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音变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变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10109e9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9.png)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变目的要求1.掌握上声一不的变调规则2.掌握轻声的含义轻声词轻声的作用3.掌握儿化的含义儿化的音变规律及儿化的作用4.掌握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一、变调(一)什么是变调1.本调2.变调(二)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类型1.上声的变调(1)上声+上声——35+上声(2)上声+非上声——21+上声练习:允许许久许多发起起草起初大海海水海燕(3)上声+轻声A.上声+轻声→21+轻声B.上声+轻声→35+轻声例外:上声+子;上声+亲属称谓。
其他(4)分组变调A.展览馆B.很美满2.去声的变调去+去→半去(53)+去3.“一”的变调(1)“一”+去→35+去(2)“一”+非去→51+非去(3)动词重叠时“一”变为轻声注:有时“一”变调与否意义不同,如:一楼一连4.“不”的变调(1)“不”+去→阳+去(2)词语中间、肯定否定连用,“不”变为轻声5.七八的变调去声前可变为阳平6.形容词的变调(1)AA式(2)ABB式(3)AABB式二、轻声(一)什么是轻声1.定义与特点四声的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轻声的特点如下:(1)特殊音变主要由音强、音长决定。
物理属性上主要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2)读音特点:短而轻。
(3)依附性。
2.轻声的性质为什么说轻声不是汉语中的第五种声调?(1)从调类的定义角度分析。
(2)从声调的性质角度分析。
3.轻声的调值即音高表现。
本身调值不固定,受前一音节声调的影响。
如:珠子——竹子——主子——柱子4.轻声对声母、韵母的影响(1)声母——浊化(2)韵母——元音央化元音脱落复元音单元音化因此,轻声和音强、音长、音高、音色都有关系。
(二)轻声的分布规律1.必读轻声词2.说明玻璃势头发牢骚聪明太阳轻声(妈妈)两可不轻声(老师)(规范)(三)轻声的作用1.区别意义2.区别词性3.区别词和短语(四)轻声的教学要点三、儿化(一)什么是儿化1.普通话的两个“儿”字2.“儿化”的概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0a97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4.png)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对于学习汉语的大一学生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言学中,音变是指语言中音素发生变化的现象。
了解这些音变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理解和表达汉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将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探讨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一、声母音变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
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有些声母会发生一定的音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浊音的变化。
1.1 清浊音交替:在某些音节位置上,清辅音会变成浊辅音,例如p、t、k分别可以变成b、d、g。
例如,“平板电脑”中的p变成了b,“通话”中的t变成了d。
1.2 浊音变清浊音:在某些音节位置上,浊辅音会变成清辅音。
例如,“话”读作(huà)时,原本是(z)的音变成了(w)。
二、韵母音变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在不同的音节环境中,韵母的音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2.1 元音韵母的音变: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元音发生以下音变:- [i],在后接[j]的音节中,会发生韵尾同化,即变成[j]。
例如,“起来”读作(qǐlái)时,后面的[i]变成[j]。
- [u],在后接[w]的音节中,会发生韵尾同化,即变成[w]。
例如,“走了”读作(zǒule)时,后面的[u]变成[w]。
- [ü],在后接[j]的音节中,会发生融合,即变成[y]。
例如,“月亮”读作(yuèliang)时,后面的[ü]变成[y]。
2.2 韵尾音变:在某些情况下,韵尾的音变也很常见。
- [aɪ],在某些韵尾为[i]的音节中,会发生音变成[aɪ]。
例如,“怀疑”读作(huáiyí)时,[i]变成[aɪ]。
- [o],在某些韵尾为[u]的音节中,会发生音变成[o]。
例如,“去”读作(qù)时,[u]变成[o]。
三、声调音变声调是汉语特有的语音特征之一。
