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1]

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1]
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1]

番荔枝为番荔枝科半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林檎,又因其外表有菱形疣状鳞目,状似佛头,又称佛头果,是世界五大热带名果之一[1,2]。原产热带美洲,约于17世纪传入中国,现在台湾、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均有栽培[3]。番荔枝以其独特的外形,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其产果量低(10~20 kg/株),规模种植少,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在畹町发展种植番荔枝,既是对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又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名、特、优、新”思路,不仅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畹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555 mm ,适合番荔枝栽培。番荔枝在畹町多以庭院栽培,产品在本地市场就地消化,没有形成规模向内地市场渗透,因而未来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云南市场番荔枝供应为1300 t ,其中德宏为520 t 。据预测,云南省的番荔枝需求量在5000 t 以上,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产品缺口量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畹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村历来就有种植的习惯,据群众回忆,种植时间长达百年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的庭院经济发

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段建全

(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78500)

摘 要 : 介绍了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的气象条件,该地区发展番荔枝的情况,以及番荔枝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番荔枝的栽培管理技术。关键词: 番荔枝; 栽培技术; 云南畹町中图分类号: S667 文献标志码: A

展提供了有利空间,目前已种植番荔枝3474株,年产48.64 t 。但由于种植年限长、管理不当,生产上出现产量低、品质欠佳、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

1 生物学特性

番荔枝通常按果实的大小和表面瘤状突起明显与否,分粗磷、细鳞2种类型。粗磷型树体大,叶片宽,果实表面瘤状突起而数量少; 细鳞型则反之。树高3~5 m 。枝条细软下垂。叶近革质,长6~12 cm ,宽2.0~3.5 cm ,叶柄长8~15 mm 。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钝,叶背灰绿色,幼时被茸毛,后变秃净。花青黄色,花瓣2轮,外轮花瓣狭长而肥厚,肉质,长三棱形,顶端尖,被微毛,内轮花瓣细小,呈鳞片状; 雌蕊通常呈圆锥或棱锥形突起的雌蕊体。果实为聚合果,圆锥形或球形,直径5~10 cm ,浆果由多数心皮聚合而成,心皮在果面形成瘤状突起,熟时易分离; 食用部分为其假种皮,乳白色,其果实清甜,有特殊香味,果肉柔滑、味甜可口、香气馥郁、风味独特。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番荔枝适于热带及温暖的南亚热带生长,容易栽培,病虫害少。种子繁殖,1年可成苗出圃,生长期为30~40年。1年可开花3次,开花至采收需时60~70 d ,以6月上旬结果最多,5月下旬所结的果最

作者简介: 段建全(1969—),男,云南畹町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wdnmjzxl@https://www.360docs.net/doc/3e15683610.html, 。

第6卷第6期V ol.6 No.6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2年6月Jun. 2012

43

优。喜光耐阴,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平地山地均适宜,粗生易栽,但以沙质壤土最佳。番荔枝适合温暖和干燥气候,不耐寒,耐寒力不如荔枝,低于0℃即冻死,幼树在4℃时发生冷害。树性耐旱,忌积水。要求阳光充足,但又相当耐阴,幼苗忌强烈阳光,不宜在风口及风害严重处建园种植。种植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快,一般3~4年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

3 栽培技术

3.1 育苗

选择向阳背风,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地块或水稻田为育苗地。以种子播种育苗为主,一般在秋季选择年年丰产又不易裂果的树株,采摘果大、形正、质优且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晾干即可播种,头年留的种子,需晒种并去除不饱满的种子,在育前用青霉素浸种20~30 h,以利发芽,浸泡过的种子可提早3~5 d萌发。一般1年就可育成60 cm以上的标准苗用于定植。

3.2 园地选择

地块选择土层深厚、不积水、排灌方便的沙性壤土为宜,pH5.5~6.5为宜,过酸土壤要施石灰改良。

3.3 回土与施底肥

在种植前1~2个月进行回土。先把表土施在最下层,接着放杂草、枝叶和石灰0.3 kg混合,再回1层表土,放塘泥、垃圾土杂肥30 kg和0.5 kg磷肥,再放10~15 kg厩肥,待20 d后定植。

3.4 定植和栽后管理

(1)以春季定植为佳,也可在秋季定植,特别是在未萌芽前种植,成活率较好。株行距为3 m×4 m,每667 m2定植55株,定植后及时查苗补缺,确保成活率在85%以上。

(2)新植番荔枝忌旱又怕积水,要注意及时灌水或排水。幼年树的施肥要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一般于新梢萌芽及新梢长到40 cm时各施1次,以速效氮肥为主。

(3)定干摘心。掌握尽快培养成矮化多分枝的伞形树冠的原则,留主干高60~70 cm剪顶,并摘除主干中、上部叶片3~4片,以促留主枝3~4条; 主枝长至60 cm时摘心,待枝梢叶片老熟后,再于每条主枝中、上部摘去2片叶,以促留三级分枝各2条。

3.5 土、肥、水管理

3.5.1 土壤管理

除在定植时做到“深耕改土、窝大底平、深挖浅栽、施足基肥”外,还应不断深耕扩穴、改良土壤。秋季翻耕土壤的深度应因地制宜,一般树盘内浅翻或不翻,树盘外翻耕以20~30 cm深度为佳。在其生长期间,应视杂草生长和土壤板结情况,经常注意结合中耕清除杂草,保持树盘内的土壤疏松、无杂草。3.5.2 施肥

番荔枝对硼、锌等微量元素缺乏较为敏感,要注意加以补充,施肥时还应注意钾、钙、镁及氮等元素的平衡。全年施肥分为4次,第一次在每年冬季修剪前后进行,以有机肥为主,做到“深挖深放、重施、全施”; 第二次于夏季开花后的幼果期间(5—6月)进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第三次在9—10月进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第四次于12月至次年1月施用,以氮、钾肥为主。施肥方法主要有: 环状施肥、半环状施肥、放射状施肥、穴状施肥、条沟施肥等,根据习惯而定,施肥后一定要覆盖。

3.5.3 灌溉与排水

确定灌溉时期除根据土壤湿度外,还要考虑气候条件和果树本身的生长发育阶段。在生产上多在发芽前后至开花期、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后及休眠期4个时期灌水,灌水的方式主要采用穴灌或沟灌。园内排水沟的数量和大小,应根据当地降雨量的多少和土壤保水力的强弱及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一般情况下,排水沟深50~60 cm、宽40~50 cm。

3.6 整形修剪

3.6.1 幼年树

幼年树以整形为主,采用摘心、摘叶的方法促进分枝,尽快培养成矮化多分枝、枝条分布均匀的圆头

段建全: 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下转第49页)44

7.1.3 白蚁

将灭蚁膏涂抹在蚁路上杀灭白蚁,或采用白蚁药诱杀。

7.1.4 螨类

播种后7 d左右,将有色塑料膜盖在床面上几分钟,然后用放大镜检查贴近培养料的一面,一旦发现菌虱,立即用药杀虫。可用2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400倍液喷雾,连续喷洒2~3次,效果较好。

