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幸福的大桌子》后感(徐海鹰)

合集下载

《幸福的大桌子》活动反思

《幸福的大桌子》活动反思

爱上这张“幸福的大桌子”——《幸福的大桌子》教学活动反思《幸福的大桌子》前在开展《幸福的大桌子》绘本活动前,真的很想谈谈我心中的应彩云老师。

听说她的名字也就是一年多以前,和同事在郑州听她的绘本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应彩云老师那行云流水般的教学风格一下子深深吸引了我,当孩子们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发自内心地对应彩云老师说:“应老师,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我的眼睛居然湿润了。

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里,将我们生活中无处在不在的爱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述并让孩子产生依恋,我想也只有一名叫应彩云的老师能够做得到。

从此就喜欢上了应彩云老师做的每一个活动,包括今天的《幸福的大桌子》。

《幸福的大桌子》通过兔奶奶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回忆孩子们小时候的事情和想象着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讲述了一个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故事,故事由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应彩云老师的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地、幸福快乐的教育情感。

兔奶奶正在想着自己的孩子时,自己的那些孩子真的就回来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谈笑、喝酒、唱歌,热热闹闹,把我们一下子从前面的低沉气氛中带到了和兔奶奶共同感受快乐的境界。

喜欢应彩云老师授课时的儒雅谈定,更喜欢她与孩子机智的对话,总能及时给予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观。

如,在对待兔爷爷去世的问题上,她会对孩子们说:“去世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用好听的话说心情会好一点。

”“孩子们,虽然兔爷爷去世了,但在一个家里,总会有多出来的,看,现在大桌子前就多出了一个,所以不要难过。

”在第二次现场听过应彩云老师的观摩活动之后,我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可不可以在本园也开展这样一次观摩活动?模仿也行,照搬也是,目的就是让更过的老师了解她“遇物而诲,相机而教”耳目一新、意犹未尽的做课风格。

一直很感谢我园的领导和众多的教师,当我有这样的想法时,领导大力支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当我有顾虑,怕组织不好这样的活动时,又是领导积极鼓励。

也感谢我的同事们,不管是业务学习应彩云的教学视频《幸福的大桌子》还是让年轻教师尝试模仿,大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积极支持,大家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切。

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反思

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反思

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反思《幸福的大桌子》是一本朴实而深入人心的大班绘本。

通过故事中的反思,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互助与友爱的重要性,还能够深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大桌子的餐厅,它因为名字特别而闻名于世。

这个餐厅的大桌子可以容纳很多人,所以每当有需要的人们都会聚集在这个大桌子旁,互相分享食物和故事。

而这张大桌子上的每一位用餐者都会为了能够进一步享受这种幸福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正因为大桌子上有着这么多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有个性活泼开朗的小孩、聪明伶俐的老人、善于沟通的青年、勇敢正直的警察……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愿意帮助到其他人。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互助与友爱的重要性,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相处之道。

无论年龄、职业、性格如何不同,只要我们愿意彼此关心、相互帮助,我们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温暖和睦的社会。

这本绘本还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书中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故事背后蕴藏的深刻意义。

在大桌子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帮助,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让大家都能够感到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能够像大桌子上的人一样,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呢?我们是否也能够放下自己的私利,为了更大的幸福而做出奉献呢?故事中,有一个叫小猪的角色,他一直特别善良和乐观。

尽管他并没有特殊的技能,但他的出现为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笑和温暖。

这个细节告诉我们,我们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才能才能对他人有所帮助。

只要我们肯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我们就能够为身边的人带来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

《幸福的大桌子》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反思的空间。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互助与友爱的真谛,更加明白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我们用爱心对待他人,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通过这本绘本,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在这张大桌子上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只有真心和友爱。

大班语言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幸福的大桌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

2.能够使用目标语言询问别人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

3.能够合作完成DIY餐桌的制作并发挥兴趣爱好。

二、教学内容
1.目标语言:I like / I don’t like / Do you like…? / Yes, I do. / No, I don’t.
2.餐桌DIY:学生合作制作一个大餐桌,便于大家聚在一起
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识
1.通过播放现代童话《有一种幸福》,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幸福”这个主题。

2.在激发情感后,引导学生学习“I like / I don’t like / Do you like…?”这些表达个人情感的单词和短语。

通过多种方式(如视频、图片等)展示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喜好。

步骤二:以交往为中心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建造一个大餐桌,同时思维碰撞,创意迸发,将各自喜欢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步骤三:知识调整
1.通过交流和对比,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彼此不同的喜好和文化背景。

