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第一章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第一章)16
![电路理论(第一章)16](https://img.taocdn.com/s3/m/1e9e7aeaf705cc1755270961.png)
I R 与 U R 的方向一致
b
a
R
UR
U R IR R
假设: I R 与 UR 的方向相反 b
+
U I
关联参考方向
+
U I
非关联参考方向
a
IR
R
UR
U R I R R
27
(4)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 行,不考虑实际方向。
28
四、电位 所谓电位是指电路中某一点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电压。
问题?
电流方向 A B? 电流方向 B A?
+ E _
I R
A
大小
IR R
B
电流(代数量) 方向
+ E1 _
+ E2 _
17
18
3
解决方法
(1) 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2) 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 (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36
6
例:计算图示电路各元件吸收或产生的功率。
c.上述功率计算不仅适用于元件,也适用于任意二端 网络。 d.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吸收)功率,而电源在电 路中可能吸收,也可能发出功率。
结论
解:(a)、(b) 电路中U、I 为关联方向,则 (a) P = U I = 6×1 = 6 W (吸收功率) (产生功率) (b) P = U I = 6×(-1 ) =-6 W
41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在集中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何节点,所有支 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或者说,在任何时刻流 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由节点流出的电流。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a4d0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f.png)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欧姆定律可表示成U=RI,也可表示成U=-RI,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不一定是一个收敛的无穷三角级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由于假定各节点电压的参考极性总是由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所以,各节点电压在相连电阻中引起的电流总是流出该节点的。
因此,节点电压方程的等式左边是各节点电压引起的流出相应节点的电流,而右边则是电流源和等效电流源注入节点的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电阻混联是指电阻连接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理想变压器反映阻抗的性质与负载阻抗的性质相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电路,因而仍可采用一般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支路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支路数较少的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正弦电路中,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此电路一定呈感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操作者粗心大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和其外部负载所构成的电路无唯一解时,此二端网络就可能无等效电源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电工指示仪表准确度的数字越小,表示仪表的准确度越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对称三相电路Y-Y系统中不管是否含有高次谐波分量,U1=√3U()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工程上将同向耦合状态下的一对施感电流的入端或出端定义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三相电路中,对称负载Y接无中线时,发生一相断路故障后,非断开相的相电压降低到电源线电压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为0,电路中无能量交换。
电路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练习
![电路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afdf27d87c24028915fc3ba.png)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用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其中的过程。
因为电路是由电路元件构成的,因而整个电路的表现如何既要看元件的联接方式,又要看每个元件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电压要受到两种基本规律的约束,即:(1)电路元件性质的约束。
也称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VCR),它仅与元件性质有关,与元件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无关。
(2)电路联接方式的约束(亦称拓扑约束)。
这种约束关系则与构成电路的元件性质无关。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是概括这种约束关系的基本定律。
掌握电路的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
1-1说明图(a),(b)中,(1)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图(b)中,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解:(1)当流过元件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标示电压正极性的一端指向负极性的一端,即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元件两端电压降落的方向一致,称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
所以(a)图中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b)图中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