在不同的音节环境中,声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音变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音变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https://img.taocdn.com/s3/m/bb4466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d.png)
音变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一种重要特征,它反映了汉语的语音演变过程。
一、声母音变在汉语中,有些声母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发生音变。
例如,“b”在声母的位置上,会在和“u”、“v”结合时发生音变,变为“p”。
这种音变叫做爆发音变。
另外,“z”、“c”、“s”在声母的位置上,会在和“i”结合时发生音变,变为“ʦ”、“ʦʰ”、“ʂ”。
这种音变叫做送气音变。
这些音变一方面丰富了汉语的音位系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汉语语音系统的规律。
二、韵母音变韵母音变是汉语中的另一种常见音变现象。
在特定的情况下,韵母发生变化,使得词语的发音有所不同。
例如,“ei”在声母“b”、“d”、“g”后面时,会发生音变,变为“e”。
这种音变叫做韵尾省略。
另外,“a”在一个音节的末尾时,会发生韵尾的转音,变为“e”。
这种音变叫做韵尾转音。
这些音变使得汉语的发音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反映了汉语音韵演变的规律。
三、声调音变声调音变是汉语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特定的语境下,词语的声调会发生变化。
例如,“一”字在单独念时的声调是“yī”,但在一些词语中,它的声调会变为“yì”。
这种音变叫做调值变化。
另外,有些词语在连读时,声调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过去”的声调是“guòqù”,但在连读时,会变为“guòqu”。
这种音变叫做连读变调。
这些声调音变反映了汉语词汇的音调演化过程,使得汉语的语音系统更加灵活多样。
总结起来,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汉语的语音演变过程和音韵规律。
通过对音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音系统,丰富我们对汉语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音变规律有助于正确发音,提高语言交流的有效性。
所以,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深入研究音变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汉语语音变异的语言学探究
![现代汉语语音变异的语言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b568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1.png)
现代汉语语音变异的语言学探究语音变异是指在语音使用过程中,由于语音系统的相关因素产生的音变现象。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语音变异现象,这些变异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
一、声母的语音变异声母是指一个音节的起始部分,包括辅音和零声母。
现代汉语中的声母存在一定的语音变异现象。
1. 爆破音的变异:现代汉语中的爆破音/p, b, t, d, k, g/在不同的发音环境中会发生语音变异。
例如,在轻声和声调轻的情况下,爆破音会发生失爆现象,即/p, t, k/变成轻送气音[f, θ, x],/b, d, g/变成软化浊音[b, d, g]。
此外,爆破音还会受到相邻音的影响,比如/p, t, k/在后面紧跟鼻音时会发生鼻化变异。
2. s/sh/h的变异:汉语中的/s/在一些方言中会发生变异,变成/sh/或者/h/。
比如,上海话中的"s"发音为/sh/,而北京话中的"s"发音为/h/。
二、韵母的语音变异韵母是构成音节核心部分的元音或元音与辅音的组合。
现代汉语的韵母也存在一定的语音变异现象。
1. 儿化:在一些方言中,韵母/ər/会发生变异,变成/ɚ/。
因此,在北方方言中,“儿”发音为“er”,而在南方方言中,“儿”发音为“e”。
2. 元音合并: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存在元音合并的现象。
比如,在一些方言中,/i/和/y/会合并成/ɪ/,/u/和/v/会合并成/ʊ/。
这些合并现象使得不同地区的汉语发音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声调的语音变异现代汉语中的声调也会存在一定的语音变异现象。
1. 声调轻化:在快速朗读或者语速较快的情况下,汉语的声调会发生轻化的现象。
例如,第三声/55/在快速读音中会发生变化,变成较低的调值。
这是由于语音系统的调节机制造成的。
2. 声调连读:在连读的情况下,汉语的声调会发生变异。
例如,两个第四声/44/的音节连在一起时,第一个音节的声调会变成轻声/5/,第二个音节的声调保持不变。
《现代汉语音变》PPT课件_OK
![《现代汉语音变》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0c148750960590c69fc37623.png)
上声+轻声:捧起 想起 等等 讲讲
2021/7/27
4
上声的变调