2.引导学生利用目标语言发现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点,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四、教学反思
这堂语言课以交往为中心,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直接与语言结合在一起。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能够更自我地表达自己,同时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

并且,通过DIY餐桌的制作过程,邻里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将得到增强。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幸福的大桌子》带反思泰班课《幸福的大桌子》包括对大班学生以语言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反思,使孩子们可以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大胆地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了解故事,在故事中品味家庭和幸福的感觉,培养孩子大胆,说出完整单词的良好习惯。

来看看幼儿园班《幸福的大桌子》,对课程计划有一些思考。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并在故事之间品尝家庭和幸福的感觉。

2.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训练孩子大胆说话,说出完整单词的良好习惯。

4,通过老师大声朗读,让孩子阅读并参与情感,让孩子感知故事。

教学重点,难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并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大胆表达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在故事之间品味家庭和幸福的感觉。

活动准备《幸福的大桌子》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程序一是介绍对话,动员经验。

1.今天是:老师,钟先生和XX班的孩子们在这里,对吗?我想问你,当你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经常在哪里吃饭?(在家中的桌子)2.老师:和家人一起吃饭时感觉如何?(非常好,舒适,快乐,幸福)3.老师:孩子们都说他们想和家人一起吃饭。

他们很舒服,很高兴,而且胃口很好。

与家人相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即使这只是简单的一餐。

今天,钟先生将带您到兔子奶奶家做客。

二,活动指导(1)阅读关键页面以了解故事的概要。

1.认识兔子奶奶的家人,并了解为什么兔子奶奶一个人在家。

(1)老师播放课件并显示第一个关键页面。

1你看这是兔子奶奶在哪里?(是的,我一眼就能看到,这是兔子奶奶家的厨房)2兔子奶奶家的大小是多少?(表)3我可以在这张大桌子上坐多少人?(老师首先要求孩子自由回答,然后数数)4谁经常坐在大桌子旁?(兔子祖母兔兔)5为什么现在只有兔子奶奶在吃晚饭?中介语:哦,我明白您的意思。

兔子祖母的家人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外出了。

兔子祖母的家人去哪儿了?(2)老师介绍第二个关键页面。

老师:让我们看看兔子奶奶的家人是谁。

在这个幸福的家庭中,有兔子的祖母,兔子的祖父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小朋友们,我读了《幸福的大桌子》这个故事,心里暖暖的。

故事里有一张大桌子,它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变化。

刚开始,这张桌子周围坐满了人,有兔奶奶,还有她的孩子们。

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

兔奶奶会给孩子们做各种好吃的,有甜甜的胡萝卜蛋糕,有香喷喷的蘑菇汤。

孩子们吃得可开心啦,一边吃一边讲着学校里的趣事。

可是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了。

兔老大成了一名海员,去了很远的地方;兔老二做了厨师,每天忙着给别人做饭;兔老三是个音乐家,总是到处去演出;兔姐姐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兔妹妹也上了大学。

大桌子变得越来越冷清,兔奶奶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心里空落落的。

但是有一天,大家都回来了。

兔老大带回来了大海的故事,兔老二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兔老三弹起了好听的音乐,兔姐姐带着宝宝,兔妹妹也带来了学校里的新鲜事。

那一刻,大桌子又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

就像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团圆饭,那种感觉真好。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呢?《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小朋友们,《幸福的大桌子》这个故事让我感动极啦!这张大大的桌子,承载了好多好多的回忆。

以前,兔奶奶和她的孩子们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的。

兔奶奶会给大家夹菜,关心着每一个孩子。

兔老大说他在海上看到了大大的鲸鱼,兔老二讲着他新学的做菜技巧,兔老三哼着自己创作的歌曲。

可是后来,孩子们都离开了家,大桌子变得冷冷清清。

兔奶奶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空空的椅子,心里很想念孩子们。

有一次,兔奶奶生病了,她多希望孩子们能在身边啊。

没想到,孩子们都收到了消息,纷纷赶了回来。

他们一起照顾兔奶奶,大桌子又像以前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不管走多远,都要记得回家。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呀?《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小朋友们,《幸福的大桌子》真的是一个很棒的故事!故事里的大桌子可了不起啦,它看着兔奶奶一家的生活变化。

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

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

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引言大班绘本《幸福的大桌子》,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

这本绘本充满着亲情、友情、爱的味道,让人感受到生命中真正的美好。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本书,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感恩之心和公益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孩子们成长。

故事情节《幸福的大桌子》这本绘本由郑渊洁创作,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和一个小社区的故事。