(2)当取元件的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定义为元件吸收的功率;当取元件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定义为元件发出的功率。
所以(a)图中的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b)图中的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的条件下,带入数值,经计算,若,表示元件确实吸收了功率;若,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是发出功率。
(a)图中,若,则,表示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在参考方向非关联的条件下,带入数值,经计算,若,为正值,表示元件确实发出功率;若,为负值,表示元件发出负功率,实际是吸收功率。
所以(b)图中当,有,表示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1-2 若某元件端子上的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而,,求:(1)该元件吸收功率的最大值;(2)该元件发出功率的最大值。
解:(1)当时,,元件吸收功率;当时,元件吸收最大功率:(2)当时,,元件实际发出功率;当时,元件发出最大功率:1-3 试校核图中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
电工基础第六版本参考答案
![电工基础第六版本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b9b0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6.png)
电工基础第六版本参考答案电工基础是电气工程领域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电路原理、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电工基础的学生来说,掌握课本知识并进行习题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电工基础第六版本的一些参考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理论1. 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是电子在电路中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是电流受到阻碍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4. 欧姆定律表达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V/R。
5.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6.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7. 电功率表示电路中的能量转换速率,单位是瓦特(W)。
8.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VI。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电路中沿着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4. 节点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它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5. 支路电流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它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6. 戴维南定理可以将电路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电阻网络简化为一个等效电阻。
第三章交流电路1. 交流电是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或电压。
2.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变化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
3.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与直流电相同功率产生相同效果的电压或电流值。
4. 交流电的正弦波形是最常见的波形,它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
5. 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表示法可以简化计算,其中复数的实部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幅值,虚部表示相位。
6.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分别是R、jωL和1/jωC。
7.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它们的和为视在功率。
8.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它反映了电路的效率。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7dccf1fa76e58fafab00320.png)
1.5
u /V
内阻不为零
+ us
R0
I
+
u
RL
−
伏安关系曲线
−
I/A 0.15
0
1.5
u /V
注:这里的伏安关系曲线只能在第一象限,原因也是,一旦出了第一象限, u 和 I 的比值就 变为负的了,反推出的 RL 就变为负值了,与题意不符。
V
V
1.5V
1.5V
R 内阻为零时 内阻不为零时
R
1-9 附图是两种受控源和电阻 RL 组成的电路。现以 RL 上电压作为输出信号,1)求两电路的电 压增益(A,gmRL);2)试以受控源的性质,扼要地说明计算得到的结果。
1) 如果不用并联分压(在中学就掌握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用两个回路的 KVL 方程和顶部 节点的 KCL 方程,得出上面的 H(jω)的表达式,但是显然这样做是低效的。 2) 事实上,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题目,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一 种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 a) 只要没有要求,任意的逻辑完整的解题思路都是可取的; b) 学习者可以视自己的练习目的选择一种简单熟悉的方法、或者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 或者多种方法来完成习题。
第一章习题答案 1-1 已知电路中某节点如图,I1=-1A,I2=4A,I4=-5A,I5=6A,用 KCL 定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I3 ( 4A )
图 1-1 解:由 KCL 定律: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与 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相同。 即: I1+I3+I4+I5=I2 =〉-1+(-5)+6+I3=4 =〉I3=4(A)