7.1.5 蛞蝓

用毒饵诱杀,或用3%密达颗粒剂防治。

7.1.6 蜗牛

用3%密达颗粒剂防治,也可用2%灭旱螺和切碎的菜叶,制成毒饵分点放在菇床周围进行诱杀。

7.2 病害

秀珍菇菌丝培养阶段,常见的杂菌有绿色木霉、青霉、毛霉和红色链孢霉等,发现后应及时处理(表1)。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杂菌是粘菌,发现后应及时将染有粘菌的栽培袋进行处理,同时加强对菇房(棚)的通风或喷洒600倍氯酸钙(漂白粉)溶液,可抑制病原菌蔓延。

(责任编辑: 敬廷桃)病原种类

木霉

毛霉

青霉

红色链孢霉

感染途径

使用污染的菌

种,接种、冷却

及培养初期感染

木霉,培养基中

由螨传播木霉

使用污染的菌

种,接种和冷却

时被感染

冷却、接种时感

染。培养初期青

霉从瓶口侵入

冷却、接种过程

中感染,培养初

期感染

特征与症状

培养基表面、接种

孔、瓶袋侧面变成

深绿色

培养其中菌丝稀稀

拉拉,参差不齐,

菇蕾发生、生长不

良,产量剧减

培养基表面、瓶

肩、瓶口长出绿色

霉菌

培养基表面、瓶的

四周、棉花塞上发

生橙红色、橙黄色

霉菌,从瓶口散出

孢子粉块

防治对策

用50%多菌灵500倍液

或克霉灵100倍液洗刷

处理,连续进行2~3

d,把各种设施进行彻

底消毒,清除发生木霉

的栽培瓶,并进行消毒

严格查种,做到早期发

现,彻底消毒作业场

所、冷却室、接种室,

清除已污染的栽培瓶

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

定彻底消毒(灭菌)。培

养室防止干燥和强风。

喷洒25%多菌灵1000倍

液或70%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

旧米糠、废培养基进行

彻底处理,用50%特克

多1000倍液,彻底消毒

各作业室、菇房表1 秀珍菇主要病原菌特征特性及防治对策

林显琛: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形树冠,为早结丰产打基础。

3.6.2 结果树

结果树修剪于每年3月上中旬,落叶枝的芽眼大部分萌动时进行。方法是将树冠外围的大枝回缩至第三或第四级分枝。回缩后留桩头长20~30 cm,并要求桩头在树冠中呈伞状均匀分布; 树冠内膛直径0.5 cm以上的枝条,一般保留2~4个节位回缩; 其余过密枝、弱枝则从基部疏除。

3.7 病虫害防治

番荔枝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叶疫病和枯果病,可分别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有介壳虫、蓟马和叶螨,可分别用40%杀扑磷乳剂1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好年冬)1500倍液、30%欧满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8 果实采收

番荔枝实生苗在植后3~4年即结果,第6年后进入结果盛期,果实在8月下旬至9月成熟。宜于硬果期采收,常以果色及瘤状突起间缝合线变化判断可否采收。通常当果实未软熟裂开,果色稍转青黄,呈乳白色或浅黄色,缝合线丰满,外露浅白色浅沟的果实已达7成成熟,就可带柄剪下采收,采后经2~3 d后熟(软熟)即可食用。

参考文献

[1] 廖鉴湖,曾少敏,杨惠文,等. A.P.番荔枝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10,(5):67-68.

[2] 丁利君,任乃林,周燕芳,等.番荔枝果肉营养成分分

析[J].营养学报,2006,28(3):275-276.

[3] 李舒婕.番荔枝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果

树,2008, (2):39-40.

(责任编辑: 丁志祥)

(上接第44页)

49

释迦果种植技术

释迦果种植技术 内容提要: 释迦果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多年生半落叶性小乔木,因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软疣凸起而得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海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果实主供鲜食,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种植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释迦果种植技术吧! 释迦果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多年生半落叶性小乔木,因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软疣凸起而得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海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果实主供鲜食,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种植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释迦果种植技术吧! 释迦果种植条件 1、气候:释迦果是热带半热带的植物,性喜温暖润湿的气候,年均温21~23℃、年降雨量1200~1800毫升、空气湿度70~95%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它的生长,一般而言冬季无霜、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的南亚热带气候比较适合释迦的种植。 2、土壤:释迦果是浅根性植物,根系大都分布在35厘米以内的土层,而且新根木质化迟、好气、忌积水,应当选择避风向南的土地种植,当风的地方必须建造防护林,否则易受风害并导致根茎腐病的发生。土壤以土质肥沃、通气性能好、排水性佳的砂质土或砂壤土最合适,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过酸的土壤要用石灰进行改良,黏质土、中性土虽也能生长,但效果不如砂质土或砂壤土。 释迦果育苗技术 1、种子育苗:释迦果种子播种前要晒,以促进发芽,苗圃应选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以缓坡地平地为佳。苗圃地播种前应先深翻晒地1~2个月,然后再以腐熟有机肥和少量石灰作基肥,打碎拌匀,再修沟起畦。条播、撒播均可,每亩用种子7~8千克。用河沙或细土覆盖,稍压实后淋透水盖草或塑料膜,苗床注意保湿,同时又怕积水,所以也要注意严防水分过多,以免引起根腐病。发芽后,揭开盖草或塑料农膜,以免压弯幼苗。 2、嫁接育苗:释迦果的嫁接方法多随季节而定,春季韧皮部不易削离,一般采用枝接法,而夏秋季一般采用芽接法。释迦果用芽接法嫁接时,一般要求20~30天后解绑,而用枝接法一般先进行挑芽后再进行解绑。对于用芽接法嫁接已成活的植株,在解绑后15天左右,就可以在芽接位上方5厘米左右剪砧,剪砧后基部将抽出大量萌蘖,应及时去除,以免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芽萌发,同时苗圃地要保持干净,无杂草,并保证肥水供应充足。当嫁接苗长到高50厘米、茎粗1.0厘米左右时即可出圃定植。 释迦果定植技术 1、定植时间:释迦果的定植时间为每年的2~4月,冬季无霜的地区可提早到上一年的10~12月。京郊地区温室栽培宜在4月中下旬定植(不管温室是否盖膜都可以种植),此时气温回升,有利于植株的缓苗和生长,种植规格应根据温室的具体情况而定。 2、苗木处理:释迦果在定植前要进行苗木处理,首先要进行消毒,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药液喷布苗木,并同时对苗木进行分级和修整。按苗木大小、根系好坏进行分级,选用壮苗或优劣分栽。对外地调入和贮藏中失水的苗木栽前须在水中浸根3~5小时。 3、栽植密度:株行距因品种而异,一般以3X4米或4X5米为宜,最密的可以提高到2x3米。定植前需先提前挖好定植穴,穴的大小为0.8x0.8x0.8米,表土混合沤熟的有机肥放下面,里土放在上面,然后放进苗木种植,踩实,一次浇透定根水,再盖上一层生土以防水分蒸发。如果是种植在平地且雨量充足的地方,则不宜挖大穴定植,起高垄种植即可,以防穴里积水导致植株死亡。 释迦果肥水管理 1、幼树施肥:一般1~2生的幼龄树需株施有机肥5公斤,尿素0.45公斤,过磷酸钙0.35公斤,硫酸钾0.1公斤,除有机肥在冬剪前一次性下完外,其余的化肥分别在第一、二、三次新梢老熟后和冬剪开始前施下,冬剪肥用量应最高,约占全年总用量的55%,其他三次各占15%,以促进树势的生长和树冠的形成。 2、成树施肥:释迦果结果树的需肥量更大,需根据树龄、树势、结果情况决定用量,一般3~4年生树需年施有机肥10~15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硫酸钾0.5公斤、尿素1.2公斤,其中有机肥在冬剪前后一次性下完。