3个上声相连,上声1+上声2+上声3,有两种情况:
双单格:【(上1+上2)+上3】→(35+35)+上声
展览馆 蒙古马 管理组 水彩笔
单双格:【上1+(上2+上3)】→ 21+(35+上声)
不要 不去 不变 不看 不换 不愿
2021/7/27
6
练一练:
• P92 第八题3:读词语,注意“一”、“不”等的实际读音
2021/7/27
7
二、轻声
1. 什么是轻声 在连串的语流中,某些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
成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轻声主要由音长决定, 短而轻是轻声的本质特征,如:
巴掌 熟悉 麻烦 动静 老实 喜欢 马虎 伙计
2021/7/27
18
小结与检测: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 1. 变调 上声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 2. 轻声 轻声的调值 轻声的种类 3. 儿化 儿化韵 儿化的音变规律
2021/7/27
19
2021/7/27
13
儿化
2.儿化的音变规律
(1)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 e ê u (包括ao、iao) 的,韵母不变,直接卷舌:
号码儿(mar) 粉末儿(mor) 山歌儿(ger) 台阶儿(jier) 打球儿(qiur) 草帽儿(maor) (2)音节末尾音素是i、n(in ün除外)丢掉韵尾, 主要元音卷舌: 刀背儿(bei→ber) 心眼儿(yan→yar)
现代汉语音变
![现代汉语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a1ce4241580216fc700afdce.png)
(三)、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 形容词重叠一般有AA式、ABB式或AABB式 三种。
❖ AA式 AA式本身不变调,但AA儿式第二个A读55调
慢慢儿mànmānr 大大儿dàdār 快快儿kuàikuāir 好好儿hǎohāor ❖ ABB式 新大纲要求读本调
(二) “一”、“不”的变调
❖ “一”、“不”都是古清声母的入声字。普通 话“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调值,“不”的 单字调是去声51调值,在单念、表序数或处 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
❖ 这两个字的变调取决于后一个连读音节的声 调。
(1)“一”的变调: a、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5变为35。例如: ❖ 一半yībàn 一共yīgòng 一向yīxiàng 一度yīdù
huìbuhuì
“一”、“不”的变调训练
词语分类训练 a.读原调:统一 第一 偏不 不欢而散 b. 变阳平(在去声前):一定 一致 不 对 不干 c.读去声(非去声前):一封 一条 不 难 不好 d.变轻声(词语中间):读一读 说一 说 好不好 去不去
语句训练: ❖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 ❖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一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嫂子 sǎozi 碾子niǎnzi 姐姐jiějie
二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是35: 等等děngdeng 讲讲
jiǎngjiang 想起xiǎngqi 小姐xiǎojie 把手bǎshou
b、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 调值是21。例如:
❖ 阴平: 打听dǎting 眼睛yǎnjing 比方bǐfang ❖ 阳平: 本钱běnqian 老婆lǎopo 老爷lǎoye ❖ 去声: 脑袋nǎodai 寡妇guǎfu 本事běnshi
现代汉语 音变
![现代汉语 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8bdb290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5、“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a变 读为nga,“啊”仍写作“啊”。
6、“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时,a变读为ya, “啊”写作“呀”。
(二)语气词“啊”音变
7、“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ü、 ê时,a变读为ya,“啊”写作“呀”。
(2)去声前面读阳平
一个 一束 一辈子 不去 不用 不至于
(3)非去声前读去声
一天 一直 一朝一夕 一丝一毫
(4)词中读轻声
试一试 行不行 好不好 说不定 用不着
2、“一、不”变调
一不两字变调同, 去声前面读阳平, 遇到非去要念去, 夹在词中读轻声。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四)轻声
早上起来,妈妈给弟弟穿上衣服, 打开窗户。窗户上的玻璃把太阳光反射 到墙上,整个屋子显得格外明亮。我揉 揉眼睛,对爸爸说:“今天天气真暖和, 咱们去公园逛逛,好吗?”哥哥在外面 听见了,跑进来说:“妹妹说得对,我 们一起去。”爸爸站起来,看看妈妈, 摸摸我的头说:“行啊,是个好主意! 大家收拾一下,准备点儿东西就走吧!”
