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及人为因素等等,本部分内容也是地理科的主干知识。

本试题题目设计到一个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三个区域——“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山地的“上部”与“下部”。

虽然题目只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但是根据地理整体性的原理,地形也会影响“大气环流”、“太阳辐射",所以作答时还是要从“地形”及其可能影响的其他因素去思考。

广东高二高中地理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二高中地理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二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2.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增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3.下图中R河流域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电源地之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R河流域()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河网密布,江阔水深,航运便利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D.煤炭、铁、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2】R河流域综合开发整治的主要方向是()A.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B.发展电力—冶金—化工产业链C.加快水陆交通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D.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沙漠化4.下图是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成因分析考点一、河流补给方式及其水文水系特征一、导思1、【真题剖析】(2014全国卷Ⅱ)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2、【参考答案】(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答案剖析】(1)答案与题目链接: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之含沙量的影响因素。

所以解题时必须抓住关键词“分析......原因”,对比分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原因。

(2)答案与材料链接①文字材料信息:题目材料中第一句话“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可以知道河流含沙量的形成条件。

②图像信息:信息1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含沙量较少。

信息2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多。

4、【地理思维】(1)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4)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依据位置,确定不同河段所在地区补给类型,推断流经地区的降水、蒸发,下渗,用水多少、植被覆盖率等状况,进而推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

二、导练1、【案例拓展】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2014·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3、(2015·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图Ⅰ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Ⅱ为图Ⅰ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2、【案例拓展参考答案】1、[2016·全国丙卷·T36(1)]1、参考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2014·高考天津卷)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3、(2015·高考浙江卷)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 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三、导答题模板1、水文水系特征描述考点二、流域综合开发一、导思1、【真题剖析】(2016·高考全国Ⅱ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图4(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9分)(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表1(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分)(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6分)2、【参考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本小题共9分)(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本小题共4分)(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本小题共6分)3、【答案剖析】(1)答案与题目链接:该题以罗讷河为背景材料,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具体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的治理措施、河流生态的恢复等相关知识点,该题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相似,某些答题点是可以借鉴的。

第一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原因,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的补给类型相关,其题目关键词“分别指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因此该题需要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和河流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判断其补给类型,继而判断补给水量的季节变化即可。

第二题主要考查该流域整治和开发的目标,结合具体措施判断即可。

第三题关键词“成立”、“原因”:“国立罗讷河公司”的成立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建立相似,可以进行知识迁移。

第四题关键词是“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与“恢复河流生态作用”的关系理解。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方面,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等作用;通过弯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2)答案与材料链接①文字材料信息:Ⅰ罗纳河上游受冰川融水补给。

Ⅱ国立罗讷河公司负责河流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②图像信息:Ⅰ该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上游主要在瑞士境内,补给部分依靠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再融化,河流进入枯水期;Ⅱ北部支流(索恩河)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Ⅲ地中海沿岸支流位于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因此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4、【地理思维】(1)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思路(2)直接回答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答题思路为:(3)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答题思路为:二、导练1、【案例拓展】1、(2014·高考广东卷)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2016•上海卷)(十七)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

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4分)(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

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4分)(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

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6分)3、(2014·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2、【案例拓展参考答案】1、(2014·高考广东卷) (1)雨水补给冬(2)梯级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3)珠江干支流众多,入海径流量大;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河汊发育;珠江干流短促;海水顶托作用强2、(2016•上海卷)(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3)、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3、(2014·高考北京卷)(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