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的腧穴是()A.少商B.中冲C.商阳D.少冲2.3.首倡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秦越人C、巢元方D、陈无择4.下列灸法中,具有回阳救逆、固脱作用的是()A、隔附子饼灸B、隔盐灸C、隔姜灸D、隔蒜灸5.名词解释:祛邪6.名词解释:雀啄灸7.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进针法是()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8.试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9.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A.肝B.心C.脾D.肾10.正治与正护法,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甘味药不具有的作用是()A、中毒解救B、正气虚弱C、久泻滑肠D、调和药性12.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范围是什么?13.下列关于寒证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病室向阳,温暖B、中药汤剂宜热服C、宜多食新鲜瓜果D、注意防寒保暖14.擦法最主要的作用是能使治疗部位()。

15.成人手法的基本要求是()A、轻快柔和、平稳着实B、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血运深透C、持久、有力、平稳、深透D、柔和、平稳、不浮不滞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小肠有哪些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基本行针手法有()、()。

3.五行中火的特性是能源()A、曲直B、炎上C、稼穑D、从革4.出现动则气喘等症,多因()A.肺气虚弱B.肾不纳气C.水气凌心D.肝火犯肺5.名词解释:得气6.7.治疗中风脱证宜用()A、隔蒜灸B、隔附子饼灸C、隔姜灸D、隔盐灸8.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A.耳屏B.耳舟C.耳甲D.耳垂9.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A、药味的增减B、药量的加减C、剂型的更换D、药味、药量均变化10.咳血首选下列何穴()A.尺泽B.列缺C.鱼际D.孔最11.下面哪一种手法不属于推拿手法()A.摆动类手法B.振动类手法C.挤压类手法D.端提接骨12.()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他首创的“猪胆汁导法”成为迄今最早的灌肠术。

中医护理学基础z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z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z试题及答案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结合中医学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学科,旨在通过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工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以下是一份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是什么?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气血津液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药物治疗答案:D3. 中医护理中“辨证施护”的含义是什么?A.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法B.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调整护理方法C. 根据患者的喜好调整护理方法D. 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调整护理方法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5.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三、简答题6. 简述中医护理中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护理中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养结合。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饮食调护: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提供适宜的饮食建议,如药膳、食疗等。

- 情志调护: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 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体质。

- 药物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辅助疾病治疗。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可以对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护理原则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希望考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得奠基人就是(1华佗).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得就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就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得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得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就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与(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就是一部营养学专著.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得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得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得奠基人就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得医家就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得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药物学巨著就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得就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得著作就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得著名医家就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得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得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得护理,都做了详细得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得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得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得发生。

新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新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奥鹏】-[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阴阳之中复有阴阳,说明了
A、阴阳的普遍性
B、阴阳的关联性
C、阴阳的相对性
D、阴阳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C
第2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等,大多是因为
A、肾阳虚弱
B、肾阴不足
C、脾之运化失健
D、肾中精气不足
正确答案:D
第3题,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
A、天宗
B、肺俞
C、风门
D、厥阴俞
正确答案:B
第4题,下列以固定标志取穴的是
A、颊车
B、下关
C、听宫
D、印堂
正确答案:D
第5题,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胃经
B、三焦经
C、胆经
D、膀胱经
正确答案:A
第6题,命门穴位于
A、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
题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阴阳之中复有阴阳,说明了
A.阴阳的普遍性
B.阴阳的关联性
C.阴阳的相对性
D.阴阳的斗争性
答案:C
2.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等,大多是因为
A.肾阳虚弱
B.肾阴不足
C.脾之运化失健
D.肾中精气不足
答案:D
3.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
A.天宗
B.肺俞
C.风门
D.厥阴俞
答案:B
4.下列以固定标志取穴的是
A.颊车
B.下关
C.听宫
D.印堂
答案:D
5.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胃经
B.三焦经
C.胆经
D.膀胱经
答案:A
6.命门穴位于
A.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B.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C.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D.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答案:B。