在小社区中,有一个大桌子,社区里的居民都把他叫做“幸福的大桌子”。

原来这个大桌子一直是在社区里游荡,没有主人。

有一天,一个全家人搬来了社区,他们决定收留这个从来没有主人的大桌子,把它放在自己的家中,成为他们的家具。

渐渐地,这个从来没有人要的大桌子,成为了邻居们交流的平台。

众人围坐在“幸福的大桌子”边上,畅谈家常,说说闲话,社区的居民也因此彼此认识,互相了解。

渴望生活的人们从这个桌子上找到了感觉到社区的温暖和幸福。

每逢过节,这个大家庭总要招待一些特殊的宾客,如孤寡老人,街头乞丐,也就是说,在大家围坐在一起的时候,“幸福的大桌子”就是家庭和谐的象征,更是公益的传递者。

教育意义培养爱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幸福的大桌子》这本绘本,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引导他们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并且积极给予援手。

增强感恩之心从《幸福的大桌子》的主人公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珍惜生命中的点滴,对身边的人怀有感恩之心,及时表达出来。

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值得感恩的事情,并且学会去感恩。

激励公益意识社区的公益行动,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绘本中,孩子们可以看到在“幸福的大桌子”周围,大家不仅有和谐相处的关系,还有关心和帮助那些特殊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行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学会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人事开始,尽一份力来回馈社会。

总结《幸福的大桌子》绘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给予了人们坚定的勇气和有力的启示。

在这本绘本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温情的社区,看到每一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看到了社区同胞之间的真正的爱与情谊。

幸福的大桌子绘本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绘本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绘本读后感
这个绘本一翻开,那张大桌子就特别吸引我。

它就那样稳稳地在画面中央,仿佛是一个装满故事的容器。

你看啊,以前这张大桌子周围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孩子在欢笑,大人在聊天,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啊。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了,一个个都离开了家。

大桌子就渐渐变得冷清了起来。

这时候我心里就有点酸酸的,你想啊,曾经那么充满生机的地方,慢慢变得空落落的,多让人难受啊。

我觉得这个绘本特别真实地反映了家庭的成长和变化。

就像我们自己的家一样,孩子长大了总会有自己的生活,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虽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留在家里的父母来说,那种寂寞是难以言表的。

绘本里的妈妈一个人坐在大桌子前,那画面真的很让人心疼。

我就想啊,我们在追逐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多回头看看家里的父母呢?
而且这个绘本的画面特别有感染力。

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却能把那种温馨和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在看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那个家里的一员,经历着这些变化。

有时候我会想,这大桌子是不是也在想念那些曾经围坐在这里的人呢?这看似简单的绘本,其实蕴含着很深刻的情感。

你要是还没看过这个绘本,我真的推荐你去看看!我相信你看了之后,也会和我一样,对家庭、对亲情有更深的理解的。

这真的是一个很值得一读再读的绘本,每次读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一、关于故事内容的感触。

书里那个大桌子啊,就像一个家庭的见证者。

它看着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长大,然后又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我就想啊,这多像我们自己的家庭。

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大桌子旁吃饭,那时候多热闹啊。

爸爸妈妈在桌子的两头,孩子们在两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那场景光是想想都觉得幸福得冒泡泡。

可是呢,随着孩子们长大,就像书里写的那样,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离开了家。

大桌子就变得有点孤单了,就像家里的老人,虽然还是稳稳地待在那个老地方,但是心里肯定是想念那些曾经围坐在一起的家人的。

二、对亲情的思考。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他们也是这样,总是盼着我们这些小辈能多回去。

每次我们回去,家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爷爷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可是我们一走,家里又变得空荡荡的。

亲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我们在的时候,感觉一切都那么理所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

可一旦离开了,才发现那些平凡的时刻是多么珍贵。

就像书里的大桌子,虽然它不会说话,但它承载的亲情却是沉甸甸的。

我就觉得,不管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了家里的那张“大桌子”,不能忘了家里盼着我们的亲人。

三、联想到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

现在社会发展得快,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

很多年轻人都到大城市去打拼了,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他说他很想念家里的爸妈,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我就觉得这有点像书里的那种无奈。

不过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回家看看。

哪怕只是陪家人吃一顿饭,坐在那张熟悉的桌子旁,也能让家人感受到满满的爱。

毕竟,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呀。

四、书中情感给我的力量。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有好多复杂的情绪。

有时候觉得很温馨,有时候又有点心酸。

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提醒的感觉,提醒我要珍惜身边的亲人。

书里的那种情感就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里。

它让我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不是要有多少财富,不是要有多高的地位,而是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哪怕只是偶尔聚聚,坐在那张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旁,分享彼此的生活。