1 2
北京工业大学通信电路原理 第1-12章 习题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通信电路原理 第1-12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d6f2dee06eff9aef80780.png)
L
4
1
2
f
2 o
C
且
p1
40T 100T
2 5
,
p2
20T 100T
1 5
则
C总
C1
p12 C oe
p
2 2
C
L
200
4 10 25
1 25 25
202.6
pf
代入
L
1
4
2
f
2 o
C
1 4 2 (465 103)2 202.6 1012
不对,没有考虑 3 个单元电路各自产生的噪声 Pnn1、Pnn2、Pnn3 正确:Pno= PniAPA1APA2APA3+ Pnn1 APA2APA3+ Pnn2 APA3+ Pnn3
(2) 两个系统各自的噪声系数? 系统 1:Nf = Nf1+ (Nf2-1)/APA1+ (Nf3-1)/(APA1APA2) = 1.5+(3-1)/20+(4-1)/(20×15) =1.5+2/20+3/300 = 1.61 系统 2:Nf = Nf1+ (Nf2-1)/APA1+ (Nf3-1)/(APA1APA2) = 3+(4-1)/15+(1.5-1)/(15×10) =3 +3/15+0.5/150 = 3.2003
465 103 19.4 kHz 24
L
(4)中和电容 CN 的位置如图中所示,CN 的大致值为 0.5~5 pf
(5)放大器谐振时的电压增益
AV
潘双来第二版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完整版)
![潘双来第二版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e5ff27b90d6c85ed3ac60e.png)
3-2. 155V. 3-3. 190mA. 3-4. 1.8 倍. 3-5. 左供 52W, 右供 78W. 3-6. 1 ; 1A; 0.75A. 3-7. 3A; 1.33mA; 1.5mA; 2/3A; 2A. 3-8. 20V, –75.38V. 3-9. –1A; 2A; 1A. 3-10. 5V, 20 ; –2V, 4 . 3-12. 4.6 . 3-13. 2V; 0.5A. 3-14. 10V, 5k . 3-15. 3-16.22.5V 3-17. 4/3 , 75W; 4/3 , 4.69W. 3-18. 3 , 529/12W.; 1 , 2.25W. 3-19 3-20. 50 . 3-21. 0.2A. 3-22. 1A. 3-23. 1.6V. 3-24. 4A; 3-25. 23.6V; 5A,10V. 3-26. 3-27 4V 3-28. ※ 第四章 o o o 4-1. 141.1V, 100V, 50Hz, 0.02s,0 , –120 ; 120 . o o o 4-2. 7.07/0 A, 1/–45 A, 18.75/–40.9 A. 4-3. U m 3 , 7.75mA . o o o 4-4. 10/53.13 A, 10/126.87 A, 10/–126.87 A, o 10/–53.13 A;各瞬时表达式略。 4-5. 67.08V, 30V, 25V; 12V, 0, 12V, 0; 0, 0, 12V. 4-6. 7.07A; 10A, 50A. 4-7. 173.2 . 4-8. 4 , 1.5H. 4-9.11V 4-10. 5 , 0.1F. o o 4-11. 5A; 20/–53.13 , 0.05/53.13 S. 4-12 4-13. 5 , 0.0577F; 3 , 29.33H; 3 ,0.125F; 0 ,0.02F 4-14.-Z 4-15. 4-16. 10A, 141V.
电路理论复习思考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理论复习思考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8028f379563c1ec4da7130.png)
第1章复习思考题1-1.图1-1所示电路,试写出各电路所标出的未知电压和电流的数值。
图1-11-2.根据图1-2所示参考方向和数值确定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a) (b) (c)图1-21-3.直流电路如图1-3所示,求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
图1-31-4.如图1-4所示,电路中包含的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其中100P 1=W ,10P 2-=W ,50P 3=W ,20P 4=W ,求5P ,元件5是电源还是负载?图1-41-5.求图1-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1u 和1i 。
图1-51-6.求图1-6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
3Ω2Ω4Ωi10 V图1-61-7.求图1-7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
2ΩU4Ω+ -+ -+- +- 5V2V 5V 1Aa bde图1-71-8.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5u ab -=V ,求电压源电压s u 。
图1-81-9.电路如图1-9所示,试求电压U X 。
图1-91-10.如图1-10所示的图,如果选1、2、3、4、8支路为树,则其基本回路组是什么?如果选择自然网孔为基本回路组,则其对应的树由哪些支路组成?②⑤1 2 3 4610 ④89 ⑥57 ③图1-10第2章复习思考题2-1.写出题2 1图所示各电路的端口电压电流的伏安特性方程。
(a) (b)图2-12-2.电路如图2-2(a)、(b)、(c)、(d)、(e)和(f)所示,试计算a、b两端的电阻,其中电阻R=8。
(a) (b)(c)(d)(e) (f)图2-22-3.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图2-3(a)和(b)的一端口网络。
(a) (b)图2-32-4.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示2-4电路中的电流I 。
图2-42Ω6V+I2Ω 2A7Ω6A2Ω2-5.求图2-5电路中的受控电流源的功率。
图2-5 2-6.求图2-6各电路的输入电阻R in。
图2-6第3章复习思考题3-1.用支路电流法求图3-1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上吸收的功率。
电工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
![电工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f869c6bd0d233d4b14e69f0.png)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本章是学习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主要包括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功率和电位的计算等。
主要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1)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2)电路的组成:电源、中间环节、负载。
(3)电路的作用:①电能的传输及转换;②信号的传递及处理。
2.电路元件及电路模型(1)电路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①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②有源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2)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反映实际电路主要特性的电路。