中医护理学基础a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a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是什么?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气血津液学说D. 八纲辨证学说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护理3. 中医护理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什么?A. 预防疾病B. 治疗已病C. 治疗未病D. 预防和治疗疾病4. 在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护理方法?A. 针灸B. 推拿C. 拔罐D. 手术5.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A. 七情内伤B. 六淫外邪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6.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是指什么?A. 望、闻、问、切B. 听、触、问、切C. 望、闻、问、触D. 望、闻、触、切7. 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护理技术?A. 药膳调理B. 情志护理C. 物理治疗D. 音乐疗法8. 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八法”中的内容?A. 汗法B. 下法C. 和法D. 补法9. 在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药物制剂?A. 汤剂B. 丸剂C. 散剂D. 胶囊10. 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护理操作?A. 艾灸B. 刮痧D. 输液答案:1-5 A D A D D6-10 A C D B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包括哪些?A. 针灸B. 推拿C. 拔罐D. 艾灸E. 刮痧1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制剂形式有哪些?A. 汤剂B. 丸剂C. 散剂D. 膏剂E. 片剂13.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情志护理方法包括哪些?A. 音乐疗法B. 心理疏导C. 环境调节D. 饮食调理E. 运动疗法14.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理方法包括哪些?A. 药膳C. 饮食禁忌D. 饮食调配E. 饮食定时定量15.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物理治疗技术包括哪些?A. 拔罐B. 刮痧C. 艾灸D. 热敷E. 冷敷答案:11 ABCDE12 ABCDE13 ABCE14 ABCDE15 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答案

1.《周礼·天官》所记载医事制度中,除医师外还兼有护理职能的专职人员是()A.士B.府C.史D.徒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4.创造“五禽戏”的医家是()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葛洪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B.《刘涓子鬼遗方》C.《千金方》D.《外台秘要》6.关于古代医家说法错误的是()A.“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孙思邈。

B.扁鹊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C.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

D.李杲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

7.《瘟病条辨》的作者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陈耕道8.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于()A.1979年B.1984年C.1993年D.1995年9.首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护士职业考试是在()A.1994年B.1995年C.1996年D.1997年1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出自()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养生延命录》D.《饮膳正要》1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过喜”会出现()A.气上B.气缓C.气消D.气乱12.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葛洪13.阐述病源学的专著是()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14.《皇帝内经》成书于()A.夏至春秋时期B.战国至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五代时期15.《诸病源候论》成书于()A.夏至春秋时期B.战国至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五代时期16.关于《脾胃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当保持清静,精神愉快B.宜常服淡渗利尿之方药C.不宜吃酸、咸、苦、辛等食物 D.切忌大喜大悲等情志剧烈变化17.《瘟疫论》的作者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陈耕道18.《温热论》的作者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陈耕道19.吴尚先于1870年刊行的外治法专书是()A.《外科精义》B.《外科正宗》C.《理瀹骈文》D.《医药卫生录》20.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是在()A.1994年B.1995年C.1996年D.1997年二、多项选择题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说法正确的有()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思则气结2.“五禽戏”所模仿的五种动物是()A.虎B.鹿C.猴D.猿E.鸟3.出自宋金元时期的著作有()A.《太平圣惠方》B.《睥胃论》C.《饮膳正要》D.《瘟疫论》E.《温热论》4.钱襄著有我国最早的中医护理专著《侍疾要语》,其被收入()A.《外科正宗》B.《证治准绳》C.《养生三要》D.《棣香斋丛书》E.《娄东杂著木集》三、简答题1.简述护理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主观填空题、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A. 药味的增减满分:1 分2. 下列各项,属于相克关系的是A. 木和土满分:1 分3. 劳神过度最容易损伤下列哪些脏腑B. 心脾满分:1 分4. 劳力过度最容易损伤人体的B. 血满分:1 分5. 下列哪项是风邪的致病特点D. 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及肌表等部位满分:1 分6. “十八反”中与藜芦不相反的药物是C. 党参满分:1 分7. 奇恒之腑不包括以下哪项D. 胆满分:1 分8. “一夫法”又称为D. 横指同身寸满分:1 分9.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C. 酸味食物满分:1 分10. 针刺一侧环跳、阳陵泉、悬钟穴最宜选择B. 仰靠坐位满分:1 分11. 位于颅底外缘,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穴位是C. 风池满分:1 分12. 下列哪项不是湿邪的致病特点D. 性凝滞满分:1 分13. 针刺后若不得气,可施行一定的手法促使得气,称之为A. 催气满分:1 分14. 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 元气满分:1 分15. 中脘穴位于D. 脐中直上4寸满分:1 分16. 下列哪项不属于表证的症状C. 咳痰黄稠满分:1 分17. 下列哪项是湿邪的致病特点A. 常可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皮肤干涩,等症满分:1 分18. 根据体质的不同,来确定治疗、护理的原则的是C. 因人制宜满分:1 分19. 下列哪项不是痰饮的致病特点C. 易袭阴位满分:1 分20. 下列各项,属于阳的是A. 运动的满分:1 分、简答题(共4 道试题,共40 分。

