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共23张PPT)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259177b0717fd5370cdcb7.png)
D.导线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
1.如图,R1=12欧。SA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 0.3安;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
(1)电源电压为多大?
(2)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电源电压为6V, 电流表的读数为1A; S闭 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5A, 求:
⑴R1的电阻。 ⑵R2的电阻。
阻为___4____Ω。
2.小明用下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断_开_,在开关闭合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最__右__端____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把此 时的5Ω电阻换成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 实验探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你会连接实物电路图吗?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应该控制 R 一定,改变
U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_改_变_导_体_两_端_的_电_压________
3、实验记录:
R = 5Ω
实验序号
U/V
I/A
1
0.5
2
1.0
3
1.5
实验结论:———————————————————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应该控制 __U__一定 ,改变___R_____。
_调__节__滑_动__变__阻__器__,_使__电__阻__两__端_的__电__压__仍__为__6。V
3.由欧姆定律
I
U 可导出变形式
R
R U ,对
I
此表达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
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2e30787c24028915fc3d1.png)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能对实验中的操作失误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
【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交流【教学用具】电源、导线、定值电阻、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识巩固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导体有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3、电压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怎样的关系?以此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实验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一: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越大,电流越大。
猜想二: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电压、电阻都能影响电流的大小,所以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流的大小分别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电源电压表设计电路图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播放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视频 连接实物图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进行实验保持定值电阻5Ω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示数,记录表中。
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换用不同规格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I-U 图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fd089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4.png)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3.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3. 学生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引出欧姆定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步骤包括:连接电路、调节电流表和电压表、改变电阻值、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4.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欧姆定律电流 I 与电压 V 成正比电流 I 与电阻 R 成反比I ∝ VI ∝ 1/RI = V/R七、作业设计(1)一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6V,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的电阻值。
答案:R = V/I = 6V / 2A = 3Ω(2)一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2V,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4A,求电阻器的电阻值。
答案:R = V/I = 12V / 4A = 3Ω(1)照明电路中,电压为220V,电流为0.5A,求电路中的电阻值。
答案:R = V/I = 220V / 0.5A = 440Ω(2)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3A,若将电压增加到30V,求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学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学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9acba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e.png)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学案: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5章第2节,主要讲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V/R。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这些关系。
2. 使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掌握其表达式,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运用。
难点: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这些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1. 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各自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学生可以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 出示一些运用欧姆定律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2. 引导学生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的准确性。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 I | 电压 V|电阻 R |欧姆定律:I = V/R七、作业设计电压V = 12V,电阻R = 4Ω电压V = 6V,电阻R = 12Ω2. 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435e8677232f60dccca107.png)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 的关系。(重点)
❖2、尝试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定量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 ❖4、会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
题。(难点)
猜想
电压是形 成电流的原 因,我觉得 导体中电流 与其两端电 压应该有关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2、由I=U/R得U=IR,有同学认为:电 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对 吗?为什么?
3.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I=
U R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4
0.5
(2)
10
2
5
(3)
15
3
5
4.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3A,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电压为多 大?
5.某电流表的电阻约为0.1Ω,它的量程是0--0.6A, 如将这个电流表直接连接到2V的蓄电池的两极上,会 产生什么后果?
6.一段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电流为0.5安;如果两端
电阻是导 体对电流 阻碍作用 的大小, 所以我觉 得电流与 导体电阻
有关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1、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 阻不变,改变电压。
2、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 压不变,改变电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电流大小与电 压的关系
在控制导体电阻不变的同时,如何
设计电路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1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件: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件: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105506876eeaeaad0f330b6.png)
• 怎样改变电压? • 怎样改变电阻?
