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加速度a=恒量,即速度均匀变化.3.基本公式(1)at v v t +=0 (2)2021at t v s += (3)as v v t 2202=- (4)t v v s t 20+= 说明:①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②符号: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与v 0方向相同的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计算结果为正,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若v 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表示物体沿反方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③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4、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2)明确运动性质:是匀速运动还是匀变速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位移方向如何等.(3)分析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草图.要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个全面了解,分清经历几个不同过程. (4)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公式列方程. (5)统一单位,求解方程.(6)分析所得结果,并注意对结果进行有关讨论,舍去不合理部分.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1.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2.中间时刻瞬时速度与中间位置瞬时速度 202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C: Δs=aT2=2
答案:D
例题(2011·安徽高考)一物体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 x所用的时 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 x所 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A. 2 x t1 t 2 t1t 2 ( t1 t 2 ) 2 x t1 t 2 t1t 2 ( t1 t 2 ) B. x t1 t 2 t1t 2 ( t1 t 2 ) x t1 t 2 t1t 2 ( t1 t 2 )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
1 ∶
2 1∶
3
2∶ ∶ …
n Leabharlann n 1 .例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
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
间分别为1 s、2 s、3 s,则这三段路程之
比应为( D ) A.1∶2∶3 B.1∶3∶5
1.1直线运动基本知识
例题: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头2s内经过的位移为24m,在第二 个2s内经过的位移是60m,求这个物
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a=9 m/s2
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
v t v 0 at
s v 0t 1 2
1 2
2
(2)位移公式Ⅰ :
at
2
(3)位移公式Ⅱ :
C.
D.
例题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 时,物体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 当t1=2s时,物体速度大小为8m/s,方向 仍向东.若物体速度大小最后变为2m/s, 则需要再经历的时间为( AB ) A. 3s B.5s C.7s D.9s
1[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能熟练地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
【课前预习】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2、特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 ,加速度为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2、特征:速度的大小随时间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t 秒末的速度为v t 、经过的位移为S 、加速度为a ,则⑴两个基本公式: 、 ⑵两个重要推论: 、说明:上述四个公式中共涉及v 0、v t 、s 、t 、a 五个物理量,任一个公式都是由其中四个物理量组成,所以,只须知道三个物理量即可求其余两个物理量。
要善于灵活选择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三个常用的结论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等于加速度和时间间隔平方和的乘积。
即2342312....T a S S S S S S S ∆==-=-=-=∆ , 可以推广到S m -S n = 。
试证明此结论:⑵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t/2= 。
⑶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v s/2= 。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有v t/2 v s/2。
试证明: 5、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特殊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⑴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 ⑵1t 内、2t 内、3t 内、…、nt 内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 ⑶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s Ⅰ∶s Ⅱ∶s Ⅲ∶…∶s n = ⑷通过1s 、2s 、3s 、…、ns 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 ⑸经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Ⅰ∶t Ⅱ∶t Ⅲ∶…∶t n =【课堂导学】【要点一】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加速度a 的区别1. 速度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2. 速度变化量Δv=v t -v 0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发生某一段位移).若取v 0为正,则Δv >0表示速度增加,Δv <0表示速度减小,Δv=0表示速度不变.3. 加速度a=Δv/Δt 也称为“速度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及方向.4. 加速度a 与速度v 无直接联系,与Δv 也无直接联系,v 大,a 不一定大;Δv 大,a 也不一定大.如飞机飞行的速度v 很大,a 却可能等于零;列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变化量很大,但经历时间也长,所以加速度并不大. 【典题演示1】(单选)如图所示为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约为()A. 1.6m/s2B. 2.2m/s2C. 5.1m/s2D. 8.0m/s 2)【变式训练】(单选)(2011·苏、锡、常、镇第一次调研)近年来,高级轿车设计师在设计轿车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其实 “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是( )A. m/sB. m/s2C. m/s 3D. m/s4【要点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理解1. 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xt.此式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物体在这一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此式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0tv +v v=2.v0、vt 分别表示初、末速度,即平均速度为初、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注意: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典题演示2】(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为10m/s ,那么物体在该1s 内的位移大小可能为( ) A. 3m B. 5m C. 7m D. 9m【变式训练】(单选)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15m/s 时突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求整个过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0B. 7.5m/sC. 15m/sD. 