)1. 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满分:10 分2. 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49414】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49414】
13.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辛、甘、温 B.咸、苦、寒 C.甘、辛、凉 D.辛、苦、热
14.大黄取其攻下作用时煎法为 A.先煎 B.冲服 C.后下 D.溶化
15.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辛味食物 B.咸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16.顺应四时调阴阳,宜“早睡早起”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2.举例说明腧穴的治疗作用。(每个作用举一个例子) (1)近治作用。如眼周的晴明、承泣、四白、攒竹、丝竹空等穴均可治疗眼疾。(2)远治作用。 如合谷不仅能治上肢、头面疾患,而且可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甚至对人体免疫反应、防卫方面 都有很大作用。(3)特殊作用。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3.简述太溪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作用。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归经:输穴、原穴。 主治:(1)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2)月经不调、遗精、阳痿;(3) 咳嗽、气喘、胸痛、咯血;(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5)腰背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名词解释 1.扶正 就是运用扶助正气的各种治疗与护理手段,如药物、食疗、锻炼、精神调理等方法,增强患者体质, 增强抗病能力,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患者。
2.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3.七情 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是单味药的应用,其他是药与药之间 的配伍关系。
4.舌诊主要观察和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舌苔
5.药味的加减,如果改变了,必然使方剂的主治和功效发生根本改变。 君臣配伍关系
6.各种辨证的总纲为。
八纲辨证
7.心气虚的护治原则是,心血虚的护治原则是。 补益心气;养血安神
8.健胃药的服药时间应在,消导药的服药时间应在。 饭前服;饭后服

2023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

2023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

科目: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名称:2023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满分:100 单选题ADCAA DCDDB ABABD AABDB1.“血之余”指的是(分值:1分)A.发B.骨C.皮D.爪2.气机升降的枢纽是(分值:1分)A.肝肺B.肺肾C.肝胆D.脾胃3.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分值: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4.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分值: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5.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分值:1分)A.心的功能B.脾的功能C.肝的功能D.肺的功能6.下列哪项不是湿邪的致病特点(分值:1分)A.易阻遏气机B.性粘滞C.性趋下D.性凝滞7.下列哪项病邪只能作为外感病因(分值:1分)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8.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分值:1分)A.自汗B.盗汗C.大汗D.战汗9.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分值:1分)B.辛味C.苦味D.涩味10.下列哪项不是确定升降沉浮的依据(分值:1分)A.药物气味B.药物归经C.药物质地D.炮制配伍11.具有发散、行气之功效的是(分值:1分)A.辛味食物B.甘味食物C.酸味食物D.苦味食物12.患者女,38岁,临床表现可见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满窜痛,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

