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

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载体,然而现今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挑战,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死记硬背枯燥无味。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如何有选择的进行传承?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结合传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用性为主的社会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成为社会性问题。而语文教学贯穿教育始终,所以我认为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改变语文教学的惯常思维,改变学生对语文的固定思维,趣味性的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下去。[1]

一、语文教学现状

中国作为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丰富又神秘的古老文化历史越来越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创办,越来越多的国外人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文化。与此相反的状况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对于基本的文化常识了解的少之又少。《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概括,“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所以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将其融

入到语文教学中。[2]

现如今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学生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开放性的提高,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日韩明星”“欧美时尚”都不断成为现今年轻人追逐的潮流,“圣诞节”“情人节”等更是成为学生争过的洋节,传统节日,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们心目中老套的代名词。更甚至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就是放松休息的课堂,对于语文,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或者是认为自己不学也都会,在课程安排中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其次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语文教学主要以语文课本为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性,把教师完全当做了课堂的主导者,而将学生置于课堂的边缘。“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①最后语文教学还面对着来自电子科技的威胁。技术的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渐渐地电脑手机取代了纸和笔的作用,遇到不会的问题人们越来越习惯借助于电脑百度去解决。汉字汉语微不足道,提笔忘字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作文中古诗词不会引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网络用语。学生过渡依赖网络解决问题,而且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能有效的加以区别,从而走向害人害己的道路。[3]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儒家思想更不是道家思想,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离骚》《史记》。“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②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祖国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支柱。另一方面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语文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的载体,只有将汉字,汉语,文学和思想结合在一起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所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

责任。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文化不可避免的有着它的弊端性,对此我们要有选择的继承与发展。比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告诫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在进行教育时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但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儒家又重视“三纲五常”强调人的等级性。道家思想在告诉我们“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同时又重视长生修仙的重要性。“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③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有着它的弊端性,所以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文化中积极向上的部分教给学生,教会学生进行辨别,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发展下去。[4]

三、方式方法

对于将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改变原有语文教学中的弊端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几点

第一,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改变固有思维,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应该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④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由原来的被动型转为主动学习。语文教学任务重记忆性知识比较多,所以学生会觉着枯燥无味。所以在课前可以准备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既有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课本知识时,可以将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介绍任务教给学生完成,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加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W生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而且对于课本知识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内容贯穿起来,将多篇文章组合性比较学习,比如《六国论》《阿房宫赋》《过秦论》等文章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知识的链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由发言。在课程任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调动学生排练课文相关的舞台剧,比如《雷雨》《荆轲刺秦王》等文章,将学生带入到紧张的环境氛围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人物性格,体会文中

人物的思想情感,在准备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把握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内涵。文言文中实词的记忆一直都是死记硬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结合《说文解字》中字的来源进行讲解,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又能加深印象更好的背诵下来。

第二,学校组织相关的活动。要让传统文化走出课堂,让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生活处处是语文,身边处处是文化,所以学校应该配合语文教学举行相关活动。比如可以进行成语接龙大赛,成语故事大赛。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的故事来源,在故事中感受中国悠久的文化。在端午节的时候举行屈原纪念活动,征文比赛,诗歌比赛,在活动中感受屈原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984 教育科学.

[2]钱文忠传统文化应保持正常“温暖” 不应过度市场化[2018-11-25].

[3]王充《论衡?q谢短》东汉思想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