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拱体是图中的阴影线部分。
拱体的受力
有腹筋梁抗剪理论
概述 对于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承受剪力时其截面同时承受 正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属于复合受力状态,分析时要比正 截面计算复杂的多,由其是在混凝土开裂后,截面上发生应 力重分布,其剪力传递机理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使问 题进一步复杂化,至今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理论尚不完善, 且现行多数规范是半理论半经验,并没有建立其清晰的抗剪 模型,我国规范亦如此。我国规范公式所计算的抗剪强度是 采用试验值的偏下限作为制定设计公式的控制依据而建立的, 计算结果过于保守,适用性较差。 因此,我国目前对抗剪理论的研究上应该着重对理论进 行完善,建立力学模型,提出完整而合理的理论方法,准确 分析各因素的抗剪贡献,建立起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极限平衡理论概念:
极限平衡理论是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当构件达到极 限破坏阶段时运用平衡条件建立理论公式,并对该公式中 的每一项定义其物理概念,从而建立起极限平衡方程。 1946 年,А.А.Гвоэдев 和 М.С.Ворищанский 提 出了“简单刚体塑性机理”。该理论是根据极限平衡原理 提出的,认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由五部分组成,即 受压区混凝土承担的剪力、纵筋销栓力、斜裂缝面的骨料 咬合力和摩擦力、竖向箍筋以及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即:
桁架Hale Waihona Puke Baidu型
如图所示的桁架模型概念,构件端部压力变为箍筋的拉力, 把纵筋和箍筋视为桁架模型中的拉杆和压杆,混凝土视为 桁架模型中的斜压腹杆。 水平方向的C表示混凝土压力或纵筋的压力,水平方向的 T表示纵筋的拉力,垂直方向的T表示箍筋的拉力。
拱模型
拱模型中把混凝土视为斜压杆,斜向的C表示混凝土压力, 水平方向的T表示纵筋拉力,实际模型受力如图所示。
目前,我国规范对斜截面强度验算的规定均以“简单刚体 塑性机理”为基础,斜截面受压区混凝土受剪承载力和斜 裂缝的投影长度都是用半经验方法确定的。 优点:使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时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全面的反映剪力的影响因素,即 弯矩和纵筋的影响。 缺点:该方法需要联立多个方程求解,计算繁琐,且其理 论性较差,不能令人信服
此模型把梁的下部看成是被斜裂缝和垂直裂缝分割成一个个具有 自由端的梳状齿,梁的上部与纵向受拉钢筋则形成带有拉杆的变 截面两铰拱。
梳状结构
梳状齿的齿根与拱内圈相连,齿相当一悬臂梁,齿的受力情况如 下图。
齿的受力
梳状齿的作用: ⑴纵筋的拉力ZJ和Zk。
⑵纵筋的销栓力Vj和Vk,裂缝两边混凝土上下错动,纵筋受力引起;
我国现行规范抗剪计算存在的问题
(1) 我国规范 GB50010-2010 规范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 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缺乏一套明 确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 我国规范中抗剪设计方法是由破坏强度下包线求得的, 使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受剪承载力可靠度也不明确。 (3) 我国抗剪设计公式区分了集中荷载作用和均布荷载作用 下的不同情况,而美国、欧洲则没有对其进行区分。所以, 应进一步简化,统一公式形式。 (4) 我国规范抗剪计算公式考虑因素不全面。其对剪跨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腹筋配筋率等因素都予以考虑, 没有考虑纵向钢筋的直接影响,需要进一步全面的分析其影 响因素。
问题
1.使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缺点?
2.日本《钢筋混凝土建筑保证延性型抗震设计指南》中则采 用了哪种模型计算受剪承载力? 3.我国规范基于那种抗剪理论提出?
Thank
you !
有腹筋梁的抗剪理论模型和方法
桁架理论模型 统计分析方法 极限平衡理论 塑性理论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压力路径理论 剪切摩擦理论
桁架理论模型
古典桁架模型 变角桁架模型 压力场理论 修正压力场理论 软化桁架模型 桁架-拱模型 拉压杆模型
极限平衡理论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目录
1.斜截面受剪模型分类 2.无腹筋梁受剪模型 3.有腹筋梁抗剪理论模型及方法 4.极限平衡理论
5.桁架-拱模型
6.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我国现行规范抗剪计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斜截面受剪机理及模型
1.无腹筋构件受剪模型.