此证属(分值:1分)A.肝阳上亢B.肝郁气滞C.肝火炽盛D.肝阴虚13.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划分中正确的是(分值:1分)A.四肢的外侧为阳,内侧为阴B.脏为阳,腑为阴C.腹为阳,背为阴D.五脏之中,心肺为阴,肝脾肾为阳14.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的是(分值: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5.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分值:1分)A.元气B.宗气C.津液D.血液16.与津液的输布排泄关系最密切的三个脏腑是(分值:1分)A.肺脾肾B.肝脾肾C.肺心肾D.肺脾肝17.六淫中,具有“善行而数变”致病特点的是(分值:1分)A.风邪B.寒邪C.湿邪18.经常主“阳虚、气血两虚”的舌色是(分值:1分)A.淡红舌B.淡白舌C.红舌D.绛舌19.方剂中有引经作用的药物为(分值:1分)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20.关于汗法的护理要点不正确的是(分值:1分)A.饮食宜清淡B.可多食梨、西瓜等水果C.患者宜避风寒,禁冷敷D.汤药宜温服填空题21.所谓治未病,包括()和()两方面内容。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49414】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49414】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年 7 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 49414】
及胎儿的充养均依赖营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统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当心,肝,脾三脏上 述功能失调时,亦往往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常见的心脾两虚证,因化血无源,或思虑太过,心 血暗耗,而月经量减少,衍期或经闭,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月经淋漓不止,若脾气虚而中 气下陷,还可导致胞宫脱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致血瘀不行,则经闭,或血瘀胞中等。
7.清泄胃热首选的腧穴是 A.冲阳 B.内庭 C.丰隆 D.胃俞
8.劳力过度最容易损伤人体的 A.气 B.血 C.精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年 7 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 49414】
D.津液
9.属神气不足的是哪项 A包括 A.食积 B.诸痛 C.肝胆病 D.疟疾
3.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的腧穴是 A.天宗 B.肺俞 C.风门 D.厥阴俞
4.下列以固定标志取穴的是 A.颊车 B.下关 C.听宫 D.印堂
5.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胃经 B.三焦经 C.胆经 D.膀胱经
6.命门穴位于 A.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B.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C.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D.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4.舌诊主要观察和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舌苔
5.药味的加减,如果改变了,必然使方剂的主治和功效发生根本改变。 君臣配伍关系
6.各种辨证的总纲为。 八纲辨证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年 7 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 49414】
7.心气虚的护治原则是,心血虚的护治原则是。 补益心气;养血安神 8.健胃药的服药时间应在,消导药的服药时间应在。 饭前服;饭后服 9.每次刮治时间,以分钟为宜。 20~25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自考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自考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选题1. 中医护理学是结合了哪两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A. 中医学与护理学B. 西医学与护理学C. 药学与护理学D. 心理学与护理学答案:A2.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预防为主B. 整体观念C. 个体化治疗D. 中西医结合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A. 饮食调理B. 情志调摄C. 药物外敷D. 外科手术答案:D4.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气”是指什么?A. 寒、热、温、凉B. 春、夏、秋、冬C. 风、寒、暑、湿D. 酸、苦、甘、辛答案:A5.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哪个系统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A. 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C. 神经系统D. 消化系统答案:C二、多选题6. 中医护理学在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针灸B. 拔罐C. 推拿D. 刮痧答案:ABCD7.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情志调摄方法包括:A. 音乐疗法B. 芳香疗法C. 色彩疗法D. 心理疏导答案:ABD8.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理原则包括:A. 五味调和B. 四气调和C. 药食同源D. 饮食有节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中医护理学强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

()答案:正确10. 中医护理学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情志来治疗。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概念。

答案: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2. 请列举中医护理学中的几种常用护理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中的常用护理方法包括针灸、拔罐、推拿和刮痧。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拔罐通过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推拿通过手法按摩来缓解肌肉紧张,刮痧通过刮拭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结束语:通过本次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预防为主D. 随机应变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中医特色D. 西医护理理念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评估的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统计学方法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计划的内容?A. 护理诊断B. 护理措施C. 护理评价D. 治疗方案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A. 药物治疗B. 非药物治疗C. 西医护理技术D. 中医特色技术答案:C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评价的内容?A. 症状改善B. 体征改善C. 生活质量D. 西医指标答案:D二、填空题7.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为主、因人施护8. 中医护理评估的四大诊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切诊9. 中医护理计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10. 中医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中医护理技术、西医护理技术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中医特色。

整体观念体现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辨证施护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中医特色体现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技术和方法,发挥中医优势。