荔枝种植方法

荔枝种植方法 一、经济意义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为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南亚热 地区广泛栽培的著名水果。果皮鲜红美观,果肉爽脆,清甜多汁,香味浓郁诱人,营养丰富(果肉含糖20%左右,蛋白质0.94%,脂肪0.97%,维生素C每100毫升果汁13~72毫克,另含磷、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除鲜食之外,还可制果干、罐头、果汁、果酒等。古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常食荔枝,能补脑健身,治疗瘴疠疔肿,开胃益脾,干制品能补元气,为产妇及老弱补品”。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8%左右。我国优良荔枝在国际水果市场上素享盛名,被誉为“中华之珍品”,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荔枝花期长,花量大,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一公顷成龄荔枝树开花期可放养15~20箱蜜蜂,可采蜜糖300~400公斤;荔枝树终年常绿,果实成熟季节,叶绿果红,鲜艳夺目,是优良的绿化美化树种;材质坚硬,纹理细致,抗虫抗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良材;果皮、树皮、树根含大量单宁,是制药原料。荔枝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结果早,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具有投资少,收益大,收获年限长等特点。种植荔枝对促进我省果树生产的全面发展,为农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荔枝的分布 荔枝原产我国南方,广东廉江县的谢鞋山、海南省雷虎岭、坝王岭及金 岭,广东博白县的石方山,以及云南的勐仑都有野生荔枝。在我省除坝王岭的老野生荔枝林外,金鼓岭有成片的野生荔枝林,目前尚存40公顷左右的野生原始荔枝林,长势很好。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公元前三世纪,岭南、四川、广西均有种植荔枝的记载。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我国古代荔枝栽培事业已相当发达,但由于种种原因,荔枝种植面积仍不大,发展缓慢,目前,我国荔枝分布限于北纬18°~31°范围内,但生产区在北纬22°~24°30’,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其次为四川、云南,再次为贵州、浙江。其面积和产量尚未列入国家统计数字。 三、国内外荔枝生产、科研概况 印度栽培荔枝历史已有2000年左右,目前种植面积 过1.35万公顷。最大的主产区是比哈尔邦(位于印度的东部,纬度与我国广西、南宁相当)广阔的平原地区,占印度栽培面积的95%。印度已选出5个优良品种推荐于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如:晚熟无核(Zate seedless),抗热风,果甚大,味甚甜,有玫瑰香味,种子小,适于热带地区种植。玫瑰香(Poseseentde),中熟果大,味甜,玫瑰香味浓,丰产稳产,为最佳产品。早熟比丹纳(Eary Bedana),早熟,果皮鲜红色,味甜,有香气,种子极小。小核德拉顿(Bedana Dehradun),中熟,果大,深红色,味甜,果穗大,为丰产的商品性品种。帕比(Purbi)最优良罐藏品种之一。 四、目前荔枝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也是荔枝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 久,已有上千 的历史。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发展缓慢,建省前一直绯徊于0.3~0.4万公顷之间,而且绝大多数是未经选择的实生树,管理极其粗放,处于半野生状态,靠天吃果,往往一年丰产之后数年无果,果实品质低劣杂乱,不能成为商品,经济效益很低。建省后开始发展,由于一些农场和个体户种植了一些省内外选出的优良品种芽接

荔枝主要时期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荔枝主要时期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荔枝果园管理多为粗放管理,结果是,不仅秋春季栽培管理有所放松,荔枝树势弱,来年春花芽分化受到影响,而且果农对病虫害防治不重视,病虫害管理措施跟不上,冬春荔枝病虫害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如不及时、及早采取措施,来年年荔枝产量将受到极大影响。 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今后荔枝病虫防治应走综合管理的道路,也就是说,以农业栽培管理为基础,以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为主要内容,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方式,减少农药用量,科学用药,保护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压低病虫害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提出以下荔枝病虫害综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荔枝生长时期病虫害协调管理: 1、早春花穗抽出和开花期: (1)虫害防治重点为荔枝蝽象和瘿螨。3月初,用22%荔虫清1500倍,加20%三氯杀螨醇800倍,混合喷药一次,主要是杀死荔枝蝽象,降低产卵数,并防止春梢或花穗上瘿螨的繁殖扩散。 (2)如开花前阴雨多,霜疫霉病、炭疽病常发生,可在防虫药中加入农抗九六一150倍液,即混即喷。 (3)再加荔枝保果剂叶面肥成三合一,但要即混即喷,不仅控制病虫害,而且可壮花穗。 如果树龄20年以上荔枝树,树干高大,枝叶茂密,喷药不易彻底,可采用平腹小蜂防治蝽象。此时恰好荔枝刚刚开花,而且一般花期不喷农药,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效果最好。3月初和4月初每棵树各放两次,就能彻底地防治蝽象卵。1990年以来,深圳光明农场林果公司10多万棵荔枝数上连续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能全面控制害虫不成灾,收到良好的效果。 2、果期:要防止蛀蒂虫爆发为害和霜疫霉病大流行,重点抓好收获前20天内的防治。如果阴雨多,收获前20天、15天各喷药一次。用高效灭百可1500倍加农抗九六一150倍,即混即喷。采果后秋梢保护:秋梢是次年的结果母枝,保护好秋梢是关系到次年能否有花有果的关键,决不能忽视。(1)每次秋梢抽出3~5厘米时,勤检查有无尺蠖、卷叶虫等害虫为害,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除。在5~8厘米时,用22%荔虫清1000倍液喷雾,一般1~2次便可保护好当次的秋梢。 (2)注意,生长较弱的树,炭疽病易发生。可用双博(原名为霜炭清)600倍或80%喷克600倍,加0.2%尿素,喷雾。应注意的是,如整个秋梢期正处于高温多湿时期,使用菊酯类农药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次要害虫的发生。 3、采收后的农业管理措施: (1)采果后,剪除病虫枝叶,清除地面落叶和病虫果,带出田间烧毁,减少病虫源。

