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谁和谁打? - 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袁曹官渡之战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袁曹官渡之战汉献帝建安四年,袁绍凭借着巨大的经济、军事优势,调集了10万大军,一万匹战马,准备进攻许都,一举消灭曹操。
这消息传到许都,曹操的部将都很恐慌。
曹操针对这一情况,把将领和谋士们召集起来,向他们分析当时的形势说:“袁绍这个人,野心很大而智谋短浅,表面凌厉而胆量很小,对人猜忌刻薄而缺乏威信,士兵众多而指挥不当,将领骄傲而政令不一,土地虽然广大,粮食虽然丰富,恰好是给咱们送来的礼物。
”谋士郭嘉、荀彧〔yu玉〕完全赞同曹操的看法。
在此之前,郭嘉对袁绍也作过类似的分析。
将领们听了曹操这番话,胆子壮了,勇气和信心也增加了。
接着,曹操集团根据以上的分析,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决定先把周围的割据势力各个击破,以防这些割据势力同袁绍联合起来,使自己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
建安四年二月,曹操首先派曹仁等攻下黄河北岸的战略要地射犬,切断袁军沿河西进的道路。
八月,派臧霸率兵进入青州,阻止袁绍从东面的进攻。
正当曹操布置对袁绍作战的时候,原来投靠曹操的刘备占据了下邳,和袁绍遥相呼应,反对曹操。
曹操亲自率兵东进,迅速地攻下了下邳,擒获了刘备的大将关羽。
把周围这些敌对势力扫除和击败之后,曹操便亲自统领主力部队,屯驻在官渡,准备迎击袁绍。
在曹操出兵进攻刘备的时候,许都空虚。
消息传到河北,袁绍的谋士田丰认为,这正是攻下曹操大本营的好机会,应该发兵去袭击许都。
曹操的部下早已提醒过曹操,要提防袁绍乘虚进袭。
曹操认为袁绍优柔寡断,遇事迟疑,必定不会当机立断。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袁绍竟借口小儿子有病,没有接受田丰的建议。
田丰气得用手杖戳着地面说:“可惜呀可惜!这种难得的机会,竟拿婴儿患病做理由而失掉了!”建安五年正月,刘备战败来邺城投靠袁绍,袁绍才召集众将讨论如何进攻许都。
田丰认为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去进攻许都是不利的。
他劝阻袁绍说:“曹操既然已经打败刘备,许都就不再是空虚的了。
况且曹操很会用兵,机智灵活,变化莫测;曹军人数虽少,却不可轻视。
官渡之战的简介及过程
官渡之战的简介及过程官渡之战在中国古代的军史上非常有名,它最出名的地方就是以少胜多,所以也为之后的很多战役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所以这是一场经典的战役。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官渡之战的简介及过程,希望大家喜欢!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00年,它经历了一年才结束。
参加官渡之战的军队是袁绍军和曹操军,当时袁绍军的兵力大多为11万,但是曹操军的兵力只有2万人,足足比袁绍军的少了4倍多,结局似乎在开战以前就已明了,肯定是袁绍军胜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曹操善于用人等原因,最后取胜的是曹操军,这场战役也奠定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把中国的北方从分裂到统一的很关键的战役,它对日后历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官渡之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官渡之战的主要内容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形成了很多的割据势力,在这些势力常年的征战中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渐渐地强大了起来。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力得到了很大的增长,袁绍也战胜了很多势力,占据了很多的地方,所以他们俩形成了对立的局面,因为袁绍不堪位于曹操之下,他便集了11万的精兵,准备像曹操开战。
虽然曹操的兵力没那么雄厚,他的很多部将都觉得他不是袁绍的对手,可是曹操却非常了解袁绍,他觉得他兵力虽然多,可是他的胆识不够,并且刻薄寡恩,于是曹操便应战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两军都处于相持的阶段。
后来袁绍军在乌巢囤积了很多粮食,恰逢这时袁绍一个名叫许攸的谋士向曹操投降,给他献计,提出奇袭乌巢的战略。
曹操是一个善于采取他人意见的人,他觉得许攸的分析很有道理,便亲自率军队来了次突袭。
袁少军虽派了军队去救援,可是无法攻破坚固的曹莹,最终袁绍军的粮食被全部烧毁,袁绍也就此败了下来。
官渡之战使袁绍军的元气大伤,相反地它让曹操的实力得到了提高,也为他之后能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是袁绍军和曹操军之间的战役,当时曹操军的兵力比袁绍军少了9万多,但是曹操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人的相助取得了胜利,成就了军史上的传奇。
第四十九战:官渡之战(6、开刊来最长单篇)官渡鏖兵,袁曹对弈拆招,乌巢最后一秒见分晓!
