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三单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三单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主备教师:黄俊林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四、授课时数:7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

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

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三、教学主要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互化、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会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会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会仔细地去分析、比较、思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四、本单元重、难点分析及关键:1、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难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有限小数。

3、关键: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知识是下一单元的重要基础。

五、本单元教法、学法设计:1、分数的基本意义①分数的产生从两方面说明:A、是人们在实际测量中往往不能得到整除的结果(如量黑板的长,量了几次还剩下一段不够一个计量单位,这时就需要把这个计量单位分成若干等份)。

B、是在实际计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除的结果,需要用分数来表示(如3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

②分数的意义A、意义: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概括出来。

首先把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复习);然后指出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推广);接着指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叫做单位“1”;最后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稿教案《可能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稿教案《可能性》

第1课时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1课时第2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一、沟通旧知1.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出示图片)下面城市的冬天会下雪吗?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操作学具盒实验1:将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放入学具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引导:怎样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3)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4)讨论: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出猜想老师展示6张牌:5张黑桃、1张红桃,然后洗牌,从中抽出一张,问:这张牌是黑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让学生进行猜想。

)(2)实验证明这仅仅是同学们的一种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2:组内同学分好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

(3)汇报实验结果。

第3课时可能性的综合应用(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实验活动和列表统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且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

新人教版五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五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案编写者:林声果学案使用者:邓陆光,林声果,义秀云,何丽媛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教学指导】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

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定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定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备课组名称:2023年五年级数学组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单元整体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包括倍数与因数,2、5、3的倍数特征和奇数、偶数的定义,找因数、找质数。

在此之前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二年级学过表内乘、除法。

三年级学过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

本单元学习因数与倍数,本学期后续将要学习约分、通分、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本章将是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本单元是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学习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

二、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本单元内容多、概念多,比较枯燥,学生相对不易掌握。

为此,教科书借助百数表,既有形的直观,又有数的特征,学生在第一学段有了相关的经验基础,容易上手。

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增加了趣味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淡化概念,以发现规律,培养数感。

三、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倍数与因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以及2,5,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学会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能找出10以内某数在百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百以内某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并能做出相应判断。

3.在认识倍数与因数、探索非零自然数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四、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五、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倍数与因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引导学生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过程,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是所有倍数。

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四单元教案

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四单元教案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14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15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17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18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19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1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2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3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4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5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7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29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30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
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31 课时
增城区数学五年级第三、四单元教案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
总32 课时。

【配套K12】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配套K12】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P51-P52练习十第7-13题教学目的: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熟炼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填空:a+a=a×a=当a=5时,2a=,a的平方=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

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0x0x+aa—30x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让学生顺着往下念。

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四、发展练习:讨论P52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让3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abcs×9scba解简易方程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最新2014年教育部审定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

最新2014年教育部审定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2、讨论法、
3、演示法4、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2、讨论法、
3、演示法4、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8.7852.864
7.6024.0035.8973.996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2、讨论法、
3、练习法
教学准备
视频展示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有修改痕迹)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有修改痕迹)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和因数;2、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3、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4、通过实践感知数的奇偶性;5、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6、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理解质数与合数,能正确区分;了解数的奇偶性,会判断奇偶数。

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教学内容:P31-32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能力目标:掌握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自学、有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团体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自然数与整数的区别2、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教学难点: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法:引导自学,精讲疑难学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学1、板书课题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有的数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A、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知识来认识倍数与因数。

B、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二、学生自学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三、自学检测1、出示检测题:第31页的“认一认”的25×3=75 14×6=84 20×5=100四、精讲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五、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优质3篇)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优质3篇)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优质3篇)1.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第1篇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核心能力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正方体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二)课堂设计1.谈话导入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兴趣。

】2.问题探究(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生自由发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教案《小数除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教案《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1课时预设教学设计一、导入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68÷4 224÷4 256÷6 345÷15二、教学实施讲解教材第24页例1。

创设故事情境,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谈话: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4)观察算式并回答。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

思考: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聆听学生想法的同时,及时概括出学生的方法,说明方法的弊和利。