设计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 实验器材:电___源___、开__关____、导__线____ 、电__压__表____、 _电__流__表___、 _定___值__电___阻____、_滑___动__变__阻___器___。
• (3)请根据下表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图上画出 它们的关系图。
交流展示
• 6、实验时,如电路连接正确,合上电键, 灯不亮,安培表有读数,伏特表无读数, 其原因是 [ ] A.电源无输出电压 B.电键接触不良 C.小灯泡两端短路 D.伏特表接线柱松动而接触不良
设计实验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一课时)
眼不能以视来骄人,却以它们的眼镜来骄人。 ——印度·泰戈尔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跟电压,电阻的 关系 ,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 2、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具体应 用。
• 3、会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归纳出欧姆定律 的内容,写出表达式。
• 认真阅读书中P93-P94页回答下列问题: • 人们使用电与电流产生的各种效应有关,
如 、 、 等。
合作共建
用电器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即有 一定的电阻值,电流流过用电器后在 用电器两端就存在电压,那么,用电 器两端的电压、电阻和流过的电流值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 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2、既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 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要探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 关系,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实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设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a940aa0722192e4436f649.png)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教材分析1.地位“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它既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又为解决电功、电能及家庭用电的计算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为高中阶段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作了铺垫。
欧姆定律的研究方法既是本节之前的关于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的延续,又是物理问题研究思想的再一次体现。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想再次得以熏陶,能力得以提高。
2.教学重点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3.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能正确理解,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却知之甚少;对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掌握较好,也已了解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般程序,即用控制变量法,但对究竟如何研究以上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学生却普遍缺乏思考。
三、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2)会利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电路的有关问题。
2.能力训练点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事实,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利用物理规律揭示同类物理现象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是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研究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电池盒(两节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或10Ω或20Ω的电阻器各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等。
五、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为实验基础上的“探索发现”课型。
即用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独立探索发现、分析推理为主的多边教学。
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的动机和兴趣,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理想的物理情境。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96acc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6.png)
知1-讲
(1)数学方法,观察发现: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增加
几倍,电流就增加几倍。但是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
变。数学上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知1-讲
(2)图像法,利用数学上的“描点法”,在坐标图中画出电 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观察发现:图线是一 条过原点的直线,由 此可知,电阻一定时,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阻/Ω 5 10 15
知1-讲
电流/A 0.6 0.3 0.2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时,
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知1-讲
深度思考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成反比,这个结论正确吗?
思考结论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的结
论是错误的。 电阻只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和电
知3-讲
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中的两个 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公式求出第三个量。 1. 公式运用的三种类型 (1)直接运用公式求流过导体的电流。 (2)运用变形式U=IR 求导体两端的电压。
(3)运用变形式R=UI 求导体的电阻。
2. 运用欧姆定律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知3-讲
(1) 注意三个量的同一性:即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
知1-练
(3)根据描绘出的I-U 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正__比___;其中图 线___①____表示的是R1 的I-U 图像。
知1-练
解析:因描绘出的I - U 图像都为过原点的直线,故 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图丁可知,电流相等时 ②对应的电压大,①对应的电阻小,故图丁中图线 ① 表示的是R1 的I - U 图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f02f4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0.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实验探究:通过改变电阻和电流的值,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中的电流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过程,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家庭电路、手机充电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电阻和电流的值,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 知识拓展: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中的电流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示。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V/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已知电压V = 12V,电阻R1 = 4Ω,电阻R2 = 6Ω,开关S闭合后,求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I1和I2。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9927dc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b.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含义。
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具:笔记本、签字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宝,让学生思考:充电宝的电量是如何表示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2. 实验探究:(1)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记录数据。
(2)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出示一些与欧姆定律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欧姆定律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表示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答案: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I = U/R。
2. 电流大小:I = 5V / 10Ω = 0.5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并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它在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欧姆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信、电子技术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f8339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b.png)
2.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欧姆定律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欧姆定律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欧姆定律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逐渐增强,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物理概念。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向于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他们喜欢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1.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数据的准确性;2.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难以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3.在数据分析阶段,学生可能对处理复杂数据和总结规律感到困惑;4.对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不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欧姆定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4d54f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e.png)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法与策略
3.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有一定的掌握。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验设计的掌握程度有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4)物理实验技巧:教授欧姆定律实验的操作技巧,如如何准确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欧姆定律的发现历程的资料,了解科学家欧姆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组织学生参观电力系统或电子制作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呈现一些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15张)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2d168675f18583d049645980.png)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一定)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一定,记录电流表读数)
探 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究 过
U/V 第一次 3V 第二次 3V 第三次 3V
R/Ω I/A 5Ω 0.6 A 10Ω 0.3 A 15Ω 0.2 A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程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体的电阻成反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一定)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记录电流表读数)
探 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究 过
R/Ω 第一次 5Ω 第二次 5Ω 第三次 5Ω
U/V I/A
1V
0.2A
2V 0.4 A
3V 0.6 A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程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总 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结 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结 论
欧
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姆 欧姆定律的公式形式:
定
I=
U R
___
1A = _1_V_
律
注意: 1.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全用基本单位)
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 新课导入
我是电流,我无 所不能!
