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水与生命教案5篇
![水与生命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d8a7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c.png)
水与生命教案5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再简单的课程,教师也要编写好教案。
书写教案是教师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指导教师有效教学的蓝图,大家是否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呢?下面,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水与生命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水与生命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石缝间生命的主要特点。
2、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通过对重点词、关键句的学习,领会文章的思想。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展现的是对生命的礼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还记得我们做过的阅读《生命生命》吗?给老师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粒掉落在墙角砖缝中的香瓜子。
它的那一股足以擎天憾地的生命力,另作者肃然起敬!我们读者也同样被那香瓜子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
今天我们再学习几种生长在石缝中的植物,去感受一下它们的生命力。
(曾经在一篇现代文阅读训练做过《生命生命》,文章中就出现过一粒在砖缝中的香瓜子,经过拼搏终于发芽、生长,让学生从一种植物走进另一种植物比较容易进入状态,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些生长在石缝间的“生命”?这是怎样的石缝,这是又怎样的生命?明确:小草、蒲公英、松柏。
“不毛的石缝”,“倔强的生命“。
三、研读文本1 、文章中所提到的这些生命和我们日常在公园见到的有什么不同?明确:它们都生长在石缝中,所处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2、讨论:石缝间的生命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异同物种无名的野草小小的山花(蒲公英)参天的松柏自身的特点所处的环境作者的评论给你的启示重点圈划重点词语,环境和评论的划出重点的句子。
3、这篇文章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他们不畏处境的险恶,顽强拼搏,终于羸得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尊严,张扬了生命的活力。
那么作者的本意仅在于此吗?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不仅仅植物会拼搏,动物和人也会如此,很多的生命在面对困境时,都会顽强的生活、顽强的拚搏。
水与生命教案
![水与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64754f242336c1eb95ec0.png)
水与生命教案【篇一:三年级科学上册水与生命 2教案冀教版】水与生命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水为探究对象,引导学生在各自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将已有的认识做较为科学的梳理。
通过“观察水”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中的宽松和愉悦。
通过活动2使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注我们周围的水环境,从小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用什么方法能够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等。
从而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选择问题、搜集整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五种感觉综合感知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描述水的性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怎样发现水的性质的,也能听取别人的发现过程,并能找出其优点和不足。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性质。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学生用五种感官综合感知水的基本性质2.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和人的密切关系,并能以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活动1:水槽、塑料袋、烧杯、牛奶、石块。
拓展活动:水果、水果刀、纱布、杯子、天平。
课时建议: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请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学生:好!教师:看得见,摸得到,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没有它就活不了。
学生:水!教师:我们每天都要用到水,它是我们的老朋友啦!你对水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
(水能喝,能浇地;水能洗衣服;利用水的力量还能发电;水可以灭火;没有水,动植物都会死;水会使铁生锈。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的真多,对于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多看、多想,我们就能多知道一些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观察水。
(二)新课教学◆活动1:观察水1.学生活动教师:同学们都喜欢玩水吧,我们今天就来做一做观察水的游戏。
《水与生命导学案》
![《水与生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8a37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0.png)
《水与生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认识水的作用和价值。
2. 掌握水的循环过程和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珍爱水资源的认识,提高环保认识。
二、导学内容:1. 水在生命中的作用2. 水的循环过程3.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4. 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三、导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水资源珍爱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和关注。
2. 进修:讲解水在生命中的作用,包括生物体的组成、代谢、传递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的循环过程,了解水是如何在地球上不息循环利用的。
4. 探究:通过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举世水资源的现状。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提出珍爱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6. 拓展:鼓励学生开展相关调查钻研,深入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现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导学反馈:1. 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撰写进修心得体会,反馈对本次进修的收获和感悟。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当地的水资源珍爱活动,提高环保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厂、水库等地,深入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3. 鼓励学生开展水资源珍爱主题演讲、绘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六、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资源知识,培养环保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进修中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积极参与水资源珍爱工作,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与生命导学案》
![《水与生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367b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0.png)
《水与生命》导学案
一、导入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哪些?我们每天都需要喝水,用水洗涤身体和衣物,种植农作物也需要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水,地球上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那么,水对于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水与生命》这个主题。
二、观看视频
请观看《水与生命》的视频,了解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你可以做一些笔记,记录下你认为重要的信息或者对于水的看法。
三、小组讨论
将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你认为水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 人类如何珍爱水资源?