推荐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幼儿园绘本教学

推荐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幼儿园绘本教学

推荐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幼儿园绘本教学Empire CMS,“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

奉献,方使人心灵丰满而充实。

”第一次接触绘本《幸福的大桌子》,是在应彩云老师的活动中。

“幸福的大桌子”,好美的名字,再看看封面上所画的内容,一扇打开窗户前站在一只一脸幸福似乎仿佛在回忆着什么的兔奶奶,还有在封面和封底那抹占据了很大画面的绿色,一棵大大的茁壮的树,守侯着这个平凡而又温馨的一家,再看那满满的各色的鲜花,所有这一切,都捕捉了我的视线,让我久久不能移开。

再次读这本书,是在今年的寒假,正好女儿要吵着去书店看书,所以就陪同她一起来到了书店,来到了书店,第一眼就看见了这本绘本。

翻开环衬一点点读下去,跟随着兔奶奶回忆着曾经过往发生的一切,让我们知道了:一年前她的对面还坐着兔爷爷;三年前,他们的小儿子还住在家里;再早一点,二儿子和两个双胞胎女儿也住在这里;六年前,大女儿和大儿子也都在这里;时间一点点的往回退,直退到六年前的那些日子里,他们一家八口,围着这张大桌子吃每一顿饭。

不仅吃饭,喝茶,聊天,休息的时侯,一家人也是一起围坐在大桌子旁边。

这张大桌子承载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跟着兔奶奶缓慢而悠长的回忆,我走入她的精神世界,知道了她现在心里所充盈的幸福以及落莫和孤单,慢慢的去理解这位曾经为人妻为人母如今为人奶奶的她内心所发生的一切,她幸福的享受着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在感慨时间是如此的快,转眼间曾经那六个孩子在桌子上写作业,看图画书,下棋。

有时还会躲进桌子下玩捉藏,过家家,甚至有时孩子在生了气,做了错事,挨了骂,会躲在桌子底下不肯出来,有时还会涂鸦这些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倏忽不见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一个个开始离家出走了,似乎全家再团圆是如何的难得。

故事就在这样看似平缓中前进,让你不知不觉中跟了进去,也跟随着兔奶奶的内心慢慢的审视自己,回想起自己家中的那张大桌子,因为在那张大桌子上也有许许多多温馨而幸福的故事,每天桌子上总会飘散着妈妈做的饭菜味,每天我们总会围着这张桌子聊一些开心事与不开心的事,年少时的我们也会在这张桌子上写作业……那时,爸爸妈妈都要忙着上班,我们也忙着自己的学业,可一回到家,当大家围坐在这张大桌子边时,我们总能感觉这就是家的味道。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1. 读了《幸福的大桌子》,我就想啊,幸福是不是就像那大桌子上摆满的热菜?奶奶总是在厨房里忙活着,嘴里念叨着:“多做点,孩子们回来肯定饿坏了。

”就像我每次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呢,就能闻到妈妈做的红烧肉味,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的味道?2. 书里说大桌子见证了好多故事,我家的小沙发不也一样嘛。

爸爸下班一回来,就往沙发上一躺,我就会跑过去跳到他肚子上,爸爸笑着说:“你这小调皮,要把爸爸压坏咯。

”我就回他:“才不会呢,爸爸是大力士。

”那时候的欢笑,难道不就是幸福在冒泡?3. 故事里的大桌子周围有家人的陪伴,我记得那次全家出去野餐,草地上铺开的餐布就像我们的大桌子。

我和弟弟在旁边追逐打闹,妈妈在餐布上摆着水果和三明治,爸爸在一旁看着我们笑。

弟弟不小心摔倒了,我赶紧跑过去拉他,他却哭着说:“姐姐,我的蛋糕还没吃呢。

”这哭哭笑笑的,不就是幸福的小闹剧?4. 《幸福的大桌子》里有思念的味道,我也有过。

爷爷去外地走亲戚,好几天不在家。

我晚上睡觉前就会嘟囔:“爷爷怎么还不回来,他答应给我买小糖人的。

”奶奶就会抱着我说:“快睡吧,爷爷很快就回来啦。

”那等待的心情,像不像一颗种子在心里慢慢发芽,这是不是幸福在悄悄生长?5. 书里大桌子有团聚的欢乐,过年的时候最明显啦。

全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叔叔给我讲他工作的趣事,婶婶和妈妈在讨论新衣服。

我好奇地问:“叔叔,你上班是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厉害?”叔叔哈哈笑着说:“叔叔可没那么厉害,不过会努力的。