第四⼗九战:官渡之战(6、开刊来最长单篇)官渡鏖兵,袁曹对弈拆招,乌巢最后⼀秒见分晓!公元200年⼋⽉,袁军主⼒来到官渡主战场,依沙堆⽴营,东西宽约数⼗⾥,曹操也分营对应阻挡袁绍,在此,双⽅开始了对峙。
(绍进营稍前,不沙为屯,东西数⼗⾥,操亦分营与相当)不久,两军正式会战,近五年没打过败仗的曹军罕见的在⼤兵团正式会战中失利,躲进营垒坚壁不出。
《武帝纪》中说“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袁绍传》中说:“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后汉书袁绍传》中说“遂合战,操军不利”。
咋输的史官不能告诉你,袁绍⼜是做了啥骚操作也全都藏起来了,肯定打的不好看,不然不会藏的那么严实,反正没像公孙瓒那么现眼,⼈家曹太祖⾄少还顺利逃回了营。
这还是曹操⽩马斩了颜良,延津杀了⽂丑,袁军⼠⽓低落的前提下,真不知道⽓势如虹的袁绍会骚成啥样。
躲起来了是吧,袁绍随后修筑壁楼,堆起⼟⼭,从⾼处向曹营射箭,箭如⾬下,曹营中的交通需要蒙着盾牌⾛路。
(绍为⾼橹,起⼟⼭,射营中,营中皆蒙⽽⾏)袁军⼀边射箭,⼀边派军队冲击曹军阵营,刚刚战败此时还被空军压制的曹军⼠⽓已经开始低迷,在连着打了好⼏年的胜仗后,曹军军营中头⼀次出现了畏惧之⾊。
(绍射营中,⼠卒多死伤,军中惧)沧海横流显英雄,曹操派出了前期在黄河前线站台的战⽃英雄于禁督守⼟⼭迎击袁军。
都特么怂了是吧!于禁!让他们见识见识咱泰⼭爷们的胆⽓!于禁随后继黄河挫袁绍后再度⼤放异彩,带领泰⼭兄弟们⼒战袁军攻营,夺回⼠⽓!(禁督守⼟⼭,⼒战,⽓益奋)曹操的⼯程部也加⼤了研发⼒度,随后发明了⼀种“霹雳车”,就是投⽯机,把袁绍的射箭⾼楼给轰塌了。
(操乃为霹雳车,发⽯以击绍楼,皆破)天上不⾏改地下,袁绍⼜玩起了当年搞公孙瓒的地道战,曹操那⾯则挖了⼀道道的长沟进⾏防御。
(绍复为地道攻操,操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正⾯军事对垒中和曹操在僵持,袁绍别的战线也在同时布线,导演的剧本通常是很多条线的,他对你的打击是全⽅位的。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分析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是曹操军奇袭乌巢,将袁绍军的粮草全数烧毁,导致了袁军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最终溃败。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
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算是天下势力中的绝对强者,相对应来说,曹操才刚刚冒尖,实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两个国家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但弱者不见得永远为弱者,当他的发展的进程加快时,是很有可能超越强国,并吞强国,成为强国的,官渡之战便是这样的一场战役。
官渡的主要参与者为两方,袁绍方以及曹操方,中间可能夹杂了零星的蜀国战力的加入。
为何成为官渡之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便在现河南省,古时候的官渡。
这是一场持久战,全程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
袁绍那时是兵强马壮,可谓是强中之强,曹操的势力才刚完成搭建层面,从理论上分析,袁绍秒曹操,那是分分钟的事情,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曹操和下属谋臣凭借着机智的谋略,最终以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约十一万人的大部队。
从官渡之战中,我们可以学习弱者怎样扭转局势,从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问题。
官渡之战战争结果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官渡之战是谁和谁打? - 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其中是三国“三杰”之一的是 ( C)
• • • • A.刘 备 B.关 羽 C.曹 操 D.诸葛亮
合肥之战中,谁放箭射中乐进面门而 救了凌统( )
• • • • A.黄 B.丁 C.甘 D.吕 盖 奉 宁 蒙
合肥之战中,谁放箭射中乐进面门而 救了凌统(C )
•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逃回冀 州,关在狱中的( ),知道 袁绍战败,自己必死无疑。 不出所料,袁绍让他自尽。
•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逃回冀 州,关在狱中的(田丰),知 道袁绍战败,自己必死无疑。 不出所料,袁绍让他自尽。
• 曹操击败袁绍,准备趁机攻 下冀州。得知刘备偷袭许昌, 急忙回军迎击,快速击溃了 刘备。刘备狼狈而逃,投奔 ( )。
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 )
• A. 汗献帝 • B. 汗文帝 • C. 汉武帝 • D. 汗灵帝
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 A )
• A. 汗献帝 • B. 汗文帝 • C. 汉武帝 • D. 汗灵帝
下列未被吕布斩杀的是( )
• • • • A. 胡赤儿 B. 丁 原 C. 董 卓 D. 王 允
下列未被吕布斩杀的是( D )
• .刘备刚开始靠什么为生?
