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偏向力(实验)
地转偏向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转偏向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通过实验验证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作用;3. 掌握地转偏向力的计算方法;4. 分析地转偏向力对实际现象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力,对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作用。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纬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有关。
三、实验器材1. 地球仪;2. 水平尺;3. 毛线;4. 量角器;5.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将地球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地球仪的赤道线与桌面平行;2. 用毛线将地球仪上的一个点(如北极点)固定在桌面边缘,使毛线与桌面垂直;3. 将水平尺紧贴地球仪的赤道线,确保水平尺与桌面平行;4. 在水平尺上标记出地球仪上的一个纬度(如30°N),并在该纬度处用毛线固定一个物体(如小球);5. 沿着纬度线将小球向赤道方向水平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6. 观察并记录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偏转角度;7. 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和纬度,重复实验步骤,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偏转角度;8. 利用计算器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大小。
五、实验数据1. 纬度:30°N;2. 小球运动速度:v1 = 0.5 m/s,v2 = 1.0 m/s,v3 = 1.5 m/s;3. 偏转角度:θ1 = 4°,θ2 = 6°,θ3 = 8°。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地转偏向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大,偏转角度越大;2. 地转偏向力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偏转角度越大;3. 地转偏向力使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七、实验讨论1. 地转偏向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洋流、季风、气旋等;2. 地转偏向力对地球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3. 如何减小地转偏向力对实际现象的影响。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验证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地转偏向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
傅科摆
一、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和他的两个助手一同走进巴黎先贤祠,其中一个年轻的助手将绳子一端系在大梁上,另一个助手将一个黑色的圆球悬吊在绳子末端,接着又在地板上沿南北方向画了一道白线,然后沿白线方向使劲把铁球推向前去。
过了几个小时,铁球仍在摆动,但是摆动的方向逐渐从东向西偏转了,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目睹过傅科的实验相信地球自转的人逐渐增多。
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
二、地转偏向力及其验证实验
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它会使地球表面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下面的验证实验由本人在封闭无风的房间里完成。
实验了三次,结果都发生了偏转。
地转偏向力验证小实验
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对六大风带的风向、气旋(台风)与反气旋(冷空气)的形成及运移路径、洋流与河流的运动方向以及其它许多自然现象有着明显的影响。
例如,北半球河流多有冲刷右岸的倾向,高纬度地区河流上浮运的木材多向右岸集中等。
在一战期间,德军用他们引以自豪的射程为113千米的大炮轰击巴黎时,懊恼地发现炮弹总是向右偏离目标。
直到那时为止,他们从没担心过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为他们从没有这样远距离的开火。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引起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偏离直线运动的现象。
要突
破这一难点,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1. 地球仪
2. 细线
3. 一个小球
实验步骤:
1. 将地球仪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调整好方向,使得地球仪北极朝向地理北方,而南
极朝向地理南方。
2. 在地球仪的赤道附近取一点,用细线系好小球。
确保小球可以自由地沿着地球表
面旋转。
3. 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手轻轻推动小球,使其开始旋转。
4. 观察小球在地球仪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可以看到小球不再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呈
现出螺旋形的旋转轨迹。
5. 可以尝试在不同纬度上进行实验,观察小球在不同纬度上的旋转轨迹的变化。
实验原理:
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上的地转偏向力,会使得物体在地球表面上不再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向东偏转。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较大,而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与地球一起转动,而惯
性使物体向前运动,导致物体相对于地球表面向东偏移,表现为偏向东方的转动轨迹。
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加深对地球自转与地转偏
向力的理解。
通过调整纬度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可以加深对地球纬度对地转偏向力影响
的理解。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确保地球仪底座稳固,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选择一个较小的小球,以便观察其在地球表面上的旋转轨迹。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地球仪复位,以免影响下一次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突破这一地理概念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实验原理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地球围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地球上的气流、水流和移动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即在北半球,气流、水流和移动物体会被偏向向右;在南半球,这些物体会被偏向向左。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造成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的综合作用所致。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 地球仪- 面积较大的室内空间- 一张透明的玻璃板- 蓄水池- 水- 一些小球2. 实验步骤(1)将地球仪放置在室内空间的中央,使其自转轴与地球自转轴垂直。