• 展览馆
(35+35+214)
根据词义,语音
②
停顿处在第1字。
• 史小姐
(21+35+214)
• 双音节+单音节 (“双单格”结
构)。
前两个变阳平
• 单音节+双音节 (“单双格”结构)。 前一个变半上, 第二个变阳平。
1、上声变调
演讲稿 跑马场 党小组 好小伙 管理组 老保姆 水彩笔 蒙古语 很友好 选取法
头发 西瓜 朋友 核桃 咳嗽 裁缝 胳膊 脾气 嘟囔 柴火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音变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72393106bed5b9f3f90f1c2c.png)
• 清音浊化:哥哥k—g,鼻子ts—dz • 元音央化:棉花,尖子,哥哥,向央元音 ə 靠拢 • 韵母脱落:豆腐,咱们俩
(二)什么音节读轻声
• 通常情况下,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 有读轻声音节的。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 ”等 2)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 3)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音节 4)构词后缀“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等 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 6)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7)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和熟语中的一些音节也要念轻声
(二)儿化韵的发音
• 普通话韵母除ê 、er以外都可以儿化。 • 儿化音变的结果
– 韵尾脱落 – 韵腹元音央化 – 增加央元音 – 韵腹元音鼻音化
(三)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2)区分词性
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 语气词“啊”ā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 变
(三)轻声的作用
• 区别意义 • (既区别意义也)区别词性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 现象,这种卷舌化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 儿化韵母里的“儿”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拼写时只须加r
– 花儿——huār 鸟儿——niǎor 心眼儿——xīnyǎnr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三)“七、八”的变调
•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为35,也可以不变,其余 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
大学语文现代汉语音变变调知识点课件PPT
![大学语文现代汉语音变变调知识点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69ffc0bcd126fff6050bcd.png)
(二)、普通话主要的变调情况 1、上声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① 好马 理解 美好 洗脸 保险 水果 影响 ② 喜欢 打听 好说;语言 举止;努力 伟大 许诺 ③A.姐姐 小子 奶奶 耳朵 马虎;B.眼里、水里、响起 口诀: ① 两上相连,前变阳(35) ② 上后非上,前半上(21) ③ 上同轻,前变阳平或半上。
八岁、八块、八路
(二)、普通话主要的变调情况 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① 慢慢儿的 好好儿的 ② “绿油油、毛茸茸”、“金灿灿、白茫茫” ③ 明明白白 老老实实
第
2 轻声
章
(一)、轻声的含义
轻声不是第五种声调,而是一种声调的弱化形式。轻声字在短语中读得既短又轻,在物理上 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二)、普通话主要的变调情况 3、“一、不”的变调
① 在去声前面,一律变成35 ② 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 ③“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例如:想一想,写一写
(二)、普通话主要的变调情况 4、“七、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调前调值可以变化为35,也可不变, 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 如:七岁、七块、七路
(2)、上声的变调
④ 三个上声字连读,也有两种情况 A. 小(老虎) 很(勇敢) 李(小姐) 老(领导) B. (展览)馆 (雨伞)厂 (演讲)稿 (洗脚)水
口诀: 三上相连,三不变 二阳平,一为阳平或半上
(二)、普通话主要的变调情况 2、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 如:信念、变化、办事、快速等。
现代汉语
音变
主讲人:谢晓红
目 录
01 变调 02 轻声 03 儿化 04 啊的变调
现代汉语(第2版)课件 第二章 语音之第八节 语流音变
![现代汉语(第2版)课件 第二章 语音之第八节 语流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810002252cc58bd63086bd4c.png)
4、韵尾是ng的韵母在儿化时,脱落 韵尾ng,韵腹变为鼻化元音并卷舌。 ɑng[ɑng ãr] 药方儿 鞋帮儿 eng[eng ər ] 板凳儿 灯儿 ing[ing iər] 瓶儿 钉儿 ong[ong ũr ] 胡同儿 空儿
5、韵母是i、ü的,儿化时在原韵母 后加er, i[i iər] 小鸡儿 玩意儿 ü[y yər] 毛驴儿 小曲儿
上声+上声+上声,根据内部结构分两种:
(1)当其内部结构是“2+1”形式时,前 面两个上声都由214变为34。
展览馆---展34览34馆214
洗脸水---洗34脸34水214
分析:手表厂 管理法 导火索
பைடு நூலகம்
(2)当其内部结构是“1+2”形式时,第 一个上声由214变为半上声21,第二个 上
声有214变为34。
6当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ʅ]及er 时,“啊”读作“ra”,仍写作 “啊”。如
(1)快吃啊!(chī ra)
(2)看电视啊!(shi ra) (3)他是王小二啊!(er ra )
(1)看书啊?(shū wa) (2)快走啊!(zǒu wa)
(3)多好啊!(hǎo wa) (4)真巧啊!(qiǎo wa)
3、当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 “啊”读作“na”,汉字可写作 “哪”。如:
(1)外空气真新鲜啊!(xiān na)(哪)
(2)参观的人多得很啊!(hěn na)(哪) (3)要认真找ī原因啊!(yīn na)(哪)
4、当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时, “啊”读作“nga”,仍写作“啊”。 如:
(1)她总是这么忙啊!(máng nga)
(2)你真行啊!(xíng nga)
5当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i[ɿ]时, “啊”读作[za ] ,仍写作“啊”。 如:
举例描写现代汉语的句子主要的语流音变规律
![举例描写现代汉语的句子主要的语流音变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8168b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2.png)
现代汉语的句子主要的语流音变规律一、声母:1.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变化:清辅音带鼻化(m、n、ng),碰上浊辅音前后读音保持一致。
比如“皮肤”读音为[pí fū],“本本”读音为[běn běn]。
2.舌尖音和舌面音的变化:舌尖音和舌面音在汉语中既不相互替换,也不影响后面韵母的读音。
例如“化妆”读音为[huà zhuāng],“华东”读音为[huá dōng]。
二、韵母:1.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变化:单韵母和复韵母之间的变化不会影响声母音的读音。
比如“中心”读音为[zhōng xīn],“红外线”读音为[hóngwài xiàn]。
2.鼻音韵母的变化:鼻音韵母和浊辅音碰上齿龈音或半齿龈音的时候,有前鼻化的趋势。
例如“心情”读音为[xīn qíng],“请问”读音为[qǐng wèn]。
三、整体音变:1.语流音变规律:在汉语中,语流音变规律是指语音的变化受到语流的影响,形成整体的音变现象,具体表现为声母音的舒颤化、韵尾元音的融合等。
例如“喝茶”读音为[hē chá],“过年”读音为[guò nián]。
2.音位的变化:在汉语中,不同的语言环境会引起语音的变化,表现为音位的发音受到相邻音素的影响,比如声母的塞音鼻韵化、舌尖音和舌面音的变化等。
以上是现代汉语句子主要的语流音变规律,这些规律在汉语的语音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汉语的语音学习和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体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音变规律。
除了前文提到的声母、韵母和整体音变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语流音变规律和历史演变对现代汉语句子的语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音调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声调是词语中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
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基本调,另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转调。
然而,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语流音变也会导致音调的变化。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ebe29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f.png)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现代汉语作为中国国内最主要的语言,其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声调演变、音变规律、语音变异以及外来词影响等方面,探讨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1. 声调演变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意义的区别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声调演变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方面,它受到音变和语音变异的影响,例如南北方言的差异和外来语对声调的改变。
另一方面,声调演变也是汉字的变体之一,诸如古汉字的不同读音和现代汉字的破音变调。
2. 音变规律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一种重要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音变规律主要体现在声母音变、韵母音变和整体音变方面。
在不同语境和语音环境中,汉语的音变规律也会受到一些规范化的影响,例如方言差异和外来语的音变规律。
3. 语音变异语音变异是指在汉语中存在的个别语音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地域性的,也可能是个体性的。
地域性变异主要指不同地区的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例如普通话和广东话的语音特点。
个体性变异则是指个人在发音上的差异,这种变异往往是受到个体习惯、语音环境和语言学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4. 外来词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外来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外来词的引入带来了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和调整。
例如,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词对汉语的音节结构和音韵规律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汉语的语音系统产生了一些变异和演变。
在未来发展中,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和变化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和语言交流的增加,外来语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地区间的交流也将促使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逐渐减少,全国范围内的普通话将更加统一。
总之,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以上所述只是对其中一些方面的讨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现代汉语语音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与应用
![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5f70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0.png)
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与应用现代汉语是中国大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并广泛使用的语言。
作为汉语家族的一员,现代汉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音变现象。
音变规律是指语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规律。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声母音变规律最明显的声母音变规律是在口腔中发生的韵律和节奏变化。