别吹牛,没 有我你根本 不可能形成
电流你别狂, 只要我一发威, 你就会变得非
常渺小.
你们三位不要 吵了,我来把 你们间的关系
理一下。
欧姆
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aff61bd15abe23482f4df7.png)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_电__阻__ 不变,改变_电__阻_ 两端的电压
实验探究一: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定值电阻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电路图
实验注意事项
1.开关应处于__断__开_状态.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要__处___于__最__大__阻__值_的位置. 3.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__“__+___”__、__“__-__”_.接线柱 4.电压表量程选__0_-_--_-_3_伏,电流表量程选0_-_-_--_0_._6_安. 5.闭合开关前,应__检__查___电路,确认电路无误后方
【当堂评价】
1 研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定量关系时, 常采 用下列方法, 在保持_电__阻__不变的条件下,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保持_电__压__不变 的条件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当堂评价】
2 某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压、 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测下列两组数据:
表一:U=2V
电阻R/Ω 5
10
20
表二:R=5Ω
电压U/V 1
1.5
2
电流I/A 0.4 0.2
0.1
电流I/A 0.2
0.3
0.4
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堂评价】
3 在某电阻两端加4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 电流是0.2 A, 若要使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0.6A ,应在这个电阻两端加__1_2__V的电 压。
可进行实验.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A.保护电路 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8c59e02f60ddccdb38a0a5.png)
欧姆定律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很关键
教材分析
1. 本节课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地位:
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 这三个重要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 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 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点内容之一。
2. 本节课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 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经历得出欧 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 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 达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分析、理解、并实验归纳、最后应用欧姆定律。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掌握提出、分析、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 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设置情景和引导,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 程,鼓励学生学习欧姆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 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 态度。(欧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最后才出名赢得 后人的尊重,不像“凤姐”、“犀利哥”)
①明确研究目的 ②确定研究的方法 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设计实验电路图及记录的表格,介绍 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欧姆定律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0•广水市模拟)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在测人的体温时,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
正常条件下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C.热敏电阻R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小2.(2020•孟津县一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如果I1:I2=2:3,则R1、R2的电阻之比为()A.2:3 B.3:2 C.1:2 D.2:1 3.(2020•鄂州模拟)在一段定值电阻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U,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R=可知,R与U成正比B.不管U如何变化,U与I的比值不变C.由I=可知,I与U成反比D.由R=可知,R与U成反比4.(2020•犍为县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
只闭合S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等于 U1B.再闭合 S2,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断开 S1,只闭合 S2,电压表的示数为 U2,电流表的示数为 I2,则 U2>U1,I2>I1D.断开 S1,同时闭合 S2、S3,电压表的示数为 U3,电流表的示数为 I3,则 U3=U1,I3>I15.(2020•淮滨县模拟)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的电阻为20Ω(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的电阻增加了10Ω,电流表的示数减少了0.04A,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A.增加了0.4V B.增加了0.8V C.减小了0.4V D.减小了0.8V6.(2018•攀枝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示数之比为4:3.此时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A.1:3 B.3:1 C.3:4 D.4:3 7.(2020•松北区一模)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
下列四个电路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
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A.B.C.D.8.(2020•南阳模拟)为监测教室环境中PM2.5的浓度,创客社团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浓度增大而减小)。
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B.C.D.9.(2019秋•凤山县期末)根据公式R=可知()A.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流不变时,与电压成正比B.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压不变时,与电流成反比C.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10.(2020•新都区)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变形得到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二.填空题(共6小题)11.(2020•成都)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滑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当P移动到b端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V.12.(2020•唐河县二模)如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Ω.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为0.3A,则电源电压为V。