(2)在地球仪上标注出地球的自转轴,并在玻璃板上标注出地球仪的位置。
(3)将蓄水池放置在地球仪旁边,将透明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确保玻璃板平整。
(4)将一些小球放置在玻璃板上,让它们自由滚动。
(5)缓慢地旋转地球仪,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当地球仪轻轻旋转时,小球的运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偏向。
在北半球,小球会向右偏向;在南半球,小球会向左偏向。
这说明地球自转会对室内环境中的物体产生一定的偏向力。
这与地球自转导致的地转偏向力的概念相符。
五、实验总结与拓展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学生也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改变地球仪的自转速度、改变小球的质量等来观察偏向力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拓展对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六、实验意义通过这个关于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现象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地理学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地转偏向力(实验)
地转偏向力规律验证【实验背景】地转偏向力是中学地理知识结构上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首次提到这一概念是在讲地球的自转的意义时涉及到,在之后,学习大气的运动和海洋水的运动时也有涉及到,而且,地转偏向力对后面的学习大气和海洋运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基础,若是没有理解到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规律,原理的话,这样对于后面的学习比较吃力。
作为后面知识的基础知识,地转偏向力本身也比较难懂,特别是它的作用原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若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讲解往往是不够的。
所以相关的验证试验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
【实验原理】地球是由西向东旋转的,赤道地区旋转的线速度最大,随着纬度越高,线速度越来越小,到了极点减为零。
设想空气或洋流从低纬度地区移向北极:在最初,空气或洋流具有与源地相同的向东的速度;当接近极点时,地球转动线速度几乎为零,而这股空气或洋流由于惯性,仍保持着它原来的向东的速度,于是它会相对于北极转向东面。
这样,即使空气以相当直的路线向极地方向前进,相对于地球,它看起来却是同时朝东偏转,即相对于空气出发时的方向向右偏转。
同理,空气自极地向赤道方向移动时,空气向东的速度很小。
向赤道方向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原来很小的向东的速度,而地球向东的线速度一直在增大,于是,空气相对于地球向西偏转,相对于空气的出发时的方向,也向右偏转了。
在南半球同理可推出是向左偏转了。
如果没有地球的旋转,风或洋流将会径直从极地流向赤道。
地转偏向力存在条件:非赤道地区对于地面拥有水平运动方向速度分量的物体地转偏向力的大小计算:f=2mvωsinφ(后附证明)m为物体质量,f为地转偏向力的大小,v为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分量,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sin是正弦函数,φ为物件所处的纬度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实验器材】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水、清水,红墨水等。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的赤道由于地球几何形状的不规则而与地球旋转轴不够垂直,这种偏向使得地球的旋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有所不同。
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存在对地理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影响风向、形成季风、导致气候变化等等。
地球上的地转偏向力这一抽象概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和亲身体验。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进行教学。
下面是一个容易理解和操作的地转偏向力实验:实验材料:1. 一个平滑的大玻璃盘或者盆子2. 一瓶水3. 一颗小球(比如乒乓球)4. 一个柔软的垫子或毛巾实验步骤:1. 将大玻璃盘或盆子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确保其表面光滑平坦。
2. 将小球放在盘子中央,并确保它能够保持固定位置。
3. 轻轻地把水倒入盘子中,使其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膜覆盖。
4. 用柔软的垫子或毛巾轻轻拂动水面,使水开始旋转。
5. 观察小球在水面上的运动,可以发现小球受到了一种向外的力,使其离开旋转的中心。
实验解释: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模拟地球自转偏向力对物体的影响。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所以在赤道上的物体运动速度较大,而在极地上速度较小。
这样一来,相对于地球表面来说,在赤道上的物体会有向外的离心力作用,而在极地上的物体则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实验中的小球会受到向外的力,离开旋转中心。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存在,并且增加了对地理学概念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气候、风向等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地转偏向力实验,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掌握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希望这篇2000字的文章可以帮助你。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它对气流、水流等造成偏转和偏向,并且在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进行实验来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个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帮助你突破这一难点。
实验材料:1. 地球仪或类似的模型。
2. 水槽。
3. 水。
4. 一个小船模型。
5. 一个指南针。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地球仪或类似的模型,固定在水槽中央,使其自由旋转。
2. 在水槽中加入水,待水位稳定。
3. 将小船模型放置在水槽中,使其位于地球仪上方。
4. 将指南针放置在水槽旁边,以确定地球仪的朝向。
5. 轻轻旋转地球仪,观察小船模型的运动轨迹。
6. 反复旋转地球仪,可以尝试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记录小船模型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你会发现当地球仪旋转时,小船模型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弯曲的趋势。