无法确定【要点三】对实际交通工具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处理对于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这样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大运动时间t=v0a ,速度减到零后,加速度也为零,因为物体不可能倒过来运动,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式v=v 0-at 和s=v 0t-12at 2中的t 不能任意选取.若给出时间求位移或速度,应注意先判定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是否早已停止运动.【典题演示3】飞机着陆后以6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时速度为60m/s ,则它着陆后12s 内滑行的距离是m.【变式训练】火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x 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 2(对地,且v 1>v 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 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要点四】中间位移速度与中间时刻速度位移中点的速度公式s 2v 0tt 2v +v v =v=2,无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移速度都大于中间时刻速度.【典题演示4】(多选)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0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0/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变式训练】平直公路上有三根电线杆A 、B 、C ,其间隔均为60m ,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A 到B 和从B 到C 所用时间分别为t1=4s 和t2=6s,试求汽车经过A 、B 、C 三根电线杆时的速度.【要点五】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1. ts 末、2ts 末、3ts 末、…、nts 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2. 前ts 内、前2ts 内、前3ts 内、…、前nts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2.3. 第一个ts 内、第二个ts 内、第三个ts 内、…、第n 个t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4. 第一个sm 、第二个sm 、第三个sm 、…、第n 个sm 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n-n-1). 【典题演示5】(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分别为( )A. v1∶v2∶v3=3∶2∶1B. v1∶v2∶1 C. t1∶t2∶t3=1D. t1∶t2∶∶-1)∶1【变式训练1】(单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 被分成四等份,一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 ∶v C ∶v D ∶v E =1∶2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 =2t BCt D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 v AE =v B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 -v A =v C -v B =v D -v C =v E -v D【变式训练2】一物体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3s内的位移为s1,最后3s内的位移为s2.已知 s2-s1=6m,s1∶s2=3∶7,求斜面的总长.【要点六】对公式Δs=aT2的应用和推广注意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位移差是一定值,即Δs=aT2,这一公式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可以推广为 s m-s n=(m-n)aT2.【典题演示6】(单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内的位移是20m,第9s内的位移是50m,则其加速度是()A. 2m/s2B. 3m/s2C. 4m/s2D. 5m/s2【变式训练】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要点七】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1. 位移图象:纵轴表示位移x,横轴表示时间t;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质点的速度方向,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若图线为倾斜直线则是匀速运动;若为曲线则是变速运动.2. 速度图象: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加速度(若图线是倾斜直线则对应匀变速运动,若是曲线则对应变加速运动);图线与其所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它们的代数和表示总位移.如图甲所示,图线①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线②描述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③描述的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④描述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中的图线可能相同,但描述的运动性质却不同,如图甲中的图线②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的图线⑤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典题演示7】(单选)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变式训练1】(单选)(2010·苏州调研)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它们由同一位置出发后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早出发t0时间B. t1时刻甲追上乙C. t2时刻甲在乙前面D.甲追上乙前两车最远距离一定大于v1t0【变式训练2】(单选)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前2s的加速度为5m/s2B. 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 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2011版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必修1)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考纲知识梳理】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类:2.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两个基本公式:位移公式:S v t at=+0212 速度公式:at v v t +=02、两个推论:匀变速度运动的判别式:21aT s s s n n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as v v 2202=-3、两个特性202tt υυυ+=)(212202t s υυυ+=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2s t V V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at V = , 221at s =, as V22= , t V s 2=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 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5、两组比例式: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按照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分有1s 末、2s 末、3s 末……即时速度之比为:nv v v v n ::3:2:1::::321 =前1s 、前2s 、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2222321::3:2:1::::nx x x x n =第1s 、第2s 、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2(::5:3:1::::-=n x x x x n ⅢⅡⅠ(2)按照连续相等的位移分有1X 末、2X 末、3X 末……速度之比为:nn ::3:2:1::::321 =υυυυ前1m 、前2m 、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nt t t n ::3:2:1::::321 =υ第1m 、第2m 、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12(:1::::321----=n n t t t t n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如图所示,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3.位移的关系式及选用原则 (1)x =v t ,不涉及加速度a ; (2)x =v 0t +12at 2,不涉及末速度v ;(3)x =v 2-v 022a ,不涉及运动的时间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题技巧 1.