例如,在常见的声母“b”前面,如果跟随的元音是a、o、e等开口元音,那么“b”会变成“p”。
这种音变规律在日常用语中广泛存在,例如从“白菜”到“排骨”,从“饱满”到“泡面”。
此外,现代汉语还存在一些辅音的音变规律。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z”音的变化。
当“z”音在声母前面跟随着元音i时,它会发生变化,变成“j”音。
例如,从“字”到“纸”,从“自行车”到“飞机票”,这些词汇中的音变就符合这一规律。
二、韵母音变规律现代汉语的韵母音变规律也是非常丰富的。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韵母“an”和“en”前面的元音“i”的音变规律。
当“i”位于这两个韵母之前时,它会变成央的元音“y”。
例如,从“钢”到“硬盘”,从“篮球”到“英国”,这些词汇中的音变都符合这一规律。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元音和鼻音的音变规律。
例如,在一些特定的词汇中,元音“i”变成“ing”,例如从“难”到“惊人”,从“家”到“兄弟情”,这些词汇中的音变也是符合规律的。
三、音变规律的应用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在语言交流和文字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音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汉语,提高沟通的效果。
首先,在听力理解方面,熟悉音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发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口音或方言时。
通过了解音变规律,我们能够更快地将听到的语音信号转化为具体的词汇意义。
其次,在语音表达方面,掌握音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发音。
由于音变规律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因此在表达时,我们可以根据规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我们的发音符合标准,增强语言表达的清晰度。
现代汉语 语音 第六节
![现代汉语 语音 第六节](https://img.taocdn.com/s3/m/ce86e368011ca300a6c390b0.png)
3.“一”、“不”的变调 一 ①“一”有三种变调情况 ②“不”字有两种变调情况
总原则: 你去我不去,你不去我去” 总原则:“你去我不去,你不去我去”
①“一”有三种变调情况 一 1.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 变为 ,跟阳平的调值 变为35, .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5变为 一样。例如: 一样。例如: 去声:一半yíbàn 一共 ɡònɡ 一共yíɡ ɡ “一”+去声:一半 2.在阴平、阳平、上声(非去声)前,调值由 .在阴平、阳平、上声(非去声) 调值由55 变为51,跟去声的调值一样。例如: 变为 ,跟去声的调值一样。例如: 阴平:一般yìbān 一边yìbiān “一”+阴平:一般yìbān 一边yìbiān “一”+阳平:一连 阳平:一连yìlián 一时 一时yìshí 一 “一”+上声:一举 上声:一举yìjǔ 一口yìkǒu 一 一口 3.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例如: .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例如: X+“一”+X:学一学 + :学一学xuéyixué
3. 四个或四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 根据音节结合紧密程度不同将词语分组后按 双音节或三音节上声变调规律。 双音节或三音节上声变调规律。
彼此友好
买把雨伞
岂有此理
领导很了解 我请老李讲 蒙古语好懂 我请表姐给我讲舞蹈表演
4.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音节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上声在非上声 前的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变为半上, 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变为半上,调值为 211。“半上”仍保持了上声声调的特点, 。 半上”仍保持了上声声调的特点, 只是把原来的降升调改为低降调而已。例如: 只是把原来的降升调改为低降调而已。例如: 在阴平前: 在阴平前:北京 导师 敞开 雪山 火车 在阳平前: 在阳平前:请求 偶然 女人 导游 产权 在去声前: 在去声前:比喻 表示 产物 尺度 董事
现代汉语的声调与音变规律
![现代汉语的声调与音变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5af57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d.png)
现代汉语的声调与音变规律现代汉语是一种音节语言,音节构成了汉语词语的基本单位。
而在每个音节中,声调和音变规律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声调决定了词语的意义,而音变规律则涉及到音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本文将从声调和音变规律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汉语的特点。
声调是汉语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音律现象。
汉语的声调共有四个基本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声调的不同使用可以改变词语的意义。
例如,"ma"这个音节,可以根据声调的不同读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妈"(阴平)、"麻"(阳平)、"马"(上声)、"骂"(去声)等。
因此,准确把握声调的使用对于正确理解和表达汉语词语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四个基本调,汉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声调变化规律。
其中最常见的是叠字的变调现象。
当两个相同的字连读时,第一个字的声调会上升一个调。
例如,"妈妈"中的第一个字"妈"是阴平声,而第二个字也是"妈",但会被读成阳平声。
这种变调现象在口语中非常普遍。
同时,汉语还存在着一些多音字的现象,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和发音。
这种多音现象的出现主要受到语言环境和词语的搭配影响。
例如,"行"这个字,可以读成不同的声调,具体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在"我去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个行人"这句话中,"行"读成阳平声,表示"走"的意思;而在"他是一个行家"这句话中,"行"读成去声,表示"有经验"的意思。
除了声调,汉语还存在着一些音变规律。
音变是指音节在语音传递中发生的一种变化现象。
最常见的音变规律是汉语的鼻音化现象。
在很多情况下,当鼻音[ŋ]与字母"n"相邻时,会发生音变,变成鼻音[n]或[ŋ]。