番荔枝树冠的修剪管理技术要点

番荔枝树冠的修剪管理技术要点.txt 幼年树以整形为主,结合培养主枝、副主枝,促进枝条萌发,于春季或夏、秋季进行。 结果树修剪自1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剪除直立向上枝、枯枝、病虫害枝、结果后的 残枝,回缩横生延长枝,短截因低温等致干枯的枝条末端。冬季修剪后25~35天萌芽发新枝, 故冬剪一般不宜太早。若冬至前修剪,剪后北风起,气温下降,萌芽开花困难。即使抽梢开 花,也常致落花;即使座果,常因寒流南侵,气温骤降,幼果受害变黑或落果。据台湾经验, 番荔枝冬剪要适度,若轻剪,存留小枝条多,提早开花,座果后枝易下垂及地,影响管理及 果实品质,养分分散,果小;若过于强剪,易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不平衡,短截口以下潜 伏芽簇生,增加病虫防治及其他管理的不便,结果减少。 此外,同一枝条上若结果太多时,应适当疏果,首先疏去虫害果、畸形果、日灼果及风 伤疤果,再依树势、果实分布情况疏去部分小果,以减轻枝条和树体负担,防止树势衰弱, 提高大型果比率和品质。 (二)产期调节栽培的修剪 番荔枝花芽分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只要树体健壮,贮藏养分充足,有新梢萌发 就能伴随着开花,气候及栽培条件良好,便能座果、发育成为具商品价值的果实。因此,可 以用打顶或短截后去叶片的方法,促进新梢萌发、开花,达到增加花量或调节开花期、果实 收获期和市场供应的目的。 在台湾,番荔枝果实多在6~9月上市,适逢芒果、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连雾等多 种水果大量上市,对不耐贮运的番荔枝销售及价格极为不利,此时又是台风季节,易受损害 而减产歉收。故在冬暖、果实可安全越冬的地区,实施产期调节,除自然开花结果、收正造 果(7~9月外,还于采果后进行夏季修剪(7月上旬至9月中旬),短截并摘除枝条上部2~4 片叶,使被短截、去叶的枝条上再萌芽发新梢,开花结果。这些花所结的果实自11月至翌年 3月上市,使一年中除4~6月外都有鲜果上市,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夏剪首先剪去密生枝、徒长枝、纤弱枝、枯枝、病虫害枝,以及主干、主枝上的不定芽, 使光照改善,通风良好,调节树势,促壮留存的枝条,修剪量约为枝叶总量的30%~40%。 其次是调节产期的修剪,选择着生于主干、主枝、副主枝、粗壮侧枝上当年生春梢发育充实 的下垂枝、横生枝等优良枝梢,留6~10厘米短截,并摘除留下枝段上的叶片,经7~15天 即可萌芽发梢,继而现花蕾及开花。因为修剪有先后,萌芽、开花也有先后,且花期较长, 果成熟期也较长。 夏剪以调整树生势的愈早愈好,以减少养分损耗。调节产期的修剪应于白露前修剪完毕, 最迟不超过寒露,否则低温干旱,难于萌芽、开花,或落花严重,结果不良。 夏剪后侧枝上无叶或少挂叶片,即行清园并喷药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新梢和花生长发育 良好。冬季低温与秋、冬季多阴雨日照不足,以及春季梅雨期长、落花落果和病虫害严重的 地区,不宜进行产期调节栽培。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寒。

荔枝四季物候与管理技术-ljx

荔枝四季物候与管理技术 作者:ljx 1.荔枝物候认识 物候是指植物形态分化和形态分化时期在四季气候变化中表现。就荔枝生产管理而言,一方面,虽然不同荔枝品种物候期表现有一定差异,但其总体物候表现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同一物候期内,因气候异常,会导至物候返差现象。例如,暧冬年份或降雨反常年份,常导至大量冬稍抽发,严重影响幼穗分化而大幅度减产。 我们认识物候的目的在于把握当地荔枝相对稳定物候规律,并通过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运用,充分发挥荔枝正常物候规律,预防和控制返差物候表现,最终实现荔枝稳产高产的生产目标。 2.荔枝物候规律 由于“大红袍”品种成熟上市早,耐粗放性能和稳产性能良好等优势突出,深得多数荔枝种植户喜爱。我们对此将“大红袍”品种作为荔枝代表品种进行重点观察。为便于直观反映观察品种物候规律,特将观察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观察表反映,我们直观地认识了荔枝基本物候规律,同时明确了不同物候期的荔枝生理活动中心,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物候期管理目标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3.荔枝不同物候期的管理 3.1.秋稍抽发期管理 秋稍抽发期是荔枝在一年中的营养生长旺盛期,秋梢抽发整齐和健壮与否,直接关系来年荔枝结果情况。所以,秋稍抽发期的管理目标主要是按时促发秋稍,并培养健壮结果枝。从时间上划分,每一年的八月上旬(立秋)后至十一月上旬(立冬)前的90多天时间是多数荔枝品种的秋稍抽发期。荔枝采果后,营养和水份充足条件下,树势恢复较快,可以完成两次秋稍抽发成熟。第一次在八月中旬初“立秋”节抽发,九月中旬成熟后,接着抽发第二次稍,至十月下旬末成熟。树势减弱情况下,一般只抽发第二次稍或一次性抽发冬稍,不利于荔枝稳产高产。所以稍期管理上,一定要注意末次秋稍成熟期必需控制在十一月上旬“立冬”节令前,这是荔枝秋稍管理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荔枝秋稍如期抽发成熟,培养健壮结果枝,必需做好如下措施综合应用。 3.1.1施足促稍壮稍肥。根据荔枝需肥规律和当地果农管理水平,树冠半径1.5米左右果园,我们提出株产40千克产量指标。按指标计划,得出荔枝全年和不同物候期最低单株施肥参数如表2所示。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概述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概述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概述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又名离枝,具有通神益智,填精充液,辟臭止 痛等多种功能,荔枝原产于中国,是中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 果王" 之称。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 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属无患子科植物。 中文学名:荔枝 拉丁学名:L itchi chinensis 二名法: Litchi chinensis 界: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门 双子叶植物纲纲: Magnoliopsida 目:无患子目 Sapindales 科:无患子科Sapindaceae 属:荔枝属 Litchi 荔枝简介 【荔枝】“妃子笑”是荔枝的一个品种,“妃子笑”是精选的荔枝,荔枝看上去个大、饱满、颜色对比特别明显,经常是一颗荔枝上红一块绿一块的,别看整体颜色发绿, 其实很甜,核很小。 常绿乔木,高8-20米。茎上多分枝,灰色;小枝圆柱形,有白色小斑点和微柔毛。 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10-25cm ;小叶2-4对,对生,具柄,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6~15cm ,宽2-4cm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稍偏斜,全缘、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下面粉绿。春季开绿白色或淡黄色小花,圆锥花 序,花杂性。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红色,有小瘤状突起。种子外被白色、肉质、 多汁、甘甜的假种皮,易与核分离。种子矩圆形,褐色至黑红色,有光泽。 地理分布原产于我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云南等地栽培最多。目前全世界80%的荔枝在中国,中国60%的荔枝在广东,广东60%在茂名,高州则以种植面积达72万亩,成为广东荔枝的最大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 广东省、汕尾市【金鸡山村荔枝主产地之一】 金鸡山村位于广东省汕尾陆丰市的东部、东邻惠来县、南连华桥管理区、西接内湖镇、北靠彼洋镇。金鸡山村是陆丰市最大的荔枝生产区。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汕尾市