基本思路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 2.正方向的选定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通常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3.解决匀变速运动的常用方法 (1)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图像法:借助v -t 图像(斜率、面积)分析运动过程.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1.刹车类问题(1)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 (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问题(1)示例: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题1.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A.44→m/sB.24→m/sC.4→m/sD.0【答案】D【解析】汽车的初速度为v0=72→km/h=20→m/s,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v0a =204→s=5→s,故刹车5→s后汽车停止不动,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0,故选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专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且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2.特点:a 恒定,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3.规律:(1)v t =v 0+at (2)s =v 0t +21at 2(3)v t 2-v 02=2as 4.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Δs =s i +1-s i =aT 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 /2=v =20t v v + 以上两个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 位移的比为:s Ⅰ∶s Ⅱ∶s Ⅲ∶…∶s N =1∶3∶5∶…∶(2n -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1)∶(3-2)∶…∶(n -1-n )1 如图所示,有若干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颗,在连续释放若干颗钢球后对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摄下照片如图,测得AB=15cm ,BC=20cm ,试求:(1)拍照时B 球的速度;(2)拍摄时s CD =?(3)A 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球2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x t t t t t t ∆+-3 .某质点P 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 (s )立即以反向的加速度a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t (s )后恰好回到出发点,试证明a 2=3a l .4,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s 内的位移是14m ,求它前72m 所用的时间.5 每隔一定时间,从车站以同一加速度沿一笔直的公路开出一辆汽车,当第五辆车开始起动时,第一辆车已离站320m .此时第四辆车与第三辆车的距离是多大?6 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12-)∶(23-)∶…∶(1--n n )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 /n7,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 (s )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s 2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应是(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l >v 2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l >v 2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l =v 2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l <v 28 某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从静止开出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一直线行驶,各车均先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都匀速行驶后,相邻两车距离均为s ,则相邻两车启动的时间间隔为 ( )A .av 2 B .a v 2 C .υ2s D .υs 9.如图1-2-2所示的光滑斜面上,一物体以4m/s 的初速度由斜面底端的A 点匀减速滑上斜面,途经C 和B ,C 为AB 中点,已知v A ∶v C = 4∶3,从C 点到B 点历时(23-)S ,试求:(1)到达B 点的速度?(2)AB 长度?10,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 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秒,则这段时间内(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 .物体最后静止在O 点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11,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 m /s 2,6 s 后又返回原出发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速度为12 m /sB .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速度是10 m /sC .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 mD .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 m12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新课标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课件: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 v0 解析:由 H= 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61.25 m, 2g
v0 35 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 t 上= g = s=3.5 s. 10
答案:B
突破疑难要点
1.两类特殊的运动问题 (1)刹车类问题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a也突 然消失.求解此类问题时应先确定物体实际运动的时间,切忌
(2)
t v0+vt v = 2 2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
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2+v2 x 0 t v = 2 2 _________________,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不
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v t <vx
2 2
.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例3] (2012年濮阳模拟)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
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
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g取10 m/s2).
[解析] 法一:全程法 取全过程为一整体进行研究,从重物自气球上掉落计 时,经时间 t 落地,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画出运动草 图,如图所示.重物在时间 t 内的位移 h=-175 m.将 h= 1 2 -175 m,v0=10 m/s 代入位移公式 h=v0t- gt 2
[答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m/s2
[规律小结]►► 一道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但采用不同的方法, 繁简程度不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分析题目特点,判断利 用哪种方法更合适.
2.(2012年肇庆模拟)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