.刘备刚开始靠什么为生?
• 答:卖草鞋。
• 三国演义中五虎大将是那 几个?
三国演义中五虎大将是那几个?
• 答:1.关羽。2.张飞。3.赵云。 4.马超。5.黄忠。
•
谁温酒斩华雄?
谁温酒斩华雄? • 答: 关羽温酒斩华雄。
• 谁替曹操说降徐晃?
谁替曹操说降徐晃?
•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 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 三分之事,书中记述了有关他的许 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火烧(赤壁 )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空城 计智退(司马懿 )挥泪斩 (马谡 ) 等。
官渡之战战争结果: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官渡之战战争结果: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导语:战争结果: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战争结果: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曹操为何以少胜多打败袁绍?1.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操军心动摇。
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2.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
」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3.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
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
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4.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
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
战机就在这时出现。
”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生活常识分享。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分析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是曹操军奇袭乌巢,将袁绍军的粮草全数烧毁,导致了袁军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最终溃败。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
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算是天下势力中的绝对强者,相对应来说,曹操才刚刚冒尖,实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两个国家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但弱者不见得永远为弱者,当他的发展的进程加快时,是很有可能超越强国,并吞强国,成为强国的,官渡之战便是这样的一场战役。
官渡的主要参与者为两方,袁绍方以及曹操方,中间可能夹杂了零星的蜀国战力的加入。
为何成为官渡之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便在现河南省,古时候的官渡。
这是一场持久战,全程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
袁绍那时是兵强马壮,可谓是强中之强,曹操的势力才刚完成搭建层面,从理论上分析,袁绍秒曹操,那是分分钟的事情,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曹操和下属谋臣凭借着机智的谋略,最终以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约十一万人的大部队。
从官渡之战中,我们可以学习弱者怎样扭转局势,从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问题。
官渡之战战争结果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谁是官渡之战的幕后英雄!
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谁是官渡之战的幕后英雄!本文导读:三国时期第一场决定国运的战役是官渡之战,其中曹操胜利了,从此双方力量发生了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一步步走向了统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
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于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战前的曹操实力与袁绍悬殊太大了,基本上没有胜利的机会。
可是,因为一个人,就让曹操有了反转的希望,这个人就是关羽。
关羽是曹操真正的贵人,即便“三日一小宴,七日一大宴”也还不了关羽的情。
曹操部下虽然看似兵多将广,人才济济,其实不然。
军事方面,当时曹操部下没有一个将军能独立指挥一场战役,基本上都是曹操自己当老大,随军指挥;政治方面,看似谋士星光璀璨,可却没有一个能够统全局,在后方调配所有资源。
如果关羽没有阴差阳错身在曹营,那么颜良、文丑就还活着。
颜良当时是袁绍的前锋将军,文丑是骑前锋将军,相当于关羽、张飞在蜀汉的位置。
能和许褚、张辽捉对厮杀的张邰、高览只不过是一个校尉而已。
我们看原文:"袁绍大怒,遂起冀、青、幽、并等处七十余万,复来攻许昌”"曹操起兵七万,前往迎敌"袁绍旁“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曹操旁“许褚、张辽、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试想,如果袁绍旁再加上颜良、文丑,这仗还怎么打?要;知道,除许褚外,张辽、徐晃、李典在颜良、文丑面前只能支持二十余回合。