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1]

番荔枝为番荔枝科半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林檎,又因其外表有菱形疣状鳞目,状似佛头,又称佛头果,是世界五大热带名果之一[1,2]。原产热带美洲,约于17世纪传入中国,现在台湾、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均有栽培[3]。番荔枝以其独特的外形,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其产果量低(10~20 kg/株),规模种植少,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在畹町发展种植番荔枝,既是对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又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名、特、优、新”思路,不仅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畹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555 mm ,适合番荔枝栽培。番荔枝在畹町多以庭院栽培,产品在本地市场就地消化,没有形成规模向内地市场渗透,因而未来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云南市场番荔枝供应为1300 t ,其中德宏为520 t 。据预测,云南省的番荔枝需求量在5000 t 以上,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产品缺口量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畹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村历来就有种植的习惯,据群众回忆,种植时间长达百年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的庭院经济发 畹町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段建全 (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78500) 摘 要 : 介绍了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的气象条件,该地区发展番荔枝的情况,以及番荔枝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番荔枝的栽培管理技术。关键词: 番荔枝; 栽培技术; 云南畹町中图分类号: S667 文献标志码: A 展提供了有利空间,目前已种植番荔枝3474株,年产48.64 t 。但由于种植年限长、管理不当,生产上出现产量低、品质欠佳、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 1 生物学特性 番荔枝通常按果实的大小和表面瘤状突起明显与否,分粗磷、细鳞2种类型。粗磷型树体大,叶片宽,果实表面瘤状突起而数量少; 细鳞型则反之。树高3~5 m 。枝条细软下垂。叶近革质,长6~12 cm ,宽2.0~3.5 cm ,叶柄长8~15 mm 。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钝,叶背灰绿色,幼时被茸毛,后变秃净。花青黄色,花瓣2轮,外轮花瓣狭长而肥厚,肉质,长三棱形,顶端尖,被微毛,内轮花瓣细小,呈鳞片状; 雌蕊通常呈圆锥或棱锥形突起的雌蕊体。果实为聚合果,圆锥形或球形,直径5~10 cm ,浆果由多数心皮聚合而成,心皮在果面形成瘤状突起,熟时易分离; 食用部分为其假种皮,乳白色,其果实清甜,有特殊香味,果肉柔滑、味甜可口、香气馥郁、风味独特。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番荔枝适于热带及温暖的南亚热带生长,容易栽培,病虫害少。种子繁殖,1年可成苗出圃,生长期为30~40年。1年可开花3次,开花至采收需时60~70 d ,以6月上旬结果最多,5月下旬所结的果最 作者简介: 段建全(1969—),男,云南畹町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wdnmjzxl@https://www.360docs.net/doc/3e15683610.html, 。 第6卷第6期V ol.6 No.6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2年6月Jun. 2012 43

有机荔枝栽培技术

有机荔枝栽培技术 有机荔枝生产栽培技术除生产环境选择外,主要技术是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有机肥料应用技术和荔枝生长非化学调控技术等。 有机荔枝生产栽培技术除生产环境选择外,主要技术是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有机肥料应用技术;荔枝生长非化学调控技术;其中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是核心技术。也就是说有机荔枝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人工化学合成品等,只准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杀虫灯、寄生蜂等。有机荔枝栽培技术,除及时做好常规的技术管理外,重点有三个关键的技术环节: 一、有害生物生态防控措施 1、释放寄生蜂 在3~5月份先后释放平腹小蜂2至3次防治荔枝蝽蟓,经调查荔枝蝽蟓卵寄生率平均80%以上,最高的达96%;6月份先后释放赤眼蜂2次,对尺蠖、卷叶蛾等害虫均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采用药物防治 生物农药防治害虫药物为0.3%印楝素,在开花前和果实生长发

育期一般喷7次,防治荔枝蒂蛀虫、尺蠖等害虫效果很好,蛀果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霜疫霉病施用波尔多液2~3次有一定的效果。 3、采用物理防治和人工捕杀方法控制虫口密度 架设杀虫灯对趋光性强的金龟子、尺蠖等防治效果很好;另一方面鼓励果农采用人工捕杀除虫也收到一定的防控效果。 4、采用“生草法”改善害虫天敌生息环境 种植柱花草和其他杂草的“生草法”,有目的地培育既有利于天敌生存环境又有一定的固氮增肥效果的杂草,对增加天敌的种群数量和保水土增肥效有较好作用。 二、有机肥料的应用技术 1、促梢肥 一般秋梢肥在采果后每株施专用有机肥2~2.5千克,长势较弱的在末次秋梢萌发前每株加施有机肥1~1.2千克,保证秋梢适时健壮。

桂味荔枝的栽培管理

桂味荔枝的栽培管理 维普资讯ttph:/w/w.cwqvp.cio m20第年1卷第7028期 柑与桔热带亚果树信息 13 果 (1(液或百菌清01倍0液次一。小长至苗5)O培0 ~ 4处理花。果剪树冠,养良性循环的立体结果修培树冠自然开 立心结体果形树冠,以内膛枝结果为主,养出来的次结三枝,果花有 果量大的特点。培具为了提高果实品质,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的平调,衡要行疏进花果。每疏次果结仅留两个枝花序,当小花着果后进行疏果,去小、形和弱虫果。病幼疏 畸 7片新叶、茎高2时,c出圃定植可。出圃假0m即 前掀薄膜和开遮网炼阳苗15~2o天,利于大田种有 成活。植 云南省玉溪市农业学研究所科(m5o)63 张云军杨向红 台湾四季石榴番立体 果生发育至长2g左右进时行套,5袋保以证果实提成早熟、色 泽美和品质优。在第三次结果枝果采后对要立体结果枝进行回修缩剪,续培养新的立体继果枝结。随着树冠增大,的增步加立结体果枝,组 逐培养性循环的立体良结树冠果。由于台湾四季番石榴种立体结这 果树形具有梢多次、果多和果期挂等长特点,花在培栽中要加强肥 水管理,施农家肥,多少施化,肥强病虫害防治,加特是别虫蚜、蛾类、烟病和炭疽等病只。有提高综煤管合理平水能,实台现湾四季番石 榴立体果,才结实更高现的经效济益。

