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东北抗联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坛
2007年第3期
略论东北抗联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郭蓓
【内容提要』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坚持
时间最长,斗争艰苦卓绝,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
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关键词』东北抗联历史地位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早在“七·七”事变之前,东北抗日联军就已
发展到10个军和1个独立师①,近3万人,而且已经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6年的战斗,对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2月起,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11军的先后组成,形成
了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四大游击根据地,将东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推向高潮。
一、东北抗日战争牵制大最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毛泽东在谈到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向题时说:“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的作用,就是配合正
面战场的作用,而且由于中国正面战场的特殊情况,敌后战场的作用显得更重要”,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
战争就正是处于这样重要的地位。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战的战略任务,由全国抗战前的单独作战,变
为打击与牵制日军配合关内抗战。东北抗日联军主动出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到处打击敌人。
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是整个敌后战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和
北满省委及各抗联部队,纷纷发表“公告”、《告同胞书》等文件,号召人民群众和抗联部队积极主动出击,
破坏铁路、桥梁、电站、煤矿及各种工程设施,在敌人后方掀起了一个新的抗日高潮。从“七·七”事变
到1946年初,日军在东北阵亡约4.6万人②。使日军在大举进兵关内的同时还不得不向东北增兵。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
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
人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一份力量。至其给整个敌军敌国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
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③。
日寇一再制定“二年”、“三年”、“五年”的“治安肃正”计划,动用大批兵力和经费进行“讨伐”。至1936
年,日军消耗了14亿元军费,伪军用于“讨伐”的经费也占其军政部总开支的34.6%以上。到“七·七”事变
前,日本以陆军近1/4的兵力和伪

军10万人进行“讨伐”,仍未解决占领东北后的治安何题。正如朱德所
指出:“东北同胞,组织了数万人民革命军和义勇军,不让日本强盗在那里安然开发资源和利用市场。相
反地,日本强盗为了维持东北的‘治安’,却要派极大的军队,耗费了许多有生力量和每月数万万的军
费’,④。1938年内,抗日活动“通化境内由于泉雄户杨靖宇‘匪’之跳梁,辑(集)安县境内成为该省之第一痛
肿地带,时常发生袭击集团部落、隧道工事、突袭‘讨伐’队事件”等等⑤。
东北抗战削弱、钳制了敌人,据巴黎(救国旬报》第9期载:日满官方承认,自“七·七”事变到1933年
2月止,‘旧满阵亡总数为6541人”。日本关东军头目本庄繁承认:“要清除东北敌军,非用3年工夫、10
【作者简介』郭蓓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第六中学高级教师吉林长春130000
·50·
略论东北抗联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万精兵不可’,⑥。日本陆军省承认:“自满洲事变爆发,昭和六年九月至十年来,关东军战死者4200人,伤
病者171359人。”后来又宣布“一切其总数在17万之多”⑦。
二、东北抗日联军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光辉体现
1936年6月,日本在修订后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中规定,“陆军以苏联远东兵力为目
标”,“作战计划,始终以对苏作战为主体”⑧,进而向苏军实施“歼灭性的突击’,⑨。日本进攻苏联的计划始
终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北抗日战争拖住了关东军,打乱了其战略布局。正如日本外交史所承
认的,“由于满洲人民的反满抗日斗争……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整备对苏战略体制,始终也
未得进展。到了1934年,扫荡、讨伐告一段落,便想转人对苏战争准备,但从此时起,满洲的抗日部队大
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关东军仍不得不继续应付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0。在日军先后挑起
的“张鼓峰”与“诺门坎”事件中,东北抗联各路军都在日军后方积极开展游击战,主动出击、牵制和打击
日军,从战略上配合了苏军的卫边作战。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指挥李兆麟,为此曾荣获苏联的红旗
勋章⑧。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仍深陷在中国战场中不能自拔。中国与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使苏联避免
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从而使苏联能从远东地区训练、抽调大批兵力西进。苏联对日宣战后,少数抗联人员
担任向导,保证了苏军的顺利开进。分散于东北各地的抗联游击队也纷纷出击,配合苏军作战。抗联主力
则有计划地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仅1个月时间,即建起了一支4万人的东北人民自卫军。