3. 你有什么关于水的故事或者经历可以分享吗?
四、展示讨论效果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效果,其他同砚可以进行提问或者补充。
五、阅读材料
请阅读以下材料,了解更多关于水与生命的知识:
1. 水的循环过程
2. 水对于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3. 水污染对于生物的风险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到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没有水,生命将无法存在。
我们作为地球的居民,应该珍惜水资源,勤俭用水,珍爱环境。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水的珍贵,从自身做起,为珍爱水资源做出贡献。
七、作业
1. 思考一下,你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勤俭用水?
2. 画一幅关于水与生命的图片,展示你对于水的理解。
3. 撰写一篇关于水与生命的短文,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
八、扩展阅读
如果你对于水与生命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或者文章,深入了解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懂得珍惜水资源的环保小卫士!。
水与生命教案
![水与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fe73e453610661fd9f40b.png)
《水与生命》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1、通过播放有关水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水与生命》2、让学生举例说出我们和水有哪些接触。
这一环节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因为学生对水的接触很多,一般学生都能说出几个例子,大家都举手发言,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以“老朋友”的身份介绍一下水的特点。
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考察学生课前对水的认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学生交流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勇于发言表示鼓励。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对水做进一步的观察实践。
二、观察水1、观察水的颜色将准备好的弹珠放进装满水的容器中。
教师提示:(1).老师放了什么东西在水中?(2).你是怎么道的?(3).为什么隔着水仍能看见水中的物品。
(4).水是什么颜色的?2、认识水的形状(1).将乒乓球放入玻璃杯中,观察乒乓球的形状。
(2).把水倒入杯中,观察水的形状。
(3).把水倒入其他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
(4).把水倒入塑料袋中,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水形状的变化。
3、闻闻水的气味学生用鼻子闻一下水是什么气味的。
4、品赏水的味道1.让学生带少许饮料。
2.尝尝各种饮料的味道。
3.再尝尝平常所喝的白开水是什么味道?总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的液体。
指名让学生说说:水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对这节课的探究情况作总结,对观察细致全面,善于发现问题的同学和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同学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扬敢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研讨、善于合作的精神,五、拓展延伸记录一天用水的情况。
水与生命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流动。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6a2aa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8.png)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水的重要性,了解水的循环。
2.知道水可以用来滋润植物和动物,了解水在生命中的作用。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的特性和运动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水的作用和重要性。
2.水的循环。
教学难点:1.对水的学科交叉认识的拓展。
2.对不同水体资源类型的学习和鉴赏。
三、教学内容1. 水依赖生命-了解水在生命中的作用•学生可以回答:水对人、植物的生命很重要,你们都需要什么吗?•学生能够有序地描述水的作用,明白水是植物生长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
•学生能够形象地表达动植物需要水的情况,感受生命的重要性。
2. 水的循环-了解水在环境中的流动•了解地球上的水及分布。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实物,从实物中了解水的数量和状态变化。
•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掌握水的自然循环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对水资源的损害。
3. 探索水-探究水的特性和运动形式•能够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探究水的结构和运动形式。
•了解可以通过常见实验揭示水的分子结构和面张力现象。
四、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首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教学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对人、植物的生命很重要,2.引导学生区分不同水体资源类型,例如:海水、淡水、地下水等,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难点:1.可以通过教学实例让学生拓展对水的学科交叉认识。
2.建议在教学中加入常见实验,例如:洗橙子、香蕉等实例来让学生探究水的特性和运动形式。
五、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展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让学生反思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
2. 学习新课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水的循环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
•根据课本内容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水的结构和运动形式。
3. 课堂实验环节•洗橙子实验:让学生用水洗橙子观察水分的流动,了解水的流动形式。
•香蕉实验:让学生将香蕉放在水中,比较水的质量以及了解实际应用中水的用途。
4. 学习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对水资源的环境保护要求。
水与生命说课稿
![水与生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6891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4.png)