13.(2019秋•渠县期末)如图所示,三个阻值均为10Ω的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用一只电流表接在R2两端时,示数为1.5A,则电压U=V;若改用一只电压表替换电流表,则电压表的示数为V。
14.(2019秋•梁园区期末)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选填“正比”或“反比”),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人们把他的名字欧姆命名为(物理量)的单位。
15.(2020•淮滨县模拟)如图所示,若甲、乙两表为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U甲:U乙=5:2,则电阻R1:R2=。
将甲、乙两表改为电流表,且把S断开,则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
16.(2020•天津三模)如图甲所示,R2为电阻箱,调节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变化。
如图乙所示是电阻箱阻值R2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的图象。
则定值电阻R1Ω,电源电压V。
三.作图题(共1小题)17.(2018秋•潮南区期末)图甲表示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油量表(实际上是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R0为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金属杠杆的右端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
改装设计: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做油量表,图中的乙图已画出部分电路,请在乙图中完成电路的设计。
要求:当油箱中的油用完时,油量表(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8.(2016•南充)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保持不变,所给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40Ω,不同的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恒为2.5V。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
(2)他们在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明显示数,且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中,他们将10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后,同时应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端移动到适当位置。
(选填“A”或“B”)(4)为了使所给的四个定值电阻都能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应为Ω。
五.计算题(共1小题)19.(2020•潍坊)某型号汽车的油量显示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0=10Ω,R为压敏电阻(厚度不计),位于油箱底部,A表是一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作为油量指示表。
压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汽油产生的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加满汽油时油的深度为0.4m,A表示数为0.6A,汽油密度ρ油=0.7×103kg/m3,g取10N/kg。
求:(1)加满汽油时汽油在油箱底部产生的压强;(2)电源的电压;(3)汽油耗尽时电流表的示数。
六.解答题(共1小题)20.(2019秋•上蔡县期末)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
小明在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①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填“A”或“B”)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的作用;②闭合开关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的作用;②小明先将R=10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记下电流表示数;接着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R换为15Ω的电阻时,应向(填“A”或“B”)方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③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欧姆定律常考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0•广水市模拟)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在测人的体温时,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
正常条件下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C.热敏电阻R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小故选:B。
2.(2020•孟津县一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如果I1:I2=2:3,则R1、R2的电阻之比为()A.2:3 B.3:2 C.1:2 D.2:1故选:D。
3.(2020•鄂州模拟)在一段定值电阻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U,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R=可知,R与U成正比B.不管U如何变化,U与I的比值不变C.由I=可知,I与U成反比D.由R=可知,R与U成反比故选:B。
4.(2020•犍为县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
只闭合S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等于 U1B.再闭合 S2,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断开 S1,只闭合 S2,电压表的示数为 U2,电流表的示数为 I2,则 U2>U1,I2>I1D.断开 S1,同时闭合 S2、S3,电压表的示数为 U3,电流表的示数为 I3,则 U3=U1,I3>I1故选:C。
5.(2020•淮滨县模拟)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的电阻为20Ω(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的电阻增加了10Ω,电流表的示数减少了0.04A,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A.增加了0.4V B.增加了0.8V C.减小了0.4V D.减小了0.8V故选:B。
6.(2018•攀枝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示数之比为4:3.此时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A.1:3 B.3:1 C.3:4 D.4:3故选:A。
7.(2020•松北区一模)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
下列四个电路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
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A.B.C.D.故选:B。
8.(2020•南阳模拟)为监测教室环境中PM2.5的浓度,创客社团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浓度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