它是对实际电路电磁性质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采用电路模型来分析电路,不仅使计算过程大为简化,而且能更清晰地反映该电路的物理本质。
(3)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①电压源及电阻串联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电流源及电阻并联的电路,两种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条件为:0R I U S S =或0R U I SS =②当两种电源互相变换之后,除电源本身之外的其它外电路,其电压和电流均保持及变换前完全相同,功率也保持不变。
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以及参考电位 (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流、电压、电位以及电功率等。
(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为了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引入参考方向的概念。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规定的电流、电压的正方向。
当按参考方向来分析电路时,得出的电流、电压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正值表示所设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实际方向一致,负值则表示两者相反。
当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称它们为关联参考方向。
一般来说,参考方向的假设完全可以是任意的。
但应注意:一个电路一旦假设了参考方向,在电路的整个分析过程中就不允许再作改动。
(3)参考电位:人为规定的电路种的零电位点。
电路理论试题及答案
![电路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06ed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1.png)
分析本电路有两处接“地”,可以将这两处的“地”用短路线相连,如图2.2(a)中虚线所示。应用电阻并联等效、电压源互换为电流源等效,将图2.2(a)等效为图2.2 (b);再应用电阻并联等效与电流源并联等效,将图2.2 (b)等效为图2.2(c)由图图2.2(c)即可简便地求得Vb。
分析若能求得N两端子上的电流、电压,即可求得PN。设
电流I,电压U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由KCL,KVL,和OL,求得I,U,从而便求得PN。
[评注]吸收一25w功率即是产生(供出)25w的功率。由此可判断网络N内部一定包含有电源。但不能说若PN为正值,N内就不含电掠。
例1.8图1.12所示电路,求电压u。
例1.2一确定电路,若如图1.6(a)所示所设电流I的参考方向,选b点位参考点,试计算电流I;电位Va,Vb,Vc;电压Uab,Ubc。若再如图1.6(b)所示所设电流I的参考方向,选c点位参考点,再计算电流I;电位Va,Vb,Vc;电压Uab,Ubc。
分析本问题由欧姆定律及KVL很容易计算得结果,但通过计算所要表述的有关电流、电位、电压探层次的概念是重要的。
(3)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数值与参考点选在何处无关。
例1.3图1.7所示电路,求电流源IS产生的功率PS。
[评注]独立电流源不是理想电流表,不能想当然的把独立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当作零。对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的参考方向亦可设成与图中所标参考方向相反,那样,求得的电压值为负值,就要套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情况产生功率的公式,求得其产生的功率也是100W。
解:列写图2.9(d)所示回路KVL方程,有
解得 A
[评注]在用各种电路等效方法求解含有受控源的电路时,注意,不要把控制量所在支路变化掉。本问题中,不要把控制量i所在支路即2Ω串联9V电压源支路互换等效为电流源。
电路理论习题含参考答案
![电路理论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d0ce6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3.png)
电路理论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改变或者调整线圈的相互位置可以改变耦合系数的大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一种特殊情况。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交流电的瞬时值是指交流电任一时刻的数值,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电信号在集总参数电路中的传输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直流电流能在耦合线圈中产生自感和互感磁通,进而产生自感和互感电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如果所选回路包含前面已选回路不含有的新支路,那么,这一回路相对前面已选回路是一个独立回路。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欧姆定律可表示成U=RI,也可表示成U=-RI,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H参数在晶体管电路中应用较广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线性时不变电容的库伏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证明戴维南定理的过程会使用叠加定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如果一个电压源与另一支路并联,那么对于外电路来说,与电压源并联的支路可以去掉(短路),即仅保留电压源。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正弦交流电路中,频率越高则电感越大,而电容则越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列写回路电流方程时,独立回路的选取是固定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无论是瞬时值还是相量值,对称三相电源三个相电压的和,恒等于零,所以接上负载不会产生电流。
电路理论(四川大学)第一章习题答案汇总.
![电路理论(四川大学)第一章习题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448a90680203d8ce2f24b9.png)
则,试求第二种情况下的电压。
i1
i2
+
N R2
+
U 1 -
U 2 -
解
设电阻网络有B条支路, R2取两种值时,可看成同 构网络 由特勒根定理有:
i1
+ U1 B
i2
+ U2 -
N
R2
注:特勒根 U1 i1 ' U 2 i 2 ' U i i i ' 0 i 1 定理采用关 B 联一致方向。 U ' i U ' i U ' i 0
I1=2A
I3=-4A
I4=?