新课标全国高考考前复习物理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新课标全国高考考前复习物理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 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10 mB .20 mC .30 mD .40 m解析 从井口由静止释放,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h =12gt 2可得h =12×10×22m =20 m. 答案 B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B.Δx t 1-t 2t 1t 2t 1+t 2C.2Δx t 1+t 2t 1t 2t 1-t 2D.Δx t 1+t 2t 1t 2t 1-t 2解析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 =v t /2=x t 知:vt 1/2=Δxt 1① vt 2/2=Δx t 2②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v 0+at 知vt 2/2=vt 1/2+a ·⎝⎛⎭⎪⎫t 1+t 22③①②③式联立解得a =2Δx t 1-t 2t 1t 2t 1+t 2.答案 A3.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1-2-1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 000 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的距离约为( ).A .6.5 mB .10 mC .20 mD .45 m图1-2-1解析 AB 长度为L =0.02 m ,小石子从A 到B 用时0.001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经过AB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20 m/s , 小石子从静止开始下落到该处的高度为h ,则v 2=2gh ,解得h =20 m ,由于A 点离AB 的中间时刻的位置很小,故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距离约为20 m. 答案 C4.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分别为3 m 和2 m ,那么从2 s 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A .1.5 mB .1.25 mC .1.125 mD .1 m解析 由平均速度可求0.5 s 、1.5 s 时的速度分别为3 m/s 和2 m/s ,得a =-1 m/s 2.由v t =v 0+at 得v 0=3.5 m/s ,共运动3.5 s ,2 s 末后汽车还能运动1.5 s ,由x =12at 2得x =1.125m. 答案 C5.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内位移是( ).A .3.5 mB .2 mC .1 mD .0解析 利用“逆向推理法”,把物体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7∶5∶3∶1,所以71=14 ms 1,s 1=2 m .故选B(逆反思维法).答案 B6.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 ,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 m/s 2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 m/s 2C .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D .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解析 若物体在第3秒末速度减为零,则由s 3-s 1=2aT 2可得a =-3.75 m/s 2.由v 0.5=v1=s 1t 可得v 0.5=8.0 m/s.由v 2.5=v 3=s 3t可得v 2.5=0.5 m/s ;若物体在第3秒内已减速至零,则物体的加速度大于3.75 m/s 2,物体在第2.5秒末的速度小于0.5 m/s ,甚至可能为零.不 管物体在第3秒内是否减速为零, C 都是不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7. 如图1-2-2所示,以8 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就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 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 .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 .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5 m 处以最大加速度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 在加速阶段若一直加速,则2 s 末的速度为12 m/s ,2 s 内的位移为x =8+122×2 m=20 m ,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 正确.若汽车一直以最大加速度减速, 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小于18 m ,则不能通过停车线,如果在距离停车线5 m 处以最 大加速度减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为6.4 m ,不能停在停车线处.C 项正确,B 、D 错 误. 答案 AC8.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 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1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 (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以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以m/s 为单位),则有 12vt +(9.69-0.15-t )v =100① 12vt +(19.30-0.15-t )×0.96v =200②图1-2-2由①②式得t =1.29 s ③ v =11.24 m/s④ (2)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a =v t=8.71 m/s 2.⑤答案 (1)1.29 s 11.24 m/s (2)8.71 m/s 29. 如图1-2-3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x AB ∶x BC 等于 ( ).A .1∶1B .1∶2C .1∶3D .1∶4解析 由位移-速度公式可得v B 2-v A 2=2ax AB ,v C 2-v B 2=2ax BC , 将各瞬时速度代入可知选项C 正确. 答案 C10.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1-2-4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 000 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的距离约为( ). A .6.5 m B .10 m C .20 mD .45 m解析 AB 长度为L =0.02 m ,小石子从A 到B 用时0.001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经过AB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20 m/s , 小石子从静止开始下落到该处的高度为h ,则v 2=2gh ,解得h =20 m ,由于A 点离AB 的中间时刻的位置很小,故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距离约为20 m.. 答案 C11.目前,配置较高的汽车都安装了ABS(或EBS)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会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图1-2-3图1-2-4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 ,汽车的质量为m ,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 ,则( ). A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tB .汽车刹车时间t ′=Fv mC .汽车的刹车距离为s =vt +mv 2FD .汽车的刹车距离为s =vt +mv 22F解析 由F =ma 可知,制动时间应为t ′=v a =mv F ,A 、B 错误;刹车距离应为s =vt +v 22a=vt +mv 22F,C 错误、D 正确(逆反思维法).答案 D12.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等于2∶1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1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 1∶s 2等于2∶1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a 2不等于1∶2解析 汽车由静止运动8 s ,又经4 s 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v =at ,知a 1t 1=a 2t 2,a 1a 2=12,A 错、D 错,又由v 2=2as 知a 1s 1=a 2s 2,s 1s 2=a 2a 1=21,C对,由v =v2知,v 1∶v 2=1∶1,B 对.答案 BC13.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 s 内,火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 m(连接处长度不计),求: (1)火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解析 (1)由题知,火车做匀减速运动,设火车加速度大小为a ,L =8 m. Δs =aT 2,8L -6L =a ×102,a =2L 100=2×8100m/s 2=0.16 m/s 2.(2)设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大小为v 0,v t 2=v =8L +6L 2T =14×820 m/s =5.6 m/s.v t2=v 0-aT ,解得v 0=7.2 m/s(发散思维法).答案 (1)0.16 m/s 2(2)7.2 m/s14.(2011·南开区高三检测)如图1-2-5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 0=2 m/s 、加速度a =2 m/s 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 s 里,所滑过的距离为715L ,其中L 为斜面长,则(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是多少? (3)斜面的长度L 是多少? 解析 a =2 m/s 2,v 0=2 m/s 7L 15=v 1×1+12a ×12①v 1=v 0+at②8L 15=v 0t +12at 2③①②③联立得t =2 s ,L =15 m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 总=t +1=3 s 到达斜面底端时v t =v 0+at 总=8 m/s. 答案 (1)3 s (2)8 m/s (3)15 m图1-2-5。