水与生命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主要教材是《水与生命》,该教材是一本专为初中生编写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水的循环和保护。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并能举例说明;2.掌握水的循环过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3.了解水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了解如何保护水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内容与方法1.引入水与生命的重要性(使用小组讨论和图片展示)为了激发学生对水与生命话题的兴趣,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先谈谈自己对水的认识,然后通过图片展示水的重要性,如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2.讲解水的循环过程(使用PPT辅助讲解)通过使用PPT辅助讲解,向学生们简要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各个环节。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例子和动画演示,使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3.分析水的污染与影响(使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们介绍水的污染情况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们参与讨论,思考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并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4.学习如何保护水资源(使用小组活动和小结总结)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并向全班分享。
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总结,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说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引入、讲解、分析和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水与生命》,PPT演示、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
五、说教学过程与安排1.导入(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们了解水的重要性。
2.讲解水的循环过程(15分钟)通过PPT辅助讲解,向学生们简要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并结合实际例子和动画演示。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与生命1教案鄂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与生命1教案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8370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4.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与生命1教案鄂教版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水与生命 1教案鄂教版(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与生命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
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图片: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动物在钦水,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等。
2.学生:盘子三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一株盆中的植物。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1.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1)出示图片:a.土地龟裂;b.禾苗旱死;c.斑马钦水;d.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情况的图片。
(看图后学生还可更多地举例)(2)学生讨论,并汇报:动物要喝水,人也要喝水,植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长出新的叶子,没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2.做实验观察植物身体内的水分到哪里去了。
实验一:(1)出示实验器材:盘子三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
(2)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3)实验:用力挤压,看看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里有没有水,有多少水。
(4)学生汇报实验结论:植物的身体内有很多水分。
实验二:(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
(2)观察: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
(3)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
(4)讨论: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5)归纳:水是生命脉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
(三)运用知识: 1.阅读小资料。
2.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怎样使水变清 1教案鄂教版(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怎样使水变清一、教学目的:1.能用感官直接感知浑浊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水和生命》教学设计
![《水和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0b2aa40242a8956bece486.png)
第11课水和生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水与植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初步有观察、记录和对比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3、初步具有克服困难、与人合作的精神。
4、初步具有科学用水和科学饮水的意识和习惯。
5、开展有关水的知识的交流,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水的原有知
识,学生也将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分享和质疑。
学生运用网状图进行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将水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梳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水与植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认识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豆苗若干,自来水
五、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教师问“你认为植物需要水吗?”