对l1回路: U2 U3 U1 0 U3=U2 U1 8 2 10V U4=U3 10V ,U5 10V I1 I3 I 4 I5 0 I 4 I1 I3 I5 I4 5 A
+ U3 -
解
A
-5A
I5 3A 2A
-8A I2 D
I6 1A
E
I12 5A
F
I14 2A
对A点列KCL方程有:I1
I -3A 8
I -2A 9 -3A
I5 3 A I5 I 7 0 对F点列KCL方程有: I I I 0 I 9 2 A 12 9 10 对E点列KCL方程有 : I 3 I8 I 9 0 I8 3 A :I 2 I11 I8 I10 0 I 2 8 A 对D点列KCL方程有
c 3 10 8 1.48 m. 6 f 203 10
l
即: (2)馈线不能用集中数元件逼近。 (1)电流不相等
1.4 已知电路如图1-12所示,各电路元件的电压、 电流已给定, 试求:(1)各元件吸收的功率; (2)电路的总功率。 图1-12
电路理论课后答案,带步骤
![电路理论课后答案,带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31016fa05087632311212de.png)
,
原电路可变换成图(a)
2-6题图2-6所示电路,试证明当 时, ,并求此时的电压比 。
题图2-6题图2-6(b)
(1)证明:将 型电路变换为Y型网络,其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则: , ----------------------------(1)
------------------------------(2)
解:由题图知,
开关S接1时,能测量1mA电流,故:
mA,
开关S接2时,能测量10 mA电流,故:
mA,
开关S接3时,能测量100 mA电流,故:题图2-4
mA,
解得: , ,
2-5对题图2-5所示电桥电路,应用Y- 等效变换求Uab。
题图2-5题图2-5(a)
解:对由1,2,3构成的T型网络进行 型变换有:
对左边网孔由KVL, ,
联立解得: V, A,
W。
受控源上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所以发出的功率为 W。题图1-7
1-8题图1-8所示电路,若要使Uab=0,求电源电压Us。
题图1-8
解:设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如图所示,
对节点A、B由KCL:
, 。
对网孔 、 、 由KVL:
,
,
,
联立解得: A, A, A, A, V。
2-1求题图2-1所示电路各端口的伏安关系。
(a)(b)
题图2-1
(a)解:设电路中电流如图所示,对节点A、B,由KCL:
,
解得:
对回路由KVL:
(b)解:对回路由KVL: ,
整理得:
2-2求题图2-2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i。
(a)(b)
题图2-2
电路理论教程答案陈希有
![电路理论教程答案陈希有](https://img.taocdn.com/s3/m/fb5771de941ea76e58fa04d1.png)
电路理论教程答案陈希有【篇一:《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指向b。
当时间t2s时电流从a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2s时电流从b流向a,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
所以电流i的数学表达式为2a t?2s? i??-3at?2s ?答案1.2解:当t?0时u(0)?(5?9e0)v??4v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为高电位端,a为低电位端;当t??时u(?)?(5?9e??)v?5v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即a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
答案1.3解:(a)元件a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a消耗的功率为pa?uaia则ua?pa10w??5v ia2a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b消耗的功率为pb?ubib则ib?pb?10w1a ub10v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c发出的功率为pc?ucic则uc?pc?10w10v ic1a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解:对节点列kcl方程节点③: i4?2a?3a?0,得i4?2a?3a=5a节点④: ?i3?i4?8a?0,得i3??i4?8a?3a节点①: ?i2?i3?1a?0,得i2?i3?1a?4a节点⑤: ?i1?i2?3a?8a?0,得i1?i2?3a?8a??1a若只求i2,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方程,得 i28a-3a+1a-2a0解得i2?8a?3a?1a?2a?4a答案1.5解:如下图所示(1)由kcl方程得节点①:i1??2a?1a??3a节点②:i4?i1?1a??2a节点③:i3?i4?1a??1a节点④:i2??1a?i3?0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方程得回路l1:u14?u12?u23?u34?19v回路l2:u15?u14?u45?19v-7v=12v回路l3:u52?u51?u12??12v+5v=-7v回路l4:u53?u54?u43?7v?8v??1v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基本电路理论试题文集(有答案)
![基本电路理论试题文集(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0ff2f561252d380eb6e5b.png)
第1章 试题库一、填空题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正弦量的 最大值 、 角频率 和 初相 。
2、反映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反映正弦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 频率 ;确定正弦量计时始位置的是它的 初相 。