东省肇庆广市农学业校9(00甘奕勇567). 结 果树形的培技术 我校养园场于艺1997年从台引湾了进多个品种的四番季石榴,嫁接繁殖98,年在外校实基验19经 进地行较大积的种面植。经过4年多的试验,索探 出 一适种合四番石季榴生物学特性结的果树形,并 在东广一的些地进区行了推广,得了很好的经济 取益效。种这树形称为然自开心立体结果形,点是特以可使台湾季 四番石早榴结、丰产,以据根市场的可 需 求为,调地节产期,人获很高得的济经益效。 低位嫁接1,心分促枝,留主枝,定树体基摘本确选 骨 架 当石番的实榴苗长至筷生子时进粗行嫁接, 嫁接 V定在2cI 0m左右,采枝用接法。将嫁接苗定植于大中,田长的出第级一枝 长分5c约待m时摘心0促分枝,可对主进行枝处理,取不方位的健同 壮主并选枝4~5,条竹条固,用并使定主枝斜向与上主枝保 持。4,右就是番石榴自然的开心树形,最基5左这是的本骨架。2处理主枝,养膛内结果枝培主枝上对长出的花 昧桂荔的栽培枝管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大全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大全 荔枝品种有哪些?荔枝如何种植?荔枝日常如何管理? 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同时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因此老师加油加油整理了荔枝的种植及管理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荔枝的品种: 1、大红袍荔枝:该品种树势强健,干性较弱。树皮灰白色,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果实呈长心脏形或心脏形,果大,色深红,鳞刺突尖,纹线窄而明显。果实7 月中下旬成熟,为合江主栽品种。 2、糯米橄荔枝:该品种树势较强,生长势强,干性弱,较丰产稳产。果实呈心脏形或短心脏形,果皮紫红色或鲜红色,果实7 月中下旬成熟。

3、妃子笑荔枝:该品种树势强,干性强健,枝条粗长而直立,树冠稀疏参差不齐,发枝力弱。果实心脏形,7 月中下旬成熟。 4、绛纱囊荔枝: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紧凑。果实呈不正规心脏形或短心形,果面深红色,果实7 月下旬成熟。合江楠木叶荔枝该品种树势强健,丰产稳产,干性较强,枝条较直立。果实呈心脏形或卵形,果中等大,向阳面粉红色或浅红色,背阴面淡绿色或浅橙黄色,果实8 月上中旬成熟。 5、沱堤荔枝:该品种树势较强,干性较强,主、侧枝明显,棱沟尤为突出。果实呈不正圆锥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向阳面红绿色,果皮浅红或深红,产量中等,果实7 月底8 月上旬成熟。 6、带绿荔枝:该品种树势中等,枝条纤细,干性较弱。果实短心形或圆球形,果面鲜红,龟裂纹明显少,缝合线明显深阔,呈一条黄绿色带状。产量中等,果实7 月底8 月上旬成熟。

二、荔枝苗的选择与繁育: 荔枝嫁接苗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嫁接苗的砧木具有主根,在土壤中扎根深,根系发达,有更强的抗逆性,生长势旺盛,植后成活率高,缓苗期短,4 一5 年后开始结果,是今后荔枝育苗的主要方法。 1 、砧木苗的培育: 种子采集和处理:荔枝砧木苗全部用种子播种繁育,取本地荔枝或大红袍荔枝充分成熟的果实,将果肉剥离后的种子当天用清水洗净,摊放在荫凉处或沙床

番荔枝栽培技术

一﹑栽培意义 番荔枝为热带名果,其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番荔枝果实营养丰富。据分析,果实可食部分含水分为73.3%,蛋白质1.6%,脂肪0.3%,矿物质0.7%,碳水化合物23.9%,铁1.0%。可食率67%,含可溶性固形物26.0%,糖16.8%,酸0.1%。可见番荔枝果实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铁的含量居大部分水果(不含干果)之首。 番荔枝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果酱﹑果酒及饮料,香气浓郁。此外,番荔枝的根﹑叶﹑种子和未熟果实可供药用。种子作强心剂,根系作泻药,叶片作伤口消毒剂,可杀虱类害虫。 在气候适宜地区,番荔枝栽培管理容易,病虫害少,耐干旱,平地和山地均可种植,且早结果,丰产和稳产。一般实生苗种植后2-3年开始结果,成年树每公顷产果15吨以上,果实在中秋节前后成熟,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二﹑栽培历史和分布 番荔枝原产热带美洲,传入中国以台湾最早,约有400年历史。现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 广东番荔枝栽培以粤东的澄海樟林最早,系200多年前旅泰华侨传入。目前,该地区还是广东番荔枝主产区之一。东莞市虎门镇的番荔枝在100多年前旅越南华侨传入。此外,珠海市和潮州市也有小规模商业性栽培,全广东省番荔枝栽培面积约1000公顷,属于稀少水果。广州市水果世界有少量栽培。 我国番荔枝以台湾最多,种植面积有5千多公顷,产果7万多吨,是台湾重要果树之一,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东部的山坡地。 国外番荔枝分布以热带美洲为主产区,亚洲以印度栽培最早﹑最多,其他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均有栽培。就全世界而言,番荔枝栽培不多,产量少,未统计。 三﹑种类及主要品种 (一) 种类 番荔枝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果树。在番荔枝属中果实可供食用的有11种,已作经济栽培的,除番荔枝(也称普通番荔枝)外,有南美番荔枝,阿蒂莫耶番荔枝和刺番荔枝。我国目前栽培的主要是番荔枝。 1.番荔枝(Annonasquamosa L.) 番荔枝(即普通番荔枝)为半落叶性小乔木或灌木,高3-5m。枝条细软下垂。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先端短尖或钝,叶面深绿,叶背灰绿,叶脉明显,叶长6-15cm,宽4-5cm,嫩叶初被茸毛,后脱落,叶柄长1-2cm。 花单生或2-4朵丛生,下垂;萼片小,绿色;花瓣6枚,肉质,披针形,浅绿色或黄绿色,内侧基部有紫红色斑,分内外两轮排列,内轮花瓣细小,甚至退化消失,外轮花瓣肥厚。雄蕊多数,花药2室:雌蕊多数,米黄色,聚合成圆锥形或球形肉质浆果,由心皮表面形成的瘤状突起明显。 未熟时果表面绿色,披白色果粉,果实表面瘤状突起间缝合线明显,呈乳白色时果实接近成熟,成熟果为浅黄色,软熟后才可食用。食用部分为假种皮,乳白色,呈胶状,味极甜,有芳香。种子黑色或黑褐色,表面光滑,长椭圆形,8-10粒。 2. 阿蒂莫耶番荔枝(A. atemoya Hort. ex West.) 阿蒂莫耶番荔枝也称澳洲番荔枝。为番荔枝作母本,南美番荔枝作父本杂交而得的种间杂交种,最早在美国佛洲亚热带植物园育成,目前以澳大利亚栽培较多。其耐寒性比番荔枝强。1981年华南农业大学从澳大利亚引入African Pride(取代号为AP,简称AP番荔枝)等4个品种接穗嫁接试种。它的初生枝条,叶片两面和叶柄有褐色毛,叶片比番荔枝大,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荔枝管理