而通过指南针可以发现,地球仪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在水流上,使水流沿着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形成一个弯曲的路径。
实验解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机制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在地球表面上,同时受到地球的自身重力束缚,使得物体在地球表面移动时会受到一个向右偏转的力,即在北半球为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为向左偏转。
这种偏转力就是地转偏向力。
在实验中,小船模型的运动就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其运动轨迹产生弯曲。
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在不同纬度的地方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地球仪的倾角来观察偏向力的变化。
2. 可以将小船模型换成气球等轻物体,观察其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3. 可以将地球仪换成竖直旋转的模型,观察偏向力对其他物体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或空气流等物体的影响,加深你对地球自转和地理学中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通过实验的拓展,你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地转偏向力对不同物体、不同环境的影响,丰富你的实验经验和科学知识。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一种力,它是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转偏向力通常被用来解释风的产生以及海洋和大气循环等自然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下面将介绍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1. 一个小型的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2. 一个小型的水槽和水3. 一个小型的塑料球实验步骤:1. 将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
2. 将水槽放在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的中心位置,并往水槽里加入适量的水。
3. 将塑料球放入水槽中,让它浮在水面上。
4. 开启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使其缓慢旋转起来。
5. 观察并记录塑料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原理:地转偏向力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它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
在实验中,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的旋转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
当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开始旋转时,水和塑料球也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实验观察: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开始旋转时,水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使水向外面的边缘聚集。
2. 塑料球会被离心力推向水槽的边缘,并以一个几乎和水面平行的轨迹绕着水槽旋转。
实验结果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比如风的产生。
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在经度方向上产生偏转。
根据费氏定律,气体在转动的参考系下会显示出偏离原本直线运动的曲线运动。
同样地,水和塑料球也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产生曲线运动。
实验拓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拓展,比如调整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的旋转速度,观察塑料球的运动情况。
可以观察到当旋转速度增加时,塑料球的运动轨迹会更加明显地成为一个圆形。
可以使用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塑料球进行实验,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是否有所不同。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机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理解地转偏向力对自然现象的影响,并进一步应用到相关的地理知识中。
论文:活动主题:地转偏向力的实验探究
活动主题:地转偏向力的实验探究设计者:上海市桃浦中学梁璐一、教学课题地转偏向力(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二、活动背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中的主要难点之一,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是其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
在传统教学的方法下,往往总有一部分学生始终无法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如何判断存在很大疑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地理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突破难点,掌握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目的1、探究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原因;2、理解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3、掌握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4、能够使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5、通过合作学习、课堂实践,自主探究,理解知识。
四、活动要求全班每2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型充气透明地球仪,一只装满墨水的钢笔。
一位学生在地球仪上对准某根纬线滴一滴蓝墨水,让蓝墨水自上而下流动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观察蓝墨水的运动轨迹,另一位学生负责纪录。
记录人必须根据实验结果填写活动记录表。
1五、活动记录表地理实验记录单实验员记录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作图, 实验结论1、在地球仪上北极点沿某根经线滴一滴蓝墨水~观察流动轨迹~并画下运动轨迹。
2、重复步骤一~修正实验现象。
3、自行设计完成探究南半球地转偏向率规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六、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提问结果与目的引展示上海长江隧桥的相关资料入提问:上海长江隧桥的建设为何选择南隧北桥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实验探究1 在地球仪上北极点沿某蓝墨水沿经线向下滑根经线滴一滴蓝墨水,观落察流动轨迹,并画下运动轨迹。