现代汉语第二章普通话语音第六节音变
![现代汉语第二章普通话语音第六节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f0738bf16bec0975f465e293.png)
3、儿化
(1)儿化的含义 儿化是后缀“儿”同前一个音节的韵目相结合,并使这个韵目带
上卷舌音色的一种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做作 化韵。如“花” 是一个音节,加“儿”后成为两个汉字“花儿” , 还是一个音节,只是增加了一个卷舌动作,使韵目带上卷舌音“儿” 的音色。拼写时,只在原音节上加上“r” 即可。如:花儿huar1、芽 儿yar2、味儿weir4。
现代汉语第二章普通话语音第六节音变
1
• 一、变调
• 定义: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叫做 变调。
• (一)上声的变调
• 1.上上相连,前上变阳平。在原为上声的轻声前,前上或变阳平或变“半上 (21)”
水果shuíguŏ 等等déngdeng 毯子tănzi
• 2.在非上声前,前上变半上。
办 事 办事
大 树 大树
2、轻声的性质和作用
轻声是普通话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 轻的调子。音强对轻声起决定作用,音高和音色也起相应变化。 音高变化规律是:上声后的轻声读半高调-4度,如:手上、点心。阳平 后的轻声读中调-3度,如:石头、桃子。阴平后的轻声读半低调-2度, 如:妈妈 开吧。去声后的轻声读低调-1度,如:报上、日子。 音色的变化规律有:清音变浊音,如:哥哥,第二个音节的声母[k] 变成 [g]了。韵目脱落,如:豆腐,第二字的韵目u脱落了。)
4、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助词“啊”因语言环境的影响而有各种变化,它变化原因有同化和异
化两种。
先讲同化。同化就是变得跟前面临近的音相同或近似,这种同化叫顺同化。 第一,前面音节的末尾是 i/ü,a 变为ya(呀) ;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ba1dd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b.png)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一、上声变调
上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唯一的降升调,调值为214。
当上声字单独念时,是降升调214。
但当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时,第一个字会变成阳平调35,即变调为35214。
例如:“好米”(214-214)变调为“好美”(35-214)。
二、轻声变调
轻声是一种失去原有声调,读得既轻又短的调子。
例如:“哥哥”(g ēgē)变调为“哥哥”(gēgēgē)。
三、儿化变调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个音变现象,常在词语末尾加上“儿”,如“小鱼儿”、“小狗儿”等。
儿化的声调是依附于词尾“儿”上的,所以读的时候,“儿”不读为独立的音节,而使前面一个字的韵调扬起后鼻音韵尾,形成一个新的音节和调值。
例如:“小鱼儿”(21-55-214)变调为“小鱼儿”(21-35-214)。
四、“一”、“不”变调
“一”字在词尾时读中降调214,例如:“一同去”(21-21-4);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一天”(35-21)。
“不”字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不是”(35-21);在非去声前读中降调214,例如:“不要”(21-214)。
五、“啊”的变调
“啊”字在句末时,由于语气和音节的不同,读音会发生改变。
一般
有五种读法:
1. 啊(a),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肯定,例如:“太好了啊!”
2. 啊(á),表示疑问或反问,例如:“你真的要去吗?”
3. 啊(ǎ),表示惊讶或不理解,例如:“你怎么会想到这个啊?”
4. 啊(à),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和强调,例如:“就是这样啊!”
5. 啊(ā),用在句末表示应答或同意,例如:“好的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啊、呀:
语 气 词 “ 啊” 的 音 变
他呀/说呀/比呀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u(ɑo
iɑo),读 wɑ,
啊、哇:
住哇/少哇/妙哇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n,
看哪
读nɑ,啊、哪:
天哪 人哪 风啊 行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nɡ,读nɡɑ,啊:
听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i(前),读
字啊
;音高不固 定
二 轻 声
轻声词
助词和语气词 部分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和合成词中重叠式的 后一音节 词缀“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 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 起来、下来” 习惯读轻声 重叠
轻声具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三 儿 化
“儿化”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 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 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儿化韵的发音:对韵尾、韵腹有影 响,对韵头、声母没影响。 儿化的作用
区别词义
区分词性 表示细小、亲切、轻松或喜爱的感情
色彩的作用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ɑ
o e êi ü ,读yɑ,
[21]
(二)去声的变调
去1+去2:去1[51]
[53]
(三)“一”和“不”的变调
读本调:单读、出现在词句末尾、表
变 调
示序数 在去声前: [35] 在非去声前: [51] 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轻声是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 子。
不是第五种声调 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 关系
第六节 音变
语流音变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与上声的连续变调
上1+上2
: 上1[214] 上1+上2+上3:
[35] 领导
一 变 调
双单格:[35]
[35] [214] 展览馆 单双格:[21] [35] [214] 小老虎
上声与非上声的连续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214]
几次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i(后)或儿化韵,读
rɑ,啊:
是啊
同志啊 儿啊 多带劲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