”这热热闹闹的场景,不就是幸福在敲锣打鼓?6. 大桌子上有回忆的痕迹,我家的老相册也是。

我和奶奶一起翻看相册,奶奶指着一张照片说:“看,这是你小时候第一次走路,走得歪歪扭扭的。

”我就问:“奶奶,我那时候是不是很笨呀?”奶奶笑着说:“不笨,可可爱爱呢。

”这回忆的画面,难道不是幸福在静静流淌?7. 书中的幸福大桌子,让我想到我和小伙伴们的小书桌。

我们一起在小书桌上写作业,有个小伙伴不会做题,着急地说:“这题怎么这么难啊,我要抓狂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幸福的大桌子”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2.能够描述大家庭的团结、温馨和幸福;3.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课文《幸福的大桌子》;2.手工制作材料;3.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回想家庭中一起享用晚餐的场景,询问他们的感受;2.转入课文《幸福的大桌子》的导入,提问“你们对大桌子有什么印象?大家都有过和别人一起用餐的经历吗?”学习(30分钟)1.朗读课文《幸福的大桌子》;2.辅助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和难句;3.指导幼儿理解文中描述的大家庭的团结、温馨和幸福;4.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团结、温馨和幸福。

活动1 角色扮演(30分钟)1.引导幼儿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中的情节;2.给每个小组分发所需道具,指导幼儿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并练习对话;3.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出课文情节,加深幼儿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2 手工制作(30分钟)1.引导幼儿们自行设计、制作一张大桌子;2.提供各种颜色、材质的纸张以及剪刀、胶水等工具;3.让幼儿通过制作大桌子的过程,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反思(10分钟)1.让幼儿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制作和表演过程;2.引导幼儿们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3.鼓励幼儿们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形成较为完善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画一张自己心目中的幸福大桌子,并分享给同学;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晚餐情景,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玩转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增加家庭亲情。

反思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课文、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学习和体验了大家庭中的团结、温馨和幸福。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1. 读了《幸福的大桌子》,我就想啊,幸福是不是就像那大桌子上摆满的热菜?我家每次过年,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围坐在一起。

奶奶总是笑着说:“这一桌子菜啊,就是咱一家人的福气。

”那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在屋里回荡。

就像书里的大桌子见证一家人的欢乐,我家这小小的饭桌,也是爱的聚集地。

难道幸福不就是这样,在平常的相聚里吗?2. 书里那大桌子空荡荡的时候让人难过,我就想起我爷爷走了之后。

有次吃饭,爸爸看着爷爷常坐的位置发呆,妈妈轻声说:“少了个人,这饭都不香了。

”我心里也空落落的,像丢了心爱的玩具。

可后来我明白了,爷爷留下的回忆还在,就像大桌子虽然空了一角,但曾经的幸福不会消失。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现在的每一刻,不让遗憾更多呢?3. 当看到 《幸福的大桌子》里一家人在桌子上分享故事,我就想到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石桌上的时光。

我们争着说学校里的趣事,小明喊着:“我今天跑步比赛拿了第一!”大家都欢呼。

旁边的小花说:“那你得请我们吃冰淇淋。

”那石桌就像我们的小天地,充满欢乐。

这和书里的大桌子是不是一样,都是友谊和快乐的承载地呢?那友情不就是在这些分享里变得更深厚吗?4. 我读着书,想那大桌子经历了那么多,就像我家的老沙发。

妈妈说:“这沙发坐了好多年啦,都旧了。

”爸爸却笑着回答:“可这上面有咱们太多的回忆,你第一次织毛衣,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不都是在这沙发旁。

”这就如同大桌子,岁月留下痕迹,可回忆都是珍贵的。

难道回忆不是幸福的一种收藏吗?5. 《幸福的大桌子》里有分别的愁绪,我不禁想起邻居叔叔要去外地工作。

离别那天,他对他的孩子说:“宝贝,爸爸会想你的。

”孩子哭着说:“爸爸,你能不能不走?”那场景可伤心了。

但叔叔又说:“爸爸出去是为了给咱们更好的生活。

”这就像书里,虽然有离别,但爱和希望还在。

那离别是不是为了更美好的重逢呢?6. 书里的大桌子周围的人各有各的故事,我想到我们班的教室。

大班《幸福的大桌子》

大班《幸福的大桌子》

大班绘本阅读《幸福的大桌子》应彩云师:你们是大班的孩子吧?幼:对师:大班的孩子要像学了本领的样子,是不是?(部分)幼:是、对师:这个地方昨天你们来了吗?幼:来过师:哦,你们昨天已经来过了,那说明周末没休息掉,昨天没休息,今天也没休息幼:我也有来过师:昨天有人来过了吧,哎,这叫加班,上班的人叫加班,你们上学的人叫加学,是不是?你们有别人辛苦吗?幼:,没有,不辛苦师:好,不辛苦,那我们开始了,不辛苦的人眼睛看好啊,今天,大班的孩子,应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加学两次,这是第一次,等会你们休息一下,有人带你们玩一玩,玩了以后还要进来,再上一次课。