一、荔枝、龙眼秋冬季管理的目标 秋冬季管理的总体目的,是为了荔枝、龙眼能够在明年正常开花结果,获得好收成。秋梢结果母枝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基础。所以,在技术管理上,就要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尽可能扎实的丰产基础;培养粗壮又不徒长的秋梢,不发冬梢,在进入花芽分化前能积累充足的有机养分,安全越冬,顺利地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但能保持较好的树势,整个秋冬管理,都应围绕着这一目标,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水、肥、土壤、枝梢等方面对应配合好,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做好,给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二、秋冬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培养适时壮健秋梢结果母枝 结果母枝就是明年能抽花穗、开花着果的枝梢,以秋梢为主。培养适时壮健的秋梢作结果母枝是避免或减少抽发冬梢的有效措施,提高来年成花座果的关键。所谓适时壮健就是末次秋梢在花芽分化前充分老熟,又不萌发冬梢。广东中部早熟荔枝品种在九月中下旬,迟熟品种末次秋梢在十月中下旬抽生的秋梢是比较理想的;龙眼中、迟熟品种结果母枝分别以十月中下旬为好。南部湛江、茂名晚秋梢结果母枝适期可比中部推迟10~15天。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品种、树势、萌芽力等确定放梢次数和时间:萌芽力强、初结果、青壮年结果树,宜放2~3次秋梢;萌发力弱的中、老年结果树一般只放一次梢,“白露”前后放梢较适宜。 (二)秋梢的肥水管理 采果后秋梢肥,是全年施肥的重点。目的在于迅速恢复树势,促发适时壮健结果母枝,为翌年丰产打下坚实物质基础。要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选用腐熟禽畜粪肥、灰粪、厩肥、优质垃圾、麸饼等,氮、磷、钾施量,分别占全年总施肥量的50%、34%和25%。迟效有机肥在放梢前一个月左右施下(计划放多次秋梢的,只在放第一次秋梢施用,其余不用),速效化肥每梢施两次,放梢前10天施第一次,转绿时补施一次。参考施量:每结50公斤果的树,株施尿素2.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氯化钾1.4公斤;有机肥如猪牛粪、厩肥等3~4担,或麸饼4~5公斤。 施肥方法:在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或条形沟或辐射沟6~8条,沟长宽视肥量多少而定,尽量挖宽挖长,防止肥料集中,浓度高伤根。化肥、液体肥浅施,有机肥宜深施,施后复盖土。 此外,每次新梢开始转绿时,喷1~2次根外追肥,可选用广东生物技术联合公司生产的高效核苷酸或绿登叶面肥或0.3%磷酸二氢钾。 水份:秋梢生长遇旱要灌水或淋水;干旱施肥须配合淋灌水才能收效;末次梢转绿后,适当控制水,利于控梢促花。 (三)果后修剪 目的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枝梢分布均匀,生长健壮,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性,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病虫孳生。 方法可分回缩、疏剪、疏芽。回缩修剪适用于树冠交叉或树势弱的树,是促发健壮结果母枝的有效措施之一,采果后15天至放梢10天左右进行;疏剪是对过密弱枝、病虫害枝、枯枝、交叉枝、阴枝(三月红、黑叶、桂味可适当多留)均可剪掉;疏芽:计划放2~3次梢的,第一次每条枝梢留新梢2~3条,第二次留1~2条,最后一次留1条,个别可留2条,放一次秋梢的,每个基枝留梢1~2条,多余的在新梢6~7公分长至刚展叶时将嫩梢疏去。 (四)保护新梢 荔枝、龙眼秋梢主要病虫有:炭疽病、蒂蛀虫、卷叶蛾、尖细蛾、亥麦蛾、角颊木虱、尺蠖、毒蛾、毛蜘蛛、龙眼瘿螨、白蛾蜡蝉等。应分别在嫩叶开始展开时和新梢转绿前,喷药保护。可交替选取用如下药剂:(1)4.5%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73%克螨特2500倍;(2)40.7%乐斯本1000倍,(3)80%敌敌畏800倍; (4)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灭病威400倍。 (五)控梢促花 荔枝、龙眼成花,是一个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复杂过程,一方面需要充足有机养分作为物质基础,这就是我们培养健壮秋梢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需要一定的转化条件进行花芽分化,如树体内源激素的变化,干旱、凉冷的外部条件等,使之营养生长期相对停止,转入生殖生长(这一过程只是相对的,并非

释迦果种植技术

释迦果种植技术 释迦果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多年生半落叶性小乔木,因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软疣凸起而得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海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果实主供鲜食,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种植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释迦果种植技术吧!

释迦果种植条件 1、气候:释迦果是热带半热带的植物,性喜温暖润湿的气候,年均温21~23℃、年降雨量1200~1800毫升、空气湿度70~95%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它的生长,一般而言冬季无霜、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的南亚热带气候比较适合释迦的种植。 2、土壤:释迦果是浅根性植物,根系大都分布在35厘米以内的土层,而且新根木质化迟、好气、忌积水,应当选择避风向南的土地种植,当风的地方必须建造防护林,否则易受风害并导致根茎腐病的发生。土壤以土质肥沃、通气性能好、排水性佳的砂质土或砂壤土最合适,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过酸的土壤要用石灰进行改良,黏质土、中性土虽也能生长,但效果不如砂质土或砂壤土。

释迦果育苗技术 1、种子育苗:释迦果种子播种前要晒,以促进发芽,苗圃应选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以缓坡地平地为佳。苗圃地播种前应先深翻晒地1~2个月,然后再以腐熟有机肥和少量石灰作基肥,打碎拌匀,再修沟起畦。条播、撒播均可,每亩用种子7~8千克。用河沙或细土覆盖,稍压实后淋透水盖草或塑料膜,苗床注意保湿,同时又怕积水,所以也要注意严防水分过多,以免引起根腐病。发芽后,揭开盖草或塑料农膜,以免压弯幼苗。 2、嫁接育苗:释迦果的嫁接方法多随季节而定,春季韧皮部不易削离,一般采用枝接法,而夏秋季一般采用芽接法。释迦果用芽接法嫁接时,一般要求20~30天后解绑,而用枝接法一般先进行挑芽后再进行解绑。对于用芽接法嫁接已成活的植株,在解绑后15天左右,就可以在芽接位上方5厘米左右剪砧,剪砧后基部将抽出大量萌蘖,应及时去除,以免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芽萌发,同时苗圃地要保持干净,无杂草,并保证肥水供应充足。当嫁接苗长到高50厘米、茎粗1.0厘米左右时即可出圃定植。

果树栽培技术 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 程国华时间: 2007-5-22 10:50:31 阅读次数: 763 《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种植类的注册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果品生产者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课内学时90,实验实习45学时,电视课10学时,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是一门专业课,介绍了柑橘、荔枝、龙眼、香蕉、菠萝等果树的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等。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应该具有基本的植物、土壤与肥料、遗传与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基础,特别是园艺基础的知识。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习者掌握南方果树栽培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品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居住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类。重点串讲型录像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技术演示操作为主。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教学点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参加课程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习中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媒体。