2.有腹筋构件受剪承模型.
无腹筋梁的受剪模型:带拉杆的梳形拱模型
桁架-拱模型
桁架模型,主要描述了钢筋和部分混凝土的贡献, 拱模型主要描述了混凝土的贡献,叠加桁架模型和 拱模型的作用即可得到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 承载力 。
桁架模型
有腹筋梁的剪力传递在裂缝尚未形成时,主要由混 凝土传递,此时箍筋中的应力一般很小;当斜裂缝 出现后,被斜裂缝分割成的混凝土块体可看作一个 个承受压力的斜压腹杆,箍筋把混凝土连接在一起, 共同把剪力传递到支座上,可将其理想化为桁架机 构,这样就形成了桁架模型。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情况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机理复杂,破坏形态复杂,其影响因素众 多。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需进一步 展开研究工作。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分两类情况
1.无腹筋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 2.有腹筋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
⑶裂缝间的骨料咬合力Sj和Sk,这些力使梳状齿的根部产生了弯矩m、轴力 n和剪力v,m,v主要与纵筋的拉力差及销栓力平衡,n主要与咬合力平衡。
随着斜裂缝的逐渐加宽,咬合力下降,纵筋混凝土可能劈裂,销栓力 会逐渐减弱,梳状齿作用减小,梁上荷载绝大部分由上部拱体承担, 拱的受力如下图。 图中点化线为拱体的压力线。在剪跨区段内的大部分截面,特别是 靠近支座的截面,例如J-J`,基本上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显然,压 力线部位的压应变最大,离压力线愈远,则压应变愈小,在顶部甚至 还会出现拉应力,荷载较大时,会在梁端的顶部出现受拉裂缝。所以
日本桁架-拱模型抗剪公式根据配箍率不同而分段给出,当配箍率较小时, 梁、柱的受剪承载力由桁架模型和拱模型共同建立即:
随配箍率的增大,拱作用逐渐消失,而桁架作用明显,受剪承载力由桁 架模型建立,即:
上面公式中第一项为混凝土项,以混凝土抗压强度为设计指标,表示混 凝土的抗剪承载力;第二项为箍筋项,表示箍筋的抗剪承载力。
拱体的受力
有腹筋梁抗剪理论
概述 对于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承受剪力时其截面同时承受 正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属于复合受力状态,分析时要比正 截面计算复杂的多,由其是在混凝土开裂后,截面上发生应 力重分布,其剪力传递机理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使问 题进一步复杂化,至今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理论尚不完善, 且现行多数规范是半理论半经验,并没有建立其清晰的抗剪 模型,我国规范亦如此。我国规范公式所计算的抗剪强度是 采用试验值的偏下限作为制定设计公式的控制依据而建立的, 计算结果过于保守,适用性较差。 因此,我国目前对抗剪理论的研究上应该着重对理论进 行完善,建立力学模型,提出完整而合理的理论方法,准确 分析各因素的抗剪贡献,建立起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极限平衡理论概念:
极限平衡理论是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当构件达到极 限破坏阶段时运用平衡条件建立理论公式,并对该公式中 的每一项定义其物理概念,从而建立起极限平衡方程。 1946 年,А.А.Гвоэдев 和 М.С.Ворищанский 提 出了“简单刚体塑性机理”。该理论是根据极限平衡原理 提出的,认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由五部分组成,即 受压区混凝土承担的剪力、纵筋销栓力、斜裂缝面的骨料 咬合力和摩擦力、竖向箍筋以及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即:
桁架Hale Waihona Puke Baidu型
如图所示的桁架模型概念,构件端部压力变为箍筋的拉力, 把纵筋和箍筋视为桁架模型中的拉杆和压杆,混凝土视为 桁架模型中的斜压腹杆。 水平方向的C表示混凝土压力或纵筋的压力,水平方向的 T表示纵筋的拉力,垂直方向的T表示箍筋的拉力。
拱模型
拱模型中把混凝土视为斜压杆,斜向的C表示混凝土压力, 水平方向的T表示纵筋拉力,实际模型受力如图所示。
目前,我国规范对斜截面强度验算的规定均以“简单刚体 塑性机理”为基础,斜截面受压区混凝土受剪承载力和斜 裂缝的投影长度都是用半经验方法确定的。 优点:使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时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全面的反映剪力的影响因素,即 弯矩和纵筋的影响。 缺点:该方法需要联立多个方程求解,计算繁琐,且其理 论性较差,不能令人信服