第1章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读基础知识基础回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12at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02=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2-x1=x3-x2=…=x n-x n-1=aT2.(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公式:v=v0+v2=2v t.(3)位移中点速度2xv=v02+v22.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2)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12∶22∶32∶…∶n2.(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 N=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2-1)∶(3-2)∶(2-3)∶…∶(n-n-1).自查自纠:(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大的。
()(4)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0到v运动距离是由v到2v运动距离的2倍。
() (5)对任意直线运动,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其平均速度。
()(6)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答案(1)×(2)√(3)×(4)×(5)×(6)√研考纲考题要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为矢量式,一般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0=0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课件(新教材鲁科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公式选用原则
以上三个公式共涉及五个物理量,每个公式有四个物理量.选用原则如下:
不涉及位移,选用vt=v0+at 不涉及末速度,选用s=v0t+12at2 不涉及时间,选用vt2-v02=2as
判断 正误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 )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 )
A.v02-a v+L+v l
B.v0-a v+L+v 2l
√C.3v20-a v+L+v l
D.3v0a-v+L+v 2l
由题知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
v(v<v0),则列车进隧道前必须减速到v,若用时最少,则列车先匀减
速到v进入隧道,再在隧道中匀速运动,出了隧道再匀加速到v0.则有 v= v0-2at1,解得t1=v02-a v , 在隧道内匀速有 t2=L+v l 列车尾部出隧道后立即加速到v0,有v0=v+at3 解得 t3=v0-a v
√C.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一定为11 m/s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5 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采用逆向思维法,由于最后 1 s 内的位移为 2 m,根据 s2=12at22 得,汽 车加速度大小 a=2t2s22=4 m/s2,第 1 s 内的位移为 13 m,根据 s1=v0t1 -12at12,代入数据解得初速度 v0=15 m/s,则汽车在第 1 s 末的速度 v1 =v0-at1=15 m/s-4×1 m/s=11 m/s,故 C 正确,A、B、D 错误.
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2.会灵活应用运 要求 动学公式及推论解题.
(江苏物理总复习)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 x、v、a 等矢
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过程问题] 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因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对制动系统的性能 要求较高,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制动风翼、电磁制动系统、 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 v0= 28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 x0=5 km 处道路出现 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 t1=2.5 s 将制动风翼打开, 高铁列车获得 a1=0.5 m/s2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减速,减速 t2=40 s 后,列车长 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结果列车在距离异常处 500 m 的地方停下来。 (1)求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的大小。 (2)求制动风翼和电磁制动系统都打开时,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 a2 的大小。
解析:(1)打开制动风翼时,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1=0.5 m/s2, 设经过 t2=40 s 时,列车的速度为 v1, 则 v1=v0-a1t2=60 m/s。 (2)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 t1=2.5 s, 列车行驶的距离 x1=v0t1=200 m 打开制动风翼到打开电磁制动系统的过程中,
微点判断
(1)机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在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 (2)机动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
点的速度。
(√)
(3)机动车遇到险情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一共用时 nT,则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础概念1.1 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实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变化,但变化的速度是恒定的。
说白了,就是车子加速或减速的速度保持不变。
就像你骑自行车,如果每秒钟都加速10公里,那么你就是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说到公式,别怕复杂。
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关键点。
首先,我们有位移公式:( s = v_0 t + frac{1}{2} a t^2 ),其中 ( s ) 是位移,( v_0 ) 是初速度,( a ) 是加速度,( t ) 是时间。
接着,速度公式是:( v = v_0 + a t )。
只要掌握了这些,匀变速运动也就搞定了。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应用2.1 交通工具中的匀变速我们在交通工具上最常见的就是匀变速运动了。
例如,汽车起步的时候,加速度是比较均匀的,车速逐渐增加。
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个车速表,就能看到车速稳步上升。
再比如地铁,刚启动时加速也是匀速的,让你在车上也能感受到“平稳”的感觉。
2.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限于交通工具,我们平常玩滑板、溜冰,甚至走路时,也会遇到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当你加速走路或减速时,速度的变化往往是均匀的。
比如你在跑步机上慢跑,跑步机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平稳,这就是匀变速的典型表现。
3. 如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3.1 提高运动效果利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安排运动计划。