你们行不行?你们有力量吗?幼:有!师:有力气慢慢的来,对,第一节,应老师的第一节课里面要考考小朋友,像不像大班的孩子,能不能安全下来,第二次我们会一起玩。

你怎么了?看这里,宝贝,行吗?倒过来就没有用了,如果这个灯暗掉的话,所有的老师都看不到我们了,所以,这有点难,你有力量对付它吗?幼:有师:有,开始了。

好,孩子们,应老师今天带来好多张图片,要考考大班孩子的眼力,看图片的力量。

你看仔细了哦,你像不像大班的孩子,这次就看你的眼力了,图片上你能够看得清楚吧。

看好了啊,第一张图片,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看出来了吧?你说。

幼:这是家里的厨房。

师:有一个要求,举手了,应老师请到你,一定要站起来说话,这是一种……幼:这是家里的厨房。

师:说的清楚!话要说清楚啊,这是家里的厨房。

在这个家里的厨房里,我还没问,你可以把手放下,对。

在这个家里的厨房里,有一样什么东西很大?一看就明白,有一样什么东西很大的?你说。

幼:墙壁上的柜子很大师:橱!是吧,请坐。

再看看有一样什么东西很大的?很明显,你说幼:桌子师:说清楚,他刚才说的很清楚的,什么东西很大?来,什么东西很大?幼:家里的桌子师:很幼:大师:很大,对,讲清楚啊。

话说的长一点,更能够把话说清楚。

家里的什么东西很大,谁能比他讲得更清楚?来,你。

幼:家里的桌子比较大。

《幸福的大桌子》观后感300字

《幸福的大桌子》观后感300字

《幸福的大桌子》观后感300字
《幸福的大桌子》是以倒叙时光的方法讲述兔奶奶一家在一
起的幸福光阴,淡淡地陈述着发展一个中产的发展、生命成长的过程
和生活发展生活习惯的轨迹。

活动通过阅读、理解读本,让孩子感受
与家人在一起的美满,借助活动给孩子传递一个重要信息,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用相同的去方式去关注、关爱自己的家人,幸福就在彼此
的牵挂中所。

在活动中,老师将绘本讲述与恳谈谈话交流叠加进行,比如:“厨师是干什么的?海员是干什么的?音乐家是反正的?什么学校需
要住在那里?你觉得兔外婆一个人在家心情怎么样?”等这种开放式
的提问有效地激发了孩子参与和热情,提升了孩子的社交生活经验。

老师注意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绘本图画中直接提供的线索,比如:“这张沙发可以坐几个人?这一家人还缺谁无来?”等让孩子通
过自己的眼睛,再总之合理的分析、比较,探寻到正确的答案。

老师通过不断地追问,让孩子相结合自己的身边事,体验英
雄人物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情感,比如:“你觉得兔奶奶一个人很孤单,为什么?大家为什么要感谢兔奶奶?现在兔奶奶为什么说实话很幸福?”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大班教案《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细致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之间的亲情和幸福的感觉,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幸福的大桌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之间的亲情和幸福的感觉。

2、细致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细致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品味故事中之间的亲情和幸福的感觉。

活动准备《幸福的大桌子》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调动经验。

1、师:今天是钟老师和××班的小朋友一起在这,对不对?我想问问你们,你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常常是围在哪里吃得?2、师:那你们和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感觉怎么样?3、师:小朋友都说出了和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感觉,很舒服,很开心,胃口也好了,能够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哪怕只是吃饭这么简单的事情。

今天,钟老师要跟着你们一块到兔奶奶家去做客。

二、活动指导阅读关键页,了解故事梗概。

1、认识兔奶奶的家庭成员,了解兔奶奶独自在家的原因。

⑴师播放课件,展示第一张关键页,提问:①你们看看这是兔奶奶家的什么地方?②兔奶奶家的什么东西特别大?③那这张大桌子能坐几个人呢?④到底是谁会经常坐在大桌子旁的呢?⑤那为什么现在只有兔奶奶一个人在吃晚饭?过渡语:哦,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兔奶奶的家人可能因为其他的事情出去了,那兔奶奶的家人到底去了哪里?⑵教师展示第二张关键页。