12. 简述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

答案: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肤色、舌象等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嗅闻患者的呼吸、咳嗽、排泄物等来获取病情信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生活习惯等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按压穴位等来判断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五行
答案: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23.七情
答案: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
24.方剂
答案:方剂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遵循组方原则,选择若干味药物通过配伍而组成的,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组成
25.动留针法
28.简述太溪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作用。
答案:答案:太溪穴定位:在足内侧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归经:足少阴肾经
主治:①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②月经不调、遗精、阳痿③咳嗽、气喘、胸痛、咯血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腰背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29.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案:答案: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在临床上,风邪侵袭人体,常可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为患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而言。(3)风性主动。风邪所致病变常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如在临床上所见到的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症状,就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常是外感病邪致病的先导,其它诸邪如寒、湿、燥、热等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临床上常可见到有风寒、风湿或风热等挟杂为患的情况。
答案:补益心气、养血安神
38.健胃药的服药时间应在##,消导药的服药时间应在##。
答案:饭前、饭后
39.每次刮治时间,以##分钟为宜。
答案:20-25
以下内容可以删除:
(一)非标准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从标准劳动关系发展而来。标准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契约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需求增大。因为,在工业、机械制造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下,固定用工制度、长期就业合同是主流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但随着商业、服务业的不断扩大,简单、统一的传统就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自身需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形式灵活、富于弹性的就业形式,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就应运而生。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来雇佣非核心员工,弹性用工能够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追逐利益最大化。“企业想要更好的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的运用必须要有弹性,也就是劳动弹性化。”
答案:针刺入腧穴得气后,让其留置穴内,在留针期间每隔一定时间行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
三、问答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26.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具体说明。
答案: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主持月经: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月经的来潮,所以胞宫有主持月经的作用。(2)孕育胎儿:胞宫是女性孕产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气血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故主孕育。
D.疟疾
答案:A
11.治疗遗精遗尿的药物多具有
A.苦味
B.辛味
C.咸味
D.涩味
答案:D
12.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所治病证
B.五行理论
C.阴阳理论
D.脏腑经络理论
答案:A
13.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辛、甘、温
B.咸、苦、寒
C.甘、辛、凉
D.辛、苦、热
答案:B
14.大黄取其攻下作用时煎法为
A.先煎
B.冲服
33.胃经的络穴是##,脾经的输穴是##。
答案:丰隆、太白
34.舌诊主要观察##和##两个方面的变化。
答案:舌质、舌苔
35.药味的加减,如果改变了##,必然使方剂的主治和功效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君臣配伍关系
36.各种辨证的总纲为##。
答案:八纲辨证
37.心气虚的护治原则是##,心血虚的护治原则是##。
30.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哪几方面?
答案: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
四、主观填空题(共9道试题,共20分)
31.女子胞的功能主要与以下三方面生理因素有关##、##、##。
答案:肾中精气、冲任二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32.气的功能有##,##,##,##,##,##。
答案: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A.去除义齿、发卡等物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注意保暖
D.用力按压抽搐肢体
答案:D
19.隔姜灸常用于治疗
A.风寒痹痛
B.瘰疬
C.中风脱证
D.肿疡初起
答案:A
20.不宜运用拿法的部位是
A.颈项部
B.腹部
C.四肢部
D.腰骶部
答案:D
二、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20分)
21.扶正
答案:扶正,就是运用正气的各种治疗与护理手段,如药物、食疗、锻炼、精神调理等方法,增强患者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患者。
27.举例说明腧穴的治疗作用。(每个作用举一个例子)
答案:1.近治作用,如眼周的睛明、承泣等穴均可治疗眼疾
2.远治作用。如合谷不仅能治上肢、头面疾患,而且可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甚至对人体免疫反应、防卫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3.特殊作用,针灸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穴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又可使之3.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
A.天宗
B.肺俞
C.风门
D.厥阴俞
答案:B
4.下列以固定标志取穴的是
A.颊车
B.下关
C.听宫
D.印堂
答案:D
5.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胃经
B.三焦经
C.胆经
D.膀胱经
答案:A
6.命门穴位于
A.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B.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C.后下
D.溶化
答案:C
15.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辛味食物
B.咸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答案:C
16.顺应四时调阴阳,宜“早睡早起”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C
17.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要区别是
A.心悸
B.胸闷
C.畏寒肢冷
D.气短
答案:B
18.对于神昏抽搐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C.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D.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答案:B
7.清泄胃热首选的腧穴是
A.冲阳
B.内庭
C.丰隆
D.胃俞
答案:B
8.劳力过度最容易损伤人体的
A.气
B.血
C.精
D.津液
答案:A
9.属神气不足的是哪项
A.面色无华
B.两目晦暗
C.形体赢瘦
D.精神不振
答案:D
10.弦脉的主病不包括
A.食积
B.诸痛
C.肝胆病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阴阳之中复有阴阳,说明了
A.阴阳的普遍性
B.阴阳的关联性
C.阴阳的相对性
D.阴阳的斗争性
答案:C
2.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等,大多是因为
A.肾阳虚弱
B.肾阴不足
C.脾之运化失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