(6)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 这样的计算会吗?学生算出来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表示2个一)第2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3.理解被除数个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4.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部分:概述(300字)1. 介绍备课的目的和意义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备课,教师可以系统地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本次备课的主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旨在提高教师们对该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集体备课,共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本次备课的背景和相关情况本次备课主要针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主要包括有关平行线、重合线等内容。

在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与平行线和重合线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部分:备课过程(2500字)1. 教材内容梳理1.1 单元整体内容概述1.2 各个知识点的提炼1.3 学生容易疏忽的地方1.4 相关案例讲解2. 教学目标的明确2.1 知识目标2.2 能力目标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3.1 教学方法的选择理由3.2 课堂教学的设计3.3 辅助教学手段的准备4. 教学内容展开4.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和重合线 4.2 疑难点的突破4.3 知识扩展与运用5. 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5.1 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5.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5.3 个别学生的学习障碍及帮助措施6. 教学评价与反馈6.1 教学评价方式选择6.2 如何进行教学反馈第三部分:备课总结与展望(300字)1. 本次备课的收获和不足1.1 收获1.2 不足2. 下一步备课的计划和展望2.1 下一步备课的主题和内容2.2 期望达成的目标结语:(200字)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各校教学经验也得到了共享和交流。

希望在下一步备课中,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保障。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续写)3.1 教学方法的选择理由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芳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

在教授平行线和重合线的概念时,我打算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动画等视觉化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课设计(北师大版)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课设计主备人:主教者:班级:时间:年月日周礼拜教课内容课题分数的再认识36-39课时教课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因为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

2.经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正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

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教课要点经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因为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

教课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铅笔几枝教学过程一、揭露课题。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分数知识。

你能写出一个分数并读出来吗?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数。

二、新课(一)活动一:分数的再认识1.请你取出你全部铅笔的二分之一。

2.取出的铅笔为何不同样多?3.小结:因为每一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取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

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

4.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同样吗?为何?5.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糕,(课件出图),这两个四分之一同样吗?为何?6.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在这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

在蛋糕的问题上,也是因为蛋糕自己的大小不同,所以它们的四分之一也不同。

要把蛋糕看作单位一。

由此能够看出,单位一不同,所表示的分数的大小和实际含义也不同。

教学过程(二)活动二: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三)活动三:练一练1.用分数表示下边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在图顶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

3.分别画出以下各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同样吗?4.小芳捐的钱必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原因。

剖析:小明捐赠了零花费的四分之三。

谁是单位一?小芳捐赠了零花费的四分之三。

谁是单位一?(四)总结固然都是四分之三,它们表示的多少同样吗?为何?三、作业练习的 1-5 题快乐同步练四、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8 支1/2 4 支8 支1/2 4 支4 支1/2 2 支整体不同,同样分数所对应的详细数目也不同样。

五级数学三四单元电子教案

五级数学三四单元电子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臵、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3.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 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二)正方体特征。

1. 出示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 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师板书集合图:)制作长方体。

制作准备:橡皮泥八小团,细棒十二根(分成三组,每组四根长短相同)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反馈:1. 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2. 根据图中数据口答。

s**(1)长方体的长是()厘M宽()厘M高()厘M 12条棱长的和是()厘M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体,12条棱长的和是()分M(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M 3 厘M和2.5厘M它上面的面长是()厘M宽()厘M左边的面长()厘M宽()厘M相于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M3。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V,错误的画X(1)长方体的六个面- 」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课堂总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五、课后作业:1. 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2. 完成p29的“做一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 ____ ____月____日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教学环节及内容教法学法及时间在数字与字母相乘的时候,谁写在前面
2、针对刚才咱们所学的用字母表示公式,你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那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

若有困难可小组同学商量。

求下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6cm
教师强调先写字母表示的公式,在带入数字计算。

三、练习巩固
1、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b
S=---------------
C=---------------
a 把例3第二问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强调,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自己尝试写出,教师可以对学困生加
以指导




《学习乐园》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正方形:面积 S=a·a=a2
周长 C=4a
教后小记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