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0 《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课《小石潭记》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课《小石潭记》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课《小石潭记》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代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有《柳河东集》《河东先生集》等。

其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后,在永州司马任上创作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即《永州八记》之一)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是传世的经典名篇。

另外,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千古名诗《江雪》。

2.《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内容主题《小石潭记》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隽永、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以游览的行踪为序,移步换景,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周围景物的幽清冷峭之美,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关键字词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西,向西。

名词作状语)行百二十步,隔篁(篁huáng,竹)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乐,为……而乐,为……感到愉悦,意动用法)之。

伐竹取道,下(下,向下,名词作状语)见小潭,水尤(尤,特别)清冽。

全石(全石,完整的石块,整块石头)以(以,把)为底,近岸,卷石底以(以,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出,为(为,成为)坻(坻chí,水中高地),为屿(屿,小岛),为嵁(嵁kān,不平的岩石),为岩(岩,悬崖峭壁)。

青树翠蔓,蒙(蒙,覆盖)络(络,缠绕)摇(摇,摇曳,摇动)缀(缀,牵连,缀连),参差(参差cēn cī,参差不齐)披拂(披拂,飘摇,飘拂)。

潭中鱼可(可,大约)百许(许,左右,表示约数)头,皆若空(空,在空中,凭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澈,穿透),影布石上。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0课、小石潭记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怡.然(yǐ)翕忽.(hé)卷.石底以出(quán)B.差.互(cī)为坻.(chí)悄怆.(chuànɡ)俶.尔远逝(chù)C.青树翠蔓..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翠绿的藤蔓)可.百许头(大约)斗折D.以其境过清.(凄清)水尤.清冽(格外)悄怆幽邃..(幽静深远)2、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亚夫军细柳,以.备胡。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3、选出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A、全石以为底(我认为小潭的底部是整块石头)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久停留)4.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影.布石上(映)C、斗折蛇行..(像蛇爬行一样) D、不可久居.(居住)(2)、《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冽.()坻.()缀.()翕.()怆.()邃.()佁.()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如鸣.佩环()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③潭中鱼可百许.头()④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⑥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句子。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斗折.蛇行()其境过清.()6.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哪些实景?7.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8.游览到最后,作者怡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是什么心情?我们怎样理解?(二)山中与裴秀才书王维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②者,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

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一、填空(8分)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三、理解性填空(8分)1、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2、《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心情愉快的句子是:3、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4、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四、内容理解(9分)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D、其岸势犬牙差互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五、对比阅读(11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精选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精选题含答案

4. 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 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乐、悲(由乐到悲)。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 乙文论道,重在议论,观点鲜明。甲 文记游,侧重描写、抒情,请从表达方式 的角度,谈谈甲文这方面的特点。(4分 )
甲文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写了小石潭的石、水以及周围的景物, 流露了“下见小潭”之“乐”、赏鱼之 乐以及看到小潭“四面竹树环合”的 “凄清”“悄怆”之情,正是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 轻快迅疾的样子)
(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3)悄怆幽邃(
凄凉

(4)隶而从者(
跟随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技 和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 齐,随风飘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通用5篇)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通用5篇)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练习题了,借助练习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一份好的练习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篇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注音:篁(huáng) 佩(pèi) 洌(liè) 坻( chí )屿( yǔ )佁(yǐ) 翕( xī ) 邃( suì)寥( liáo ) 俶( chù ) 怆( chuàng ) 嵁(kān)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下见小潭看见⑵隔篁竹竹林⑶如鸣佩环好像⑷心乐之以……为乐⑸水尤清洌格外清澈⑹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动词而,表承接,不译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翠蔓:翠绿的茎蔓蒙:覆盖络:缠绕摇:摇动缀:连结⑻参差披拂高低不平⑼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大概左右⑽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向下映⑾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⑿俶尔远逝忽然⒀似与游者相乐嬉戏,逗乐⒁潭西南而望向西南⒂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使……寒悄怆:忧伤的样子幽:幽静邃:深远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凄清,冷清停留副词,就代词,指小石潭的景物连词,表顺承,不译离开⒅隶而从者随从跟随三、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_《全唐文》,作者_柳宗元_,字__子厚__,唐代__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可以引导同学们先掌握文章线索,再来理解文章内容,进而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游记的线索:发现小潭(闻声、见形)→观赏潭中景物(水、石、树、鱼)→远望小潭源头(溪身、岸势)→感受潭边气氛(幽深冷寂)。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试做具体分析。