2 再次在北极点沿某根经请问,你观察到的现象与刚发现蓝墨水运动方向线滴一滴蓝墨水,同时自才有何不同, 发生偏转;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出现不同的偏转方向,蓝墨水运动轨迹,并在实分析原因。
验记录表上画下其运动轨迹。
3 判断墨水的偏转方向请问蓝墨水是向右偏转还出现不同答案,部分同是向左偏转,你又是如何学判断正确;突破难点判断的, 如何判断运动轨迹的偏转方向。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的地转偏向力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地理现象。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从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难点知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加深对这一地理现象的理解。
实验材料:1. 地球仪2. 水平转盘3. 小球(可以是乒乓球、小橡皮球等)4. 纸制标尺5. 黑色粉笔6.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在转盘上固定一个地球仪,使其能够旋转。
2. 在地球仪的表面上放置一个小球。
3. 将转盘轻轻旋转,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4. 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下小球的运动轨迹和观察结果。
5. 使用纸制标尺和黑色粉笔在地球仪的表面上标注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6. 重复以上步骤,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转速,观察小球运动的变化。
实验原理:地球的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它会影响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实验中,转盘的旋转模拟了地球的自转,而放置在地球仪表面的小球则代表了地球上的物体。
当转盘开始旋转时,地球仪表面上的小球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偏向性运动。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实验结果:1. 在转盘不旋转时,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运动。
2. 当转盘开始旋转时,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出现一定的偏向性,并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 当转速增大时,小球的偏向性运动会更加明显。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难点知识。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学生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地球上物体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
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自转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地理知识。
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实验原理
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实验原理地转偏向力,又称科里奥利力,是指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偏向力。
对于处于地球表面的物体来说,地球自转会导致物体相对于地球表面产生一个相对速度,从而引起一种由量子力学定律得出的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使得物体在向北或向南移动时,会偏向地球自转方向的东方或西方。
地转偏向力在天文学、地理学和气象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风力、海流、海市蜃楼以及弹道导弹发射中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回转表面上(例如一个旋转的转盘或旋风仪),放置一些小球或其他物体,并观察它们的表现。
单个小球或物体沿直线移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偏向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东方或西方,同时也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
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旋转转盘或旋风仪,保持其相对平稳。
2. 在转盘上放置一些小球或其他物体,使它们分布均匀且离转盘中心较远。
3. 启动转盘并逐渐增加转速,使转盘加速旋转。
4. 观察小球或物体的运动轨迹以及移动的方向。
实验现象表现为物体在移动过程中会被迫偏离轴线,并呈现出螺旋状的弯曲轨迹。
当转盘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时,物体的运动轨迹会发生更明显的曲线改变,且其变化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这是因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物体在相对于地球表面移动时受到水平向外的离心力,使其偏离原来的直线运动轨迹。
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来解释:1. 地球自转速度:地球自转速度的大小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自转速度越快,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的曲线轨迹也会更加明显。
2.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地转偏向力对其的作用程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地转偏向力的抵抗能力也越高,而速度越快,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效果也会更明显。
3. 移动距离和时间: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移动距离也会影响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效果。
当物体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移动时,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效果较小,而当物体的移动距离较长时,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效果会更加明显。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也是地球自转导致地球形态的重要原因。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上的物体都会根据自转的方向产生一个相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偏向力。
在高中地理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对于气候、海洋、自然灾害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一个水盆、几个小球(如乒乓球)、一个电扇。
1.先在水盆里放入几个小球,让它们自由运动。
2.打开电扇,调到适当的档位,使其产生风力。
3.将电扇对准水盆,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让风吹入水盆。