3、已知一正弦量A )30314sin(07.7︒-=t i ,则该正弦电流的最大值是 7.07 A ;有效值是 5 A ;角频率是 314 rad/s ;频率是 50 Hz ;周期是 0.02 s ;随时间的变化进程相位是 314t-30°电角 ;初相是 -30° ;合 -π/6 弧度。
4、正弦量的 有效 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的 开方 ,所以 有效 值又称为方均根值。
也可以说,交流电的 有效 值等于与其 热效应 相同的直流电的数值。
5、两个 同频率 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 不同 频率的正弦量之间不存在相位差的概念。
6、实际应用的电表交流指示值和我们实验的交流测量值,都是交流电的 有效 值。
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也都是它们的 有效 值,此值与交流电最大值的数量关系为: 最大值是有效值的1.414倍 。
7、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在相位上是 同相 关系;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 正交 关系,且电压 超前 电流;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 正交 关系,且电压 滞后 电流。
8、 同相 的电压和电流构成的是有功功率,用P 表示,单位为 W ; 正交 的电压和电流构成无功功率,用Q 表示,单位为 Var 。
9、能量转换中过程不可逆的功率称 有 功功率,能量转换中过程可逆的功率称 无 功功率。
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功率意味着不但 有交换 ,而且还有 消耗 ;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功率则意味着只 交换 不 消耗 。
10、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z = R ,与频率 无关 ;电感元件上的阻抗z = X L ,与频率 成正比 ;电容元件上的阻抗z = X C ,与频率 成反比 。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49e82d4d8d15abe234ead.png)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 1-2. –1A; –10V ; –1A; – 4mW.1-3. –0.5A; –6V ; –15e –tV ; 1.75cos2t A; 3Ω; 1.8cos 22t W.1-8. 2μF; 4μC; 0; 4μJ. 1-9. 9.6V ,0.192W, 1.152mJ; 16V , 0, 3.2mJ.1-13. 供12W; 吸40W;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7. (a)2V ;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 ,–3V ;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2. 2V ; 7V ; 3.25V ; 2V . 1-23. 10Ω. 1-26. 12V , 2A, –48W; –6V , 3A, –54W . ※第二章 2-1. 2.5Ω; 1.6R ; 8/3Ω; 0.5R ; 4Ω; 1.448Ω; .2-4. 400V ;363.6V ;I A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8. 38k Ω;1/3 k Ω 2-9. 10/3A,1.2Ω;–5V ,3Ω; 8V ,4Ω; 0.5A,30/11Ω. 2-11. –75mA; –0.5A.2-12. 6Ω; 7.5Ω; 0; 2.1Ω. 2-14. -24V ; 1.6V ^2-15. 2.5W 2-15.2A;-20W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7. 3A. 2-18. 7.33V .2-22. 50W; 1050W 2-24. 7V , 3A.2-25. 4 V 、2.5 V 、2V 2-26. 2Ω 2-29. –18V . 2-32. 2.5A 2-38. 5.5※第三章3-1. 44V ; 8V .3-3. 190mA.3-5. 左供52W , 右供78W .3-7. 3A; 1.5mA; 2/3A. 3-9. –1A; –17.3mA. 3-14. 10V , 5k Ω. 3-16. 22.5 V3-18. 3Ω,44W.1Ω,2.25W . ※第四章4-3. 3m U , 7.75mA .4-4. 10/53.13o A, 10/126.87o A, 10/–126.87oA, 10/–53.13oA ;各瞬时表达式略。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解析 第一章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解析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0a82901ba1aa8114431d98f.png)
电路理论基础
ux
ix uo 20KW 60KW i3
io
50KW 10KW
30KW uo
解 由题可知
u1=4mV
u1= u2=4mV
i1= i2=0,电压ux为 u2 4 10 3 3 3 ux (10 50) 60 10 24 10 3 10 10 10
a 6A I0 2W 1/4I0 I1 8W U 0
电路理论基础
解 对图中节点a利用 KCL可得 1 6 I 0 I 0 I1 0 4
对8W 、2W电阻由欧姆定律可得, I1 U 0 / 8 CCCS I0 U0 / 2 将I1、I2代入上述方程中解得: U0 8 V I0 4 A
电路理论基础
第一章 习 题 课
1、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电路理论基础
例1-1 某二端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为10V,若 已知电流由元件的 b 端指向 a 端,元件获得能量。 试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写出电压表达式。
a
i U=10V
b
思考
a i i
U=-10V
b U= ? b
若电压电流都取相反 擦靠方向,则 ?