点拨: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由此感受作者在文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回答本题一定要在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

参考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篁竹”听到淙淙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

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

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边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

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

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

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情,进而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荒远之地的凄凉心情尽显其中。

三、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点拨:本题意在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以及由文章而得到的个人感受,可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解析)

10《小石潭记》(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课文的线索:发现小石深一源中景物一小石裸源流一源中气氛一记录同游者。

解析: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清线索,背诵课文。

二、参考答案文章写最初发现小石潭的时候,说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游鱼的活泼,说“似与游者相乐”。

读到这里,我们便自然地从游鱼联想到作者此时欢悦的心情。

接下来写坐在深上的感受,说“凄神寒骨,悄枪商邃”。

小石深景物的离清与作者心境的凄清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衬托出作者被贬后孤凄悲凉的心境。

解析:由文中“心乐之”“凄神寒骨”等句子可以看出,这些景物描写染上了人的感情色彩,结合作者的经历,就能够分析出作者感情的变化。

三、参考答案:第一问:幽清。

第二问:(示例)很清静,使我忘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身心放松解析:第一问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

四、参考答案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3.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4.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解析:本题的词语都属于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五、参考答案:第一问: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最佳。

这些作品有如下特色:(1)形神毕肖地再现了山水景色的自然美。

如《小石潭记》等一系列游记,非常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腻的工笔描绘,篇篇不雷同,自然景物充满着勃勃生机,画廊式地展现了永州的山水景色。

(2)柳宗元写景,不是客观地模山范水,而是写自己主观感受中的景物。

例如:“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雷福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面静者与心谋。

”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景完全融二为一。

在情景交融之外,他还善于以山水景色自喻。

如《小石城山记》以小石城自喻,用山水景物的特点和遭遇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3、潭上有什么景物?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第02课时)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第02课时)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1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鸣佩环..(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 参差..披拂( )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 悄怆..幽邃( ) 犬牙差.互( )寂寥.无人(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闻.水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崔氏二小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见小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乃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似与游者相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潭西南..(8)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寂寞凄苦之情。

参考答案2重点1.文中从哪些话可以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从“隔篁竹”“伐竹取道”可以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完整版)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于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五、理解课文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卷.石底坻.嵁.犬牙差.互翕.忽佁.然悄.怆幽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隔篁竹篁竹:(2)水尤清冽尤:(3)为坻坻:(4)为嵁嵁:(5)潭中鱼可百许头许:(6)日光下澈澈:(7)佁然不动佁然:(8)俶尔远逝俶尔:(9)往来翕忽翕忽:(10)悄怆幽邃悄怆:邃: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皆若空.游无所依C.似与游者相乐.D.其岸势犬牙差.互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隶而从者( )(2)见:①下见小潭( )②明灭可见( )(3)清:①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4)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明灭可见( )5.请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往(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以其/境过清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______”。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永州八记”是______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2)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①第一段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10课 小石潭记》(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10课 小石潭记》(含答案)

《小石潭记》一、句子默写。

1.文言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2)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5)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雨脚如麻未断绝。

(8)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9)《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词人范仲淹揭示守边将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其中最能表现劳动者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C.不可知其源以其境过清D.心乐之乃记之而去三、填空题。

4.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小石潭记课后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课后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课后习题答案小石潭记课后习题答案《小石潭记》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1. 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 ) ( ) 然不动寂寥( )无人翕( )忽幽邃( ) 犬牙差( )互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 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为坻为屿 B 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 D 尔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7、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 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C 不可久居 (居住)D 影布石上 ( 映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新课标第一网(1)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 (2)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5)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 (6) 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知识点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知识点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知识点及对比阅读(含答案)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隔篁竹..:竹林2.闻.水声:听见3.如.鸣佩环:好像4.伐.竹取.道:砍伐;开辟5.下见.小潭:看见6.水尤清冽...:格外、清凉7.全石以为..底:把…当作…8.卷.石底以出.:翻卷;露出9.为坻.:水中高地10.为嵁.:不平的岩石11.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12.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13....参差披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14.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表示约数15.日光下澈..:向下;穿透16.影布.石上:映照17....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18.俶尔..远逝:忽然19.往来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0....明灭可见....:时隐时现21.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22....寂寥..无人:寂静、寥落23.悄怆..幽邃.:凄凉;深24.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25.不可久居.:停留26.乃记.之而去.:记述;离开2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跟;年轻人二、古今异义1.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闻水声:古:听见今:用鼻子嗅气味3.不可久居古:停留今:住4.潭中鱼可百许头:古:大约今:能愿动词,可以三、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往西)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3.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5.斗折蛇行。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6.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7.心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8.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四、一词多义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②不可.久居: 可以,能够。