师:我们来看看,兔奶奶的家人都有谁。

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住着兔奶奶、兔爷爷、还有他们的3个儿子和3个女儿,他们一家8口人常常围着这张大桌子吃饭,不光是吃饭,他们连休息、喝茶、聊天的时候都会围在这张大桌子旁,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梦想。

绘本解析《幸福的大桌子》

绘本解析《幸福的大桌子》

绘本分析《幸福的大桌子》开始部分: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又有机会坐在一起分享一本好听的绘本故事,绘本的名字叫《幸福的大桌子》,一听到这个名字,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全体老师围坐在这张桌上周围,我感觉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交流,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林娜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幸福的大桌子》。

一、请林娜老师朗读绘本。

二、请各位老师根据故事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想法。

李颖: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很温馨,它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题材非常棒,阅读它时觉得淡淡的,却很温馨,其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意义深刻,我认为它能够激发孩子对自己家中老人的关注,体会家中老人对自己的爱,知道应该怎么做让老人幸福,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最为缺少的,现在的家长把全部的经历都给了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了家里的老人,这不仅容易让孩子产生更多的优越感,更使得我们丢失了最重要的一个字“孝”。

汤丽莉:是啊,弟子规上说“百善孝为先”,我作为独生子女,感觉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好像总觉得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总是想着去依赖父母,现在每个星期回家,都是爸妈做好饭,我只管吃,房间也都是她们给我收拾,读完这个故事,忽然感觉到自己的父母真的是非常辛苦,就像故事中的兔奶奶,我想,今后我应该多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多与父母聊聊天,让她们的精神生活能够更加充实。

李小琴:通过阅读这个绘本故事,我明白了,老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老人很孤独,需要我们的关心,家人的陪伴、关怀就是老人最大的快乐.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希望她们也能够记得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牵挂.刘彩霞:作为一个绘本,我感觉它更适合给大人看。

尤其是那些过度溺爱孩子的家长,她们的眼中只有孩子,可最终却惯出了孩子一大堆的毛病。

侯艳梅:我认为这就是现在提倡的传统文化,其实,很多好的故事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它里面蕴含了很多感情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幸福”来的太容易,就不太珍惜了,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总觉得这是应该的.史延红:我觉得之所以孩子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是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教育的,也是我们培养的,所以,现在咱们认识到了问题,还是可以弥补的,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让她尽可能多的去体验劳动,感受为别人服务的辛苦,这样她才能够感激别人对他的好,能够惜福,对吧?隋新云:是啊,我特别同意你的想法,之前在小班,我们几乎没让孩子干过值日,吃过饭后桌上地上特别脏,进了中班,我们安排了值日生,孩子通过自己做值日,就明白了讲卫生的重要,也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了。

大班语言活动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反思

(封面)大班语言活动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活动目标:1、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

2、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幸福的大桌子图片2、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兔奶奶的家---这是什么?(慢慢出示大桌子的图像)---这是在哪里?谁住在这里? ---好大的一张大桌子啊!原来可以坐几个人?---猜猜看,兔奶奶家里原来还有谁呢?二、兔奶奶的家人.1、讲述故事至“兔爷爷去世了.”---什么叫去世?遇到伤心的事尽量用好听的词来说,心情就会好一些.试试看还能用哪些词?2、继续讲述故事至“到全世界的海洋去航行.”---你们知道什么叫海员吗?3、二儿子想成为出色的厨师,他到另一个镇上的餐厅去当学徒去了.---孩子们,你们在哪儿见过厨师啊?4、继续讲述故事至“也离开了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音乐家吗?请你和你边上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生活中你们都知道哪些人是音乐家?5、继续讲述故事至“考上了警察。

”---什么是警察?你们心目中的警察是什么样的?6、继续讲述故事至“她选择了一家住宿制的学校,专心读书。

”---住宿制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学校啊?7、讲述故事至“一次都没有。

”三、兔奶奶的回忆。

---现在坐在大桌子前的,只有兔奶奶一个人,她看上去怎么样? 她会想些什么?---想着想着,兔奶奶居然咯咯咯地笑出声来了,为什么?---你觉得谁最有出息?四、兔奶奶的快乐。

1、孩子们回来了。

正想着,门铃叮咚响了。

---猜猜看谁来了?老大回来了,它怎么会回来了?---“叮咚” “叮咚”兔老二和兔老三回来了,---“叮咚”兔老四也回来了。

兔老四怎么也回来了?---“叮咚”“叮咚” 兔姐姐和兔妹妹也来了。

幼儿教师《幸福的大桌子》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幸福的大桌子》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幸福的大桌子》教学反思《幼儿教师《幸福的大桌子》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幼儿教师《幸福的大桌子》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围绕着“大桌子”这一内容展开故事。