我们看原文:“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
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
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
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
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
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
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官渡之战的典故讲了什么
官渡之战的典故讲了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军,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形成了官渡对峙。
袁绍谋士许攸(you)献计不被采用,且家人被拘捕,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将袁绍击败,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而后曹操各个消灭袁绍残余,统一了北方。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
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
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
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
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
战争小故事: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我国历爆发了⼀次⼤规模的农民起义——黄⼱起义。
黄⼱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东汉政权也在这次起义中⾛向⽡解。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东汉各州郡的⼤官僚壮⼤了⾃⼰的武装⼒量,成为割据⼀⽅的军阀。
为了扩张势⼒,军阀之间互相混战,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就是北⽅两个⼤的军阀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次的战争。
袁绍是汝南郡(今河南商⽔)⼈。
袁家是东汉后期的⼤贵族,从袁绍的⾼祖⽗袁安以下,⼀连四代有五个⼈做过三公,社会地位很⾼。
三公有权任⽤⾃⼰的属官,和推荐别⼈做官。
通过这种关系,袁家拉拢了⼀批官僚,政治势⼒很⼤。
在讨伐⼤军阀董卓的战争中,袁绍乘机取得⼈⼝众多、粮⾷丰⾜的冀州(今河北中部、南部,⼭东南端,河南北端⼀带),尔后⼜打败了黄河以北另⼀个⼤军阀公孙瓒,军队增加到数⼗万,实⼒更加强⼤了。
曹操出⾝于宦官家庭,社会地位⽐不上“四世三公”家族出⾝的袁绍,但是,他在参与镇压黄⼱军的活动中,取得汝南、颖川两郡。
他亲⾃带兵到洛阳,从战乱中把汉献帝迎接到颍川郡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控制在⾃⼰的⼿⾥。
从此,曹操在政治上便处于“挟天⼦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利⽤傀儡皇帝的名义向各地军阀发号施令。
曹操在许县建都以后,袁绍曾经借⼝许县卑湿,要曹操把皇帝迁移到鄄城(今⼭东濮县东),以便于⾃⼰就近控制,曹操⾃然不肯答应。
袁绍见采⽤政治⼿段达不到⽬的,凭仗⾃⼰的军事优势,决定出动⼤军南下,进攻曹操。
可是,在与军政头⽬商议此事时,袁绍的三军监军沮授却向他劝谏说:“我们为讨伐公孙瓒,⽤兵好⼏年,百姓已很疲乏穷困,仓库中也没有多少积蓄,不能再动兵打仗了。
的办法,是⼀⽅⾯⼤⼒发展农业⽣产,让百姓休养⽣息,另⼀⽅⾯派⼈去向汉献帝报告我们讨伐公孙瓒的胜利;如果曹操从中阻拦,那就向天下宣布,说曹操阻隔我们尊奉皇帝,使曹操孤⽴。
然后我们就出兵进驻黎阳,在河南⼀带扩军备战,待实⼒强了,再不断派兵骚扰曹操的地盘,使他不得安宁。
这样,我们以逸待劳,稳可打败曹操。
曹操哪个战役击败袁绍
曹操哪个战役击败袁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颇为传奇。
而袁绍则是曹操时代的一位著名诸侯,袁绍与曹操交战多次,但是其中哪个战役曹操击败了袁绍呢?下面我们来一一道来。
首先,曹操与袁绍交战的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保卫中原的重要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190年,当时曹操与袁绍都是河北的强盛势力,他们之间的矛盾日渐激烈,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爆发。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的军队总兵力都在10万以上,袁绍的军队规模甚至达到了20万人的规模。
而曹操则只有10万兵源,其实力与袁绍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尽管兵源劣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依然能够取得胜利。
这主要是因为曹操具备着出色的战术与战略智慧。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故技重施,一直没有攻击袁绍核心的邺城,而是集中力量先攻击了袁绍的西南军阵,打通了袁绍内部的防线,从而打击了袁绍军心。
而在官渡之战的后期,曹操利用兵力优势,采取逐渐攻占袁绍防线的战术,解决了袁绍的耗死战术,最终夺得了此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的胜利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这个胜利不仅使得曹操得以向中原扩张,也为之后的周围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官渡之战之外,曹操还与袁绍在广宗之战,濮阳之战等战役中交手,但是这些战役并没有官渡之战那般突出。
因此,可以说官渡之战是曹操击败袁绍的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