2.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由②隶而从.者: 跟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细读课文,填字词,完成下列句子。

①隔_,闻水声,如鸣_。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_。

③日光下澈,_。

④近岸,卷石底以出,为_,为_,为。

⑤青树翠蔓,蒙络____,参差___⑦潭西南而望,_折_行,_可见。

⑧_神_骨,_____幽邃。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①青树翠蔓。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以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⑤明灭可见。

()⑥乃记之而去。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译:_②近岸,卷石底以出译:_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_④往来翕忽。

译:_4.本文选自_____,作者_,朝人,著名的_家。

他因为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为____。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l)小石潭的全貌:_(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__(3)潭上的景物:_6.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答:_7.试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所在。

答:_答案:1.(见课文,略)2.①翠绿的茎蔓②大约表示数量的③向西步行④因为停留⑤忽明忽暗③于是、就离开3.①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②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③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指好像水都没有。

④(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4.《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文学家《永州八记》5.(l)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

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及答案【人教部编八下语文】

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及答案【人教部编八下语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提优练习《小石潭记》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嵁.()佁.然()俶.尔()翕.忽()犬牙差.互()悄怆..()()幽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2)水尤.清冽()(3)为屿.()(4)潭中鱼可.百许头()(5)佁然..不动()(6)影布.石上()(7)往来翕忽..()(8)以.其境过清()(9)乃.记之而去.()()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心乐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因为)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5.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随)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可以)C.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D.以.其境过清(因为)卷石底以.出(来)6.填空。

(1),,,似与游者相乐。

(2)文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3)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10小石潭记(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10小石潭记(含答案)

10 小石潭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A.心乐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因为)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A.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笔墨简洁,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文章抓住特征景物,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流露出作者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愉悦之情。

4.填空。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文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5~9题。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C )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据理臆断欤B.以.其境过清以.我酌油知之C.心乐.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皆若.空游无所依若.屈伸呼吸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凉)(2)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3)凄.神寒骨(使……凄凉)(4)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7.翻译下列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8.课文第二段写了什么景物?品析本段写景的妙处。

答案:游鱼和潭水。

写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佁然”形容小鱼憨态可掬,纹丝不动;“翕忽”刻画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地游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可以引导同学们先掌握文章线索,再来理解文章内容,进而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游记的线索:发现小潭(闻声、见形)→观赏潭中景物(水、石、树、鱼)→远望小潭源头(溪身、岸势)→感受潭边气氛(幽深冷寂)。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试做具体分析。

点拨: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由此感受作者在文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回答本题一定要在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

参考答案:
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篁竹”听到淙淙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

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

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边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

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

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

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情,进而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荒远之地的凄凉心情尽显其中。

三、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点拨:本题意在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以及由文章而得到的个人感受,可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小石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丽幽静。

假如我能坐在潭边,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幽深之美,深深地沉醉其中。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差互
3.其岸势犬牙
..
4.凄.神寒.骨
点拨:本题考查对本文重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把握,回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语境来把握。

参考答案:1.向西 2.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3.像狗的牙齿那样 4.使……凄凉使……寒冷
五、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

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

也可以阅读后世的游记作品,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等,体会其与柳宗元文章风格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①语言精练生动,简洁明快,善用短语,骈散相兼,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②描写细致生动,善于捕捉景色特征,突出表现景色的独特性,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把山水景物的美丽与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满井游记》不但写景,更注意写人,在描绘了满井秀丽的山水之后,自然地写到了寻春的人,使原来的纯粹的早春风光图,一变而成为生机盎然的游春图。

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然、闲适自得的洒脱情怀。

《峡江寺飞泉亭记》通过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记述,把飞泉亭及其景观描写得异常具体形象,不仅写出飞泉亭自身的奇伟秀美,还写出它的环境特色和游人的感受。

读后使人有心胸旷达、怡情悦性的感觉。

这些游记都是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作者愉悦的心情或对山水风光的赞美。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他在被贬谪后,为了排遣郁闷孤寂的心情去游览而写的,欢乐的心情都是暂时的,只要一经凄清的环境触发,就又回到了忧伤、悲凉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