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受到水安全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人均消耗水资源数量是影响中国水安全状况的首要因素,它与另5项指标权重之和为0.81,说明这6项因素决定着中国目前水安全状况。从未来评价年水安全程度的三个准则层看,经济社会层面的评价结果相对较好,粮食保障层面次之,资源生态层面最差。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水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采取调整政府定位、完善市场体系、实施管理创新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标签:中国水安全;评价;对策

一、引言

水安全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水论坛会上,是水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2001年,在我国水法修订草案中,提出水资源是指空中水、地表水能、水运、水产、海水等涉水资源,而水安全是指水资源洁净度、供应能力、保护措施以及旱涝灾害防范的安全。目前学界多数学者认为水安全的概念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水质安全,水首先要洁净,这是水安全的根本;二是水量安全,水量既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生态需要和储存备用之需;三是水体安全,包括免受污染或者污染不能达到一定程度、不生水患或把洪涝灾害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下、避免干旱或者缺水在可忍受范围之内。而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水安全实质上是水资源的正面效用最大化和负面效用最小化的程度。

2002年中国工程院针对我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等问题,组织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这是指导我国水资源管理和实践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学者闵庆文等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探讨了国际水资源形势对我国水安全的影响,提出了新形势下的中国水安全问题应对措施;洪阳等人认为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而发生的、与水相关的安全问题;夏军等学者提出,水资源安全评价必须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贾绍凤等采用水资源相关指数和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水资源安全问题;朱尔明等专家基于对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治水举措;王浩院士结合实证研究,倡导要树立水资源战略和安全新理念;青年学者韩宇平等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模型,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的现状年和预测年状况进行了评价;学者成建国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提出了水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总之,国内对水安全问题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晚,深入系统性的研究不足,出台的纲领性文献多,真正应用于实践、有效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成果偏少,远远不能适应水安全日趋严重的现实需求。

二、水安全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在历史上,水安全问题曾一度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繁衍,决定着特定国家和区域的贫富程度。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看似无偿的、用之不竭的公共产品——水资源给社会带来丰厚的回

报。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严重污染,人水矛盾日益凸显。因水少、水脏、水泛滥等问题而引发的水环境灾害频发,水环境的破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深层的演化进程加快,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水生态污染已经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一些区域水生态平衡的损害程度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涌现出大批“淡水难民”“脏水难民”“洪水难民”。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水情加剧了水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众多。2010年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总人口13.397亿,预计到2030年峰值年将超过15亿;二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是在用占世界7%的水养活占世界18%的人口;三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极大,水灾害严重。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而且差异巨大,这一情况导致全国各地旱涝不均,南方夏季洪灾频繁,北方大部分时间旱情严重。因此我国淡水资源所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在所有自然资源中是最少的,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经济发展受到水安全的制约和影响达到峰值。

根据美国兰德公司预测,中国因缺水问题对经济增长率的负影响高达1.0%—2.0%,高于能源价格上涨和外商投资下降的影响之和。2009年我国万元GDP平均消耗水资源总量为253m 3,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为103m 3,其中,前者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第一产业万元GDP平均耗水量1540m 3,第二产业为126m 3,第三产业为13m 3,东部地区万元GDP平均耗水130m 3,中部地区274m 3,西部地区达到378m 3。①为此201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万元GDP用水量明显降低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确立了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1年中国万元GDP耗水量为129m 3,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为78m 3 ②,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分别比2009年减少接近一半。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水资源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净增量巨大,这种现实需求与一定的水资源量和逐渐下降的水质之间,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使水安全面临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1)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有其规律性,其中重工业等基础工业发展不可逾越,它们对水安全的压力不可避免;(2)现实工作中粗放式、高消耗、轻环境的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的惯性较大,对其优化调整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3)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保留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痕迹,对其弊端的彻底改革进程比较缓慢;(4)水生态系统被破坏程度超过其自身修复能力的水系、水体或特定水环境,其自然修复功能失效,还会殃及相关水生态系统。从2009年中国环境数据资料披露的情况来看,我国水环境质量比较严峻,其中在201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较差和极差的比例高达57.3%;全国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其中在9个重要海湾中,有3个水质差、4个水质极差,而且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的地区,其水质越差;按照《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达标比例仅为23.9%,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③此外,农村水污染的累积效应日益凸显,已经危及人畜饮水安全。当今中国的水安全隐患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洪水灾害问题,而是已经严重到了水生态系统危机问题。由于水循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