4.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特别是它们的偏向情况。
实验原理:在这个实验中,水盆代表地球,小球代表地球上的物体,电扇产生的风力代表地转偏向力。
当电扇吹入水盆的风产生的力与小球受到的水流阻力不平衡时,小球就会偏向电扇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相对于地球的自转方向的方向。
实验结果分析:当电扇产生的风力比较弱时,小球的运动状态比较稳定,没有偏向特定的方向;但当电扇产生的风力越来越强时,小球的运动就会开始向风的方向偏移。
这个实验结果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处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当地转偏向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影响到物体的运动。
实验扩展:可以适当增加实验条件,比如在水盆中加入一些染料或小鱼,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总结:这个实验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和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这个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让他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勇敢。
地球自转偏向力实验
探究地球自转偏向力的验证试验
材料:墨水、清水、地球仪
为了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将地球仪北极向上,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二滴红墨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着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
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度原地点滴一至二滴蓝墨水,你就会发现蓝色墨水流动的方向与原来红色墨水流动的方向比较发生了向右改变。
同样将地球仪侧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方法进行两次演示,比较观察,可发生蓝色墨水流动的轨迹与红色墨水流动的轨道相比,向左偏转了。
再将地球仪静止平放,地轴与地平的平行,在赤道上某点滴一至二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的流动沿赤道线而行;然后在原点再滴一至二滴蓝墨水,并转动地球仪,发现蓝墨水流动轨道与红墨水一致,说明其流动轨道未受地球自转影响。
因此,可以证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为:北半球右偏,南半天左偏,赤道上没有偏向。
如何用实验法教学地转偏向力
如何用实验法教学地转偏向力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转偏向力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实验法教学。
一、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明确实验目的: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次试验,是为了验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
准备好实验需用的器材:地球仪,红蓝墨水各一瓶。
划分学习小组:将学生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5个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过程1.将地球仪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在高纬度处滴1~2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流向,并思考,该步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红墨水沿着经线由高纬流向低纬,并且小组讨论后得出,这是没有转动地球仪的情况下,即没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物体方向不发生改变。
2.将地球仪北极点朝上,并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原来滴红墨水处滴1~2滴蓝墨水,结果发现蓝墨水的轨迹较红墨水轨迹偏向右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1)本步骤比上面步骤多了哪一步?对实验现象有无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2)该步实验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不难发现该步比上一步多了“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即模拟了地球自转现象,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有何影响呢?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地转偏向力会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改变,又因为本步将地球仪北极点朝上,并自西向东转动,即模拟了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情况,加上实验中蓝墨水较红墨水轨迹偏右,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将地球仪侧转过来,使南极点朝上,然后请两位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次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比较演示中红蓝墨水轨迹的区别,讨论实验验证了什么?有了前面实验的借鉴,学生的操作轻松完成,并得出演示现象:“蓝墨水轨迹较红墨水偏左”,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发现该步实验将南极点朝上,模拟的是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结合实验现象“蓝墨水轨迹较红墨水偏左”,不难得出结论: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自转的速度相对较快,每天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次。
这个自转产生了地球的转偏向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偏向力。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理解和掌握该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进行突破,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验内容。
一、海洋水流实验海洋水流是地转偏向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实验可以观察水流的偏转情况,从而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1. 一个装满水的大容器;2. 一根浸入水中的绳子;3. 一块浮在水中的小木块。
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容器中,使之装满;2. 将绳子端部系在容器底部,并使其余部漂浮在水面上;3. 将小木块轻轻放在漂浮的绳子上;4. 轻轻旋转容器,观察小木块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小木块会随着容器的旋转而发生偏转,偏转的方向与容器旋转的方向相反。
实验解析:小木块的运动受到了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当容器旋转时,水体和绳子一起绕轴旋转,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偏向力,而绳子上的小木块处于水体中,也受到了同样的偏向力作用,从而发生了偏转。