例1-11 图示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试求输出电 压U0。 I 5W 2 解 U A 1V
5W A I 5W 3
I1 B 5W I4 5W C I5 ∞
电路理论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U C 3VUA I1 0.2A Uo 5 1V 3V UC U A I2 0.4A 5 I 3 I 2 I1 0.4 0.2 0.2A U AB I 3 5 1V U BC 3 I4 0.6A U BC U AB U AC 3V 5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1=2V, U2=8V, i1=2A, i3=-4A, i5=-3A
4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1)各元件 吸收的功率; ) 吸收的功率;2)电路的总功率
i1
- U2+ i3 + + U1 U3 -
i4
+ i5 U4 -+U5 -
按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5i5 = (−10) × (− 3) = 30W(消耗) 5
0
产生功率
4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1)各元件 吸收的功率; ) 吸收的功率;2)电路的总功率
i1
- U2+ i3 + + U1 U3 -
i4
+ i5 U4 -+U5 -
U1=2V, U2=8V, i1=2A, i3=-4A, i5=-3A
KCL : i1 + i3 + i4 + i5 = 0 2A + (− 4A) + i4 + (− 3A) = 0 i4 = 5A
4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1)各元件 吸收的功率; ) 吸收的功率;2)电路的总功率
i1
- U2+ i3 + + U1 U3 -
i4
+ i5 U4 -+U5 -
KVL :U2 +U1 = U3 = U4 = −U5 U3 = U4 = −U5 = 2 + 8 = 10V
1
5),如图,电流i应为 ,如图,电流 应为( 应为
C )A
i1(t ) = e
−t
i(t )
i2 (t ) = cos t
KCL 根据 ∴i(t ) = e − cos t
−t
1
6),如图,电压u应为 A )V ,如图,电压 应为( 应为
+ 12V -
+10V u +
+ 8V -
KVL 根据 ∴−12V +10V + 8V − u = 0 ∴u = 6V
8
已知U 已知 ab=5V 求 U s?