荔枝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荔枝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一、荔枝采果后修剪 荔枝要丰产,首先必须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培养适时健壮梢,采果后要进行合理的修剪,方法有二种:一种是疏剪和短截修剪,采果后首先对荔枝粗度小于0.4厘米以下的弱枝和一些交叉枝、病虫枝疏剪掉;第二种是对粗壮的枝条进行短截修剪。短截修剪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对上部的枝条,适当重些短截,下部的枝条适当轻些短截,目的就是使抽生的新梢能够各就各位,不至于以后相互遮荫。 二、荔枝采果后施肥 采果后施肥对荔枝丰产栽培十分重要,那么采果后如何进行合理的科学施肥?一般的做法是:当采果后7-10天,待每次梢完全老熟后,就每棵生产50公斤果的树冠,施尿素1公斤,过磷酸钙0.4公斤,硫酸钾0.5公斤。但是最后的秋梢转绿时,不要再施肥了,因为施肥后会引起冬梢的抽出。另外除了土壤施肥外,还需进行根外追肥,就是每一次抽出新梢开始转绿时,可以用“复合型核苷酸”进行根外追肥,每一包“复合型核苷酸”+迦姆丰收10毫升+云大120一小包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 三、秋旱灌水 荔枝要培养适当健壮的秋梢,水的管理十分关键,有些年份出现秋旱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灌水,就很难培养出适时健壮的秋梢。所以我们一般采果后如果是连续8-10天没下雨的话,都要灌水一次,灌水的要求一般按照每一次灌水达到40-50毫米的降雨量,就是每一平

方米要灌水40-50公斤。 四、荔枝不适时秋梢(即结果母枝)的调节 适时的秋梢(结果母枝)对荔枝的丰产稳产非常重要。一般来讲,早熟品种如妃子笑在八月中旬抽出的新梢;中熟品种大丁香在九月上旬抽出的新梢;迟熟品种在九月中、下旬抽出的新梢即是适时结果母枝。但在生产中发现,如大丁香有八月中旬过早抽出的新梢是不适时的结果母枝,应该把新梢抽出的幼梢抹掉,推迟至九月上旬抽出。 五、荔枝秋梢除虫 秋梢期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尺蠖、卷叶蛾,如何防治这些虫而保护秋梢呢?方法如下: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要注意喷药的时间,一般喷药的时间,就是秋梢抽出露白时,进行第一次喷药,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当叶片开始转绿时,就第三次喷药。即一次梢三次药。喷药可以用盛丰杀虫剂5克或功夫5毫升兑水15公斤。 六、培养适时健壮秋梢 荔枝次年要获得丰收,今年采完果之后,一定要培养适当健壮的秋梢,什么是适时健壮的秋梢?不同品种不一样,健壮的意思是采果以后,大概用三个月多的时间,必须要培养两到三次秋梢才算健壮,如果只培养一次,就称不上健壮,什么才算适时呢?不同品种要求不一样,早熟品种妃子笑,应该八月中、下旬抽发末次梢为适时,如果是中熟品种,比如大丁香,应该是九月上旬为适时,迟熟品种,应该九月中、下旬为适时。 七、荔枝螺旋环割控冬梢

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

番荔枝栽培管理技术 杨碧富 番荔枝果实营养丰富,肉质柔软嫩滑,果肉甜、具有芳香,风味极佳,人们爱食。番荔枝怕寒喜温,宜在较温暖、无霜冻的地区栽种。具体的栽培管理: 园地选择建园种植 杨碧富 园地选择。根据番荔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适宜在冬季没有重霜冻、不太寒冷的地区生长。同时,番荔枝又耐干燥、好气、怕风、怕渍水的特点。所以,在选择园地时,要选择避风、避冷、向阳的区域。以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番荔枝栽植在山坡地以选南向的最适宜;番荔枝栽植在平地、水田的,就要起高畦种植,并搞好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利于生长。 建立园地。番荔枝的建园,若在山坡地建园,应是修筑等高水平梯田,对土质疏松渗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只要挖穴改土即可。穴挖好后,就进行分层放入绿肥,土杂肥和适量的石灰改土。至于在平地水田要做好排水系统,特别是地下水位高的,一定要将水位降低,并起高畦,每植穴施入腐熟禽粪20公斤,肥料要与泥土拌和。拌和后起种植墩,种植墩平地水田和山地都一样,规格起宽100厘米,高30厘米即可,以备栽植。 种植番荔枝。番荔枝栽植最佳期:是在二月下旬至三月底。每亩栽植55株。栽植品种:粗鳞番荔枝、白皮番荔枝、疏鳞番荔枝。具体操作:栽植时,要将每叶剪去2/3以上,还要将嫩梢剪除。同时也不能栽植过深,以新土覆盖深至原位稍高即可。 番荔枝园的管理 杨碧富 土壤管理。要做的有:一是树盘覆盖。用杂草覆盖,使到土壤透气良好,保持土壤湿润。使到夏、秋季既可防烈日高温,冬天又能保温。这样,番荔枝就能更快生长发育。达到早结丰产。二是间种。对于平地水田果园,在第一、二年可间种蔬菜、西瓜、矮生的豆科作物。至于山坡地果园,一般适宜间作豆科植物等。能够起到保水、增加果园湿度等的作用,使果园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番荔枝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增产增收。 合理施肥。肥的施法是:1、对于幼龄树施肥要勤施薄施,每培养一次新梢施肥二次。第一次在新梢萌芽,施肥量,每株施麸水5公斤加尿素30克;第二次在新梢长至40厘米时,施肥量,尿素50克加氯化钾25克。另外,在冬季结合改土增施有机肥一次,每株施腐熟鸡粪10公斤。2、对于结果树施肥是以促发健壮春梢和夏梢,以促进第一造果和第二造果的花芽分化,座果及壮果等效应而进行施肥。每年施肥时间:第一次,在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每株施尿素0.2公斤,复合肥0.25公斤,石灰粉0.5公斤;第二次,在五月下旬,每株施复合肥0.25公斤、氯化钾0.2公斤。第三次,在七月,每株施腐熟花生麸1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氯化钾0.1公斤。还要在九月下旬,每株施腐熟禽畜粪肥10公斤。 重视管水。番荔枝既忌旱又怕积水。所以,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若遇上干旱,叶片卷皱时,就要及时淋水。当番枝开花授粉时,要保持果园土壤湿润,增加大气湿度,利于授粉,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番荔枝植株管理 杨饶珍 树冠整形修剪。1、对于幼龄树以整形为主。主要采用摘心、摘叶的做法,以促分枝,使枝条分布相称的伞形树冠。具体操作:在留主干高45厘米剪顶,接着摘除主干上部叶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