学生讨论。
2.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设计植物是否需要水的实验。
包括准备实验和学生实验。
2)指导学生认识到动物植物离不开水。
3)知道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4)让学生自己调查家里大人的饮用水情况,以及班级同学的饮用水种类。
5)阅读书本最后的内容,了解相关的知识。
6)体会与巩固:“如果世界上没有水了,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3.探究活动:我们知道的水
1.讨论并填图:关于水,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呢?把我们了解的有关水的知识填在“网
状图”上。
(投影网状图)
2.汇报交流。
师随机板书学生所知关于水的知识。
3.看板书师生一起从“用途”、“水是什么样的”、“存在”、“和生物的关系”等几个
方面分类整理。
六、板书设计。
2024水与生命说课稿范文
![2024水与生命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bb2c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4.png)
2024水与生命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与生命》,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水与生命》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性质和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水在生命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掌握水对生命维持和发展的作用。
②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水对生命的作用,认识水的重要性。
难点是:引导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发现水在生命中的作用。
学法上,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水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水的实际应用案例、图片资料、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表等教具,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思考我将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展示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水的思考和认识。
比如,展示水对植物的滋养作用,水对动物的生存作用等。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水在生命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水对生命来说如此重要?环节二、实验探究,加深对水的认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观察水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水对植物生命的重要性。
环节三、案例分析,认识节约用水我将给学生呈现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节约用水意义。
五年级上册语文《水与生命》语文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水与生命》语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10d1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c.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水与生命》语文及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水与生命》语文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与生命》语文人体是很奇妙的。
它蕴藏的许多奥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的肌肉、骨骼、皮肤是什么构成的?血液为什么要昼夜不停地流动?人的体温为什么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过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体与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种生物,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命的活动,就是细胞不断分裂、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
可是你知道吗?一般的细胞中至少含有70%的水。
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
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没有我们人,水是生命的摇篮。
有人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加工厂。
人体活动和成长需要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
食物中就含有这些物质。
人体这个工厂可以把食物中的营养加工提炼并储存起来。
谁来完成“加工”的过程呢?是口、胃、肝、脾、肠等消化器官。
这些器官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帮助它们搅碎食物、溶解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血液、淋巴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把营养和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又把肌体活动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相应器官,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
因为不断地吐故纳新,人体才能获得能量、保持活力,才能行动、思考、说话,才能生长、繁育。
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
如果我们把人体比喻为一部灵活的机器,那么这部机器就不能缺少润滑剂。
人体内,泪水润滑眼球,唾液润滑口腔,还有些体液润滑人体的关节,这些“水”很好地保护了身体上的“零件”,使它们运转自如;而皮肤有了水的滋润,才能保持着弹性和光泽。
汽车的水箱也叫“散热器”,为什么要“散热”呢?因为机器运转时会变热、发烫,不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停转、受损,甚至会燃烧、熔化。
水与生命教案
![水与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93c5c680203d8cf2f24d6.png)
水与生命第一部分课前准备活动主办方统一免费配方的材料(1)装有PPT 课件、视频的U 盘或光碟由于课件中有多个视频,如电脑视频不能播放,请按照课件文件夹内的下载软件,以防学校的电脑自带的播放器无法播放视频。
(2)实验瓶装水以及透明水杯实验前将配套的标签纸粘贴在对应种类的水瓶上和杯子上,用于课堂上水实验互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水与生命》科普书籍每个学生配发1本,学生用于课后自行阅读,了解有关水的知识。
(4)pH 试纸每个小学生配发2小包共20张,用于课堂水实验和课后探究。
(5)《课后拓展》折页每个学生1份,用于学生课后根据内容自行开展探究活动。
(6)小学生结业证书每个学生1份,鼓励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宣传水环保知识。
教师自行准备的材料(1)擦拭水渍的抹布或纸巾(2)课前资料阅读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且无可替代的营养物质。
教学重点: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及在人体中所发挥的作用。
学生学会节水,宣扬节水爱水的理念。
教学难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饮用水。
识别市场上包装饮用水的种类。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2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这次给大家上这节水知识科普课的老师,与各位同学们一起学习水知识,认识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在我们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教师:好,来揭晓我们的礼物吧,这是一本科普书籍《水与生命》,介绍了水的常识、水的生理健康功能及水中的营养等内容,待会在我们的课程中也会讲解到这些内容,同学们如果上课没听懂的,可以回家再了解。
还有请大家注意,书本中夹有五张pH试纸,我们暂时先不用管它,后面我会跟大家说它的作用。
现在就辛苦我们的各组组长给大家发礼物吧。
2、水知识第一部分:水的特性(8分钟)。
教师:让同学们把视线从书本上转移到我们的屏幕上,(PPT播放)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水有哪些特性吗?引出知识点——水的形态及分类水在自然界以三种形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db05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6.png)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水对生命的作用。