1
∵Uab=5V + e 由图可知: 由图可知: Us Uab=Uac+Ucd 1 1 I4 b d Uac=5V ∴Ucd=0V 根据VAR:Ucd=I3×1 ∴I3=0A 根据 : 根据KVL, 根据 , Uab=Uae+Ueb=I2×1+I4×1=5V ①
P16:1,2,4,5,8 : , , , ,
1
1),计算机的工作频率是1GHz,其 ,计算机的工作频率是 , 对应波长是( 对应波长是 A )m
c 3×10 λ= = m 9 = 0.3 f 1×10 1×
8
1பைடு நூலகம்
dq(t ) Qi(t ) = dt t 2s 2 ∴q(t ) = ∫ i(t )dt = ∫ 3t − t dt
U1=10V, U2=5V, U4=-3V, U6=2V, U7=-3V, U12=8V
+ U5 + U1 2 +U11 -
+U6 -
+U12-
根据KVL 根据
回路2: : 1: + + + U3 U4 回路3: 11U2 U5+U2:5=0 -U -U6-U 7 3 U6+U12+U41=0 -3-2-U5=0 U10-U2=0 +U8 - +U9 -5+5-U112+8+(-3)U5=-5V 10=0 +U U10-5=0 10 U10=-10V =2V 11
U1=2V, U2=8V, i1=2A, i3=-4A, i5=-3A
4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1)各元件 吸收的功率; ) 吸收的功率;2)电路的总功率
i1
- U2+ i3 + + U1 U3 -
i4
+ i5 U4 -+U5 -
U1=2V, U2=8V, i1=2A, i3=-4A, i5=-3A
2) :电路的总功率 = ∑P = 0 P n
n=1
5
5
已知U 已知 1=10V, U2=5V, U4=-3V, U6=2V, U7=-3V, U12=8V,能否求出所 能否求出所 有支路电压?若能,试确定它们。 有支路电压?若能,试确定它们。 若不能, 若不能,试求出尽可能多的支路电 压
5
+ U7 1
I a I2 I1 + 1 5V + Us 1 I c 3 10A
1
2
0 消耗功率
2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 )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1)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2)求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是产生还 )求各元件的功率, 是消耗功率
i=-20mA + u=10V -
取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i = 10 × (− 0.02) = −0.2W 0
2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 )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1)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2)求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是产生还 )求各元件的功率, 是消耗功率
i=cosωt + u=10cosωt -
取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i = cosωt ×10cosωt = 10cos ωt
产生功率
2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 )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1)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2)求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是产生还 )求各元件的功率, 是消耗功率
i=2A + u=6V -
取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i = −6 × 2 = −12W
QW = Pt W W 30 ×103 ∴t = = = P UI 120 ×15
≅ 16.67s
1
4),若一个电路有12条支路,可列8 ,若一个电路有 条支路,可列 条支路 个独立的KVL方程,则可列出的独 方程, 个独立的 方程 方程是( 立KCL方程是 D ) 方程是
Q独立的 KVL方程数为 B- N+ 1 = 8 KCL方程数为 而独立的 方程数为 N- 1 KCL方程数为 4 ∴独立的
2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 ) 已知各元件的参考方向及参数值,1)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试判定元件中电流与电压的实际方向; 2)求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是产生还 )求各元件的功率, 是消耗功率
i=20mA + u=5V -
取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i = 5×0.02 = 0.1W 0 消耗功率
U1=2V, U2=8V, i1=2A, i3=-4A, i5=-3A
4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1)各元件 吸收的功率; ) 吸收的功率;2)电路的总功率
i1
- U2+ i3 + + U1 U3 -
i4
+ i5 U4 -+U5 -
按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3i3 = −10 × (− 4) = 40W(消耗) 3 P = −U4i4 = −10×5 = −50W(发出 ) 4
I a I2 I1 + 1 5V c I3 10A
8
已知U 已知 ab=5V 求Us?
根据KCL, , 根据 e 节点c: 节点 I1=10A 1 1 节点d: 节点d: I=I4 ② I4 b d 节点a: 节点 I=10A+I2 ③ 连解①②③ 连解①②③ ∴ I=7.5A 根据KVL,回路 :-US+I×1 +5V=0 根据 ,回路1: × ∴ US=12.5V
t0
1s
2),若流过某节点的电流i=(3t2-t)A, ,若流过某节点的电流 则t为1~2s之间进入该节点的电荷总 为 之间进入该节点的电荷总 量是( 量是 B )C
(
)
3 1 2 = t − t = 5.5C 2 1s
2s
1
3),若一个接120V电源的电炉,其 ,若一个接 电源的电炉, 电源的电炉 工作电流为15A,电炉消耗电能为 工作电流为 , 30kJ, 则电炉使用的时间是 A )s 则电炉使用的时间是(
U1=2V, U2=8V, i1=2A, i3=-4A, i5=-3A
4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已知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1)各元件 吸收的功率; ) 吸收的功率;2)电路的总功率
i1
- U2+ i3 + + U1 U3 -
i4
+ i5 U4 -+U5 -
按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P = −U1i1 = −2× 2 = −4W(发出 ) 1 P = −U2i1 = −8× 2 = −16W(发出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