二、飓风实验飓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转偏向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模拟飓风的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玻璃容器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打开喷头,向上喷一定量的水;2. 观察水雾的流动情况,并用温度计测量水雾的温度。
实验结果:水雾呈旋涡状流动,中心处温度较低,边缘处温度较高。
实验解析:在实验中,由于水雾的喷射,气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一个低气压区域。
地转偏向力使得空气在旋转过程中受到偏向力的作用,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
这样,水雾会呈现旋涡状的流动,而且中心处温度较低,边缘处温度较高,模拟了飓风中的温度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引起的转偏向力,并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地转偏向力
实验名称:模拟地转偏向力
一、实验目的
验证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性。
二、实验器材
纸张、圆规、剪刀、笔、直尺、图钉、泡沫板
三、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
(1)“画圆”:用“圆规”在白纸上画圆,用“马克笔”加粗圆的边界,并裁剪下来。
(2)“标注”:在三个圆上分别标注“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赤道”,在第三个圆上画上赤道及南、北回归线。
(3)“图钉固定”:在“泡沫板”上放置圆形纸,一人将尺子直立并与圆心重合,另一人将“图钉”固定在尺子两端和圆心。
2.“正式实验”:
固定好后,一人转动“圆形纸”(北半球逆时针转,南半球顺时针转,赤道水平移动),另一人同时沿着尺子的方向画直线,并标明箭头。
实验结束后用左右手法则去判断。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转偏向力确实存在。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赤道无偏转。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一种力,它对风向、海流、气压分布等天气现象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地转偏向力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实验材料和器材:1、一个玻璃瓶,与瓶相配的一个圆盘封口;2、一瓶水;3、一瓶酒精;4、红色和蓝色的食用色素;5、几只弹性汤匙(贴一层透明胶带以增加强度);6、一台扇形电风扇;实验过程:1、将色素溶于酒精中,得到红色酒精液和蓝色酒精液,分别倒入玻璃瓶中;2、加水到接近瓶口的高度;3、在瓶口放置一个圆盘,盘上贴上弹性汤匙,汤匙的长度约为盘半径一半;4、打开电风扇,使其向圆盘中心吹风,同时将盘快速旋转,观察汤匙的偏向情况。
实验原理:当电风扇吹向圆盘中心时,气流被圆盘阻挡,造成气流分离,形成旋转流。
旋转流的作用力将导致液体内部受到一个力,即地转偏向力。
由于红色酒精液与蓝色酒精液的密度不同,因而在旋转时呈现不同的偏向情况。
红色酒精液向外被偏向,蓝色酒精液向内被偏向,这说明了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北半球和南半球、液体物质的密度有关。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先把颜料和酒精混合均匀,再添加适量的水,事件搅拌均匀;2、旋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液体溅出瓶外;3、为了增加实验的可视性,可以在弹性汤匙上贴上一层透明胶带,增加弹性杆的强度,以便更好地观察汤匙的偏向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北半球,旋转的液体物质向右偏,即表面向右旋转;在南半球,旋转的液体物质向左偏,即表面向左旋转。
而在赤道附近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偏向现象。
这组实验结果,符合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地转偏向力的实验验证 (1)
地转偏向力的实验验证
张传田休宁中学人教版
实验器材红墨水吸管地球仪
实验改进要点:实验仅仅演示了经线方向运动时的偏转方向,没能纬线方向运动时的偏转现象。
实验原理: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收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实验教学目的:验证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以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性。
实验教学内容:
获得地转偏向力的运动规律
实验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准备好实验器材:吸管,红墨水,地球仪。
第二步:
把地球仪北极点竖直向上,垂直地面,在地球仪北半球高纬度处用墨水笔滴下一至两滴红墨水(墨滴一定要小)。
在地球仪不动的情况下,发现红墨水会沿着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
所以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第三步.自西向东匀速旋转地球仪,同时在地球仪上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下一至两滴红墨水。
观察墨水痕迹,你会发现从北极上空看,红墨水有向右边偏转的痕迹。
所以考虑了地球地转,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
第四步.把地球仪南极点竖直向上,自西向东匀速旋转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南半球高纬处滴下一至两滴红墨水。
观察墨水痕迹,你会发现从南极上空看,红墨水有向左边偏转的痕迹。
所以考虑了地球地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受地砖偏向力的影响,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实验效果评价:
该实验验证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以及获得地转偏向力的一些规律,但是实验仅仅演示了经线方向运动时的偏转方向,没能纬线方向运动时的偏转现象。
有继续改进的空间。
地转偏向力(实验)
地转偏向力规律验证【实验背景】地转偏向力是中学地理知识结构上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首次提到这一概念是在讲地球的自转的意义时涉及到,在之后,学习大气的运动和海洋水的运动时也有涉及到,而且,地转偏向力对后面的学习大气和海洋运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基础,若是没有理解到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规律,原理的话,这样对于后面的学习比较吃力。
作为后面知识的基础知识,地转偏向力本身也比较难懂,特别是它的作用原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若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讲解往往是不够的。
所以相关的验证试验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
【实验原理】地球是由西向东旋转的,赤道地区旋转的线速度最大,随着纬度越高,线速度越来越小,到了极点减为零。
设想空气或洋流从低纬度地区移向北极:在最初,空气或洋流具有与源地相同的向东的速度;当接近极点时,地球转动线速度几乎为零,而这股空气或洋流由于惯性,仍保持着它原来的向东的速度,于是它会相对于北极转向东面。
这样,即使空气以相当直的路线向极地方向前进,相对于地球,它看起来却是同时朝东偏转,即相对于空气出发时的方向向右偏转。