2.掌握正确认识水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学会正确地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水的定义和特点2.水对生命的重要性3.节约水资源的方法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2.教学素材:水的图片、小动画等3.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利用课件PPT中的图片和动画,引起学生对水的注意。
2.提出问题:“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水与生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步骤二:呈现新知识(20分钟)1.通过课件PPT,向学生介绍水的定义和特点。
包括:“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可以流动,具有融解、溶解等特点。
”2.再通过图片和动画,让学生观察水的形态和运动方式。
3.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水的重要性,以及水对生命的作用。
步骤三:拓展讨论(15分钟)1.利用课件PPT提出问题:“水为什么对生命重要?”2.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与生命相关的方面,如植物生长、动物饮水、人类生存等。
步骤四:知识巩固与展示(20分钟)1.分发学生作业本,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查他们对水和生命关系的理解。
2.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水与生命之间关系的理解。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和节约水资源?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记录下来。
五、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本中的练习题。
2.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和节约水资源”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对水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件PPT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呈现了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水与生命
![水与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e3aa3c6f02768e9951e738c6.png)
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联系。
2、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科学课的探究技能训练。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信息记录单,画(写)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动画,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
通过一组优美的画面和配乐小诗生的探究活动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出对水与生命的研究。
二、交流体验,深化主题
1、提问:地球上什么物体有生命?
2、讨论水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为学生认识水与生命奠基。
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进行个性化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
3、全班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补充相关资料。
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5、得出结论:一切生命现象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
三、反面例证,提高认识
1、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2、交流,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画下来或写
3、展示学生作品。
4、补充缺水资料,渗透节水意识。
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
5、小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意识。
四、续写小诗,加深理解用续写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理解,从诗意中受到美的熏陶。
五、拓展延伸,实践运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b10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7.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2.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描述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3.能够描述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常见水污染物;4.能够采取简单措施保护水资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水与生命”。
将通过主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引入水与生命的概念,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水是生命必备的原理,并对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水的认识。
活动1:“水的重要性”目标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通过观察图片和类比,让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例如,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人没有水喝,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植物没有水,会变成什么样子?活动评估请学生向其他同学解释为什么水对生命很重要。
活动2:“探究水的特性”目标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描述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活动过程1.冰和水的比较:学生观察冰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据此描述冰和水的特性。
2.溶解实验:学生将不同物质(如糖、盐)加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并据此描述水的溶解性。
改进活动将溶解实验扩展为酸碱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酸碱性质以及如何使用 pH 纸测试。
活动3:“全球水资源分布和水污染”目标能够描述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常见水污染物。
活动过程教师介绍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同时,介绍常见的水污染物,并与学生讨论这些物质的来源和对生命的影响。
活动评估要求学生列举几个水污染物,并描述它们可能对生命造成的影响。
活动4:“保护水资源”目标能够采取简单措施保护水资源。
活动过程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节约水资源,如何防止水的污染等,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改进活动请学生制作海报、标语等宣传品,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情境体验和类比等方式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形式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3.开放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想法,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4.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制定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水与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e4860979563c1ec5da7167.png)
水与生命教材分析:《水与生命》是《饮用水》单元的结束课。