此模型把梁的下部看成是被斜裂缝和垂直裂缝分割成一个个具有 自由端的梳状齿,梁的上部与纵向受拉钢筋则形成带有拉杆的变 截面两铰拱。
梳状结构
梳状齿的齿根与拱内圈相连,齿相当一悬臂梁,齿的受力情况如 下图。
齿的受力
梳状齿的作用: ⑴纵筋的拉力ZJ和Zk。
⑵纵筋的销栓力Vj和Vk,裂缝两边混凝土上下错动,纵筋受力引起;
我国现行规范抗剪计算存在的问题
(1) 我国规范 GB50010-2010 规范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 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缺乏一套明 确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 我国规范中抗剪设计方法是由破坏强度下包线求得的, 使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受剪承载力可靠度也不明确。 (3) 我国抗剪设计公式区分了集中荷载作用和均布荷载作用 下的不同情况,而美国、欧洲则没有对其进行区分。所以, 应进一步简化,统一公式形式。 (4) 我国规范抗剪计算公式考虑因素不全面。其对剪跨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腹筋配筋率等因素都予以考虑, 没有考虑纵向钢筋的直接影响,需要进一步全面的分析其影 响因素。
问题
1.使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缺点?
2.日本《钢筋混凝土建筑保证延性型抗震设计指南》中则采 用了哪种模型计算受剪承载力? 3.我国规范基于那种抗剪理论提出?
Thank
you !
有腹筋梁的抗剪理论模型和方法
桁架理论模型 统计分析方法 极限平衡理论 塑性理论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压力路径理论 剪切摩擦理论
桁架理论模型
古典桁架模型 变角桁架模型 压力场理论 修正压力场理论 软化桁架模型 桁架-拱模型 拉压杆模型
极限平衡理论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目录
1.斜截面受剪模型分类 2.无腹筋梁受剪模型 3.有腹筋梁抗剪理论模型及方法 4.极限平衡理论
5.桁架-拱模型
6.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我国现行规范抗剪计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斜截面受剪机理及模型
1.无腹筋构件受剪模型.
2.有腹筋构件受剪承模型.
无腹筋梁的受剪模型:带拉杆的梳形拱模型
桁架-拱模型
桁架模型,主要描述了钢筋和部分混凝土的贡献, 拱模型主要描述了混凝土的贡献,叠加桁架模型和 拱模型的作用即可得到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 承载力 。
桁架模型
有腹筋梁的剪力传递在裂缝尚未形成时,主要由混 凝土传递,此时箍筋中的应力一般很小;当斜裂缝 出现后,被斜裂缝分割成的混凝土块体可看作一个 个承受压力的斜压腹杆,箍筋把混凝土连接在一起, 共同把剪力传递到支座上,可将其理想化为桁架机 构,这样就形成了桁架模型。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情况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机理复杂,破坏形态复杂,其影响因素众 多。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需进一步 展开研究工作。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分两类情况
1.无腹筋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 2.有腹筋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
⑶裂缝间的骨料咬合力Sj和Sk,这些力使梳状齿的根部产生了弯矩m、轴力 n和剪力v,m,v主要与纵筋的拉力差及销栓力平衡,n主要与咬合力平衡。
随着斜裂缝的逐渐加宽,咬合力下降,纵筋混凝土可能劈裂,销栓力 会逐渐减弱,梳状齿作用减小,梁上荷载绝大部分由上部拱体承担, 拱的受力如下图。 图中点化线为拱体的压力线。在剪跨区段内的大部分截面,特别是 靠近支座的截面,例如J-J`,基本上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显然,压 力线部位的压应变最大,离压力线愈远,则压应变愈小,在顶部甚至 还会出现拉应力,荷载较大时,会在梁端的顶部出现受拉裂缝。所以
日本桁架-拱模型抗剪公式根据配箍率不同而分段给出,当配箍率较小时, 梁、柱的受剪承载力由桁架模型和拱模型共同建立即:
随配箍率的增大,拱作用逐渐消失,而桁架作用明显,受剪承载力由桁 架模型建立,即:
上面公式中第一项为混凝土项,以混凝土抗压强度为设计指标,表示混 凝土的抗剪承载力;第二项为箍筋项,表示箍筋的抗剪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