从而为配
合苏军作战和接应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东北抗日联军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东北军民在14年的抗日斗争中,进行了数万次战斗,逐步摸索出一套以少胜多的游击战术。突出的
特点是长于夜战,善于伏击,巧于计谋,常常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地攻城夺镇,截袭敌人各种车辆,毁坏敌
人警备与交通设施,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获取各种军用物资,使日伪军闻风丧胆。在与强敌遭遇或围攻,
战局不利时采用“迂敌侧后’、“抢占制高点”、“毙敌主官’等战法,使局势转败为胜。对每种战术的运用也
是采取多种形式,仅伏击战就有“待机伏击”、“诱敌伏击”、‘旧袋式伏击”等等。夜袭战术的运用也是灵活
多变,有“突袭”、“偷袭”、“奔袭”、“强攻”等。这些游击战法,不仅有效地打击了敌人,而且为我军游击战
略战术宝库增添了瑰宝。抗日部队‘旧益发展和活跃”,使得日伪统治者日夜不得安宁。。抗联部队还经常
袭击敌人的交通运输线。1934年8月8日至23日间,中东铁路线列车被颠覆16次,车站被袭击91次,
路轨被破坏41次。日伪军伤亡102人。1935年7月至10月间,抗联部队在图佳线地区出动134次,交战
69次。。日本关东军为了应付抗日联军的不断袭击,全部分散驻守在各地与抗联作战。
四、东北抗联战士的爱国热忱、斗争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武装经常露宿山林荒野,顶风冒雨,爬冰卧雪。他们经受了多年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的考验,保
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抗联许多指战员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女英雄赵一曼,负重伤被俘,受酷刑,
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杨靖宇在率部突围时,壮烈牺牲,就连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也极其敬畏,杀害杨靖宇
的日军指挥官也剖腹自杀。抗联5军冷云等8名女战士,遭敌包围,宁死不降,毅然跳进乌斯浑河英勇就
义。义勇军旅长老双胜(祁永全)组织千余人的抗日武装,战斗在东南满一带,至1940年冬,只身1人突围
进人新开岭山区,在一棵青松下冻饿而死。李兆麟写的《露营之歌))是抗联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歌中写道: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翻翻,冷气袭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北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以消减,
全民族,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东北抗日义勇军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不甘心当亡国奴,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

·51·
东北史地2007年第3期
五、东北抗联为解放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后,东北抗联与苏联远东军建立协同作战的关系后,为苏军进军东北准备了有重大军事价值
的情报。抗联派出的侦察小分队达300人次以上,侦察范围达东北地区30余县,基本摸清了日伪军在中
苏边境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17个筑垒地域的防御体系。对这些筑垒的位置、工事结构、坚固程度、人员
住所、火力配备、弹药库、粮食储备、供水系统、发电站及反坦克壕、飞机场、桥梁等军事设施都侦察得十
分清楚。战前由苏联最高统帅部绘制成《边境地带敌防御工事详图》,下发到连以上军官人手1册,该书
的基本资料大都是抗联小分队所提供的。抗联还以多种形式协同苏军进军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早在7
月下旬,抗联就派出数百名指战员组成小分队,空降到牡丹江、磐石、长白、海拉尔、满洲里、鲁北、开鲁、
索伦、赤峰等18个地区,进行战前侦察,并引导苏军开进,保证了苏军迅速歼灭关东军,为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八一五”东北光复初期,又协同苏联红军及八路军、新四军,最后击败日寇,解
放了东北。因此,苏军在进军东北时,将一部分抗联同志分别配备到各野战军任向导。另一部分抗联人员
则分到各地区卫戍部队担任负责工作,协助苏军在收复的失地清除敌伪残余,维持地方治安。抗联指战
员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先机进人东北,在这里恢复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
里便组建了近7万人的武装队伍。
六、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树立了崇高的威信。由于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地下
斗争,至1945年10月,中共党的基层组织在东北地区计有8个地委、50余个市、区、县委,使八路军、新
四军建立东北解放区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东北的解放,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使共产党在解放战争
中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使中国革命的胜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东北解放区的建立,也是东北抗日战
争所结出的最丰硕成果。
注释
①第11军是在1937年10月建立的,可以不计在内。
②《军史资料》,1987年第4期。
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42页。
④《朱德选集》,第44页。
⑤《日本眼中的东北抗日联军》,第31-32页。
⑥转引自巴黎《救国旬报》,1935年第13期。
⑦(大同报),1936年3月20日。
⑧[日1信夫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601页。
吼苏]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1页。
⑩《日本外交史》下册,第602页。
⑧黄玉章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杭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7页。
⑩伪满治安部编:《满洲国警察史》,第821页。
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
责任编辑:乐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