总的来说,官渡之战的胜利对于曹操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场战役不仅使得曹操得以获得了中原的阵地,而且还使得他在谋略和战术方面的表现备受瞩目。
而袁绍的失败也标志着他日渐式微的命运。
二者在官渡之战中的对攻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东汉末年的历史故事-官渡大战
东汉末年的历史故事-官渡⼤战 官渡之战对今后的天下形势产⽣了重⼤影响,推翻了袁绍的霸主地位,也为曹操的进⼀步崛起和形成三国定⿍⼒的局势提供了机会。
⼩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官渡⼤战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的敌⼈,决⼼进攻许都。
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
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兵,变化多端,可不能⼩看他。
我看还是作长期的打算。
” 袁绍不听⽥丰的话,⽥丰⼀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把他下了监狱,他向各州郡发出⽂书,声讨曹操。
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万精兵,派沮授(沮⾳jū)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
他先派⼤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马(今河南滑县)。
这时候,曹操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马被围,准备亲⾃去救。
他的谋⼠荀攸劝他说:“敌⼈兵多,我们⼈少,不能跟他硬拼。
不如分⼀部分⼈马往西在延津(在今河南延津西北)⼀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引到西边。
我们就派⼀⽀轻骑兵到⽩马,打他个措⼿不及。
”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个声东击西。
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军来堵截。
哪⼉知道曹操已经亲⾃带领⼀⽀轻骑兵袭击⽩马。
包围⽩马的袁军⼤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败。
颜良被杀,⽩马之围也解除了。
袁绍听到曹操救了⽩马,⽓得直跳脚。
监军沮授劝袁绍把主⼒留在延津南⾯,分⼀部分兵⼒出击。
但是袁绍⼼急⽕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将⽂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
这时候,曹操从⽩马向官渡撤退。
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解下马鞍,让马在⼭坡下蹓跶,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叫兵⼠收拾那丢在地上的武器。
曹操⼀声令下,六百名伏兵⼀齐冲杀出来。
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落。
三国曹袁官渡争雄之战
三国曹袁官渡争雄之战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任命沮授为监军,统率10万大军,从邺城(河南安阳北)出发,进攻许昌。
袁绍亲率十余万冀州精兵到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建立自己的指挥部。
相隔曹操的驻地官渡(河南中军县东北)已不远,袁绍企图一举消灭曹军。
曹操当时是东汉献帝时期的丞相,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巧用计谋,先后打败了吕布、袁术和张绣等军阀。
这时北方仅剩的大军阀就是袁绍。
他据有冀、青、幽、并四州,兵多将广,谋士很多,粮食充足。
他见曹操势力日强,一直想进攻许昌,与曹军决战。
曹操则把袁绍视为统一北方的最大障碍,决心要铲除他。
双方虎视眈眈,秣马厉兵,寻求机会开战。
建安四年六月,袁绍南下进攻许都,正式拉开官渡之战的序幕;袁绍初战告败,手下大将损折,气势大减,但他占有巨大的兵力优势,
曹操与他双方都僵持不下;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夜袭放火烧了袁军军粮,袁军军心大乱,不少人投降,袁绍也仓皇退回了河北,曹操以胜利告终。
但没想到袁绍初战告败,手下大将颜良、文丑更是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气势大减。
不过虽然气势低了很多,奈何袁绍还是占有巨大的兵力优势,曹操屡次和他对峙,都是败退据守。
这时候官渡之战进入到中期,双方都僵持不下,曹操打不过袁绍,但是袁绍也拿曹操没办法。
就这样双方都到了最后阶段,就看谁坚持得久。
建安五年十月,袁绍军队运送军粮的时候,被曹操夜袭乌巢,放火烧了军粮,袁军没了粮食军心大乱,不少人投降,袁绍也仓皇退回了河北。
至此官渡之战以曹操胜利告终。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分析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是曹操军奇袭乌巢,将袁绍军的粮草全数烧毁,导致了袁军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最终溃败。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
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算是天下势力中的绝对强者,相对应来说,曹操才刚刚冒尖,实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两个国家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但弱者不见得永远为弱者,当他的发展的进程加快时,是很有可能超越强国,并吞强国,成为强国的,官渡之战便是这样的一场战役。
官渡的主要参与者为两方,袁绍方以及曹操方,中间可能夹杂了零星的蜀国战力的加入。
为何成为官渡之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便在现河南省,古时候的官渡。