同理,空气自极地向赤道方向移动时,空气向东的速度很小。
向赤道方向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原来很小的向东的速度,而地球向东的线速度一直在增大,于是,空气相对于地球向西偏转,相对于空气的出发时的方向,也向右偏转了。
在南半球同理可推出是向左偏转了。
如果没有地球的旋转,风或洋流将会径直从极地流向赤道。
地转偏向力存在条件:非赤道地区对于地面拥有水平运动方向速度分量的物体地转偏向力的大小计算:f=2mvωsinφ(后附证明)m为物体质量,f为地转偏向力的大小,v为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分量,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sin是正弦函数,φ为物件所处的纬度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实验器材】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水、清水,红墨水等。
地转偏向力实验方案怎么写模板
地转偏向力实验方案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了解地球的自转现象以及地球自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实验原理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完全平衡而产生的。
当物体在地球自转时在地球表面进行运动时,地转偏向力会导致运动轨迹受到偏转。
公式:地转偏向力= 2 * m * v * sin(φ)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速度,φ为运动物体所处纬度。
3. 实验器材和材料•旋转平台•一个小球•刻度尺•实验笔记本•计时器4. 实验步骤1.将旋转平台放置在水平台上,并确保其固定稳定。
2.在旋转平台上固定一个小球,使其可以自由滚动。
3.在实验笔记本上制作一个数据表格,以记录实验数据。
4.设置刻度尺并固定在旋转平台上,用于测量小球滚动的距离。
5.将旋转平台缓慢旋转,使小球沿着刻度尺滚动。
6.使用计时器记录小球滚动的时间。
7.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8.将每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包括旋转时间和小球滚动的距离。
9.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次实验的地转偏向力,并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10.将数据表格中的数据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1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地转偏向力与实验参数之间的关系,撰写实验报告。
5. 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旋转平台时要小心,避免受伤。
2.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区域整洁,避免滑倒或碰撞其他物体。
6.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质量、速度以及纬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地球自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
7. 实验拓展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不同物体的质量、速度以及纬度,观察地转偏向力的变化趋势。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验,探究其对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8. 参考文献[1] David, C. (. (2012). Exploring the Coriolis Effect with a Tangential-Acceleration Activity. The Physics Teacher, 50(8), 503-505.[2] Clemons, B. (2001). 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ic studies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Kilometric Optical Interferometry: KOSI.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Conference Series, 194, 71-86.[3] 赵一夫, 糜德尚, 王志. (2012). 地转偏向力对物体运动的简单互动性能课程设计. 实验技术与管理, 29(5), 57-59.以上是地转偏向力实验方案的模板,根据实际实验需要可以进行适当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转偏向力规律验证
【实验背景】
地转偏向力是中学地理知识结构上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首次提到这一概念是在讲地球的自转的意义时涉及到,在之后,学习大气的运动和海洋水的运动时也有涉及到,而且,地转偏向力对后面的学习大气和海洋运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基础,若是没有理解到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规律,原理的话,这样对于后面的学习比较吃力。
作为后面知识的基础知识,地转偏向力本身也比较难懂,特别是它的作用原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若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讲解往往是不够的。
所以相关的验证试验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
【实验原理】
地球是由西向东旋转的,赤道地区旋转的线速度最大,随着纬度越高,线速度越来越小,到了极点减为零。
设想空气或洋流从低纬度地区移向北极:在最初,空气或洋流具有与源地相同的向东的速度;当接近极点时,地球转动线速度几乎为零,而这股空气或洋流由于惯性,仍保持着它原来的向东的速度,于是它会相对于北极转向东面。
这样,即使空气以相当直的路线向极地方向前进,相对于地球,它看起来却是同时朝东偏转,即相对于空气出发时的方向向右偏转。
同理,空气自极地向赤道方向移动时,空气向东的速度很小。
向赤道方向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原来很小的向东的速度,而地球向东的线速度一直在增大,于是,空气相对于地球向西偏转,相对于空气的出发时的方向,也向右偏转了。
在南半球同理可推出是向左偏转了。
如果没有地球的旋转,风或洋流将会径直从极地流向赤道。
地转偏向力存在条件:非赤道地区对于地面拥有水平运动方向速度分量的物体地转偏向力的大小计算:f=2mvωsinφ(后附证明)m为物体质量,f为地转偏向力的大小,v为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分量,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sin是正弦函数,φ为物件所处的纬度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实验器材】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
水、清水,红墨水等。
【实验步骤】
1、为了观察地转偏向力,可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
记录:红墨水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
2、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红墨水,你就会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
记录:发现红墨水留下向右偏转的墨迹。
3、同样将地球仪倒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从南极上向下看观察。
记录:可发现墨迹向左偏转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