比如你要增加跑步的强度,可以在跑步时逐渐增加速度,这样可以避免突然加速带来的不适,同时提高运动效果。
3.2 安全驾驶在驾驶过程中,掌握匀变速运动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比如,当你在高速公路上超车时,平稳加速不仅让驾驶更安全,也能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懂得运用匀变速的原理,你的驾驶体验会更舒适,车子也能更省油。
结语所以呢,匀变速直线运动不仅是物理课上的难题,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了解它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能让我们在运动时更有效率,还能在驾驶时更安全。
高考物理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019高考物理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且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2.特点:a恒定,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3.规律:(1)vt=v0+at(2)s=v0t+ at2(3)vt2-v02=2as4.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s=si+1-si=aT 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2= =以上两个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②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1∶s2∶s3∶…∶sN=12∶22∶32∶…∶n2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 位移的比为:sⅠ∶sⅡ∶sⅢ∶…∶sN=1∶3∶5∶…∶(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1∶( -1)∶( - )∶…∶( - )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所有规律和比例关系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二.解题方法指导(1)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
(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
(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
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
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公式解析法外,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也是本章解题中常用的方法。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2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解析] ①由于从杭州至上海的平均时速为 350 公里, 时间约为 40 分钟,则杭州至上海的距离约为 x= v t= 40 350× km≈233km,故 A 错误,B 正确.②由图可知, 60 速度为零的时间为 1min, 即停站时间为 1min, C 正确. 故 ③ 100 由图可得,动车组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0×60 1 2 m/s = m/s ,所以乘客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与重力的比 6
v2=a2t a2=2a1 第二段时间 t 内 1 对甲:x1′=v1t+ (2a1)t2 2 1a2 2 对乙:x2′=v2t+ t 22 x1+x1′ 5 联立①~⑦解得: = . x2+x2′ 7
④ ⑤
人 教 实 验 版
⑥ ⑦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2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考物理总复习
必考内容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2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第2讲
高考物理总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考点自清 1.定义: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在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 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时需要创造 出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在总质量 m=5×10 kg 的训 练飞机上,飞机以 200m/s 的速度沿 30° 倾角匀速爬升到 7000m 高空时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 v0=200m/s 的初速 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g.当飞 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 g 做加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案(含答案)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考纲下载: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Ⅱ)主干知识·练中回扣——忆教材 夯基提能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反。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ax 。
3.(1)任意相邻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差:Δx =aT 2;可以推广到:x m -x n =(m -n )aT 2。
(2)中间时刻的速度:v t 2=12(v 0+v )=v 。
(3)位移中点速度:v x 2= v 20+v2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常用的4个比例关系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的比 v 1∶v 2∶v 3∶…∶v n =1∶2∶3∶…∶n ; ②1T 内、2T 内、3T 内、……nT 内位移的比 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的比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1)∶(3-2)∶…∶(n -n -1)。
4.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
(2)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 =gt ;②位移公式:h =12gt 2;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h 。
5.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
(2)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 =v 0-gt ;②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gh 。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
T
2T 3T 4T 5T
t
图象法推导:
5v 4v 3v 2v v 0
v
T
2T 3T 4T 5T
t
图象法推导:
5v 4v 3v 2v v 0
v
T
2T 3T 4T 5T
t
图象法推导: v
5v 4v 3v 2v v 0 T 2T 3T 4T 5T
t
图象法推导:
5v 4v 3v 2v v 0
v0 = 0 s1
v1
v2
v3 s4
v4
s2
s3
位移比:x1 : x2 : x3 = 1:22:32:
速度比:v1 : v2 : v3 = 1: 2: 3: …
…
(2)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质点 在第1个T、第2个T、第3个T、第4个T…… 内的位移比:
v0= 0 xⅠ s1
xⅡ
xⅢ
xⅣ
A. t 0
t0 B. 2
C. ( 2 1)t 0
2 D. t0 2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 面顶端沿斜面下滑, (2)若滑行上半长度所用时间为t0,则继续 滑行下一半长度所用时间为
A. t 0
t0 B. 2
√
C. ( 2 1)t 0
2 D. t0 2
【练习2】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总结:
①速度公式:v = v0 + at; 1 2 ②位移公式:x v0t at 2
推论: ①
v v 2ax
2 2 0