活动可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采用分段欣赏故事的方式,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大桌子及故事发生的地点---餐厅,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兔子一家。

幼儿在欣赏故事中带着问题与想象,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角色的心理。

第二环节,情感迁移,孩子们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做什么可以让家里的老人幸福,使他们在共同讨论交流中,了解表达敬爱老人的方式。

使教学真正回到幼儿的生活。

第三环节,孩子们通过与教师互动,用动作表示对老人敬爱的'方式,使孩子们情感得到渲染。

作为现在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时常是成为了全家关注的焦点,没有烦恼、没有麻烦,他们被周围的人宠着、爱着……这样默默无闻的爱让他们觉得这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而一部分,是理所应当的。

而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一直享受着老人宠爱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寓意更为深厚。

孩子们通过欣赏故事,与大桌子、兔奶奶体验幸福的不同感受。

让孩子们在欣赏、交流中,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老人的敬爱。

最终,让孩子们知道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动作就可以。

2、幼儿教师《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反思一直以来,诗歌教学的重点肯定是诗歌的掌握上,但今天的诗歌教学《我们的祖国真大》中,我把活动重点放在了情感的培养上,即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的美好情感。

因为这首诗歌的情感线索很重要,只有抓准了情感线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表现诗歌内涵。

但是这样的情感目标不是靠老师嘴上说就能达成的,内心情感的流露需要感动的情绪来激发,因此我通过让孩子们先观察祖国的名胜古迹,如天安门、万里长城、长江、黄河、泰山等等,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外国人没有的,有好多外国人从很远的地方到咱们中国来旅游,这些只有中国才有的,中国人太厉害了,感受中国人的自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摩《幸福的大桌子》后感
对于“应彩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曾经听过她的报告,她甜甜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直很想观摩她的教学活动,因为多次从同事的口中听说应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轻松、愉悦、语言幽默,听得我是有些疑惑、又有些期盼。

这次我们有幸观摩到了应老师的录像《幸福的大桌子》,虽说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兔奶奶家的大桌子,大桌子陪伴着小兔子们成长,小兔子们长大后纷纷离家,兔爷爷的升天,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有一天孩子们回到了家中,兔姐姐烧了一桌子饭菜,长大了的孩子们一起举杯感谢兔奶奶。

整个活动就在轻松的谈话中开始,也在谈话中结束,却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让我很是感动。

应老师她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孩子们的互动,游刃有余的教学现场把握,处处充满的教学机智,这些都太值得我们学习啦!
一、活动中的随机性
当应老师提问:“什么是去世了?”孩子们说:“死了……没有了……再也不回来了……”当孩子们没有说到去世了的时候,应老师又运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幼儿说出“去世了”,师马上又问:“像去世这样伤心的事,说‘死了’和‘上天堂了’,哪个心情会更好一些?”孩子们说:“去天堂了。

”师用情的说:“孩子们,以后遇到难过的事,用好听一点的话来说,心情会好一些的。


二、活动中重孩子探索的过程
师问:“什么是海员?”孩子答:“开船的……”师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厨师?”孩子答:“饭店、面馆……”师问:“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音乐家,你能说出哪些?”孩子答:“贝多芬……周杰伦……刘德华……郎朗……”这使活动在与现实链接中,理解“兔奶奶的孩子”真了不起。

又一男孩:“兔妹妹也有出息,因为考上了大学。

”师接住:“哦,我猜读大学是你的梦想。

”其他孩子纷纷:“我也要读大学的!”一女孩表示:“当音乐家也很有出息!”师再次接住:“哦,但愿你长大了也能做音乐家”。

我想:孩子的方法很情趣。

最后,师问:“你家老人,你怎样做了他们就幸福了?”孩子真实而有趣:“我一回家,奶奶就幸福了……我唱首歌外婆就幸福了……我夸夸她,说‘你烧的饭真好吃’,她就幸福了……我吻他一下,他就幸福了……打个电话她就幸福了……”于是,应老师就请一位
小朋友来亲亲她。

活动就在孩子们充满趣味的回答中结束了。

当活动设计符合孩子的发展,当孩子的原有经验、气质符合老师设计的活动气质,当老师的回应很艺术,那么教学,就在师生充满默契的磨合中,酣畅地完成。

应老师是个很用心的人,她的用心不仅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更可以看出她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上。

另外也看到她深厚的功底,一个引领着幼儿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身上所散发着独有的人格魅力,我欣赏着,追随着,将时时揣摩着她先进的理念,学以制用。

徐海鹰
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