这是一场持久战,全程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
袁绍那时是兵强马壮,可谓是强中之强,曹操的势力才刚完成搭建层面,从理论上分析,袁绍秒曹操,那是分分钟的事情,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曹操和下属谋臣凭借着机智的谋略,最终以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约十一万人的大部队。
从官渡之战中,我们可以学习弱者怎样扭转局势,从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问题。
官渡之战战争结果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其他战后相关事务:1、官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沮授。
沮授一直深得曹操赏识,起初曹操赦免沮授并且厚待他,但最后沮授因想要回到袁绍阵营而被曹操杀害。
三国故事分享二十:官渡之战
三国故事分享二十: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一纸讨曹檄文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
写这篇檄文的是袁绍帐下的大才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据说曹操看了后脑袋一激灵,头风病居然给吓好了。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曾在大将军何进手下任主簿,何进召诸侯进京逼杀宦官时,陈琳劝阻,但何进不听。
何进死后,董卓乱政,陈琳避难冀州,后来成为袁绍帐下的谋士。
袁绍领兵十余万进驻黎阳(今浚县东),命大将颜良等进兵白马(今滑县)。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昌震动。
此时曹操的实力还不如袁绍,兵力也不过几万人,但曹操仍镇定自若地安慰众人道:“我了解袁绍,他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但管理混乱,将领骄傲且号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多,但那迟早是属于我的。
”安顿好许都和其他外围的防守工作后,四月,曹操亲自领兵北上去解白马之围,又收到江东传来的好消息:孙策遇刺身亡了。
当初,曹操还担心孙策会趁自己与袁绍交战时袭击许都,谋士郭嘉就预测说:“孙策用强硬手段吞并江东,杀害了不少豪强英雄,得罪了不少士族大家,而他本人又疏于防范,依我看,孙策一定会被刺客所杀。
”果然,孙策攻下庐江,又打败了江夏黄祖,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统一江东后,孙策命周瑜守巴丘,自带兵北上准备攻许都,却在丹徒山中打猎时被许贡三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26岁。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管江东势力,暂时也顾不上北攻曹操了。
而荆州的刘表,新被孙策打败,又只图自保,故而对袁、曹之间的争斗只作壁上观。
没有了刘表和孙策的后顾之忧,曹操得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和袁绍的交战中。
白马被围,曹操采用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假装进攻袁绍的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接着突然轻兵袭击白马的颜良,颜良措手不及,大败,而他本人也被曹操新认命的偏将军关羽所斩。
原来,关羽暂时投靠曹操后,曹操待其甚厚,然关羽义气极重,心里念念不忘刘备,一直等机会报恩曹操后再投奔刘备。
故而白马之战中关羽斩颜良立头功来报答曹操,白马之围被解后,曹操上表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三余无梦鱻生2019-09-29 19:25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注:官渡之战的官渡现位于:河南中牟东北。
但这个官渡究竟是在郑州还是新乡,一直存在争议。
大多数史料认为是在郑州的中牟县境内,而且中牟县的官渡镇有古战场的旅游开发,很像那么一回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官渡是在新乡阳武县。
)官渡之战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
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
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
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
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
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
2019年我评三国战役之官渡之战的四年级作文
曹操一生中打了许多胜仗,其中以少胜多而又最精彩的要数官渡之战了。
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xx年,战争刚开始,袁绍就先发制人,派大将颜良攻打白马,白马守将刘延向曹操求救,曹操声东击西,出兵假装救延津(实际是解白马之围),袁绍果然上了当,当到延津的时候,曹操忽然派一支轻骑攻打白马,颜良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白马解围。曹操得胜之后,带百姓沿着黄河往西走,和渡黄河而来的袁军相遇,哨兵报告说:“敌人(指袁军)那边来了五六百骑兵。”一会儿,又有哨兵报告说:“骑兵更多了,步兵也多的数不清。”曹操说,不要再报告了,于是,下令军队解鞍放马,原地休息。袁军来了,纷纷下马去抢财物,这时,曹军突然冲下山,袁军毫无防备,打得袁军满地找牙,文丑也稀里糊涂地丢了脑袋。之后,曹军后退,袁军追赶到了官渡,各自安营扎寨,袁军从高处放箭,曹操的谋士发明了“霹雳车”,打得袁军魂飞魄散,迫使袁军无法在高处放箭。袁军又生一计——挖地道,但由于曹军早有准备,也不成功。这时,袁绍派刘备(刘备被打败后,投降袁绍)联结刘辟,在曹操的“大本营”许昌的周边进行骚扰,结果被曹仁打了个落花流水。
战争如此旷日持久,谁都承受不了,那么,曹操又该怎样做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