v v 0 ②平均速度公式:v 2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思维导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公式x=v₀t+at²/2公式的理解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因为v₀、a、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₀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a取负值t是指物体运动的实际时间,要将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对应代入数据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差法”判断运动情况,设时间间隔相等的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x₁,x₂,x₃,...,x n若△x=x₂-x₁=x₃-x₂=...=x n-x n-₁=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x=x₂-x₁=x₃-x₂=...=x n-x n-₁≠0,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运动轨迹式直线任意相等时间内的△v相等,速度均匀变化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同向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反向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v-t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v-t图像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初速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公式v=v₀+at公式的理解数值v₀和v分表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且a为恒量at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量公式的矢量性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取正值,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则加速若v为正值,则表示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若v为负值,则表示未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公式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曲线运动或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都不适公式的特殊形式当a=0时,v=v₀匀速直线运动当v₀=0时,v=a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公式v²-v₀²=2ax不涉及到时间t用这个公式方便若v₀=0,则v²=2ax匀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做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如果在连续相等的相邻的时间T内的位移依次为x₁,x₂,x₃,...,x n,则任意两个相邻的位移之差相等,且都等于aT²x m-x n=(m-n)aT²(逐差法)。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Ⅱ(考纲要求)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Ⅱ(考纲要求) 1.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0t v v at =+;位移公式:2012x v t at =+;位移速度关系式:2202t ax v v =-; 【特别提醒】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三性(1)条件性: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适应条件必须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矢量性: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都是矢量式。
(3)可逆性:由于物体运动条件的不同,解题时可进行逆向转换。
2.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0/22t t v v v v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20/22t x v v v +=;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2)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在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时的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基础自测】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0.5t +t 2(m),则当物体速度为3 m/s 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A .1.25sB .2.5sC .3 sD .6 s2.(2011·汕头高三检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为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 .v 0t +12at 2B .v 0t C.v 0t 2 D.12at 2 3.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 m/s ,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为6 m/s ,则t 2时刻的速度为( )A .5 m/sB .4 m/sC .由于t 未知,无法确定t 2时刻的速度 D .由于加速度a 及时间t 未知,无法确定t 2时刻的速度 4.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 ,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 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想一想]如图1-2-1所示,一质点由A 点出发,以初速度v 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s 到达B 点,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 ,图1-2-1(1)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质点在B 点的速度及AB 间距应如何表示, (2)若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质点在B 点的速度及AB 间距应如何表示, 提示:(1)v B =v 0+at x AB =v 0t +12at 2(2)v B =v 0-at x AB =v 0t -12at 2[记一记]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反,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 x =v 0t +12at 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ax , [试一试]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 km /h 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 m/s 2,(1)开始制动后2 s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2)前2 s 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解析:(1)设v 0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得v 0=72 km /h =20 m/s,a =-5 m/s 2,t =2 s 根据公式v =v 0+at ,可得2 s 时的速度 v 2=(20-2×5) m /s =10 m/s (2)根据公式x =v 0t +12at 2可得前2 s 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x 1=[20×2+12×(-5)×22] m =30 m ,(3)汽车停止即速度v t =0根据公式v 2-v 20=2ax ,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 汽车行驶的距离x 2=v 2-v 202a =0-2022×(-5) m =40 m ,答案:(1)10 m/s (2)30 m (3)40 m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想一想]如图1-2-2所示,一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在A 点的速度为v 0,物体从A 到B 和从B 到C 的时间均为T ,则物体在B 点和C 点的速度各是多大?物体在AC 阶段的平均速度多大?此过程平均速度与B 点速度大小有什么关系?x BC 与x AB 的差又是多大?图1-2-2提示:v B =v 0+aT v C =v 0+2aT vAC =v A +v C2=v 0+aT =v B 可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又x AB =v 0T +12aT 2,x BC =v B T +12aT 2=v 0T +32aT 2,故x BC -x AB =aT 2,[记一记]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Δx =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x m -x n =(m -n )aT 2, (2)v 2t =v 0+v t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x =v 20+v 2t2,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 2t <v 2x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 x 1∶x 2∶x 3∶…∶x n =1∶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 [试一试]2.