以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物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待水与生命的深层次关系。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收集一些水果、蔬菜等植物以及相关材料。
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2、知识与技能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准备:试管数只、小草数根、玻璃杯若干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讨论生命离不开水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一种液体,无色无味,看得见,动物和植物都离不了。
2、启发:你对水有哪些了解?学生在讨论中,肯定会说到水与生命的关系。
教师相机举例说说动物、植物、人与水的关系,并填写活动记录。
3、学生分组交流。
4、各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5、、教师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
二、动手从植物体内挤出水。
动手做:1、学生拿出带来的蔬菜、小草等。
2、每个小组发四只杯子,几只塑料袋,报纸等。
每组学生从蔬菜、水果中挑选出四种,在众多适用的办法中选出1——2种办法,把水从植物体内挤出,分别盛在杯子里。
三、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水量。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吗?我们吃的米饭、面条等食物又含有多少水吗?这些水到哪里去了?2、学生猜测或者查阅资料回答3、教师总结:我们吃的各种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水,补充我们人体的需要。
四、知识拓展1、教师:既然水这么重要,与人体的生命息息相关,保护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2、学生互相交流。
①节约每一滴水。
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c72c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5.png)
篇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人、动物、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2、探究 “水到哪里去了”,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能做到节约用水。
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总结水的性质。
2、清晰,完整的表达观察的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的茎、叶、果实(分组),一盆植物,等。
熟悉学生,和学生一起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与讨论,初步感受“人、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1、师: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几张跟水有关的照片,请注意观察。
课件出示几幅“水与生命”的照片。
问:这些照片反映的是什么? 2、师: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讲的也好。
观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吗? 3、师:讲的真好,人、动物、植物是地球上有生命的物体,它们的生存离不开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水与生命”相关的问题。
4、师:像这样关于“水与生命”的例子,你平时还见过哪些?能不能再举出一些来? 生讨论后任意例举,当学生只是谈到人要喝水时,可问:如果把我们不喝水,能不能从别的食物中获取水分呢? 师: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看来,我们人类,许多动物、植物都需要“喝”水。
没有水,我们将无法生存。
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深入体会生命离不开水 1、提出问题 师: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喝水,对于这件事情,同学们还想研究什么吗? 生:他们为什么需要喝水? 生:怎样喝水? 生:水最后到哪里去了? 师:人、动物、植物怎样喝水,谁知道? 植物怎样喝水,教师引导学生谈,并讲解植物的身体构造。
师:余下的两个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好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水到哪里去了”。
2、探究研讨“水到哪里去了” (1)探究“人和动物喝水后,水到哪里去了” 师:我们先来讨论人类,人喝的水到哪去了?有谁知道? 生:尿、血液、汗、眼泪…… 师:我们喝的水是不是都被排除到体外了呢? 问:动物喝的水到哪去了?能举例说明吗? 生:尿…… 问:动物体内是否也保留了一些水分呢,有没有例子证明一下? 生:杀鸡时,有血,肉里面也有水分。
《水与生命》说课稿
![《水与生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5797e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0.png)
《水与生命》说课稿
《水与生命》说课稿
《水与生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
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
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
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还将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
2.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3)情感目标: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点
●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和人的密切关系,并能以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
二、说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对科学这门开放性的课堂还没有习惯,放不开手脚,不知道实验的时候该干什么,有的学生很容易在活动中偏离主题,如何观察、如何动手实践等主要学习方式还无从下手。虽然学生在上一单元“土壤”的学习中,已有一定的观察习惯,知道用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手进行感官观察。
水与生命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的作用
《水与生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一课时《观察水》。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性质。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水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根据《观察水》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二、充分利用眼睛、耳朵、鼻子、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研究。
三、尽量用更多的方法观察研究。
四、实验时注意安全和桌面卫生。
五、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材料。
3、整理对水的感知
1、教师及时把学生的发现写在黑板上。
2、对有分歧的说法,让学生互动交流,
3、最终达成共识: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归纳总结、拓展
详细具体的归纳本节课的主要重点内容,将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便于学生掌握
1、引导—探究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观察发现整理感知总结拓展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通过播放有关水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水与生命》
2、观察发现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提醒学生不要把水溅得到处都是,保持环境清洁
2、小组互动交流
3、学生汇报
活动要求:
一、小组内要求分工合作,各组员认真地进行观察研究。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多描述水是什么样子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发现,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知道水是一种液体。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总结水的性质。
2、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