(2012·佛山一模)如图1-2-3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x AB ∶x BC 等于( )图1-2-3A .1∶1B .1∶2C .1∶3D .1∶4解析:选C 由v =at ,v B =v ,v C =2v 可知, t AB =t BC ,又v A =0,故x AB ∶x BC =1∶3,C 正确,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1)正、负号的规定: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 0=0时,一般以a 的方向为正方向,(2)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例1]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求:(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审题指导](1)质点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可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2)应用位移公式时注意v 0与a 的符号, [尝试解题](1)设质点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大小为a , 由题意可得:v 0·t 1-12at 21=6 m12at 22=2 m,t 1=t 2=1 s 可解得:v 0=8 m /s,a =4 m/s 2 故x 总=v 202a=8 m ,(2)由v =v 0-at ,得:t =v 0-va =2 s ,[答案] (1)8 m (2)2 s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 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 ―→解方程并加以讨论两类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区别(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2] (2012·合肥模拟)飞机着陆后以6 m /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1)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位移x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用两种方法求解); (3)静止前4 s 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 ′, [审题指导](1)确定飞机滑行的总时间,(2)判断飞机着陆后12 s 内的运动规律, [尝试解题](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 =-6 m/s 2 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t =Δv a =0-60-6 s =10 s所以飞机12 s 内滑行的位移等于10 s 内滑行的位移由v 2-v 20=2ax 可得x =-v 22a =-6022×(-6)m =300 m , (2)法一:v =v t +v 02=0+602 m /s =30 m/s法二:v =Δx Δt =30010m /s =30 m/s ,(3)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x ′=12at 2=12×6×42 m =48 m ,[答案] (1)300 m (2)30 m/s (3)48 m远离刹车类问题的陷阱求解汽车刹车类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汽车的运动过程,一般都是先判断刹车时间或刹车位移,即判定汽车在给定时间内或位移内是否已停止,千万不能乱套公式,多阶段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对于多运动阶段问题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的运动过程,(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以及中间量,(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同时列出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4)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的公式较多,各公式相互联系,大多数题目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开阔思路,通过分析、对比,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特点适当地拆分、组合运动过程,选取最简捷的解题方法,[例3]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甲汽车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甲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审题指导] 第一步:抓关键点第二步:找突破口每辆车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运动阶段,即,第一阶段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的末速度作为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明白了运动过程后,分别求每段位移,求总位移,即可求出待求量,[尝试解题]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0① x 1=12at 20②x 2=v t 0+12(2a )t 20③ 设汽车乙在时刻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x 1′、x 2′, 同样有v ′=(2a )t 0④x 1′=12(2a )t 20⑤x 2′=v ′t 0+12at 20⑥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 、x ′,则有 x =x 1+x 2⑦ x ′=x 1′+x 2′⑧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x x ′=57,⑨[答案] 57多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多过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分段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列方程的解题策略,这就是数学中的分段函数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注意设而不解的解题策略,解题过程中设一些未知量,通过加、减或乘、除消元的方法得出需要求得的量,[典例] (16分)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 、B 、C 、D 、E 的5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ΔL =12.0 m,如图1-2-4所示,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s =2.0 m ①,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过O 点考官发出指令①:“在D 标志杆目标停车”,发出指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学员甲需要经历Δt =0.5 s 的反应时间②才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③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经过B 、C 杆时的时刻t B =4.50 s ,t C =6.50 s ④, 已知L OA =44 m ,求:图1-2-4(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及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D杆的距离,[解题流程]第一步:审题干,抓关键信息关键点获取信息①停车过程计时起点、汽车前端面距O点为2 m②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③汽车到B、C的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汽车过B、C的时间减去反应时间④学员乙过B、C杆之前汽车一直运动而未停止要确定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0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需要研究汽车在O→B和O→C的运动过程⇓确定两过程中位移关系式第三步:三定位,将解题过程步骤化第四步:求规范,步骤严谨不失分[解](1)汽车从O到标志杆B的过程中:L OA+ΔL=v0Δt+v0(t B-Δt)-12a(t B-Δt)2①(3分)汽车从O到标志杆C的过程中:L OA+2ΔL=v0Δt+v0(t C-Δt)-12a(t C-Δt)2②(3分)联立方程解得:v 0=16 m/s ③(2分) a =2 m/s 2④(2分)(2)汽车从开始到停下运动的距离:x =v 0Δt +v 202a⑤(3分)可得x =72 m,故车头前端距O 点为74 m ,⑥因L OD =80 m,因此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距离D 杆6 m ,⑦(3分) ——[考生易犯错误]—————————————————(1)在①②中误将t B 和t C 作为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而没有考虑t B 和t C 中包含反应时间Δt ,造成失分,(2)在⑥中误将汽车的位移x =72 m 作为汽车车头前端面距O 点的距离,从而得出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距D 杆8 m 的结果,而实际上,x =72 m 为学员乙距O 点的距离,乙离车头前端面的距离为2.0 m ,。